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

更新时间:2023-03-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1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命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练习题:

  30.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4分)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3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3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宇和五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

  (1)反复用“便”字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字)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6字)

  33.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6分) (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G.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们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它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们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阅读答案:

  27.答:(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分析:第一问很简单,信息紧接在画线句后面。

  第二问要注意题目中"联系全文看",从后文找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句,加以浓缩。可见,要答好主观题,认真审题是第一关。对提示信息位置的语句,要特别注意。

  28.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分析:这道题有代表性。考查"文学鉴赏"中四大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中的"表达技巧"。原文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前文、后文都在写玉簪花精神,自然是以太阳花反衬玉簪花。前文说种太阳花"种了几次,都不成功",后文说"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自然是表现玉簪花生命力顽强。

  必须弄懂"反衬"、"对比"、"烘托"、"渲染"、"铺叙"、"白描"、"细节描写"、"伏笔"、"铺垫"、"欲扬先抑"等鉴赏术语的含义.

  29.答:(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

  分析:第一问比较好答,注意到节气的推移和作者在这一段中感慨时光飞逝的情绪即能答出。 第二问难度较大。还是"整体把握"的问题。只有把握本文"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的主旨,才能答出与"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到强化作用"这个答案相近的内容。

  总结规律:段有段意,文有文旨,阅读任何一篇现代文,都要先整体把握其主旨、思路。

  30.答:ACE

  分析:第30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概括以及对文章表达技巧的鉴赏。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阅读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1)

——《丁香结》阅读答案宗璞3篇

《丁香结》阅读答案宗璞1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淡无味了吗?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小作家选刊》2009年第4期)

《丁香结》阅读答案宗璞2

  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找出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

  答: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答: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答: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淡无味了吗?

  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2)

——宗璞《养马岛日出》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宗璞《养马岛日出》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l——13题。(15分)

  养马岛日出

  宗璞

  (1)到海边了,便总惦记着看日出。

  (2)最初几日阴雨,天空为云霾锁住,只见海天茫茫,是深深浅浅的灰色。不见太阳,也不辨东西南北。

  (3)一天清晨到阳台上,忽见一侧天边和海面闪着红光,空中云层后面,有个大红球,那是一轮红日,已经升得很高了。没有多久,便不能逼视。

  (4)阳台上看日出,毕竟局促。在告别养马岛的这天,特意到海边去等侯。

  (5)微弱的晨曦中,树木似醒非醒,海是凝重的灰蓝。昨天还是海面的地方,现在露出高高低低的礁石,线条还不十分清晰。一个小小的人影正在那块伸入海中的大礁石上移动着,他是想上得高些,看得远些。那是我们力所不及的。我们只能循着岸边小路选择一处开阔的地方,等候那伟大的时刻。

  (6)天边有云层围护着。渐渐地,东天红了,由浅到深,红得很朴素。似乎云层后面正在燃烧,却看不出那中心在哪里,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接着又是一条,似乎也在盼着太阳。

  (7)“快看!快看!”我们彼此叫着,只见云层后面陡然出现一个小红球。那是太阳!那是燃烧的中心。太阳在云霞围绕中跳出了海面!云霞红得耀眼,一条光闪闪的红柱从水面拖过来,每一道水波都发着红光。

  (8)这一带几个海岛上都有三官庙,渔民们奉祀天、地和水。我和他们一样,觉得一切是这样神圣。我心中充满感激,感激天有日月、地有泥土,感激太阳辛勤地出没、大海不息地涨落。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每天驱赶着金色的马车向天上驶去时,是否想到地上水中的生灵在顶礼膜拜?

  (9)太阳不停地上升,愈来愈大,水面红柱愈来愈宽而长。终于成为一片落进海水的灿烂的彩色。太阳的红反而淡下来,变成白亮的强光,使我们转过头去。

  (10)太阳出来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11)太阳是我们的。

  (选自《二十四番花信》)

  11.阅读第(5)~(9)段,在横线上补全太阳光线、色彩的变化情况。(4分)

  晨曦微弱————红光闪耀——

  12.本文第(3)(4)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3.赏析第(6)段中画线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赏析。)(5分)

  答:

  答案:

  11.逐渐变红强光白亮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关键信息的提炼。文章第⑤~⑨段通过描写太阳光和色彩的变化来写日出的过程,解答时定位在这几个段落,根据题干的提示,筛选关键词填空即可。

