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贞观之治优秀14篇 贞观之治优秀14篇在线阅读

更新时间:2023-06-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贞观之治 篇一

第2课 贞观之治 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点拨、当堂巩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一、唐朝的建立

_____年,隋朝灭亡。李渊进入_________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后传位________,即唐太宗,年号_________。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措施

①经济上:重视发展__________,减轻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

②政治上:合并_________,革除_________;注意任用_________和虚心____________。

2、“房谋杜断”:房谋是___________,杜断是_____ ______,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_________。

3、“贞观之治”:政治比较_________,经济__________________,国力_________________,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______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______。

2、武则天统治政策:

①重视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破格选拔_____________,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它的统治“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5分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活动二: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当堂检测】

1、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d、姚崇

2、今天的西安(长安)曾被许多统治者选择作为都城,她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朝代属于这六朝的有①西汉 ②东汉 ③隋朝 ④唐朝(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6、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7、“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

a.重视农业生产 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 d.国力不断强盛

贞观之治 篇二

第二课 “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知道武则天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地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四、相关图片:李世民、唐朝三省六部制、武则天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方案一:回忆导致秦朝灭亡的史实等,引申出隋朝的灭亡

方案二:回忆历史上的盛世时期,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等

唐朝的建立:

学生编演小品:“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学生小组讨论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方案一:讨论:唐太宗和隋文帝的相同之处

方案二: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讲述唐太宗的故事

女皇武则天:

撰写:武则天无字碑的碑文(评价武则天)

讨论:谈谈你对女皇武则天的评价

贞观之治 篇三

2贞 观 之 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则天相关资料,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

本课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相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影视剧《武则天》片断。学生漫谈“你所熟悉的武则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ⅰ、女皇武则天

1、在课前谈话基础上展示武则天画像,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

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则天的统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教师简评并衔接新知识: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

ⅱ、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

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李渊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学生自读楷体字辅助文,了解在唐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教师补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2、贞观之治

(1)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讲清“贞观之治”这一概念。

(4)出示探究问题: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先阅读课文,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四个方面:

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

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b、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政策

学生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政策,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政治上合并州县减轻人民负担。教师简述:这些开明的治国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c、唐太宗善于任贤纳谏

学生解释“房谋杜断”。

有关最著名的谏臣魏征,由学生表演一段课本剧,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教师简述:这些贤才谏臣为唐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对治世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d、治世局面的形成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

“(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政策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

(3)学生归纳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开明的政策外,还有哪些原因?

ⅲ、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强调评价历史人物,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唐太宗、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与探究

设计表格,列出并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四)巩固与小结

1、通过投影,复习巩固本课重要知识点。 2、学生谈学完本课,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贞观之治” 篇四

【学习目标】

1、掌握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事实;

2、通过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简单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放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

【重点】唐朝的建立 “贞观之治”

【自学指导】

一、唐朝的建立

1、说出隋朝灭亡的原因。

2、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期间在位的皇帝是谁?

2、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被称为什么?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促使了上述局面的形成?

二、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当政期间实行了哪些措施?人们怎样评价她的统治?

精讲透析:

根据所学

的历史

知识,

比较一

下唐太

宗和汉

文帝有

什么共

之处?

【当堂检测】

1、唐朝建立的时间: 年;建立者: ;都城: 。

2、唐高祖退位后,继承皇位的是 ,他就是 ,年号 。

3、“房谋杜断”是人们对唐太宗时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两位宰相的称呼。

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jian )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

5、唐太宗时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景象被称为 。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她本是 的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

人称她的统治为“ ”。

7、你能总结一下“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有那些吗?

【自我评价】掌握的 很好 好 一般

【学习心得】

贞观之治 篇五

[课标内容]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唐太宗与 玄武门之变,轻徭薄赋、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加强中央权力,完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

①通过分析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 史人物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贞观之治的内容,初步了解归纳、分析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盛世”现象,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观点。

③结合课文的引文、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以史论证、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贞观之治内容的教学和 观看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感知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盛世局面的出现是统治者为稳定社会、巩固统治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合理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

②搜集有关唐太宗的史料,运用“自学——问题——讨论”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唐太宗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接受隋亡的教训,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因而出现了“贞观之治”。通过对其统治措施和政绩的教学,加深学生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 众推动历史前进所起作用的理解。

②轻徭薄赋是历代统治者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唐太宗轻徭薄赋的原因、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减轻民众负担、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③通过唐太宗重视和善于纳谏的故事,培养学生勇于接受批评的品德。

[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贞观之治”的含义

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3、“贞观之治”的内容

二、难点

1、如何 评价唐太宗

2、如何看待历史上出现的“盛世”现象

[教学方法]

采用“自 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导入新课]

提问:隋朝为什么会像秦王朝一样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结果如何?

