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课题中期报告总结精选10篇 课题中期报告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6-2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本页是可爱的小编燕子为家人们分享的10篇课题中期报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题中期报告总结 篇一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探索

1、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每月有计划地进行陶行知教学思想特别是陶行知原著的学习。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广收博录,为我所用。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3、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关注,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4、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1、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关注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到“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到“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2、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强调作文教学过程成为生活教学的过程,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以文字阐明观点,是生活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作文的要求,我们要高年级适当运用论文写作格局,激发学生主观意识,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较为清晰地阐明观点。

3、研究写作动机的激发,顺应学生作文心理规律,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注重作文教学的时空优势的利用,计划作文和随机作文相结合,抓住生活契机,抓住学生情感的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于生活需要作文时。

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要努力符合这样的要求:内容是儿童生活的内容,写作是因生活的需要,变作文外在要求为学生内在的心理要求。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1、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在生活中训练写作。树立大作文观,把作文视作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创设生活条件训练写作,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引进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缩短课堂需要和生活需要的距离,训练学生提高正确表达生活的能力。

2、运用多种训练手段。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决不排斥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要在生活化思想的指引下,提高语言表达力,使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生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思想能力协调发展。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成功欲。

在阅读中训练写作。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根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路改革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延伸,即以写作为手段促进阅读理解,丰富课堂生活,在学生感悟文本中提高领悟生活的能力。

课外阅读应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理应成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口号之一。

3、利用现代的写作技术,开展微机作文的训练。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反馈交流,电脑写作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换笔”的技术区别,而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技术手段的整体写作水平。开展小学现代的写作技术的研究,是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的未来性体现,是面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教学。

(四)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批改三个基本环节上。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是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的统一。

作文指导课要优化结构,总结实现结构优化所需的基本板块,把生活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题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提高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在写作中激发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融合训练作文与生活作文相结合,在优化作文训练“由真到假从假到真”(即从表达生活、表达思想的目的出发,进行训练作文的强化,最终达到生活作文的目的。)的过程中,使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思想水平。

评讲课要立足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是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生活作文的评讲应注意发展学生生活的认识力,发展学生对这种生活认识的表达力。

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自主性,解放教师繁重低效的批改,解放学生的头脑、胆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环境,使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件乐事,使疑义共析,美文共赏成为学生生活的情趣。

作文教学生活化要在生活中让学生完整经历作文“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表达”的过程。

一、课题的提出

1、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作文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写作理论为生活作文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佐证。写作理论告诉我们,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3、生活作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根据活动心理学原理,儿童的写作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写作的内部动力。写作必须激发学生的动机。而语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学生这个名词,就是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学会生活,学会交际,是人发展的必须与必然,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作文,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从动机走向目的。

4、20xx年秋季启动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挑战,是培育创新人才,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决策。《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表述表明了学生写作的目的及作文教学培养写作能力的价值。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更多地关注着习作者的生命状态和精神自由。所以,我们的当代的作文教学也就不仅仅关注写作知识和技巧,而是更多的追寻着一种儿童精神,倡导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写儿童经历过的真实生活,让儿童真实地生活和创造,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美好的梦幻和科幻世界。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是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话、习作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更是对21实世纪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操作策略、评价标准的一种整体重建。

5、我校曾进行“小学生自主作文”课题研究,此项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创造性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组成员在消化先前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大胆实践,勤于思考,并及时将新课程理念融入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去,将作文教学研究与新的课程改革研究融为一体,积累了丰富地研究经验,培养了一支拥有较好的作文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因此,从生活内容到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来看,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具有可行性。

二、概念的厘定

我们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作如下的厘定: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提高生活质量。

三、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小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

“儿童生活作文研究”的目标是小学生作文的生活化;“儿童生活作文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使小学生作文生活化目标大面积高质量达到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的内容

(一)作文教学生活化理论探索

1、深入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每月有计划地进行陶行知教学思想特别是陶行知原著的学习。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当前教学新理论,努力吸取各种教育思想的优势。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借鉴各种教学模式,广收博录,为我所用。要通过读书看报、外出学习,特别要利用网络信息,吸收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汲取各种教育实践的营养。

3、更新观念,开阔眼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置于教育观念的改造的系统中来关注,放到育人的高度来考察(着眼于人的发展,适应于社会的发展),把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放到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整体改革的环境中来实践。

4、不断总结,勤于反思,在反复探索中逐渐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二)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

学生作文内容应该也必须是学生生活内容的反映,学生的写作才是兴趣盎然而不枯燥乏味的,我们研究作文教学生活化,要从生活出发,构建作文教学内容系列。

1、提高生活认识水平,是写作的基础,也是作文教学的内容。写作是生活认识水平的反映。我们要从提高生活质量角度来关注作文生活化的意义,以写作来反映生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而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又直接促进学生作文深度的发展。最终形成生活与写作的良性循环,文道结合的良性循环。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经历了一个“物”(客观事物)到“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到“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育中必须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以生活为课堂,去享受人生,热爱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2、学校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作文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其生活方式能反映其它生活的内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强调作文教学过程成为生活教学的过程,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内容,要以自我表现、生活写照、应用、议论文字、说明文字等作文内容将生活的一切作为作文内容的一切,使作文的空间与时代的空间,与学生生活的空间相融。

以文字阐明观点,是生活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也是作文的要求,我们要高年级适当运用论文写作格局,激发学生主观意识,初步学会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较为清晰地阐明观点。

3、研究写作动机的激发,顺应学生作文心理规律,用生活激发写作动机。注重作文教学的时空优势的利用,计划作文和随机作文相结合,抓住生活契机,抓住学生情感的敏感点,作文于学生想写作文时,于生活需要作文时。

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研究要努力符合这样的要求:内容是儿童生活的内容,写作是因生活的需要,变作文外在要求为学生内在的心理要求。

(三)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研究

1、训练包含“训”与“练”两层意义,是“训”与“练”的统一。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建立在生活需要上的训练,从学生整个人生来说,训练是一种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是将教学的训练要求,转述为生活的要求,

在生活中训练写作。树立大作文观,把作文视作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创设生活条件训练写作,教学要研究学生的生活,引进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缩短课堂需要和生活需要的距离,训练学生提高正确表达生活的能力。

2、运用多种训练手段。

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决不排斥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要在生活化思想的指引下,提高语言表达力,使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生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思想能力协调发展。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作文的生活氛围,给予机会,激发成功欲。

在阅读中训练写作。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根据作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路改革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延伸,即以写作为手段促进阅读理解,丰富课堂生活,在学生感悟文本中提高领悟生活的能力。

课外阅读应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生活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识能力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认识能力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理应成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口号之一。

3、利用现代的写作技术,开展微机作文的训练。由于多媒体网络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反馈交流,电脑写作教学与传统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换笔”的技术区别,而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技术手段的整体写作水平。开展小学现代的写作技术的研究,是小学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的未来性体现,是面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教学。

(四)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要体现在作文指导、作文评讲、作文批改三个基本环节上。作文教学过程生活化是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文训练方式生活化的统一。

作文指导课要优化结构,总结实现结构优化所需的基本板块,把生活引进课堂,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学会反思生活,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题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提高生活认识水平的过程。在写作中激发学生思考生活的意识,融合训练作文与生活作文相结合,在优化作文训练“由真到假从假到真”(即从表达生活、表达思想的目的出发,进行训练作文的强化,最终达到生活作文的目的。)的过程中,使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提高表达能力,提高思想水平。

评讲课要立足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在是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生活作文的评讲应注意发展学生生活的认识力,发展学生对这种生活认识的表达力。

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自主性,解放教师繁重低效的批改,解放学生的头脑、胆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环境,使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件乐事,使疑义共析,美文共赏成为学生生活的情趣。

作文教学生活化要在生活中让学生完整经历作文“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表达”的过程。

五、研究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前进,学生也无时无刻不在发展,有发展就有创新,有创新才能不断前进,与时代俱进。本课题的研究要努力创造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

