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 初中奥数app软件

更新时间:2023-03-0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1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方差公式: ;

  完全*方公式:

  (3)十字相乘法: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

  若 的两个根是 、 ,则有: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阅读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1)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5篇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1

  众所周知,奥数在考试中绝对有着地位,要实现"笑胜出",孩子在重点中学的数学测验中脱颖而出是十分必要的。从三年级就开始学习的奥数积累到六年级,孩子做过无数的题目,见过无数的题型,但能反映在那张试卷上的,无非也就那么几个知识点。而在这些知识点中,重要的无非也就是这么几个——"数、行、形、算"。

  何谓"数、行、形、算",也就是数论,行程,图形、计算四个问题。数论难在它的抽象,这是区分尖子生和普通生的关键;行程问题复杂就在其应用,孩子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求的不仅是其思维,还有其表述;图形问题(几何问题)杂而难,重点要求的是面积的计算,这是中学教育的开始;计算是基础,是孩子取得高分的必要保障。

  由于这四个问题,学生容易入门,但不易熟练,时常犯错误,因此成为近年来重点中学考试的热点,据统计清华附中近年来的这几大问题的考题占据全部了80%左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仁华学校六年级等对这些问题的考察也十分偏重,而数论和行程问题的考察更是重中之重,往往占到一张试卷的50%。如何复习这四方面的内容呢?

  对于图形问题,我们要说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重点加强的是面积的计算。计算的技巧和方法也是在做题的总结和加强的,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数论和行程问题的复习方法。

  数论在数论学习中学生往往容易犯如下几个错误:

  1、读题障碍。数论的题目叙述往往只有几句话,甚至只有一行,可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却表达了很多意思,学生如果读不出题中的意思,题目通常会解错。

  2、知识僵化。由于数论问题非常抽象,大多数学生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消化"所学的内容,导致各个知识点都似曾相识,但遇到实际题目却一筹莫展。例如,说起奇偶性都知道怎么回事,马上就开始背:"奇数+奇数=偶数……"可是在做题的时候就想不到用。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数论定理的灵活运用很欠缺。提起定理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但是对各个概念和性质缺乏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更不用说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了。

  知识体系:

  整除问题:

  (1)数的整除的特征和性质 (常考内容)

  (2)位值原理的应用(用字母和数字混合表示多位数)

  质数合数:

  (1)质数、合数的概念和判断(2)分解质因数(重点)

  约数倍数:

  (1)最大公约最小公倍数(2)约数个数决定法则 (常考内容)

  余数问题:

  (1)带余除式的理解和运用;(2)同余的性质和运用;(3)*剩余定理奇偶问题:(1)奇偶与四则运算;(2)奇偶性质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完全*方数:(1)完全*方数的判断和性质(2)完全*方数的运用整数及分数的分解与分拆(重点、难点)

  这四个问题我们需要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一些名校的试卷分析发现,虽然他们对以上的几个问题考察较多,但是难度通常不大,中等难度题目出现的频率很高,通常在60%以上,因此我们的同学只要夯实基础,对于这样的一张试卷的完成应该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对此,我们给出建议: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要搞竞赛,只是为了进入重点中学,中等题的掌握绝对是我们的重点,不能盲目追求难度,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2

  知识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去商场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电梯乘坐,在小学奥数中,电梯问题也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研究,我们在复习中应当努力探究其奥秘。

  电梯问题其实是复杂行程问题中的一类。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电梯裸露出来的级数始终一样,即可见级数不变;二是无论人在电梯上是顺行,还是逆行,最终合走的都是电梯的可见级数;三是在同一个人上下往返的情况下,符合流水行程的速度关系,即