教师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 之际,群雄并起,一些隋朝官员乘机起兵反隋,其中就有后来建立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

一、玄武门 之变

1、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

二、轻徭薄赋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三、知人善任

1、原因

2、表现

3、作用

四、加强中央集权

五、完善科举制度

六、“贞观之治”的含义

[小结]

要求学生谈谈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以突破难点。

[课后活动与探究]

课后收 集隋炀帝的有关资料,结合本课所学的有关知识,写一篇评价隋炀帝的短文。

[课后作业]

完成课 后习题。

第2课 贞观之治

1、( )年,( )建立唐朝,定都( )。

2、唐太宗的名字叫( ),他要位期间的年号为( ),他是发动( )做了皇帝。

3、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是( )。他重用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为相,人称“房谋杜断”。前后向唐太宗上谏200多次的大臣是( )。

4、唐太宗贞观年间,为了防止宰相专权,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采取的措施是( )。

5、唐初沿用( )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 )、( )和( );六部是指( )( )( )( )( )( )。六部隶属于三省中( )省。

6、唐太宗为解决“民少吏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是( )。

7、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 )和( )。在当时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应该考( )科。

8、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

9、“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贞观之治” 篇六

课题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个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开展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辩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隋炀帝残暴致隋迅速败亡;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遂成“贞观之治”。两相比较,凸显以德治民、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识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是为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治比较好的历史时期,它为唐代的强盛和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 “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贞观之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 、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灭亡隋炀帝继位后,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沉重打击隋王朝,各地地方官吏如李渊等人乘乱起兵,隋帝国迅速瓦解。至此,隋朝灭亡的原因一目了然。 2、唐朝建立 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之际,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力量迅速壮大。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本目从两个方面对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介绍:一方面,他是通过杀兄逼父的非正常渠道登上皇帝宝座的,关于这一点教材明确写道: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承袭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按正常渠道李世民将与帝位无缘。于是,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玄武门之变,射杀其兄太子李建成,先迫使其父李渊立其为太子,后再威逼李渊退位。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是为唐太宗。但另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一位非常贤明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即位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甚至对人民群众产生敬畏之情,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他知道只有虚心纳谏, “兼听则明”,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他鼓励、倡导臣下提意见,并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从而涌现出魏征这样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他也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所以他能知人善任,尽量做到惟才是举,兼收并用。 上述两个方面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对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有了一个正确认识,同时也说明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从这一点上说,本目与其说是介绍了唐太宗,不如说是分析了“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从而为第三目“贞观新政”的展开奠定基础。三、贞观新政 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1)是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突出了百姓服劳役天数的减少和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逐渐松弛。 2)是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为隋朝首创,唐朝加以沿袭并进一步完善,使得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并对今天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行政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3)是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主要原则是删繁就简,化重为轻,并且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3、何谓“治世”以及如何认识和评价像“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治世。 关于“治世”, “治世”通俗地说就是统治得比较好的时期,其主要表现是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关于如何看待和评价像“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治世,留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会,然后做出自己的评价。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贞观之治”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和唐朝的建立。

2.掌握唐太宗的励精图治和“贞观之治”。

3.掌握武则天统治的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贞观之治”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认识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其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历史进步。

教学重点

1.唐朝的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2.女皇武则天

教学难点

恰当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教学方法

1.影视评书导入法。本课涉及的人物、事件,在影视等作品中多有体现,可充分运用影视、评书等形式导入,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也可用其他方法导入)

2.材料运用法。可借用众多的史料,去粗取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评价人物。

3.讨论法。

4.故事穿插法。

5.引导教学法。帮助学生区分小说与历史。

教具准备

1.投影仪/电脑

2.唐太宗、武则天等人图片及音像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放电视剧《大明宫词》中一个镜头,(和武则天有关的)然后提问:镜头中这位雍容华贵、端庄雅淑的女人是谁?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称帝之前,唐朝的政局是什么样的?有人说她在位期间,经济发展、国力逐渐富强,她的统治是“上承贞观,下启开元”,“贞观”是谁的年号?历史上讲的“贞观之治”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底。

导入语例示二:

[投影显示]

图一

图二

同学们,图一中中间坐着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你知道他前面的这位大臣在做什么吗?这幅图反映出唐太宗与大臣之间的什么故事?这幅图与我们常说的“贞观之治”有什么关系?