2、主体性原则。生活是学生的生活,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谓教师的主导,也是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体现。要在生活中激发主体参与作文意识,逐步从被动训练作文的必然王国,走向主动自能作文的自由王国。主体性还体现在协作性上,鼓励启发学生利用差异相互提高。

3、活动性原则。陶行知说,学生的意义即“学习生活”,学习人生之道。生活是活生生的,活生生的生活要依靠学生人生活动,在人生活动中体悟生活,教学做合一,在写作实践中提高生活作文能力,是本研究的又一原则。离开了活动性就没有生活化。

4、整体性原则。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在开展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时候,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使作文能力、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教育中,要处理好德育与作文的关系,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课外阅读和语文能力的关系,生活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关系,以求整体的合力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单个力量来促进人的发展。

六、我们的实践:

为了使研究工作能更具有针对性,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成绩,我们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对照课题方案,在学生中进行了有关作文训练方面的调查分析。从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学生对作文有着一定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二是自己的作文受到过老师的表扬或是在参加竞赛中获过奖;三是在作文时可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笔端表达出来,包括自己的喜好或苦恼(这主要反映在高年级学生中);四是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如竞赛、考试、升学等。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2、学生对作文内容的喜好。从调查来看,喜欢写想象作文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喜欢写动、植物一类的(这与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及花草有关);再者是喜欢编故事(主要是童话及幻想方面的)。

3、学生对作文课的喜好。从调查来看,学生是否喜欢上作文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他们喜欢的是能让他们在作文时在自己的空间自由发挥,能引导他们自主观察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能倾听他们内心感受并教给他们如何自主表达的老师(这主要集中在高年级学生中)。

4、学生对作文课的要求。从调查来看,多数学生都希望老师在作文方面能多给自己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在作文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主地表达(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

当然,从调查中也反映了很多作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⑴、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喜欢作文。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作文有畏难情绪,他们总是觉得一到作文就没话可说;二是即使有内容也不知道如何来表达,脑中的词汇实在是不够用;三是说写脱节,往往是说的是一套,而到写时却又是另一套。

⑵、作文不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有部分老师一到作文课总是出个题目,讲一下要求,然后就是让大家写。要不就是规定了一些格式,让大家照着去写。再不就是提供一些范文让大家仿写。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就失去了兴趣,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抱完成任务的观念,敷衍了事,作文也就越写越差,而越差就越怕作文。

⑶、学生阅读面不广,语言积累不够。学生平时除了教科书外,所涉及的课外书少,没有厚实的语言积累,直接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⑷、训练量不足。部分教师只局限于完成教科书上所定的几次习作,而没能在此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进行一些必要的拓展性训练,这势必影响了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在调查了解了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态度等方面的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㈠、 作文素材的生活化、场景化。

作文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解决“作文选材难”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有的是城市的,有的是当地农村的,还有的是外地的,他们与市内的孩子相比,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见识固然存在着局限,但他们生活空间也是很广阔的,有些方面甚至是市内的孩子无可比拟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步入社会,融入大自然,让他们去了解工人怎么做工,农民怎么种田,观察日出与日落的变化,观赏花的生长怒放,欣赏小动物的生活起居,特别是留心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为自己的作文积累大量的活生生的素材。比赛、游戏、表演、音乐、参观、实验、考察……这一切都是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素材,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践考虑来选择作文训练的素材。

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年级段,构建起作文训练系列:

(1)低年级段:练说一句完整的话;练说两句完整的话;练说几句完整的话;围绕一个意思练说一段话;练习写一句和几句话;练习看单幅图写一段话;练习看多幅图、实验、活动、电影(视)、听故事等写一段话。

我们编写了《瓦师附小儿童生活作文序列一(看图说话与写话)》一书。并创造性地利用歌诀把低年段小学生作文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①一看题目记心上,记住题目有方向;二看画面正中央,主人公要细端详;三看人物干什么,神态动作连续想;心理活动要考虑,主人公要重点讲;说话用语要恰当,仔细观察和想象。

②主要人物能导航,次要人物也要讲;事件起因交待清,时间地点不能忘。

③ 走出画面去何方,前后联系想一想;开头结尾说清楚,静止画面才变样。

(2)中年级段:学写静物、景物、动植物、活动等;学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里话等;学习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在练写片断时做到记事完整具体,有条理、有中心。

我们正在编写《瓦师附小儿童生活作文序列二(我们自己的生活插曲)》。

(3)高年级段:进行篇章训练,学习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详略、结构等布局谋篇策略;学习把握要素,分清主次,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事物的方法;学习写好人和事的一般方法,从而逐步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所提出的目标。

我们主要是通过阅读课堂教学平台,抓学生的读写结合,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并着手编写《瓦师附小儿童生活作文序列三(感悟我们的生活)》。

实践证明,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连,融入生活,采撷生活,是解决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

㈡、作文训练的兴趣化、情境化。

作文训练中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情趣,引导学生快乐作文,解决“怕作文”的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注意采取研究、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再现生活情境,创设愉悦的氛围,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纯文字练习,让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首先,我们提倡以“师之乐”引发“生之乐”。实践证明,教师本身的素质和兴趣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愿望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渴望了解生活中的一切,积极寻找自己在生活中、想象中碰到的所有问题的答案,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反映出来。因此,我们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重视对本专业语法、修辞、逻辑、文学作品、写作理论多加钻研,还要对音乐、美术舞蹈、科技等都有所了解和探索。教师有了广阔、深厚的求知兴趣和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可以打开创新的思路,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激起学生作文的动机。而且,教师对作文的兴趣是孩子们作文的最好榜样,师生同场作文,互相交流、点评,“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教师能写好“下水文”,并曾两次举行过教师“下水文”评比,以此来促使教师重视自身兴趣与素质的提高。儿童作文天真、单纯、稚嫩、浅显,充满童真童趣,教师为读到这充满童趣的文字而感到无限的乐趣和快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及时对顺畅、自然、优美的儿童语言给以肯定和赏识,使学生在作文中充分放飞心灵和本真,并为追求这一境界而勤奋努力。

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在作文训练中以好的命题来激起儿童快乐作文的需要和欲望。在长期实践中,我们都深深感到了那些“临考式”“奉命式”的命题方式的弊端,这些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往往使儿童处于被动状态,使儿童感到如同遭遇突然袭击的统考似的,充满畏惧、焦虑和不安,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势,抑制了作文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们在作文命题方式上,坚持以儿童为主体,真正立足于儿童的生活。儿童生活是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学校生活、课外生活、与同学间的喜怒哀乐、与父母间的亲密或误解以及儿童眼里的社会、世界……所有这些都被儿童感知、体验而贮存。因此,我们在出作文题目时,力求使其能帮助儿童打开记忆的大门,拨动儿童的心弦,引发倾吐的需要,燃起作文的热情。一是命题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即选择他们熟悉的、理解的、有所触动的、感兴趣的、有真情实感的内容;二是命题力求有新意,以满足儿童好奇、好胜、探索、求成的欲望,使其欣然思之。在方式上力求创新,如将某些条件不同的作文题编成一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或者给出某一范围,不硬性规定某一题目。甚至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掌握、捕捉、积累材料,选择表达内容,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这大多用于高年级的作文训练之中)。有时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以此来满足学生的需要,调动其习作的积极性;三是某些作文题目可以早出,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如记老师、记春景、描写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等,提前一段时间布置,让学生有观察、组织、思考的阶段,从而在愉悦的心境中写出有个性的内容来。

㈢、作文指导的开放性、互动性。

作文训练提倡让学生自主作文,自由表达,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重视内容,淡化文体,为学生创造自主、自由、自能的作文氛围。根据作文训练系列要求,我们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如高年级学生课外自由写日记(一般是教师限定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日记,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练习,教师则在一段时间后集中批阅),教师选定好的日记让学生当堂宣读,这样既可让学生自主表达,自由倾吐,又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中年级则引导学生练写想象作文,如看图或根据给定的事物编写童话故事等,适当的时候还举行想象作文竞赛。对此,学生有兴趣,积极性高,表达上有激情,训练效果很好。