  12.第③④段写在阳台上看日出显得局促,交代了看日出时位置的变化,(2分)为下文写在海边看日出做铺垫,(2分)表现了作者对观看养马岛日出的向往和热爱。(2分)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作者观看日出最初是在阳台上,后来“特意到海边去等候”。解答时根据地点的变化,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3.示例一:“忽然有一条鱼从水上跳出”,“忽然”有出其不意之感,以动写静,与“我们凝望天边,不敢眨一眨眼睛”形成对比,表现了日出时的庄严肃穆和我们对日出的期待。(5)

  示例二:“鱼似乎也在盼着大阳”,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对日出的期待之情。(1分)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选择好赏析的角度是回答此题的关键,可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切入。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3)

——《秋》 阅读答案

《秋》 阅读答案1

丰子恺

①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②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③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

④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假如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不足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

⑤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我现在对于这话也深抱同感,同时又觉得三十的特征不止这一端,其更特殊的是对于死的体感。青年们恋爱不遂的时候惯说生生死死,然而这不过是知有“死”的一回事而已,不是体感。犹之在饮冰挥扇的夏日,不能体感到围炉拥衾的冬夜的滋味。须得入了秋天,炎阳逞尽了威势而渐渐退却,汗水浸胖了的肌肤渐渐收缩,身穿单衣似乎要打寒噤,而手触法兰绒觉得快适的时候,于是围炉、拥衾、浴日等知识方能渐渐融入体验界中而化为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最有意义。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我但求此生的*安的度送与脱出而已。

⑥我正要搁笔,忽然西窗外黑云弥漫,天际闪出一道电光,发出隐隐的雷声,骤然洒下一阵夹着冰雹的秋雨。啊!原来立秋过得不多天,秋心稚嫩而未曾老练,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可怕哉!

一九二九年秋日

(选自丰子恺《人间情味》,有删改)


11.文中画线句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4分)

12.从全文看,文章第②段写“春”有什么作用?(4分)

13.文章第③段说“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结尾又说“不免还有这种不调和的现象”,

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

14.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由“秋”引发的人生感悟。(6分)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4)

——《画家》阅读答案3篇

《画家》阅读答案1

  当今画坛,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仿佛批评家是隔夜的麻辣汤,全部变了质。这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我结识的批评家,几乎都是爱读书爱思考的高手,几乎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也是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作为批评界的一员,反躬自问:画家蔑视批评家,肯定是有原因的。究其原因如下:

  画是有形的诗,讲究直觉与意境。批评是无形的思,侧重理性与逻辑。诗与思是宿敌。柏拉图要把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诗人对他也没有好感。儒家诗圣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被儒家思想家朱熹颇为不屑地批评说:道它作甚?言下之意是很无聊很没有意思。

  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语言表达的障碍,言不由衷是态度虚伪,词不达意是水*欠佳,言不尽意是效果有限。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意思是话语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于是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卦象的延伸就是画,东汉刘熙解释说:画,挂也。古文挂、卦,音同义同而形似。这意味着古人认为画画比说话优越。

  批评文章通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如同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很自然。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不引经据典,批评就成了知心话,说多了则假。这样的文本,又会被认为没有深度。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便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普通画家看批评家,也会像老板看老婆,越看越难看。

  广义的批评既有指责,也有赞赏。凡是自大的画家无不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于是,偏重赞赏的批评,除了当事人之外,会受到画坛广泛的排斥,斥之为吹捧。反之,对于批评界的指责,画家又以外行为由加以抵制。

  批评文章如果是艺术品的说明词,就降格为应用文。批评文章如果把作品视为直观的现实,就成了社会学、文化学的业余议论。批评家如果把作品作为解释的容器,可以装进不同的观念,画家会质疑:那我在那里?

  晋唐以来的价值观,看重的是文章,其次是书法,最后是绘画。而今反过来了:画最值钱,书法其次,文章最贱。按照国营牌价,名人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书法名家在宣纸上写一撇或名画家在画上滴一点。批评家与画家在社会回报上失衡,造成两者之间不*等的关系,画家怎能不看轻批评家?

