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大学生职业培训 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方案精选6篇 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

更新时间:2024-05-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勤劳的小编沉默帮助大家分享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方案【精选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职业培训 篇一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 就业鸿沟 原因 GTW职业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10-03

狭义而言,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开展的职业培训以及在职人员在社会培训机构中自主参加的职业培训。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前的专业职业培训在我国相当匮乏,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受自身就业能力的限制,逐渐陷入就业难的境地。有学者指出:“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鸿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产生的原因,用GTW(Graduate to Work)职业培训模式来解决就业鸿沟问题。

一、就业鸿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社会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减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为12016亿美元,比2008年的14285亿美元下降约16%,降幅之大为10年所未见。但是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仍在日益加剧,科技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为快速使经济得到复苏,采取原有的职业结构分化解体,提高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等措施。除此之外,企业为了应对科技的挑战与国际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向高绩效的组织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力准备,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意度逐渐上升。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所招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的占45.1%,其中“比较满意”在外企和国企表现得比较突出,分别为54.7%和50.5%,但“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之和由去年的4.1%上升到10.6%,说明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与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分别有32.6%、26.7%和25.8%的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认为,现在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对待工作态度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分歧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紧缺一种综合有效的针对性培训模式,这种培训可以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走出从毕业到工作这一阶段的混沌期,来解决企业与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鸿沟”问题。

(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

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对当今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素质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资源的同时,也逐步浮现出诸多潜在的问题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困境,即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保守性、单一性。

首先,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体现在课本本位学习上。课本本位学习是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室内向学生传授普通高等教育部级规划教材或任课老师指定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课本本位学习呈现出一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典型现象。普通高校中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导致他们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企业实际操作的内容契合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的关系,造成学生只能处在一个孤立的封闭性的教室内学习。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保守性体现在学生本位学习上。在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规划中,只是保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计划、监督及控制。而较少开设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即没有整合学术学习与职业学习,未能加强学术教育中的职业性。这就导致学生没能更早地了解职业世界,也没法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比较成熟的选择。

最后,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单一性体现在课程本位学习上。课程本位学习是指几届同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接受相同理论课程的一种学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经济以其令人目不暇接的更新速度冲击着每一个职业。由于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所设置的课程结构不符,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到临近就业就已经落伍于社会境况,这就导致高校应届毕业生难就业、企业难得人的就业鸿沟现象。因此,我国缺乏一个能让应届毕业生与时俱进的信息渠道。

(三)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自我定位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会因其好高骛远的个性而拒绝适合他们的低报酬岗位。逐渐地,他们的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他们的使用价值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高度。专家指出: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其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消失。当这些毕业生劳动力的效用性减弱后,他们将会愈加地陷入就业鸿沟的困境。这也正是因为我国缺乏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应的职前培训,帮助他们跨过从毕业到工作的这一道鸿沟。

二、就业鸿沟的对策——GTW职业培训模式

(一)GTW职业培训模式的含义

GTW(Graduate to Work)是个人从普通高等教育结束到有报酬的就业开始这一时间段,是一个为就业作准备的阶段。GTW职业培训模式是适应于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到正式被企业录用这一阶段的职前培训模式,或者说是根据企业对就业能力的要求,为求职于这些企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调整、制定的一种有效的职前培训模式。

(二)GTW模式的课程内容

1.职业生涯认知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根据高校应届毕业生所应聘的职位,帮他们分析、阐释所应聘职位的真实工作世界。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它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能力、人格、需求、价值观及兴趣等存在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工作世界对人的一般要求,不同种类的职业对从事者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特殊要求,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2.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所设置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符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提出的“人职匹配论”。帕森斯的理论内涵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通过GTW模式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更有效、更有方向地达到人职匹配这一最终目标。

例如,GTW职业培训将对每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各项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其所要应聘公司的岗位,继而进行分析、匹配。如果最终测试结果是某应届毕业生在处理业务能力方面如鱼得水,但是在计算机软件操作方面还达不到应聘公司的要求,那么,GTW职业培训课程的执行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此毕业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再如,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需应聘某奢侈品牌的营业员岗位或者某大型企业的前台岗位,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都很好,但是其走路的形态等各方面的外形气质不符合企业的职位要求。针对这一类学生,在GTW职业培训课程中会请资深的舞蹈老师及形体老师指导学生,提升其形象气质。