一切为了孩子的最佳发展——“儿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㈣、作文评价的激励性、开放性。

按照新课标要求,降低训练的难度,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评价学生作文时,一是体现激励性,教师不再只关注作文的文字技巧和形式,更看重作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尊重学生特有的表达方式,不以成人的思想、思维、语言去要求学生。不强求学生追求选材是否典型、立意是否深刻、结构是否严谨,只要学生作文文句具体顺畅、清晰自然、感情真挚、健康有趣,就给予肯定和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作文实际上是一种习作,教师更要用一颗挚爱的心,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待”,对每个好词佳句、每一点思维的火花都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蹲下身来体验学生的欢乐和忧愁,走进学生的心灵,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激情和表达信心,从而积极而愉快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二是体现开放性。每学期,我们都结合学生生活实践和学习实际,举行现场作文竞赛,汇编了《学生优秀作文选编》,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小学生作文竞赛。我们力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另外还选择学生的优秀作文向各级报刊投稿,以此来调动全体学生写好作文的积极性。

㈤、作文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

从调查来看,学生喜欢的是能让他们作文时在自己的空间自由发挥,能引导他们自主观察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希望老师在作文方面能多给自己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在作文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主地表达。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基于以上的一些认识,我们在学生的作文训练中,坚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做到自主选材、自由表达、自能作文。在学生作文的表现形式上,以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特别鼓励学生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定期举行“儿童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作文教学研究,并和大连市内兄弟学校结成联谊校,一道举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交流及会课活动,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七、我们的成果: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了“作文育人”,重视作文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出了音乐作文、游戏作文、实验作文、活动作文等,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总结研究过程,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锻炼了教师队伍。课题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课题组成员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科研能力。全体成员均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一年来,在各级评比中有2篇论文获国家级奖,有10多篇分获省、市级奖,有10多名教师在省、市、区、校级上研究课或展示课,锻炼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也带动了一批人。

2、促进了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提高了作文水平。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读写的兴趣和能力。一年来,在各级作文竞赛中,有20多名学生获国家级奖,40多名学生获辽宁省和大连市级奖,另有20多篇学生作文被各级报刊采用。

3、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源泉,以育人为目标的作文教学思想,逐步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优化,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4、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科研氛围的形成,为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科研兴教、科教兴校,已成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努力目标。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头戏,我们坚持教科研合一,教师带着课题进课堂(包括其他课题),将自己所确立的个人研究专题落实在课堂。在学校业务学习活动中,我们围绕课题制订计划,有目的、分步骤开展专题研究,并将此作为衡量一节课的得失的重要标准,让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八、我们的反思:

纵观课题研究状况,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理论更新速度难以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研究的时间匮乏,有很多作文课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融入课堂。课题研究中部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做得不够,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差异较大,难以达到让每个学生都“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目标。教师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虽已比较重视,但在巩固学生的积极性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而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深入展开。这也将是我们今后工作中要努力改进的方面。

叶圣陶老先生曾打过比方:“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因此,只有让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盈的程度,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他们才能产生一种通过文字来倾吐心绪的冲动,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应该多花精力努力去研究和做好。

实践证明,我们开展儿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拓展了作文教学的思路,对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很有实践意义的。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的。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二

1、开题报告的作用和整体思路

2、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多种多样,对硕士研究生,尤其是应届本科毕业研究生,不宜选择难度太大的问题做毕业论文,因为硕士研究生尚处于科研培养初期,且时间有限;但是,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建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如何开拓新研究领域可以是问题,如何解决分歧可以是问题,如何提高部分技术指标也可以形成问题。没有能够较好地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对问题的研究就谈不上深入,这与研究生培养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其表现形式之一是研究内容扩张,以数量掩盖质量不足,列举了许多难度不大的内容,而需要经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够完成的却讲得较少。特别是有多年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受完成工作任务观念的影响,容易提出过大的研究范围,在开题报告中需要纠正。文献深入调研后,研究生对研究领域的存在问题、解决方法等会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对学位论文选题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因没有实际的科研经验,对复杂的现实情况了解不够,要同时兼顾现实性与研究价值,需要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这一具体如何选题的过程对培养研究生是重要的。反映在开题报告中,学位论文选题不仅要有较大意义,而且具有可行性。科研条件良好的单位,为研究生提供的选择范围更宽,学位论文选题若能够结合研究生的特长与兴趣,促进研究深度,则是更好。一般开题报告都要求明确学位论文研究目标, 但我们认为,研究目标不宜过分注重,规定得太具体和死板。其原因是,即使条件一定,目标是偏高还是偏低,往往难于准确判断。研究工作本身,涉及未知因素, 各个实验室条件不同,具体研究时条件不同,评价研究工作的水平是复杂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目的是开展研究工作,培养研究能力,而不同于完成规定任务。 研究目标与其理解为衡量指标,不如理解为努力方向,问题的解决程度。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目标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征。确定合适的研究内容,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直接作用。研究内容中各种各样的单元技术让学生实际地掌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课程学习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一边用一边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掌握,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重复能力,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技术方法应是具体而翔实的,体现以论文问题为中心,广泛深入地使用相关技术。研究内容体现了学位论文量的特征。关键技术、技术路线是达到目标、实现创新的途径,是解决问题的客观可能性与主观能动性的汇合处,体现了学位论文创造的特征。在文献调研和导师指导下,关键技术的辨别是不困难的;但是,确立技术路线与开展可行性分析,涉及多方面技术发展水平、文献调研、实验室条件、研究的共性和个性、创新、决策、逻辑和想象等,是开题报告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深入全面地开展具体研究。技术路线与论题选择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决定了学位论文的最终选择。在开题报告之前,文献调研的同时,研究生应该尽量熟悉实验室情况,尤其是相关系统和关键设备。在研究生提出研究进度后,需要指导老师修改确定,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另一方面是向指导老师学习怎样制定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会上,如何安排完成研究工作通常讨论较少。实施方案对实际有效开展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3、开题报告的评价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三

关键词:初期调研;数据积累;研究设想

一、做好初期调研和数据积累

(一)理念更新

采用的方式:集中学习、网络学习、个人自修。

1.集中学习

2011年7月开始举办各种教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全市700

余名中层领导参加学习,聘请多名教授来校做讲座,如肖川教授的讲座《办好学校的策略》。

2.网络学习

2011年9月至今为中小学校长网络培训的学习,目的是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和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方法,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

3.个人自修

校长的研修以个人设计为突出点。如2011年9月白继贞校长在市高级中学报告厅举办了以《高效课堂的解读与实施》为题的专题讲座。白继贞校长首先从钱学森之问到三十五中之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实施高效课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他从课堂教学的新理念、高效课堂的内涵、灵魂、三段一体以及高效课堂的四主、五个教学原则、六个基本观点、七个操作技法、妙处、九个推进程序等方面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深刻的解读。

(二)调研

1.全市现任校长基本情况

参加调研的校长有90人。其中:

2.办学思想的调研

(1)教育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管理创新,坚持以师生为本,以德育为先,以质量兴校,以教研强校,全面育人,发展特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着眼于农村学校深化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促进教学相长、和谐发展、共同成功等。

(2)成功的做法

第十小学董欣校长:重视德育工作,突出“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教育,以“尊重教育”为特色德育,开展争章活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品行,为人生奠基。

(三)访谈

走访一些现任校级领导,了解他们对学校治学及管理的看法,以确立我市学校管理的主流方向,从而确立我市优秀校长队伍的人选。

白继贞校长:“教学需要改革,改革才有出路。”一是给师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标准。教师方面:认真挖掘教材,认真备课;严格遵循要求,按照课堂教学模式引导的课堂环节上课;合理调控课堂,课堂活而不乱;重视对学生的课堂即时性评价;课堂检测及时、有效等。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激励师生。学校创新管理机制,打出四套“组合拳”。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让每位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量化考核,制定了薄弱学生优先制度,学校推行学生值周制度,全校整体推进反思工作等。

