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最新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12篇) 凤凰古城的导游词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3-03-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一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凤凰古城。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

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斜阳西下,桥边岸畔不少妇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顽童脱个精光,在水中嬉戏,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浅水处享受流水轻柔的抚摸。岸边更有不少写生的学生,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凤凰古城最有名的是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吊脚楼,但河畔的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共两进两厢,颇像北京的小四合院,整个故居都是砖木结构,青瓦白墙,木格花窗。经风雨桥,过东城门,路上是行色匆匆挑担的乡民、老屋、挑担的乡民与红伞,形成了一幅对比鲜明的图画。

就像沈从文早已仙去,凤凰古城并不是一幅完整的水墨丹青画卷,但你还是能从一个个的局部来感受到她灵光一现的魅力。凤凰古城也适合一两个人在一个小雨的天气在老城中的老街、小巷、河畔慢慢地走,用心去品味那曾有的过去。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

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都保存地非常完好。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好了,我们现在到的这个地方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候,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经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后来,熊先生又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了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l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桥下大家可以看到有一排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的就是沈从文的墓地。达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大家看到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这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的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全世界。在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了,希望凤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机会我们再相聚凤凰,谢谢大家!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三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晚上好!

请问你们有没有一个令自己魂牵梦绕不能自己的地方,如果有,请保留。如果没有,请看这里,凤凰古城,将是你梦回故里,魂牵梦绕的天堂。我是你们的导游某某某。

凤凰古城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古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那么它是从何得名的呢?

他的传说有二:

1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凤凰古城故以此而得名。

2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此处栽有五颗巨大的梧桐树,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向,这些梧桐树曾经迎来过凤凰栖息,所以此处命名为“凤凰镇”

亲爱的游客们你们赞同哪种说法呢?不管怎样,凤凰是个美丽的名字。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绕,关隘雄奇。总面积有1759平方公里。这里冬暖夏凉,光照丰富,四季分明,为旅游佳境当然凤凰的美不仅是因为他的气候原因。

下面我要从三个方面介绍梦回故里,凤凰古城。

1凤凰之景色美

2凤凰之人美

3凤凰之风俗美

首先说的是景色美之一—沱江

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他就是沱江。沱江河水清澈,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的水草,柔柔地,撑一支长篙漫溯。

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细脚伶仃的吊脚楼群,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像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水是轻柔的,那么城就是刚硬如斯的,景色美之二—南方长城。南方长城绝大部分位于湖南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内,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三年。全长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最为浩大的古建筑之一,被称为:苗疆万里墙。他的目的是防苗民起义。南长城的残垣断壁无声的诉说着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初墓的荒凉坚守这里时的承诺,仿佛带我们走进一个古老的梦境,那梦中有狼烟,有牛角号,有罗鸣,还有哀怨的思乡长笛......

说过了南,那自然想到了北。景色美之三—坐落于县城北四方里的奇梁洞。。用理科的话来说该洞是标准的碳酸盐岩洞,该洞以奇、秀、阔、幽四大特色著称。“莫言神州绝景,七星芦荻逊色”,可谓洞景明珠。洞长6000余米,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洞相连。在洞里有个厅,立着一块带一个小孔的石头,对着小孔呜呜的吹,整个大厅都回荡着号角声,当年苗民就是用这种方式传令的。

看了这么多的美景,可有梦回故里的感觉?凤凰的美景是说不完道不尽的。凤凰不仅景色优美,更是个人杰地灵,名贤辈出的地方。凤凰之人美,抗英名将郑国鸿,文学巨匠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国画大师黄永玉,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开国元帅贺龙等,凤凰的人们也是善良淳朴的。

当然,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家祠堂也是值得一去的。

走了那么多路,你一定累了。到酒吧坐会吧,即使你从不泡吧,也一定会被他们的名字吸引,每个酒吧都有一个浪漫的名称,守望者、根据地、等,酒吧外是成排的酒瓶。只喝酒一定没意思,凤凰的小吃也是赫赫有名的,凤凰虹桥下的老宅的红烧肉粉,芙蓉镇米豆腐,叶子粑等一定让你口水直流。酒足饭饱之后,看着美丽的夜景,逛着夜市,或者篝火狂欢,体会苗族风情。亦或是放2栈河灯,带着你的愿望渐漂渐远,也就能心想事成了。

你的愿望是去凤凰古城么?flow me please。谢谢。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四

沱江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前面这条江是沱江。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便是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

沱江跳岩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跳岩。沱江跳岩是古城人气最旺的风景之一,这是一座古道桥梁,最早建于唐代,是乾州进入当时的五寨司城唯一的必经之路。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重修,仍是凤凰至乾城的古道。

跳岩最初由四十多个红色长方体岩墩子组成,每墩相距二尺,便于乡民肩挑背驮入城,但每年涨洪水时总有跳岩石墩被冲倒或冲走。民国时期县长李宗祺让在跳岩上架以木板,这比以前行走更为方便,但仍连墩带跳板被冲走。1950年又重新补缺换新将石墩加大,将两个墩子联成一个,跳岩全长100米、共15个岩墩,上铺厚实的木板,并以铁链在河底从岩上打眼,用铁丝系紧,跳岩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仍是两岸人民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2000年秋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过河的条件,也为了更好地美化装点古城,凤凰县拨款在老跳岩几十米距离的河下游,新修了一道双墩跳岩,两排跳岩相隔一尺左右、一高一低、并排而立、横跨江上,每排跳岩66墩,一字列于江面,每个石墩之间的距离也就一小步左右,来的走一排,去的走另一排。每每情人牵手走过,别有一番风景,又称“情人桥”。

田家祠堂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田家祠堂。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子)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

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和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条石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左中右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

祠堂正殿是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演出间歇休息的场所。

沱江泛舟

跟着伍阿哥穿过北门瓮城出来的景点是北门码头。这里是沱江泛舟的放舟处。因为有了沱江的沁润,凤凰古城才会变得这么悠闲而又美好,来到凤凰是绝对不能错过在沱江上泛舟这一环节的。放舟的多是汉子,他们年轻力强,能够牢牢控制住舟船的稳定,能给游客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小心翼翼地坐上乌篷船,就把自己全然放心地交给为我们划船把舵的船老大,和这一方绮丽的山水之中。

月牙形的小船撑离岸边,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江面上闪闪跳跃的细浪仿佛把沱江唤醒了。沱江的水很清很绿,水中泛出绿油油的水草,迎着江水作出曼妙的舞姿,它们伸长衣袖似在向远道而来的我们柔柔地挥着,探手水中还未触碰到那充满灵性的水草。

沱江两岸全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有着百年历史的吊脚楼,一排排扎根岸边,探出身子似要拥抱沱江。木柱作架纵纵横横的杉木板组装,支撑起富有湘西民族特色的吊脚楼,叠叠仄仄的黑瓦把所有的相依相偎、高低错落的楼房连成一片。装饰着木栏杆和雕花的窗户,挑出一串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倒映在沱江清澈的波光里,那和谐、淡雅的意境,只有从唐诗宋词和水墨山水画中才寻得见。让人不由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想起翠翠在茶洞的渡口边对着水面无止境的凝望和等待。

沱江的水虽然不深,却很有层次感。沱江中每隔不远的一段,便会在水中埋下跳石,以供两岸的人们相互走动。这些跳石不宽不窄刚刚好,绝不会妨碍两个相对的人来来去去。正因为这些跳石,一条沱江就更富情趣了,水遇到跳石会聚集为一股股的水流往下冲,发出淙淙声,阳光照着颤动的水花,水影迭起,形成厚厚的白色浪层,不停地耀着人的眼睛。而沱江便被拉成了高低几层,让人看过走过越发难忘。

古老的水车转个不停,夜以继日从容不迫,度量着地久与天长。挤满河畔的浣衣女的阵阵杵声与她们的说笑语相互应和,她们大概看惯了游人们新奇的表情,淡然一笑,仍继续着日常的工作。这里是她们的家,她们生活的地方,而我们不过是从他们生活中匆匆来去的过客。沿着河两边走着的是一群新鲜而攒动的旅客,有拿着数码相机瞄着喜拍照的旅游者,有浑身都是口袋、扛着三脚架的摄影师,也有蓄着胡须剃着光头肩背画夹的写生者。他们在沱江边留连,从不同的角度采撷沱江的绝美精华。江边一叶渔舟双桨点水,欸乃声声,几只慵懒的鱼鹰随渔翁的号子扎进水里,荡起圈圈涟漪,思绪也就在这一圈一圈的涟漪中慢慢扩展开来。

从北门到东门的水面上有一个小小瀑布,扶好船舷在感受到一秒钟的心脏停止跳动之后,小船将重新回落到平静的水面上。回望刚才的落差处,水流如泻,奔腾不已。乌篷船是从跳石不远的地方顺水而下的,过了古城,过了吊脚楼,沱江背后的青山便完全地呈现出来了。这时水中有山,沱江变得绿如翡翠,竹篙一划,水面深深浅浅地漾起,似乎是画家黄永玉的画笔带过,无比的淋漓畅快。