(三)GTW的教学方法

GTW职业培训模式的课程是根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而制定出个性化培训课程,主要采取共学制和师徒制两种方法。

1.共学制。共学制是一种以按需教学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其针对不同企业岗位的需求共性,由专业的教师为求职者开设共需课程。比如英语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步入国际领域,对求职者语言素养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许多企业都有语言的共性需求,求职者可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参加课程,与不同企业的求职者共同学习。

共学制也是一种以分层教学为教学基础的教育形式。分层教学包括两种取向:一是根据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的个别差异,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若干类别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将属于同一水平的知识划归为一个层次。

2.师徒制。师徒制是GTW职业教育模式的一种形式,以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为核心特点,主张由师傅言传身教地向徒弟传授知识、技术及文化。现场教学是师徒制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现场教学是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现场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对策的图解验证

对高校人才的知识储备与岗位的需求缺乏契合点的情况,GTW职业培训模式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行性的解决途径。GTW职业培训模式可使应届毕业生在高校所学到的知识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契合点,为双方提供一个通道,使高校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对此,笔者用“SPAECAT”来论证GTW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解决应届本科生就业鸿沟的有效性。如图所示:

S(0号球student):某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P(1号球position):某企业的一个职位

A(2号球atmosphere):毕业生融入企业工作氛围度

E(3号球efficiemcy):毕业生工作效率

C(4号球customer):毕业生寻求客户能力

A(5号球achievement):企业的最终绩效目标

T(球杆):GTW职业培训模式

图中每一个袋口代表着某贸易公司总体规划中对任职者在工作期间的期望指标,并且当球入袋后说明相应指标完成;虚线球代表实线球的运动路径。GTW职业培训模式的这根球杆将适当的力作用在0号球上,使某毕业生往贸易公司业务部的一个职位需求方向发展,当0号球与1号球撞击时,说明此毕业生与此职位匹配。匹配后,1号球逐步滚入左中袋,即任职毕业生完全达到了此公司业务部的用人指标。当此毕业生完全适合这一职位的时候,说明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因其价值观与同事有一定的类同性,而能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能提高任职者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高后,其所拥有的客户也将越来越多;不言而喻,任职者最终将能顺利地达到企业所定制的工作绩效目标。当2、3、4、5号球逐一入袋,表明任职的应届毕业生逐一完成公司总体规划中所希望实现的期望指标。经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应届毕业生不仅能就职于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在后期的发展中既能有益于个人,同时也能造福于其就职单位的发展。因此,GTW职业培训模式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就业鸿沟”问题,使高校应届毕业生能真正地跨越就业这条鸿沟。

总之,GTW职业培训可以弥补前文所提到的大学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鸿沟,有效缓解因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课程结构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就职难和招工难的现象。同时给予应聘者正确的指引,解决社会、人才、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以及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教育研究,2010(3)

[2]范泽瑛,谢超。关于2006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

[3]周晓虹。试论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兼论促进就业的对策措施[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

[4]大学生就业更严峻,企业不满意度上升[EB/OL].

[7]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张毅敏(1986- ),女,江苏丹阳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大学生职业培训 篇二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创业就业、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实效,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企业职工都得到一次技能提升培训,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参加一次创业培训,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和“创业一人带动一批”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5万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0万人,创业培训40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万名,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技能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中、高之比为25:45:30,基本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发展需求。

二、大力开展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三)健全职业培训制度。适应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需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加快实现培训对象的全覆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重点开展初级技能培训;对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重点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对职业院校学生,重点开展“学历+技能”、“外语+技能”培训。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对在岗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对企业新录用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对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建立职业培训结业与技能鉴定同步实施制度,凡享受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并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在培训结业时均应参加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四)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根据劳动者就业需求,建立健全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灵活采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便劳动者参加培训,提高劳动者培训积极性。根据市场需求,全面推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养,鼓励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或实训中心,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咨询服务等,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根据创业者特点和创业不同阶段的需求,着力完善创业培训与创业实训、创业见习相结合,与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相衔接的培训模式,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整合职业培训资源。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组建多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重点培育一批专业有特色、办学有规模、就业有市场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打响“职教”品牌。加强各类职业培训基地建设,依托省技师学院及其它重点职业院校建立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世界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建设1个部级、2个省级和2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示范校,5个省级、20个市级和20个县级创业培训基地,10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认定和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和定点培训机构。

