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2023年过秦论教案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概括第五段主要内容(3篇)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四课时

更新时间:2023-01-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过秦论教案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概括第五段主要内容篇一

《过秦论》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过秦论》是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自读篇目,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于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础的文言语法知识,学习如何清晰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知识与能力

归纳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本文的相关文言知识,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学习作者把对历史的研究与对现实的思考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

2、分析

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文言知识点的讲解要追本溯源。也就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要讲清楚为什么的问题。

讲解文言文,每课的重点知识都要涉及词类活用,但是学生掌握效果不如人意。根本还在于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么来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讲解不能仅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检查

1、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2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

贾谊的文章议论风发,挥洒自如,气势磅礴,雄辩有力,感染力极强。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代表作品: 辞赋以《吊屈原赋》、《鹏鸟赋》为最。所著政论文有:

《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

2、自读课文,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并尝试翻译。 ①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聚在一起订立盟约.“盟”,动词,订立盟约.弱:使动用法,使„„弱。译文:(他们便)聚在一起订立盟约来谋划削弱秦国(的势力).②追亡逐北

亡:逃亡的败兵.北:败逃,这里指溃败的军队。这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追”和“逐”为互文,“亡”和“北”为互文.译文:追逐逃亡的败兵.③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于:介词,在形容词之后引出比较对象,相当于“比”.译文:锄头 枪把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呀!④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陈:陈列,布置.利兵:锐利的兵器.⑤译文:用忠臣的臣子,带领精锐的士兵,陈列着锐利的武器,缉查盘问往来的人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为:当作.云:作“集”的状语,应译为“像云一样”。景:像影子一样.译文:(他们)砍伐树木作为武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浮云一样聚集起来响应(他们的号召),(大家)担着粮食像影子随形那样跟着(他们起来造反).3、朗读课文,疏理文中字词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古:黄河 今:泛指河流 ②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 今:输赢的“赢” ③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 今:指山东省 ④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划船的工具

⑤ 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2)、词类活用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分析句子成分,找出句中活用的词并分析判定方法。第一组:① 会盟而谋弱秦 盟,结盟

② 将数百之众 将,带领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1、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和可能、必要等的动词,如“能、会、应、肯、要、愿、须”等。助动词后不带名词,如果带了,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3、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第二组: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规律总结:此为名词活用作状语

1、示比喻意。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2、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3、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第三组: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弱,削弱

②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使„„亡,灭亡 规律总结:①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作了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使宾语具有了某种性质或状态。

2、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4)、翻译全文,填写相关名句

《过秦论》中揭示秦王朝灭亡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句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了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二)、解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三)、自主思考与小组交流展示 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1)、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①记叙部分(1-4段):写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1-3段):写 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4段):写 灭亡的过程。②议论部分(5段):写 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2)、第一段写秦国处于阶段,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 崛起:秦孝公

政策: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3)、第二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政策,结果

明确:发展: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政策:蒙故业,因遗策

结果: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第三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采取了(前期)政策,(后期)政策,结果。明确:鼎盛:秦始皇

政策:前期——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后期——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民)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弱天下之民。(弱民)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防民)

结果: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余里(5)、第四段秦国处于阶段,写在位的秦国国君是。明确:灭亡秦二世

(6)、第四段写了陈涉四方面的情况,结果。

(7)明确:社会地位,才能不足,兵员不多,武器简陋。结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7)、第5自然段先将的秦国和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一比地位。“”,二比兵器。“”,三比士卒。“”,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明确:攻天下 守天下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可同年而语 七庙隳

(8)、第五段讲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文章由叙和两部分组成。是的依据,是的升华。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叙史议论叙史议论议论叙史 史实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课堂检测

(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②天下云集响应。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⑤赢粮而景从。

⑥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⑧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a.①②⑤⑧/③④/⑦/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⑥/③④⑦/⑧

d.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选c。①②⑤⑥为名词作状语,③④⑦为使动用法,⑧为名词作动词。

(3)、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①各国诸侯十分害怕,(于是)集合结盟,来图谋削弱秦国,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致天下的贤士,采用合从的策略缔结盟约,彼此结交成为一体。

②秦国没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困顿不堪了。③秦国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他们并(乘着他们的)困顿来制服他们,追击逃兵败将。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完成《优化设计》课时过关·即时巩固