  顺行速度=正常行走速度+扶梯运行速度

  逆行速度=正常行走速度-扶梯运行速度

  与流水行船不同的是,自动扶梯上的行走速度有两种度量:一种是“单位时间运动了多少米”;一种是“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这两种速度看似形同,实则不等。拿流水行程问题作比较,“单位时间运动了多少米”对应的是流水行程问题中的“船只顺(逆)水速度”;而“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对应的是“船只静水速度”。一般奥数题目涉及自动扶梯的问题中更多的只出现后一种速度,即“单位时间走了多少级台阶”,所以处理数量关系的时候要非常小心,理清了各种数量关系,自动扶梯上的行程问题会变得非常简单。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3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

  54–18=36(岁)

  ⑵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1=6

  ⑶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6(岁)

  ⑷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6=12(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均数

  基本公式:①*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均数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4

  二进制及其应用

  十进制:用0~9十个数字表示,逢10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十位上的2表示20,百位上的2表示200。所以234=200+30+4=2102+310+4。

  =An10n-1+An-110n-2+An-210n-3+An-310n-4+An-410n-5+An-610n-7++A3102+A2101+A1100

  注意:N0=1;N1=N(其中N是任意自然数)

  二进制:用0~1两个数字表示,逢2进1;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含义。

  (2)= An2n-1+An-12n-2+An-22n-3+An-32n-4+An-42n-5+An-62n-7

  ++A322+A221+A120

  注意:An不是0就是1。

  十进制化成二进制:

  ①根据二进制满2进1的特点,用2连续去除这个数,直到商为0,然后把每次所得的余数按自下而上依次写出即可。

  ②先找出不大于该数的2的n次方,再求它们的差,再找不大于这个差的2的n次方,依此方法一直找到差为0,按照二进制展开式特点即可写出。

小升初的奥数知识点5

知识点:

  发车问题是行程问题里面一种很常见的题型,解决发车问题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为便于叙述,现将发车问题进行一般化处理:某人以匀速行走在一条公交车线路上,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均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他发现从背后每隔a分钟驶过一辆公交车,而从迎面每隔b分钟就有一辆公交车驶来。问:公交车站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假如公交车的速度不变,而且中间站停车的时间也忽略不计。)

  原型

  因为车站每隔相等的时间发一次车,而且车速不变,所以同向的、前后的两辆公交车间的距离相等。这个相等的距离也是公交车在发车间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所以对于紧挨着的两辆车,有以下关系式:两车间隔距离(发车间隔)=发车时间间隔×车速在这里,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个发车间隔假设为“1”。

  背后追上,追及问题

  由图可以知道,人车行驶方向相同,人所在的位置与前一辆车相同,和下一辆车的距离就是发车间隔,下一辆车想追上人,那么就要比人多走这个发车间隔。

  所以,根据“同向追及”,追及路程=发车间隔=(车速-人速)×追及时间,我们知道:公交车与行人a分钟所走的路程差是1,即公交车比行人每分钟多走1/a,1/a就是公交车与行人的速度差。即:(车速-人速)=1/a。

  迎面开来,相遇问题

  由图可以知道,人车行驶方向相反,人所在的位置与前一辆车相同,和下一辆车的距离就是发车间隔,下一辆车和人相遇,那么人车的路程和就是这个发车间隔。

  所以,根据“相向相遇”,路程和=发车间隔=(车速+人速)×相遇时间,我们知道:公交车与行*分钟所走的路程和是1,即公交车与行人每分钟一共走1/b,1/b就是公交车与行人的速度和。即:(车速+人速)=1/b。

  这样,我们把发车问题化归成了“和差问题”。根据“和差问题”的解法: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可以很容易地求出车速是:(1/a+1/b)÷2=(a+b)/2ab,人速是:(1/b-1/a)÷2=(a-b)/2ab。又因为公交车在这个“间隔相等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是1,所以再用公式:路程÷速度=时间,我们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即公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是:1÷(a+b)/2ab=2ab/(a+b)。

  总结:发车问题的难点在于时间的把握上,其实只要知道这个时间从何而起,何时结束,那么发车问题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相遇、追及问题了!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2)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 (菁选3篇)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1

  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连接起来的字母或者数字。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列方程:把两个或几个相等的代数式用等号连起来。

