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说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 将相和缩写2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03-2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1

  蔺相如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然而,秦王却占不到一点儿便宜。就为了这件事,蔺相如立了大功,官职也比廉颇高,这让廉颇很不服气。 一天,(廉颇)他对自己的手下在抱怨蔺相如,还想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这话被蔺相如知道了,于是他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第二天,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马过来,他立马叫车夫调转马头,往回走。这时他的手下就开始说起来:“这蔺相如怎么这么怕廉将军呀?”蔺相如见他们这么疑惑不解,就告诉他们了原因。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仔细得想了想,也有道理,也知道自己错了。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去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了立马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2

  蔺相如借自己的才能把和氏璧叛军顺了赵国,又在渑池会见上没有让秦王侮辱赵王立了大功。他一下子连升了两级成了上卿。

  廉颇非常地不服气,他对其他人说:“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廉颇的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去上朝,不去跟廉颇见面。

  门生说蔺相如非常地怕廉颇。蔺相如说:“赵国武有廉颇,(www.unjs.com)文有蔺相如。秦王才不来进攻我们。如果我们俩闹不各就会减弱赵国的力量。所以我才避着廉颇将军。”

  廉颇知道了蔺相如的话,他自己想了一会,觉得自己不应该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他就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了赶快来迎接。从些,他们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到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要拿城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璧去秦国,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诚意,便以死和撞璧相逼,还要举行典礼,私下却又叫人把璧送回国。秦王理亏,只好送回蔺相如,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渑池会见,还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蔺相如见了,威胁秦王击缶,也叫人记了下来。秦王没占到便宜。回来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务比廉颇高,廉颇不服,说要让廉颇下不来台。蔺相如知道了,总是避着廉颇。手下看不惯,蔺相如说自己避着廉颇是为了赵国。廉颇终于认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之后,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阅读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1)

——将相和缩写5篇

将相和缩写1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和氏璧,秦王写了一封信说想要交换,赵王想:“秦王不过想骗到手罢了”可是如果不答应,又怕秦王派兵来攻,秦王没有办法,只好让蔺相如带着璧去和秦王交换。

  蔺相如带着璧到了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交给了秦王,之间秦王缺口不提交换的事,蔺相如就说:“这璧有小毛病,让我只给你看”秦王当真,就把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让秦王很无奈,秦王只好让蔺相如回去。

  蔺相如和赵王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让秦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

  廉颇很不服气,蔺相如就说:“我这样做也是为了赵国”廉颇听到,就静下心来,最后披上荆条,去请罪,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缩写2

  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想放设法想把这块美玉占为己有。

  秦王说要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赵国的蔺相如知道秦王只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于是到秦国去看个真假。到了秦国,蔺相如把碧交给秦王,秦王却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于是就用妙语夺回了璧,最后和赵王约定了举行交换璧典礼的日期,蔺相如靠着勇敢和机智把璧送回了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直接告诉秦王,璧以送回赵国,许秦王先交付十五座城才肯交出璧,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后来秦王约赵王在渑池见面,秦王侮辱了赵王,蔺相如积极反击又侮辱了秦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

  廉颇很不服气,要给蔺相如个下不了台,蔺相如知道了就避着廉颇,最后蔺相如告诉手下躲着廉颇的原因传到廉颇耳里,他们俩终于成了好友。

将相和缩写3

  赵王派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去和秦王交换十五座城。

  蔺相如到了秦国,献上了和氏璧,可是,他看出来,秦王不提交换之事。蔺相如说:“这块璧有个小毛病,让我只给您看。”秦王赶紧把璧交给了他,蔺相如拿着璧往后退了几步,站在柱子旁边,他理直气壮的说:“您不想交付十五座城吧,你不交,我就不给,你要是逼我,我就拿着和氏璧撞在柱子上。”秦王赶紧说:“一切都好商量,我一定交换十五座城。”蔺相如说要举行一个典礼才交和氏璧。亲王只好答应。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就是在说谎,就叫下人化了妆,带着和氏璧回赵国去。到了店里的那一天,蔺相如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只要你能交十五座城,我们赵国就把和氏璧给您,绝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用。”秦王没办法。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命廉颇在边界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在渑池会上侮辱赵王,蔺相如打抱不*,也侮辱了秦王,秦王知道他们又准备,就没有交战,而是和赵国交换和氏璧。因此,蔺相如升官了。

  廉颇很是不服气,蔺相如为了赵国没有和廉颇计较,廉颇知道了之后,觉得是自己不对,于是去负荆请罪,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缩写4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遂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壁归赵”而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让大将军廉颇带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会见了秦王,他要赵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以生命为代价逼秦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其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始终避而躲之,并对手下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逼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从此以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缩写5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到了和氏璧,秦王欲拿十五座城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去秦国。到了秦国,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诚意,便说璧上有毛病,将璧骗回,还假装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了,只好约定举行交换典礼的日期。一回到宾馆,蔺相如便让手下乔装改扮把璧送回赵国。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大大方方见秦王,说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秦王杀了自己也没用,只会显示秦王没有诚意。秦王只好送蔺相如回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封大夫。

  秦王与赵王在渑池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侮辱赵王,蔺相如逼秦王击缶,否则跟秦王拼了,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秦王没占到便宜,蔺相如再立大功封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说碰到蔺相如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蔺相如避着廉颇,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顺眼,蔺相如说避着廉颇,是为赵国。廉颇得知,负荆请罪,从此,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2)

——缩写《将相和》作文3篇

缩写《将相和》作文1

  赵王有一块和氏璧,秦王说他愿意拿十五座城换璧。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把璧送回了赵国。秦王拿他没法,只好放了他。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大夫。

  秦王约了赵王渑池会见。秦王让赵王鼓瑟,赵王鼓了一段。蔺相如用性命相逼,让秦王击缶,秦王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生气,说蔺相如没能耐,见了蔺相如要让他下不了台。蔺相如听了这话就处处躲着廉颇。蔺相如手下人不服气,蔺相如对他们说:“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颇。我们俩闹不和,秦王会攻打赵国。我躲着廉颇是为了赵国呀!”廉颇听了这话,觉得很惭愧,于是他“负荆请罪”。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他。

  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缩写《将相和》作文2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

  赵王有了和氏璧,秦王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企图骗到手。赵王派蔺相如去泰国,蔺相如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迟延时间,让手下带璧回了赵国,秦王只好客客气气地送他回国。蔺相如成了“上大夫”。

  秦王约赵王见面,蔺相如跟随赵玉,让廉颇带着军队,到边界上防守。秦王要赵王鼓瑟,侮辱赵王,蔺相如挺身而出,心里很气愤,逼秦王为赵王鼓瑟。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又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不好下手,只能散会了。