(四)初步确立实验对象

直属中小学校长:梁世宝、白继贞、尹丽红、董欣、李爱英、王淑杰;新兴区:马玲;茄子河区:马立新;桃山区:于凤霞;勃利县:李连宝、张云霞、关如钢、杨顺利、于德庆。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设想

目前我市出类拔萃的校长不多,如果在现有的较突出的校长中选出优秀校长还需要通过与本人近距离接触才能从他们的学习、工作和校长岗位业绩中选出我市的优秀校长。作为一项课题研究,我们目前缺少专门的人员进行业务指导,还需要通过大量的相关课题学结出自己课题的研究脉络。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四

课题开题报告简明来说,就是指开题者用一种文字概述课题内容,那么,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怎么来写呢?如果还不知道,赶快来学习一下本篇文章。以下是由学术参考网小编搜集整理推荐的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一、课题名称

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我校提出“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是基于校本化研究的需要,是一线语文教师们结合当前课改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通过研讨、论证后提出的。

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正确面对我校学生的表达交流的差异,探索既面向全体、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十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1、从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社会交往和人际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显然,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认字识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另人交往与动型转变。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有利于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口语交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标指出“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如何使教学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已成功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必然,其重要性、迫切性已成共识。

2、从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认识片面,把口语交际训练定位于口语交际课的事,导致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时间少;没有把握“口语交际”的特点,缺少开放式情境的创设,没有实现从“听话、说话”到“交际”的转轨,导致学生没有由单向个体静态式活动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动态的口语交际活动;缺乏趣味性、实践性,学生自主性不够,常常是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想说不敢说。以上问题的存在妨碍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3、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羞于开口,上课仅充当听众,对别人的发言不敢提出质疑。在口语交际训练果上,只有少数优生参与交流,大部分学生保持沉默。课间交流时,有些学生不敢主动向老师反应情况,甚至有些学生连请假也要家长代劳。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话,主动地与人交流,成了我们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适应时代,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产生,它的活动化、实践化趋势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导地位,我们将以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为基点,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活动与实践中、在怎样的活动与实践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的理论依据;

3、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提高实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1、探索我校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口头及书面语言表达交流的技巧。

2、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愿望。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表达交流的机会。

3、如何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大勇气形成良好的心理大胆交流表达。

4、如何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背,增加知识储备的量,丰富学生底蕴,适时灵活运用。

研究重点:

重视有效教育的策略,包括课内外训练的步骤和组织,书面语口头训练的方式方法,解决“乐说”“善说”的问题,达到提高表达与交流的成效。

难点:

家庭、学校、社会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语言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克服胆怯的心理。

五、课题研究的的方法

1、实验、观察法;

2、统计、类比法;

3、分析、归纳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选题、论证、申请、审批、开题(2014年2月-2014年5月)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研究对象(初中、小学各两个对比实验班)、选择课题研究方法、准备测量工具(2014年6月-2014年8月

3、前期实验观察、中期成果总结、提出理论假设(2014年9月2015年8月)

4、后期实验观察、测量统计分析、实验验证(2015年9月-2016年1月)

5、理论总结、结题(2016年2月-2016年3月)

七、课题研究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一)行为方面的成果

1、学生的书面和口语交际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3、促进教师语言变、表达与交流素质的提高。

(二)文本成果

1、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2、形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集;

3、建成《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数据库。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1、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刘川

常务副组长:龚映辉

副组长:朱生宁、舒兴

组员:姜丽君、漆杰、贺彦

2、课题研究组人员及分工

负责人:龚映辉(统筹课题研究)

实验研究、验证人员:漆杰、王春梅(初中)

李小燕、吴梓静(小学)

观察、测量、统计人员:姜丽君、贺彦

实验分析、提出假设、结论分析:龚映辉、李小燕

结题报告撰写:龚映辉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

学校公业务费拨款4.5万元

范文赏析: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质量的探索

关键词: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40-03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迫切需要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用15年的时间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高素质、高质量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深化自主创新和向社会输送创新人才的突破口。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贯穿整个医学研究生临床和科研的实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涌现,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来解决一系列的医学难题。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新型医学研究生,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的多个环节,开展了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将着重在我院对医学研究生开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成效进行探讨。

一、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

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科研开展的起点,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前提保障,在研究生教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研究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是成功完成科研课题的前提基础。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我院实施以导师制为主,以其他手段为辅的综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导师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的,其思想意识、精神风貌以及科学作风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其学术精神和道德风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指导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研究生作为新手,在科研课题的选择方面往往把握不住专业的方向及研究重点,导师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及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有特色、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把握本研究领域的重点,启发其发现提出新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着实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因此,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上具有主导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一支高专业水平、责任心强的导师队伍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保障。我院坚持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支持奖励导师个人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并重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提升和充实我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专业学术背景及思维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其思想,鼓励其敢于怀疑,为其尽可能地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和激发其创新激情。除了研究生本人的导师,我院利用研究院的平台,组织相关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固定每周开放咨询时间,保证了研究生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并以此避免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及其他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和学生沟通时,研究生可以向导师指导小组中的其他老师咨询和讨论,使其在学术及科研中的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且研究生通过同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其科研思路可以得以拓展,有助于创造性科学问题的发现。

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的营造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科研环境,我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每月一次知名专家大讲座,让研究生能有机会与专家及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学术大师们严谨的学术风范和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开阔眼界,启发科研灵感,激发科研的热情,学术报告中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前沿信息的传递,能有效促进学生垂直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融合,激发其科研创新性。针对全院研究生,我们举行每周一次的研究生科研学习论坛,由研究生根据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技术进行学习报道,引导学生检索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前沿发展,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有利于研究生更快更好地熟悉把握专业方向与重点技术,提高其科研创造性;每两周一次研究生科研课题报告进展会,着重讨论课题中遇见的难题及解决方案,这种由研究生为主题的学习论坛和科研报告,营造了研究生之间相互监督激励的环境,大大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科研的热情性和主动性。

三、设立各种基金多角度鼓励科研创新

为了提高和激发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院设立了各类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奖励学术论文的发表。我院为各种基金的申请制定了完善的申请程序和评定标准,保证了申请过程和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研热情。首先为了达到鼓励刺激科研的目的,我们确立了明确的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的指导思想:鼓励创新、力求精品、倡导国际性。鼓励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杂志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自由探索、不限制选题范围,对其成果不求大,但求新、求深、求独创。在资助形式上根据课题的大小,按重点项目1.5万元,一般项目0.75万元的形式予于资助,资助基金正式立项后一次性拨付方式发放。基金申请面对我院一二年级全日制所有研究生,每年9月开展申报,由专家委员会开展审批,我们确立了明确的评审标准,以确保基金申请的公正和透明度:(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2)前期工作基础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特色鲜明;(3)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预期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4)可望取得突破性成果或有望成为省级(含省级)以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课题。经批准立项的项目需在第二年12月30日之前结题。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进展完结,在第二年5月,对所有开展项目进行统一中期考核。以上措施在管理制度上确保了研究生课题的顺利进展、科研基金的有效利用。自我院研究生科研基金实施4年以来,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科研创新性,提高了研究生科研热情。

四、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

创新性的实现,不仅要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往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视“开题报告为形式”,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能否顺利毕业关键看其论文情况,把开题报告与论文人为隔离开来,使开题报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任意写、导师轻易过;管理部门注重形式有,不管实际“有”,事后束之高阁,进人档案,因而造成了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没有起到研究生开题报告真正的指导性功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开题报告,规范制度化管理,针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我院规范了开题报告文本,实施统一集中报告的方式。我们要求《开题报告》有相对规范的文本格式,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研究课题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究的意义;二是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三是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或特色、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四是论文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五是研究基础与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六是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英文文献。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院组织我院的学术委员会组成评审专家组,根据我们制定的开题报告评分表,专家们对每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打分,着重审查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创新性、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可行性分析及科研经费预算,并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不足处,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对于打分表分数不及60分者,限期修改,择期进行二次报告会,直至通过为止。通过专家组成员的评审,能够帮助研究生提高课题设计的水平与层次,加强了对科研课题设计的质量控制,促进了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避免了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坎坷,少走弯路。在我院对研究生开题实施规范管理,并建立开题审查长效机制以来,提高了研究生和导师的思想重视程度,能够使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时完成科研课题选题与设计,并根据审查反馈结果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审查结果与研究生学位申请、导师资格认定等挂钩,强化了制度约束,提高了教学双方的思想重视程度,改变了以往研究生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显著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效率、节约时间与资源。把研究生报告纳入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我院通过管理者、导师、研究生的齐抓共管,养成严格遵守开题报告制度,从而使开题报告制度在研究生培养环节发挥实质性功能的指导作用,大幅提高了近年来研究生论文质量水平。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实践中不懈的努力、动态地调整管理模式,我院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发现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能大大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以及建立创新性基金等措举,能极大地促进研究生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更是保证了高质量研究生开题报告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现,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确立明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营造适宜创新素质发展的环境,才能大大地促进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发[2005]第044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_65774.htm.

