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03-12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1

  【摘要】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代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一直以来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当前社会的生活,并且这些影响对公司管理的理念也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儒家思想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儒家思想;公司;管理

  1.引言

  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代表人物都提出来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出现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先秦儒家,后来发展到汉代,为董仲舒的汉代儒家,以及宋明儒家等。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孟子进一步拓展了儒家思想,孟子认为以“仁政”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后来来着赵国的荀子继孔子和孟子两位哲学家之后提出“礼”、“法”。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儒家思想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成为了我们国家重要的文化思想核心,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依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我们当前的公司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儒家思想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公司管理

  首先儒家的人本观与现代公司管理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是儒家思想重要特征。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注意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对人的社会价值给予高度肯定。

  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放在公司管理之中,其意思就是要求公司管理者首先要关心爱护公司员工,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公司的团结,在这里提到的团结,同样也是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注意和谐发展和团结,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状态,这就是讲公司中的团结问题,公司的各成员要有团队精神,要求其内部的各成员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一个做人做事讲效率的团队就是每个公司都想要的理想团队,这就要求团队中各成员之间都具有非常好的合作和协作能力,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向心力。

  一个团队能有这种精神,那么对于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十分有益,也就促使企业在一个激烈且良性竞争的环境里健康发展。孔子一直很重视“人”与“人际关系”,提出要提高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肯定人的价值。现如今,各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基本观点都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作用。

  人是公司业务的具体操作者,只要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工作热情,靠其主动性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永久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实现市场利益的.最大化。公司不断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付诸于实际工作当中,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和劳动成果,切实保障其收入和应有的权利,不仅要切实解决员工的工作问题,还要关心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时刻刻为员工着想,成为公司的主人,同时还要选贤任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等。儒家诚信和中庸观与现代公司管理相通。诚信是历史上众多儒家先哲圣贤所推崇和追求的道德情操之一,孔子就曾说:“民无信不立”;诚信指的是诚实守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是每个体内在的修养,而守信则是其外在的各种表现。

  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各公司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时刻遵守的戒尺,是公司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公司想要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其根本的撑力要依赖于公司的信誉,而信誉往往靠长期诚信的合作获得,只有“诚”才有“信”,只有“诚信”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信誉。

  公司良好的声誉、信誉、形象的建立及维护,往往依赖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只有生产合格的产品、树立健康的经营理念,*思想,长远打算,才能做到诚信经营,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信誉及知名度。如果在经营中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产品假冒伪劣,那么这个公司终将失去信誉,同时也会失去市场。另外儒家讲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反对“过”与“不及”,主张“中道”,即“适度”,“恰到好处”,凡事过犹不及,要有个度。这对公司高层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公司的管理当中,不仅要注重企业自身的成长,员工新技能的培训与提高,同时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做到不守旧不排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宏观方向上,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其效果,既要“适中”又要“达变”的原则,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儒家思想的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仁”,儒家思想要求以与人为善,也就是关心和爱护公司员工,有利于协调公司内部员工关系,促进内部和谐稳定。

  公司员工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更加和谐的发展和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说明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公司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关系着公司能否应对这种外部竞争的能力,公司要保持旺盛的发展能力,需要将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公司之中。

  3.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儒家思想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势必体现在公司的行为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公司管理者应该发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推动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司管理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公司管理水*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军,黄少英.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公司管理伦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李晓蓉.儒家经典与*式管理[M].北京:公司管理出版社,2006.

  [3]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阅读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1)

——儒家思想精髓总结3篇

儒家思想精髓总结1

  儒家思想是*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等教育的权利。

  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2)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3篇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1

  1、《论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13、《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16、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3)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 (荟萃2篇)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1

  [内容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孔子生*、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动乱,避居鲁国。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民的境地。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以后,他自觉所学有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开始招收门徒,进行教育,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齐景公的接见,回到鲁国后又曾担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得到展现。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甚至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境地。孔子离开鲁国14年后,67岁时返回鲁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至鲁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在“礼坏乐崩”的大环境中,鲁国比较保守,不但“犹秉周礼”,而且保存的周礼最多,以至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诗经》《左传》)中就己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仁真正具有《论语》那样强调的重要性与崇高地位则始于孔子。

  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处,但在不同的场合,他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质意义,即可作为定义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浅层次定义。

  其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要把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社会的博爱。

  其四,“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

  上面四个关于仁的定义,层次分明,其内涵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含义。

  2、实践仁的方式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方式有多种,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将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炼,就可以升华成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因而要尽力帮助别人;“恕”则指自己懒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忠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㈡孔子的“礼”

  1、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主张“为国之礼”(《先进》),“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主张用礼来治国,建立一种“礼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而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及礼仪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礼,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会”。

  2、实践礼的方式

  孔子认为礼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奉行礼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中庸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调和与折衷,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中与和又是相辅相成,彼此相关的,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的价值

  孔子很重视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与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被讨论的,原本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出发,孔子认为要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之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培养具有上述弘扬与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养目标。

  2、关于教育的作用。

  《礼记·大学》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民,不分华夏与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4、关于教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四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于“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约2500年前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5、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式的内在联系,这是*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6、关于教学的方法。

  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7、关于教材建设。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编订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被荀子尊敬为“六经”。除《乐》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认真朴素的态度,把思维聚焦于人生的实际问题。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早在公元1世纪,儒家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年*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批准设立,这是第一次以*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和的东方品格和释方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必须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在*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浅谈孔子儒家思想论文2

  [内容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孔子生*、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动乱,避居鲁国。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民的境地。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以后,他自觉所学有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开始招收门徒,进行教育,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齐景公的接见,回到鲁国后又曾担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得到展现。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甚至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境地。孔子离开鲁国14年后,67岁时返回鲁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至鲁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在“礼坏乐崩”的大环境中,鲁国比较保守,不但“犹秉周礼”,而且保存的周礼最多,以至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诗经》《左传》)中就己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仁真正具有《论语》那样强调的重要性与崇高地位则始于孔子。

  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处,但在不同的场合,他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质意义,即可作为定义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浅层次定义。

  其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要把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社会的博爱。

  其四,“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

  上面四个关于仁的定义,层次分明,其内涵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含义。

  2、实践仁的方式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方式有多种,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将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炼,就可以升华成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因而要尽力帮助别人;“恕”则指自己懒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忠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㈡孔子的“礼”