过秦论教案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概括第五段主要内容篇二

过秦论 教案教学设计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的分析和他所提倡的仁政的思想。

2.背诵课文3.4.5段。

能力目标

1.归纳掌握“制、亡、利、固、遗、度”等词的一词多义,七个假字、三种古汉语特殊句式逐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叙议关系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3.品评鉴赏本文艺工作者广用排比、对偶,极力沉浸夸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难度较先秦散文小,宜采用以朗读带动文章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的鉴赏,写作特色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皆融于诵读中。

2.评品法。从品评鉴赏的角度,通过设置几个鉴赏点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的具体赏析该文的写作的独到之处。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贾谊及秦统一前后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以求学生准确认读,熟读课文,理解文意。[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诗,投影: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空自新途径半虚前席,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用鬼魅神仙。此诗选取宣室召见、夜半虚前席两个细节,揭示出贾谊似受恩遇实则不遇的实质。

投影:

学生默读,理解。

教师提示:贾谊怀才不遇,空有抱负,曾深情吟咏出《吊屈原赋》。梁王落马而死,本是寻常之事,贾谊又何必为此自悲自责,抑郁而终呢?

那么,贾谊“才调”到底如何呢?让我们从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文题:过秦论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言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常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讲,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辞赋有《鹏鸟赋》《吊屈原赋》等。其作品经刘向整理为《新书》(58篇),明人辑有《贾长沙集》。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秦末农民起义的动态画面,教师简介: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在作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统一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用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年王朝很快结束了。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投影: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解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同桌之间对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交流看法,逐段翻译课文 七、划分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出示投影:

八、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九、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2.完成课文思考练习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采用诵读教学法,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对课文内容作简单的分析点拨,以期尽快形成背诵思路;②语气提示。[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理解,指导诵读 1.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过秦论”,即论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指出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5段议论中。朗读第5段:(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起来;(2)按例句“‘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包含(1)中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

学生明确:(1)四种力量的对比可表示为:陈涉<九国<秦国<秦朝。

(2)“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不可同年而语矣。”这是山东九国之师与陈涉相比;“秦以区区小地……而朝同列。”这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然后六合为家……何也?”这是最强大的秦与最弱小的陈涉相比。(3)从对比中可以看到,最弱小的陈涉起义时,面对的是最强大的秦朝。然而,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朝力量削弱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原因是什么?一个“何也”,终于水到渠成,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域也。”

朗读指出:“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表示极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尊”“铦“抗”“及”。特别应重读“成败易变,攻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学生试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尝试背诵。2.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前四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先从第5段中分别找出“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自读1~4段,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写“守势”,并从各段中找出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学生明确:⑴“秦以区区之地……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议论的是“攻势”,它照应了第1.2段;“以六合为家,肴殳函为宫”议论的是守势,照应了第3段。

⑵第1.2段及第3段第一层“及至始皇……威震四海”写攻势,第3段第二层写“守势”。第1段叙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肴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第2段叙秦王朝的扩张发展.第3段主体部分突出秦始皇的守政之策,分别从军事(南取百越之地……却匈奴七百里)上的扩张之策、文化(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上的愚民政策、经济(隳名城……以弱天下之民)上的弱民政策及政治(践华为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上的防民政策等四个方面来说明。

⑶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1段);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第2段);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第3段);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第4段)。

“攻”是以雍州之的地为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守”是以天下为本,采取了更为严密的措施;秦从诸侯变为天子。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教师点拨:“攻”指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指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保护秦王朝的帝位。第3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写的正是秦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应选概括叙述的句子。同样的道理,“亡”指秦的的灭亡,第4段从出身地位(瓮牖绳枢之子……而迁徙之徒)、个人素质(才能不及中人……陶朱猗顿之富)、起义军成分(疲弊之卒、数百之众)、武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影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结果等五个方面铺叙陈涉起义,概述的句子应为最后一句。

朗读指导:第1段以中速读,第2段在六国攻秦、赂秦、服秦三部曲中,语势上扬且由强到弱,以诸侯之强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以六国不堪一击突出秦轻而易举,大获全胜。第3段第一层应由较强的语势读出,第二层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第4段“始皇”二句,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宜用从容、沉着的语调读出。“然”急转直下,稍作停顿,以下先抑(“陈涉”到“之富”)后扬(“蹑足”到段末),读出对比的情调。末句叙事结束全篇,要读得沉着有力。

教师示范朗读3.4段,学生循声低声和。

学生反复朗读3.4.5段,尝试背诵。3.课堂问答设计

提问: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明确:相关语句有:(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4)士不敢弯弓而报德;(5)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

提问: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明确:①贾谊生活在汉文帝年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潜滋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地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覆辙。②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教师总结、引申:同学们的分析很有见地,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的忧思满怀、语重心长?