(六)提升职业培训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选派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建设2-3个市级职业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培养20名省级教学名师、100名专业带头人、1000名“一体化”教师,职业培训专业课教师“一体化”比例达70%以上。深化职业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改革,加强示范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快开发培训计划大纲和培训教材。推进职业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立职业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公布承担政府补贴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并进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确保培训质量。

三、着力构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

(七)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建立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内技能评价和院校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社会化考评工作,贯通劳动者技能晋升通道。探索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办法,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注重从生产服务一线发现拔尖技能人才。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毕业生“双证书”制度。

(八)健全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各地区、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广泛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丰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内容,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加快推进职业技能竞赛规范化和制度化,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每年举办一次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省、国家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省级一类技能竞赛第一名获得者以及参加世界技能竞赛的选手,在市内职业院校任教的,可按规定程序优先招录为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九)健全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充分发挥生产、服务一线优秀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开展相关培训、研修、攻关、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推行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采用企业建设为主、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在企业班组、工段、实训(研发)中心等关键岗位设立首席技师,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创新、技术开发等活动,发挥技能大师“传、帮、带”作用,带动企业技能人才水平整体提升。

(十)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对在职业培训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引导企业建立并完善职工凭职业技能资格等级、业绩贡献大小确定收入分配的激励制度。用人单位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创业等方面享有与高等院校毕业生相同的政策。技工院校高级班毕业生到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试用期、见习期工资待遇及定级工资均参照高等教育大专学历毕业生待遇执行;技师班毕业生各项待遇按照本企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有关待遇执行,经用人单位聘为技师、高级技师的,其待遇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四、切实加大职业培训资金的保障力度

(十一)增加职业培训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对用于职业培训的各项资金要积极整合、统筹使用、提高效益。确保各项政策性资金安排到位。统筹安排省财政补助经费和市、县财政应承担的经费,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机制,建立按生均安排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财政经费制度。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调整市、县就业专项资金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在按规定给予各项职业培训补贴的基础上,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实习(见习)基地建设。用于职业教育的城市教育费附加应不少于20%用于高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规范提取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企业要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5%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市、县政府可统筹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0.5%,用于本地区职业教育培训,并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以及未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依法对其职工教育经费实行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培训服务。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教。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职业培训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个人通过国内公益性社会团体、国家机关资助和捐赠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准予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前扣除。

大学生职业培训 篇三

一、高职艺术院校实施职业培训现况分析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的社会,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学到的更多的是理论,而缺乏社会的实践,因此许许多多的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选择缺乏自信,怨声载道,感觉所学理论没有太大用处。就此笔者对艺术类学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一)缺乏实践能力,做事眼高手低据调查,市场聘用人才不仅对学历有要求,而且对能力也有要求,尤其对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优先聘用,学生对此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近41个百分点的学生感觉学过的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尤其对岗位的设置及运作流程知之甚少,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近32个百分点的学生感觉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实践机会,缺乏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走进社会后,虽然学历能达到企业或公司的需求,但职业技能方面却大打折扣,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有旺盛的职业技能实践的需求为了学生将来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笔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对职业技能培训是否需求、需求原因及培训的主要目的”这一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参加技能培训是必须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有将近一成的学生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不必须的,是可有可无的;只有为数很少的学生感觉不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他们意识到当今就业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三)技能培训方式与内容的多样化培训的方式多种,例如学徒培训、职工培训、学校正规方式培训、就业培训等。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培训,培训哪些内容更加适合学生,对此进行了调查。调查培训方式的结果显示出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学校正规培训【WWW.SHANCAOXIANG.COM】方式来提高实践能力;而不到半数的学生愿意选择通过企业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所有的被调查者当中普遍希望职业培训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协助,并通过政府能够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通过这一调查说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政府为支持、学校为纽带、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共同努力。