  1、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主张“为国之礼”(《先进》),“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主张用礼来治国,建立一种“礼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而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及礼仪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礼,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会”。

  2、实践礼的方式

  孔子认为礼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奉行礼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中庸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调和与折衷,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中与和又是相辅相成,彼此相关的,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的价值

  孔子很重视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与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被讨论的,原本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出发,孔子认为要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之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培养具有上述弘扬与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养目标。

  2、关于教育的作用。

  《礼记·大学》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民,不分华夏与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4、关于教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四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于“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约2500年前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5、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式的内在联系,这是*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6、关于教学的方法。

  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7、关于教材建设。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编订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被荀子尊敬为“六经”。除《乐》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认真朴素的态度,把思维聚焦于人生的实际问题。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早在公元1世纪,儒家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05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05年*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批准设立,这是第一次以*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和的东方品格和释方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必须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在*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4)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10篇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1

  人从懂事以来,就开始有思想了。心想事成,你心里在想,事才会成,从来没有想过,也不可能去做那个事,在做一件事之前,先想想有什么结果,以结果来导向我该怎样做才会有这个结果。什么事情都有两面,你看人民币正面人头像,背面大会堂,你是看正面还是反面,永远要看好的一面,才会得到好的思想,好的思想才会有好的结果。

  你吃的什么?才会拉什么?你接受的是正面的讯息,就会得到正面的能量。追求完美,是成功的关键。设定目标才少走弯路,没有目标,就会盲目,就会瞎转,目标有了,就要行动,很多人知道怎么减肥,知道怎么戒烟,可是,就是不行动,懒得动,这也是根源,人活在世上的价值观,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的动力的源泉。

  人生其实就是一种贡献,你看阳光无私的照着,小草长大了,牛来吃,牛又人来吃,人死了化为泥土,又来帮助小草。

  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好的开始就有好的结果,坏的开始就有坏的结果。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2

  大概一个人的脑子里真的不可能同时想好多事情吧,又或者是一个人同时做好多事情的能力,真的是不够,一句也就是说,哪怕你同时做这两件事情,得到的是两份收益,但是当你真正的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还是力不从心!

  而且力不从心的不只是你身体上的能力,更多的是你思维能力。

  就拿兼职来说吧!我真的是特别佩服有的人,无论哪一种兼职都可以做,并且还可以同时进行好多种,真的是感觉太厉害了!可是我对于自己来说,真的是能力太弱了吧?

  之前就是自己一直在写作文的时候,好像也只有这一件事情做的比较专业一点,后来就是当遇上别的事情去做的时候,自己就把写作文的事情彻底的放到了一边,虽然就是也无数次的告诉自己说时间也是有的,可以去写一写,可是当你去面对空白一页的时候,你的脑子里真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尽管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也特别多,无论哪一件事情都足以让你写成一片不大不小的作文,尽管如此,你却始终静不下心来认真的去做!

  可是当自己后来真正放空自己,就是是想要重新去做,还写作文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沉淀在脑子里的那种想法再一次浮现出来,并且的行程特别调理的构思,让自己可以继续去做这件事情!

  可能自己的脑子真的是特别的小,能够容得下的事情和能够做的出来的事情,只有其中的一两件,要是好多事情同时进行的话,自己真的是会感到力不从心!

  包括自己的思维也是如此!之前一直想的是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面对写作文的时候,真的是变得一片空白!现在突然之间回归的时候,却发现大脑突然之间又清醒起来~

  真的是一种特别奇怪的想法!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3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这样。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在课堂、课后,总会听到一些令我厌恶的东西。在上课的时候,只要谁说话,不管谁说的,老师说的,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也罢。但凡读音关于意思关于“性”的正常讲课的时候,就会引起全班,几乎全班的学生窃窃私语,并浮想联翩,然后成为一些不堪入耳的话,再就是想入非非,讲完以后的课堂的纪律要维持好一阵子才得以继续进行。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景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于家长。在*时言谈中不注意口头语言和行为,导致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错误的思想,从而使孩子进一步想象,最后不堪入耳。

  二是在于老师。比如上述情景,有觉悟的老师会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明白事理,最后感悟。但那些对事物没有正确认识的老师,会难以启齿,最会使学生也在思想上有了错误,并继续传播下去。最可气的是那些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病人”的老师,会视而不见,甚至与学生一起来误入歧途,使学生思想中的那颗毒瘤越来越大,最后走上犯罪之路。这并不是夸大事实。

  三是在于同学之间。上课老师灌输的良药,到了下课,会被思想肮脏的学生全部翻盘。而没有自己思想和见解的学生,也会被他们拖下水,把低俗*庸当成正道,这样一来,恶性循环,结果不言而喻。

  处在儿童期的孩子,接触到这些东西,必然有好奇心,但如此扭曲事物的本质,实在是毁灭自己的前途啊。

  我现在已经离开了小学,想想曾经身边的同学和现在就耳目濡染的言行,我不由的担忧他们的未来。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4

  嘿!这个题目,让自己想了很久,究竟是有思想的人总有钱还是有钱的人总有思想!后来想想了想。还是后者较好!

  说起思想,每个人都有私心,谁没有思想,只是这种思想的程度并不一样!

  在各种亲人中,有我认识的那么个有思想的有钱人!

  怎么说呢,这位亲人的外表上看起来有一种谦虚但是又看不起人的感觉!有种对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的眼神!

  各位舅舅都属于那种不怎么和睦,没有一条心的那种,每次有什么大问题,都会有这位有钱人出手!他,应该可以算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中的贵人了吧!每次遇难都可以有他的相助!

  这位有钱人,没有那么大的岁数,他,应该是比三舅舅还要小吧!或许是人家懂得保养,所以才看起来那么年轻吧!

  怎么说,他给我的感觉是有思想的人!每次遇到问题,他首先是通过思考,然后很有条理地给别人分析,然后让别人心服口服,再者让人从心里佩服他!就这样,他得到了人心,往后无论发生什么,他说的都是对的,可能他说的真的就是对的吧!

  他,一个乐观的人,我不知他为何会如此富裕,为何整天看起来无所事事,每天都在管理我们这个大家族里面的事情,但是还能如此富裕!我想,唯一的解释是,他是一个比其他人呢还要有思想的人!

  怎么说呢,他有一种逻辑,喜欢打分!他不喜欢考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喜欢打分的人,每次做一件事情,他都会为自己及他人打分,若分数不理想,他总会找出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我听姐姐们说,他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但是,他却可以环游全国!