  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一个二三流画家的几件庸作,批评文章动辄几千字,比苏东坡评论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王维、李思训、吴道子等名家的文字加起来还长。不长就不学术的西式文本摧毁了一字千金、字字玑珠的传统,怎能让人器重?

  大画家都是有思想的人物,如果涉足批评,肯定比很多批评家高明。又由于轻文重画是全社会的综合态度,致使进入批评界的一流人物实在是太少。就凭你那几个筋斗翻来翻去,他能看得上眼吗?摘编自彭德《画家为何轻视批评家》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画家轻视批评家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是有形的诗,批评是无形的思,诗与思是宿敌。

  B.书面语言限制了批评的表达,话语往往不能贴切地、充分地表述思想。

  C.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

  D.低稿酬制度下的批评家为了混稿费,文章越写越长,无法让人器重。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批评家正在变成贬义词,其结果是批评文章越来越被画家轻视。

  B.画家的作品可以有不经意的败笔,批评文章则不允许出现败笔。

  C.画家总是希望批评界赞赏自己而指责他人,这无疑增加了批评的难度。

  D.批评文章应学习一字干金、字字玑珠的传统,不应盲目效法西式文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借用卦象去传达思想,卦象的延伸就是画,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是最早的画。

  B.如果把画家的稿酬降低,批评家的报酬提高,那么画坛就会出现许多高质量的批评文章。

  C.从价值观上看,因为画画比说话优越,所以当代的书画价值要远远高于文章的价值,这和晋庸以来*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截然相反。

  D.成为好的画坛批评家,需要有高超的绘域技艺、恰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公正的批评态度等条件。

  参考答案

  1.C(此项与原文不符,原文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离腔走调的空谈家,这只是某些画家的看法;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不属于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的看法。)

  2.D(A.因果倒置;B.扩大了范围,第四段原文是写意画家;C.扩大了范围,第五段原文是凡是自大的画家。)

  3.D(A.没有卦象就没有画,卦象其实就是画的起源,或者说,卦象就足最早的丽文中无据,属于主观臆断。B.提高批评家的报酬不是出现高质量批评文章的充分条件。C.当代书画价值不是由画画比说话优越决定,而是由重画轻文的综合态度决定。)

《画家》阅读答案2

  衰年变法——齐白石是如何成为第一流大画家的

  ①有这样一个人,活到高寿九十四岁,一生作画四万多幅,“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如今,称他为百代宗师、伟大的艺术家,都已决然无疑,可他五十七岁时,国内还只有寥寥几位别具慧眼的大师能评估出他的`真实价值。—— 这大器晚成者是谁?他就是齐白石,一位实打实的山民老艺术家。

  ②齐白石,原名齐纯芝,人称“芝木匠”,在湘潭四乡揽些雕花的木工活儿做,因为心灵手巧,渐渐有了名声。他也是个不安分的小伙子,看见别人画像,不过瞟学了几招,便去写真,居然形似,还能神似。鼎鼎大名的本乡绅士胡沁园,主动找上门来,问他你愿不愿意学习正宗的绘画,芝木匠犹豫不定,来人说,你可以一面读书学画,一面靠卖画养家。芝木匠一听二话没说,当即焚香,纳头便拜。

  ③师傅给他改名齐璜,当时他已二十七岁,学习篆刻。有一天,他问好友铁安:“我总刻不好,怎么办?”铁安说“南泉冲的础石,挑一担归,随刻随磨去,尽三、四点心盒,都成石浆,就刻好了。”他真就这么下了一番苦功夫和笨功夫,直弄得满屋子水,满屋子泥,仿佛遭了灾似的。

  ④齐璜中年治印“白石山人”,以此名世,世称齐白石。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老舍夫人曾深有感慨地说:作家能著作等身,至于白石老人,则要用“画作等屋”甚至“等楼”方足以形容。

