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改进措施

更新时间:2023-03-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1

  紧张而又充实的初一上半学期已经悄然度过,期中考试随之而来。期中试卷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检阅的工具,又是学生展示自我、挥洒自信的舞台。现将本次语文考试试卷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0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名著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现代文阅读、作文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指明了方向。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的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理解及名著阅读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共15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试题较往年难度有所降低,词语解释由四个缩减为两个,句子翻译也选择了较短的句子,文章内容理解题也很基础。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共三篇,第一篇为课内现代文《风筝》,第二篇和第三篇为课外现代文。和以往不同的是第二篇为文学性较强的现代文,第三篇为比较简单的说明。三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40分。文题《我最想做的一件事》,要求学生写一篇能够叙事完整、抒发真情实感并且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最基本的积累与运用,得分率较高。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第2题古诗文默写和第4题成语意思理解得分较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的是第1题和第5题,第1题和往年相比取消了修改错别字,字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各增加一题,学生不能准确写出“啜”和“贮”二字。第5题是一道名著阅读题,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所给诗句准确判断出作者是冰心,造成整道题均无法拿到分数。

  第二部分的文言文阅读,学生得分普遍较高。这得益于期中复习时各位任课教师对于考试重点的较好地把握及引领学生认真复习扎实巩固。词语解释“期行”和“引”考前均重点强调,句子翻译也根据文言文翻译原则做了训练,文章内容理解题为“单元测试卷”原题。

  第三部分为现代文阅读。首篇现代文阅读节选自文章难度较大的《风筝》,但所涉及的三道题目并不难。“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什么;“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能否改为“仍在地上,踩扁了”;小兄弟的可贵品质等题目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都有涉及。两篇课外现代文阅读,第二篇《温暖的硬币》得分较低,第三篇《奇妙的唾液》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已经学会从文章筛选信息的学习方法。

  作文部分,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难易程度

  综观全卷,整体命题难度一般。学生*均分在77分左右就证明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基本到位。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字词拼写和古诗词默写得分一般。说明学生在*常的学习中对汉字的书写和诗词的识记重视不够,对课本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名言名句没有加强积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字词知识加强督促,强化训练,让学生巩固过关;对于古诗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考标上要求的篇目要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2、文言文部分。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翻译、文章内容理解、主旨的把握等。讲课时应全面落实,复习时要抓好重点。尤其是复习阶段,应多组织学生做相关题目,抓出一些重点句段让其翻译理解和识记。

  3、现代文阅读部分。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答题的语言和技巧方面。在最后复习中,应尽量多选文章进行练习。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阅读题得高分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4、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卷面不整洁、字数不够、选题同一、所写内容缺乏新意、滥用标点、主题没能得到提升、出现真实校名人名等问题。建议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2

  第一学期的期末考,孩子们考的都还挺不错。有点开心。特别是9班,语文居然是全级第一,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子们,好样的!

  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外,其他的*均分都差不多。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有点点失望。我知道无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而我这个语文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一无所知。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吧。要有信心!

  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近了,各方面也愈加规整。

  一、基础题方面。

  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学生默写比以前较有进步。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比重相对是较大的,因此,在复习阶段,抓背诵和默写至关重要!另外,每一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近三年统考试题也能大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大致篇目。

  严重的是,处于重方言区的孩子在拼音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非常低。我想,在拼音的学习方面应该重在*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习阶段的强化练习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牛一毛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高。但“苦心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生还是不多。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习阶段老师强调的不够,自己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生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最后的描写和综合性学习得分率相对较高。一是*时训练的较多,二是题较简单,只要有一定文字功底和基本的语言功底的学生都能写好。但是描写风景的那道题学生在回答时还是千奇百怪的,那么在*时的作文训练时,不能简单的泛泛而谈,尤其是仿写某一段,完全可以以此类形式和要求让学生做一些系统训练,这样方能有的放矢,以不变应万变。

  二、阅读

  四篇阅读题,仍是两篇课内和两篇课外。课内的两篇,一篇是文言文,一篇是现代文;课外的最后一篇则是名著。

  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时练过无数次,也考过无数次的。但能得满分的还是为数不多。症结在于最后一个分析“物外之趣”的原因题。其实此题较开放,答题要点可以有很多(而且*时老师都有过提示和训练),但学生往往在整体的概括和提炼方面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失分。

  课内分段是《紫藤罗瀑布》,可喜的是,经过训练,大多学生在答第一题句子的表达效果时大都知道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去分析(也即是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等),因此,得分率不低。但最后一题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作用,试卷上明确写出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但学生还是回答的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更可气的是,在复习阶段,老师还规范的归纳了回答这类题的技艺方法,学生每天都有读,都有复习,但成效却并不佳。反思自己,我也有责任,自己知道哪些复习资料很重要,但完全放任学生,让其自背自查,没有硬性要求哪些必记必背,学生要应付七、八门课程,当然也是得过且过了。反过来看,其实是我对资料的重视度不够,有种第一年以观后效的旁观心态。

  课外阅读就只有完全看学生的发挥了,题型无非是概括主要内容、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和谈自己感想。不难。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够深刻,更谈不上全面,那么在以后的训练中就要有意识的注重课外阅读的答题训练。万变不离其宗,相信随着学生的逐渐成长,思维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应该能有所提高。

  名著阅读成了每年的必考题,因为统考的出题范围完全在课内,因此名著的篇目和各个题型都能了然于胸,学生在*时的针对训练也较多,但在概括寓意和归纳特点方面还是欠全面和准确。

  三、写作

  从出题来看,此次作文较简单,为半命题,基本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是创新度不高。

  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学生习作立意不高。内容多为“我学会了做饭、洗碗、骑单车。”,真正的优秀作文和高分作文大都写为“我学会了坚强、独立、仁爱。”从题目来看,两类等级的作文完全一目了然了。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阅读者也往往首先是从题目中对其作初步评判,可见,好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亮点,甚至还可成为得胜的关键所在。

  令人高兴的是,大多学生还是明白了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因此,此次作文偏题的较少。但令人伤心的是,十班竟没有一篇高分作文!和李老师的七、八相较,在作文方面,还是在于*时做的不够好,训练的不到位。考场作文的另一些技巧自己都还欠缺,比如字数、卷面,更重要的是内容。我想这与老师自身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是有关的,没有谁好谁差,关键是自己要学会运用和发挥。怀才不遇的人只能说明是在某方面能力有限的人。

  四、附加题

  附加题得分率低是正常的。一方面在于初中生本身的文言文积累很少、底子薄,学生大多读不懂;另一方面,作为全卷的梯度题,其本身就是为了要拉开差距的。但是,在*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古文阅读和理解方面的训练。读史使人明鉴,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积淀!

  总之,就我来说,新学期的第一次期末考还是令人满意的。从教第一年,我本是作好了不理想的打算,也希望自己能先沉下去,再一飞冲天。呵呵,但事实胜于雄辩,问题当然是存在的,但也没必要韬光养晦,抹杀孩子们的努力与付出。

  不得不再说一点,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还是较差,许多问题和方法仍是靠老师解决和归纳。我似乎也理所当然的不能免俗,我想这仍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吧。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 “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 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 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答题中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黔之驴》。第1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19题翻译一句话;第2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18题,跟第1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1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4、作文加强*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1)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1

  东城区初一本次期末语文试卷整体难度不高,与海淀试题和西城试题相比较为常规,没有出现特别新的题型,学生审题做题难度不大,这份试卷偏重于对学生基础的考查。

  本次东城区初一语文试卷整体为100分,120分钟。考试各部分分值及题型如下:

  (一)积累运用(23分)

  字音、字形、字义、修辞、文常、古诗默写、名著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解析词语、翻译句子、文意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行文思路题、词语含义理解题、关键句子赏析题、情节补充题、词语赏析题、句子理解题。

  (四)作文(40分)

  记叙文《我的老师》;想象文《星星的遐想》

  【试卷解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的题,难度不大,没有新题型,这部分孩子们在做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值得一说的是:这次东城初一期末考试中第一题字音题、第二题字形题、第五题文学常识题、古诗默写题以及最后出现的名著阅读题,都是咱们东学堂语文课上讲过的原题。如果不会,那就实在不应该了。学生在初一阶段必须要把基础打牢,语文成绩才能更高。

  第二部分,课内外文言文对比。这部分的课内篇目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虽有佳肴》,出自《礼记》这本书。这个在课内和咱们东学堂语文的课上都给大家作为重点篇目讲解过,难度不高。课外的.篇目是也是选自《礼记》的《长善救失》,课外的篇目不难,稍微有点难度是将这两篇文章的观点做对比,其实这点只要读懂了文章也不难,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就是对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咱们初一的语文课,在寒假中会有专门的一讲:文言文——实词的推断,相信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第三部分,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学生们失分比较多的两大题型之一。这才东城出的文章是两篇记叙文,借助这两篇文章,基本上把整个记叙文阅读中的:概括题、词句含义理解题、词句作用题和词句赏析题考查了一遍。这种题只要具备最基本的阅读素养和一定的答题技巧,不会失分太多。孩子们需要意识到的是,随着本次期末考试的结束,记叙文这类文体的所有答题技巧需要形成一个体系了,所有的题型都应该有自己答题的固定思路了。如果对记叙文阅读还存在缺陷的孩子们,趁这个假期要补一下了。最简单的记叙文结束了,散文、议论文还会远吗?