  列方程关键问题:用两个以上的不同代数式表示同一个数。

  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除0),等式不变。

  移项:把数或式子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移项规则:先移加减,后变乘除;先去大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小括号。

  加去括号规则: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则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添、去括号,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号都要改变;括号里面的数前没有“+”或“-”的,都按有“+”处理。

  移项关键问题:运用等式的性质,移项规则,加、去括号规则。

  乘法分配率:a(b+c)=ab+ac。

  解方程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求解。

  方程组:几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

  解方程组的步骤:①消元;②按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消元的方法:①加减消元;②代入消元。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2

  知识点:

  “环形跑道”,也是称为封闭回路,它可以是环形的.、圆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也可以是由长方形和两个半圆组成的运动场形状,还可以是往复路线等。

  环形跑道问题不过就是把“行程”的过程搬到了环形跑道上进行,它仍然符合行程问题的公式。

  运动特点分为方向相同与相反、出发时间早与晚、起点是否相同、速度快慢等。做题时要注意:

  1、确定方向:

  (1)反向即为相遇问题,就有 S 和 = V 和 ×t 遇

  (2)同向即为追及问题,就有 S 差 = V 差 ×t 追

  2、确定起始点

  (1)同地:周期现象

  反向(相遇): 第1 次相遇,共合跑 1 圈

  第2 次相遇,共合跑 2 圈

  ……

  第 n 次相遇,共合跑 n圈

  同向(追及): 第1 次追上,共多跑 1 圈

  第2 次追上,共多跑 2 圈

  ……

  第 n 次追上,共多跑 n圈

  (2)异地:第 1 次特殊,从第 2 次开始即为周期现象 (具体情况我们根据题目分析)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3

  1.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

  年龄问题:已知两人的年龄,求若干年前或若干年后两人年龄之间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叫做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8岁,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⑴ 父子年龄的差是多少?54 – 18 = 36(岁)

  ⑵ 几年前父亲年龄比儿子年龄大几倍? 7 - 1 = 6

  ⑶ 几年前儿子多少岁? 36÷6 = 6(岁)

  ⑷ 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18 – 6 = 12 (年)

  答:12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

  2、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归一问题特点)

  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复合应用题中的某些问题,解题时需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一个单位量的数值,如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单位物品的价格、单位时间所行的距离等等,然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出结果。这样的应用题就叫做归一问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归一法”。有些归一问题可以采取同类数量之间进行倍数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种方法叫做倍比法。

  由上所述,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

  3、小升初奥数知识点(植树问题总结)

  植树问题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

  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4、小升初奥数知识点(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5、小升初奥数知识点(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

  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3)

——小学奥数知识点讲解

小学奥数知识点讲解1

  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有n类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有m1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方法中有m2种不同方法……,在第n类方法中有mn种不同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分类方法。

  基本特征:每一种方法都可完成任务。

  乘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分成n个步骤进行,做第1步有m1种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种方法,第2步总有m2种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种方法,第n步总有mn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任务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的完成步骤。

  基本特征: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直线:一点在直线或空间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直线特点:没有端点,没有长度。

  线段:直线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叫端点。

  线段特点: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射线:把直线的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特点: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

  ①数线段规律:总数=1+2+3+…+(点数一1);

  ②数角规律=1+2+3+…+(射线数一1);

  ③数长方形规律:个数=长的.线段数×宽的线段数:

  ④数长方形规律:个数=1×1+2×2+3×3+…+行数×列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4)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3篇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1

  *气候

  一、*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

  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

  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

  2、夏季气温分布:

  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温差不大

  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原地势高

  二、*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

  1、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成因:海陆位置,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

  2、时间分配

  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季长,年际变化大。

  成因:降水年际变化与夏季风进退规律有关

  三、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1.5月登陆,南岭以南,6月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淮河流域,7-8月到达华北至东北,10月退出大陆

  2.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集中在夏季,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降水年际变化大