  好吧好吧!谁叫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谁叫她是一个有钱的人!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5

  有时我会想自己为什么没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那样就会有吃不完的食物,漂亮的衣服,在爱的海洋里遨游,要什么有什么,长大才不用苦苦的劳动。可是我就会对自己说还是面对现实吧!其实这就是一些孩子单纯的思想!没有一个孩子没歪思想的。

  后来才想到难道我现在不幸福吗

  妈咪的啰嗦,爹哋的问候,多少爱的唾沫星?其实家人养自己真的很难。

  就先说我的妈妈吧,她怀孕十个月生下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现在有了妹妹妈妈还没歇息就又要照顾妹妹,看着妹妹多幸福就知道妈妈以前怎么爱我。爸爸上班,妈妈持家,妈妈既要教我们怎么做人还要洗衣,做饭,洗碗,拖地说起来我嘴都累!

  说起妈妈我就会想起爸爸。

  一说爸爸我就会用幽默严肃这两个词形容。爸爸把很多希望都放在我身上,读到这里读者都可能会以为我是爸爸是个望女成凤的人吧!在我身上扛着许多压力,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爸爸为了让我放轻松,没压力,常常去带我看电影,聊天。不过爸爸严肃起来能吓我尿裤子。

  记得有一次我们补课班不让补课了,我却给妈妈撒谎说还要补课,其实为的是去书店看书,爸爸得知这个消息后那叫个厉害,拿了个痒痒挠打我,我当时都吓尿裤子了(真丢人)爸爸又给我讲撒谎不好,独自出去大人很担心,我也反思了,觉得自己真的太伤大人的心了,用他们的宽容去撒谎真不对!

  其实小孩都以为做爸爸妈妈都很好,想咋就咋,还像皇上一样把孩子使换来使唤去的。但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养育孩子的时候又开心又多思,害怕自己教育方式错了让孩子有种报复心理,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孝心的好孩子,报答父母啊!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6

  冰心的小诗笔触自然、细腻,华丽而不张扬,零碎中丝毫不失“爱的哲学”。

  那么,可想而知——无数人曾拜倒在她的文字下。

  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也许有一天,在字符堆中徘徊许了,我幡然醒悟。原来,冰心的诗不过如此。

  可以这么说,如果当年的冰心没有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繁星》、《春水》。

  或许,第一次接触《繁星》、《春水》,你会觉得语言清丽,哲学,文字飘香,深沉而深刻。阅读,是沉醉的开始。于是,你不分日夜地放纵自己,努力地与眼皮作战争……这样,走了下去。

  的确,她的诗真实而不虚伪,感人至深。

  她的母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她的童年幻想连连,引人入胜;她的自然至善至美,无穷回味。

  终于,时日长久了。

  再次轻轻地嚼着这些文字,我只能为此叹息:冰心奶奶完全袭受了女流作家之短,而几无女流作家之长。冰心,可谓是一位极冷到0℃的人,尽管她的体温正常。

  再次细细地品味《繁星》与《春水》,它终究是一部登不上大雅之堂的诗集。慢慢回想:选几个优美的字句调动一番,便成了一首诗,旬积月聚便成了一个集。诗意似是而非,并且这是一种最易偷懒的诗体。但可悲的是,21世纪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时尚。

  再次久久地去阅读,当你读完她的散文与她的诗集,聪明的你会发现,《繁星》和《春水》虽然称是诗集,但却更近似于散文,字字句句,都保持着散文的气息。

  “我想,冰心奶奶是不适宜写诗的”。

  我只能这样说,也惟有这样说。

  零碎的思想,冰心的诗集,渐渐地消逝……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7

  开学近一个月了。生活依然不紧不慢,不愠不火的继续着。看着初一新生一张张略带稚嫩的面孔,感觉到年华正在渐渐苍老。像从指缝间下落的雨水一般无从捕捉。夜里睡不着的时候我就会想,以后会记得的美丽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痛楚的。然后独自看着这片天慢慢亮起来。

  初三就这样摆在了我的面前,开学的第一天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没有传说中地狱般的黑暗,熟悉的声音熟悉的笑脸熟悉的感觉。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变,一切一如从前,以为我还可以像以前一样大把大把的挥霍时间挥霍青春。我高兴的把这一切说给Amy听,她一脸认真的看着我说初夏,你一直只知道关心别人的变化,却不知道变化最大的就是你。你看看你桌上的习题册做了多少了,多的吓人!

  脑子里飞速扫过这一个月来的生活,想起昨天爸爸一脸怀疑的问我这个月的电话费怎么突然少了那么多?想起课间时不再捧着漫画看,想起上课的时候不再睡觉不再偷偷发短信不再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想起不再随心所欲地做作业,想起不再每天放学后在街上转悠,想起不再每天盯着帅哥看,想起不再花太多时间在衣服上,想起很长时间没上网,没写BLOG,没听歌,没看蜡笔小新。

  心生生的疼起来。

  我每天穿着规矩的校服,干净的白球鞋,背着双肩包踩着地上的落叶穿越小城熟悉的街道奔走在学校和家之间,不再东张西望不再踏着铃声进教室。做一本一本的习题册,背似乎永远也背不完的英语单词,上课记漂亮整洁的笔记,认真做每一科作业,然后按时交给老师,写有头有尾有内容且思想积极向上的作文。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同样的旋律。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8

  我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入麦肯锡的,所以,我比别人加倍努力。其中一项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

  当时,我是从横滨出发去公司上班的。每天早上,我利用从横滨到东京车站的28分钟时间,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例如,一眼看到垂吊式的车厢广告,就以这个广告为题目,思考“如果这家广告公司的社长要我协助他们公司提高业绩,我该怎么做?”当脑子习惯思考之后,思考速度自然会加快。于是,我就从每天一个题目,进步到每隔一个车站都可以思考一个新的题目。看到一个不同的广告,马上就提出假设“如果这么做一定热卖”,然后思索该搜集什么资料、该怎么做分析等等,也就是说,我在训练自己的脑子,可以立即将解决问题的所有过程组合起来。

  由于每天反复做这种训练,在面对大部分问题时,我大概只要三分钟,就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步骤、过程全都组合起来。现在,客户只要讲一句话,我的脑中瞬间就会浮现一条通往解决对策的具体思路。