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艺术类大学生认识到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必要的,培训过程和结果显示,仅仅学生意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培训需要社会、政府、企业还有家长等各界支持和共同努力,因此在培训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培训的重要性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大学生显得十分重要,职业技能培训是为学生跨进社会的第一步,但有些学生和家长对此认识不够,参加培训也只是那些能力低的才会参加,这种社会舆论也给培训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培训信息渠道少当今社会就业门槛的提高,劳动准入制度的实施,一些单位要求必须有从业资格证才可能被聘用,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又是一道屏障。而且调查中发现,在校的大学生不了解社会需求情况,对于持证上岗更是知之甚少,相应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三)培训体系不健全有些高职类院校虽然意识到艺术生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但是绝大多数建立的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的培训教师,绝大多数的培训教师基本都是兼职教师,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其培训专业知识不足,实践操作性也差。

(四)社会上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服务及管理不规范艺术类学生意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伴随需求应运而生。但是实际上,有些社会培训机构也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只是打听到学生的需求的内容,顺应社会的需求纷纷开设与需求“相符合”课程,聘请一些与开设课程相关的教师授课,授课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水平不一。

三、人才需求状况及职业技能培训情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是由各个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增多、各用人单位没有空闲职位造成的。笔者为验证这些原因是否属实,进行了调查。

(一)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方面的分析笔者对8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与访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需求旺盛的是专业性的技能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的艺术类大学生社会实践少,至少要经过适当的培训,才能培训出企业所需求的,不仅耗时、耗资、耗力,而且培训成专业性的技能人才后,可能会面临跳槽,因此,多数企业宁愿高新聘请一个专业性技能人才,而不愿培养一个专业性技能人才。同时,从侧面了解到,企业大工作人员有七层属于普通工人,而技术性人员还达不到总数的两成,因此,企业所空缺的岗位基本上都是技术性专业人员和专业管理岗位人才。

(二)对企业所设岗位结构的调查一个企业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发展靠的是高素质人才,企业对高学历,高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企业中含有的管理型人员、研发型人员及专业技能型人员的数量,表明了企业的实力及发展力。据调查,在企业中研发型人员仅占企业总职工数的5%左右,而管理型人员占10%左右,技术性人员占企业总职工人数的20%左右,而剩下的都是普通工人。其中研发人员过半数都是来自于社会而非正式的本科院校毕业生,而管理人员和技术性人员中有半数也是来自于社会而非高等院校毕业生。这一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参加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三)企业的人才评价及人才开发途径据调查,企业所聘用的技能型人才和研发型人才的途径主要有社会招聘、网络信息招聘、大型的人才招聘会以及各大名校的招聘。其中高职类院校是企业招聘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渠道,但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满意度并不是太高。多数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感觉一般,仅有一成的企业感觉比较满意,对大学生技能型人才感觉很满意的企业可以说是没有。

(四)企业对所招聘人员技能培训情况分析再所调查的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建立“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一体化”机制,但是企业为了使招聘的人员适合本企业需要,大部分企业设置了专项经费,用于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也表明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调查中发现企业愿意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同对毕业生进行入职前培训。

四、建立有效的职业培训体系

(一)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有效信息平台,互补优势资源如果大学生在在校期间,能够参与企业的培训,势必会少走许多弯路。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经常联系,互通信息,学校尽可能地把企业需要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教授于学生,以更好地使学生满足企业需要。而企业应将自己所需及时地与学校沟通。这样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主动性和目的性增强了。

(二)政府对于培训该技能技术人才加大扶持力度在调查中发现,企业招聘人员后,有相当一部分入职员工需要企业对他们进行培训,才能达到企业所要的结果。企业是人才培训的一个重要力量。如果由政府参与,他们好好利用企业所设的培训机构,挖掘培训潜能,加大企业培训机构的利用率,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员工的简单培训。政府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对表现优秀的培训生,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这样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重视技能培训。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要求培训机构或部门制定培训计划,并将此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里。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政府介入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实施技能培训,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什么样的,从而提高培训质量。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刺激社会各界与提高大学生技能建立开发体系。政府各级领导要定期验收培训成果,积极解决培训中所遇到的难题;要适时地添加技能实训和坚定的新功能,以提高技能型人才从无知到初级再到高级的全面推进。