[2]王红玲,曾凡义,邓长生,陈惠芳。临床型医学研究生优化培养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4):548-550.

[3]周利民,宋成文,李明。如何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J].学理论,2011,(04):186-187.

[4]俞洋。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J].大学教育,2013,(24):14-15.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10319)

通讯作者:于超,重庆医科大学教授。

作者:李英杨竹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44期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五

关键词:移动计算;无线网络;专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40-02

《移动计算》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本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程和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具有涉及面非常广且知识点多的特点,而且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迅猛,教学活动如何使得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对教师及教学过程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门课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移动计算前沿方向和课题,掌握研究方式、方法和工具,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让学员在阅读最新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完成某个研究领域的综述报告或提交项目技术报告。如何通过这门课使得学生能掌握移动计算的最基础内容以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们认为传统的以上课讲授相关知识的方式既不能满足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也达不到我们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方式进行了教学改进,并采用以讨论为主的方式授课。对考试的成绩比例进行了降低(40%),大幅提高以专题报告和论文为主的课程作业的分数比例(60%)。然而,通过近十年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移动计算》专题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移动计算》这门课的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无线网络、Ad Hoc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认知网络、4G网络、移动数据库、移动定位与位置管理、移动信息系统安全、移动QoS、移动电子商务等内容,使学员掌握移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理解日益普及的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计算原理和技术,具备使用移动计算技术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托我校徐明教授等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移动计算技术》,我们针对目前主流的无线网络:蜂窝网、无线局域网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其他较为新颖的领域进行了专题教学,如《Ad Hoc网络》、《无线MESH网络》、《传感器网络》、《无线认知网络》等开设了31个研究专题[1]。每位学生必须至少精读10篇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论文,每次课1~2个专题,完成不少于1万字的技术报告,并且准备幻灯片,按计划进行报告。对所阅读的论文,要求提炼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主要技术途径、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对自己的启发。评论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简单翻译,更不准抄袭。由于各专题都是一个较大的研究领域,不可能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地进行讨论,因此必须对每个专题进行子方向的课题讨论,如《Ad Hoc网络中的按需路由协议分析》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员深入地了解本研究领域,又能培养学员掌握一定的学术研究方法和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在该教学过程中能对学员的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的训练。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员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第一,对专题教学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具体来讲就是阅读论文不够深入,没有掌握本专题领域的基础知识。第二,讨论过程中不够积极。时而出现冷场的现象,并且对报告的内容,较少有人提出异议,难以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第三,专题报告完成质量不高。大部分学员由于之前没有撰写过学术论文或者技术报告,对报告的写法非常生疏,行文很不规范,且对论文的研读不深,难以把握住论文的本质问题。第四,学员课程教学结束后缺乏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许多学员都认为提交完报告就不用再参与移动计算方面的学习与研究,不再对相关的内容感兴趣。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多年义务教育过程中长期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对学员上课造成了深远影响。另外,长期的考试制度也使得学员容易养成做题目、寻找标准答案这种惯性思维。对于这种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专题式教学方式,学员接触太少。因此,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改进措施。

二、专题教学的改进方案

针对以上出现的四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第一,针对专题教学预习工作,我们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如在第一次就将整个课程的专题设置进行通告,使得学员对本课程的各个专题有个整体的认识。另外我们对每个专题给出了几篇经典的参考文献,尤其是综述文章,使得学员能在前期对所涉及的专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完成两周的课堂教学之后,即确定每个小组的人员和题目,要求每个人参与两个专题,并且每个小组的成员均需撰写一份个人的专题报告和一份小组的专题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组内成员的分工不均的问题。而且小组报告要求每人都要上台发言,使得学员必须做好先期的预习和准备。对于非本小组的其他学员,则要求能在报告过程中提出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对于讨论过程中不够积极的问题。对于该问题,主要原因是小组在进行专题报告的过程中,其他学员总以为自己的专题并不是这个,与自己无关,因此报告过程中很有可能遭遇冷场。对此,我们首先强调老师的引导作用,在报告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报告内容实时的进行点评,并要求其他同学进行思考,在报告结束后要求小组外的其他成员进行提问、总结报告的优缺点,并进行打分,每组同学对其他组的报告进行总结和评论,并且必须提出至少1个问题,要求被报告组进行现场回答。由于采取的是类似同行评议以及答辩的研讨方式,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对报告的成绩进行评分,学员就不得不认真听并参与到其他组的报告中,不然无法提出问题,无法形成评论性的意见,更无法给出合适的分数。对学员的参与度我们也进行了记录,积极参与研讨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另外,我们不断强调对任何技术途径,均存在优点与缺点,学员必须进行辩证的优缺点分析。这些措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家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第三,对于专题报告的完成质量不佳的问题。由于学员在此阶段还不具备成熟的的能力,因此在专题报告的完成过程中经常出现很多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典型的优秀论文和技术报告进行分析和示范讲解,让学员理清一个专题报告的组成、需要完成的工作、写作的规范以及本报告的目的、意义,最终能引导学员对该领域的前沿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并能提出一些自己的初步想法。而对于提交的报告,因为是平时作业的主要衡量方式,要求学员以其力所能及的最高标准完成,并且鼓励小组间相互进行讨论、修改,如果学员愿意,可以在写作过程中及时向老师反馈相关问题,老师可按照修改论文的方式与标准进行改进。

第四,学员课程教学结束后缺乏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动力。由于课程教学结束后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往往这段时间内除了准备考试,学生没有较强的继续自主学习该课程的动力。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说很多门课程都会遭遇。学员往往在课堂结束后就不会再主动接触这门课的相关内容。这就需要从学员的整体培养上进行规划。如为了鼓励学员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可以通过学科竞赛,如信息安全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等为平台,鼓励学员课后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如可规定在某竞赛中获奖的学员该门课程可评为优秀等等。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与学员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在课程开始之初,就指明学院有哪些相关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到哪些研究领域,使得学员能知道通过某个专题的研究可以完成什么目标,如果学员的课程学习质量较高,可以鼓励其申请在某个选择的专题范围内完成相关的毕业设计课题等等。

以上四方面的建议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在课堂上和课后同时进行、交叉运用。其目的是使学员以一种做研究的方式完成该门课的学习。为了能顺利实施这些改进措施,教员需要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可通过建立课程微信群、建设课程网站、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互。对每个专题,教员更需要跟踪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于课堂学生提出的想法能给出准确的评价,尤其是在创新性、技术途径的优劣等方面要做到客观、公正。当然这对教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教员具备长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基础,并且愿意将自己的研究心得、研究方法等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会请进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授,这也是扩展学生学术视野及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提出了在《移动计算》这门课中采取专题教学法实施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随着无线网络的日益普及,在无线网络这个领域对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从工程应用型向创新研发型转变。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须使得学员掌握该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且能提出有创意的想法。我们坚信,通过这种专题教学的方式能基本达到以上培养的目标。并且,通过本门课的示范作用,将专题、研讨为主的教学方式推广到其他的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课题中期报告总结 篇六

