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八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_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字

更新时间:2023-01-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一

在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百五十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惊人而巨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中国文化也遭受了剧烈的撞击与动荡.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共产主义运动的冲击与洗礼,可以说,自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中后期,中国一直是多种文化厮杀的主战场.

然而,在经历了质疑,批羊,反思之后,中国文化似乎仍然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现代年轻人普遍没有文化归属感,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种冲击,我们站在路口却不知去向.

我们生活在所谓的“后现代”世界里,我们吃肯德基,我们过圣诞节,我们立场做有文化的人,但我们很少思考什么是我们自己的,此时的拥有的,真正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文化残局,选择逃避是于事无补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找到答案.要想找到答案,就必须要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现代意义.

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很多道德的因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香水偿息奋斗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在自己的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所以能历经磨难,长兴不衰,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坚忍不拔的民族伟力,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有着一种崇高道德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如能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涵义,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另外,传统文化中还对我们提出“诚信”,“仁爱”,“互助”等等道德上的要求和希望……这种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和“以德治国”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提出“天人和一”的思想.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把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惩罚减少到最低限度,寻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空间.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我们要理解它,然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真正为构建和谐文化出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基础,如果丢弃了传统文化,我们将推动的是我们自己的根和灵魂.当然,另一方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也存在一些腐朽的“毒素”,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必须要剔除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清醒地来了解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取精华,去糟粕,继承一些“老祖宗”的东西,同时吸收外来的好的文化,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文化,创造一种真正适合中国的文化.因此,我觉得,要想真正找到一条传统与现代兼并的属于中国的文化之路,我们首先要重视传统论,走进它,了解它.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年的积淀,其精华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旨在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中提倡的重要能力之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必然会渗透在教育中,影响着我国的教育,进而影响每一位学生。因而,有必要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如下

(一)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取向驱使人们不自觉的优先考虑群体,而后考虑个人的利益和需要。考虑集体利益固然必要,但需要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以使学生达到整体的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延伸到教育上则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统一。在我国,尽管国家的文件中提到要鼓励学生探索、发现,但是,在实践中,出于中高考的压力,一直是以所有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为目标,以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的结果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自己的创新与想法也不得不暂时抑制以应付繁杂的考试。因此,掌握知识是最终目的,而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性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行为的发展而缺乏关注。

(二)重教师权威,师道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中国古代教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师道尊严”,其起初是为了是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学术成果,初端是好的,但却使学生处于过度的教师权威之中,导致学生的“惟命是从”,甚至使学生害怕教师,不敢与教师交流,这远背离了最初的本意。传统的“师道尊严”为教师和学生做个各自的定位:对教师而言,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传授的知识绝对正确,不容置疑;对学生而言,他们成了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不对等的关系。尽管随着不断的改革,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批评,教师们也意识到其弊端,但在实践中却有意无意的渗透出来,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压力。人们尊重权威,有一定的道理,也可理解,但一旦在思维上形成了权威的枷锁,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在教育中就会严重地制约受教育者的创造。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消极影响

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产生新的创造,而重群体轻个体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抑制。“比如,儒家价值体系中的群体至上原则、墨家的兼爱与尚同原则、法家的废私主张和法术、势的暴力强化秩序以及佛家的普渡众生的群体意识等无一不是充满着道德意蕴的伦理原则。如果有人敢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出风头都会受到排挤甚至是孤立”[4]。这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性发展,养成了没有个性的人,其结果是培养出来的人怕失败,故步自封,看低了自己,将本来有可能的创造也化为乌有,不仅阻碍了个人的发展也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因此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如果二者不平衡,即使是在精妙的传统文化也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当代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常常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学生往往没有自主选择、自主决定的权力和机会,学习的内容都是被安排好的,即使出现了选修课也因繁杂的功课而趋于形式化。有人曾对这种教育活动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模式加工和塑造。”[5]这种教育严重地剥夺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一面,这就是传统教育教会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仁者爱人,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儒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君子即德才兼备的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下来,就是懂得尊重他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将诚信,注重学术规范与道德,同时善于分享,把自己的力量变成更大的力量,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我们要不断学习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优秀品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自身的特点,因而我们在面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时应基于理性的思考基础之上,不能片面的来说,应辩证的对待其积极和消极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张思锋.中国传统文化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影响[m].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2]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教育的影响[m].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任大援.孟子[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4]杨莉君.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m].教师教育研究,2004.

[5]李莹.中国传统文化与创造教育——谈一种隐性负影响[m].教育理论研究,2011.