(三)发挥高校学科特色优势,实施“双证书”制度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人才,那么社会上仅具有技能而没有理论,碰到问题不会分析,这种情况也让企业苦恼。所以高校大学生如果能够加强技能培训,正好符合了企业需求。因此校方就要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培养,同时充分挖掘高校特色资源。在师资力量、设备和经费上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发展学生的技能培训。发掘学校自身的教育潜能,对学生开展国际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提高应用型人才数量与质量,利用学校的自身资源优势,弥补学生课堂上的不足。也就实现了毕业证和从业资格证的“双证书”制度。

(四)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开启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好就业,然而大学生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将来进行职业规划设计,使制定的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便将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大学生没有一个好地职业规划,只是盲目地参加技能培训,针对技能培训项目中的内容进行随意选择,那可能使培训的收获质量大跌,而且参加的培训可能在将来从事的工作中不能发挥出作用,职业发展也会受到阻碍,所以大学生应该先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与职业规划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不仅能增强找工作的自信心,更能提高就业能力。因此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选择培训内容,为参与就业竞争,把握就业机会增添一份信心。

总之,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艺术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艺术专业职业教育,提高艺术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而要实现这一任务,把沉重的艺术人员众多的负担转化为艺术人才人力资源优势,就需要艺术职业教育与艺术培训支撑,这是我国全面实现文艺复兴的必由之路。

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篇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培训、策略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迫切需要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劳动力市场日趋活跃,但总体来说,仍是一个畸形态势。2004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约为4.3%,超过800万人,加上下岗人员,实际城镇失业人员超过1000万,如果考虑农村还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的实际失业人口更高。在大批失业人员与新增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就业十分困难的同时,许多职业技能岗位却招不到人。失业人员职业技能低下,是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为解决这一压力,政府对新生劳动力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即新生劳动人口在就业之前接受1— 3年的就业训练和职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①。同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②显然,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或教育培训机构,都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举措。

二、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

职业培训在我国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大规模的社会职业培训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办学等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成为职业培训的中坚力量。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使受教育者获取一线职业岗位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在社会职业培训中的定位,对提高我国劳动力职业素质关系十分重大。

高职院校承担的职业技术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是高等教育,虽与职业培训同属于职业教育,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面对自身教学资源相对紧张,职业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高职院校有无必要介人社会职业培训?对这一问题,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给予肯定的回答。

1.开展职业培训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

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是服务,首先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其培养目标是直接为当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培养对象的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率,许多高职院校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并将职业资格培训纳入正常教学体系。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的同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这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不谋而合。全国一千余所高职院校,如果每所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每年培训1000人,全国将有一百多万人受益,如果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在校生与职业培训在校生相等,职业培训周期平均为一年,全国每年经高职院校培训的学员将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二至三倍,达到数百万

人。这将大大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

2.开展职业培训,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协调、科学地向前发展,社会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这类人员除有精湛的技艺外.同时具有相当的理论水平。以前,技校、中专或高中毕业的学生,要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与理论进修才能获得技师以上的技能等级。随着技术与技艺的进步,过去通过长期实践才能获得的实践能力,现在可以通过具有高度仿真效果的实践教学获得,这样,可以通过培训来缩短一般技术工人成为技师的成长周期,扩大技师队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拟定并下达了三年内在全国培养50万新技师的计划。要求“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完善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内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校企合作、定单培养等方式,开展后备青年技师的培养工作”③。为实施这一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高职院校中批准成立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等六部委也于 2004年在全国高职院校建立了一批“国家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显然,在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高职院校以其师资、设备、技术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处于主力军地位。