  蔺相如又立了功,封“上卿”。廉颇不服气,说,得给他下不了台。蔺相如一见到廉颇便回避。手下的人都打抱不*,蔺相如说,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廉颇听说话,想了想,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缩写《将相和》作文3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到了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要拿城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璧去秦国,蔺相如见秦王没有诚意,便以死和撞璧相逼,还要举行典礼,私下却又叫人把璧送回国。秦王理亏,只好送回蔺相如,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渑池会见,还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蔺相如见了,威胁秦王击缶,也叫人记了下来。秦王没占到便宜。回来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职务比廉颇高,廉颇不服,说要让廉颇下不来台。蔺相如知道了,总是避着廉颇。手下看不惯,蔺相如说自己避着廉颇是为了赵国。廉颇终于认到了自己的错误,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之后,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3)

——缩写将相和作文 (菁选3篇)

缩写将相和作文1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国得到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也想得到,于是提出用十座城去换和氏璧。赵王就派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机智,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了赵国。蔺相如立了大功,赵国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天,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就让蔺相如陪他一起去,廉颇大将军在边界防守。秦王和赵王见了面,秦王要求赵王为他鼓瑟,并让史官记录了下来,蔺相如很不高兴,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并让史官也记录了下来,秦王没占到便宜,于是就让赵王回去了。蔺相如又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卿,官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经常想给蔺相如穿小鞋,后来,蔺相如说:“赵国文有我,武有廉颇,秦国才不敢进攻我们赵国,我要是和廉将军闹不和,秦国必定乘机进攻我们赵国。”廉颇听了,觉得蔺相如说得有道理,于是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见了连忙叫他起来。

  从此,他们成了同生共死的好朋友。

缩写将相和作文2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名曰“和氏璧”。这个消息被秦王知道了,就立刻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收到信后,立即召集大臣商议,是否同意。后来,因为有人举荐了一个叫蔺相如的去秦国。后来因秦王没有换璧的诚意,蔺相如*安的璧带了回来。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这件事上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大夫。

  后来秦王约赵王渑池之会。是蔺相如的劝说才使赵王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在边境上等候。渑池一会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边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塔林向日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变着法儿的躲着廉颇。蔺相如的手下可看不惯了。他们说:“理蔺相如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们呢?”蔺相如说:“我连赵王都不怕,我会怕他吗?我这是为了我们赵国。”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做错了。 于是脱下战袍,披上荆条去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一同保卫赵国。

缩写将相和作文3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秦王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遂派蔺相如带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派人将璧送回了赵国,秦王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因“完壁归赵”而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让大将军廉颇带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会见了秦王,他要赵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以生命为代价逼秦王击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其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给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始终避而躲之,并对手下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逼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从此以后,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4)

——《将相和》教学设计10篇

《将相和》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们更加要学习和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而语文是一个文化性以及文学性很强的科目,对文化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的形象与品质的同时,深深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隆重、胆怯、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高尚品质。

  3.弘扬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的“和”文化,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自觉接受“和”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以及感悟蕴含在文中的“和”文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结合题目,搜集一些生活中与“和”字有关的常用成语、俗语等。

  2.查找蔺相如与廉颇的相关文学常识,也可以找找相关的成语、诗词、典故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兴趣以及加深对“和”文化的理解。

  1.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比如说同学们搜集的成语、俗语“和气生财”、“万事以和为贵” 、“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所有这些词语无一不体现了“和”文化。今天让我们在学习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在了解历史名人的同时,一起来慢慢品味其中的“和”文化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

  2.板书课题。

  3.同学们之前已预习过课文,知道题目的“将”、“相”分别是谁吗?“和”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吗?说说对于题目你是如何理解的?

  (“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题目是指大将军廉颇和上卿蔺相如和睦相处,重归友好。后世常用“将相和”比喻文官和武将能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值得注意的是“将、相、和”这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将来、将要;将士,大将;相信;丞相;he和*;he附和,唱和;huo和面;huo和药、和弄;hu和牌。

  4.(在鉴赏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来了解一下本篇课文的相关常识)人物以及文学常识理解: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教师根据学生的谈话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将”与“相”之间为什么和好,他们之间为什么曾经不和?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讲了几个小故事,划分好段落,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并想想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自然段):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4自然段):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5-18自然段):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①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因此,这三个小故事之间有着因果关系。

  (前两件事均是因,“负荆请罪”是果。)

  ②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爱国。板书:爱国(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

  历史背景展示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的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记得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时势造英雄。而我想要说的是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繁荣富强。正因为人们有了安稳过日子的想法,)“和”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所以我认为将相和的另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有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等,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家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关于“和”文化的简单概括以及联系生活。

  其实蕴含“和文化”的事例很多,比如

  (1)、战国后期,六国联盟合力攻秦;

  (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能抛开成见,共同抗日。

  (3)、而在我们生活中,作为一名学生,能做到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爱护班集体的利益。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学生;回到家里,能和家人互相谅解,维护家庭和睦,那么你就是一个传播“和”文化的好孩子。

  2.畅所欲言(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交流:(蔺相如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胸怀宽广爱国情深;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秦王阴险狡诈、贪得无厌……)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交流: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瑕,巧妙地将和氏璧要回手中,这一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

  ①交流:“理直气壮”,指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欢璧的心理,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一个“撞”字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②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吓坏了非常喜欢和氏璧的秦王,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蔺相如的动作,语言感受他的无所畏惧。(点名回答,要求在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动作、表情等,演好角色。)

  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①探讨:蔺相如非常聪明,派人把璧送回赵国,先发制人。蔺相如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变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看出他机智勇敢、做事果断、不畏强的性格。

  ②板书:机智勇敢,不畏强

  5.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①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不畏牺牲。(爱国情深)

  ②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秦王:阴险狡诈、言而无信、贪得无厌

  同学们的感受真不少!我发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蔺相如,看来同学们都对正面人物蔺相如情有独钟啊!(文章中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同学们似乎都不咋喜欢秦王啊,他是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到底为何如此抗拒呢?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

  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有这样两位文臣武将处理大小事务,赵王是非常幸运的。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生字词、成语查漏补缺。

  1.多音字:着(zháo)急、上当(dàng)、答应(yìng)、为(wéi)难、便(pián)宜、上朝(cháo),据词定音。

  2.认清字形,比较形近字,璧(壁)、秦(奏)、归(旧)、克(刻)。

  3.体会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我们所学的成语中,有哪些是出自本文的?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

  1.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这个成语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2.完璧归赵: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在文中是指廉颇向蔺相如请罪。

  三、各抒己见,问题讨论(释疑环节)。

  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如: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中,他会和蔺相如说些什么呢?