<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还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这与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指导思想不同,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挽救人类面临危机,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化解人与自然冲突、创造和谐社会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理应与自然融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而是因势利导,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最反对社会冲突,最希望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言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大学》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四

1构思缘起

1.1画中有诗中国的古诗词是以只言片语传达出一幅形象的画面,字字凝练,处处生机;中国画则寥寥数笔勾勒起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天人合一。此二者都是以少寓多、以简寓繁。鉴于艺术的相通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造诣追求,使自己的作品除了具备炉火纯青的表达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学积淀。题画诗是诗人在画中融入了诗的感情,因而把画作为诗的题材、对象加以题咏。大部分题画诗是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为抒发画中意境所赋的诗。题画诗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民族艺术特点和风格,而且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种极其特殊的美学现象。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将诗和画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美术作品在构图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诗中有画诗体画则是以诗歌的内容,意境为题材作画,把语言艺术再现为视觉艺术。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抓住了诗人在构思诗篇,斟字酌句中微末动态的一刹那,把李白豪爽洒脱、浮想联翩的神态勾画出来。着墨虽然不多,却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好的诗词不重絮言,寥寥数字便是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创造出一片和谐统一的意境美。“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古诗词与中国画,作为语言艺术与造型艺术的两类典型代表,都能较集中的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本质。领略二者优美的意境,钻研中国古典诗学画论,探究二者的根源,无论是直观感受还是冷静思考,你都将获得一种强烈而相同的印象:中国诗画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形态各异但本质相同,殊途同归。

2论文总述

我曾有幸看到这样一段话,仔细体味咀嚼,越来越觉得是至理名言,这段话是这样的说的:“诗文书画不成家数,便是枉费精神,然成家尚不从诗文书画起,要从做人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己打定主意,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自然成就。”确实,既然选择了研习中国画,就要有一种“板凳一座十年冷”的准备。陈绶祥先生认为,“对于画家素养最值得重视、最直截了当的要求,应该还是读书、写字、作诗、作文和郊游了”。读万卷书等于行万里路,内外兼修,积淀深厚,自然会赋予艺术家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样艺术表现才能有感而发,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才能创造出诗情画意的画面。国画研习者自身的文化自觉为国画的振兴提供了保障,研读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学,心追手摹经典画作以继承笔墨画法,经年之后,最后一定会实现读书明理、阅历事故、学问深厚,画境超凡的境界。历史上许多国画大师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为基础,东晋画家顾恺之曾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美学命题。他认为传神离不开写形,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南齐美术理论家谢赫的“六法论”更是对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做出了理论论述。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也说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造型作为一种移情的媒介物,是创作过程中感悟对象时所产生的视觉形象,“不似之似”这个形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审美观念的产物,在艺术作品表现中,意象造型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感情的投入也就没有艺术。

3论文启示

在整理论文的同时,由于翻阅了大量资料,心里颇多感触,特总结如下:

3.1对生活与造型的认识研习中国画一定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审视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理论上的升华。生活中,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为我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关键看如何取景、提炼以及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一棵树、一束花、一个人、一只动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生活中那些我们经常被我们看见的却不留意的感动,被优秀艺术家们捕捉到了,才有了优秀艺术作品的问世。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家看见开得娇艳的花朵,会考虑色彩,看见集市上的人群,会不由自主地考虑组合以及节奏。看见一大群觅食的羊群,会考虑生命的意义,斟酌创作题材。当然,这一切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而且对艺术的探索之路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

3.2对创作与修养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画匠,他们基本功非常扎实,画面效果也处理的非常之好,但却永远成不了画家,其原因在哪儿,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修养不够。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了,心境会跟着提高,气质就会由内而外向外发散,那么其创作的艺术作品肯定雅而不俗。文人画家大都重视诗文书画的修养,追求精深的文化内容,强调人品、学问和才情。把自身修养的提高看作是创作的前提。当代国画第一人齐白石先生,在专业领域取得那么高的成就,诗、书、画、印无不卓绝的大艺术家,但他对这四绝,却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把自身修养的提高放到了极高的位置。在艺术领域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极为重要。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完善自身和吸取他人优点的过程,我们不光要善于学习,还必须勤加练习,否则就会眼高手低。画画的过程其实就是试错的过程,积累文化底蕴的过程,自身的情感也随作品成败而起伏,这种“推陈出新”的创作过程,事后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五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固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方zhimin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外的一些人,因贪图享乐,生活奢侈而深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此相应,勤俭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由阅历、榜样和周身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品行,是教育和才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之关键时期,同志曾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出了崇尚简朴和节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们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应是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盲目比阔、超前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如果这种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开始”厉行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学生“节约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的理念,强化学生“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的意识,让“勤俭节约为荣,骄奢浪费为耻”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廉洁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权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该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应突显其职业性,应多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的精业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事业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因工作不好找,就学习不刻苦,随便混个文凭了之;不能只考虑就业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缺少基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明日的职业人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进程与效率,给社会带来损失。