3.开展职业培训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在我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中,除近200所民办院校外,其余都由政府与行业投资,投资规模少则一、二亿,多则十几亿。虽然总体来说,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仍然匮乏,但与社会一般培训机构比较,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不仅更加丰富,而且更加先进。教学资源匮乏主要是师资、校舍和设备。在校师资不足,但社会整体师资并不缺,可以通过临时聘用退休教师,企业富余技术人员解决师资问题。校舍不足是针对正常教学时段而盲,考虑到职业培训的业余性及培训学员多为走读,多数院校都可以解决。设备不足是指满足高职教育该有的设备没有,但已经拥有的设备存在很大的利用空间,据一般统计,即使按每周40小时计,许多学校的设备利用率也不足50%。资源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资源优势,挖掘资源潜力,使高职院校成为既是承担计划内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学院,又是承担社会培训的职业培训学院。

4.开展职业培训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造血机能

职业培训目前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2004年上海昂立进修学院对上海2003年整个培训市场规模进行过调查和统计,结论是:上海约有200万人接受各种培训,按每人投入500元计,培训产值达10亿元④。全国现有民办培训机构近2万所,就业训练中心与技工学校近八千所,此外还有数百个集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高职院校进入这一产业,有着天然的品牌优势,在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可以占得信誉的先机,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我国一些开展社会职业培训较早且形成规模的高职院校,学校的发展与建设以及提高员工待遇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职业培训。

5.开展职业培训可以提升人们对高职院校自身的认知程度

高职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劣势地位,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太差,在观念上总是认为职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社会解决就业压力,为个人提升自我价值做出贡献,这一过程,可以大大提升社会对学校的认知程度。以开展外语培训为主的新东方为例,其知名程度及对社会的贡献,要远远高出不少本科院校。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以社会职业培训起家,目前各类培训班在校学员的人数接近或者超过高职教育在校学生人数。这两所学校,政府没有投一分钱,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资产数亿、在校学生数万的教育规模,成为全国知名学校。其成功之举,为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提供了借鉴。

三、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的策略

1.以我为主

以我为主就是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掌握职业培训的主动权。它包含多重意义:首先,学校要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成立职业培训机构,按照市场运行规律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第二,培训机构必须根据当地社会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把握培训的方向;第三,培训机构必须与校内各教学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支持培训机构的工作;第四,培训机构必须有使用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的权力。

2.以市场为主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的关键是获得生源。在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高职院校是后来者,与见缝插针、机制灵活的社会培训机构相比,高职院校除资源外其他优势并不明显。要拓宽市场,除一般的广告宣传外,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重点推出一般培训机构难以开办的培训项目,比如要用到昂贵设备的项目;二是刚开始不要过于追求办班效益,即使人数不多、利润不高甚至亏损也要办,其目的是使机构运行起来,逐步形成影响并扩大规模;三是主动与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品牌优势合作培训;四是主动与中等职校联系,针对其毕业生开展高层次的技能培训;五是要形成稳定的培训项目.定时开班;六是将培训与推荐就业结合起来,解决培训学员的后顾之忧。

3.以高技能培训为主

在五彩缤纷的培训市场,高职院校不可能大包大揽面面俱到,合理分工与准确定位是市场对各培训机构在竞争中得以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优势,将培训方向定位于培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培训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高职院校培训与鉴定机构应充分利用政府或其他职能部门授予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帮助政府制定与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标准与考核大纲,开发新的技能鉴定项目。

4.以全日制培训为主

培训与一般教育一样,有业余与全日制之分。业余就意味着“走读”,但受地域限制给参加培训的学员带来不少困难。城镇新增劳动力中的“三校”(职高、技校、中专)毕业生是高职院校开展全日制培训的最好生源,他们需要接受培训课程之外的思想教育与生活管理,特别适合全日制的“住读”方式。实施全日制培训,家长放心,学生安心,但要解决好学员的住宿问题、日常管理及教学资源的协调问题。

5.以在职人员培训为辅

2004年,在一项关于“今年职涯路上最让你满意的是什么?”的调查中,30%的参与者选择了“学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又上一层楼”,其比例远远超过“薪酬提升”、“职位提升”等选项,居第一位①。显然,企业员工将提升自我作为最实际的需要。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全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我升值的愿望。对在职人员培训,要将培训班办到企业去,要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高职院校在从以上五个方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必须强调质量,质量是培训机构的生命。要建立稳定的质量保证与监控机制,比如培训计划的制定应科学、规范,执行计划应严肃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要有督导机构和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严格执行考培分离原则等。