  四、学有所悟。

  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即写法。(要求学会融会贯通,学会迁移,运用到写作中。)

  1.人物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2)语言描写

  (3)神态描写

  2.修辞手法:对比

  3.文章谋篇布局上:呼应题目,揭示主题。

  五、总结。

  本篇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用典型事件刻画典型人物性格形象的方法,懂得把本课学习的写法运用到作文中,学以致用。同时能够牢记从中学习的“和”文化,做一名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教案反思:

  1、最大的不足是有了好的讲解思路(“和”文化)却不能够更好地上好“和”文化的主题,导致我的“和”文化主题理念有点虚,和文章联系不大,割裂了与文章的联系。此外由于“和”文化的知识底蕴不够扎实,不敢有效做出延伸,同时也怕没有把握好尺度,直接扯到空谈“和”文化的大道理那边去。

  2、上课过程中,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语短路,语言表达不够连贯(这和我本人*时的聊天方式有很大的联系),造成知识点之间的唐突,给同学们带来理解上的麻烦。

  3、对学生的表扬和肯定力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我是男老师的原因吧,也可能与我*时的思考方式有关吧(认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再需要经常性夸奖),我比较少、也不长于赞扬五年级的孩子。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班上的孩子问题有点多,真的比较难找到理由夸奖他们。

  4、毕竟是土生土长的粤西人,说起普通话,总是比较欠缺自信。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说起普通话,喉咙声带会不自然,甚至隐隐作痛。硬伤啊!

《将相和》教学设计3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⑴生字:

  璧、允、廉、颇、侮辱、拒。

  ⑵新词:

  理屈、示弱、抵御、推辞、侮辱、拒绝、无价之宝、绝口不提、完璧归赵、同心协力、负荆请罪。

  ⑶重点句、段: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能力训练点:

  ⑴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⑵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⑷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3、德育渗透点:

  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暴力、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

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

精神。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

本文的重点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主要通过默读分析、讨论、交流解决。

  2、

本文的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3、

本文的疑点是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解决这个疑点的办法是先解决

本文的重、难点,再达到水到渠成解决疑点的目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分组讨论、集中交流。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复述课文。

  4、课堂口头、笔头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课前同学们齐唱《黄河颂》。听到同学们雄壮有力、气壮山河的歌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将相和》,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板书课题。

  二、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将相和”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

*,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文中讲的故事就发生在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时期。

  2、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会组词。出示幻灯,组词:)

  2、解词: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将相和》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

  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权,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⑴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⑵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⑶ 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 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⑷ 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 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 “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 “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 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 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 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⑸ 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⑹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⑵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⑶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 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⑸ 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 “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⑵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⑶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⑷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⑸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⑹ 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6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

  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3)

  将相和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

  2.指导认清字形。

  3.理解词意。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5)教师小结:过渡。

  (五)自学第三大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四)编排课本剧: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

  3.表演课文内容。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将相和》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三)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二)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之后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设计这个问题,实际是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我想知道“将”和“相”是谁;我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和好等;教师可以适时激趣。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本课的生字虽然不多,只有7个,但有好几个都是学生特别容易读错字音。允、颇、侮:

  2、指导认清字形。本课有许多生字的字形都容易错,可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掌握字形。如“璧”与“壁”相近,“壁”是熟字,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宝,所以下面是“玉”。如“允”与“充”相近,“侮”与“悔”相近,“颇”与“波”相近,教师一定要指导同学进行区分,从而记住字形。

  3、理解词意。因为书后有一道题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词意的,所以教师可以提出让同学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意。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理屈——理亏。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推辞——谦让不干。抵御——抵挡,抵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耐——技能,本领。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详细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将相和》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资料。在理解课文资料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资料,感受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资料

  1、导入:你必须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明白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资料,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能够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务必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此刻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能够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简单、放心、沉着、简单、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构成比较,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最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够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资料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这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资料。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样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能够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也能够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能够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透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了解三个成语故事的来历,理解它们的含义并能使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民族文化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知道这篇课文通过讲“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记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交流自学情况

  引导学生讨论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1.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权,顾大局,识大体,为国家的利益着想,深谋远虑。

  板书:机智勇敢 不畏强权

  2.喜欢廉颇。他知错就改。

  教师总结:这两个人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质,大家都喜欢。但为了交流方便,下面我们就“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先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三、学习“完璧归赵”

  1.具体说明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中,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权的人?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看图,抓住蔺相如的动作、神态、语言描绘一下。

  我们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就要把蔺相如的大义凛然和勇敢机智的精神读出来。自由读,指读。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

  (5)从“大大方方”这个词可以看出蔺相如勇敢。结合第九自然段,讲讲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

  2.理解最后一句话:“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教师小结:秦王本想杀了他,本想愚弄赵国,可是反而被蔺相如捉弄了,他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了。这句话仅仅是写秦王的心理吗?(突出了蔺相如的聪明机智)可见作者用词是多么的巧妙。

  自己练习读一读,体会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3.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为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

  过渡: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我们看看蔺相如在几年之后的渑池之会上有什么表现?

  四、学习“渑池之会”

  1.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有什么表现?具体谈一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

  (2)当秦王让赵王鼓瑟,并叫人记下来时。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

  (3)“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最后秦王被逼无奈,只好为赵王击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地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2.同学们想一想,渑池之会这场政治斗争秦赵两国是打成了*局,还是决出了胜负?为什么?

  (如果学生争执不下时,老师可作两点提示:一、秦国比赵国力量强大;二是秦王是一国之王,而蔺相如则是赵国的一名大臣。)

  教师补充:“瑟”是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声音悦耳动听。“缶”是古代的一种打节奏的乐器,形状像个瓦罐子,声音单调。这两种乐器比起来,秦王显得更丢人。

  3.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能认真读书,积极思考,很好。的确,渑池会上的斗争是赵国占了上风。那么这场斗争的胜利应该归功于谁?

  过渡:蔺相如机智勇敢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又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为赵国立下了大功。可见蔺相如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蔺相如在这场斗争之后,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廉颇和蔺相如开始不和,也就引出了课文的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五、学习“负荆请罪”

  1、小组合作学习

  你觉得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你觉得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为什么。

  2、 交流学习结果

  廉颇知错就改。(看图读课文体会,指导有感情朗读)

  蔺相如顾全大局。(读蔺相如的话,体会他宽广的胸怀和顾全大局的精神)

  六、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质疑、释疑

  附:板书设计

  蔺相如 廉颇

  机智勇敢 不畏强权 知错就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5)

——《将相和》教学反思10篇

《将相和》教学反思1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本课后,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前预习比较到位,从四年级接班到现在,学生在预习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除了查字典正音理解字义方面,还对文章中新出现的词语进行重点理解,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地了解时代背景,加深了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是从本文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出发,从整体上弄清楚“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是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如议议: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出现分歧,适时让他们辩一辩,学生还可以从文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四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课堂出现的渑池之会部分原文的理解和学生所知道故事的讲述及对资料袋的学习,激发他们今后去读读原著。

  本课的教学,虽然尽可能地照顾全体,但是对于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还存在对文章没吃透,课堂不发言很被动学习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2