四修自身立仁德,强化大学生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礼为核心,既要内修,即“内省”“慎独”和“觉悟”,又要外修,即“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其宗旨一为“反观内心、穷究人性”的“修己成人”,二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的“修己安人”,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善群”。目前来看,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世纪,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最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节奏逐步加快的生活,大学生们应时时反问自己“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可能成为怎样的人,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并日三省吾身,使自己在任何困难和低潮期都能重新获得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每时每刻成就最好的自己。物质生活的充盈和丰富,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但却忘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忘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提升。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学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用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真正有修养的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此外,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如果缺少了廉洁与爱国的思想,就会成为自私和没有担当的人,就会像顾炎武《日知录·廉耻》中所记载:“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其意思是,不廉洁的人把个人私利放在了第一位,不知耻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如果”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担当了一个国家的重要职务,那么他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而深邃,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廉洁、廉政文化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充分发掘与弘扬我国古代廉政文化,并成为我们新世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强化爱民、为国的高尚情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推进风清气正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六

一、清末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从统治阶级对待西学的态度可以窥见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概言之即是中体西用以及由早期对西方器物的学习而渐变为制度的学习及至精神的学习。从表现并支持这种观点的材料中①可以清楚地感觉出统治阶级内部及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爱之深、故责之切的心情。他们近乎狂热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完美的,西学所有的体用在中学中早已完备无遗,只是时人用之不当,才使中国落于他国之后。1896年,聘之等的上书折子中有一段文字,即表明了当时许多朝臣及文人的这种情感与想法,他等如是说道:“臣观西学所以擅长者,特精于天算、格致,其学固中国所故有也。考《周礼》宾兴贤教习国子,皆于德行而外,次以六艺,孔门七十二子,特以身通六艺表之。数者,六艺之一也,汉魏以降,代有专家”,“是中士教法,本自赅备无遗。且凡西士递创新法,动谓中士所未闻者,如地圆、地行、地转之说,《大戴礼》、《尚书》考灵曜,及张子《正蒙》,皆言之凿凿。光学、重学于《墨子》,奥旨可寻,并在西人未悟其理以前。即就算数言,西法之借根,远逊中法之天元,后乃变为代数。若宋秦九韶正员开方,元朱世杰四元玉鉴,西法终莫能逾”,“可见同此一理,只在善用其心,不必尽其所学”[2](p69)。虽然对于传统中学持以这样的态度,但这一批人也认识到了旧体制、旧学之不足,所以才会有清政府后来的由开实科而至广兴学再至建学部,中国由器物渐及制度又及精神的学习,但应当清楚的一点是,即使清政府在认识到学习西方制度乃至精神的重要性后,他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中体的立场。在这样一种分裂而痛苦的情感下的一系列改良举措是否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呢,如果没有,那么它又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清末政府所下的各项条文及朝臣的上书中清楚透漏出当时那些先知先觉者们普遍认识到传统教育的时弊,多在空疏无用。中国古代的正统教育为主内的涵养心性的教育,故而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实学的轻视,这就难免使教育表现出追求形式与浮华。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使上层人士普遍意识到教育应该还有另一种形态,即当时他们认为主外的、致用的教育———实学教育、格致之教育②。聘之等说中学自赅无遗,差强人意,然而似乎忘了一点,即虽然后来之西学科目中国自古已有,但那些科目在当时的官、私学设置时数、重视程度、普及程度远非后起之西方发达国家之课程量多且重视高。中国古代这等实学的地位是无法与经史之学相比的,及至清末,才取的了与后者一样的正统地位。然而实学地位的上升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承载者的国学地位必然下降,相反,清末朝臣坚持认为不可废国学。理由一如上文所言;二则是比类俦物,若言西方好、可学,则西方教育中尚且有宗教一门,中国教育故亦当有之,则中国之经书便是中国之宗教,固不可废国学。并且经书乃千年所传,代代所习之文,为中国之根本,若完全去之,则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原因就没有了。中国人将不再有自己是中国人的意识,那么也就无所谓复兴国家。此种理由颇可信,而且这种重视精神、传承文化、重视传统的态度很值得肯定。但应注意的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并不是因为国学中的“经”。因为古代社会,国学是上层社会的私有品,广大的下层民众很少有机会,也不用读经,但是后人却能清楚地感觉到根植于上下层内的传统文化的痕迹(当然透漏这一痕迹的表现形式有大差别,即俗与雅)。那么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如何在最为广大的民众间潜滋暗长的呢?概言之,即是上传下达的政教礼俗使然。经、史、文只是文化在上层社会传递的一种形式,经书规划了统治阶级的行为准则,上层以此来制定政教礼俗影响下民,所以百姓虽然多不识字,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力行者。如此,国学本身对于下层民众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呢?贯看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不同时期的着力点:戊戌时期重内容的变革,维新时期重教育的普及,无论朝臣,还是民间文人,亦或是新兴的知识界中人,皆有一共识,即“学校早开一日,即早收一日之效”。可见国之危使教育改革之急切。另一共识见之于“兴国之本在人才,人才之本在教育”。这本是自古以来即普遍存在于国人中的意识,及至到了近代,则由隐在,一跃而成一种疾呼的口号。维新以后广兴学堂,普及教育,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国学本身(作为课程,而不仅仅是其精神的教化)之于广大民众,广大民众之于传统文化的演进才具有明显的意义,而这个时候,学校中经文课程的多少,对于国人的重要影响才凸显起来。由此可见,清政府一面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西学,一面又谨小慎微地处理着它与中学的关系。我们姑且将中学比作暖色系中的红色,将西学比作冷色系中的蓝色,清末的这一系列举措就是将蓝色注入红色的色调渐变的过程,但整个色调依然是暖色的,所以传统的本基是不变的,可这一过程的影响在于,这种蓝色由于改革的推进,会随时间流转而越来越浓重,最终是否会使暖色系的中国传统文化变为冷色系的另一种文化还未可知。这便要看后人对于传统文化报以何种态度了。