参考文献:

①中国新闻网-03- 11

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中发[2002)12号

③劳社部发[2003138号

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篇五

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意义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以更好地推进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率提升。我国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要求,不能满足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而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而职业院校对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对就业问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可以结合快速发展的经济方式,更好地为企业培养适合的专业性人才,更好地优化专业设置,改革培养的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加就业。

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做法分析

1.培训准备工作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职业院校应把相关工作做好,对技能鉴定培训要做好通知工作,参训人数确定到位。对学习资料、鉴定培训所要用到的工具也要配置好。参与教学的人员要结合实践做好教学计划,教学材料收集和准备以及印刷工作。在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中,准备是基础,因此,必须把培训准备工作当成重点工作来进行。

2.采用知识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培训模式

对当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模式创新探索,要加强学科教育与技能鉴定的高度的融合。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培训模式,固守陈规,要加强改革与创新,以及实践知识与技能鉴定的一体化。要勇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摒弃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教学实践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不仅仅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对专业设置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来选定一个主攻的技能,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学科专业与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而增强职业特长的培训,使学生达到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中的成绩也要加入学生的考核成绩,从而真正使知识与技能鉴定形成一体化。

3.加强培训内容的设计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它是围绕某一项职业技能再展开的,而每项技能培训的周期与培训过程都会有所不同,这就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模式中,要充分把培训内容做好,对培训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位,在设计中要遵循科学性、专业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培训内容的价值要使其充分的体现出来,使参训人员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得到相应的帮助。

4.培训的实施

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要把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加强学生的自学意识,把自学作为其培训的基本形式,教师在培训中更多地起到引导与规范的作用。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设定定期的模拟测试,以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的提高,加强培训的实效性。培训中,教师要结合日常的教学内容与练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指导与分析,做好集中指导与个别的辅导工作,从而使得所有学生都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5.加强考试与培训的总结

职业技能鉴定不仅仅是对于资格认证的考试,更是对学生的认可,对社会的负责。因此,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要加强对考试的把关,对于培训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考务管理。对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之后,相关人员更要对培训工作做好总结,结合实际对培训中的得失做好分析,对于培训大纲做好及时的修正,从而明确培训的重点与难点,为下一次的培训工作做好铺垫,从而有效地提升培训的整体水平。

三、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加,而职业院校就是为社会输送各类专职技能型人才的,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因此,我们要不断去充实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模式,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发展。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要加强培训的实用性与规范性。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与考核中,要加强规范性,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培训内容要加强实用性的突出,要始终围绕着职业技能鉴定这个中心而展开内容丰富的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要逐渐从形式上、内容上、效果上,形成相对的一致性,突出其整体性。要通过培训,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实用技能。

四、结语

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方案 篇六

如果说市场竞争进入了“微时代”,那么它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就是要进入一种“微自我”的状态,人力资源管理者有必要对员工个性多元性、差异化的“微自我”塑造进行培训和引导。谈到企业培训,其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但是,鲜有组织为员工提供针对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培训,即使有,多数时候也局限在新入职员工的极小范围。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是企业根据组织以及员工个人发展需要,为员工提供的沿着不同职业通道发展的系统性培训,理应覆盖到所有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和组织要求的结合。与传统的企业培训相比,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培训对象的多元性

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不是求职者的“专利”,其培训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包括生产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等,数量大、范围广。并且培训对象在信念和价值观、年龄和学历、专长和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方向不同,对培训的需求也不同。

培训时间的长效性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时之事,而是伴随员工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因此,企业应制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制度、方案、具体实施计划,并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为企业培训的重点工作。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规划方案:对于初级人员,应该挖掘其潜力,重点培养兴趣,为其树立榜样;对于中级人员,主要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为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横向发展提供条件;对于高级人员,助其完成从工作到退休的过渡,帮助其制订退休后的计划和安排。

培训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之外,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生动的授课方法也应广泛运用到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当中。此外,电视、广播、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培训效果。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规模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小组,或者采用布置职业生涯规划墙等方式,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路径

设计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企业开展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时,应设计好职业生涯发展的通道,为员工指明发展方向及晋升机会,员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理想的发展方向。