  第二课时时,我决定采用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分析人物形象。其实,要读懂这个故事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廉颇还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因此,我设计多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希望能通过读,让学生找到感觉,身临当时历史环境中。通过学生的读来展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蔺相如的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廉颇的骁勇善战、知错就改,以及二人的共同的爱国心。在读有关描写蔺相如的句子时,我用不同的激励语言鼓励学生,当学生读出了胆识过人的蔺相如,我会称赞"好一个胆识过人的蔺相如";当学生读出理直气壮的蔺相如时,我会肯定"多么理直气壮的蔺相如啊!"这种激励手法,实是想让学生真正的投入课文中,潜移默化,从各方面去深入体会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渐渐地人物形象在学生的朗读中鲜明了,精神品质也逐渐在学生们头脑中清晰了,那么以读为本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多层次读的训练中顺利完成了,并随机板书。

  最后,我对本文的语言进行的`总结,希望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有所进益。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矛盾的发生、发展与结果依次展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都是对人物刻画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用词力求简洁、精准。

  本次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对故事的分析,对人物的分析,对语言的分析。课堂节奏较为紧凑,对于重点的把握较为准确。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投入兴趣较大。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更注意让学生成为主体,更多地让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另外,在以后的备课中,应当更加仔细,对小细节进行雕琢。总体来说,本次教学较为成功。一个完美的课堂需要反复的雕琢,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将相和》教学反思3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又是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梳理,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4

  《将相和》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教师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 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着三个故事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教师抓住了《目标》中的一道作业提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讨论,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中,提高了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看到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为学生的发言感到欣慰。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却是我遗憾的一面。这主要从中差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完成的质量不高,表现在答案上不完整,对个别词语理解也不够准确。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挺进”的新路子。在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兼顾“双基”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将相和》教学反思5

  自己长期教学了课文后,留下了许多的沉思,我也知道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正是在这不断的反思中,教学才日趋成熟。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处值得提倡之处:

  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

  以我执教的《将相和》为例谈谈怎样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懂的。

  第二课时教学,出示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

  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生自读后体会到第一句用骄傲的语气读,第二句用妒忌的语气读,第三句用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问学生:“蔺相如立功,蔺相如仅仅是靠一张嘴吗?”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说出了哪些话,请快速读课文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第二个小故事《渑池之会》,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来,读一读体会体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改变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

  于是,学生们动手在文中找出蔺相如的语言,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已错了,从而负荆请罪。

  “蔺相如立功,蔺相如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读中沉淀阅读的方法。可见,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我想,道理就在这里。

  二、对文本进行了加工处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1、在学习“负荆请罪”内容时,结合文章此处的留白,让学生自已设计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表演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全文学完后,我利用班队课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一个或两个小故事,重点研究人物的言行。即研究剧本,再上台表演,表演后要向“观众”说明你为什么要这么演,使每个人在“合作”演的同时,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提高认识,获得深刻的体验。

  2、听了我校老师的课后,她在上课开始就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读了小故事后填写一句俗语:“将军额上能走路,宰相肚里能撑船。”我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板书设计做了一点新的尝试,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板书了上联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学生结合人物品质,对出下联来,学生很快就对出:将军背上能负荆,对人物的品质铭记于心。

  结合区教研活动的评课,以及自己的教学,觉得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对学生的评价我总觉得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作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还要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阅读的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3、教学这类历史性的课文,要鼓励学生搜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将相和》教学反思6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相对独立且又互相联系。

  首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在读课文中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了《完璧归赵》,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悟中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继续探索蔺相如的为人处世和廉颇之间的矛盾起因。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气。这些重点语句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体会廉颇为什么不服气;引导学生站在客观面来评析人物的心理:如果站在廉颇一边,他会说:“廉颇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了命地在对抗敌人,多危险啊!所以廉颇不服气,我能理解。”被他这么一说,个别学生一致赞同他的看法,都觉得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就爬到廉颇头上,觉得不公*。之后,引导学生继续探讨问题:“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通过学习讨论,找出句子说明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如“……我指给您看”这就是智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智勇。“我就跟你拼了”这是舍身救主。“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这体现了不畏权势、为国争光。

  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了解:蔺相如也好,廉颇也好,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再次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蔺相如政治眼光长远,懂得权衡利弊,不与廉颇争执,心胸宽广,机智勇敢,一心为国,维护国家尊严。廉颇的基本是英勇善战和勇于认错。

  结合生活实际,最后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成长经历,连这样官位居高的廉颇将军都有这样的悔改精神,你在生活中犯了错是怎样处理的,以小练笔形式呈现。

《将相和》教学反思7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在整个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

  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为课文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在一堂课上只能把握其精髓,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是通过品读人物蔺相如为主线,精读前两个小故事,深入研究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劝服廉颇,得出“将相和,*天下”这个故事所宣扬的主题。

  几次磨课试教的大致过程和体会是这样的:

  根据课堂教学的预设,我第一次执教课堂,具体分三个板块开展:

  首先是在“走进名著,了解内容”这个导入环节,教师导入说:“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其实,除了“四大名著”,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还有很多。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其次是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将”和“相”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能和好?)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待到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出示地图,简单介绍历史背景。接着请同学们想一想,说说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预习充分的学生能说出一二,可也出现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到此时,课堂上还未进入品读人物环节,文本也刚接触。

  第三,在“深入研读,感受形象”环节,教师预设问题:“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两人不和。”根据学生的找读,出示重点句子:“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接着指导学生读读这段话,说说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让学生试着把那种不服气和不满读出来。

  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以后,说:“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就有麻烦了。你能劝服正在气头上的廉颇吗?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再去浏览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只是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待到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大家“劝服”廉颇。师生交流感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虽说是尽力让学生去说,学生也积极响应。但到头来,没有让学生朗读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学生都是脱离文本在发议论。人物的特点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得到内化。课堂上也没有完成必要的书面练习,就匆匆结束了课堂。

  课堂结束以后,一方面自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从课堂开始至出示课题,这个导入环节时间近4分钟,导入节奏缓慢,罗嗦,超时;研读人物脱离文本没有深入;课堂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人物形象没有得到内化。在听取了听课老师的建议以后,我进一步研读教材,重新梳理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了修改。

  几天以后,我按照预设的四个板块第二次施教,具体可以从以下环节看出来:

  在“走进历史,揭示课题”这个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出示地图,在激烈的厮杀背景下简单介绍历史背景。利用情景,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马上出示课题《将相和》。设问: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是什么呢?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很快进入故事,阅读全文,进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先带领检查文中词语,帮助扫除阅读障碍。再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后,老师接着说:

  师:课文就是写将相怎么“不和”,后来又怎样“和好”的过程。

  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两人不和。请你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生: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1:很嫉妒。

  生2:很不服气。

  生3:对赵王和蔺相如都很不满。

  师:是啊,此时的廉颇心里窝着火哪!