二、民初政府(革命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举措及影响

革命派中聚集了众多新兴的知识界中人,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而当时中国学生正在到处寻找思想和资料,他们意识到世界上有一股新的思潮。他们重视现实,反对尊孔法古,认为“法古是亡种之根”。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革命派要弃绝传统文化。首先,革命派中不少怀揣极新思想的硕学鸿儒。其次,辛亥革命的组织部中亦有许多有国学修养,甚至还拥有传统功名的人。这样就使革命派在表现出强烈的革新意识、反传统的思想时,又难免对传统文化具有一种历史的使命感。他们要反对的是其认为传统中背于时代的、糟粕的东西,而不是整个传统文化本身。他们认为,革命与保传统之间是不相违背的。事实上,一个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不会轻易出口要求废古的。真正的革命,革的应是已经过时的却仍然苟延残喘者的命。没有听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是苟延残喘;没有听说“友爱孝悌”是苟延残喘……革命者们应考虑革谁的命,革其命后怎么做。清末新政可说是积极守古,消极学外,而当时的革命中人则是积极学外,对于传统无所谓积极与消极,而是如前所说的使命感。所以在当时的革命刊物中才会有既宣传排满,又宣传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杂志。故此,在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会议中,与会者才这样总结中国人的向有之弊:一曰自大,一曰自弃。“自大者,保守心太重,以为我中国有四千年之文化,为外国所不及”,自弃者,“及屡经战败,则转而为崇拜外人,事事以外国为标准”[2](p649)。所以可以推测,革命派认为清廷不废经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法国外,而其实,在这一问题上清政府法国外只是为其不废经学找一个适合时代、堵人口舌的理论根据罢了。那么革命者们对于传统文化之中心———经学又是如何处置的呢?1912年的民国临时教育会议中,就此提出了“普通教育废止读经,大学校废经科,而以经科分入文科之哲学、史学、文学三门”。其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可见一斑。基于此种态度,当民国政府初立时,这个新政府对于传统书籍非常重视。南京光复后,兵队驻扎在学堂,局所以及充公的房屋内、外的器物、书籍等许多都遭到焚毁或搬取,损失很大。政府本着“公家保存一份财产,即社会多培一分元气”[3](p111)而下令将这些东西妥善照料保护,以“重文教而保公产”。南京国民政府的不少过渡性政策对于有关传统文化事项的处理是比较“中庸”而不一刀切的。这样的文件很多,本文仅举丁祭之事一例。关于文庙丁祭是否举行,礼式祭服应怎样安排,前清有关丁祭的祀典是否还应照办等问题,大总统孙中山是这样回答浙江民政司长的电文的:“查民国通礼,现在尚未颁行,在未颁行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其余前清祀典所载,凡涉于迷信者,应行废止”[4](p254)。实不得不动,但又不敢妄动。政府在教育上的举措宜最能说明其对传统文化起了一种怎样的作用。民初教育改革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不同者三:一是废经,二是取消等级制,三是男女平等就学。这是对传统意识的颠覆。下面从课程设置、教科书内容、文字版式三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是否失根于此时。(一)课程设置先来看清末新政与民初初小、高小中课程设置时数(见表1)③:从以上这个表中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在中西学比较中,清末西学在初等教育中所占比重仅为40%(中学时期比率亦为40%,高中则为73%)④,其余皆为中国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暂且不说,单说经学,就占了总课时的30%~40%,至于修身、国文科的内容与传统私塾教育并无二致,所用教材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发现,从初小到高中,随着西学比率的升高,经学的比率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可见清政府非常清楚在少年时代对之进行经学教育的做法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所谓蒙以养正,正如清廷的一贯主张:用中学渝其精神、固其根本。二是民初西学所占比率由初小的40%~50%,升高到高小的60%~70%。初小比率于清末看似相似,但其时的修身与国文课教材内容却与清末全然不同,所以可以认为民初受西方影响而开设的课程时数为100%。这似乎是说民初教育尽弃了传统文化,其实不然,前文中提到在临时教育会议中明确显示,虽然中小学课程中不见经科,但它却变以文、史、哲的形态存在于高等教育中。那么这种变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起了怎样的影响呢?这种变动,使经史等文化经典从初、中等教育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修身、国文课中渗透经典的意旨与精神,而只有到了大学时代,经典才独立成科地出现在青年人面前。经学是否独立成科以及在哪个教育阶段独立成科,其意义和影响对成长中的人是很不同的。恰如一个没有见过太阳的人,当他站在阳光下,对太阳的温暖是一种感觉,当旁人告诉他太阳很温暖,像火,则他对太阳的温暖又是一种感觉。民初学制改革后青少年最初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学习传统文化,只有到了大学时代才开始以直接的方式直观传统文化。可以说,在整个民初学制系统中这种经典最初是以浅近的现代文以及意旨与精神的形态存在,后来才以经典本身面目的形态存在,最初重在传承与渗透,后来则重在研究与发展。打一个不甚恰当但是便于理解的比喻,这种最初的情态恰似在下层人民中传播政教礼俗的路径,而后来的情态则似经典在上层社会中发展的路径。以理来说,这种处置方法,既保存了传统文化本身,又使之更加丰富与深化。按照这样的路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良好的发展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看到了相反的结果,原因何在呢?与前文所说的“只有到了普及教育的时候,经典在课程中的比率多少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才凸显出来一样”。只有到了整个学制系统中不像古代那样只有经、史而加入了丰富的现代学问的时候,在初、中等教育中设经学科目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才凸显出来。所以我们说,虽然民初学制对经典的设置方式初衷是好的,但是没有看到“凸显”的影响,这种设置反而没有清学制在此方面对传统文化所起的正向作用大。