在江面缓急交替的感受中,船已近虹桥风雨楼。船过虹桥到回龙潭,水流渐行渐缓,回旋成一个宽阔平静的水面。别看在上面浅,水到了这里一下子深了,有十几米。此时此地吊脚楼已经不再群体出现,而是零落的了。在缓缓行进中的船中,仔细观赏那倚河而搭、连绵不断的吊脚楼,根根木柱撑起一栋栋小巧玲珑的房子,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暖的家。偶有一扇朝江的窗户撑开,刹那间给了人无数的绮思梦想,一时间镜头和目光一律对准了它,却久久没有动静。窗外的那块蓝印花布,也一直垂着不动,并没有“翠翠”从那窗边探出头来,清脆地招呼我们。

凤凰有着浓郁的湘西风情,每逢端午赛龙舟的时候,吊脚楼的人们打开临河的每一扇窗户,看一河的龙舟喧嚷竞渡。锣鼓敲着,人们嚷着,然后都抱了几只鸭子,从窗口呼噜噜甩出。成千上万的鸭子跌落水中,翻筋头,拍翅膀,于是许多人赤了胳搏腿肚,跃水追鸭。这满河的鸭子有政府拨款买的,有百姓自掏腰包捐的,谁捉了归谁。而这时候有女人们包一篮篮热乎乎的粽子吃不完就倒入沱江,祭祀屈原与祖先的亡灵。

沱江如同一副淡雅素色的丹青画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虽然它的吊脚楼比之晋商的豪宅、徽州的精舍显得有些简约,但是却又显得不那么简单,这正是我们所要追寻的一份不加雕琢的质朴,一个山水之间自然真实的生活,一种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感受。如果说江南的村落是诗意委婉的丝竹,沱江则质朴得有些粗砺,如同苗族阿妹随口唱出的山歌。而这山歌至今在我们耳边清晰地萦绕。沱江一江穿城而过的水,一江给人无尽遐思的水,希望就这样随着它缓缓悠游,直到夕阳斜下。

万寿宫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万寿宫。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东门外沙湾,北靠东岭、面瞰沱江,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万寿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最初规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人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至此万寿宫形成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

凤凰人于是在万寿宫对面山腰修建了一座寺庙叫准提庵,又叫江心禅寺,此庵在前面土红色墙上开了两个丈余直径的圆型大窗,对着万寿宫。

江西人又在沙湾修了一座小白塔,尖顶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刺向准提庵墙。

凤凰人于是在准提庵后殿塑了一尊“骷髅子菩萨”。此菩萨形似济公和尚,手张着一个大大的“乾坤袋”。

万名塔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万名塔。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万名塔位于沱江沙湾北岸,与遐昌阁、虹桥相映。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且悬挂铜制风铃。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一层有楹联六副,皆为名人所题,或颂或感,风格各异。

万名塔如同玉树临风的谦谦君子,静静地站在眼前。万名塔曾经是当地读书人焚化字纸的地方,然而这一燃烧着笔墨书香、人文蔚起的象征,在文革中被推倒了,直到1987年,才在黄永玉的倡导下重建。

民俗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地方是民俗园。我们顺着这条羊肠小道便到达了民俗园。民俗园是一个以凤凰当地民俗特产为依托打造的集市类型景点,这里一楼商铺林立,二楼则是居民住宅。还能顺带了解一下湘西的民俗文化,如染布、织布、苗银的制作等,是一个能较好的了解凤凰文化的地方。

另外这里也是一个酒店比较集中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各式各样各种规格的酒店,算是比较方便的居住选择地之一。

熊希龄和他的夫人。

我们广场中间有两尊铜像,左边的是熊希龄,右边的是他的最后一位夫人毛彦文。很明显熊希龄夫人看着比熊希龄年轻很多,那么我给大家介绍下熊希龄与他的夫人的一些故事。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熊希龄是一个好人,他做了一辈子的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历史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从政的历程虽然短暂,但是经历和参与了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辛亥革命、走向共和、武夫当国、抗日救亡的全过程。近来熊希龄作为一名成功的慈善家教育家被重新审视。熊希龄一生经历了无数变数,宦海沉浮,却有最爱的人陪伴。熊希龄虽然有三位妻子,但是他对每一个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纳妾。可能是他的妻子们红颜薄命,未能相伴到老。熊希龄一生共娶了三位夫人(廖氏、朱其慧、毛彦文),这三个女人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配夫人廖氏。

熊希龄的原配夫人廖氏是贵州镇远人,与熊希龄成婚后夫妻很恩爱,但好景不长,廖氏后因病去世。

第二位夫人朱其惠。

熊希龄的第二位夫人是才女朱其慧。当时熊希龄在沅水校经堂念书,沅洲府的太守朱其懿是宝山人,兼任书院院长和主讲。他有一个胞妹朱其慧才貌双全,自幼有“宝山才女”之誉,随兄来书院求读,与希龄是同学。朱其慧擅长诗词歌赋,非一般人所及,那时正是二八芳龄。朱太守得知熊希龄丧妻,见男生中有不少品貌兼优的少年,顿生为妹择佳婿之念。决定拟联征对选郎,上联曰:“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

征婚联用红纸贴出,全院男生震动不已。一个个欢欣如狂,绞尽脑汁想获取美貌佳人,可是都未博得其慧一笑。熊希龄本一心只想读书,以图飞黄腾达,但见了此情,觉得有失男儿尊严,于是来个无心插柳,随手写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朱太守见罢拍案叫绝:“竟有如此奇才,难得难得”。当晚将妹妹叫到书房,问她意下如何?

朱其慧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此人才华出众,前途无量”。

朱太守:“如此看来,你同意了?”

朱其慧:“小妹年幼,婚姻大事由兄作主便是”。朱太守遂将妹妹嫁给了熊希龄。

熊希龄得此佳偶自然兴奋无比,学习更加用功,熊希龄与朱其慧感情甚佳,相敬如宾,家庭生活非常融洽,被世人传为美谈。谁知红颜女子命薄,她为能希龄生下三胎之后,一病倒床,1931年8月,不久朱其慧在北平因脑溢血而逝世。熊希龄失去爱妻悲痛万分,整日精神恍惚。为怀念爱妻,蓄长须,持手杖,以洁身自爱,鳏居多年,不再续弦。一心办慈幼事业。

第三位夫人毛彦文。

熊希龄的第三位夫人是毛彦文。当年熊希龄“割须求爱”,白发得红颜,一时传为奇谈。

1934年初,熊希龄先后到青岛、上海疗养,始有续弦之意。同年8月下旬,熊希龄赴上海创办中华慈幼协会,寄居内侄、时任财政部盐务署署长朱庭琪私邸。

毛彦文乳名月仙,号毛海伦,1896年出生于浙江江山县,小熊希龄26岁。毛彦文的父亲毛华东在将她许配给徽州面业大亨方家小老板为媳。结婚的时候毛彦文以逃婚抗拒。面对僵局毛家只得赔偿方家的一切损失。事后毛彦文与表兄朱君毅订婚。

毛彦文毕业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讲习所。因品学兼优,且长得漂亮,因而有“女师校花”之称。1919年毛彦文考取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外语科,当转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时,巧遇熊希龄之女熊芷,与之同班学习,彼此间关系密切。毛彦文善于社交,频频投入社会活动,并出任中国女权运动同盟会浙江支会临时主席。

1923年,朱君毅由美获取博士学位归国,出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他对毛彦文的社会交际有所不满,同时经人介绍另谋新爱,双方达成协议:1.表兄妹限于血缘关系,不宜结婚。今后以正常的亲戚兄妹关系相称。2.由朱给毛四千元作为精神损失费,分五年付清。3.前所订婚约,即日起作废。

毛彦文经两次婚变刺激后,重新对自己作了调整,将一切烦恼抛弃,一心学习,考取美国密雪根大学教育系。回国后毛彦文多次到正在办慈善学院的熊府去玩。毛彦文和熊希龄妻子朱其慧的侄女朱曦也是朋友,她到熊家受到熊希龄的热情接待。他们谈时局,谈诗文,毛彦文对熊希龄非常钦佩。朱其慧去世,毛彦文为之惋惜之馀,对熊希龄的鳏居深表不安。大概朱曦在一旁看出她的心意,极力从中斡旋,熊希龄考虑到慈幼事业亦须后继有人,又见彦文美貌可爱,于是向毛彦文写了求婚信。

由于经历过婚姻的磨难,毛彦文一气之下,闪电般嫁给了熊希龄。只是婚前向熊提出了一个要求“必须剃须丢杖”。熊希龄当即答应。

两人于1935年2月9日在上海结成终生伉丽,当时熊希龄66岁(毛彦文39岁)。此时熊希龄非常高兴,脱口而出一支定曲云:“世事蹉回首,觉年年饱经忧患,病容消瘦。我欲寻求新生命,惟有精神奋斗。渐转运,春回枯柳。楼外江山如此好,有神针细把鸳鸯绣。黄歇浦,共携手;求凤乐谱新声奏,敢跨云老菜郭,隐耕箕帚。教育生涯共偕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更不止家族浓厚。五百婴儿勤护念,众摇篮在需慈母,天作全,得佳偶。”

结婚时一个年近古稀,一个刚过“不惑”,可他们婚后非常美满。结婚那天上海名流齐聚一堂,朋友送联:“以近古稀之年,奏凤求凰之曲,九九月成,恰好三三行满;探朱其慧之慧,睹毛彦文之文,双双如愿,谁云六六无能”。“灰心未已,茅塞顿开”。“凤凰于飞,祥兆熊梦;琴瑟静好,乐谱毛诗。”