  师:你能把那种不服气和不满读出来吗?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师:在座的同学们,廉颇认为“蔺相如的成功是靠一张嘴。”而你们是亲眼目睹过蔺相如带着国宝出使秦国的,你们也经历过蔺相如在渑池会见上的情形的,你认为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呢?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前两个小故事,把描写蔺相如的重点句子或重点词划出来,看看蔺相如是不是靠一张嘴。

  学生自主研读课文,准备阐述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教师指导学生体味句子,品读人物。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廉颇现在才知道蔺相如是一个不畏权势、有勇有谋、忠君爱国的人啊!他的确是一个有能耐的人哪!是我错怪他了。我这就去向蔺相如认错赔罪(教师出示“负荆请罪”的画面)。

  师:同学们,就是这一跪一扶,标志着将相和好,从此坦诚相对,共同辅国。就是这一跪一扶,给朝廷百官做出了团结协作的榜样,从此国家空前团结,国力大增。也就是这一跪一扶,给赵国百姓带来了十多年安定祥和的生活。《将相和》这个千百年的故事,尤其是蔺相如这个人物在告诉我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天下。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就请你走进《史记》,走进名著!(阅读资料袋)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觉教得还算轻松,学生学得也较愉快,课堂教学效果也大为改观,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扩大了课堂参与度,课堂学习研讨氛围浓烈。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不过细究起来,还是有些欠缺:首先是词语教学部分还需改进,重点应该突出对成语的理解,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积累这些重点词语。对于梳理课文内容部分,还要帮助学生建构故事体系,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研读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尤其在朗读廉颇的不满语句时还不够到位,当时还是有些忽略;二是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还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三是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展开想象对人物进行说写,补充课文的空白内容,使人物形象能够在学生头脑中得到内化。

  两次的课堂实践,使我对于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把词语教学部分适当改进,在人物体会之后增加小练笔环节,我更多的是花时间去朗读课文中的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因为这是统领课堂教学的关键句子,围绕这句话开展学习,全课教学的思路就十分清晰。

  所以,在展示课(第三次上课)上,我大力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廉颇说话时的感情,指导学生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我问学生:“蔺相如的成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请快速读课文小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动作,读一读体会体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改变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认识到自已错了,让学生把廉颇心中的话表达出来,从而“负荆请罪”。

  “蔺相如的成功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堂课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不但使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教学起来简单多了、而且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体会后说写人物语言,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对重难点的点拨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将相和》教学反思8

  在执教《将相和》第一课时,我希望能突出文味、扎实基础,培养思维、激*感;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一、落实教学目标。

  《将相和》是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课文,我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理解和书写“完璧归赵、无价之宝、负荆请罪”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完璧归赵”的事件是造成将相不和的原因之一。

  3、揣摩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效果。教学重、难点在于深入品析人物言行,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为国家的尊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力求体现《语文课标》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语言刻画人物的词句、表达方法、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感受,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二、重组教学内容。

  《将相和》是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也是人教版教材的传统课文,大家耳熟能详,脍炙人口。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篇幅较长。第一课时,我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是自学生字词和概括主要内容,主要是读懂《完璧归赵》的故事,重点体会蔺相如的对话,感受蔺相如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丰富人物形象,我增加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开篇中描写的蔺相如和廉颇的片断。让学生初步了解两位人物的出身和廉颇的勇猛的个性特点,为下文学生理解产生不和的原因做了铺垫。也许进入得有点突兀,出示原文和译文后,我问:“在这片断中你分别了解到廉颇、蔺相如是怎样的人?”由于学生没有理解到我的意图,所以学生半天没有明白过来。我想不要提问应该作为背景介绍更为合理。

  三、巧排教学结构

  我没有串讲三个故事,我设计了“前后呼应”的教学环节,对课题中的“和”作了巧妙地处理。我先让学生找出不和的体现“廉颇不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职位比廉颇高.。这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探究过程,引领学生弄清三个故事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不和”,然后在通过人物语言形象的对比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和”。通过师生共读课文的方式,通过教师的谈话,以(一条语言文字训练线,一条感受人物形象情感线)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探究的过程学生讨论得开始热烈起来。

  在学习故事中,我设计有效的采用了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课文怎样运用语言刻画人物形象的句段,让学生潜下心来静静地默读课文,走进文本,去对人物进行情感的感受并作批注。而在读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和性格时,学生则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我没有按照我预设的评析顺序,而是随着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学生思维得到迸发、碰撞,较好的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四、设计读写结合

  我原来是设计了写的练习,希望让学生精心思考,想象,表达,有效的进行语言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有静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动相宜,和谐有效。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书,以读带讲,读中理解,读中感受。在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蔺相如还敢见秦王,还敢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花,先把十五座城池交给我,我国马上派人把避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我设计假如你是蔺相如的话,你是如何揣摩秦王当时的心理的。补白:蔺相如如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他心思缜密,计划周全,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有效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实现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环节没有实现。

  我力求希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体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运用,希望上一节扎实、真实、有思维的语文课,但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不够,教学效果与我预想的有点距离,我根据学生的学情调节了教学的环节与节奏。这也有我设置的训练梯度准备不足,未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达到有效性的学习效果,特别是没能让孩子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朗读或演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其大智大勇的特质,感到非常遗憾。

《将相和》教学反思9

  《将相和》这篇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故事内容不是重点,更不算难点,结合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有关论述,教师确定了“蔺相如”和“廉颇” 从“和”到“不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为学习的重点。难点定为理解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着三个故事之间的互相因果关系。通过学习,学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节分析课,教师抓住了《目标》中的一道作业提和教学的重.难点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鼓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质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他们对文中难懂的词句进行了讨论,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中,提高了综合学习语文的能力。

  三.根据课文的重难点,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看到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也为学生的发言感到欣慰。但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却是我遗憾的一面。这主要从中差生的作业中反映出来,完成的质量不高,表现在答案上不完整,对个别词语理解也不够准确。

  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上是一大缺陷,分析教多,读得太少,淡化了语文的感悟,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

  “双基”教学必须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度出发,走“三维目标整体挺进”的新路子。在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思维,兼顾“双基”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

《将相和》教学反思10

  《将相和》是第十册书中的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的故事,称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谦让的美德,廉颇勇于认错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开始,我从课题入手,使学生分清文章中的人物及关系,由和引出不和,也由此理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概括故事梗概上有一定困难,说明自己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还有欠缺。

  随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的印象。由于此前学生预习比较充分,学生都能谈出蔺相如机智勇敢,廉颇勇于认错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交流中一个学生说廉颇很自私,部分学生也表示赞成。这里我没有给学生明确的答复,而是在把自私板书到黑板上,并在后面打上了?,我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很快学生就找出了廉颇作战勇猛和负荆请罪的表现,从而得出了廉颇并不自私,因为他心中也时刻装着国家。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除了疑问,也是这节课我的收获之一。

  在教学负荆请罪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所以学生很乐于展开自己的想象,也深化学生对人物爱国品质的理解。