我们《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至今已有整整九个月。借今天这个机会,向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作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这个课题组有个特点,那就是我们的九位组员来自黄浦区各个不同的学校,有民办学校、转制学校、普通完中、初级中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各所学校的学生素质、基础不同,教学风格各有所长,各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各有特色。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科研带动我们的教学工作、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作为落实二期课改理念的手段。我们围绕着如何上数学“好课”,重点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教学,突出数学的思维品质的训练,让数学学科从专业学科发展为素质学科。课题组定期活动,一致认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动力工具,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就会使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显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措施。

此外,我们要感谢市、区教研室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通过课题组这一形式,在互相学习、交流、研究的过程中,校与校之间缩短了距离,老师与老师之间团结协作,同时也开展了有序的竞争。九位老师将公开课作为展示我们研究成果的窗口,在短短几个月中,开设了市级公开课、展示课七节,区级公开课、展示课七节。我们组格致初的汤霞老师在“长三角洲”交流课中开了《二次函数中的数形结合》,暑假里更是走出黄浦、走出上海,去贵州省为当地学生开设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黄浦学校的顾涵明老师,随着六年级新教材的试行教学,让他们在潜意识阶段中,对各种数学方法进行多次孕育,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最近举办的“黄浦区首届教学课堂评比”活动中,我组四位老师参赛,三位老师进入了复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大家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做出回顾和总结。在全国及市级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十九篇。其中,我们的老大哥向宪贵老师表现尤为突出,他的《透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浅谈探索型动态几何问题的解法》在《中学数学教育》上发表、《课堂教学发思》在《爱的教育》上发表,并在全国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在平时组内的交流活动中,我们感到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取胜、协作竞争的时代和共同发展的时代。要使我们的教学能力有一个长足的提高,开展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一起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交流介绍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共同参与科研,共同研究中考命题。同时把这种风气再带到各自学校的教研组、备课组中去。施仲涛老师在今春开设了区级IP远程教学展示课《去括号》,下半年更是甘当人梯,对备课组内的青年教师作精心指导,共同探讨,在大同中学的青年教师大奖赛中,两位青年教师同时获得一等奖。

此外,课题组还围绕课题听课、评课,撰写课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的组员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坚持研究,部分老师还去了福州参加了“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各个学校的校长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我区教研员李建国老师更是对我们关心、鼓励,对我们作全程指导,我们的成绩倾注了他的智慧和成绩!

我们的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实践基础,我们的科研为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全体组员将一如既往,来年争取更大进步!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七

【关键词】Seminar商务跨文化交际 应用 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1-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商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很多职业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熟练的商务业务能力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人际交往和互动。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由言语和非言语交际能力及文化适应能力所组成的综合能力。本文作者尝试把Seminar教学法引入职业学校的课堂,目的是拓宽、提高《商务跨文化交际》课程教与学的实效性。

一、关于Seminar教学法

Seminar(音译为习明纳,意译为讨论会、讲习会)纯粹是舶来品。最早见于18世纪虔敬派教育家佛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中。1737年,德国著名学者格斯纳在德国哥延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从而把Seminar引入到大学中。后来柏林大学对Seminar进行了改造,把它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形式:教学——科研研讨班。其含义是指:“大学或者研究生院中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原创性或者集中性研究的一小组高年级学生,教授具体通过定期会见这些学生并同学生讨论他们的报告或者研究成果来指导他们。”

Seminar在欧美大学课堂中广为流行。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注重Seminar教学法,在吸收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后,在管理学、外语等专业课程中对该法进行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Seminar的教学模式呈多样化,如在宏观教学计划层次单列讨论课、在中观学科课程层次穿插讨论课、在微观的一堂课或一个知识点运用讨论课等等;还有的对Seminar进行分级(初级、中级、高级),以适应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这就为引入Seminar教学法到职业学校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在职业学校开展Seminar教学法,并不像本科及以上的学校关注前言问题或一门课的基础问题,而是侧重学生对于学习资料的查找、梳理、归纳,实践后的经验积累、交流、提炼与理论印证与认识提升。

二、Seminar教学法在《商务跨文化交际》中的实施

Seminar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教师的前期概要式和后期总结式讲述、学生的专题报告两部分组成。如无特殊情况,基本上安排每个月一次,在开学前一个月教师(教师或指导教师)和各组(每组8人)组长根据教学计划共同敲定好课题,由各组长分配研究任务并指定报告人。学生必须定期汇报报告的准备情况、进度、存在的问题等等,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引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确保学生研究的方向、内容、深广度与教学大纲相符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更新,让其他组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学生在学术场合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顾问或相关专家光临指导。各组在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可以进行模拟报告,以求完善。各组长负责于报告前两周在校园张贴海报,欢迎师生参与。Seminar教学法实践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以一节课45分钟为例):

(一)主持人介绍,导入主题(2—3分钟)。主持人一般由教师担任,用英语对报告人的学习和研究背景做简要的介绍,概要地提及主题,为下面的讨论定基调。主持人不做任何的界定或评价,以免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

(二)主题报告演示(20分钟左右)。报告人(组长或某个组员)利用多媒体对自己的主题进行论述。该部分是对该组全体学生的学术水平以及报告人的礼仪、形象、多媒体制作、现场驾驭能力等总体水平的检阅,因此要求报告人衣着整洁、礼貌谦虚、言语流利。题目要中英文双语制作,摘要部分为英文,报告人尽可能用英语陈述,当然适当的语码转换也是可以的。

(三)讨论与交流(10—15分钟)。这一阶段主要是围绕主题进行交流。针对报告内容,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等)均可向报告人提问,并对报告的命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指出报告中或多媒体演示中的错误,或要求报告人对某些内容进行解释或表达看法。主持人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互动,避免个别学生唱主角。

(四)总结与评点(3—5分钟)。学生对本次报告做总结和致谢,然后由教师或特邀专家简短地对讨论进行点评,对本次课的专题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加以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五)作业布置(1分钟)。“Seminar”课结束后,要求报告人根据报告过程中教师、学生等所提出的意见,与该组成员一起将自己的“Seminar”报告做认真的修改,然后打印成文,作为资料保存。

三、效果与思考

近年来,笔者连续应用Seminar教学法在商务英语班进行了实践,发现其与传统的讲授课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并不是以“传授——接受”的模式让学生掌握一个系统的知识构架,而是特别强调实践、反思、合作及对话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激活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新概念、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通过高水平的思维加工来达成。它的运用给职业学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1)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经常聚在一起围绕主题讨论研究,既分工又合作,集思广益,经过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帮助,学习主动性增强,最明显的一点是,发言的质和量明显改善,学生不仅把课本上的商务跨文化交际知识深入理解,还把静态知识变成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动态知识,明显提高学习的效度;(2)促使学生查阅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更多的学生走向图书馆和利用网络搜索所需信息,学会了做笔记和写一些英文“小豆腐块”,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3)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换,使师生关系更和谐,建立在课程研究的共同兴趣取向的师生关系对在职业学校执教多年的教师来说是一种幸福。

Seminar教学法在职业学校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有两点必须足够重视:(1)每一次实施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教学目标、研讨内容、主题难易度、时空安排、报告人和专家的选定等;(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适时参与和指导,避免在报告中出现严重的知识性错误、曲高和寡或相互衔接的真空地带。

参考文献:

[1]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365.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篇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此农村物理教学面临学生怕学、老师难教的现状,要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学懂物理,乐于学习物理。“快乐物理”课题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和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勇于质疑、提问,从而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监督下逐渐的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教育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也落后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前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推进,当然也难指望学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也无法使他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针对社会经济以及各方面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我们对教育的方式和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转变观念,把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改为传授学习方法和知识并重,既重视知识培养又重视技能的培养,更不能忽略情感的培养。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开放系统,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引和强制,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其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他就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他就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从现代学习方式的方面来讲,通过快乐物理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过程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快乐。