图二中这位雍容华贵、端庄高雅的女人是武则天,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你想知道有关她的故事吗?

带着众多疑问,我们走进第二课“贞观之治”,去感受一下历史的神秘与精彩。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洛阳修建一座宫殿。大臣张玄素上书极力反对,说天下刚刚平定,就大修宫殿,劳民伤财,恐怕您比亡国之君隋炀帝都不如。唐太宗一时接受不了,生气地问:“你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比历史上的暴君桀、纣如何?”张玄素从容地说:“若是这座殿修成,您和桀、纣也差不多了。”唐太宗听后十分震动,终于接纳了张玄素的意见,还奖励了他。事后唐太宗对人说:“唯唯诺诺的人再多,也不如一个能说出逆耳之言的忠臣。”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贞观之治”。

[板书]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的暴政和李渊建唐代隋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过的隋朝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请大家仔细思考一下,这两个特点是什么?

[教师提示]可以从上一节课的标题中寻找。

[学生回答]一是繁盛,二是一时,即时间短。

[教师引导]正确。那么,我们可以想一下,隋朝繁盛的原因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那隋朝繁盛时间非常短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隋炀帝的暴政。

[教师引导]谁能讲一下隋炀帝的故事?

[学生讲述]

生甲:杨广是杨坚的二儿子。按老规矩,由大儿子杨勇接皇帝的班。杨广为了夺取杨勇的太子之位,想出一条计策,阳奉阴违,伪装真相,博取了父皇母后和大臣们的好感,创造条件,有朝一日取代哥哥的太子之位。杨广首先表现出虚心好学的样子,给人造成一种将来有出息的印象,对大臣们恭恭敬敬,没有皇子的架子。他长相又好,致使朝廷一片赞扬之声。

在灭陈的战斗中,他任主帅,缴获了许多金银财宝,尽管内心想全部占有,却忍痛割爱,一件珠宝也不拿。杨广还在皇帝、皇后身边的侍卫、宫女中间收买了一些人做耳目,随时汇报大小事情。因此,很能迎合文帝和皇后的爱好。再加上杨勇不知收敛,心高气傲,得罪了皇后,于是被杨广买通的东宫侍臣、侍妾以各种罪名密告了文帝。在开皇十二年被废太子,东宫大小官员均受株连,或杀或贬,幸免者几乎没有。杨广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太子。

生乙:杨广当了太子之后,与杨素勾结起来在文帝病重时趁乱下手,杀死文帝,自己登基称帝。杨广登基后,派人兴建东都洛阳,又派人开通洛阳到江都的大运河。有河必有船,黄门侍郎负责监造的大型龙舟共四层,高45尺,长达200丈,舟内装饰得十分豪华。除皇帝的龙舟外,还为皇后建造了翔螭舟,其他大小船只数千余艘,这些船只用拉纤的人八万多。这些船在运河中排了200里长。运河两岸还有禁军骑兵护航,旌旗猎猎,威风凛凛。船队路过的州县,500里内的都要奉献食品。

……

[教师引导]关于隋炀帝的生平,除了同学们平时接触到的知识以外,我们再通过投影来补充一些材料,使同学们对此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投影显示]隋炀帝(569~618年),名杨广,杨坚次子。581年封晋王。588年十月,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晋升为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博得文帝欢心。6XX年,立为太子。6XX年七月,文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杨广即位,杀死兄长杨勇。即位以后,他下令开通大运河,还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依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他在位时,几乎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的劳动人民不下一千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离宫,从行的人几十万,骚扰地方百姓,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他三次发兵进攻高丽。隋炀帝的暴政,终于激起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为了躲避起义烈火,他第三次游江都。劝阻南下的人,都被杀死。到了江都,他还让地方官去民间挑选美女,充实后宫,仍然整日花天酒地。他预感到末日临近,就对萧皇后说:“好头颅,谁当斫(zhuó,斧砍)之!”618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等率军士发动兵变,冲入江都宫中,用绸巾将他缢死。