  ⑤齐白石的性情也如他的画,不拘一格,饶有变化。王森然先生是这样描写的:“先生性柔时如绵羊,暴躁时如猛虎,无论其如何暴躁,过时无事。其情常似闲云,其心极如烈火。”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与白石老人时相过从,前者给后者画过一张维妙维肖的头像,齐白石的自嘲颇为风趣:“曾君一橹,工于画,此头颅,能得衰老之神,见者必曰,此不合时宜之齐白石也。余曰:是矣!先生真能识人。白石记。”他自认为是个不合时宜的人。1903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寿田劝他去京城发展,诗人樊樊山也答应荐他去做宫廷画师,给慈禧太后画像,这无疑是*步青云的好机会。然而,对他们的好意,齐白石敬谢不敏。在他心目中,绘画是寂寞之道,必须心境清逸,于绘事才能精益求精。他出身卑微,但从未因此自惭形秽,我们从其闲章便能看出齐白石的志趣,“木人”“木居士”“大匠之门”“芝木匠”“白石山人”“湘上老农”“有衣饭之苦人”“立脚不随流俗转”“我行我道”“自成家法”“三百石印富翁”,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⑥而让人更佩服的,是他在五十七岁的年纪上,仍有衰年变法的勇气。

  ⑦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⑧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在欧洲学习西洋油画,但*画的造诣也颇高。他凭慧眼看出,齐白石有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成就未可限量。几经琢磨,白石老人霍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陈师曾是齐白石的益友和畏友。他对齐白石的绘画也不是一味猛夸,他曾在齐白石的《借山图》上题诗,劝这位山民老艺术家“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

  ⑨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著名的大师徐悲鸿。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而且是大幅大幅地泼墨渲染,画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惟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底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⑩齐白石衰年变法终于大功告成,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他从自发而迄于自觉地追求“自然的精神”,他追求到了,脱却了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神秘的殿堂。一个人要衰年变法,勇气之大,并不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侠士小,因为没有几位两鬓星星的老人肯拆掉自己多年营建而成的八宝楼台,哪怕只是几间破落的草庵茅庐,他们也要苦苦守成,又何尝有什么再建华宇的胆气和心劲?

  ⑾如此,齐白石的伟大之处便愈加鲜明地凸显出来。真正的天纵之才,其强大的创造力只受风格的羁縻,而不受年龄的限制。齐白石暮年获得的由世界和*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奖”,也不过是飘落在珠穆朗玛峰顶的一片雪花,根本不足以增添其高度。至于“*”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则说明,艺术家在这个国度不仅生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死后也得不到必要的安宁。然而即便官方纵虐如此,仍无损其凤凰一毛。

  (选自王开林博客,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齐白石作为一流的大画家,特点鲜明,他心灵手巧,绘画天赋高,勤奋多产,尤其在57岁的年纪上,勇于改变画风。

  B. 文中说“他一生作画不辍,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惟有抗战时滞留南京,听说母亲去世,悲痛不已,停工三天”是为了说明齐白石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

  C. 对北京艺专的曾一橹教授给自己画的头像,齐白石不乏自嘲,但内心还是颇为满意。

  D.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齐白石也不例外。在他的成功中,胡沁园、铁安、夏寿田、樊樊山、徐悲鸿等都给予他很多帮助,尤其是陈师曾,敢于规劝,更加难能可贵。

  E. 文章结尾一段写齐白石暮年获“国际和*奖”,写他死后“‘*’中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的事情,是交代传主的人生遭际和最后的结局,不无同情和惋惜之情。

  (2)传记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大画家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具体指什么?他变法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4)文中第五段说“诸如此类闲章,透露了十分丰富的信息”,请你就其中感受最深刻的一点,结合文本联系实际,探究它对一个人成功的意义。(8分)

  (1)A3分,C2分,D1分。(D夏寿田、樊樊山给予的帮助不大,表述不完全正确。选BE不给分,B中“为了说明齐白石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错,视为了说他勤奋多产。E中,“不无同情和惋惜之情”概括不当.,无论“齐白石暮年获奖”和“革命小将仆毁其墓碑”是把齐白石比做“珠穆朗玛”“凤凰”,誉和毁都无损他的伟大形象。)

  (2)指57岁上改变画风(1分),往大写意方向发展,追求自然精神。(1分)

  个人原因:不满意自己的工笔画,认为它过于形似。(2分)

  外在原因:陈师曾和徐悲鸿的大力鼓动让他底气十足。陈师曾认为齐白石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面发展,

  成就不可限量;和徐悲鸿的多次合作让他信心十足。(2分)

  (3)文中第一段简单介绍了传主的基本情况(2分),

  高度评价了他的地位和价值(2分),

  并用设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注意,有先声夺人之效,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2分)。(答3点即可得6分)

  (4)丰富信息:如:不自惭形秽,自信;淡泊名利。(2分)

  探究联系文本:如1、正是因为他自信,所以在很多人都墨守成规时,他却在57岁时有胆气和心劲,改变画风。如2、也正是因为淡泊名利,所以能甘受寂寞,在绘画上精益求精,衰年变法。(3分)联系实际,(3分)。

《画家》阅读答案3

  我非画家

  冯骥才

  近日画兴忽发,改书桌为画案,开启了尘封已久的笔墨纸砚。友人问我,还能如先前那样随心所欲么?