学生思考、吟诵。

三、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3、4、5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背诵。设置鉴赏点,对文章作进一步的品评鉴赏,赏析该文写作的独到之处。分类归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集体背诵或滚动式背诵。

二、鉴赏课文

课堂问答设计如下:

1、衰的佳作,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叙事,又在叙事的基础上明理,你认为本文的叙事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在叙事的基础上做出论断的?

学生分析、讨论。

明确:概括地说,本文善于叙事,精于论断。具体地说,本文善于叙事具备两大特点:其一是作者对秦由盛而衰、从攻到守、由兴到亡的叙述运用了“线”“点”结合法。所谓“线”,是指作者抓住了一条纵线,即从秦孝公至秦始皇七代君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勾勒出了整个历史阶段发展的轮廓;所谓“点”,是指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作者用浓墨重彩加以铺陈发挥。这样脉络清析,要点突出贡献。其二是作者善于概括事实,善于从总的、大的方面把握事实。在写到秦的“守”势时,突出写了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概括而简明。在写陈涉时,突出写了他出身贫贱、才能拙劣、地位低下、起义军势单力薄等几个方面,这不仅与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反衬了秦朝灭亡之易,可谓一箭双雕。

叙事是说理的基础,要写好说理文,还要靠论断。论,是依据事实立论;断,是从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贾谊就是先把大量的事实摆出来,在此基础上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异也”的结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使理不讲而自明,理少讲却大明。正如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对本文的评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篇文字。”这个评语是非常精辟的。

2.提问:贾谊是汉初最富辞彩的散文大家,而作为其代表作的《过秦论》,一定能体现贾谊作品的语言特色,从文章浩浩如江河,沛然而下的气势里,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本文大量使用对偶句型,排比句法,形成一种自然流畅、明快而又错落有致的抒情节奏。全文对偶、排比处占2/3以上,却毫不给人以堆砌呆板之感。若干对偶组成一组排比,辗转成文,一气呵成,恰似长江大河,激起层层波澜;排比句之间,恰当运用虚词关联,犹如珠滚水溅,既闪耀着光彩,又气势贯注,雄浑有力。

总体看,这种由对偶形成的排比,有两种类型:一是运用同义或近义的词语组成排比,如第1段中“席卷”“包举”“囊括”“吞并”都有“吞并”之意,却无板滞之感;二是用几个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组成排比,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句,强调秦国国力日盛、疆域日广。

学生诵读相关文句,感受其语言特色。

3.提问:上面所谈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如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说,就是渲染和夸张。贾谊在《过秦论》中,以坚实的史实为经,以艺术的渲染、夸张为纬。巧妙编织,井然有致。你对这种表现手法的运用,还能再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明确:文章写惠文、武、昭襄的武功,不仅用“南取”“西举”“东割”“北收”予以渲染,而且用“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予以夸张。不这样,就不能显示秦跬一足而震慑的威势。写诸侯会盟而弱秦,先列战国四公子,倍加称颂;再历数六国政治、外交、军事诸方面的人才,竟一气写出24个人名,后又列数9个诸侯国名,大有百万雄师压城欲摧之势。总之,贾谊用辞赋的表现手法来写这篇政论文,是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的。

教师总结:《过秦论》这篇华章之所以能蜚声文坛,受到历代学者文人的钦敬,绝非偶然,至今仍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以上这三点,供大家品味文章的佳美之处,进而提高大家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三、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提问:请找出本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初步归纳其活用的规律。

学生讨论、明确。

教师总结(多媒体逐条显示):

⑴名词的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 像……一样像席子一样等

2.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等 3.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等

4.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含有动作趋势在国内、向南

5.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表动作招致 6.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动用登上