隋炀帝统治时期,骄奢淫逸。三次巡游扬州,耗费无数财物。他南下的船队,舳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陆上骑兵数十万,沿运河两岸护送。船队所过州县500里以内,皆令百姓贡献食物,所献山珍海味,多达百抬,妃嫔吃不完皆埋入地下。他好大喜功,耀武扬威,发动了三次进攻高丽的战争(隋朝时高丽在今我国辽宁、吉林和朝鲜半岛北部)。出兵以前,他征调大批工匠在山东东莱(今山东莱州)海口大规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里不分昼夜地劳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有十分之三四。他还征发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只,把洛口仓等大粮仓的粮食运到涿郡,船只前后相继,长达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经常有几十万人,很多倒毙在路上。这次出兵一百多万人,其中渡过鸭绿江的三十多万人,回到辽东的只有二千七百多人。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农业生产几乎陷于停顿。“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隋书•杨玄感传》)当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受到严重破坏,“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旧唐书•李密传》)

[教师讲述]由于隋炀帝的暴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人民起义此起彼伏。隋政权摇摇欲坠。6XX年李渊奉诏为太原留守。李渊利用太原特殊的条件,积极准备起兵反隋。617年五月,李渊在太原起兵,十一月,攻克长安。之后,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迎代王侑即帝位,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李渊掌握朝廷内外一切大权,并进封唐王。次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五月,杨侑禅位,李渊登基,改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定都长安。立李建成为太子,以李世民为尚书令,封秦王,李元吉封齐王,唐王朝正式建立,隋朝灭亡。

[投影显示]

[教师引导]同学们,投影中的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大多数皇帝一样,他登上皇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较大的一次政治斗争是“玄武门之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投影显示]唐太宗(598~649年),名李世民,唐高祖次子。李渊攻入长安后,李世民为京兆尹,封秦国公。618年李渊称帝以后,根据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但在唐朝的建立特别是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功勋显赫,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秦王,逐渐产生了夺取皇位继承权的政治野心。当时尚为太子谋臣的魏征曾对李建成说:“秦王功业克隆,威震四海,人心所向,殿下何以自安?”(《旧唐书•隐太子建成传》)

626年(武德九年)夏,突厥数万骑入塞侵扰,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率诸军北征,以免李世民掌握兵权。李元吉要求秦府骁将尉迟敬德、程知节等同行,并挑选秦王帐下精锐充实自己的军队,意图将秦府骁将精兵转移到自己手里,然后谋杀李世民。太子手下的王晊,向李世民告密,形势危急异常,秦府僚属皆主先发制人,李世民于是定计准备动手。

624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并说他无负于兄弟,而建成、元吉却要杀害他。李渊闻之愕然,决定第二天查问。六月四日,李渊召建成、元吉入宫。宫中妃嫔向李建成透露消息,李元吉主张“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李建成说:“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朝参),自问消息。”(《资治通鉴》)于是照常入朝。其时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伏兵于玄武门内。李建成、李元吉入朝行至临湖殿,发觉情况异常,立即回马欲归。李世民跃马而出,随后大呼,李元吉引弓射李世民,由于仓皇失措,拉弓不开,再三不达有效射程。李世民一箭射杀李建成。尉迟敬德率骑继至,左右箭射李元吉坠马。李世民马入丛林,被树枝绊住,坠马不能起。李元吉突至,夺弓将扼李世民,尉迟敬德大喝一声,飞马赶来,李元吉逃跑,被敬德射杀。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攻玄武门,激战不得入,扬言欲攻秦府。形势危急,尉迟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头出示,宫府兵溃散。尉迟敬德披甲持矛入宫急请李渊“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资治通鉴》)。李渊的手敕宣读后,战斗才停下来。李建成之子五人、李元吉之子五人皆被杀。六月七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传位于太子,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次年(627年)改元贞观。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完这一段叙述之后,起一个名字或给它加一个标题。

[学生回答]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登基

[板书]2.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登基

[教师引导]请大家讨论一下,应该如何评价“玄武门之变”?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是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事件,“玄武门之变”不能肯定。

生乙: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皇位,由于他的励精图治,使“贞观之治”出现。也就是说,没有玄武门之变,也就没有李世民即帝位,自然也就不会有“贞观之治”。

生丙:玄武门之变的客观后果是好的,即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上台,励精图治,导致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出现,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尽管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做法不值得肯定,但其客观后果是我们谁也不能无视的。

生丁:玄武门之变的实质是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但其结果是不坏的。

……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在评价“玄武门之变”时,一直提到了“贞观之治”。那么,“贞观之治”到底指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的原因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内容,找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有: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不过分压榨农民;②政府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唐太宗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们廉洁奉公;⑤用人。