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只要自己喜欢的学科,我就一定能把它学好。但是也有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确很喜欢物理,可物理成绩老是上不去,这是什么原因呢?也有部分学生虽然不太喜欢物理,但是学习起来还比较顺利。我相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碰到过。经过调查持有第一种说法的学生,他们喜欢物理并且能学习好物理的主要原因有:1、教师幽默风趣,知识渊博,教学水平高;2、学生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习惯良好;3、受到家庭中他所信赖的某个成员的职业行为与物理有关、相关或相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较大;4、受到某位科学家的影响;5、物理本身的趣味性,以及它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应用实际联系的紧密性,在他们的心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持有第二种看法的同学,他们喜欢物理主要原因是物理本身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强烈吸地引着他们。他们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原因主要有:1、缺乏正确的方法;2、教师的教学存在某些缺陷;3、过高的要求与学生自己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距较大。

持有第三种说法的学生,其实他们的各学科的成绩均不错,只是他们的兴趣不在物理这门学科上而已。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教师必须从不同的方面采取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讲课不能只照本宣科,应当反复讲学习物理的意义,平时突出讲解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用途,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学习物理的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兴趣和爱好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会有意或无意地记住大量的东西。同时还要指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有个思想准备,有准备就能提高对重点的注意力,有准备就能克服困难,攻克难关。

其次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易到难,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生要有足够的毅力和恒心。

再次,教师要从生活生产中帮助学生发现物理的美,要帮助学生发现学好物理的巨大益处。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是有用的,从内心上要求自己必须学好物理。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回家后查看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先看电器的说明书,自己能看懂多少,再与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个作业要求不高,学生也有兴趣,在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我们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请你在日常生活用品中举出一样,并说出其中用到的物理知识,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不足,在利用你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加以改进。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要求高了很多,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一样,并有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很好的改进意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复习了物理知识,而且主动地去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投其所好,得到快乐。

学习比较差的学生,不仅不能提出问题,就是教师请他们说说自己还有哪些问题不清楚,他们也是含糊不清,这样连教师辅导也难以下手。因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喜欢无边无际地想,教师要鼓励他们海阔天空地想,更要积极鼓励他们要合乎逻辑的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的想像逐步步入科学思维的轨道,以避免胡思乱想。

如何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呢?

1、营造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2、创设有利于提问的最佳情境——让学生乐问(引导提问的一般模式)

提问的最佳情境主要有2种,一是新奇,二是怀疑。

(1)在新奇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设计一些新颖的,充满悬念的或与生活经验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根索源的欲望,此时学生很自然的全身心投入其中,思维一下子就展开,老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怀疑方面,“疑则思,思则问”,在教学中,对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研究某个课题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其他学生提出他们的怀疑。

3、教给学生提问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善问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课堂上,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1)模仿提问法 (2)阅读提问法(3)比较提问法 (4 )反问提问法

(5)推广提问法

(三)、师生共同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性,感受快乐。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乐趣。

目前,我们总体的物理教学质量虽然在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也有了飞跃发展,但是我们现在农村教育的物质条件在提高的情况下,成绩却不见长,造成了优质生源不断进入市区中学,大部分农村中学只留下了三流的生源,也使大部分教师感到课越来越难上,学生的思想工作越来越做,城区学生竞争激烈,农村中学学生竞争意识落后,城乡差别拉大了。因此在农村中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尤为重要。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丰裕,不少学生在生活中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感觉生活非常轻松,毫无负担和压力,因此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很弱。在学习上不求进取的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培养他们的竞争心理非常重要。我们认为:第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为谁而学,要明确学习是谁的责任,谁应当对学习承担责任?要确立每个人各阶段的学习目标,每天要有任务,每周要有计划,每月要有计划,每学期要有自己的目标。第二,在班级中、在年级中,确定自己的竞争对手。例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签订竞争协议,班级中各人确定自己的赶超对象,可以确定自己期中目标和期末目标,并且张榜公布,在班会中公布,以起到监督作用。通过这样的形式很多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了,学习也有了明确的目标,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

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书籍和有关文献资料,寻求更直接的理论支撑并完善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借鉴有关理论进行模式建构的初步的理论研究并进行模式假设和雏形模式建构,用理论指导实践,收集整理与课题研究相近或相关的理论和经验,确保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和正确指导。

(二)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 在实验班中抽取部分班级进行问卷,调查他们对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如何处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情况进行调查,测试后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并从学生角度找出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才是快乐的课堂。

六、研究的初步成效

1、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1)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初步体验到学习物理的快乐。

本课题的研究,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变为主动快乐的探究知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增强。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为学生能主动的融入物理课堂中,学习气氛很浓,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在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中,主动提问,乐于探究,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学习质量得到提高。在我校生源比较差的情况下,物理平均成绩仍稳中有升。

2、教师素质得到提高

(1)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教学行为有了改善

课题组成员确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实行平等教学和民主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课题组成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有了提高,有力推动了我校的课改工作。

(2)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成员在优秀课评比及素质大赛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意识有了增强,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七、问题与反思

课题中期报告 篇九

一、在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完善理论建构

本课题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杜郎口学校“高效课堂”等改革经验,结合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明确提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形成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较完整的指导性意见。

一个目标:教会学生学习。

两个转变:变讲堂为学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个环节:自主学习;充分展示;当堂评价。

四项要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体;教学手段先进多样;教学效果当堂反馈。

五个原则:自主学习原则;合作学习原则;探究学习原则;快乐学习原则和成功学习原则。

上述改革指导性意见的理论基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改革的起点和归宿是努力改善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生活质量(不仅限于学习质量),改变学生课堂上的生命状态,激发生命成长的活力。改革的核心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真正实现学习的自主、自由与自觉,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不仅是学习效果),关键是把课堂最大化的还给学生,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智慧,为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和生活创造最佳课堂环境和条件。

二、在实验与探索中稳步推进课堂结构的改变

为探索课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增强老师们进行课改的信心,学校每学期举行“广雅杯生本活力课堂大赛”。在第一届“生本活力大赛”的基础上,派出课改积极分子,由校长亲自带队,到全国多所课改先进学校取经学习,带回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不惜巨资强化了硬件建设,先后按新课堂要求改建了两个多媒体大教室,精心设计了专门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桌椅,供校级大赛课和展示课使用;配备了高清摄像机,提升了校园网带宽,保证每个老师都能及时观摩校级课改公开课。

截至目前,学校已经组织了三届“广雅杯生本活力课堂”大赛,每次组织形式都有所不同,由最初学校指定个别有课改热情的中青年教师典型引路,到科组推荐,再到全员参与初赛,科组选拔优秀者参加校级决赛,从点到面,逐步扩大参与范围。本学期即将进行的第四届大赛,决定采用四级推门听课的方式进行,目的是实现赛课的常态化,将通过前期试验探索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推广应用到常态课堂,至此,参与新模式改革实验的教师逐步达到了100%。从参与课改的学生来讲,由最初的组建实验班,扩展形成实验年级,到初中和高中的基础年级全部参加,学生参与率也越来越高。参与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表明我校围绕课题进行的课改实验正在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常态化。

三、在总结与反思中提炼形成新模式

初中年级的“三四五”导学式教学模式解读。“三”即为课堂教学结构的三个基本板块:预习(自学)、展示、反馈。“四”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循环程序:第一循环为独立预习、交流展示、评价反馈;第二循环为合作探究、联动展示、评价反馈;第三循环为迁移训练、拓展展示、评价反馈;第四循环为自我诊断、穿插巩固、评价小结。“五”为课堂教学原则的“五项要求”:一是自学预习要充分,二是学生展示要精彩,三是小组互动联动要有质量内涵,四是教师指导要个性化,五是评价要有激励性。

高中年级的“三个基于”自主学习模式,即“基于教的学,基于做的学,基于研的学”,通过引导学生为教会同伴而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为完成某一课题的研究而学,真正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教师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研究中学。高中青年历史教师李娜在大赛课上将自己定位为“导演”的角色,让平时一个不太起眼的学生做“主演”,进行了“小先生制”的尝试,其他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在课前预习时广泛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了精彩的重演历史性的角色化展示,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校领导层逐步由管理型向学习型转化,整个行政团队向“专家治校”方向发展,骆校长关于课改的阶段性总结论文《用情感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获得省级一等奖,多名中层干部的论文也相继获得各项省级奖励。一部分中老年教师迅速转变了观念,从原本观望转为积极参与,努力触摸教改最前沿。一大批青年教师通过参加课改,接受着最新的教育理论的洗礼,迅速站稳讲台,成为教学改革的急先锋。