  第四部分,是作文。这次东城区的作文出了两篇,第一篇是很简单的记叙文——《我的老师》,这个题目没有任何审题的难度,考查的是塑造人物。如何去塑造人物,我们在东学堂语文的课上已经给大家讲过了写作的整体思路,对一个人物的刻画应该从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去刻画,正面描写要从主要事件和细节描写这两个主要角度去刻画,如何进行人物的细节描写是咱们即将在寒假课的第三节课上给大家讲的,孩子们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听哦!侧面描写主要要次要人物的衬托和环境描写的烘托这两个角度去刻画,关于环境描写也是咱们寒假课上第六节课上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根据这个写作思路去写,一个老师的形象很容易就饱满了起来。

  第二篇作文题目是《星星的遐想》,这篇作文是大家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的想象类作文,这类作文是孩子们不太敢写,或者很容易写偏的文章。其实,如果掌握了这类作文的写作技巧,这类作文会远比上面的类似于《我的老师》这样的记叙文出彩。对待这种作文,需要把握好的一个大原则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积极向上、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主旨,虽然是想象文,但是一定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合理想象,不能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在写这篇文章《星星的遐想》的时候,可以走两个方向,第一个大方向是展望未来,第二个是回忆过去。对于第一个题材,可以写成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对未来科技带给人的便利的想象,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构想;对于第二个题材,可以写成自己比较熟悉的亲情类文章、友情类文章和对自身人生某段时间经历的反思。无论选择哪个题材,孩子们都要把握好一点: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认知,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回忆和畅想。新中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思维思辨能力的考查,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去培养自己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里的作文中锤炼自己的思想。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2

  七年级语文试题按历年之常规命题:考试形式:闭卷;试题分为汉字、阅读、写作三个部分。就整个卷面看,知识覆盖面基本上涵盖了七年级所学,从字词、拼音、而句段、而名句赏析、而文章阅读分析、而文言、而写作,坡度适中,既考虑到了一般学生,又兼顾到了知识功底较全的学生。就是难度较大的题目,知识功底较全的学生也能够得着。如阅读部分的文言知识,对于刚接触文言的学生来说,尽管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能依据注解大致可以读懂短文,对字、词、句的解读也能达到个八九不离十的。现代文的阅读选段选得好,文字*实,主题明朗,出题人所设置的问题答案大多都能从原文中找到;无论语言品析、词语解答,还是文章结构技巧等,只要是认真读了原文的,也大多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出题人并没设置过大的.解题障碍。

  最妙的还是作文题一,具备一般写作知识的学生也能完成该题,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原件,也考查到了学生在缩写及剪辑材料方面的技能,没有审题障碍,学生来得轻松,写得自如。填空式的作文二同样没有把学生限制死,取材的空间也较大,应该说也是一份好的试题。

  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试题。纵观整个试题,难度的比例还是大。中等偏下的学生完成这份试题是相当吃力的,要想拿出高分就更不用说了。从此次考试的情况看,我校及潘湾、五眼泉三所中学均无A、B等级,就是90分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这就更加说明试卷的难度之大了。当然,考出这样的成绩,也有老师在教学中的责任,可能是教学没到位所造成的吧。但无论怎样说,我不赞成把学生考倒。这个说法我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试卷分析中就曾说过了,这里就不在赘言了。以上所说仅是个人之一孔之见,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教师。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3

  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考点明确,结构合理规范,内容科学严谨的试卷。试卷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体现了“稳中求变、适度创新”的特点。

  一、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

  从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古诗词名句的“默写”、“名著的导读”、“语言的运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并不是很理想。古诗词名句的“默写”,这是一个重要题型,是学生考试中必考的题目。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写出上句以及要求背诵出某首诗;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写出相关的诗句。此次试题只涉及到了第一种类型,如要求写出“凭君传语报*安”、“峨眉山月半轮秋”等,这几句难度小,不易丢分。但也出现较多错别字,或者答非所问,乱用另外一首诗的语句的混用现象,这里可以看出学生较注重机械的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出现错字率现象较为严重。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词语释义题,这是学生的一个弱项,很多学生对成语的整体意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对成语中某个字词的理解就能力显得非常薄弱,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语言连贯题。此题着重考查句子内部结构的一致,逻辑的有机联系,上下语言环境的协调等。此类题主要是考查检测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语言连贯性、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

  2、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掌握能力。阅读文段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文言文《口技》。第8题解释加点的字;第9题翻译一句话;第10题是对文中某句话的描写内容及其目的。

  第8题,跟第7题类型一样,同是考查的是理解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这些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从答题情况来看,能拿满分的学生不多。总的来说,“古诗文阅读”部分得分情况比较理想,学生的得分多数在6分以上,失分主要是第8道题。从中看道现在考试的考查范围虽然比较宽广,不受拘束,但只要还是集中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因此以后在上课时应该尽量具体讲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学生在复习时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总共三个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鉴赏与评价能力。命题形式也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体现了语文新课标“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此外,试卷中出现的课后原题,也有助于教师钻研教材,重视课文教学和关注学生的课文掌握程度。

  4、作文

  这是一篇以半命题作文。从命题形式看,半命题作文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限制,又能让他们更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真实写作水*;从内容主旨上看,作为情感话题作文,考生不会有太大的写作难度,一般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从文字表达上看,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学生必须明确记叙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区别,文章体裁上不能沦为“三不像”,否则体裁不正确,文笔再优美也得不了高分。

  二、今后教学建议: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①积累语言材料;②储存语言模型;③积淀语感;④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

  4、作文加强*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为“我要写”。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2)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分析1

  一、优势:

  1.字音识记:识记1题总分2分,全区难度0.73,全校难度0.80。全区*均分1.47分,全校*均分1.71分,高于全区*均分0.34分。 经验:重难点词课堂讲解落实,重难点词反复落实,期中复习分块落实。

  2.标点辨析:运用5题总分3.0,全区难度0.64,全校难度0.69。全区*均分1.92分,全校*均分2.06分,高于全区*均分0.14分。 经验:结合课文注重落实,周测反复落实,期中复习分块落实。

  3.诗歌鉴赏:理解7题总分3.0,全区难度0.94,全校难度0.97。全区*均分2.82分,全校*均分2.90分,高于全区*均分0.08分。 经验:课堂讲练注重理解记忆,周测检查落实,期中复习查遗补缺。

  二、不足之处

  1.作文:运用24题总分30,全区难度0.70,全校难度0.68。全区*均分20.97分,全校*均分20.43分,低于全区*均分0.55分。 教训:课堂讲练没有充分落实,*时练笔不足;考场审题不认真,跑题或扣题不紧。

  2.人物情节:识记21题总分3.0,全区难度0.82,全校难度0.72。全区*均分2.45分,全校*均分2.15分,低于全区*均分0.30分。 教训:对名著内容不熟悉,对名著阅读中人物形象把握不准确。

  3.语句理解:理解10题总分2.0,全区难度0.52,全校难度0.40。

  全区*均分1.04分,全校*均分0.79分,低于全区*均分0.25分。 教训:理解句子两方面即形式 内容,部分同学顾此失彼,缺乏解题能力,方法失于灵活。

  三、今后具体措施:

  1.紧抓课内基础知识落实,包括词语、现代文、古诗文、名著等,由点及面,突出重点。

  2.学会能力迁移,把解题能力由课内迁移到课外,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3.学会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读物),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4.学会表达(主要是书面表达:作文),可采取记日记、摘抄好词好句、临摹好文章等方法拓展眼界,胸怀万物,以提高写作能力。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3)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1