婚后这对老夫少妻恩爱无比,爱情上是夫妻,事业上是志同道合、同舟共济的战友。毛彦文继承熊希龄的事业,协助他主持慈幼院工作。继而又出任中国妇女红十字会会长。

1937年12月上海、南京相继失守沦陷。熊希龄和毛彦文转道香港绕广州到湖南,料理香山慈幼院迁址并设立湖南芷江和广西柳州两个分院事宜。在18日抵达香港时,熊希龄突发脑病,于25日病逝于香港。毛彦文一时肝肠欲断。此后毛彦文含泪撰写了《熊秉三先生遗像遗墨事略》,详细地介绍了熊希龄的一生。

1992年4月在熊希龄去世55年后,毛彦文给熊希龄写了一篇长达近二千字的祭文。希龄去世后毛彦文一直未嫁,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1999年10月3日毛彦文病逝家中,享年102岁。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某某旅行社的导游,为大家讲解张家界旅游、凤凰古城、长沙、韶山等地的景点及民俗风情。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古称镇竿,位于我州的西南边,总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37万,是以一个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凤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属黔中郡,唐设渭阳县,元、明设五寨长官司,清舌厅、镇、道府,成为湘西军事政治中心。凤凰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古迹,特殊历史文化塑造了一群名人。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龙潭渔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有誉满天下的古城风貌,有唐代留下的最完整的石头城--黄丝桥、苗汉隔绝的历史见证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被誉为华夏洞王的奇梁洞等。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沱江从古城墙下蜿蜒而过,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江中渔舟游船点点,悬崖上吊脚楼,鳞次栉比,码头边手拿棒槌洗衣的姑娘笑声朗朗。沱江河畔的东门和北门古城楼雄伟壮观。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四通八达。明清时代木质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这一切使得古城犹如一副浓墨淡彩的中国山水画。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游凤凰之后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凤凰的美不仅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它的风土人情,它的文物古迹和它的美丽传说,而且还在于它的光荣传统,它的斗争精神。用沈从文先生的话说,即个人的浪漫情绪与历史的宗教情绪结合为一的游侠精神,铸成了这地方人格与道德的另一种典范。这种游侠精神一旦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只要领导得当,就能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冲锋陷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来。确实如此,试看我国近代发生的一些大事,无不有凤凰人参加,而且往往总是站在斗争最前列。

现在我们沿着石板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正中有一小天井,天井四周是木瓦结构的古屋,正屋三间,厢房两间,前庭三间。这座古院虽然没有雕龙画凤,但显得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特别是那些带有湘西特色的雕花木窗,格外引人注目。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五年所建。192019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里。192019年,沈先生15岁,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著部队,离开了家乡,展转于沅、酉水流域,几年的部队经历,使他目睹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沈先生的创作欲望。

1922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1928--1930年,沈先生在上海中学任教师,兼《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主编。1930--1933年,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1939年,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1949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任教授。在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里,沈先生先后创作了《边城》、《鸭子》、《神巫之爱》、《一个女演员的生活》、《湘西散记》、《湘西》、《沈从文自传》、《黑凤集》、《长河》、《八骏图》、《沈从文散文集》、《沈从文文集》等一系列文学作品,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比他年长20多岁的鲁讯先生齐名。五十年代之后,沈先生就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潜心于中国文物的研究,写出了填扑我国空白的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及《唐宋铜镜》、《明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一系列文物论著。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

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也给后人研究中国和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献。

1982年,沈先生和夫人重返故乡,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谁知竟是与故乡永远的告别。1988年5月10日晚8时35分,这位世界文学巨匠在京逝世,享年86岁。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在古城区的西门坡,民国4年(192019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2019年(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那时,每年的祭祖族仪均在此举行,当然也议过集资修路架桥以及处理家族中违规之事。

陈家祠堂分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烈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幅"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的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半怀古之情呢?凤凰有名的地方戏叫傩堂戏,古老而浓郁,具有神秘色彩,表演细腻,纯朴逼真,人们称赞有"土、俗、纯、细"四大特色。代表剧种主要是"三女",即《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演出时以锣鼓伴奏,节奏明快,曲调优美流畅,内容原始古朴,情节简洁有趣。

顺着小巷紫纱石板小道,我们从大成殿--孔庙的桃檐下经过,有到了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里,熊希龄少年时代就有湖南神童之名,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蔗吉士(俗称点翰林)。熊先生少年时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老师出了一幅上联:"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之后,新科举人作画以言志,一时间,牡丹、芙蓉、金菊等纷争斗艳,而熊先生只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但熊先生"此君一出天下暖"的题词,却使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之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开办《湘报》,时务学堂,常德西路师范学堂,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滕代远,左派宋教仁,武汉起义总指挥将翌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熊先生后出任过东三省理财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192019年)就任民国内阁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的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现任我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雷洁琼就是慈幼院收养长大的。我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义后,其妻儿也被隐藏在该院。民国2019年(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款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

晚年,熊先生就任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

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凤凰县城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设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康熙五十四年(172019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公里有余,开设四个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入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县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它城门全部拆除。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东、北二门和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北门也叫壁辉门。城门楼上有一幅石雕画,画上有三位人物,这画取自"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上面擂鼓的是张飞,下面是关羽挥刀斩蔡阳,过五关、斩六将,最后和张飞、刘备古城相会。这幅雕画?取的是百战百胜、凯旋而归的意思。出了北门,便是北门码头,这是凤凰以前出城的主要通道。电影《湘西剿匪记》中土匪进攻凤凰县城的镜头,土匪就是从河对面冲过来,解放军在这里阻击土匪的。这条河叫沱江,一路奔来弯弯曲曲,像蛇一样,古人称蛇为"沱",故称其为沱江。跳岩为元朝以前当地人过河之用。

我们现在到达东门。东门街,是旅游商品一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艺术品和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联合国颁证的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汀先生的好评。扎染、蜡染堪称凤凰民间工艺的一枝奇葩。蜡染又分土家族蜡染印花布,苗族蜡染土布,前者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艺样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热色:后者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是为冷色。两者共同特点是纯朴、典雅,而且原始古朴,制作讲究。扎染与蜡染相比,又是另一种特殊的工艺,也称为蜡染的姊妹艺术。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由于扎染的工艺精细,制作特殊,在民间流传极为稀少。现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扎染在制扎构图,利益造型方面进行了大胆变革和创新,使之更具实用性和时代感。

近年来,凤凰的扎染艺术异军突起,在首都市场展出时备受海内外客商欢迎,享誉甚高。凤凰蜡染与扎染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远销日本、香港等地,有较好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旅游商品一条街,有叫民族商业街,两旁尽是店铺、染坊、制作银器首饰的作坊和工艺美术店、各种小吃等。凤凰有名的地方小吃便是"腌萝卜"。这种萝卜酸味浓度适中,佐料丰盛,酸中带甜,甜中有香,香中有浓,来到凤凰,大家可别忘了一饱口福吆。

现在我们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1670年)加修。现在是后来恢复的桥下,可以看见一排有百年历史的吊脚楼,沈从文先生的书中也装满了吊脚楼,装满了沱江沅水流域两岸吊脚楼里演过的一幕幕人间喜悲剧。吊脚楼的人和事成立沈先生作品的一大风景。这个河湾是每年端午节赛龙船的地方。沈先生每遇家乡人就会问及这里的吊脚楼,还讲述他当年在吊脚楼上看龙舟的故事。沈先生作品里翠翠就作站在吊脚楼上看赛龙船的。沈先生解放后两次还乡,都抽空来这里看吊脚楼,跟吊脚楼人家拉家常,寻找他的少年足迹,或立于临江的吊脚窗前,凭悼吊脚楼的沧桑岁月和东逝之水,重温那遗落在吊脚楼中的迷人梦幻。

下了桥,我们步入沙湾,凤凰县旧时的八大景在这里就有"溪桥月夜"、"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和"奇峰挺秀"四大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县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相传江西商人在凤凰发财之后,修建了这座万寿宫,有人不服,就在河对面修建了一座准提庵,并在准提庵的墙壁上留下了两只大眼睛(窗户),想看看江西人是如何发财的?江西商人不高兴了,于是在沱江边上修了一座塔,挡住那一双眼睛。

相传这里本无塔,传说江边的鸬鹚岩下的水中有一对金鸭子,不时兴风作浪。清嘉庆年间,人们就在词建造了一座塔以镇之。又传,凤凰古城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扩建为笔架城,为配风景,便在沙湾鸬鹚岩上修建字纸炉一座,有如一支巨笔,与笔架城遥相呼应,意思是凤凰人文慰起。1985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捐画义卖,集资重修,故定名为万名塔。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六

各位朋友: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凤凰不仅仅是翱翔于天空的吉祥神鸟。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更是人们渴望美好的圣洁期盼!