  我曾有志于绘画,并度过15年的丹青生涯,后迫于*剧创,欲为民族记录心灵历程,遂改道易辙,步入了陌生的文坛;然而,叫我离开绘画又何其难。

  画者练就了一双画眼。大千世界各种形象随时随地、有光有色流过眼前,偶有美感,即刻被这双眼捉住,尽情地痴醉其间,这是何等的快乐。这些快感一层层积存心中,闲暇时便一片片翻出来看,这又是何等美妙的享受。时而,浩阔深幽的心底,会悠然浮起一幅画来,它不是那些眼见过的画面,这才是一幅真正的画!我不过没有时间将它形之于纸,却常常这样完成了绘画所必需的全部思维过程。

  文学的思维也包含着绘画的思维。

  文学的形象如同绘画形象,一样是心中的形象,一样全凭虚构,一样先要用心来看。无论写人、写物、写环境,必须看得逼真,直至看到细节,方能落笔。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文学用文字作画,所有的文字都是色彩;绘画是用笔墨写作,画中一点一线,一块色调,一片水墨,都是语言。画非画,文非文,画同文,文亦画。我画,不过再现一句诗,一阕词,一段散文而已;站在画面上的千姿百态的树,全是感动过我的不同境遇中的人物,或者全是我自己;淌过纸表的流水,不论舒缓、激荡还是迷茫虚渺,更是我一时真切的情绪,这与写作时的心又有何异?

  文学给予我画的,只是更凝聚的境界,更自由的联想,还有文学的本质要求:不重复。

  绘画允许重复,文学不允许重复。

  在一种艺术里呆久了,易生麻木,今人称之为感觉疲劳。自己创造的,愈有魅力,愈束缚自己;与之疏远一段时间,相隔一段距离,反而能更好地感觉它。艺术的表现欲望,压抑它反倒能成全它。这样,每每写乏了,开砚捉笔,展纸于案,皎白的一张纸上好似布满神经,锋毫触之,敏感异常,仿佛指尖碰到恋人的手臂,这才是绘画的最佳状态。放笔纵墨,久抑心中的形象便化作有情感、有呼吸、有灵性的生命,活脱脱呈现出来。

  艺术,对于社会人生是一种责任方式,对于自身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方式。

  我为文,更多追求前者;我作画,更多尽其后者。

  至于画风画法,欲言无多,一任自然而已。风格是一种气质,或是一种生命状态,风格无法追求,只有听任生命气质的充分发挥。若以技法立风格,匠也。

  友人说,我还是不愿意你成为画家。

  我笑而不答。画家这两个字,对于绘画本身无从帮助。 (有删改)

  1.第一段的先前那样随心所欲具体指什么?第三段画者练就了一双画眼中的画眼指的又是什么?

  2.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对文学创作与绘画的不同进行了比较辨析?

  3.友人说,我还是不愿意你成为画家但我笑而不答,你怎样理解这一笔描写的含意?

  答案:

  1.(1)像步入文坛前的15年那样自如地作画。(2)敏锐地捕捉大千世界中各种形象的美感的能力。

  2.①容量不同:文学是绵延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断静止的文字。②凝聚的境界不同:文学创作比绘画要深一层。③联想的自由度不同:文学创作的联想比绘画的联想更为自由。④本质要求不同:绘画允许重复,文学不允许重复。⑤对于社会和人生所起作用不完全相同:文学创作注重的是把表现社会人生作为一种责任方式,绘画注重的是把表现自身作为一种深刻的生命方式。(答出四点即可。)

  3.作者愿意既为文又作画,而不在乎画家、作家的头衔。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5)

——除夜阅读答案3篇

除夜阅读答案1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诗歌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激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3分)