  本次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和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下面就三方面来分析一下:

  一、总体分析:

  纵观整份试卷,它是一份有价值的试卷。以教材为基本点,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对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新课程理念。总的来说,本次试题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1、试题类型的多样性。

  这份试题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词语、成语、句子、段落、篇章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还有诗词、名著、文言文、说明文、叙事类文章的考察,考查知识点较全面。

  2、突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阁楼,要根植于生活,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试题中的一些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如:综合性学习,你喜欢的名星是谁,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这种试题,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生活性。特别是本次考试的作文,“如星星划过天空”,回忆自己幸福的小学生活及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学生更是有内容可写。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是掌握不牢固,学生在试卷上的错字比较多,如:“谆谆教导”的“谆”,错的尤其多,其中默写《论语》十则其中的五则,因为错字多,很多学生得分很少。还有名著题考到的《伊索寓言》知识,学生在总结寓意方面也出了不少错。

  2、阅读:

  尽管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侧重对阅读理解进行了训练,并贯穿了很多方法进行了引导,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没有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就开始做题。说明文阅读做的还可以,最后的叙事类文章学生因为答的不全面失了很多分。

  3、作文

  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叙事清楚;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缺乏细节描写,有许多作文就是“流水账”;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多。

  三、建议

  这学期教初一,感觉这一级初一的基础特别差,拼音不会写,错字联篇,而且学习语文的习惯更是没有,*时自己不能做到主动读书,教这一级感觉压力很大,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虽然有进步,但不明显。针对这样的现状,我觉得这份试卷出的很合我心意,除了阅读理解,其他题还是比较重基础的。初一初二重基础,初三初四重能力。

  对今后教学的几点看法

  1、重视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学好语文,首先要识字,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和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的训练,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题的得分率是很低的,说明了学生阅读的能力还不强。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还学生朗朗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还有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文对许多学生都是老大难,学生习作时常常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断获得写作的动力。一篇好的文章,真实感情比华丽的辞藻,富丽堂皇的布局更为重要,离开真情实感这个前提,一切写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楼阁。真实的才能打动自己,写出来的文笔才流畅,感情才真实。作文教学要多点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使学生在内容、情感上贯彻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彻一个”活“字。并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读名著,从而拓宽视野。

  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会有更大的进步。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今后更加扎实地开展语文教学,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就七年级的期末语文考试成绩,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分析,现分析如下:

  一、试卷总评

  本卷参照中考题型,由三部分组成,共25道小题,第一部分分积累运用、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古诗鉴赏、文言阅读、说明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第三部分作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该套试题总体来说能够以《课标》和《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为依据.突破了教材版本的限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实际能力运用,并进行恰当迁移。面向语文教学实际,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例如:第7题以“”第15题以“你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第20题以“大自然中海油许多奇妙的动植物,请举出一例”第24题以“读完选完后,你内心一定有所感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这三道题都是引导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考情分析及反思: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考察的知识点包括:字音字形(1、2题),成语使用(3题),标点使用(4题),病句辨析(5题),课内默写(6题),写宣传语和应用文(第7题)

  (二).回答情况及原因。本题的得分率大约为84%。

  1、2题主要考察字音字形。学生回答第1题

  (1)用音序法查“拙”,应查音序时。30%同学都写错了,因为学生没弄清音序的定义,好多同学写成zh,所以这一个题失分较多。

  (2)中从选文中找出两个错别字,好多同学涟漪的“漪”没有找出来,因为这个字是在引号里边,很多同学都没注意,没想到引用的也会出现错误,失分较多。第2题多音字辨别,70%的同学都回答错了,这是基础题里失分率最高的一道题,很多同学不知道“省”是个多音字。

  3题主要考察成语使用。得分率较高,有的同学失分是因为没认真审题,题目要求是选择不恰当的一项,有些同学看成是选择正确的一项了。D项当中“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放在D项当中与句意不符。

  4题考察标点使用。这个标点题有一定难度,失分较严重,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很多同学选择C项,是因为忽略了一个知识点,书名号之间的并列不用顿号。A项考察的是问号的位置,D项考察的是顿号的使用,这两个选项相对于C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所以只有几个同学选A、D。

  5题考察病句分析。试题较简单,学生得分率较高。题目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考察的是句式杂糅。C项考察的是成分残缺,“通过”“可以”一起使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D项考察的是一面两面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能判断出来。

  6题考察的是课内默写。得分率在99%,只要个别同学把“独怆然而涕下”的“涕”、“一湾浅浅的海峡”的“湾”字写错了。第7题因为考前带着学生练过,得分率较高。

  (三)教学反思

  1、重视*时字音、字形及成语积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水*。夯实字音、字形基础,加强基本功训练,狠抓基础教学。

  2、课内默写,注意易错字,*时讲课时把易错字勾画出了,让学生多写多练加深印象。

  3、注重积累、重视迁移。*时讲课文的时间多参进标点、病句的讲解。让学生多接触,避免让学生感到讲过的知识点很陌生或者记忆模糊,考试时候拿不准导致做错题。

  4、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关注应用文。

  古诗鉴赏

  (一)整体情况

  古诗鉴赏题考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30课杜甫的古诗《春望》。在这部分里考查到了词语理解、写作背景、诗眼以及思想感情方面的知识点。此部分试题满分5分,共3道题。

  (二)回答情况及分析

  此部分的得分率为85.23%。

  1、第8题考查颈联中“烽火”一词的理解,分值1分。“烽火”在这里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借指“战争”或“战火”,98%以上的同学此题得分,不属于难点。

  2、第9题考查此诗的写作背景,属于文学常识题,分值1分。此诗的写作背景为“安史之乱”。大部分同对于此题都能答对,错误原因在于书写“史”字以及记错事件。

  3、第10题考查诗眼及思想感情,分值3分。统领前四句的字是“望”,对于这个字的考查有一半同学丢分,原因在于没有审清题,把统领前四句的字与统领全诗的“破”字弄混淆了。此诗抒发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99%以上的同学都能得分。

  (三)教学反思

  1、继续夯实基础,熟记熟背:避免因书写错误或固定知识点丢分;

  2、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赏析能力,遇到相似知识点学会辨析。

  文言文阅读

  (一)试题整体情况。课内文言文是《河中石兽》,课外文言文是《刻舟求剑》。考察的知识点包括:解释词义(11题),虚词“之”的用法(12题),翻译句子(13题),课外文言文蕴含的成语(14题),简答题(15题)

  (二)回答情况及原因。本题的得分率大约为86%。

  学生回答地11题(1)“圮”(2)“啮”(3)“但”的解释时。95%以上的同学均能答对,因为这三个词是课内实词,老师们反复强调过的重点词语。而地(4)

  小题“涉”字的解释,虽然是课外文言文实词解释,但是,结合语境和以前学过的知识,大部分同学都回答正确。

  12题主要考察“之”的用法。“之”的用法,是我们这册书的重点虚词,它主要有这几种用法:①助词“的”②代词③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音节助词。本题中,ABC选项“之”均指代词,只有D是助词“的”的意思。

  13题句子翻译。(1)是课内翻译。遂:于是。溯流:逆这河流。上:到上游。所以这句话翻译为:于是反而逆着河流到了上游去了。(2)课外文言文翻译。吾剑:我的剑。所:??地方。所以这句话翻译为: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翻译句子主要掌握其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即可。第一句为课内翻译,大部分同学回答很准确,但是课外文言文相对有些难度,有部分同学“所”不会翻译。

  15题得到的启示,在《刻舟求剑》这个小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人觉得一切都是静止的,他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所以,我们可以明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有部分同学受《河中石兽》影响,认为应该从实践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可以看出,有些同学不善于思考,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会举一反三,还需要加强训练。

  (三)教学反思

  1、*日教学中词句翻译检查一定要抓落实。加强书面练习,规范汉字书写并注重改错。

  2、重视汉语语法知识教学,为文言文语法现象的学习积累打好坚实基础。

  3、注重积累重视迁移。注意用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文言文阅读,归纳整理文言知识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说明文阅读

  该文考查了一篇事物说明文《奇妙的唾液》本题得分率大约91.35%

  16该题考查学生信息提炼和概括能力,本题得分率较高,个别学生提炼信息准确度不够,对段落中心句把握不准。今后应加强提高学生提炼关键句的能力。

  17该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这是说明文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该题得分率较高,部分同学对说明方法的作用概括不准,今后应加大对该类试题的训练,确保百分百得分率。