“为了您,这座古城已经等了千年!”为了千年等一回,我们将要去凤凰,寻找那活了千年的生命,和死去千年的标本。凤凰地处湘西这个边陲小镇。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兵城,也是一个商城。走进凤凰,每一扇窗户上都有一扇顾盼流芳的眼睛,每一块石板上都有情侣的倩影。每一条小河边都有苗家姑娘洗衣棒锤在石板上带着节奏的混响,还有那婉转悠扬的歌声。

说到凤凰,我不能不说苗族。苗族可以说是中国迁徙最频繁的民族,无数次的迁徙留下了一部悲壮而又苦难的历史。虽然是第一个发明水稻种植技术的民族,但是聪明的苗族人也没能改变战败迁徙的命运。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历史,用智慧和坚韧传承了文明。逐鹿之战估计大家都听说过,这就是讲的皇帝无数次被苗族打败以后联络了炎帝反败为胜,打败苗族,逼着我们的领袖蚩尤带着我们迁徙到这大山深处,万山丛中。为了生存,我们采集野果野草,像蒿草粑粑,到现在还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为了顺应自然,在这潮湿的大山深处繁衍生息。我们吃生姜驱寒,所以姜糖成了我们的喜糖。为了战胜自然,我们彰显力量,在每一年的锥牛节上,男人杀死最厉害的公牛。女人们敲下牛角做成梳子别在自己的头上。向世人炫耀男人的战利品。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尝遍野果,把银子做成了餐具。来甄别哪些东西有毒。

大家知道我们苗族人的身份证最早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吗?你们看过血色湘西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纸做的,更不是塑料做的。而是银子做的。自古以来,苗族人就是最骁勇善战的民族,虽然跟朝廷的战争无休无止。但是每一次面对国家尊严和民族大义的时候,苗族人都冲锋陷阵、血染疆场。远的不说,湘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就是竿子军,竿子就是指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所以凤凰以前称为镇竿镇。再就是日本人占领长沙、常德的时候,又是湘西的竿子军用和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保卫了家园,捍卫了湘西这块弹丸之地。每一次战争的胜利都是鲜血染红的战场。湘西人对于故土,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眷恋。就如沈从文的碑文:一个战士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客死他乡的英雄们无法尸体还乡,无法魂归故里。有的甚至都认不出模样。他们甚至是带不回只言片语的遗言。活着回来的人无法面对老人期盼的眼睛,无法面对妻子望眼欲穿的守望,更无法给孩子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他们只能摘下那只象征着他们身份的耳环。一包包的耳环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亲人们接过自己家的耳环,供奉在祖宗的牌位上。告诉他们的后人,他们的祖宗不是孬种。

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戴吉祥鼓吗?难道仅仅就是吉祥如意吗?不,任何东西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原因。最早苗族人为了生存,为了驱逐野兽发明了鼓。好不容易在这蛮夷之地生存下来。战争却不期而至。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迁徙。从黄河流域到洞庭湖之滨,再到这边陲之地。无数次的颠沛流离,无数次的人走家随。鼓声成了战争的号角,当鼓声响起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不舍。我们也不能停止迁徙的脚步。鼓声也意味着一个人都不能拉下。于是苗族人习惯了把所有的东西都铸成银器戴在自己的身上,随时准备迁徙。

大家知道我们的阿哥为什么要给阿妹送鱼纹的镯子吗?这不仅仅是检验女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否能顺利传宗接代,更是一份家族的重托,一个民族的承诺。他是要告诉自己心爱的女人。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带着我们的孩子打回黄河流域,回到那有鱼有米的地方去的。

直到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面对商场昂贵的饮水机、洗衣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销售员只是告诉我们,那是因为它们都是带银离子杀毒的。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老祖宗的智慧。今天科技的进步让我可以精准的测量出银子的成分和功能,知道它可以杀死650多种细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春风,那些老祖宗用了一辈子的餐具被我们搁置一旁。那些巧夺天工的加工技术被机器的复制替代。曾经被苗族人追捧的拉丝首饰也一度无人问津。知道什么是拉丝技术吗?拉丝顾名思义就是把银子拉成丝,拉得很细很细,甚至是细过了头发丝。这么说吧,一克银子能拉到一米左右。然后做成精美的首饰。知道为什么有拉丝吗?苗族人用银子彰显个性,妆点美丽。而贫穷的苗族人如何用有限的银子做出更大更张扬的饰品,廉价的劳动力和智慧的工匠创造了拉丝技术,满足了苗族人对银饰的喜好。

今天,我们再一次欣赏到拉丝,看到拉丝工艺这真是我们的幸运,也是苗族人的荣幸。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民族的追捧,更要政府的支持,还要与市场接轨,跟利益挂钩。否则就成了市场经济的炮灰。就如山西的那些百年木屋,甚至是很多具有厚重历史文明的地标古建筑都由于政府维修基金的不到位而一座座破坏、拆除、坍塌。苗族的银器锻造技术也曾经被机器替代。20_年,凤凰对外开放以后。很多人看到了商机,政府也大力支持,招商引资。挖掘出苗族的文化瑰宝:比如银器锻造技术、蜡染技术、苗绣等等。其中银子的锻造技术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凤凰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那些具有精湛技术的工匠们再一次重出江湖。有的甚至是冠上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号。无数的银器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在外人看来,湘西贫穷、落后、出土匪。湘西人野蛮、粗鲁。那是因为您不了解湘西,不了湘西人。湘西的女人热情奔放、敢爱敢恨。湘西的男人豪放粗狂、淳朴善良。在这里孕育了著名的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鬼才画家黄永玉、内阁总理熊希龄。沈从文的《边城》、《长河》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边城:一条清冽的小河,一个美丽的姑娘,几首动人的山歌,两个痴心的小伙,一只老黄狗,一个老爷爷。勾画了一副几乎完美的图画。读着他的书,字里行间几乎都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一段佳话广为流传。为了得到张兆和的欢心,沈从文写了上百封情书。只是当时的张兆和十分不领情的把情书扔到了胡适校长的桌上。胡适校长微笑着说:我看沈老师是顽固的爱着你哟。张兆和说:可是我顽固的不爱他啊。沈从文并不气馁。并且更加积极热烈的追求。终于抱得美人归。凤凰人就是这样:纯粹,执着,坚持到底。

在凤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苗族小伙子“阿牛”也跟沈老一样执着。他最早把苗族人家家户户都爱吃的一道菜:血粑鸭用真空包装,让游客带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带动了当地的老百姓脱贫致富。阿牛在质量上严格把关。绝对不做市面上的速成鸭子。他的原材料通通来源于本地的小麻鸭,一年才能长到两三斤。而且严格标明鸭肉和血粑的比例。凭着他的诚信和坚持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着凤凰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商人纷至沓来。在凤凰的大街小巷开满了银器店。工业用银和现代化的机器加工充斥着整个本地市场。打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到处倾销,偷换概念。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苗族人。阿牛心里十分不爽。于是他变卖祖业,筹集资金,深入苗寨,找到当年千锤百炼打造银器的能工巧匠。在凤凰古城门面最贵的地方开了凤凰最大的一家银器店,这是凤凰第一家手工银器店,所以起名《凤凰一号》。开店初期,无数人说他傻,说他笨,人家都用工业银,机器加工。你一个人做手工,做足银,成本高出几倍,如何能赚钱,怎么卖得出去。阿牛对其充耳不闻,他就觉得,他是苗族人,他有义务和责任传承苗族的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人家越是看不懂,他倒越是觉得商机无限。凭着他的独到的眼光和不懈的坚持,《凤凰一号》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拥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阿牛又有了新的想法。于是他潜心打造凤凰的金字招牌,用心做每一个产品。最后在离凤凰古城五公里的地方购地二十亩。打造了整个湘西最大的聚产、购、餐一体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游客在镇竿阿牛可以吃到绝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还能买到凤凰所有的特产。他的宗旨就是环保、绿色、天然、健康。

阿牛做事及其认真执着。比如一个大街小巷都有的蒿草粑,阿牛竟然请了我们湘西吉首大学和湖南大学的几个生物系教授研究它的配方。做出来的粑粑真的是秒杀了湘西所有的蒿草粑粑。那种如qq糖一样的弹劲,还有完全看不到蒿草纤维的糯性。我们只能看到绿油油的粑粑。咬一口真的具有连舌头都吞进去的冲动。

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阿牛从最初的一个小小门面。到今天凤凰古城里面的五个金字招牌:《凤凰一号银器店》、《凤凰一号牛角梳》、《镇竿阿牛姜糖》、《镇竿阿牛蒿草粑粑》、《镇竿阿牛血粑鸭专卖店》和城外的《镇竿阿牛有限公司》。让世界各地的客人都买到了具有凤凰记忆的产品。而他自己却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为了回报养育自己的山山水水和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除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老百姓签订无公害蔬菜、蒿草、生姜供销合同。镇竿阿牛公司还拿出了专款用以扶贫助学。

一个大山深处的苗家汉子,用他满腔的的热情执着地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湘西的美食和苗族的服饰文化走出湘西,走向世界。让每一个来到湘西的人都能感受到湘西人的热情和真诚。而他,也是我们湘西人的骄傲,因为从他的身上,看到的就是典型的湘西精神:热情、豪爽、执着、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来自远方的您,希望您能接受我们湘西人的个性,喜欢我们民族的美食,喜欢湘西闪亮的饰品。真诚的邀请您能走进凤凰,来镇竿阿牛公司做客!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七

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凤凰”。

凤凰古城又称“风雨边城”:一座青山抱古城,一弯江水绕城过,一条红红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奇梁洞,一座雄伟古石桥,一群闻名世界的人,一切都美到极致。

凤凰概述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斜阳西下,桥边岸畔不少妇人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顽童脱个精光在水中嬉戏,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浅水处享受流水轻柔的抚摸。岸边更有不少写生的学生,也为小城增添了一道风景。

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尔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名贤辈出。这里地方虽小,却出过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内阁民选总理“湖南神童”熊希龄;定海浴血抗英“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为了维护民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传教士”的一品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田兴恕;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影响遍于世界的文学巨匠沈从文;还有一代“鬼才”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凤凰古八景。