7.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动用含有动作趋势用破瓮作、作草绳系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5、6、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于动词。

⑵动词的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3.约纵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4.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5.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6.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第1句;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如2、3、6句;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如4、5句。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⑶形容词的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释义

1.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 2.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3.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其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1、2、3句。

2.请分别说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征。

多媒体显示:⑴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⑶陈利兵而谁何。

⑷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3.掌握文中重要的虚词“之”“而”“也”

多媒体逐题显示: ⑴对下列各句中“之”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⑥聚之咸阳

③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④东割膏腴之地

⑤收天下之兵。②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⑦有宁越之属为之谋⑧有田忌之伦制其兵。

⑵下列句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e.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⑶下面句中哪一句的“也”字用法与其他各句不同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nbp;b.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三名学生回答。

明确:⑴c(①③④⑤“之”为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②⑥“之”为代词,分别指代秦孝公、天下之兵;⑦⑧为指示代词,“这一类的”)

⑵ac(a、c两项中“而”都是连词,表转折;b、e两项中“而”表修饰;d项中“而”表结果的连词)

⑶c(c项中“也”为表疑问的语气词,译为“呢”;a、b、d三项中的“也”表陈述)

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三,归纳一词多义 学生逐一回答。

明确: 四、课堂小结

贾谊以其纵观天下、通览古今的博学与睿智,将炽热的爱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确实才华无人能比。学习这篇文章,在感受其爱国之情的同时,也使我们得到美的熏陶,在结构美、语言美、手法美的鉴赏中,我们会获得不少的教益。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过秦论教案设计 过秦论教案教学设计概括第五段主要内容篇三

《过秦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历史资料提炼观点的方法。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排偶句的运用。

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

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

因利乘便(chéng)殽函(xiào)合从(zòng)翟景(zhái)将数百之众(jiàng)镞(zú)笞(chī)膏腴(yú)万乘势之(shèng)召滑(shào)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⑵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⑴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⑵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⑴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⑵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1、秦的地理优势;

2、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

3、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

1、“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三、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1、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2、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3、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18年,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98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

1、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

2、“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四、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1、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2、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3、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⑴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

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⑵次写扩大版图,有什么作用?

仍是极言秦王朝的强大。要求注意“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一句,是用来烘托秦始皇的威势,可算是虚写。如要实解就会出现矛盾,前218年,张良曾雇力士刺始皇于博浪沙,误中副车。

⑶写秦始皇的对内政策这一层的要害是什么?

“不施仁义”,为结论张本。

补充解释:“谁”“何”都是疑问代词用如动词,由此引申出“呵问他是谁”的意思。

以上二小层可合并为一层:写秦始皇对内、对外的政策。

⑷末句写始皇的设想,有什么作用?

反衬秦王朝灭亡之迅速。

(说明以上内容可以在分层诵读中依次讨论。诵读和讨论是交叉进行的。在全班学生基本成诵之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有怎样的作用?

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之意尽在其中。

三、诵读第4段

默读一遍后概括本段大意:陈涉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并起亡秦。

提问:开头写始皇余威,有什么作用?(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作者写陈涉起义的一段话中,要害是哪一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说明了什么?(全国人民不满秦王朝的统治。)它为下文哪一句作铺垫?(“仁义不施”。)

再问“将数百之众”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百万之师”──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数百之众”,可以发人深思。)“斩木为兵”跟上文哪一句相照应?(“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这说明了什么?(“收兵”不足以遏止人民的反抗。)

在学生基本成诵后,还可以问:你怎样看待贾谊对陈涉的评价?

教师小结时主要谈两点:

1、贾谊是对陈涉起义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

2、阶级的偏见也是有的。

四、留作业

1、背诵第3、4段,准备诵读第5段。

2、下面两段话均摘自《过秦论(中)》,只要求看懂大意。读后就以下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文(一):“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引文(二):“二世……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珠,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应当怎样解释?