  18该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通过删去类试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生得分率较高,今后还应巩固该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确保不失分。

  19该题侧重考查学生应用说明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分率较高。学生能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记叙文阅读

  该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本题得分率大概是77.26%

  21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该题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全面,今后应该在对文本理解方面加强练习。

  22该题考查记叙文的描写方法及表达效果,这是记叙文中一个重要知识点,

  该题得分率较高。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准确判断区分描写方法,个别人在表达效果上丢分,主要原因是对句子意思理解不够。

  23该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本题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欠缺答题技巧,缺乏答题联系主旨的意识,对文章提示性语言把握不准。今后应加大该类试题的练习。

  作文分析

  本次是以“一个——的瞬间”为题的半命题作文,作文有一定审题障碍。与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写记叙文。反映出的问题有:

  ①题目没有新意,三分之一的学生以《一个感动的瞬间》为题,一部分以《一个精彩的瞬间》为题,一部分学生以《一个美丽的瞬间》为题,一部分学生以《一个难忘的瞬间》为题。好题目有《一个回眸的瞬间》、《一个花开的瞬间》、《一个破茧成蝶的瞬间》、《一个温暖的瞬间》等。

  ②写记叙文的学生以有真情实感胜出。如20班杨天姿同学以“瞬间成长”立意,选材“学校跑操中自己如何战胜自己”脱颖而出。

  ③跑题作文,因为审题不清,写成三个瞬间的,套写但不点题、不扣题等。④字数不够,卷面过于潦草。

  三、学生成绩分析

  学生成绩基本情况:此次参考学生440名,优秀人数296人,优秀率67.27%,及格人数438人,及格率99.55%,*均分96.7分,班与班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班统计见下表:

  四、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重抓知识的落实,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2.要重视课内阅读的教学,课外阅读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

  研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拓宽课外阅读,尽量扩大阅读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对应用文要作必要的指导。

  3.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结合单元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设计作文题目,尽量避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抒发真实情感。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表达能力,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加强“记叙“能力的培养。

  4.加强文言文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正确方法,学会灵活应用和整体感知理解的能力!

  总之,我们七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3

  一、成绩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实考人数46人,总分2626分,*均分57.08分,及格人数20人,及格率为43%。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为10%;低分人数5人,低分率为10%。

  二、试卷分析及改进建议

  本次考试试卷结构遵循常规,共四个大题,24个小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00分。考察知识为九年级上册全册,其中语文知识积累部分考察范围是全一册,阅读部分考的是第五单元。试卷难中易程度分数分布比为,31:17:2。62分的基础分也不全在课内,还有2分的运用在里面。

  试卷总体上偏难。基于学生基础偏差的学情,建议缩小试卷中间难度的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基础的考察,在考察学生基础的时候适当缩小课文注释的分值。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2小题是基础题,学生得分率也偏高,*时的抄写与听写是得分的原因。3小题属于中间难度,学生失分率较高,因为记不得上课时所讲的成语意思,只停留在识记层次,达不到理解层次。4、5小题虽属简单,却失分率较高,因为选项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由于熟悉程度不同,6小题中课内的得分较多,课外的失分较多。8小题属于中间难度,但学生*时缺乏积累,所以失分较多。7、9小题是运用型题,学生容易得分,但满分较少,说明能力达不到运用。10、11、12小题是上课时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背诵不了,导致失分。11小题是基础,但学生对课文注释,老师讲的字词不熟悉,所示失分率较高。13小题极为容易,但学生任然丢分,说明在*时读书,做试卷的时候缺乏思考,不懂脑筋。14小题属于中间难度,学生缺乏积累,难得满分。15、16、17、18小题学生得分率不高,原因是一看到课外的就没底,觉得不熟悉,缺乏运用语文的能力。19小题属于中间难度,,学生失分较多。20小题学生不能全部得分,因为不会把“史册”的书面意思写在答案里。21小题中的修辞手法,学生不陌生,但是却混淆了,拿不准。22小题虽是课外,但容易找到,学生理解力不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23题需要理解,课学生做不到。最后的作文题虽然让学生有话可说,恰逢期末,新年,的确“又是一个新起点”。但第二个半命题作文,学生不会补充命题,并将补充完整的命题搬到后面,导致题目上就失分。本次作文*均分只有12分,不到总分的三分之一。

  四、教学改进措施

  1、巩固,复习基础知识方面需要加强。尤其抓背诵、默写,课文注释,出处。争取基础知识积累不丢或者少丢分。

  2、加大课外阅读、练习的训练。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大量丢分的情况,找一些练习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中心思想的总结,文中反复出现的话语分析等问题。

  3、加强写作训练。针对学生在半命题作文中反复出错,不会选题目的情况进行大量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写作半命题作文的水*。加强人物、事件的针对性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定时检查,不论长短,但得有完整的事件或者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4)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1

  一、考试目的:

  历史期末考试是检测本学期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也是对在教教师的一次考核。在考核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诸种问题,以便日后教学予以加强。在考核中,使教师了解到教学中不足之处,以及日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及加强的问题,使日后的任教更加得当,为教师教学指明方向,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分析:本次试题由客观题(选择)和主观题(材料分析)构成,其中客观题占50分,主观题占50分。试题侧重对第二单元的知识点的考察,第一单元知识占16%,、二单元知识占44%,第三单元占34%,七年级上册知识占6%,如27题的1小题“焚书坑儒”考查的是秦朝知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新人教版版教材为命题依据。

  2、突出学生综合分析归纳能力考查:本次考试,试题内容灵活,难度适中,“死”的东西少,“活”的东西多,基本脱离了“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熟练的掌握了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才能考出好成绩,二者缺一不可,基础知识掌握了未必能答出题,如选择题开始四道题非常典型,第1小题隋炀帝开凿到运河,第2小题武则天的功绩与无字碑,第3小题四大发明,第4小题景德镇瓷都。材料分析题的27题封建王朝加强思想控制几影响,28题*资本主义生关系的萌芽等。要想答出题必须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考察了学生的能力。

  3、难易搭配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考察的同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55%左右,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45%左右),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选择题5、6、7、8、9、10、11等,材料分析题的26题都属于基础性题,材料分析题27、28需要分析思考,难度提高。基础性知识题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4、题型更科学,符合新课改要求:本次考试中

  (一)选择题,直接考书中的基础知识点,但是个别题在拐点儿弯之后才能答出知识点,这考核了教学目标之一——知识目标,考核基础知识,这对教学来说有益无弊,须知万丈高楼*地起,首要重视的就是基础。但以往“死读书”就能出成绩的日子一去不返复了,更多的考题需要利用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进行解答。像14小题这种对应列举题直观性题基本没有了。

  (二)材料题从当中反映出的问题:学生不会看题,也不会答题,两个问题答案不全,答题不全面。这需要以后多加强*时习题的练习。如26题“民族政策”和29题“经济重心南移”。

  本次试题,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舒展个人才情,突出了学以致用,通过身边的事物,提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图画的识读能力不强,如第5小题“四川的交子”、 第9小题“唐朝的曲辕梨、筒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历史书上直观画图知识的认识,点明与之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2、材料分析题一直是学生回答的一个弱项,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27题的第3小问和26小题的第4小题。往往在答题时学生容易将史实过程作为理论分析的内容,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阅读分析训练,充分搜集相关素材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机会;同时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以便为后期难度的提高作好准备。26、27、28、29四个材料分析题基本都引用了文言文,如果文言文功底较差就很难理解题意和做答。

  3、在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和例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距离很近,这样容易接受和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今后教学打算:

  在期末复习中,按学校规定制定了复习计划,但在考试后,仍然发现问题,这说明教学中仍有不足需改进。考试的方向就是今后教学的方向,我决定以后教学中:

  ① 继续稳扎稳打,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②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及其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③ 学生不会答题,以后加强*时多做练习,训练答题思路。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2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5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00分钟。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两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七年一班*均分72.7,优秀率62%,及格率为81%;七年二班*均分78.8,优秀率71%,及格率为83%。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七年级来说,一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如:“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南宋”写成“宋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吴道子”写成“阎立本”,把“李白”写成“白居易”。

  (3)读图、地点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第15题,把A和B的地点写颠倒。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少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如:综合探究题中的用史实证明观点,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同时,要抓好后进班的教学质量。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3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50%,便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

  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审题能力较差。。

  5、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6、复习不到位。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28、29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应深刻反思。