  此时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负荆请罪的课本剧,虽然学生表演得比较幼稚,但是我觉得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6)

——缩写将相和五年级作文3篇

缩写将相和五年级作文1

  战国时,泰国很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知道后,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拿15座城换壁。

  赵王便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带壁见了秦王后,知道他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机智地将和氏璧送回,完璧归赵后,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渑池会面,赵王让蔺相如随行,廉颇防御。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下来。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上前,不顾性命之危,威胁秦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论录下来。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道要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听了,便处处躲避廉颇,说是为了国家着想,他们一文一武,应和睦相处。

  廉颇听后,静想确实是自己错了,便去负荆请罪。

  从此,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缩写将相和五年级作文2

  一、渑池会面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蔺相如随行,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秦王存心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赵王鼓了一段,秦王叫人记录下来,在渑池赵王鼓瑟。

  蔺相如为了反击,让秦王击缶助兴。秦王拒绝。他再去说,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准备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只得敲了一下缶,赵王也叫人记录,在渑池秦王击缶。

  大臣不甘心,秦王也没占到便宜,只好让赵王回去。

  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很高。

  二、负荆请罪

  廉颇不服气,想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在车上,见了廉颇,就让车夫把车往回赶,他的门客看不顺眼了,问他为什么怕廉颇,蔺相如说是为了赵国,他们闹不和,秦王定会乘机派兵来攻打。廉颇听说了感到很惭愧,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家门口请罪,他连忙迎接。从此他们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缩写将相和五年级作文3

  战国时期,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名叫和氏璧。秦王听说后就想将和氏璧骗过来。赵王命令蔺相如带璧去秦国,蔺相如欲将和氏璧交给秦王,发现他并没有用城换璧的意思,于是就将璧送回了赵国,没有让秦王的阴谋成功。因为蔺相如的完璧归赵,赵王封他为上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会面上,秦王让赵王为自己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就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叫人记录下来。这样,秦王也受到了侮辱。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一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要高。廉颇一直耿耿于怀,扬言说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蔺相如听后,就避着廉颇,蔺相如的门客们很不服气,但是蔺相如告诉他们为了国家利益,不要计较小事。廉颇听闻后非常羞愧,于是就背上荆条,向蔺相如去请罪。从此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7)

——《将相和》教学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相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将相和》教学反思1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每个小故事加上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予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再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在课外研究。

  这篇课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回顾这篇课文的教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学生。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有些忽略;二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2

  《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介绍了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而这三个故事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在进行本课的教学前,把握长文短教的方法,我鼓励学生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自主批读,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好行文的脉络,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简简单单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文章抓住了蔺相如的语言与行动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进而在一遍遍的品读中探索发现。其间,勾画了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圈点关键的词语,进行揣摩,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深处。

  批读、圈点、揣摩、品读,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蔺相如那机智勇敢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老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读,扎扎实实地学,潜心会文,走进了蔺相如这个人;在读与思中发现了写作方法,知道了怎样刻画一个人。得言得意又得法!

  如果说第一个故事的学习是在老师的帮扶下,那么第二个故事“渑池相会”则是完全放手自学。有了方法的引领,在自主学习中,和同学合作,碰撞智慧的火花。同学们各抒己见,畅谈感受。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则在交流内容基础上,围绕廉颇“请罪”安排了一个写话的练习,旨在将文中学到的抓住“言行”刻画人物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实现读写结合,能力转化。学完课文,回顾总结。在把握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再次关注布局谋篇的方法,为写作奠定基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随着新课标学习的深入,我教学的目标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感受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课堂,一个简简单单的课堂,一个展现自我的课堂,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一个不断成长的课堂。

《将相和》教学反思3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时,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学生精读课文合课后的“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在课外研究。

  这篇课文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军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4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在教授时,我的思路是第一课时先解决字词以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在第二课时通过文章的具体语句了解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进而了解三个故事的内在联系。

  一、巧排教学结构

  不串讲三个故事,设计“前后呼应”的教学环节,对课题中的“和”作了巧妙地处理。先让学生找出“不和”的体现。这是将相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有了将相之间的矛盾才有了解决矛盾的探究过程,引领学生弄清三个故事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不和”,然后在通过人物语言形象的对比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将相为什么“和”。通过有感情的朗诵和人物形象分析,再加上表达能力的训练,以(一条语言文字训练线,一条感受人物形象情感线)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探究的过程学生讨论得开始热烈起来。

  二、设计读写结合

  在“负荆请罪”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体会廉将军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的大将军形象,对于这一感人场景进行拓展,让孩子们在三个情境(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秦王或者赵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手下或者蔺相如的手下看到大将军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中展开想象,锻炼表达能力,并指导学生们,再将自己的所想进行加工润色整理在成长的足迹本上,与校本的写作特色训练相结合。

《将相和》教学反思5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围绕“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精读各个小故事,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中的廉颇。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关于蔺相如的高尚品质,学生也很容易分析出来。关键就于,学生对于廉颇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知错就改”的层面,所以需要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去了解廉颇威震朝野,耿直豪爽的一面。

  本单元的课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去看名著,热爱名著。所以在课堂的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有意思的作业:赵国既然“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为什么还会被秦国灭了呢?这一问题极大地引起了学生阅读《史记故事》的兴趣,甚至有学生当天就拿出书与我讨论。可见,有时候,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比一次精彩的讲解来得重要。

《将相和》教学反思6

  《将相和》是一个历史小故事,对于历史小故事的教学,我认为重点在于学生对背景的认知意识的跟进,通过阅读、感悟,从而挖掘历史故事中的现代意义的,是对文本进行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我不想把时间放在对故事情节的纠缠教学中,想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提炼来挖掘文本中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做了什么,只要是对祖国有益的事情就都是英雄的价值体验,或者说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有效的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

  本单元除古诗外都是我国古代优秀作品的节选或改写。我认为教学本单元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每一课的内容中吸取有益的启示,鼓励学生读原著中同课文有关的部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名家名篇进入课本,本就是要起范例作用,学习作者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如何表情达意。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将相和》?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

  因此我采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人物。首先从读切入感悟几个人,这可算是整体感悟,但这种感悟还是初步的、表层的;再就是感悟重点人物蔺相如;最后以重点人物为主轴,引发对比,从对比中加深对人物的感悟。体现了“读”是内化的吸收,学生读懂了人物的品质:蔺相如大智大慧,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廉颇骁勇豪爽,知错就改,开了“负荆请罪”的先河。

《将相和》教学反思7

  将相和,这篇文章讲完了,留下了许多的沉思,我也知道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正是在这不断的反思中,教学才日趋成熟。

  本课教学,有以下几处值得提倡之处:

  一、在这课的教学中,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之后练读这句话,注意让学生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问学生:廉颇说蔺相如就*一张嘴,当上了上卿,你们觉得他说的对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说出了哪些话,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蔺相如的语言来。于是学生们动手在文中找出蔺相如的语言,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己错了,从而负荆请罪。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二、对文本进行了加工处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1、在学习负荆请罪内容时,结合文章此处的留白,让学生自已设计想象两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并表演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2、创新性的设计板书,给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人物特点,设计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让学生结合人物品质,对出下联来,学生很快就对出:将军背上能负荆,对人物的品质铭记于心。

  三、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

  !、注重了朗读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读文章,在读的过程中,读出人物的不同心理来,如,读廉颇的那段话时,要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读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时,要读出理直气壮的大无畏精神来,而读蔺相如与下人的对话时,要读出语重心长的语气来。

  2、注重了理解课文方法的训练。理解人物品质时,注重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品析,从中体会出人物的品质来。并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在书上适当批注。

  在教学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的改进:

  一、对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及时,评价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评价学生,是对学生现阶段学习方法的一个小结,也是

  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因此做为老师一定要关注并评价每一次学生的发言,用真心的鼓励换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适当的点睛之笔。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质时,做为教师要有梳理、概括学生的零乱的发言的能力,把学生语言中提到的闪光点做一下恰当的结语,这样对文章的内容学生就会产生整体的认识。

  三、还要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阅读的方法,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将相和》教学反思8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如何引导小学生读《将相和》?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懂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因此我采用对比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中的人物。首先从读切入感悟几个人,这可算是整体感悟,但这种感悟还是初步的、表层的;再就是感悟重点人物蔺相如;最后以重点人物为主轴,引发对比,从对比中加深对人物的感悟。体现了“读”是内化的吸收,学生读懂了人物的品质:蔺相如大智大慧,有勇有谋,临危不惧;廉颇骁勇豪爽,知错就改,开了“负荆请罪”的先河。

  再有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教师教得得法、高效,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于是我创设让学生“揣摩”、“讨论”和教师“引导”、“点拨”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摒充教师包办代替或一问到底的教法。课堂上学生们学得较主动,必要时我加入适当的点拨,学生可以“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讨论时,学生理解的就说,不理解的就问;有不同见解的就争议、交流,学生的`讨论可以说紧扣教材。只要学生能说的,我就让学生说;学生理解不透的,我就启发深化。渐渐的人物形象显明了,精神品质领会了,阅读的重点训练项目也得到训练了。

  充分发挥学生的立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精神和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在课堂上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以教师讲多讲少为准绳,而是体现在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语言文字知识教学都教在点子上。

  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讲完后我让学生写自学笔记的习惯;培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的认真读书的习惯;养成学生主动发言、质疑、争议的习惯。

  《将相和》一文是十一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借助重点句来理解课文。因此在课文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

  1.学习单元提示,学生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和、不和、和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发展、原因

  (这一环节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向读深、读透发展。把学会读书作为一个训练训点来抓:因为读书能力是语文素养基本内容之一。)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二、让学生在开放作业中学会合作。

  开放式作业要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局限,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根据教材拓展延伸,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特别要重视小组的集体学习。

  1、展开想象,补充课文的空白内容。

  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有的形成空白,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简略进行补充练习。教学《将相和》时,我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故学生很乐于展开自己的想象,也易于学生接受。

  2、课内外结合,开展辩论。

  学习了《将相和》之后,我精心设计一道辩论题:究竟蔺相如的职位应该不应该比廉颇的职位高?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在积极地为辩论赛做准备,他们翻阅图书杂志,上网查找资料,合作拟定发言提纲,分组讨论交流,推荐参赛选手,乐此不疲。辩论赛进行得很激烈,通过辩论,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将相和,国则安;将相不和,国则危。大敌当前,将相以国家利益为重,共同抗秦,实乃千古流传的佳话。更有学生能联系班级实际、社会现实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积极性很高,在准备与研讨过程中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学会了互相合作锻炼实践能力,这种开放式作业通过合作完成,较好地消除了学生对作业的枯燥感、无奈感、让更多的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借助课本剧形式,加深人物形象。

  通过上面几方面的学习,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课本剧,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不必强求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理解的深浅也可以不一。因为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9

  《将相和》是第十册书中的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的故事,称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谦让的美德,廉颇勇于认错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开始,我从课题入手,使学生分清文章中的人物及关系,由和引出不和,也由此理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在概括故事梗概上有一定困难,说明自己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还有欠缺。

  随后,我让学生谈谈对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的印象。由于此前学生预习比较充分,学生都能谈出蔺相如机智勇敢,廉颇勇于认错和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交流中一个学生说廉颇很自私,部分学生也表示赞成。这里我没有给学生明确的答复,而是在把自私板书到黑板上,并在后面打上了?,我让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很快学生就找出了廉颇作战勇猛和负荆请罪的表现,从而得出了廉颇并不自私,因为他心中也时刻装着国家。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解除了疑问,也是这节课我的收获之一。

  在教学负荆请罪这部分时,我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所以学生很乐于展开自己的想象,也深化学生对人物爱国品质的理解。

  此时学生对两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基本认识,但是要想真正领悟品质还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我大胆地请同学自编、自演负荆请罪的课本剧,虽然学生表演得比较幼稚,但是我觉得作为表演的同学来说,实践了一次,本身就多一次体验;对于观演的同学来说,又有了一次很真切,很实在的感悟。

《将相和》教学反思10

  教学片段:

  1、抓住“负荆请罪”一词深入理解。

  提问:

  (1)“负”是什么意思?结合插图说说,廉颇为什么要背荆条,脱战袍去请罪呢?

  (2)“请罪”是什么意思?换成“认罪”行不行,为什么?(换词比较,体会情感,实质上也是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渗透锤炼语言的意识。)

  2、表演体会。

  (1)想一想,并找合作伙伴练一练:廉将军负荆请罪时会说什么?他说话时怎样的态度、语气才能表达出他那种惭愧的心情?看到这情景,蔺上卿呢?(语气、情感、态度都是口语交际训练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2)指名上台演一演。

  (3)师生共评,规范语言、行为、态度。

  (4)小结:多么感人的一幕呀!“将”是那样的诚恳、坦率,“相”是那样襟怀宽广。为了国家利益,将相不计前嫌,握手言和,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

  教后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口语交际作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是阅读课上交流信息、表达情感、探究问题、提示规律、发展思维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同时“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对学生语言的规范,听说的态度以及说话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11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教学时,我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从题目入手,使学生知道“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和”字概括了全文主要内容。接着我出示了廉颇的一段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用这句话统领教学。我先引导学生自读体会廉颇说这句话时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学生自读后体会到用居功自傲、不服气的语气读。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我问学生:“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请快速读课文小故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用“──”画出蔺相如的语言、动作,读一读体会体会,让我们用事实来说服廉颇,让他

  改变对蔺相如的错误认识。于是,学生动手在文中找到了相关的语句,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已错了,从而“负荆请罪”。