  (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一句中既写到悲又提及笑,这样写是否矛盾?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谁相问,用设问的语气(1分),交代诗人的处境。这两句写出诗人长夜枯坐,举目无亲的孤独(1分),这样写更能鲜明突出诗人除夕之夜的凄苦、寂寞之情。(1分)

  (2)(3分)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1分)。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感、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2分)

  (3)(4分)不矛盾(1分)。前事可悲,今复可笑(1分)。诗人悲的是往事不堪回首,而这笑字包含着对自我的嘲笑,也包含着对现实无奈的苦笑(1分),其中蕴含着诗人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这一悲一笑极为伤感。(1分)

  相关阅读练习

  1.试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万家团聚之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表明诗人孤独寂寞之境;用设问开篇,更能突出诗人孤苦凄凉之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又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传统节日时独自滞留他乡的孤苦之情,这个传统节日是除夕或春节。

  诗中点题的句子是:一年将尽夜(或:明日又逢春)。 (2分)

  (4)结合一、二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的。(2分)

  答:作者通过一个设问句,引出了自己年夜独宿旅馆(1分),只有与孤灯相伴的凄苦境遇,表达了作者孤苦凄凉的心情(1分)。

  (5)全诗充满了凄凉之意,但作者为何用一个笑字?请具体分析。(2分)

  答:笑,是苦笑之意,蕴含了作者对自己孤苦境遇的无奈(1分),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

  阅读练习二: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用得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1分)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之气。(2分)

  (2)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反衬作者日渐衰老,满腹愁绪,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3分)

  阅读练习三:

  1.诗的前四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 (5分)

  2.试赏析尾联中又字的妙处。(5分)

  3.结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①刻画出一位羁旅思乡者的形象。(2分)②除夕之夜,诗人无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3分)

  2.①又,再一次。(1分)②愁苦叹息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1分)③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3分)

  3. 内容上:表达对宦海艰险、羁旅漂泊、年渐退暮的无尽感慨。(2分)结构上:①点明题目或呼应前文一年将尽夜。(2分)②这样作结留有余味或言有尽而意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2分)(分析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赏析

  魏晋时期,晋武帝曾亲自参与整顿旧旅店,开设新旅店近畿辐凑,客舍亦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刍秣成行,器用取给,让人宾至如归之感。南北朝时,出现一种新兴的旅馆邸店。它是供客商食宿、存货和交易的场所。其时,洛阳还开设有四夷馆招待四邻各国的贡使和客商。隋朝建置的典客署,则用于招待西域各族和日本诸国的客商和使者。唐宋时期,客舍、客铺、客栈等都统称旅店,有官办和民办两种。唐太宗曾下诏令京城内为朝觐官员造邸第三百余所。其时,全国还有驿站一千六百三十九所。旅馆之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戴叔伦有一首《除夜宿石头驿》写道: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诗中就提到旅馆。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转写这个人大年夜独宿在旅馆中的思想感情。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虽然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化用了梁武帝《冬歌》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诗句,但是他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有了创新,就成为警句

除夜阅读答案2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1.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解析】:分析诗歌的手法,要注意句中的标志词语;解答第二问,首先要描述再现景象,再概括其特点。

  【参考答案】:首联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傍晚大雪细密如碎米一般飘落地上,河水凝结成冰,仿佛有人抽泣般冷涩流动不畅,黄沙在冰面上滑动,描写了大雪纷飞、天气寒冷、冰天雪地的景象。(修辞2分,翻译诗句2分,概括1分,共5分)

  2.【解析】: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要结合诗中所写的事情,从中概括出诗人的感受。

  【参考答案】:孤苦无依和感激喜悦之情。天气严寒,诗人远离朋友,漂泊无依,使君黄师是在深夜送来酥酒,让孤独无依的诗人一家倍感温暖。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对友人相助的感激、喜悦之情。(总写思想感情2分,分析4分,共6分)

  全诗: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关右土酥黄似酒,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従元放觅拄杖,忽有曲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隔船应已厌歌呼。

  明朝积玉深三尺,高枕床头尚一壶。

除夜阅读答案3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3)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

  (4)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除夜作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3)凄清(孤寂、凄凉、冷清)

  (4) 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无比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6)

——《养花》阅读答案3篇

《养花》阅读答案1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1、如此循环的如此是什么意思?

  2、此是指?

  3、我为什么要感谢花草?