  四、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五、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气候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有各类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盛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雨热同期

  六、*主要灾害性天气

  1、寒潮

  发生于秋末,冬季,初春,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强冷空气入侵

  2、台风

  夏秋季节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流,西北太*洋最多

  3、旱涝

  春夏多旱,夏秋多涝,降水季节不均,年际变化大,台风带来暴雨

  4、沙尘暴

  冬春季,源于蒙古和我国的沙漠,在春季随风吹袭

  河流和湖泊

  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1、外流区区域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其供水区为外流区域

  2、内流区域

  最终末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其供水区为内流区域

  3、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二、*主要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征

  1、东北地区

  黑龙江松花江流量丰富,汛期较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小,冰期长

  2、秦岭-淮河以北(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辽河,海河,黄河流量较小,汛期短,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冰期短

  3、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流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变化水,含沙量小,无冰期

  4、西南地区(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

初中地理中考的知识点2

  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世界、居民是*人(白色人种)通用*语、信奉*教。

  ⑵、西亚是*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的麦加是*教创始人的诞生地,*教的圣城;

  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宝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

  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洋→日本。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约居各大洲之首

  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发达;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图在世界地理(下册)P 58)。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南极地区图见世界地理(下册)P 59 )。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⑷、*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5)

——初中政治知识点3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1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初中政治知识点2

  一、“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二、“最”类

  1、*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和拥护祖国统一的*,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初中政治知识点3

  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

  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

  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

  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

  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6)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3篇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1

  欢快的青春节拍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P35

  (1)身体外型的变化。

  (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2、为什么要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P37

  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这些内心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上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长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

  3、怎样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P38

  答:(1)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2)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或给朋友写信等等。(学生回答符合题意要求)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

  5.正确对待青春期对一些问题存在的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P40

  (1)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2)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

  6、解读青春的含义?P41-42

  青春不仅表示着秀丽的容颜、优雅的气质以及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涵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7.如何理解青春是幸福的P43

  (1)在青春期,我们会有许多苦恼,也许会一个人流泪,有时甚至怅然若失。但青春更多的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

  (2)因为拥有青春,我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追寻。

  (3)因为拥有青春,我们不怕失败,相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

  (4)青春的这种幸福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初中政治重要的知识点2

  自我新期待

  1.自我新认识的含义 P46(怎样认识自我?)

  (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3)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我P48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最了解的人是自己,要认识自己就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每位同学都要全面认识自己,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一个人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一个人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3.为什么要发掘自我的潜能P51

  (1)自我是不断发展的,自我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方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我们要善于把它们发掘出来。

  (3)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4.发掘我们潜能的两种方法P52

  (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2)在心中想像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励自己的斗志,释放自己的潜能。

  (3)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激发潜能。

  5.人身上的七种基本智能P72

  ①语言智能;②音乐智能;③数理逻辑智能;④空间智能;⑤身体运动智能;⑥人际交往智能;⑦自我认识智能。

  6、怎样看待喜欢明星现象?P54

  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应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7、从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个人的成长目标。P56

  8、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重在知识学习与品德培养。P57

  9、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P57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7)

——小学五年级奥数知识点: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

小学五年级奥数知识点: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1

  1.质数与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要特别记住: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

  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把30分解质因数。

  解:30=2×3×5。

  其中2、3、5叫做30的质因数。

  又如12=2×2×3=22×3,2、3都叫做12的质因数。


初中奥数的知识点3篇(扩展8)

——数的整除知识点总结

数的整除知识点总结1

  1、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总结: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上一篇:纽约长岛旅游攻略-长岛旅游景点 烟台长岛旅游攻略住宿 下一篇:爱党爱国作文10篇 爱党爱国作文100字
教案推荐
  • 2023年月工作总结及体会 月工作总
  • 考研数学复习计划通用9篇(数学考研
  •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小学数学优
  • 个人述职报告模板优秀9篇 个人述职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本完整版免费阅读_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文章节目录陆青云唐嫣 第1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