⑵作者是怎样分析陈涉起义的?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课文第3、4段。

2、答问:读过引文(二)后,再看课文第4段中关于陈涉的叙述,你认为“瓮牖绳枢之子……倔起阡陌之中”这段话的总体意思是什么?(他不凭借高贵的地位和杰出的才能,却很有号召力,就是因为他的奋起反抗符合人民大众的心愿,但“才能不及中人”这句话却带有明显的贬意。)从全段来看,其内容可用引文(二)中哪些字眼来概括?(“民危”“易动”──这就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而“民危”“易动”,正是暴政所造成的结果。由此自然转入议论。)

二、诵读第5段

1、补充注释:

⑴“且夫天下非同小弱也”──意谓秦有天下,非同地方性政权,其力量是不小的。

⑵“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雍州的地势、殽函的险固,还是原来那个样子,意谓秦地的优越地形并未发生变化。

⑶棘──课本注,“棘”通“戟”。此与上文“斩木为兵”矛盾。按:“棘矜”应合解,即伐棘为矜,矜仗也。“鉏耰”又作:“耰鉏”,是一种农具,类似今之长柄大锄。这样解释,正好跟下文“钩戟长铩”对应成文。

⑷同年而语──又可以写作“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之意。

⑸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这句说的是秦统一全国以前的事。万乘,战国时的大国也称“万乘”。同列,秦与山东各国皆诸侯,故称“同列”“序”“朝”为互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秦很强大,所以八州诸侯都来朝拜它。按:从秦孝公到秦统一全国之前,共有140年,所以下文接着说“百有余年矣”。至“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才说到秦统一天下。

⑹攻守之势──“攻”,指统一六国以前;“守”,指统一六国之后。

2、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至“则不可同年而语矣”)对比论述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的力量。开头指出秦王朝的优势仍然存在,这是对比论述的前提。对比则表明陈涉的地位和农民军的武器及素质远不如九国之君及其部队。要害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八字,是为全文的结句设伏的。第二层(“然秦以区区之地”至结句)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三句照应第4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全文中心论点。

3、诵读诣导:本段是全文的重心,句句都是说秦之过,一定要读得有气势,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

⑴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口气。

⑵以下连用六个“也”,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读。

⑶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属(于)”“非銡(于)”“非抗(于)”和“非及”。(“非及”后其实也可加“于”)。

⑷“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畜势。

⑸“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也”后有较长停顿。如去掉“也字”,再增“何也”一句,答案即是全文结句,可见作者有意为下文蓄势,所以述而不问。

⑹“试使”三句,重复上文之意,换假设口气,再作一鉏。

⑺“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稍作一顿,再逼出“何也”一句。

⑻“仁义不施”是一篇纲领,用深责语气读;“攻守之势异”用解释语气读,寓“不知天下之势”之意。

(以上内容都穿插在诵读过程中说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全文中心:

提问学生: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借古喻今,劝谏西汉统治者实行仁政以安民。

试从前面的引文(二)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2、分析本文论证方法:

⑴以史实为论据:

问:本文前三段纯属叙史,这跟作者要论证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秦统一全国前对诸侯处于攻势,统一后对全国人民处于守势,是为了说明“攻守之势异”这一点的。

问:秦王朝在这不同的两个时期内所采取的政策有区别吗?

处于攻势时期采用的是诈力政策,处于守势时期采用的是压迫人民的政策,二者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试用引文(一)中的话来说明: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问:“其道不易,其政不改“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仁义不施。

⑵对比论证:

问:第5段以九国之师跟陈涉做对比,有什么作用?

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

试用引文(二)中的话来说明:‘

“民危”──陈涉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燎原烈焰。

问:本文还有哪些对比?

秦人“开关延敌”与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对比;“会盟而谋弱秦”与“争割地而赂秦”的对比;“序八州而朝同列”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对比。(指出:这些对比跟论证只有间接的关系。)

上一篇:最新单元教学设计框架(5篇)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框架 下一篇:返回列表
工作总结推荐
  • 诸葛亮武侯祠导游词优秀3篇(武侯祠
  • 抽奖互动环节主持词精彩9篇(抽奖环
  • 抽奖互动环节主持词精选9篇(抽奖环
  • 猪天下网今日猪价行情价格表 猪天
  •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 2020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20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
  • 班主任工作日志(班主任工作日志50篇简短)
  • 2020党员生活方面的生活总结范文精选(党员思想汇报2020生活方面)
  • 2021党务工作者个人年终工作总结5篇最新(党务工作者总结2020展望2021)
  • 2021近三年个人思想工作总结5篇(2021年个人思想汇报)
  • 猜你喜欢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