  4、文中提到什么养花的乐趣?

  参考答案:

  1、如此就是像这样的意思。

  2、此指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写一会儿再到院子里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然后再出去……。

  3、因为在培育花草的同时,作者也得到了锻炼,尤其是身体上的。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两句话直接道出养花的乐趣,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对养花乐趣的总结十分辩证,耐人寻味。喜和忧、笑和泪、花和果、香和色,既一一相对又紧密联系。欣赏自己养的花,和观赏他人养的花,感觉是不大相同的,因为欣赏自己养的花,就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种自豪感和期待之后的成功感、欣慰感。这段话表现了作者高尚的养花情趣。

《养花》阅读答案2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人几天都没有笑容。

  1.第1自然段已用“/”分好层次,请在“花”字前面加上一个字,概括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花

  第二层:_____花

  第三层:_____花

  2.“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和“等到昙花开放的时候”哪个更能体现观赏到昙花开放不容易?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画线语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养花当然是寻求健康、快乐,文中为什么写伤心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嗅 赏 赠

  2.第一句话:因为“赶”字有不容易,凑巧的意思,而“等”只是静静地等候,并不需要运气,用“赶”字更能显出昙花开放的不容易以及难得,表现出作者对昙花的喜爱以及自豪之情。 (意思对即可)

  3.表明自己养花已经有了收获的果实,同时也表明果实被人分享的喜悦。(意思对即可)

  4.反衬出养花的重要,因为它饱含着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养花》阅读答案3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我工作的时候,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分盆,然后回到屋里再写一会儿,然后再出去。如此(xún huán),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tiáo jié),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是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xún huán( ) tiáo jié( )

  2.联系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有益身心:______________

  (2)胜于吃药:______________

  (3)抢救花草:______________

  (4)抢到屋里: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 ”的句子中“这”是指______________ ;“有意思”说明了______________ 。

  4.文中加粗的句子给人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请分析这段文字与“爱花”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循环调节

  2.(1)好处(2)比另一个强(3)突击(4)抢夺,争夺

  3.抢救花草 作者喜欢养花,即使这样也让能他感受到养花的乐趣。

  4. 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劳动,想不劳动便得到劳动果实,那只能是空想,只会一事无成。(意思对即可)

  5. 作者所选这段文字恰恰说明了他为什么爱花:一是因病不能久坐,是院子里的花使他有了活动的目的,并且保持了身体的健康;二:下雨抢花进屋,天晴搬花去院让作者感受到了养花的乐趣、劳动的乐趣,悟出了生活的道理。 (意思对即可)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7)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阅读答案3篇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阅读答案1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①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那,奈何。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B.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C.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与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空”都是“白白的,徒然”之意。

  D.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15.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4.C解析C项,“动静结合”说法错误。

  15.

参考答案①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未得意的感叹。②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③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④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解析:从诗歌的题目看,“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能抓住其中三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8)

——《报任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3篇

《报任安书》阅读答案及翻译1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为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其次易服*,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其次毁肌肤、断肢体*,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节选自《报任安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B.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C.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D.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倡优,是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

  B.剔毛发、婴金铁,是指把头发剃光,用铁圈束颈。这是古代的两种刑罚,前者称髡刑,后者称为钳刑。

  C.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五种酷刑。历史上的酷刑还有汤镬、炮烙、腰斩、杖百等。

  D.《国语》记载春秋史的国别体史书,传说为左丘明所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列举了“四不辱”和“六*”,运用铺排把“六*”按程度由浅到深依次排开,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痛苦,感人至深。

  B.第一段中作者拿“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作对比,渲染下狱*之恐怖,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

  C.第二段先说一般人都怕死,但激于义理者不怕死,这是一层曲折。接着又说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但又何至于*呢?这又是一层曲折。最后才揭开自己“不得已”而苟活的原因。这充分体现了本文在情感的表达上“曲折起伏、欲言又止”的特点。

  D.第三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作者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1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任安书》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答案:

  10.A

  11.C

  12.B

  13.(1)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2)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3)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解析】

  【分析】

  10.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

  11.

  C项,“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五种酷刑”解说错误,五刑,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酷刑。

  故选C。

  12.