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凤凰“古八景”等。

东岭迎晖。

“城东一峰,矗立天表,旭日东升,晓烟未散,晴晖晃荡,紫气满城。贯序异然,寺于峰顶,凭栏四望,万山层叠。烟雾腾空,随风聚散,不啻云海,蔚为壮观。”;著名南社诗人田星六诗云:“一月红摩八角楼,高高詹影于云浮,山僧笑订明年约,为种长松四面秋。”,可惜古寺及八角楼被毁,但林木苍翠依然。

南华叠翠。

南华山位于古城南共九峰七溪,树木参天,山秀水奇为凤凰八景之冠。据凤凰厅志记载“环厅皆山,此峰独秀,林深木茂,翠色千层。岭南一小庵,尤距此山之盛,朝则薄雾笼青,暮则斜阳凝紫。绿螺岱髻,晴雨皆宜。”,现今南华山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奇峰挺秀。

“一峰突出平地,石磴纡回,松荫夹道,山顶贯寺,一声清磬,野鸡乱叫,江水萦回,四山环抱,缓建奎阁于寺后,秀气所钟,挺出英杰,有厚望为。”清人曾朝瑞诗云:“高峰仰止凤城东,环绕群峦气象雄。自是钟灵应毓秀,苍苍松柏舞长空。”

溪桥夜月。

溪桥即虹桥,是凤凰最大的古桥,建于明洪武年,当地百姓建此桥意为接被朱元璋破坏的“龙颈”风水。《凤凰厅志》记载“桥跨沱江水,长五十余丈,川平风静,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琉璃世界中,桥上徘徊,仿佛置身蓬岛。”,桥上有人家,有商铺,十分热闹。

龙潭渔火。

“潭水极深,渔舟蚁集,或钓于岸,或网于湖,暮霈方浓,余霞渐散,邻村沽酒,聚饮于绿柳红蓼时之间,点上寒灯,与月影星光,交相辉映。”,春夏夜时,渔人在舟头点松油火把,用鸬鹚捕鱼。观者与渔人皆乐之。

梵阁回涛。

“两溪合流,汇于江心,夺下红黄异色,夺溜奔驰,触石旋涡,随风鼓浪,正如两龙过峡,雨骤雷奔,亦大观也。老僧诵经于阁上,梵音与涛声相会合,心应不在远。”,清嘉庆五年,同知付鼐募捐率士整治河道,并建梵音阁于潭边。今古迹已不存。但涛声山音仍流荡阁湾。

山寺晨钟。

古城东南有小山名观音山,传说观世音菩萨云游到此而得名。玉清阁建于半山,环境优雅,曲径通幽。寺钟传为高士所铸,鸣声洪亮,回荡全城。正如杜工部所云:“欲觉闻晨钟,令人发猛省也。”

兰径樵歌。

城南诸峰横列,绵延数里,草深林茂。《凤凰厅志》记载:“青兰山一带产兰,石凳云梯,盘折而入。白云深处间,时见牧童樵叟,讴歌上下,负担归来,类多良草,夕阳在山,树声人影,俨然画图中也。”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恐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沈从文故居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陈家祠堂分为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副‘61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城楼及古城墙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0xx米有余。开设四座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门外的一道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剿匪记》、《边城》、《湘女萧萧》、《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虹桥及沙湾风景区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一一赛龙舟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不就是在这祥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三王庙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沈从文墓地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九

沈从文墓地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沈从文墓地。沈从文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园”,是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墓地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一块从墓穴后凿起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矗立,成为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这块巨石高1.9米、重6吨多。”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四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从文让人”。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文昌阁小学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地方是文昌阁小学。凤凰古城文昌阁小学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凤凰籍青年田兴奎东渡日本,留学弘文师范学堂,结识了黄兴、秋瑾等人,参加了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成归国,怀抱“振兴华厦,重在树人”的思想,在家乡凤凰南华山下创办了“蒙养学堂”(文昌阁小学前身),成为第一任校长。

各位朋友今天的游结束了,一趟凤凰古城之行,定会让您回味无穷,满载而归,非常高兴与各位共同度过这快乐的凤凰古城之旅,关于凤凰古城我就讲解到这里。今天我们有缘在一起,希望我们有缘再相会,欢迎您下次再游凤凰古城。祝各位旅途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一路顺风!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十

现今凤凰古城主要有:虹桥、东门城楼、杨家祠堂、崇德堂、古城博物馆(陈宝箴老宅)、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沱江泛舟、万寿宫,凤凰“新九景”等。

奇峰寺公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地方是奇峰寺公园,位于凤凰县虹桥东路,沙湾景区旁边。这里原有一座奇峰寺,为凤凰古城八景之一的“奇峰挺秀”,现古寺已不存。奇峰山坐立在沱江北岸,孤峰挺立、绿树成荫。站在山上视野非常开阔,可以俯瞰凤凰古城的吊脚楼、沱江、虹桥、万名塔、夺翠楼等景点。

虹桥

现在跟着伍阿哥走进凤凰古城的中心虹桥。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位于古城的中心沱江之上,是凤凰著名的景点之一。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1670年)加修,原为沟通沱江两岩的河流石拱桥,吉(首)凤(凰)公路修建后成为公路桥。

虹桥长112米,宽8米,高10.2米,桥身载重量80吨。因建此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时宛如彩虹卧江,起初命名为卧虹桥,后称为虹桥,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现恢复了虹桥风雨楼,桥两边亭内作为32家店铺,于是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虹桥东侧的门洞两侧,有黄永玉撰文、胞弟黄永前书写的长幅楹联:“照眼春阳,廊桥正午十分。醉客雅旅,游侠高僧,靓景如梦梦如诗;今宵皓月,谁在回龙潭上?花灯摇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山映水。”,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

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本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不就是在这样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虹桥夜景。

在清波荡漾中,天是纯净的黑,撒满星星,街是亮的,暧昧的暖光,酒、音乐、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在暗夜掩饰下的缠绵古城门和虹桥,是两个灯光聚焦的亮点,密密麻麻的人在灯光下一堆一堆地品着烧烤。河水平静地流着,放河灯的人心潮澎湃的把心愿系在火花般红媚的河灯中,一拨一拨随波逐流。

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夜晚的虹桥成为彰显它个性的时候,红的、蓝的、紫的、粉的、绿的,不带一点现代气息。两岸的吊脚楼上亮起点点灯火,带着些许的温情映照着夜晚的江水,而跨江的虹桥上更是灯火通明,把桥梁和桥上的楼阁装扮得分外通透,灯影入水,映画出几个完美的圆形桥洞来。

夜风袭人,渗透着江水的凉意,远处杨柳岸边的石舫内隐约飘来阵阵歌乐声,悠扬婉转,伴随着木桨划动的潺潺水声和一只只红灯笼倒影在江中的模糊身影,在夜色中营造出一片和谐的境界,一种醉人的水乡夜色让游人久久不愿归去。

夺翠楼

在虹桥的左侧江边的景点是夺翠楼。坐落在古城东南回龙阁路,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那一幢幢古色古香、富有浓郁土家族风韵的回龙阁吊脚楼群,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土家族、苗族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河畔的老吊脚楼大多已不在了,只有在回龙潭那里尚留有十多间老屋,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细脚伶仃的木柱立在河中,托起一段沉沉的历史。

如果说起凤凰城最气派、最精致、最有美感的建筑当推黄永玉的夺翠楼。黄老先生1924年生于凤凰,是沈从文的表侄,擅长版画,其文亦妙。他的散文《往事和散宜生诗集》集幽默和智慧于一体,读后令人爱不释手。黄永玉这位风格狂放、特立独行的画家,从没受过正规教育,却以天才的想象力,绘制了许多绝妙之作,哲理无穷,意境无限。

几年前当地村民想拆毁吊脚楼重建新楼时,痛心疾首的黄永玉极力呼吁,如今壮观的吊脚楼景观才得以保留。重建夺翠楼,并请家乡的人用家乡的材料,仿照家乡老房子的样式修建的。

大都分都是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上层宽大,制作工艺复杂,做工精强考究,屋顶歇山起翘,有雕花栏杆及门窗;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不作为正式房间,但木质下吊部分均精雕细刻,有金瓜和各类兽头、花卉图案,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该楼为牌坊式建筑,长脚临水,台楼悬空,飞檐峭山,此楼也是观赏沙湾景区的最佳位置。隔壁客栈门口有一条很陡的小楼梯上去夺翠楼,黄永玉每年来一次,那是他的必经之路。

许愿亭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许愿亭。许愿亭位于凤凰古城龙脉龙头位置,在凤凰“虹桥”旁沿江的石板路、东关门楼阁上的一个亭子,因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当地人很久以前在此许愿祈福,亭以“聚山水灵韵,锁前世今生”而著称。

石板老街

跟着伍阿哥走在脚下的这条街就是石板老街。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古凤凰石板老街又叫六朝一条街,它的南门是苏北目前惟一保存完整的城门。唐贞观十三年,魏征巡视东海要塞登凤凰城,执笔题书“宁海门”,勒石立于南门。到了清咸丰十一年,海州知府黄金韶在修缮城墙时,亲笔为城门题写“古凤凰城”,至今已100多年,但仍风韵如初。越来越少的青砖红瓦石板路,那里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在这条沧桑老街的两侧。