  这就是组织、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训练。题目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你也能像我一样训练自己的脑力,就一定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天努力看不出差距,可是天天努力,很快就有明显的差别。

  最后,我给大家一个题目,既可以训练思考,又对工作非常有实际效用。这个题目就是:“如果你的职位比现在高两级,你会怎么做?”每一家公司、每一个企业,应该有各种不同的问题。如果你现在是股长,就以部长的立场来思考;如果你现在是课长,就以董事的立场来思考。请做深层思考,想一想如果你是部长,如果你是董事,你会怎么解决公司的问题?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9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它比其他动物拥有更多的情感,思想,欲望……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他们的思想很复杂。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有和别人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立场……

  就对于简单的坐车而言,当一个人在车站等车时,一辆辆的车从他的身边驶过,他是多么想要马上坐上车,希望车子能在他面前停下。可同时车上的人却也在想:人已经这么多了,不能停车。但当这个人上车之后,他的思想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同其他人一样,想让车子快点走,不要停下来等人,却忘记了自己曾是多么地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呀!

  当人所处的位置一变,思想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说人的思想很复杂一点也不为过。

  作为学生,最在意的是分数,当成绩单发下来。假如是中等,那他会很在意别人的成绩是否高于他的。看到成绩比他好的同学,他会想:哼!真是一台学习机器啊!但再看到成绩比自己差的,心情又会变好,并想方设法的再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分数,心里美滋滋的。

  瞧吧!这就是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复杂思想,而这些思想又是多数人所具备的。或许我们不该看的太清,那样,人人都显得*庸。但是我们应该抛开那些左右我们思想的因素,用澄亮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人!

  但是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明洁的大自然早已不复存在,许多单纯的象变色龙一样的小动物都要依靠保护色来生存。而没有了复杂思想的人是无法在这个竞争性极强的时代下生存的,唯一的方法让所有的人变得单纯,但这又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好让思想像变色龙一样,以自己的改变去适应外界的变化。

  但我要说的是:在我们的思想向变色龙一样去适应这个世界时,人内在本质的美好思想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以思想为题的议论文10

  在梦里,我变成了一条鱼。

  伴着张雨生的那首歌,《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在水里游。

  “就像鱼儿水里游,你的心河流向我,不眠不休的追求。”我用力地摇晃着尾巴,拼了命地往前游,试图超过前面的伙伴。而且,我们一直在游,的确不眠不休。

  作为人类,看起来是够辛苦了,比如成年人每天需要工作八个小时,我那做教师的妈妈*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但是,变成一条鱼之后,我才发现,鱼更是没有休息的,累了就只能浮在水中,而且,因为鱼没有眼睑,随时能够看到周围的景象变化,有时候受到惊吓,有时候看到食物,就会立即游走起来。

  很多人于是认为,鱼是没有思想的,比如歌曲就唱:“就像鱼儿水里游,永远不会问结果。”其实他们错了,这就像很多人认为我们没有家一样,其实我们有家,家就在水中,水才是我们身心两安之处。

  比较了解我们的是庄子,他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的常态就是快乐地前进!每一天的游走,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快乐。更多时候,我们始终在比谁游得更快,越快越快乐。“沧海多么辽阔,再也不能回首。”我们是“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我们永远前进,勇往直前。

  我们是有思想的,只不过,想的很快,然后忘记的也很快。作为一条鱼,“鱼忘七秒”,记忆力只有七秒,每隔七秒后,我们就完全不记得之前的想法了。

  好在,快乐就是我们的根本属性,我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类在痛苦地呼号,真想告诉他们:快点变成了一条鱼吧,就能摆脱痛苦了。当然,他们也许并不能真的就变成一条鱼,他们需要学会遗忘。

  法国的帕斯卡尔有句名言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觉得,人也可以是一条有思想的鱼。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5)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3篇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1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给我们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儒家、阴阳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其中核心是儒家文化,在“六家”中居第一。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企业不可置国情于不顾而简单地移植美、日等国的企业价值观,唯有以儒家思想的价值观作为构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传承儒家思想的精髓,让塑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走“本土化”道路,企业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1、儒家思想的“仁”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塑造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就是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要有仁爱之心,通过包容关爱他人,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终达到“仁”的状态。事实上,关爱和尊重他人一直为西方企业领导者所推崇。例如,摩托罗拉公司总裁保罗·高尔文只要听到员工或员工家属生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员工推荐医生并代为支付医药费。由此可看出,尽管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但是时至今日仍能为塑造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来源。

  儒家思想的“仁爱”观,把它应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求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企业领导团队要充分尊重员工,把员工放在第一位,管理工作要适应员工,而不是让员工适应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视企业为“家”。企业要倡导“为政以德”,以“仁爱”之德感化员工,强调德性就是尊重员工的人性。

  第二,企业领导团队要关心员工及其家人的切身利益。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挂钩,让员工享受企业业绩增长的成果。企业不但要切实关心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还要关心员工的家人,让员工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后顾之忧。例如,山东省博兴县民营企业——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开始为6500多名员工的父母发放“孝工资”;菏泽市也有一家大型企业为员工的父母发放“孝老金”;在河北、浙江等省都有企业为员工父母发放“孝工资”。企业通过发放“孝工资”,使员工的父母得到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这大大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双赢”。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继茂说:“孝”文化是公司的核心文化之一,“孝工资”是企业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这个做法让员工的家庭更加和谐,让员工更加关爱老人。同时也能给社会传递一个信号,让更多的企业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这些措施都是塑造“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最好例证,是儒家思想中“仁”的具体体现。

  第三,企业领导团队要处理好对外关系。企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方方面面打交道。将“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应用到对外关系的处理上,就是要求企业对外表现出“大仁大爱”,想顾客之想、急顾客所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儒家思想的“义利观”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塑造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取。孔子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君子以坚持道义为快乐,小人以追逐财利为快乐。孔子的弟子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孔子回答:“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矣。”(《论语·宪问》)意思是说,见到利就要思义;遇到危险要能挺身而出,勇于承担;不管多长时间,只要承诺过的事,就一定要实现它。孔子认为,只要做到这三条,就可以算*了。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义利观是“义”重于“利”,在“义”与“利”发生冲突不可兼得时,强调“义”重于“利”。

  塑造“义利观”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要始终坚持以“义”为导向,强调“先义后利”,摒弃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尽管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获取利润,但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个成员,绝不可唯利是图、以“利”作为经营的宗旨,而应始终坚持以“义”为导向的原则,全面统筹企业的发展。