与此同时,教师用板书简明写出:①以隋为鉴,以民为本;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勤于政事,善于纳谏;④精兵简政,吏治清明;⑤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讲一讲唐太宗的故事。(课前布置下去)

[学生讲述]

生甲:李世民特别重视人才,以致他帐下人才济济,像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将领都是从敌阵中跑来投奔他的。这从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的交往可以看出来。

尉迟敬德是宋金刚(隋末农民领袖)手下将领,后归李世民。李世民继续让尉迟敬德统领原属宋军的8000人马。大将屈突通认为这样做不妥,提议将宋军8000降兵散编入唐军。李世民说:“对于一个人,不仅要闻其言,观其行,也要察其心,我认为尉迟敬德不是出尔反尔的人,公请放心。”

刘武周、宋金刚被打败之后,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就是最主要的敌人,李渊命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为人狡诈,他部下许多大将都离他而去,投奔李世民,如秦琼、程咬金等。凡是到唐军李世民处的人,都得到优厚待遇。多数州县的官吏也纷纷投降唐朝。李世民让这些将官担任原职,只是换上了唐朝的大旗而已。这种做法,吸引了更多的人投降。

此时的洛阳城,基本上是一座孤城。王世充眼见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小,决定秘密收买唐军中以前的将领。但响应的不多,只有原刘武周部将寻相等几个人,叛离唐军返回洛阳。

寻相与尉迟敬德是好朋友,他叛逃以后,李世民手下将尉迟敬德抓了起来,然后告诉李世民,主张杀掉尉迟敬德。李世民坚决不同意,并亲自向尉迟敬德赔礼道歉,使他感激不尽。

几天之后,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带领500名骑兵到洛阳城北侦察敌情,被王世充的一万士兵包围。瓦岗军有名的飞将单雄信这时已投降王世充,一马当先,直取李世民,被尉迟敬德死命挡住,并保护李世民率500骑兵冲出重围。

李世民虽然年轻,却沉稳老练,几次力排众议,保全了尉迟敬德的性命,关键时刻,尉迟敬德立下了大功,保卫了大唐江山,这正是李世民的远见卓识。

生乙:魏征其貌不扬,身材不高,但胆量过人,一身正气。原在李建成部下任职,官位不高。李建成、李元吉作乱被杀,他不但没有受到株连,反而被新继位的皇帝李世民晋升为谏议大夫。

魏征在位期间,不断进谏。有一天,太宗李世民又与魏征争论起来,争论到最后,太宗承认自己错了。魏征说:“臣很荣幸能事奉陛下,但我希望做一个良臣而不是忠臣。”太宗问:“有什么区别吗?”魏征道:“像古代的稷、契等辅助君主使国运长久者,为良臣;如关龙逢、比干等虽忠心不贰,但本身蒙难,使社稷不保,这些人为忠臣。”

魏征敢于直谏,使李世民获益匪浅,太宗不由得敬畏魏征几分。有一次,他要出去到南山游玩,车都备好了,发现魏征进宫,怕他不同意,没等魏征说话,就主动改变了出游的打算。有一次,太宗正在玩鹞鹰,魏征来找皇帝有事,李世民怕他批评自己玩鸟,急忙将鹞鹰藏在怀中。等魏征禀报完事情走了,太宗拿出鹞鹰一瞧,已经憋死了!

魏征经常在大臣面前与皇帝争论,几乎每次争论都能占上风,使皇上下不来台。有一次,太宗实在觉得丢了面子,散朝回宫后,说非杀了魏征不可,竟然当着众臣的面羞辱我。长孙皇后听罢,立即回内室换了朝服出来。太宗感到奇怪,问道:“你穿朝服干什么?”长孙皇后回答:“魏征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直言犯上,臣妾自愧弗如。臣妾向陛下进言,尚须察言观色,而魏征与陛下乃臣君关系,却刚正不阿,无所畏惧,正是‘主明臣直’,魏征敢直谏,是因陛下开明之故。因此,臣妾特表祝贺。”太宗听罢,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的话是有道理的,魏征敢于直言,同时说明李世民是开明大度的皇帝,否则,有着生杀大权的皇帝,是难以让魏征这样的大臣活长久的。

李世民的结发之妻长孙皇后,也功不可没,她的贤德在当时无人不晓。倘若在李世民发狠要杀魏征时,长孙皇后不全力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病故。太宗十分悲痛,亲自写了碑文让石匠刻了,立在魏征墓前。并且说了留传千秋的名言:“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魏征走了,朕失去一面镜子。”

[教师讲述]同学们,“贞观之治”指的是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加强的社会历史局面。因为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称这一段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关于“贞观之治”一目,包括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即课本上提到的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明白统治者不能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等内容。那么,唐太宗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可来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教师提问]在这段材料里,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做什么?