凤凰街从城门向北全长三华里又九十九步,故有“南头到北头,三里出点头”之谣。这条街是远近闻名的“龙骨型”青石板路,石板路上一条清晰可见的古车辙痕迹见证了这条老街过去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曾经居住着许多淳朴的“百姓”,每家都有三四道庭院,临街的第一道庭院大多作开店之用,各种各样的百货在这里应有尽有。相传老街一度主要居住着江杨武三大姓,而且在分工上各有擅长:武家钱,江家嘴,杨家跑跑腿。彼此互相团结,保持了老街长期的繁荣稳定。

南华山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是由(凤凰六句阵、凤凰台、凤竹林海、有凤来仪、凤缘亭、引凤桥、百鸟朝凤、九九神阶、神凤殿、凤凰座、十八神性图腾柱、凤凰纪、醴泉台、五德门、凤凰物语、百鸟园、放生台、乘风栈道、锵锵阁、翙翙廊、秋秋楼)等二十多处景点组成。

三王庙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

清嘉庆三年(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傩娘。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东门城楼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东门城楼。位于凤凰古城城东所以叫“东门城楼”,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凤凰古城原名镇竿,早在元明时期就建有土城,当时此地为五寨长官司司所在地。现在的北门城楼就始建于明朝。明嘉靖年间设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永靖兵备道衙门都设在这里。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原来的土城改建为砖城。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古城也得到进一步的加固,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原来的砖城改建为石城,石城周长2公里有余,并开设四大门,各建造了巍峨的城楼,东门称“升恒门”,南门曰“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为“壁辉门”。

锈蚀庄肃的东门城楼面对东岭,紧靠沱江,古朴典雅,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东门城楼式样仿北京前门用城砖砌筑,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楼高11米,歇山屋顶,下层覆以腰檐,飞檐翘角,造型庄严雄伟。城门宽3.5米,高4米,呈拱形,城门两扇是以铁皮包裹,用圆头大铁钉密钉。城墙修筑全部采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按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各0.8米,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砌至顶部,中间则有石灰、鹅卵石、黄土合土,厚约0.33米填实,其上铺以红砂块石,外侧砌筑墙垛。石城建筑工艺精湛,砌缝整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城楼巍峨耸立,庄严雄伟,雉堞历历,整齐壮观。

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遗憾的是在1940年,国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入敌手,反攻不易,且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下令将所有城墙拆除。而凤凰东、北二门却因防洪需要,仅拆除了城垛碉楼,其它城门全部被拆除。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东、北二门和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城下的东门街是古城旅游商品一条街,这里有很多苗族的民间艺术品,

陈斗南宅院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位于古城内吴家弄一号,在东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占地面积366.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宅院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府,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陈斗南将军。民国十二年至民国十三年(1924-1925年)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关系密切。1926年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闹革命受挫来湘西,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

陈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张传人张秋潭大师的封世之作,被专家、教授赞誉为国家级乃至世界极的泥塑艺术精品。陈斗南宅院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喋血记》《父亲的战争》《战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飞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视剧内景拍摄地。

杨家祠堂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杨家祠堂。杨家祠堂座落在凤凰古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是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杨家祠堂的大门和一般的祠堂不同、侧开,很是奇怪。原来杨家人相信风水,大门斜开,正对着沱江,可以使祖业千秋、万世荣昌,如沱江之水源源不断、兴旺发达。

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

进入大门,抬头可见二重门上的牛头和门上蝙蝠木雕,牛头是湘西人的崇拜物事,用以辟邪、保佑平安,蝙蝠则是带来福气、带来吉祥。

走进祠堂,可以清楚的看到祠堂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结构,是木结构,分上下两层,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其占地面积有770平方米。

戏台在正厅对面,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饰如意斗拱,四根台柱雕龙刻凤。相传凤凰城中的杨姓均为大宋杨门忠烈的后代。所以戏台正中是“杨母教子”的彩绘,栩栩如生,其上写着“威震三关”遒劲大字,后有两侧门,供演员出入,分别写着“出将”和“入相”,彰显杨家“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自豪。

戏台两边有耳房、后台,专供演出者化妆休息,戏台的前方和上方有一组木雕,描绘的是一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冲破重重阻力,后来幸福的结合在一起,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最后儿孙满堂、安度晚年。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系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崇德堂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崇德堂。崇德堂位于凤凰古城中史家弄街,崇德堂是史氏堂口。崇德堂主人是江西人裴守禄,中过进士,后来做生意发了财,在40岁时修起了崇德堂,成为凤凰城中首富。

进入崇德堂首先得跨过高高的石门槛。崇德堂建筑规矩雅致,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1884年由江西丰城人裴守禄始建。当时凤凰城非常富有,吸引年仅16岁的裴守禄来到凤凰做生意,并凭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建立了自己的“裴三星”商号,成凤凰城首富,建了这座古宅,古宅总面积622余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的建筑,一层为起居与待客的公共区域;二层为主人卧室等私人区域。现第一层一间为石雕展厅、二间为木雕展厅,还有会客厅、膳房以及后花园;第二层中展示主人与家属的住房,分别有小姐、大太太、二太太的房间、书房,但二层不开放。

因崇德堂主人裴守禄早年中过进士(有许多匾额为证),还有令德孔昭、淑德常怀、纯孝格天、冰心柏节、硕德耆儒、才步百里、保艾长春、贡元(秀才中的第一,主人才学至高)等上百块牌匾,说明了主人为人孝顺、品格高洁。崇德堂最出名的便是这些匾额,像这样以文字匾额流传后世不可不谓之为传奇,崇德堂的每一匾额后面都有一段历史!

在后花园中的这口古井,是以前土匪围城时,不方便到外面取水,这口古井就派上用场。院子里还有轿子和马车。院子里的地上用石子铺砌“福”‘禄”“寿”“禧”字样。

这里是会客厅,是主人接见重要商人的地方。大厅中央的这个雕刻精致的圆桌,直径有116厘米,是用香樟树所做。要知道樟树是“十有九窟”,要做成这样大的圆桌,想想得找到多大的樟树啊?实属不易。

会客厅的左右两侧摆放的椅子(灵芝椅或长寿椅)和茶几,材质为红木中的酸脂木。椅背上雕刻的是灵芝的图案,寓意健康长寿;镶嵌的大理石则寓意富贵吉祥,在木雕厅里展出众多精致木雕展品,体现了当时的工匠手艺水平。

展柜中清早期的铜熨斗、清代枕头箱、中正剑。据说只要是从黄埔军校毕业,当到团长以上的学生就会收到一把这样的匕首,展出的这把剑是赠给在黄埔军校毕业的裴荣初的。

这里是白底黑字的牌匾“郭礼堂”,郭礼堂是当时一个处理家庭纠纷的地方,该匾是康熙年间重立的,送匾的人却是明朝末年一个名叫罗洪先的状元。

崇德堂里的二层古宅建筑,镂空的门窗、雅致的后花园,穿梭在一层的木雕展室、石雕展室里,满眼尽是精致之物,那些数不清的众多匾额及背后的故事,这些物质的、精神的,都在向人们叙说着它的历史,不愧为凤凰古城曾经的首富之宅。

沈从文故居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沈从文故居。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沈从文故居中营街老宅本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兴建的,房子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两进、火砖封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故事。

沈从文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很喜欢看。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也很喜欢他的人,很喜欢她对感情的专一。

他说过:“我一辈子走过许多的路,行走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人”。这个女子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张兆和)。

在1928年9月的时候,不到26岁沈从文受到胡适的聘请后,到中国工学上海去任教,当时只有小学文凭的他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在各大一些报纸上面,名气很大。

他当时讲一堂课是6块钱,他觉得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一个中文系的教授,觉得要体面一些。那天他把头发剪得好好的,穿着一件很干净的长布衫,还花了八块钱包了一辆黄包车,就到学校去了。

到了学校之后呢,来到了教室里面,里面黑压压的一片,很多人慕名而来。当他们看到沈从文的时候,发现更他们想象之中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写的小说,感觉他是一个很粗犷的人。就像我们听过刀郎的歌,就感觉刀郎应该是一个长得很粗犷的男人,结果是那个样子。感觉沈从文就像一个女子一样脸白白的,很清瘦的样子。

他上到台上后呢,突然脑袋里一片空白,站在那里整整十分钟没有讲出一句话。就在那里不停的搓手很紧张,他之前信心满满,他觉得我写过这么多的小说,给大学生讲个课应该完全没有问题的,所以他也没有准备教案教材。在过了十分钟之后也就在哪里很紧张,很颤抖的跟他们讲,原来是准备了一个小时的课,15分钟就草草收场了。实在没办法了拿了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太多,我怕了”。写完以后粉底一扔,走了。

当时学生们都觉得这个老师很奇怪,后来把这个事情反应到胡适校长那里。胡适就说:“他很成功了嘛,上台十分钟都没有讲一句话,没有被你门赶下来,说明他是很成功的”。

在众多学生当中,有一个他后来一生的挚爱(张兆和)。生长在湘西见惯了脸儿白白的,身子长长的苗家女的沈从文,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一个脸儿黑黑,长得非常清秀的女子,黑凤凰张兆和。随后便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平常话不多,但是这个人写起情书的话呢。