  第二,要始终坚持“见利思义”,严禁“见利取利”。“见利思义”是指企业遇到获利机会时,要始终坚持“仁义”即符合道义的原则,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利润,绝不取不义之财。如果是“见利取利”,企业就会在利益面前见风使舵,甚至违法违规,不被社会认可,给企业造成伤害,最终导致企业衰败。

  第三,要始终坚持“以义制利”。企业把“以义制利”作为经营的准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以义制利”的准则,企业在牟利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评判标准——哪些利可牟、哪些利不可牟,唯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向善,得到真正的利益。

  第四,要始终坚持“重义轻利”。如果只以是否赚钱作为评判标准,就会使企业受到现实利益的牵绊而不知所措,为了蝇头小利而忧心忡忡,这样企业就难以发展壮大。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也就是说,评判荣辱得失要崇尚“义”。企业要以“重义轻利”、“以义为重”为原则而追求大利,这是先进企业文化应有的核心价值观。

  3、儒家思想的“诚信观”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塑造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就是信守诺言、言而有信,是做人应当具备的品质,也就是诚信。儒家思想认为“诚信”是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这些名句,充分说明了儒家思想强调诚信是一种道德追求,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塑造“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

  第一,企业的领导团队要有理想、有道德、重信誉并率先垂范,从上到下把诚实守信的观念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全过程中,这是关键。例如,美国的“安然”、“*信”等公司,都是CEO(首席执行官)与CFO(首席财务官)等高层管理者相互勾结,最终使企业破产。

  第二,员工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世和从业的行为准则,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企业要将诚信建设融入员工的继续再教育,唤起员工对诚实守信价值观的认同,积极践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第三,企业要营造诚实守信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取信各方。而信任是相互的,企业自身要诚实守信,方能得到社会各界的信任。著名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能够成功经营大企业者,就是那些使顾客得到好处的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真正视顾客为“上帝”,把吸引顾客和满足顾客的需要作为企业应尽的责任,通过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赢得顾客的信赖;积极营造互信的竞争氛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健康发展,基业长青。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2

  一、 儒与商

  1、儒与商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两千多年来,每一位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商人所秉持的做人、处事、经商的原则,无一不受其影响。

  儒家文化传统中关于劳作有时、勤勉刻苦、锐意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企业家吃苦耐劳的品质。

  2、千古至儒,今日名商

  儒家思想强调锐意进取的积极入世,从古至今的名儒无不诚意、正心、修身,以求实现齐家、治国、*天下的理想与抱负。今天,许多深受儒学影响,有着振兴民族企业理想的企业家,崇尚儒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儒学进企业,是有着远见卓识的中华名商。

  二、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

  儒学是一种人学,儒家的核心价值是做人的道理。儒学同样可以看作是“内圣外王”的社会管理学,而对社会的管理和企业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1、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管理学说,它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在现代管理中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力量。现在,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与强大助推力。

  2、适合*的企业文化 —— 儒学盛,企业兴

  西方企业文化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并不能完全与*文化精神相融。*的企业文化要走向成熟,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将西方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深深积淀在我们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之中的儒家文化,必然将渗透到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

  1) 企业哲学

  2) 企业的价值观

  3) 企业精神

  4) 企业道德

  三、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儒家所倡导的基本价值观,也是企业建设发展的根本。“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建立一支凝聚力强,向心力强,能打硬仗的队伍。

  1、如何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仁为本”、“以德为本”,只有“以仁为本”关心人、重视人,“以德为本”尊重人、凝聚人,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

  2、忠诚等于一切

  以儒学的“忠诚”思想教育员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并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忠”是儒学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千百年不易的信仰。以企业家自己的人格魅力,培养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以及对集体的忠诚,是企业凝聚力的保证。

  四、 以和为贵

  以“和”为贵,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的制度。儒学所倡导的“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了儒家追求的礼的最高境界。而和谐所产生的巨大的、无形的促进作用是难以用数字来衡量的。“和”是一种“无剑之剑”的高度,是儒学之于企业文化的至高境界。

  五、 领袖人格与企业文化

  优秀企业文化的打造,离不开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企业家能够以“信”为基,以“德”服人,以“礼”交往,不仅将为企业赢得千金难易的信誉,也将赢得企业员工的信任与爱戴。

  企业领袖超凡的个人魅力,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成就优秀企业文化,成就完美企业的巨大力量。

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3

  经过上文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却存在多种问题,因此,加强传统儒家思想的运用,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第二则是可以让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其他方面得到完善。总之企业借鉴、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将对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意义进行简要探讨。

  1、可以帮助企业树立以及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重民”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时也一直是我国进行国家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思想。此外,“仁者爱人”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一个主要思想,它的意思近似于“重民”,因为两者都是以人为本的意思。以人为本思想是指无论是国家统治者还是企业领导都必须做到以人为中心与出发点,人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国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国家治理,如此才能得到人们对自己的爱戴,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样一个企业想要持续不断的发展,并在其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前面已经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立与落实,这严重阻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只有保证企业内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才能做好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当代企业要继承学习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民”思想,并通过各项措施使这一管理思想得到真正落实。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工薪制度、晋升制度,为员工增加培训机会,增进与员工的沟通,尊重与关心员工等措施来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落实,最终给企业自身的进步创造无限的发展动力。

  2、帮助企业树立及落实诚信理念

  诚信的缺失是当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这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失,很难吸引更多的顾客,也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诚信的缺失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必须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只有认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正确看待诚信的重要性,并积极地改进自己,才能通过诚信来使员工服从,使顾客信任,从而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传统儒家思想中就很重视诚信,认为诚信是成为一个高品质、高修养人的必备条件,同时诚信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儒家思想还把诚信看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国的根本并不是粮食的充足、武装的丰富,而是人们对统治阶级的信任。同样,儒家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信誉可以看作是人的第二个生命,如果缺乏个人信誉,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在社会立足,可见儒家思想将诚信看的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企业来说也需要特别重视诚信,在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守诚信原则,从而给自身的发展提供保证。例如企业在面对顾客时要做到童叟无欺,在面对员工时要信守承诺,在面对合作伙伴时要按照合同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3、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生态化发展