  三、关于教学与考试的`理性思考

  七年级期中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考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5、*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8、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5)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1

  一、试卷分析

  试卷满分120分,共有23道题。试卷总体难度系数较高,但知识点的考查顺序安排合理,层次清楚。试卷整体质量比较高,体现了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考查的知识点有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绝对值加减、*移求面积等。

  二、成绩分析

  我教的是七五班和*班,各班的*均分、及格率以及优秀率,如下表:其中,五班高于63分的共有19个人,其中4个人经过加强学习与教育可以考及格。及格的人共有15人,高于80分的学生共有7个人,3个人是高于85分,而这些人根据*常的表现都能考到优秀,非常具有潜力。三班高于60分的共有16个人,有4个同学成绩徘徊在及格线周围。及格的也共有12个人,高于80分的学生有7个人,高于85分的有4个人,而这些同学都有潜力考到优秀。

  三、答题分析

  选择题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题和第6题,原因都是做题时不细心,往开始做时是一个答案,检查时又将答案改错,还是基础概念掌握的不牢固。选择题第8题往往是审题及观察能力不够导致正确率很低。

  填空题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2题,14题,15题,这三道题学生*常做过但一般都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当这些题被当成填空题出现时,学生就会掉以轻心不认真审题。因此,导致出现了过多错误。

  计算题都是一些关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之类的常见题型。学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不细心、不认真造成的.。大题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20、21、23这三道题,错误原因都是由于学生审题不清,在读题、审题环节上的马虎造成的。还有是因为综合素质差,很多学生没有验证。

  四、对策措施

  1、研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能力培养、注重探索精神、注重实践能力、注重过程、注重科学素养、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动手能力等等,在教学中如何去体现,是今后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2、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应该始终贯穿在教学的每一处。注重对常见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等等的渗透和培养。

  3、注重对学生规范解答的要求和训练。要让学生学会与评卷老师在卷面上清楚、条理地交流,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对几何的逻辑推理的条理表达表现出的弱点,更应该引起注意,加强训练。

  4、应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

  5、教学要细致入微,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学情了如指掌,方可知长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做好过关训练和落实。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2

  一、试卷分析

  试卷满分120分,共有23道题。试卷总体难度系数较高,但知识点的考查顺序安排合理,层次清楚。试卷整体质量比较高,体现了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有利于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考查的知识点有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绝对值加减、*移求面积等。

  二、成绩分析

  我教的是七五班和*班,各班的*均分、及格率以及优秀率,如下表:其中,五班高于63分的共有19个人,其中4个人经过加强学习与教育可以考及格。及格的人共有15人,高于80分的学生共有7个人,3个人是高于85分,而这些人根据*常的表现都能考到优秀,非常具有潜力。三班高于60分的共有16个人,有4个同学成绩徘徊在及格线周围。及格的也共有12个人,高于80分的学生有7个人,高于85分的有4个人,而这些同学都有潜力考到优秀。

  三、答题分析

  选择题中学生出错率较高的是第2题和第6题,原因都是做题时不细心,往开始做时是一个答案,检查时又将答案改错,还是基础概念掌握的不牢固。选择题第8题往往是审题及观察能力不够导致正确率很低。

  填空题中错误率较高的是第12题,14题,15题,这三道题学生*常做过但一般都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当这些题被当成填空题出现时,学生就会掉以轻心不认真审题。因此,导致出现了过多错误。

  计算题都是一些关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之类的常见题型。学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不细心、不认真造成的.。大题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20、21、23这三道题,错误原因都是由于学生审题不清,在读题、审题环节上的马虎造成的。还有是因为综合素质差,很多学生没有验证。

  四、对策措施

  1、研究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能力培养、注重探索精神、注重实践能力、注重过程、注重科学素养、注重创新能力、注重动手能力等等,在教学中如何去体现,是今后教学中关注的重点。

  2、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应该始终贯穿在教学的每一处。注重对常见的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等等的渗透和培养。

  3、注重对学生规范解答的要求和训练。要让学生学会与评卷老师在卷面上清楚、条理地交流,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学生对几何的逻辑推理的条理表达表现出的弱点,更应该引起注意,加强训练。

  4、应重视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来解决。

  5、教学要细致入微,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学情了如指掌,方可知长短,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做好过关训练和落实。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3

  本次数学试卷紧扣新教材,突出了教材的重难点,难度适中,分数的分配合理。通过考试学生既能树立自信又能找到不足。试卷比较成功,师生的教与学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标的要求。下面结合我校阅卷的情况作如下的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学生答题的基本情况:全班30名学生参加考试,100--120有两名学生,90--100有六名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试卷特点

  本套试卷从整体上来看难度不大,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全面,几乎包括所有的内容,每章的重点内容特别突出。本次试卷题型多种多样,灵活多变。总的来说,本次试卷出的很成功。

  三、试题分析和学生做题情况分析:

  1、单项选择题:看似简单的问题,要做对却需要足够的细心,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但很多学生都掌握不好,在做题时没有把握住题意,粗心大意,导致得分较低,以后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掌握。

  2、填空:第1变相考查了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第4题是考察了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以及真假命题;第6变相考查了立方根的概念;第7题考查了有序数对的概率;第9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方法以上几道题,做错的同学较多。

  3、解答题:第三题考察的是角的求法,考查了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和做题细心程度,还是有很多同学忘记如何利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找到等式关系解题;第四题考察的是*行线的性质,充分考查了学生对这个易错点和难点的掌握,很多同学容易把*行线的判定方法和*行线的性质搞混淆;第五题考察了列方程,再利用*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只要能够建立方程,基本就能做对;第六题,在*时作业中出现过几次类似的题目,只要认真审题,计算式细心点,基本能做出来;第七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建立*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做出第一问;第八题和我们书上的一道例题很相似,基本上考查了*面直角坐标系的部分概念;第九题,附加题,可以说有难度,但不至于没头绪,基础好的同学还是可以做出来的,但是这一步可以说是失分较多的题了。

  总的来说,本次试卷题型灵活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紧紧联系课本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要求的不严,对细节的强调不够深。

  四、对今后七年级数学教学的参考意见:

  1、重视“双基”教学

  在阅卷中发现不少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失分很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双基”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也是数学学习目标中的较重要目标,要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因运算能力、探究推理能力、应用能力等较低而造成较严重的失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亲身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中孕育数学的应用意识,加强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

  4、教师*时学要严谨

  在教学中教师要要严谨,最好把一道题的完整做题步骤给孩子们演板,认真分析每一个环节,不要偷懒,要紧扣评分标准,否则会造成一些小分的丢失。

  5、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教师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6、研读《新课程标准》,将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中。以上关于本次考试的理解、分析,如有不当望领导谅解,谢谢!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6)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分析1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试题紧扣教材,大纲和课程标准,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难度适中,基础题、能力题、难题的比例合理,基本达到预期的6:3:1。

  2、试题覆盖面广,对知识的考查全面具体,重点、难点突出。无陈题,偏题,怪题。

  3、试题设计先易后难,难易结合。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这符合考生的答题的心理特点。

  4、试题兼顾各个层次的学校和学生,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适当地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语境题的比例有所加大,而且在往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篇阅读理解。

  5、试题遵循了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相结合的原则。此次试题更加注重了对主观性试题的考查,逐渐减少客观性试题的分数比重,并且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即设法突出语境,照顾知识覆盖面,这样有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本次试题难度适中,考查知识面广,能考查出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出层次。 符合中考标准,各项数据与中考基本一致,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试题分类剖析。

  1、听力。

  第一节听音选图学生普遍做得好,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很容易猜出正确答案,正答率在80%以上。做得较差的是第三节和第四节,说明学生反应灵敏度不高。在第四节里学生对读音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听得不够清楚。

  2、单项选择。

  总体而言,单项选择做得较好,基本上考查的固定搭配和习语。此题是一个综合运用较强的试题,不仅要求学生读懂语境,而且还要通过分析语境判断时态和连词。

  3、完形填空。

  该大题涉及到考查固定搭配的,考查学生近义词辨析,除了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还考查了学生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其它的选项基本上属于语境题,需要在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4、阅读理解。

  该大题中,理解文中具体信息,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这两题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很多学生对短文的理解不够透彻和全面,没有认真去分析问题 ,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混为一谈。

  5、填空。

  学生对词语搭配的题目区分度比较明显,综合性较强,不仅考查了词汇的意义,而且还考查了语法的运用。这题都要求对动词词形进行变化。

  6、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的主要问题有:书写不规范,标点符号不正确,大小写不分;单词拼写错误多,就连常用词也写错;审题不清,句型表达不当,汉语式的表达方式比比皆是。