(二)教科书内容从上文的表格可以看出,除了经学,其余的课程设置民初与清末似乎是无差别的,那么教科书的内容是否也一样或相似呢。从清政府及民初教育部资料⑤中有关课程内容的介绍得知,除了西文科目内容基本一样,其修身、国文课则差别不小。以修身课为例,二者修身课的要义是一致的,都是要使学生养成美德,只是民初修身课的美德为新时代的人的美德,而清末的则为传统美德。仿佛颇有差别,然而其实民初修身课的内容并未远离传统文化,因为二者虽属不同美德范畴,但其交集却非常大,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言说方式的不同对人思维的影响,对传统情怀的涵养也是很不同的。清末修身课本以《四书》为主,兼及诵读有益风化的古诗歌,而民初则是新编教材,绝无半点古文章句。从达到美德目标所用的教材给人的厚重感上看差别亦颇不少。总之,在教育这一隅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举措可以总结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三)教科书的文字与板式现在再打开民国的老课本⑥,传统的气息仍然非常清晰,这得益于文字的体式与排版,这也是最直接的亲临传统的途径之一。民初政府没有在新时代的讨论中选择拼音文字,选择西方的横版排版方式,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革新思想,提出反传统,但最终呈现在国人中,教科书还依然是繁体字,依然是竖版,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讨论的革命派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由以上三方面的讨论可见,民初教育政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正向的意图,但在许多方面却不自觉地起了反向作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在取消教育等级制,建立男女平等就学的思想基础上,如果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仍与清末1903年学制相似,传统文化将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后代若亦如此行,便不会看到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暖色变为冷色调的一天。然而问题在于这种经典的设置是否就与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的思想相悖,是否与每一时代的新思想相悖。每一个了解传统文化的人心中想必都会有一个肯定的回答。

三、民众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

上文讨论的是社会精英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举措,接下来看一看社会上最广大的民众,同时也是所有政策的受用者与力行者们对社会上种.种变化的反映。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从清王朝镇压民众起义到他垮台之间的四十年并不是中国社会秩序大动荡的时期,而是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变化的时期。’‘光绪和宣统时期中国社会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不断分化、越来越四分五裂的统治阶级内层。变化对于下层的影响则远没有那么明显’。”[1](p598)这些社会中先知先觉的一部分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狂热地学习西方和日本,急切地由此希望肇始一个新的中国,却遗失了古训“过犹不及”,从而忽视了把其所学应用于中国的问题,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1905—1908年的思想战线大辩论令人奇怪地脱离了中国的生活,辩论的内容不但忽视了80%住在农村的人口,而且也脱离了城市新兴的运动。”[1](p557)无怪乎这种变化对下层的影响不那么明显了。最具代表的是关于孔子的两个例子。1912年的民初政府的教育会议中的“仪式规则审查报告”指出孔子诞日是否应和民国纪念日、地方纪念日、本校纪念日一起行祝贺式。与会人员就这一问题再三再四讨论,最终既没有废除,也没有肯定,而是将“孔子诞日”加括号,成为人们自愿选择的祝贺式。这便可看出虽然革新的口号响了几十年,但是社会上尊孔———这一代表中国人传统思想的活动,仍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民国的建立,尤其是学制中普及教育、取消教育等级观念、男女平等就学的有力举措,使思想得以实践化,这无疑将使这种不明显的影响明显起来,这个时候便成了传统文化发生变色的关键时期,这便要看民初政府对它施加了怎样的作用力。通过上文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失根于辛亥革命,或者我们不能用“失根”这样的字眼来描述传统文化,这一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清末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将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遗失归咎于辛亥革命,它只是加速了这浩浩洪流的进程。有人说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已经遗失,传统文化热现象不仅说明大众渴求了解传统,更说明在中国以文化大国的形象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发现本国的文化缺失,求之切是因为失之多。可喜的是,我们至少对此有了清醒的意识。这一类人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情愫可以用庞朴先生的一句话来表达:“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在过去,倒是在对过去的不屑一顾。”[5](p254)还有人说,传统文化并未遗失,因为我们的文化传统这一精神性的东西不曾改变,中国人含蓄的个性,相对保守的观念以及特有的处世之道等等这些渗透于我们血液中的中国精神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表现。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的渐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关键不在于这个传统文化而在于不要使文化传统丢失,这才是一国人之所以为一国人的根本。前两种观点各在其理,共同点在于皆认同传统文化对当代的重要意义。就第三种观点来说,传统文化是传承文化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的主要途径,二者皆是中华民族的元气,它们的关系正如上帝之于基督,恰太阳之于阳光一样。在教育普及的时代,正如前文论述的那样,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有关传统经典的课程的开设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人乃至其他民族、国家世界形象的塑造才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七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过五千年的积淀而形成的,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忘记,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什么压力及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结合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然的文明化,是自然向着属于人的理想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的内容,是涵盖所有人类文化成果