这一年张兆和18岁,是中国公学校花级的人物,外号“黑牡丹”,大概和她的肤色略黑有关。张兆和当时有众多追求者,但是张兆和一点都不领情,给她写情书的人很多,尽管害羞,但她对来信并不像很多女孩那样一撕了之,而是一律保存,并分类编号。就在宿舍里,她的室友们就给她排了青蛙1号、青蛙2号...。沈从文毫不占优势的被排到了癞蛤蟆13号。

有一天,张兆和忽然接到一封薄薄的信,拆开来看,才知道是自己的老师沈从文写来的,信中只写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你?”,张兆和没有回信,接着是第二封、第三封,信就写得很长了,要是从邮局寄信,都得超重一倍。他整整写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情书,张兆和本来是很抵触的,但是沈从文从不气妥,他有着我们湘西人的血性。于是他就天天给她写情书,写了130封情书给她,直到最后被他打动了。

沈从文的祖母是苗族人,母亲是土家族,在男女之情上,这位刚出道的小说家有一种湘西人的执着和坦率。信写得太多、太长、太大胆,张兆和终于受不了。她到了校长胡适家,告诉校长:“沈老师这样给学生写信可不好”。

没想到胡适笑笑回答:“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

张兆和急红了脸:“不要讲”。

校长很郑重地对张兆和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脱口而出:“我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和张兆和的父亲张武龄关系极好。几年后张兆和考北大,国文满分,数学零分,又是国文系主任胡适拍板录取。后来胡适还介绍张兆和到中央日报做编辑工作。胡适撮合沈从文和张兆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沈从文的了解,“他会成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家”。终于走到一起。

在1930年初,胡适辞去了中国公学校长的职务,到北大做教授去了。1930年,沈从文也离开中国公学,到国立青岛大学任教,张兆和继续留在中国公学念书,完成了大学学业。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感情,继续在信中体现,他这一时期的信件,后来大多收入《从文家书》,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白话情书的典范。

在1931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称:“尽管很多人都愿意做君王的奴隶,而他却只愿意做张兆和一人的奴隶”。这些书信一方面是表达相思,另一方面此时也是沈从文写作技艺突飞猛进的阶段,写信大概也是他的创作需要。

1932年夏天的一个早晨约10点,太阳照在苏州九如巷的半边街道上。石库门漆黑大门外,来了一个文文绉绉、秀秀气气、身穿灰色长衫的青年人,脸上戴一副近视眼镜。他告诉门房自己姓沈,从青岛来,要找张兆和。张家门房吉老头说:“三小姐不在家,请您进来等她吧”。这是沈从文第一次到苏州张家做客。也许是太过紧张,他没敢进门,反而倒退到大门对面的墙角,站在太阳下发愣。

张兆和去图书馆看书了,出来迎接的是二姐张允和。沈从文不知所措,吞吞吐吐说出三个字:“我走吧!”,张允和让他留下地址,才知道他住在旅馆。

张兆和中午回来,允和怪道:“明明知道沈从文今天来,你上图书馆躲他,假装用功!”

兆和不服气:“我不是天天去图书馆吗?”,在允和的劝说下兆和答应去见沈从文,但是得知他住在旅馆又犯难了。去旅馆该怎么开口呢?

允和又出主意:“你可以说我家有好多个小弟弟,很好玩,请到我家去”。张兆和终于去了。就这样沈从文进了张家的大门。那一年这位大学青年教师在张家玩了一个暑假,主要是给兆和的几个弟弟讲故事。

1933年初春,沈从文致信张兆和,信中婉转表示,可以请二姐允和帮忙向其父母提亲。并且说:如果父母同意,请张兆和早点打电报通知他,让他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开始是胡适,现在则是张允和成为正式的媒人。

在儿女的婚事上,张兆和的父亲张武岭是很开明的人。长女嫁给顾传玠,因为顾是演员,当时曾引起很大争议。允和许配给周有光,在当时也不过是平常人家的孩子。对沈从文的求婚,张武岭也很快就表示了同意。

在1933年9月9号才子佳人结为连理。那天没有豪华的婚礼,沈从文给妻子的是一个简单的婚礼,就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参加。他甚至没有给妻子送任何的定情物件,他觉得很愧疚,因为那时候很穷,可以说他一身清平。当时就对他的妻子说:"这时间应当有一个最美的物件,送给我最圣洁最美丽的妻子,33我一定会找到这个物件",然后他还说了:“33,我要写一部小说给你看。”

婚后每当两人处于分离状态,沈从文总是能写出动人的书信“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类似这样的句子,已经成为经典情话。对沈从文来说,也许分离是爱情的最佳状态,那种独白可以抵达自己内心的最深处。婚后不久沈从文就写出了他最伟大的小说《边城》(1934年)。小说中湘西美丽纯洁的小姑娘翠翠,有着张兆和的影子。此后沈从文所写的很多小说中,都有张兆和的影子。

在1934年初,当时他们两个结婚的第四个月,沈从文的母亲病重,他从北平回到了凤凰看望他的母亲。整整走了26天,一路上两个人不断书信来往,以此表达对彼此的思恋之情。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

到了凤凰,沈从文在凤凰住了一段时间,因为要照顾他病重的母亲,那段时间就去了我们凤凰请了最好的银匠师傅,为他的妻子订做了一对拉丝凤凰耳环“凤回头”和一对凤尾镯。而且他还给妻子的信里写道:“我能想像的出,我的33带上的时候样子,栩栩如生的银凤凰耳环,衬着我33黑黑的脸儿,走动时,时而跳跃的姿态,你的笑这样定会让我沉醉其中,还有这对凤尾镯,就如我的手一样紧紧地握着你,不想放开,也不愿放开”。

在这之后两个人是相濡以沫的55年,沈从文是在1988年5月10号过世。张兆和是带着对他的思恋,一直为他做一项工作就是整理沈从文全集的编辑。沈从文全集是2002年12月编辑完成,张兆和是2003年2月13号过世的,享年94岁,可以说她把最后一点清醒的神志都贡献给了沈从文全集。

当她编辑完成沈从文全集之后她的意识就开始模糊了,认不清楚人了。当她的亲人拿出沈从文画像来给她看的时候,她说:“这个人,我好像认识”,她的第二句话就是:“这个人我一定认识”,但是她再也讲不出沈从文三个字了,当她过世的时候还紧紧的握着沈从文送给她的那对凤尾手镯。

古城博物馆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古城博物馆。坐落在凤凰古城道门口,原是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馆长是雷雨田。占地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凤凰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雷雨田艺术馆三大载体为一体的文化载体。凤凰古城博物馆将成为凤凰县人文景观的又一道风景,为对外交流及沟通海峡两岸文化提供重要的展示平台,必将对凤凰历史文化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陈宝箴是晚清重臣,深受曾国藩所赏识。曾经任浙江和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兵部侍郎、湖南巡抚等职,被光绪皇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惟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

陈列的陈宝箴的后裔向博物馆捐赠的家族遗物、遗照、图片等珍贵历史资料,还有清同治皇帝钦赐的“纶音封典圣旨碑”、清光绪皇帝钦赐的陈宝箴出巡行车所用的狼皮坐褥。博物馆内还陈列了500多种几亿年前的矿石标本和古生物化石。

在博物馆还能观赏到博物馆创始人,雷雨田先生的作品《凤凰城小景》、《报春图》等。凤凰古城博物馆的馆长雷先生是位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他集资修复了陈宝箴故居,全面展示陈宝箴世家的生活遗迹,以及他们与古城凤凰的深厚渊源;修建了古城博物馆,集中展示自己收集的艺术品及文物、古董。“雷”字拆开成“雨田”二字,雷先生又被称为“雨田”馆长。

文庙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文庙。文庙又称“大成殿”“孔子庙”,位于湖南省湘西城北登瀛街,是古代祀孔之地。

殿前为一大土坪,土坪两侧各有一棵古桂花树,树很大需要二人合抱,枝干奇异,每当金桂花开,香飘全城。

走过土坪是一巨大石台,台前斜一巨石,约丈余长,三四尺宽,巨石上刻有“双龙抢宝”浮雕。

沿石级而上便是大成殿,它为二层楼式木瓦结构,柱大2米余,朱红大柱上,有金龙缠绕,红梁上也有飞龙、山水和花木图案浮雕飞动。红梁正中“大成殿"三个大字金光闪闪。一层檐的四个翘角上,二层檐的四个翘角上,立有金凤,八个楼角上都吊有铜铃。

殿内正中存有孔圣人的巨幅画像,上下四周的木质花窗,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整个殿宇金碧辉煌,雄伟而秀丽,典雅而端庄。

据记载: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巡抚赵申乔,巡道孙调鼎会率僚属,捐建正殿三间,东西两厅各三间,左角门之右为名宦祠,右角门之右为乡贤祠。大成门前还有泮池,泮池前有棂星门一座,再前为照墙。正殿后为崇圣祠,祠东为明伦堂。雍正十三年(1735年)巡道将署东隙地增为学官池,于明墙两旁另建门一座,与墙东原门相配,东日礼门,西日义路。通判苏畅华重加修饰,并墙外置大栅栏一座,又于名宦祠东购买民地,以通明伦堂。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巡道王家宾率厅人士,捐资修明伦堂三间,正厅三间,后厅三间,过厅两间,群房六间,后殿有省行所一间,并照墙额书“大成坊"三字。嘉庆五年(1800年),同知傅鼐又修复。