  在生态被严重破坏,环境被污染的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可必须要摒弃之前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而是要树立生态发展观念。儒家思想中也很重视对生态的保护,例如儒家一直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指人与天地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此外,儒家把人看作是“万物之灵”,认为人类不可以违背生态*衡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社会企业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来进行生产,从而保证自身的盈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或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来指导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这样有利于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企业仁义精神的培养

  儒家传统思想中比较倡导“仁者爱人”,这一思想认为人只有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才可以称为是一个合格的人,所以儒家思想中把“仁”看成是体现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假如想要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的利益。此外,当今社会很多企业都在面对“利”与“义”的取舍问题,而传统儒家思想中向来推崇“以义取利”,所以企业在借鉴儒家这一思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具有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意识,决不能通过恶性竞争来对其他企业造成不利。其次,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话需要顾及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仁义精神的形成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竞争的工作环境,还有利于行业有序竞争的实现。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6)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文3篇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文1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懂礼的人,无法立足于社会。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人们做事相处要有理有据、礼尚往来,国与国之间要先礼后兵,礼的分量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礼,首先指的是礼节、礼仪。遵守礼仪是一个人有道德品质的体现,学礼,能提高修养与气量;学礼,是立足于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立身处世之本;学礼,会让人身心得到净化,能够认识自我并不断提高,行为举止彬彬有礼,举手投足犹如君子,言辞谈吐儒雅随和,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学习礼仪,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中之重。

  礼,不仅仅只是礼节、礼仪,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道德与伦理。刘备懂得尊贤之礼,三顾茅庐,用真心实意打动了孔明,方能邀得大贤出山,为蜀国的发展打下基础;杨时懂得尊师之礼,老师小憩之时杨时雪中侍立、不言一语,老师醒后非常感动,方收其为弟子。如果每个人都能以礼待人、自省,获得成就时不骄傲自满而是谦虚承让犯下错误时不强词夺理而是积极改正,与人相处时不随心所欲而是换位思考,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的和谐,更加的美好。

  礼,还代表着健康的社会制度与正确的治国思想。自古我们的国家就推崇用“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理念来治理国家。晏子为政期间,大力提倡以礼治国,省刑薄敛,宽政惠民,反奢倡简,以此获得了百姓的信服。如今**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再次强调了礼在治国中的重要性。有了“礼治”,公民的心中也就埋下了礼的种子,会严格依照法律与秩序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同时,国家在对外交往中也坚持与其他国家以礼相待,这样才能树立我们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今天的*,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人的足迹遍布全世界,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礼塑造自己,以礼约束自己,以礼完善自己,方能展现礼仪之邦的素质与文化。让我们共同学礼行礼,以礼立身,以礼育人,以礼强国。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文2

  对于一个人来说,文明礼仪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和文化修养的体现。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明礼仪是这个社会道德风气的反映。文化文明礼仪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他熔铸了,凝结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内涵,融合了中华历来国家的优秀文明礼仪,传承至当今时代。文明礼仪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正如孔子那句“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连文明礼仪都不懂,那一定是无所作为的。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体现。拥有了文明,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亲切的问候,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一个热情的微笑,传递这文明的讯息。谈到文明,就使我想到一个曾经看到的故事。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间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个女工一看是列宁,赶忙要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忙组织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水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吧!”他把“请”字说的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先过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文明礼仪的体现吗?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啊。文明礼仪并不是只有伟大名人才具备。文明礼仪是琐碎的,体现在细枝末节上的。

  文明是一个城市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如今的雅安市正在努力创建“文明城市”。而要创建这个“文明城市”,首先应该做到文明的是我们这个城市的人民,实现这一切都是这个城市人民一起努力的结果,它凝聚着人民的心血,每一个为此付出努力的人的心血。同时,所获的荣誉也是这个城市每一个人的,我们都应该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争做文明人。

  文明是一个国家文化繁荣的体现。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可以这射出这个社会,乃至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则会影响他自身的形象,大的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清朝时期,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公共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国外记者大肆渲染,嘲弄。个人的文明礼仪是根、是本。国家要有良好的礼仪风尚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如今的社会,即使一直在宣传文明礼仪,但要做到文明国家还是要先从文明人人做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既然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那我们就一定不能名不副实,从自身开始发扬,学礼,可立。学习文明礼仪,做到人人争文明,那*必定会延续持续繁荣的光辉景象。

  让我们做文明讲礼的主人,让它无处不在,与我们同行。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论文3

  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

  *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郑和下西洋,“*范儿”走向世界,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如今,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却暴露出与大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

  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分论点一: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托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分析论证,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是国民的道德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国民素质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今天我们向世界展现“大国范儿”,更需要国民素质这一国家软实力的支撑,而传统文化便是国民素质的深厚源泉。

  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国民素质沉落在现实的土壤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反向论证)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义无反顾地将传统文化抛弃到历史的废墟里,待物质财富极大充实之时,国民素质却成为发展的最大致命伤。“地沟油、有毒食品、公益欺诈、碰瓷、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事件和话题,引发社会对于道德滑坡的激烈讨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不文明的陋习层出不穷。“快餐文化、低俗文化盛行,醉心浅阅读、心灵鸡汤,对国学一无所知……”,国民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瓶颈。(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论述传统文化缺失与国民素质下降的因果关系)

  回归传统文化,学礼而后立身。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而不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分析论证:分析为什么要回归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四书五经里,死记硬背经书内容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并无裨益。传统文化是实践哲学,只有融入每一个人的行为,才能绽放炫耀的光彩。我们应当借助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仁智礼义信”的优秀内涵,唤醒人们心中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伦理精神转化为走向世界的价值取向,树立彬彬有礼的国民风范。(提出具体对策,如何学礼立身,在提出小对策前,先论证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传统不意味着落后,反而是积淀。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依然充满生机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素质血液,扎深安身立命的根本。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7)