的大文化观;狭义的文化专指思想文化。文化有传承,教化,凝聚,调控的功能。

也许很抽象,我举个例子:当一个古老的东西被大家接受而流传使用下来,就可

以说这个东西是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如四大发明、朝廷礼仪、古

代结婚礼仪、儒家、道家等的文化、太极、气功等等;我们学的中医也是一种中

国传统文化,它是祖先遗传下来的,让人们去传承的中国古代精髓文化。

2.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一词最早提于1960年,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传播探索》一书中提出“地球村”,此思想当时并未被认同,1985年r·罗伯逊和f·勒谢尔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词,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之后又有许许多多的学者等都提出了“全球化”这一概念。

全球化包括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其中经济全球化会让远距离之间的国家越来越相互依赖,跨国境的物资,人员资金与信息流量越来越大,全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资源将全球范围内实现现有有效配置。文化全球化则是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虽然在许多地方你可以买到世界任何一家知名公司的任何一件商品(前提:只要你有钱),也可以买到一些“madeinchina”,这当然给许多人带来方便,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人力资源发生革命性变化,各种样式层出不穷,给企业,消费者带来方便。但经济全球化某些因素使最贫穷的国家受损害,富国与穷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3.中医药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中医讲究顺应自然,它以自然界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观察人体,讲究运气,集自然之精华来保持身体健康,这是世界所独有的,更体现了人文精神与人来自于自然的那种规则特别是中医养生更体现了那种天人合一;中药是那种取之于自然用之于人的药,它毒副作用小,是中国传用了几千年的治病药物,这个更是中国古人才能发明创造的东西;太极,讲究天人一体,以柔克刚,那种奇妙的武术效果与养生效果更是不可比拟的;气功,通过运气,导引等的运动达到一种全身气机畅达有治病,消除疲劳的效果;针灸,则是通过针刺穴位来治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连先进仪器都无法测显现出形态的穴位,被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所发现,并付诸于实践,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达到不可比拟的神奇效果(据说外国人正是通过它来了解中医的),也是令我们所骄傲的。身为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们首先的认真努力地学习中医,并将它发扬光大,再将西医作为工具,让我们更好为中医服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向我们学习中医,就像我们学院的那么多的留学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被全球化给冲洗涤了。

4.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

既然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就得学习,国家教育体制值得我们深思。曾有这么个例子,1979年6月,中国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长达三万字的报告,结论是美国初级教育病入膏肓,可以寓言,在过20年,中国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超级大国,同年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看了北京、上海、西安几所学校后,也写了报告,结论是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起的最早、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20年后,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所以两份预言都错了。

究其原因,令人深思,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大部分学生上学都是为了应试,他们不是考试,便是做题,我也是被高考这场风暴所洗礼了一遍的人,对其感受很深,培养的都是只会学无文化创造力的人,各种先进的科学思想、文化都能背的滚瓜烂熟、运用自如,但是自己创造的就相当少了,几乎没有。

有的东西也不乏创造,如时下最流行的《超级女声》、《阳光伙伴》,但其中《超级女声》是模仿美国好莱坞选秀活动《美国偶像》、《阳光伙伴》则是模仿日本的裹腿跑,当这些节目一火,众多的电台都争相模仿,令人发指。难怪许多人抱怨为什么现在的电视越来越难看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太少,冠军没有了传统中国女性的柔美,而更像一个野性的男孩子,更让人想不通。

a >网络技术的发展更体现了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在网上用搜索引擎一搜,便可链接到世界任意一个角落,网络世界精彩缤纷,诱惑力也十分大,黄色信息蔓延,各种各样似乎是好处的利益引你上钩,没有多少人能够潜下心来静静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不知道要传承一种文化是要靠心灵传递而不是网上传递,我始终坚信“心诚则灵”。