  B项,“反衬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的坚忍意志”分析错误,以“猛虎一旦落入槛阱之中也不得不摇尾乞食”来类比“自己忍辱受刑、忍痛著书”,不是反衬。

  故选B。

  13.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所以,……的原因;重,慎重;殆,大概。

  (2)庠序,学校教育;申,反复强调;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3)疾,痛恨;舍曰,不肯说出来;辞,辩解的说法。

  参考译文: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再次是穿上囚服*,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阱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自杀)。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数不清,只有那些卓异而不*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称。(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思想。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9)

——《秋灯琐忆》阅读答案3篇

《秋灯琐忆》阅读答案1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①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②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

  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竹片于梁,以承其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地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余曰:“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相与一笑而罢。

  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暝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删改)

  【注】 ①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②玉奴:杨贵妃。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 归:出嫁

  B.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 甫:刚刚

  C.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趣:催促

  D.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 视:看待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现作者夫妻恩爱的一组是( )

  ①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②相与一笑而罢 ③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 ④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 ⑤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 ⑥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作者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B.春天,桃花被风雨吹落,秋芙用花瓣拼成诗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可惜“春”字还没有拼成,就被风吹散了。

  C.秋天月明之夜,夫妻二人泛舟西湖,鼓琴为乐,拜访故人,感慨颇多,一直玩到四更天才移船回家。

  D.这篇散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作者与妻子之间和谐美满而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弥漫着真挚的感情。

  13、把上面文中画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3分)

  (2)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3分)

  答案:

  10 C 11 B 12 D

  13、(6分)翻译(1)(秋芙)每天夜里一定要强挽我与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强”“或”各1分,句意1分)

  (2)(我们)于是在大松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止”“更”各1分,句意1分)


宗璞《报秋》阅读答案3篇(扩展10)

——森林报秋读后感800字 (菁选3篇)

森林报秋读后感800字1

  这是一本关于森林新闻的一本书,除了秋,还有春、夏、冬。

  里面讲述的是森林里的动物的生活习性。里面有许多我们不太熟悉的东西,比如:水老鼠、姬蜂、星鸦、油蕈、白桦蕈等等。

  其中姬蜂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姬蜂把它的卵产在又肥又大的蝴蝶幼虫身上,这条幼虫便成为姬蜂幼虫的食物了。第二年时,茧里面飞出来的不是蝴蝶而是一只姬蜂。

  姬蜂这种生活方式让我不太喜欢,我希望姬蜂幼虫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生长。

  还有一种动物给了我较深的印象。它就是松鼠。冬天来临前它会把收集来的蘑菇放在树上晒干。等冬天醒过来时,会把这些蘑菇当成点心吃掉。所以我觉的它比较聪明。我也很喜欢它那可的模样。

  这里面还有鸟类,大部分是我们城市里无法见到的。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本书。还有一些刁难古怪的谜语可以让你猜,不过蛮难猜的,希望聪明的你能把它们猜出来。

森林报秋读后感800字2

  在寒假的期间,我用心的把《森林报》给读完了。读完后,我认为森林里的大事有很多很多, 比城市里的事还要多,怎么说都说不完。

  而这本书写了森林里的居民们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玩耍······

  而这本书也写了森林的关爱,悲伤,快乐······

  比如说,别离歌,写的就是椋鸟在夏天时,搭了一个窝,秋天了,它们要离开这了,非常伤心,因为它们在这个窝里度过了许多的美好时光,不愿意在走了,所以在窝外唱了最后的一首歌,而它们相信明年还会回来驻·····

  读了《森林报》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森林里的事,让我更加热爱大自然。

森林报秋读后感800字3

  在这个假期里,我用空余时间读完了四本《森林报》,他们这小小的几本书,让我这个假期里其乐无穷。

  我认为这本书很好,一是因为这本书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看,二是因为,这本书里的故事是你不知道的,你就会感到新鲜感。三是因为读这本书时你会觉得自己好像身处大自然一样。这本书还会让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们从新认识大自然,去保护她。

  读完这本书,你会感到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有一双慧眼,就可以知道它其中的奥秘。

上一篇:银行面试真题及答案 菁选2篇 邮储银行面试真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3篇 八年
  •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总结最
  • 诚信考试承诺书精选5篇(诚信考试承
  • 电商营销推广方案4篇 跨境电商营销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本完整版免费阅读_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文章节目录陆青云唐嫣 第1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