——儒家经典《大学》读书笔记3篇

儒家经典《大学》读书笔记1

  《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我觉得这一章讲的正是儒家“内圣外王”所呈现的君子相及实践的方法。它说明,一个人要达到让人见之忘俗的庄严相,必须要内外兼修。内,即如老子所言,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外,则是强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将自己体验到的明德展示出来。当一个人用如琢如磨的态度将自己当成一件艺术品去细细打磨的时候,他就会在日复一日地实践中慢慢扫净自己心灵的污垢,让自己本有的明彻底地散发出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少不了用如切如磋的道学精神和相关的学养知识来不停地滋养自己。这道学精神,我觉得即是雪师常常倡导的大善大美的精神。雪师曾说过:“人的心灵就像一片田地,不种庄稼就会长出野草。如果你不用豁达、利众的真理来熏染自己的心灵,它就会被消极、负面的信息所填满。如果你真的想要活得快乐、坦然,就应该选择一些适当的内容,选择一些聪明但也脚踏实地的方法,将真理与爱种进你的心田。”事实证明,古来的贤哲正是先从个人的心性和修养入手,慢慢才能做到齐家治国,乃至最后的*天下。从这一点上,我就觉得儒家很伟大。人在现实中,总免不了由血缘,行政,社会交织而成的上下四维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我们的人生,也构成了我们喜怒哀乐的所有来源。换言之,我们想要活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和进入我们生命的人搞好关系。而所谓的搞好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从给别人一份好心情开始。而好的心情,其实还是强调人与人在心灵层面的交流与互动。人的天性中都有喜欢善美的一面,所以儒家就牢牢把握住人的这一特点,循循善诱,强调人应通过自身的良好德行来慢慢感召周围的人,从而实现自己在事业上的抱负。无疑,儒家的这一论点的提出,不仅让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找到了着陆点,更为其选贤任能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也大开民间尚德之风。对比古今,现代社会的经济的确更发达,物质的丰富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令人堪忧。那些层出不穷的毒奶粉,毒大米,毒大油等事件,表明人们心中道德的制约力越来越弱,对金钱欲望的追逐也越来越疯狂。这种疯狂都是社会重利轻德的结果。可笑的是,在这种疯狂的追逐中,很多人却越来越难以从物质中获得长久的幸福。在经历了对现代城市文明的盲目向往后,大多数人反而向往起农家生活的淳朴和简单。各地持续大热的“农家乐”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深陷于现代污浊的我们,一时的异地怀旧,就能想当然地找回当初的自己吗?

  我觉得一个人,在扎根现实的同时,必须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块灵魂的自留地。这块地就是灵魂的安居之所。它里面必须是纯粹的,自然的,本真的,超越功利的。如果我们找不到这样一个地方,我们就会慢慢地迷失掉自己,变得越来越麻木,焦躁,和不安。另外,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当社会上充满各种不真诚的人和现象的时候,我们如果能按《大学》的这一则所言去用心雕琢自己,在内成为一个真诚的、质朴的、有道德的人,在外时刻记得用言行举止彰显出自己内心一直坚守的东西,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那么,我相信我们未来的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正所谓相由心生。有人说过:“到一定的年纪,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带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历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我深以为然,在这世上,大家都喜欢美丽长久的事物。所以为什么不努力活出自己最美的样子?拥有一颗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灵魂,我觉得就是给自己人生最好的礼物,正所谓“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儒家经典《大学》读书笔记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知道所应止之处则志有定向,志有定向后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继而安定自在,安定自在然后智虑明澈,智虑明澈便能思而后得。事物都有本末终始,如果能知道事物的轻重缓急便接近于大道了。

  止、定、静、安、虑、得既是个人修养的次第,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次第。止,说文释为“下基也”,即在下的基础。许慎释其篆形为草木在下的根基,而甲骨文之“止”则象足趾形,那人在做一件事时要止于何处呢?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释“知止”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至善并不是一个(唯一的)终极目标,而是在任何一事,任何一物中要求个至善的所在。朱熹称此为天理,天理这一概念既包含事物的规律,也包括人的道德责任。

  故知止即在做任何一件事时要先清楚自己应该承担的是什么?《大学》在下文中释“知止”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一个人随其身份的不同而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如作为教师,承担的是教育学生的责任,作为司机,承担的是维护乘客安全的责任,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就是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的时候。故而,一个人的事业并不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私人目的,而是以此为基础,同时承担起对他人及社会的责任。

  我们能够知道止于何处,心灵便能够定、静、安,从而能够虑——理性地谋划事业。虑,许慎释为“谋思也”,虑难曰谋,即对困难的审慎思考,也即自己的“知止”最终落实于行动,最后能“得”——有所得——获得成功。故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给我指出的是具体落实修身的操作方法。

儒家经典《大学》读书笔记3

  齐家、治国、*天下这句话不知道在电视里面听了多少遍,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自己却从未认真想过,这句话的前后来源,也并未深入了解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直到开始品读国学经典——《大学》,才开始有了点点认知,虽然理解浅薄,但也希望持续学习能够有所进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能够弃旧图新,使人能够达到最完美的境界。人要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意向坚定;然后镇静不焦躁,心安理得,思虑周翔,最终能够有所收获,万物都有根本和直接,事物都有先后,我们只有弄清楚事情的本末始终,才能更加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里虽然是说光明正大的品德,然而所有的事情都一样。无论你想做成什么事情,你都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定下目标之后,然后静下心来,慢慢筹划,梳理事物的本末始终,做出思虑周翔的方案,无论工作、生活都会大有好处。我们时常被很多同时并行的事物缠身,工作中亦是如此,尤其创业公司,产品兼运营、运营兼销售这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一人身兼多职,有时候会觉得工作无从下手,那么你就要开始梳理这么多事情的细枝末节,优先级等,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列出详细的项目管理方案,这样便能轻松处理好事情。

  之前在学校一直看到格物、致知这两个词,但却从未细细深究。直到看了《大学》,才知道这也是儒学中对“三纲八目”的追求中的两个点。古人所谓的三钢就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而所谓的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格物致知,不知道被多少大学引做校训,但是确实很多人并未深入了解,这又多么可笑呢。

  我们只有正确的认识了万事万物,将其研究透彻之后,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只有获取知识之后才能让自己的一年更为真诚;意念真诚之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让自己更好的修养品行,只有品行修养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学会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方法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掌握了治国的方法之后才能让国人过上太*富足的生活。

  虽然这里讲的是治国、*天下之道。但是万事万物无不是如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强调的其实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天下是外治,而中间的“修身”是链接内外的枢纽,和前面的相连接就是“独善其身”,和后面的相连接,便是兼济天下。现实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将治国、*天下作为自己的梦想与抱负,这世界,毕竟*凡人居多,但是却一点都不妨碍这套方法的实行。因为不管任何人,都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将自己修炼好。去修养好的品行,永葆赤子赤心,去学习,钻研,丰富自己,让自己更学识更加丰富。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格物、致知,抱着一颗正念的心,去学习,去分享,去帮助......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8)