还有中国人缺乏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像许多古迹,文化街、镇都濒临灭绝,现在的商业楼几千元每平方米,如果靠这个赚钱则将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目,许多人不惜一切,妄想毁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如北京的“同”、“长城”、“故宫”等都遭到国人的践踏。

还有很多,如京剧、昆曲等越来越无人问津,取而代之则是摇滚r&b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5、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

当然我并不否认国人学习,学习是必要的,如果对该事物根本不了解,就不能说创造了,所以要将功底打扎实,考核不一定靠考试、作题,现在有许多给中小学生“研究性课题”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是很好的例子。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创新,可以说双管齐下。

当然前文提到的诺贝尔奖是不知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奖,搞了许久的外国科技研究若无法突破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也许不失为一条好路。

曾看过一份调查大概是关于为何人们越来越不愿研究中国文化,提到了一点说研究中国文化累且特别低。我觉得研究什么工作不累啊,待遇低我们可以建议国家多拨一些资金奖励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而像日本、韩国等学习我们的东西现在不知道发展多么快。

形如如今吵得火热的中国“三国、水浒、西游”被日本公司抢注成为商标,而国内的动漫业无动于衷时,令人感到寒心啊!当我们的孩子被别人抚养长大以后,还谈什么传承文化,发扬光大??!!后来国内几家公司提出申述之后,让我们欣许得到一些安慰。

“同”、“长城”等建筑具有世界意义的东西,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将其保护起来这时就应学习外国那些保护古建筑的方法,依照这样,当然需要资金,但是泱泱中华大国不会被这点小事所难倒。

网络技术我们也可以利用,我们可以弄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站(多国语言版),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熟悉自我。

电视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再创新,更会吸引世界的目光,中国的艺术要从娃娃抓起,爱好自己的文化,而不会让他成为赚钱的工具,当街上的摇滚、r&b换成了优美的美声音乐,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北京2008奥运会外国人不想看我们如何rap而是看更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啊!

[结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面临了一些困难与障碍,他丝毫阻碍不了传统文化前进的脚步,但中国传统文化被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不能一味地排挤它们,而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也许前面的路是曲折的、艰难的,但是我相信,只要你、我、他,我们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一定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致谢]:感谢杨具容老师悉心教导,让我进入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高深莫测的领域。

[参考文献]:

《新话题作文分类手册》薛金星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21世纪大学生论文写作要议》林晨主编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贾成详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1000字篇八

一、以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可谓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利用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在园所建设上可采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把户外休闲区建成中式园林,让幼儿置身其中领略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室内装修也可借鉴中式风格,如,幼儿活动区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棂格吊顶,既美观,又能悬挂师幼美工作品。幼儿活动区域可配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设施设备,如,彩色瓷盆养金鱼、小藤椅、风筝、茶具、竹木屏风、中式储物柜、小盆景、竹马摇椅、笔墨纸砚、折扇等,这些物品既能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使用。当然,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请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需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风格的协调和转换,避免为突出传统而破坏园所文化的和谐。

(二)选用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布置公共环境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楼梯、过道、走廊,将印有国画、书法、古代人文景观、民间器物、民俗活动等反映传统文化的挂历、画报、照片、扇面等,张贴或悬挂在墙面;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器皿等只可观赏的实物摆放在走廊或楼梯的墙角、窗台、博古架上。师幼、家长走过时,可以随机欣赏。这些图片与实物每个月更换一批,不仅营造了传统文化的氛围,也给师幼、家长提供了认识传统文化的教材。几年下来,幼儿通过对这些画面、实物的观赏,能了解大量传统文化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

(三)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环境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借助可视的画面与实物外,还可以借助可听的音乐与语言。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多个时段播放民间歌谣或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如,在幼儿晨运和户外活动时,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或唱或说的童声民谣以及欢乐、喜庆、有趣的民乐;幼儿进餐、自选活动、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时,播放抒缓、优美的民乐。这些音乐一般两个月更换一套,每套约20个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环节,音乐或语言只是背景,旨在通过听觉环境的营造,使幼儿置身于更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无论是音乐还是童谣,都不能强求幼儿学会什么,尤其不要求他们会背诵若干首童谣。例如,有的幼儿对有节奏的朗诵感兴趣,可以停下主体活动,守在音箱旁全神贯注地听;而有的幼儿对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但这并不阻碍相同的声音通过两个月多次的重复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迹。这种做法就是通过环境给幼儿形成类似“印刻”的效应。