  三、试卷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1)两极分化较大。

  从低分率的统计数据看,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当严重,已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初一时就根本放弃了英语学习,这给我们以后的教学会带来极大的难度,教师的教学将会非常的被动。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如何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依然是目前十分艰巨的任务。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学生对一些基本词汇、语法、句型的掌握不够熟练,运用能力更差。因此,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理、有效训练,应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3)对教材的重视不够。

  在本次抽考试题中有许多试题都能在课本书中找到原型,但考生的得分率并不高。在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和大量的口语操练相当必要,只有在学生具备了一定语言素材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运用语言。

  (4)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逐步培养。

  本次试卷中设计了少量的试题要求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知识,从答题情况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语言知识的灵活和综合运用上失分比较严重。因此语言应用的能力应从初一*时教学中抓起,而不是单纯地讲解知识。

  (5)起始年级的教学务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规范性的训练。

  在书面表达中学生的书写不规范,单词记忆不准不牢,词形变换能力差,拼写错误较为严重;*式的英语非常普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仍是今后较长时间内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综上所述,题虽简单,但学生得分率偏低

  四、教学建议。

  1、词汇是最基础的教学环节。

  在情境中学习单词、利用联想来记忆同类单词,通过阅读等多形式的练习巩固单词,养成每天积累词汇的习惯。

  2、强化阅读。

  得“阅”者得天下,*时应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低级抓起,教师应多选一些内容健康、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强的短文。文章浅显易懂,句子短小精干,语言要地道,难易适度,长短适宜。即不过易,也不过难,要有梯度,要有针对性。阅读理解训练中应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要求学生坚持每天进行限时限量的阅读训练,最好坚持每天2—3篇阅读。

  3、循序渐进,加强写作技巧训练。

  写作要从初一抓起,从*时抓起,建议从背诵、仿写入手,每周有1—2 次写作训练;比如:仿写基本句型,仿写应用文的结构形式,模仿课文的写作思路及内容。又如:看图作文、图表作文、一题多练等,还应引导学生:熟悉背诵一定量的警句、范文,要有一个系统的安排。加强学习态度的教育,杜绝作文出现空白卷。

  4、翻译题型的训练。

  要求每天5道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句子分析思维,积累必要的表达,指导学生不要机械记忆翻译题。

  5、在教学中加强对学法和教法的研究。

  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不断地发现、提出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用英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要贴近生活,注重应用,注重语境,不必过于局限在语法点上。教师的日常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抓两头,促中间,防止两极分化,这样大面积地提高我校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7)

——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3篇

七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生物学对于七年级学生是细节处的一门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在不断的摸索中,我任教的七一班和七二班共70人,我对他们的了解还有待加强,但就这次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好学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也有少数学生发挥欠佳。我就本次期中调研考试试题作以下分析。

  二、整体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和综合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本次考试*均分为66分,其中七一班为64.8分,七二班为67.7分,两班的成绩差距并不大。

  三、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25个,共占50分,实得分为32分,得分率为64%。错误较多的有:9小题、10小题、13小题、14小题、19小题,主要是动植物结构次部分的内容,理解性较强,学生掌握情况不好。而生物特征本章的内容学生掌握良好,得分率达85%。

  2.综合题共50分,实得分34分,得分率为68%。本大题分为8各小题,识图题为5个,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前两题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学生得分率达80%,错误多出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的记忆内容上。识图题中植物细胞的图示学生能识记基础知识既灵活应用。6、7、8三个小题失分率较低,主要是学生对实验题还有一定的陌生,对实验步骤上不够严谨,是十分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制作口腔上壁细胞时需滴加的液体,大多数学生答案为清水,与制作洋葱表壁细胞的步骤弄混淆。

  四、总述

  本次考试认识到了在对七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存在了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七一班90分人数为3个,七二班没有,但七一班不及格人数为10个,七二班为6个。在以后的辅导中要着重对七班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而七二班要着重培优。所以在下班学期中我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抓基础,重应用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与探究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知识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交流,寻求解答途径。

  总之,通过这次考试,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狠抓课堂教学,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8)

——七年级试卷的全面分析3篇

七年级试卷的全面分析1

  一、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内容选自外研版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教材,试题的难易度适中,基本按照7:2:1的难易度命制试卷,不仅能考查出学生英语基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次试卷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广,涵盖了七年级下课标规定的绝大部分内容,包括话题、语法、词汇等内容,话题涉及旅游、家乡、交通、>故事、过去生活等。本次试卷的特点有许多,许多试题源于教材,其中六篇阅读语篇有四篇源自于教材,这不仅引导学生重视教材,更有利于指导教师充分和合理使用教材;试题题型全面,像词语运用和动词填空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灵活运用和语法的掌握,而阅读试题的设置则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学生对阅读技巧的掌握,如填表格、选择、图文搭配、回答问题等。情境设置具有真实性;注重跨文化意识的熏陶;选题时代感强。

  二、成绩分析

  成绩:校*均分102.55,及格率74.14%,优秀率15.59%。

  分析:*均分低是因为考十几,二十几的学生较多,这也是造成及格率低的原因。

  三、学生作答主要问题及归因

  1、失分率高的答题有:单词辩音的23、24、25小题;单选的28、34小题;动词填空50题;完型填空的63、64、70题;阅读的74-78题、87-90题;写作失分多。

  2、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1)辩音训练不够,学生缺乏规律;2)缺乏对语境的把握;3)学生答题不仔细,表格阅读技巧没掌握;回答问题没有把握文章大意和作者写作意图4)写作审题错误运用过去时,逻辑关系有问题,语言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四、改进措施及建议

  1、改进教学措施及建议1)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和考点、2)加强集体备课与研讨,合作并交流。3)加强辩音训练,多进行朗读。4)指导答题技巧。五、2、提高学生成绩及建议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2)加强基础训练,继续通过竞赛等形式促进学生夯实基础3)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4)加强审题能力训练,强调规范书写。

  5)分层辅导,加强监督检查。

  3、改进命题质量的建议

  研究课标和教材,制定双向细目表,预估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提高命题质量。

七年级试卷的全面分析2

  今年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该教材注重基础知识,针对性强,好教易学。

  一、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语言点的考查。试题针对这方面的考查覆盖面广,从字母到单词,到词组,再到语法,最后到句子及文章,一气呵成,由点及面到体,实现了三维考查。

  2、难易过渡合理,书面表达难度降低,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题量,难度适中,基础题占绝大多数,但出题范围较集中,存在押中题得分高,押不中得分低的现象。

  1,听力部分,满分20分,得分率在65%。且集中在选图和选词中,而听句子选答语则做得较差,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未能掌握方法,不会审题,预习,训练少,经验不足等。

  2,根据读音规律填字母,满分10分,得分率在60%,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原因可能是时隔太久又没有及时复习,学生也未能真正掌握字母按读音分类的规律所致。

  3,单项选择,满分15分,得分率在76%。考查范围属常见常用的基础知识,难度适中。但其中有关代词和名词复数的考查效果不好,失分较多,还有部分学生交际运用较差。原因在于学生基础不扎实,对易错点练习少,未掌握考查重点等。

  4,选句子补全对话,满分5分,得分率在90以上。失分多在第4个空的表递进上面。

  5,补全对话,满分10分,得分率为80%。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区分look after,look like和look the same这几个相似的词组上面,这也反映了学生的浮躁情绪,不踏实,对基础知识的不确定。

  6,阅读理解,满分30分,得分率为80%。A部分得分最多,B部分次之,C部分最少。看来要加强句子练习。

  7,书面表达,满分10分,得分率在50%左右。部分学生不能写出正确的简单句子构成,有半数学生忽视动词的三单形式,这些说明了我们农村学校在>英语教学上的薄弱,对英语写作训练的缺乏。

  三、建议

  1、出题范围再分散些,单词要考查,学生才会有动力。

  2、教师要注意综合练习,尤其是语感的培养,句子的构成。

七年级试卷的全面分析3

  第一题 听力 一、二、三、听力部分: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初一学生训练少,很少得到满分,尤其第四部分听力填空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听不出来。

  第二题 单项选择 绝大部分学生都全做了,但有些题学生没有接触到因此有些失分。从卷面上看,学生对语法题不是很好,而且有些语法忘记,或者根本就不懂。第三、四题 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这些题目都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掌握的'词汇量有关,*时还需在阅读方面加强训练。同时还要掌握一些阅读和做题技巧,而这些对初一来说是个难点。