——大一思想与法律基础论文3篇

大一思想与法律基础论文1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涉及两门学科,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教学需要。有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善,课程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较差,不能充分发挥高校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的作用;另外还有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在很多的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使得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因此,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很难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2。教学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在当前考试教学管理体制下,很多的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刀切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受到体制因素的限制,无法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教学范围比较窄,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当前的考试制度非常重视教材内容和知识,使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不高,很难增强这一门课程的感染力,考试分数也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不断深化改革考试制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

  二、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措施

  1。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提升高职学生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兴趣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提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开动脑筋,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设计合理的问题,保证提问问题的难度,不能太难或者太简单,让学生能够接受,避免让学生失去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进行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他们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答案,做出具体详细的解释,肯定不同学生的'思维和想法,有效培养学生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体会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乐趣,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多给学生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不同回答的差别,找出其中的原因;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提高动手的能力,做好相应的笔记,不断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积累知识。

  2。要巧妙的利用课堂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艺术的思维、视角、形式以及手段对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进行设计和改造,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采用恰当的导入。课堂的导入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不断整合和开发课堂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拘一格,灵活合理的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大力的开发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资源。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其他有关教学内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阅读练习资料的搜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最后,要注意转变师生之间的角色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迪。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水*和基础,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积极交流的机会和*台;同时要建立学习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团体作用,进行取长补短,分享学习的乐趣和喜悦,提高学生的学*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能力。

  3。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理论,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适当的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和法治意识。同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合理设计学生实践的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消化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内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召开各种主题班会,组织有关时事政治的教育活动,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另外,教师要采用合理的教学考核形式,不能仅仅依靠考试形式,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问题,在全面合理的了解学生基础上,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内容和体系。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巧妙的利用课堂艺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建立全面公正客观的考核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提高法律意识。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9)

——浅谈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荟萃2篇)

浅谈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1

  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虽然在当今的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话挂在嘴边,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然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命题、范畴与孔子的思想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经过朝朝代代的变更,已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也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文化,对我们固有的思想形成一种冲击。

  当今社会利益冲突、物质泛滥,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怀和对他人的仁爱观念越来越淡,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美德流于形式,甚至逐渐沦丧,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为之捶胸顿足之事。在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我们所谓“筷子文化圈”中,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礼仪。在现时代,众多关于中国文化断代、中国没有精神支柱的说法日益广泛之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为广大国人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头。而我看,这一点上最容易被提倡、被认同的就是孔子思想中关于孝道的提法。因为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这种思想在我们心中也在已经扎根,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像孔子当年的思想一样,通过教育人们对自己父母慈孝的亲子之爱,而层层外推,逐渐将着这爱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们学会“恻隐”和“不忍”,让它成为化洽天下之诚爱。虽然爱有亲疏、远近,但只要在被教育的人们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则很容易将社会中所有的人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于本民族的内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整个民族有了向心力,从而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员维系起来,维持社会的*稳、安定还有和谐。

  当然,在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拘泥于表面形式的地方,如严格的要求人们守三年之丧等;缺乏*等民主的思想,如对父母一味的服从等。虽然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孝道严肃、郑重的态度,但在这些方面,我们当今的人们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继承孔子的思想的主体部分,用变通的观点接受他孝的思想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今社会中,以求得社会更快的向前发展。

  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作为他思想核心的“仁”的思想也是也就是他所认为的人的修养中的最高境界,是指导人们生活行动和衡量人们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对于这个标准,孔子定的很高,他认为尧、舜都很难做到,自己更是不敢当,所以多数“仁”的思想只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提出,只要求人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孝道被提为“仁”之根本的地位,也足见孔子对孝的思想的重视。况且,孝道也是在孔子思想中能够被实现、被达到的一种行为,体现了人类发展中一种不可推卸的一责任。所以,即使是现在将孝道提出,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也是具有其深刻的意义的

浅谈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2

  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虽然在当今的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话挂在嘴边,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然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儒家文化中的很多命题、范畴与孔子的思想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仅是因为儒家文化经过朝朝代代的变更,已与孔子原初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出入,也是因为我们在不断吸收其他领域的文化,对我们固有的思想形成一种冲击。

  当今社会利益冲突、物质泛滥,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怀和对他人的仁爱观念越来越淡,很多*传统的思想美德流于形式,甚至逐渐沦丧,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为之捶胸顿足之事。在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我们所谓“筷子文化圈”中,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礼仪。在现时代,众多关于*文化断代、*没有精神支柱的说法日益广泛之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为广大国人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头。而我看,这一点上最容易被提倡、被认同的就是孔子思想中关于孝道的提法。因为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这种思想在我们心中也在已经扎根,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像孔子当年的思想一样,通过教育人们对自己父母慈孝的亲子之爱,而层层外推,逐渐将着这爱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们学会“恻隐”和“不忍”,让它成为化洽天下之诚爱。虽然爱有亲疏、远近,但只要在被教育的人们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则很容易将社会中所有的人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于本民族的内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整个民族有了向心力,从而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员维系起来,维持社会的*稳、安定还有和谐。

  当然,在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拘泥于表面形式的地方,如严格的要求人们守三年之丧等;缺乏*等民主的思想,如对父母一味的服从等。虽然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孝道严肃、郑重的态度,但在这些方面,我们当今的人们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继承孔子的思想的主体部分,用变通的观点接受他孝的思想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今社会中,以求得社会更快的向前发展。

  孔子的思想包罗万象,作为他思想核心的“仁”的思想也是也就是他所认为的人的修养中的最高境界,是指导人们生活行动和衡量人们生活行为的最高准则。对于这个标准,孔子定的很高,他认为尧、舜都很难做到,自己更是不敢当,所以多数“仁”的思想只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提出,只要求人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孝道被提为“仁”之根本的地位,也足见孔子对孝的思想的重视。况且,孝道也是在孔子思想中能够被实现、被达到的一种行为,体现了人类发展中一种不可推卸的一责任。所以,即使是现在将孝道提出,规范人们的言语、行为,也是具有其深刻的意义的

上一篇:足球经典励志语句 菁选2篇 儿童热爱足球的经典语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剖析
  • 党员个人党性分析范文优秀12篇 党
  • 怎样写入党申请书范文8篇 怎样写入
  • 最新入党申请书范本最新8篇(最新入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本完整版免费阅读_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文章节目录陆青云唐嫣 第1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