课堂教学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座位由传统的秧田式转变为马蹄式,强化了小组合作学习。孩子明显的进步,得到了家长的赞许;课堂形式的转变,得到了广雅本部教学督导团专家的赞誉;逐步走向常态化的教改,也得到了周边地区兄弟学校的关注,对周边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推进课题实验研究的基本经验

1. 行政推动是保障。学校行政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学校教改的走向,在多考察、多思考的基础上,找准改革的切入点。既然认准了改革的方向,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校长、副校长,到中层领导,到科组长,自上而下,分工明确,人人参与,形成机制,层层推进。

2. 转变观念是根本。新的学校就应该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全体教师,只有转变了全体教师,乃至学生家长旧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才能够顺利推进。

3. 集体性反思是动力。课堂教学改革只有正确的方向,没有固定的模式,加上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各异,如果照搬他人的成功经验,胶柱鼓瑟,只能处处碰壁,损伤改革的热情和决心,只有及时进行反思总结,迅速推广成功的经验,及时纠正改革的偏差,这样,课改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篇十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报告;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1-0091-02

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经过十几年的普及工作,已经被中小学校广大教师高度认可,并能够积极主动用教育科研解决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校本教育科研方兴未艾。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许多中小学教师不会写研究报告,总结不出研究成果,集中表现为大多数研究报告存在结构性或者内容催等问题。

一、研究报告的基本含义与一般结构

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完成后,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用文本表达出来的文本形式,也叫结题报告。它是概括研究工作、表达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是科研论文的一种形式,也是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研究报告一般有两大结构,一是表述研究结果,二是概述研究工作。

表述研究结果是研究报告的重头戏。实际上,研究报告的大部分文字是用来表述解决课题研究的问题的策略体系、模式和创新性内容的,也就是研究成果,这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功能。

二、撰写研究报告易混淆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1 研究报告的结构性问题与撰写的策略

研究报告出现结构性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过程型:不知道总结什么。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并不知道自己的研究哪些是成果,哪些是效果。这种研究报告多是研究者,特别是撰写者不知道研究报告的重点是要表述研究成果和研究效果。

意义型:研究报告通篇都在写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的效果,但在他的辅助资料中能够找到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成果。这种研究报告除了不知道表述研究结果外,可能是课题设计就有些问题,研究过程中又没有纠正。

描述型:通篇描述几个研究事件。这多半是不知道研究报告是什么,或者课题设计就是一笔糊涂账。

上述类型研究报告表明,中小学校本科研总结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课题设计有问题,研究者成果意识差。课题设计时就忽略成果假设,最后很难总结出成型的成果;二是研究者不会进行科研总结,更不会写研究报告,不知道也表达不出研究成果。这样的课题总结使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大下降。

撰写策略:撰写研究报告切忌“过程化”、“意义化”、“描述化”。在重点表述研究结果的同时要交代清楚选题与研究概况,一般要把握好三个着力点:

一是研究什么了――回答选题、研究意义、目标及内容;二是怎样研究的――回答研究方法执行及实施情况;三是研究出什么了――回答研究成果、效果与研究还存在的问题(详细论证研究成果、效果、评价研究工作,提出未尽事宜)。

2 研究报告的内容性问题与撰写策略

中小学校本科研总结或撰写研究报告,在内容上经常混淆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即研究结果、成果、效果分不清;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分不清;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分不清等。

(1)克服成果无意识问题,明确表述“三果”

三果是指课题研究的结果、成果和效果。中小学教师在课题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时经常出现研究结果、成果、效果混为一谈或者忽视研究成果,用研究的效果代替成果等问题。研究成果与效果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一个项目研究,在总结或撰写研究报告时这“两果”表达不清,这个项目就毫无价值可言。区分“三果”并正确应用是课题总结的关键,是研究意义与价值的根本体现。其含义为:

研究结果。是研究工作所得到的所有内容。包含研究的成果与效果;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发现的新问题;研究中产生的各种附产品,如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等。通常研究的结果主要指相对于研究目标和内容所预期的成果与效果,既是研究的主要目的,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研究的成果。对中小学校本科研而言分狭义成果和广义成果。狭义成果是指研究中提炼出来的解决问题(课题研究的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者应用模式。广义成果是指发表的论文、撰写的著作等。

狭义成果也可称为未公开发表类成果或者称为隐形成果,是中小学校本科研的主要成果形式,是在研究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规律性和结构性的解决问题的体系,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由于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成果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发表的论文和著作等才是成果,因此,经常忽视或者没有意识总结这些隐形成果,这是当前中小学校本科研存在的一个代表性问题,致使许多校本科研的有用成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提炼、总结、应用和推广。

中小学校本科研多为实践性研究,通过研究报告来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是中小学教师校本科研的主要形式。许多中小学教师缺乏科研成果意识,更缺乏总结与推广意识,即使也多是教育叙事,加之通过文本形式公开发表成果比较困难,易形成忽视总结与提炼成果的问题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效果。是研究的“对象”受到研究成果应用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而且是正向变化。如学生的学习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参与研究和实验的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是受研究成果影响的效果。阐述研究效果主要是显示研究成果的价值。

(2)克服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混淆问题,概括并清楚表述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报告中经常会出现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混为一谈,找不到研究目标或者把研究目标当成研究内容,把研究内容当成研究目标的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评价研究报告的重要前提条件。研究目标一般是针对研究的问题和选题要求而提出的研究预期,可以认为是研究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程度。研究目标是课题的纵向选择。表述时,要按这一要求表述清楚研究将要达到的目的和程度。比如,研究学生语文阅读素质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就应该是研究目标之一,会读书是目的性要求,能自主读书是程度性要求。

研究内容是围绕着解决问题的目标预期所涉及的横向要素。即与解决问题预期相关联,所展开的方方面面的、能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影响的因素。表述时,要从横向表述清楚对研究问题而言所扩展出的研究因素,如“学生语文阅读素质培养”选题,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就涉及“培养方式”:课堂教学(朗读、分析、写作)、课后活动(阅读、作业、观察)、评价体系(内容、标准、课堂、课后)等因素。这些都是对培养目标有影响的因素,他们的变化都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3)克服研究方法简单化问题,简练并恰当表述研究方法

多数研究报告,在表述研究方法时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性问题。一是简单到了聊聊几笔,如课题研究应用了“实验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等,没有具体内容;二是从头到尾写过程,篇幅很长。交代研究方法是为了佐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方法表述不准确,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就会打折扣。表述研究方法一般的着力点有两个:

一是思想路线。通常讲,就是课题的研究思路,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从哪里人手,怎样展开,如何突破难点,如何抓住重点等。看课题的思想路线就能知道课题的研究水平,有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思路,必然有高水平课题成果。

例如,有一位教师认为,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最基本的基础,具有决定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他就确定了以语感教学为核心,从阅读人手(路径),在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等方面展开,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纠正语文技术性教学问题为主线的思想路线。

二是技术路线。就是课题研究采用的技术手段、路径等。是具体的方法路径,如观察方法与观察途径,测量工具与测量方式,实验方式与实验程序,哪些程序在先哪些程序在后等。技术路线正确,研究的科学性就强。

上一篇:寄宿生管理制度 寄宿生管理工作总结通用14篇 寄宿生规章管理制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工作总结推荐
  • 小学生寒假期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2
  • 119消防宣传活动日主题班会记录 11
  • 2020年大三学年总结 2024年大三学
  • 测试员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 最新测试
  • 以学铸魂践忠诚 专题研讨交流发言稿范文六篇 学思践悟铸忠诚
  • 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征文800字精选5篇 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征文
  •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情况报告最新3篇
  • 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汇报精选6篇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1500字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论文1500字
  • 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精选5篇 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精选5篇
  • 猜你喜欢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