  第五题 词汇知识 最差就是这种题型,尽管出的单词不难,但学生依然不会写,特别体现在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填空这题,这种题型不但要求要掌握大量词汇,还要理解句意,难度较大,必须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七题 句型转换 这种题型*时经常练习,但有些学生*时不认真,所以错误很多。第八题 书面表达 这类题是学生*常最头疼的题但是也是容易得分的题,这种题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的学生一点不会,有的学生能得满分,这就需要*时的练习。总之,从卷面上看,书面表达和阅读失分多,还有写单词,这就需要老师*时既注重基础的掌握,也要重视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成绩。


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总结3篇(扩展9)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8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括号内(4分)

  无论是小溪的潺潺流动,还是大江的( )(zòng)情奔流;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 )(yì),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索,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 )(tǎng),那么终将干( )(hé);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

  (1)《扬州晚报》在征文 中明确规定,投稿日期6月28日截止。

  (2)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他终于   了,取消了先前的看法。

  (3)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总是希望获得成功,避免失败。 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

  (4)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     。

  A.启事 醒悟 可是 活灵活现    B.启示 省悟 然而 惟妙惟肖

  C.启事 省悟 可是 栩栩如生    C.启示 醒悟 然而 活灵活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清代曾设书局于天宁寺内,并刊刻过头巾卷帙浩繁的《全唐诗》。

  B.何园中的东北两面修筑假山石景,前有水流往绕萦回,山巅处,尚有一六角小亭,亭亭玉立其间。

  C.我们应该充分明确“八荣八耻”基本精神,为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D.李小颖操作计算机、设置网页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沁园春 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而奋斗。

  B.《观刈麦》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场景,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生活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及其代表寿镜吾先生。度。

  D.《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古诗文默写。(8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 。(2)力尽不知热, 。

  (3) ,烟波江上使人愁。(4) ,带月荷锄归。

  (5)《木兰诗》用了不少对偶句,请默写出其中的一组:

  , 。

  (6)《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开阔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6、下列句子都有1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4分)

  (1) 通过妈妈的开导,使我完全明白了爸爸的用心良苦。

  (2)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7、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小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天空。(2分)

  示例:我看青山换绿,感受到 。

  (2分)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守职守保*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2分)

  (2)

  8.名著阅读。(4分)

  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 ,但他 ;

  猪八戒,虽然 ,但他 ;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9、给下面新闻拟一个标题(3分)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发言人刘建超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对*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对*领土*的严重侵犯,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冲绳县石垣市议员拟于今年6月向市议会提议指定所谓“尖阁列岛日”条例。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刘建超说,我们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明了严正立场。我在此重申,*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的领土,*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三、 阅读理解 (52分)

  (一)

  阅读下面两首送别诗,按要求做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横 塘

  李白            范成大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南浦春来绿一川,

  烟花三月下扬州。      石桥朱塔两依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年年送客横塘路,

  唯见长江天际流。      细雨垂杨系画船。

  10、比较这两首送别诗的前两句,从叙事的.“六要素”方面来看,它们都写了送别的____和____:从写景与写人的角度来看,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两首诗的后面句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依恋之情,哪两句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为什么?(3分)

  (一)(1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陶后鲜有闻 ( )

  1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意思。(3分)

  14、根据上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3分)

  15、下面诗句都表达了诗人一定的内心旨取,请帮周敦颐从中找出他的“同予者”。(2分)

  常 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李商隐: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二)(15分)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

  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的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时独来独往,只有在*期,雌雄才暂时同居。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

  正因为大熊猫繁殖艰难,存活又难,所以如今我国野生的大熊猫屈指可数,估计只有1000只左右。

  ……

  大熊猫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 (摘自《国宝——大熊猫》)

  16、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动物,请简要概括它“珍贵”的原因。(3分)

  17、文中划线句运用了许多数据,有什么作用?(3分)

  18、大熊猫的远祖由于寻不着肉食而弃荤食素,试从文中有关介绍中找出它们“寻不着肉食”的原因并用自己的语言回答。(3分)

  阅读下面材料后,联系上面选文,完成11-12题。

  李宇春将一张10万元的支票支付了终身认养大熊猫“小春春”的一期认养费。此时主持人宣布:“请不要用闪光灯,请安静。”只见6名工作人员和8名保安小心翼翼地推着一个盖着红布的大笼子上台来,李宇春轻轻掀开红布,里面竟是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会场一下子沸腾起来,玉米们尖叫着,几乎所有人都举着手中的相机,开足闪光灯猛拍起来,从没见过如此场面的“小春春”可怜地蜷缩在笼子里。为了让它吃李宇春喂的竹子,有人猛拍铁笼,巨大的声音令长途跋涉、从卧龙赶来的“小春春”浑身颤抖。旁边的李宇春也被吓坏了,同情地看着它。短暂的认养仪式结束后,两枚礼炮“砰砰”爆开,“小春春”已经呆了。

  (摘自人民网,有删改)

  19、“玉米”们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小春春”的健康,请说出其中的原因。(2分)

  20、对李宇春这次认养“小春春”的现场活动,你有什么看法?(4分)

  (三)(19分)

  ①我又听到了泥土的声音。

  ②匍匐在绿草茸茸的田埂上,我喃喃着,我甚至用手紧紧地攥起一把水涔涔的黝亮黝亮的泥土,我凝视着,几乎是贪婪般地嗅着那久违了的气息,我分明听到了泥土细腻而真实的呢喃声。我合掌,侧耳良久,然后我张开掌,泥土又顺着手心落下,那一捧泥土又漫开去。一阵令人心悸般的惬意透过手心浸入心脾。人,似乎无端地就舒坦起来。

  ③我抬头仰望着碧蓝的天空,此时,天空一尘不染。而遥远处山峦逶逶迤迤,像一幅写意画,线条像被水墨泼着,渗浸无痕。眼前是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橙绿,近处的稻穗已是摇摇曳曳。满眼的青和橙绿,这是多年已没有过的哦,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然后,头又俯下去,我几乎是贴在茸茸的草地上,我被无边无垠的橙绿湮没了。我又听到泥土细细的声音,那声音轻轻的,那么幽悠,那样静穆,那般叫人无法言说,只有用心匍匐在土地上才能听到。

  ④稻穗抽出来了,趋于成熟。我坐起来,我看着西天边那轮爽朗的落日。我抚摸着已有些蕊花的稻穗和叶子,我摇了一下,便搅动了一团幽香,青青的,泛泛的。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久居都市被尘嚣侵扰的心灵,陡地就回归到宁静中,虚空的心被眼前的景象充盈着。

  ⑤在一轮落日的霞光里两个大叔扛着锄头走过来,他们在不远处停下。我听到他们的对话,他们说,要晒田了,稻要熟了。他们用锄头就给田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见他们用脚还在泥土上跺了跺。他们的裤管高高卷起来,然后拄着锄头在絮说着,他们的对话简洁,交谈中有爽朗的和憨厚的笑,我虽然没有听见他们说什么,但我明白他们的交谈绝对与名利、权力无关,我晓得他们多半说着他们眼前的庄稼。

  ⑥这是我儿时曾有的记忆。这幅景象越发让我感动,我眼里几乎噙着泪水,这记忆使我于艰难苦涩时嚼之如饴。我似乎看到泥土被犁头一浪一浪翻开,跳跃着令人心颤的黑亮黑亮的光泽。牛,是弓着背的;犁也是弓着的;庄稼人也是弓着的。我明白,庄稼人只有当他们的脚踩在泥土上时才会弯下他们的腰。他们不仅仅是对土地接触,而是在亲近生命。父亲就对我说,种庄稼的,只有双脚踩在泥土里,心才会踏实。我想,他们才是伟大的哲学家。苦么?苦;累么?累。但父亲即使在两腿粘满泥土时,只要枕着田埂,他就能心安地睡起来。父亲说是泥土给了他生命。

  ⑦太阳快西沉了,大叔又用脚在泥土上跺了跺,然后扛着锄头走了。此时,夕阳的余辉与天与地合起来。我再次匍匐在土地上,我又听到泥土细腻中夹杂着的哔剥声,那是泥土在发酵,那是庄稼在抽节,那声音让人心颤,它让人虚空的心充盈起来。