(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丰富、活泼的幼儿教育课程的要求下,幼儿教育必须走向社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许多传统文化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毗邻的天河公园里,有曾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夺冠的粤晖园、在日本获奖的岭南园林精品粤秀园、庄严的邓世昌衣冠冢等,该幼儿园就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园林、建筑、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艺术和祭奠、庆丰收仪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儿园所处的街区、城镇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间工艺店、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祠堂等,这些都是师幼参观、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此外,有的社区或商家在传统节日前,安排多种有民间特色的娱乐、纪念活动,成人可带幼儿参与其中适合的项目。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与传统文化有关,比如国画画师、传统手工艺者、传统乐器演奏员、粤菜厨师等,幼儿园可组织师幼到他们的工作场所参观,也可请家长进园开展相关活动。总之,社区资源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重视并善加利用。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传统民俗氛围浓厚,活动丰富,深受幼儿喜爱。这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基于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地风俗,选定可开展主题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隆重的春节在幼儿的寒假中,而开学时的元宵节可作为春节的延伸,因此我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联接在一起开展主题活动。

(一)突出节日活动的层次性幼儿在园几年,就要过几次相同的节日,如何让这些节日体现特色,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过节的总体目标设置不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每次过节都感到有新意并乐于参与。例如,小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典型性节日活动的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内涵的体验与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发展过程的了解、对节日活动内容的展现与丰富。根据幼儿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班级资源等因素,每个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达两个月之久,如大班幼儿在元旦后就进入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学后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过春节、闹元宵”主题活动;短的可能只是节日前后一周的小型主题活动,甚至只是节日当天的“应节性”活动。

(二)重视“节日”课程建设“节日”课程可以作为全园性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节日前半个月就搜集好相关资料放置在教师“办公平台”上,提醒教师设计节日主题活动计划;节日前一至两周美术专科教师布置相应的公共环境,为整个园区营造节日气氛;各班在节日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主题活动,师幼共同以活动作品来布置班级环境;节日当天或前一天厨房提供两三次“应节”食物;园区或级组根据需要组织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在“节日”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真实的过节经验。主要的传统节日最终是家长带孩子在家过的,家庭怎样过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真实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节日内涵的理解,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二是需要家长在过节时收集图文资料。三是需要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四是需要家长特别是祖辈担任助教,为幼儿示范或讲解关于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节日活动,被感染、带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他们也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意义与价值,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上的支持。

三、在常规活动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或常规活动中。

(一)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仗工整、优美凝练、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的古诗是中国传统语言艺术的杰出代表。幼儿普遍对有节奏、押韵的语言敏感、有兴趣。因此,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诗,引导幼儿去欣赏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们设计了“每周一诗”的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业务园长根据节气、节日或季节变化、相应事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首古诗,由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朗诵,带领全体师幼诵读一到两遍,并对诗歌的背景和表达的意思予以解释;各班教师在幼儿活动室的阅读区(或语言区)设置“每周一诗”的角落,将与该古诗相关的图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师在一周内多次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孩子朗诵诗歌、整体认读诗中的常见汉字、欣赏诗歌表达的意境与画面、介绍与诗歌或诗人有关的故事;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诗”,家长在家可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进行随机交流,或给孩子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每周一诗”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古诗的审美和语言特点,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儿必须背诵若干首古诗或认读多少汉字。

(二)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餐前、离园前等某些过渡环节,教师可选择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讲给幼儿听,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这类故事的动画短片、传统相声与说书的录像等;散步时,教师带领幼儿观赏园内的传统文化环境;结合传统节日,在户外游戏和区域游戏中投放适合相应年龄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材料,幼儿也能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中班幼儿学习用筷子进餐前,教师可围绕筷子解释与进餐相关的传统习俗;每年大班毕业典礼或其他重大的文艺表演会上,安排两个“中国风”的节目,如教师的民乐演奏、亲子民族服饰秀、传统故事表演、家长戏曲表演、师幼古诗说唱或表演唱、武术表演等。

(三)选择适宜的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幼儿可能对某些题材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主题探究活动外,选择适合的内容,在五大教育领域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语言教材包括古诗、童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音乐教学主要是粤语民间儿童歌曲与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传统音乐知名曲目赏析、少量的粤剧和京剧赏析;美术教学包括传统美术作品与工艺品的赏析、传统美工形式的创作尝试;体育活动主要是学习传统体育游戏的玩法并灵活应用。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各学科的内容可以相互渗透,界限并不特别清晰,这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分科教学。比如,在古诗欣赏后进行国画创作,或是对题诗国画的赏析,就是将语言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这种做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违背现代科学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传承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懂得取舍与扬弃,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予以选择,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选择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

上一篇:家长会主持开场白优秀4篇(家长会主持开场白优秀4篇怎么写) 下一篇:返回列表
工作总结推荐
  • 教师节表彰大会新闻稿最新3篇
  • 幼儿园升旗仪式主持词优秀2篇(幼儿
  • 三年级人教版思品教学工作总结下册
  • 教研活动计划最新6篇(教研活动计划
  •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 2020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20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
  • 班主任工作日志(班主任工作日志50篇简短)
  • 2020党员生活方面的生活总结范文精选(党员思想汇报2020生活方面)
  • 2021党务工作者个人年终工作总结5篇最新(党务工作者总结2020展望2021)
  • 2021近三年个人思想工作总结5篇(2021年个人思想汇报)
  • 猜你喜欢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