员工生涯规划发展途径没有统一的模式,通常是从企业实际、员工年龄、员工学历等出发,以工作分析、岗位评价、员工反馈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包括单向线性

职业发展通道、横向职业发展通道、双重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多重职业发展通道等模式。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人力资源部门为新入职的一线生产人员设计了基于胜任素质的多重职业发展通道(见图1)。

构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模型

以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职位能力需求为基础,建立起能够满足企业和员工培训需求、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范培训模型。以25周岁以下的员工为例,该年龄段员工尚处在对于职业的探索阶段,其年龄特点和个性都决定了他们将通过尝试不同的工作或岗位才能最终选定自己喜欢、适合并将长期从事的职业。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模型(见图2),能帮助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制订准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自我评价、发掘潜力、明确目标、实际行动、评估反馈等五个步骤,建立起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档案。

自我评价,是帮助员工发现自身兴趣及本职岗位的发展方向;发掘潜力,是扩大员工在职业横向发展的空间,挖掘员工身上的潜能;明确目标,则帮助员工在了解多个岗位职能之后,找到最终的发展方向;实际行动,有助于员工在明确目标后,通过组织培训、榜样宣讲等手段,采取高效、简洁的方法完成其职业规划的目标。最终,评估反馈帮助员工在沿着职业生涯规划方向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评价、反馈和修正规划方向。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组织

职业生涯规划是既需要负责任、又具有挑战性的管理实践,

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部门牵头下成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小组。小组主要负责员工职业生涯方案的设定、审核以及整个流程的实施。而综合管理部、财务产权部、发展计划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流程的实施(见图3)。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计划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不能局限于岗位技能,不能仅仅为了满足现有岗位的需求,必须具有长远的规划性和战略性,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培训计划。由职业生涯规划小组负责,为每位员工制订各个阶段的培训计划,同时,在各部门内选拔和培训出更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员。

计划实施应因人而宜

美国心理学博士格林豪斯以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为划分依据,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准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笔者所在企业借鉴该研究成果,将员工的职业生涯按年龄段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职业探索阶段、职业建立阶段、职业中期阶段、职业后期阶段。因为各个阶段都存在某些共性特征,所以可以针对这些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见图4)。

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因此,从企业内部选拔培训出的职业规划指导员必须明确自身定位――他们扮演的是陪伴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这就决定了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时,职业规划指导员要促进受训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而不是为其指出必然的方向。

指导员工认识自我。职业选择牵涉到个人兴趣、价值观、能力、薪水要求、工作地域、家庭感情等多重因素。员工出现职业困惑多是因为迷失了方向,而职业规划培训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员工去校准方向。例如,通过生涯规划指导课的量表测验,让员工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和价值观,尽量选择与自己兴趣、性格一致的职业或岗位,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对员工的岗位横向培训,在立足本职工作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拓展员工的其他技能,将其培养成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全能型人才。

指导员工开发潜能。建立员工生涯规划档案,制订符合个人意愿的职业规划通道。通过模拟职务轮换、集团内外挂职锻炼、企业内外横向交流培训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掘员工潜能,开拓员工视野。

指导员工树立职业目标。帮助员工设定短期和长期职业生涯目标,包括工作技能目标、具体职位目标等。企业要多举办社会知名人士、业界成功人士、企业领导班子的经验交流讲座。通过成功人士的亲身经历、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增加员工的信心,解答员工在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尽可能避免员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走冤枉路。

上一篇:圣诞节 圣诞节方案优秀12篇 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策划书推荐
  • 2024年综合素质评价自我陈述初中50
  • 高中英语教师教育工作总结报告10篇
  • 中学生阳光少年演讲稿怎么写10篇
  • 思想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0篇
  • 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优秀(36篇) 民生领域存在哪些问题
  • 2023年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施方案3篇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举措
  • 公司10周年庆典活动方案(17篇) 公司10周年庆典活动策划
  • 篮球比赛主题活动策划书(篮球比赛活动方案活动主题)
  • 2023年八五普法方案 2023年八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6篇(2021年八五普法工作要点)
  • 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整理通用10篇
  • 猜你喜欢的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