  ⑧人,狂躁不安时抑或怨忧难解时,你去亲近土地,聆听泥土的声音吧。那声音像天籁之音,它使人宁静使你的心空一尘不染。我又一次趴在田埂上,双手捧着一掬泥土,然后,张开掌,泥土顺手心落下,又浸洇开去。我又听到泥土的呢喃声。

  (选自《中华散文》2005.1,有改动)

  21. 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3分)

  22 结合语境,揣摩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含义:

  作用:

  23、作者在第③段说:“我的心兀然就颤栗起来”,第④段又说“我狂躁不安的心此时完全安顿下来”,你认为作者为何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感受?(4分)

  24. 本文在内容、结构、语言和写法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特色,请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举例分析。(4分)

  25 作家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 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读完本文后,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4分)

  三、写作(60分)

  不要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世界如此辽阔/等着你/远足、寻访、探索奥秘

  快打开/把心儿打开

  去收获―――

  一份惊喜/一份感动/一种人生的美丽

  请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一轮,展开想像,抒*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2

  一、积累运用(3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驯(xùn)良 蛰(zhé)伏 镶嵌(qiàn) 踱(duó)步

  B、虐(nüè)待 濒(bīn)危 深邃(suì) 歇(xiē)息

  C、颓(tuí)唐 矫(jiǎo)健 献媚(méi) 伫立(zhù)

  D、剔(tī)透 亘(gè)古 繁衍(yǎn) 栖(qī)息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不要延迟退休年龄?怎样延迟 退休年龄?成为全国*期间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B、2015年央视“315”晚会主题为“消费在阳光下”,重点关注了大众速腾断轴门、保健品骗局、网络诈骗等热点投诉事件。

  C、 “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D、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归来》热播后,观众对巩俐、陈道明两位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B、昨天下午,“百家讲坛”名家韩田鹿登上“扬图讲堂”,对《西游记》这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C、十五位博物馆馆长中有十三位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此事一经公布,便在法国引起了轩然*。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B、台湾新北八仙乐园的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大约498人左右受伤,其中有两名大陆居民。

  C、扬州高旻寺隆重举行德林长老追思会,对一代高僧的圆寂表示追悼哀思。

  D、端午赛龙舟不仅能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而奋斗。

  B、《观刈麦》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场景,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生活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及其代表寿镜吾先生。

  D、《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四月的扬城又迎来了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时气温适宜,凉shuǎng( )的天气有利于参赛选手的发挥。现场人头攒动,参赛选手一边在忙赛前热身,一边在欣赏具有扬州特色的红色起跑牌楼,起跑牌楼上面和立柱上用剪纸形式,róng( )入了扬州标志性元素,一一呈现了扬州的大明寺栖灵塔、二十四桥、qióng( )花观、唐城、文昌阁、五亭桥等景点,从中可以领略扬州的文化mèi( )力。

  7、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每空1分,错、漏、添字皆不得分,共9分)

  ①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③ 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⑥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⑦ __________ ,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

  ⑧生活中我们不必太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要学习莲花的“ , ”(请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两句话来回答)的精神。

  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读完《西游记》后,同学们正在举行读书交流会,如果你也参加本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孙悟空一生中自认为不光彩的一段做官经历是曾做过 。(2分)

  (2)从“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3分)

  (3)《西游记》的经典形象还常常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写出你知道的两种艺术形式,并写出《西游记》广受欢迎的原因。(5分)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9题。(6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9、(1)说说诗歌第一句中使用“乱”字的好处。(3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3分)

  (二)阅读下面的《伤仲永》一文,完成10—13题。(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②父异焉( )

  ③ 或以钱币乞之( ) ④复到舅家问焉( )

  11、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钱币乞之 C、 余闻之也久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②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张岱《于园》)

  ③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13、你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庸人的原因是什么?(用选文中原句回答)(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4—17题(13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 ,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尝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4、这篇说明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5、通读全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屏风的特点外,主要介绍了屏风的______________、屏风的 和屏风的 (3分)

  16、文章在行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你认为这些古诗词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7、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四)阅读《一夜能走多远》,完成18-21题。(18分)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18、把握思路,整体感知,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仔细阅读文章,说出本文的线索。(2分)

  (2)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19、按要求赏析句子。(5分)

  (1)“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 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加点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2分)

  (2)“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4分)

  21、结合下面句子,思考问题。(5分)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60+书写3分)

  22、 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3

  一、积累运用(3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驯(xùn)良 蛰(zhé)伏 镶嵌(qiàn) 踱(duó)步

  B、虐(nüè)待 濒(bīn)危 深邃(suì) 歇(xiē)息

  C、颓(tuí)唐 矫(jiǎo)健 献媚(méi) 伫立(zhù)

  D、剔(tī)透 亘(gè)古 繁衍(yǎn) 栖(qī)息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不要延迟退休年龄?怎样延迟 退休年龄?成为全国*期间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B、2015年央视“315”晚会主题为“消费在阳光下”,重点关注了大众速腾断轴门、保健品骗局、网络诈骗等热点投诉事件。

  C、 “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D、 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归来》热播后,观众对巩俐、陈道明两位演员栩栩如生的表演赞不绝口。

  B、昨天下午,“百家讲坛”名家韩田鹿登上“扬图讲堂”,对《西游记》这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著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C、十五位博物馆馆长中有十三位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此事一经公布,便在法国引起了轩然*。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B、台湾新北八仙乐园的粉尘爆炸事故,共造成大约498人左右受伤,其中有两名大陆居民。

  C、扬州高旻寺隆重举行德林长老追思会,对一代高僧的圆寂表示追悼哀思。

  D、端午赛龙舟不仅能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更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而奋斗。

  B、《观刈麦》这首诗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场景,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快乐生活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及其代表寿镜吾先生。

  D、《童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四月的扬城又迎来了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是时气温适宜,凉shuǎng( )的天气有利于参赛选手的发挥。现场人头攒动,参赛选手一边在忙赛前热身,一边在欣赏具有扬州特色的红色起跑牌楼,起跑牌楼上面和立柱上用剪纸形式,róng( )入了扬州标志性元素,一一呈现了扬州的大明寺栖灵塔、二十四桥、qióng( )花观、唐城、文昌阁、五亭桥等景点,从中可以领略扬州的文化mèi( )力。

  7、 根据课文内容和提示默写。(每空1分,错、漏、添字皆不得分,共9分)

  ①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③ 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⑤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⑥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 。(虞世南《蝉》)

  ⑦ __________ ,鸣噪自纷纷。(杜甫《孤雁》)

  ⑧生活中我们不必太在意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要学习莲花的“ , ”(请用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的两句话来回答)的精神。

  8、综合实践活动(10分)

  读完《西游记》后,同学们正在举行读书交流会,如果你也参加本次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孙悟空一生中自认为不光彩的一段做官经历是曾做过 。(2分)

  (2)从“自封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故事情节。(3分)

  (3)《西游记》的经典形象还常常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写出你知道的两种艺术形式,并写出《西游记》广受欢迎的原因。(5分)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9题。(6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9、(1)说说诗歌第一句中使用“乱”字的好处。(3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3分)

  (二)阅读下面的《伤仲永》一文,完成10—13题。(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①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②父异焉( )

  ③ 或以钱币乞之( ) ④复到舅家问焉( )

  11、下列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忽啼求之 B、 或以钱币乞之 C、 余闻之也久 D、 不能称前时之闻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②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张岱《于园》)

  ③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柳宗元《黔之驴》)

  13、你认为方仲永由天才变为庸人的原因是什么?(用选文中原句回答)(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4—17题(13分)

  说“屏”

  陈从周

  ①“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②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③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

  ④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 ,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⑤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尝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14、这篇说明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5、通读全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屏风的特点外,主要介绍了屏风的______________、屏风的 和屏风的 (3分)

  16、文章在行文中引用了不少古诗词,你认为这些古诗词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7、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四)阅读《一夜能走多远》,完成18-21题。(18分)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18、把握思路,整体感知,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仔细阅读文章,说出本文的线索。(2分)

  (2)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19、按要求赏析句子。(5分)

  (1)“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 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加点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2分)

  (2)“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4分)

  21、结合下面句子,思考问题。(5分)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60+书写3分)

  22、 请以"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措施3篇 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班会的教案14篇 教师节班会教案
  • 最新教学管理制度通用5篇 教学管理
  • 初中学生入团申请书范文1000字优秀
  • 课题申请书优秀13篇 课题申请书优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本完整版免费阅读_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文章节目录陆青云唐嫣 第1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