  “蔺相如的职位高于廉颇,仅仅是靠一张嘴吗?”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极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堂课我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不但使一篇内容较长的课文教学起来简单多了、而且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情感。

  回顾本节教学,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尤其在朗读训练上不到位,同时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

《将相和》教学反思12

  《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故事。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难点是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本课后,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前预习比较到位,从四年级接班到现在,学生在预习方面有了新的突破,除了查字典正音理解字义方面,还对文章中新出现的词语进行重点理解,部分学生还能自觉地了解时代背景,加深了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二是从本文比较复杂的因果关系出发,从整体上弄清楚“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借助过渡句,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基本关系;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三是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采用读、议、辩、演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如议议: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出现分歧,适时让他们辩一辩,学生还可以从文中选择一个故事或一个角色进行表演。

  四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课堂出现的渑池之会部分原文的理解和学生所知道故事的讲述及对资料袋的学习,激发他们今后去读读原著。

  本课的教学,虽然尽可能地照顾全体,但是对于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还存在对文章没吃透,课堂不发言很被动学习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反思13

  今天讲《将相和》一课,感觉整体思路是按自己课前备课设计的,起初孩子们还不能进入状态,但在剖析课文时,表现越来越好,几乎达到人人都有话要说。现反思如下:

  一、导课。抓住了课题中的三个多音字,虽然这一环节用时较多,但学生明确每一个字的读音了。(这一环节,可不可以这样处理:我在引出三个多音字时说:起初不敢读题目,读了几遍课文后才回过头来读题目的。既然这样说,何不就势顺推,找一两个孩子读,然后读课文验证哪个同学读的对,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着急揭秘,效果会更好。)

  二、围绕“和”展开学习。找到将相不和的句子,少增一下子就找到了,并谈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环节处理得很是顺利。然后在这个点上及时补充廉颇和蔺相如资料,让学生明白两人起初身份悬殊很大,为下文学习做好了铺垫。接着我们围绕廉颇句中的那句话“仅靠一张嘴”展开讨论,这是这课重点,孩子们这时也已进入状态,由上课初的冷场进入你追我赶的火热场面。

  无论找到哪一部分,学生都能谈出蔺相如不是仅靠一张嘴官职升到廉颇之上的。(这一环节,有一个很大很大,很亮很亮的生成点,我没有把握住,当孔焱说出,蔺靠的不是一张嘴时,她找到了渑池之会上蔺的表现,勇敢果断,为赵国挽回了面子,并一块提到,当秦王知道廉颇已在边境守候,也就作罢。我这时总结“原来渑池会上廉颇也有功劳啊!”这一节就过去了。如果当时我继续问“可是,看渑池会回来之后,赵王做了什么?”学生一看就明白,赵王只奖励蔺,忽视了廉颇。所以才造成廉颇不服气,再读廉颇的话,学生就更能理解廉颇当时的态度了。唉!大的失误!这也造成这课上的比较*淡。包括课前准备的补充蔺在渑池会上的表情,也给忘掉了。)

  明天讲时,一定再回头找找这个地方,让学生真正体会每个故事每个环节,当时人物的想法。看来*时就要把每节课都要准备细致一些,一定一定及时写反思!

《将相和》教学反思14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教学本课时,我首先从整体入手。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初步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将、相原来是和眭的,后来失和了,最后又和睦了这条主线,为正确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下了初步基础。其次,引导学生认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三个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结果。最后,又从部分升华到整体,这三个故事之间的相互因果联系。

  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学习为主,我积极组织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体会课文思想内容。使用民主愉悦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自学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会与人合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将相和》教学反思15

  一、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查阅资料,了解故事发展的时代背景:

  学生通过课前广泛查阅资料(上网、看书、收集图片等),明白了故事中主人公的关系,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战国七雄秦为盛,这句话即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也是三个小故事的总起,掌握这一要素对学生深入体会秦王的骄横贪婪,蔺相如的勇敢机智起了很好的作用。

  2、加强朗读训练,强化语言感受:

  本课的一大教学板块是学生交流汇报对课文语句的感受,充分展示了朗读训练的成果。例如:马逸舒同学汇报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中的为,她分析为代表地位有尊卑,秦王使用为,是对赵王的侮辱,这一分析赢得大家的喝彩,也令我惊叹不已,要知道,这个为字,就是我在备课中也没想到,足见学生是花费了相当的功夫预习,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以上两个都是在课标和单元训练要求指导下实施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本课教学值得注意的方面

  本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结构方面略显零散。在学生交流最让自己感到担忧的地方时,有学生提到了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表现,我引导了学生分析蔺相如在这个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品质,显得脱离了课堂主线,并且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词汇的贫乏也暴露出*时阅读、积累方面的缺陷,值得深思,改进。


将相和缩写200字作文3篇(扩展8)

——将相和读后感200字 (菁选3篇)

将相和读后感200字1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的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可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才有利于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蔺相如、廉颇的优秀品质。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顾大局,不能光为争一口气去和别人闹意见。当自己有错时,在指导自己的错误后,一定要知错就改,决不能只认错不改错,不让同样的错再次出现在自己身上。这样,就能更好的保卫集体的荣誉。

将相和读后感200字2

  我今天学了一篇文章,叫《将相和》他给了我很多感受。

  从前,有个赵王,他得到了一件宝物。秦王说那十五座城换赵王不知怎么办,就把蔺相如请来了。最后,保住了这件宝物。

  在渑池之会上,秦王要赵王为他鼓瑟,蔺相如见赵王大失颜面,用生命来维护赵王的颜面。

  他在这两件事上立了功,升到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妒忌他,说要让他好看,他请假说病了为了避开廉颇,他手下说:怕他干什么?他说:秦王我都不怕,我怕他干什么,我和他不和,赵国的力量就会被削弱,要以国家为重。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就去向他请罪,最终他们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以国为重,我要向他们学习。

将相和读后感200字3

  蔺相如在秦国王宫里巧妙的保住了和氏璧,在渑池会维护国家的尊严又以生命威胁秦王,令其为赵王击缶,从这些事中我看到了蔺相如那个灵魂深处发出的一种不可泯灭的爱国精神,当知道廉颇老将军不服做上卿时,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尽量不与廉颇吵架,结仇,要与他共同保卫祖国。在这里蔺相如的宽宏大量和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又与廉颇的居功自傲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致使服刑请罪认识到错误。

  我的感受是:忍让是一种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就要和气不能只为了面子就跟人吵架,如果人人都心胸似海,明白道理话,那么世界会多么美好啊!

上一篇: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3篇 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最新班主任工作总结反思感悟 班主
  • 关于加拿大留学申请流程通用3篇 加
  • 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最新7篇 小学教
  •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12篇 2020年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本完整版免费阅读_ 陆青云唐嫣陆青云唐嫣全文章节目录陆青云唐嫣 第1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