文庙经历代官府修复,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建国后为县一中校址,后改为二中,东西两厅和各祠舍全被拆毁,修建成了高大教学楼,现仅存大成殿一座。1983年又修复大成殿,现焕然一新,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建成后,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为凤凰培养了一大批文臣武将,涌现出了像清朝翰林院庶吉士,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这样的杰出人物。文庙整个建筑群直到民国初年还保持完整。但自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庙内改建中学后,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折除东西二庑及庙内各祠堂建教室,折除大成门、棂星门,填平泮池为操坪。文庙保存完整的只有大成殿一座和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学官徐寿昌在殿门外左侧栽植的银桂,咸丰十一年(1861年)学官陈凤阶在殿右侧添植的丹桂,虽历尽沧桑,仍雄姿英发,引发人们无限遐思。

朝阳宫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朝阳宫。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朝阳宫位于古城北西侧的西门坡,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由乡绅也是被誉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之兄陈开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所建,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任湘西巡防各军统领的湘西王陈渠珍将其扩建完善,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是凤凰古城中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杰作。

陈家祠堂分为大门、正殿、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浑然一体,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典型南方四合院,成为陈氏族人聚会看戏或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整个建筑重檐青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三层,正脊两端有鸱吻,正中有彩色葫芦宝顶,布局对称合理,堪称建筑精品。

朝阳宫的大门为紫红色砖墙门楼,高8米。大门两旁镌有对联一副:“瑞鸟起蓬蒿翼搏云天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看楼台总多情”。左右对称地堆塑山水花鸟浮雕12幅,门楼飞檐翘角,别具特色。

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

风情浓郁的古戏台面对大厅,古戏台平时多演出古典戏曲,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等。大师沈从文、黄永玉及很多文化名人都曾来这里观赏过。

熊希龄故居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熊希龄故居。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文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民选总理(民国第四任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门、窗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是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筑模式,极富民族风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1892年农历二月十二日,沅州知府朱其懿邀请新科举人聚于湖南沅州府衙赏花,吟诗作画,在场有画牡丹花者,有画荷花者,有画兰花者,者有画菊花者,熊希龄则画了一株棉花。那只棉花俏生生的立于洁白的的宣纸上,枝叶扶疏,蓓蕾初放,清逸中透出温暖安稳的气息。画史上何曾见过以棉花入画?他不动声色在留白处题写了"此君一出天下暖"七个字,熊借棉花言志,震动全场,令四座皆惊。这一年他22岁,刚中新科举人。

据说25岁时(又说是9岁时)他的私塾老师朱其懿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并将其妹朱其慧嫁与熊希龄,一时传为佳话。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

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北门城楼

跟着伍阿哥来到的景点是北门城楼。位于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其楼。清朝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现。

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

现在各位看到的北门、门外的一道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剿匪记》、《边城》、《湘女萧萧》、《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十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仨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圄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电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 《湘女萧萧》、 《湘西剿匪记》、 《乌龙山剿匪记》、 《血鼓》、 《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风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圄第一任内阁崽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圄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一边城。

陈家祠堂分为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门外的一道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崇!座记》、《边城》、 《湘女萧萧》、 《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一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不就是在这样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相传北宋时有三个叫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的同胞兄弟,武艺超群,在湘鄂西一带保边卫民,立下赫赫战功,所以被皇上一起封侯并立庙祭祀。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凤凰厅同知傅鼐为实行其对少数民族的剿、抚兼施的政策,修建三王庙,三王庙建成后,人们常常在此地祭祀,求子乞福,一些墨客骚人也常在此地吟诗作画。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在此地召开大会,响应辛亥革命,誓师起义,并在此地庆祝辛亥革命的胜利。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姝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再 ̄土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泷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土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叉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拭;照载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上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9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土生。这四句话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联起来是沈先生一生的写照:从文让人!

是的,沈先生是十分谦让的,他不争利,在文坛上默默耕耘着。但是,沈先生在做文学时又是从来不肯让人的,他用一切只是一个起始鼓励自己,上下求索,永不满足,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乡土文学大师。

沈先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但首先属于莽莽大湘西。

凤凰古城导游词100字 凤凰古城导游词三分钟篇十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现在大家所在的地方,是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称赞为中国两座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湖南凤凰古城。这里与风景名胜区湘西猛洞河、贵州梵净山毗邻,是湖南怀化、吉首和贵州铜仁三地间的必经之地,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故乡。凤凰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自古就有东岭迎辉、南华叠翠、龙潭鱼火、山寺晨钟、奇峰挺秀、溪桥夜月、兰径樵歌和梵阁回涛等八大景。城内,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城外,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唐代修建的至今仍保存完好的黄丝桥古城,地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和神奇的风动岩、壮观的尖多朵瀑布、神秘的高达不峡、三门洞将军岩以及如画的屯粮山、凤凰山、象鼻山、天星山、腊乐山都在向您招手,《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粟裕大将》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贵州提督田兴恕等民族英雄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陈家祠堂分为正殿、戏台、左右包厢等,组成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四合院,尤其是进门处的古戏台,更是别具特色。一副‘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惠有神仙”的旧对联和戏台上的八幅戏曲壁画,是不是令大家生出一丝的怀古之情呢?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 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凤凰县城所在地原名镇竿,元明两朝为五寨长官司所在地,当时建有土城,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改土城为砖城。清康熙年间,凤凰直隶厅,厅通判、总兵和辰沅水靖兵备道衙门设在这里。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石城。石城周长2000米有余。开设四座城门,东门叫升恒门,南门叫静澜门,西门叫阜城门,北门叫壁辉门。各有巍峨的城楼。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以“城堡一旦落于敌手,反攻不易,而不利于空袭疏散”为由,通令所属各县将所有城墙拆除。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水需要,仅拆除城垛碉楼,其他城门城墙全部拆除。所以,现在只能看到东、北二门连接其间的半壁城墙。

现在各位看到的是北门,门外的一道小木桥和码头上有捣衣女的身影等景象,想必大家在电影《湘西剿匪记》、《边城》、《湘女萧萧》、《血鼓》以及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里已经见到过好多次了,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沿着半壁旧城墙,出东门,是旅游商品——条街。这里的六色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获得联合国颁证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吴景莲(吴花花)女士的扎染工艺品和东门内熊氏的蜡染国画更是别具一格,曾受到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的好评。

现在来到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亭内设有32家店铺,1956年因修公路,原楼亭和两侧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一一赛龙舟的地方。每到端午节,人们就将两只运货的木船捆扎起来,在这个小河湾里一争高下,在沈先生的作品里,翠翠不就是在这祥的吊脚楼下看龙舟吗?

下了桥,步入沙湾,可以看到凤凰县旧时八大景中的“溪桥夜月”、“龙潭渔火”、“奇峰挺秀”三大景。

现在看到的是万寿宫,又叫水府庙,因为是江西商人所建,大家习惯叫江西会馆。万寿宫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凤凰最大的民间建筑物。宫内的遐昌阁仍然保留完整。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三王庙,又叫天王庙、三侯祠。

三王庙正殿供奉的就是三王。后殿供奉的是苗家的始祖——傩娘。相传在原始洪荒时期,这里发生过一场特大洪水,只有一对兄妹逃脱性命。为了繁衍苗家人群,兄长提出与妹妹成亲,妹妹认为兄妹不可成,于是二人从高山上各甩出一叶磨盘,求天地作公断。两叶磨盘滚下山后,鬼使神差地合成了一副,于是兄妹两人拜堂成了亲,将苗家繁衍了下来。因此,在千里苗山,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兄妹拜堂,地久天长。当然,那只是过去特殊时代发生的故事。这里现在还广为流传着傩棠戏和傩舞,也是从祭祀傩公傩娘的仪式中发展起来的。

大家沿着当年官道,到达沈从文墓地。这条官道,是明清时期凤凰惟一通向外界的大道,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从这条官道来到凤凰视察,然后向朝廷奏呈:“苗疆田土瘠薄,刀耕火种,终年勤劳所获不多,丰岁仅供口食,一遇歉收,辄形匮乏”,建议将道光十——年至十四年所欠屯租5000余担全数减免,将历年被水冲刷损坏的屯田223亩报废,体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忧国忧民的情怀。

到了沈氏墓地,上了几步石级,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斗方大字:“兴废周知”,这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手迹。1911年11月,凤凰绅士田应全、唐力臣等人为响应辛亥革命,集结了凤凰、乾州、花垣、松桃四县苗、汉、土家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迫使驻凤凰的辰沅永靖兵备道道尹朱益浚引退,并在凤凰成立了新政权——湘西军政分府,黎元洪知道后,欣然命笔,为凤凰题写了这幅大字。

再上几步,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

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撒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橼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妹张允和女士的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

上一篇:2023年北京故宫教案设计(15篇) 故宫教学设计一等奖 下一篇:返回列表
工作总结推荐
  • 小学生环境调查报告最新8篇
  • 补贴申请书精选3篇(补贴申请书精选3
  • 西湖龙井茶的特点是什么 详细解读
  • 适合热恋听的歌曲-适合恋爱听的歌
  • 最新寒假教师研修试题及答案2023 最新寒假教师研修试题及答案2023年
  •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和劣势)
  • 2020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登记表个人总结精选5篇(20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医生)
  • 班主任工作日志(班主任工作日志50篇简短)
  • 2023年第一季度部队思想汇报通用14篇
  • 2020党员生活方面的生活总结范文精选(党员思想汇报2020生活方面)
  • 猜你喜欢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