[学生回答]舟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教师引导]怎么样才能避免隋朝的覆舟不再出现呢?

[学生回答]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教师引导]请思考: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是怎样制定的?

[学生回答]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教师引导]“贞观之治”一目中第二个问题是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课本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叙述。我们也可以从材料中获取这方面的信息。

[投影显示](一)《贞观政要》记述当时情况说:“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囹圄

(línɡ yǔ,牢狱)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指五岭以南地区),自山东(太行山以东)至于沧海,皆不赍(jī,携带)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这里虽不无溢美之词,但基本上反映了贞观时期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据唐太宗死后三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二)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唐太宗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在长安所住宫殿是隋朝建造的,大都已破旧,但在贞观初年他一直不许修缮或重建。史称他患有“气疾”,住的宫殿“卑湿”,夏暑秋凉容易犯病。臣下奏请“营一阁以居之”。唐太宗说:朕虽有气疾,不宜居潮湿之宫。但要破土兴工,必然靡费良多。当年汉文帝因惜十家之产而不建露台。我功德不及汉文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臣下固请再三,始终不许。为减少宫费,他还下令放还宫女三千人。有一年洛阳遭大水,许多百姓房屋被冲毁,他下令拆掉洛阳一些宫殿,将木材分给居民修房。

(三)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确实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有原秦王府的臣僚,有追随李建成反对他的政敌,有关中军事贵族和南北士族,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拔人物不私于党”,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多士盈廷,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 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唐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唐太宗时生产发展状况及唐太宗戒奢以俭,任用贤才的措施。至于善于纳谏一项,我们在前面已接触到关于魏征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课本上提到的“房谋杜断”,请同学们课后寻找相关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贞观之治”一目中第三个内容:治世局面的形成。

[板书]2.“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

[投影显示]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教师引导]上述材料中的内容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贞观初年,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烟断绝,道路萧条。经过李世民和他的谋臣们励精图治,终于改变了这种状况,而且出现了农业丰收,粮价下跌,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局面。

[教师引导]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除了唐太宗的开明政策外,你还想到了哪些原因?大家可以通过讨论后再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隋末农民起义的推动,使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与民休息。

生乙:人民的辛勤创业。

生丙:科技的发展。

生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

[教师过渡]总的来说,贞观之治的出现,有隋末农民的推动,有唐初人民的辛勤创业,有唐太宗和他的辅臣们的特殊贡献。唐太宗死后,唐朝国力进一步增强,到唐玄宗时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那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在唐太宗和唐玄宗之间起继往开来作用的人是谁呢?她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板书]三、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女皇武则天”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①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武则天原是唐高宗皇后,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③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年间唐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关于武则天爱惜人才的内容。然后再讲一讲武则天的故事,内容不限。

[学生阅读]……

[学生讲述]

生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国家数十年,创造了奇迹,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武则天出生于一位木材商人的家庭,父亲叫武士彟。曾支持李渊称帝,做过唐朝的工部尚书。武则天14岁时被选入皇宫,被太宗封为才人,赐号媚娘。深得太宗喜爱。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李治即位前,就与武则天有来往。太宗死后,武则天入长安感业寺为尼,后被唐高宗接回宫内,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和肖淑妃。为了登上皇后的位置,武则天先联合王皇后打败了肖淑妃。后来又亲手杀死亲生女儿,诬为王皇后所为。高宗一怒之下废王立武。武则天的皇后梦实现。

生乙:武则天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弘因惹怒武则天被杀。太子李贤被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流放四川。李治死后,三子李哲继位,刚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因一句气话,被中书令裴炎密报武后,李哲被废掉,四子李旦上台。

远在两千里外的李贤,空有满腔抱负,如今连人身自由都没有,他父亲去世一年后,才从看守人口中得知。李贤反复思考,大哥被害,自己和三弟遭贬,剩下唯一的四弟是个傀儡皇帝,下场也不会妙。于是一首“黄台诗”: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

结果,被人发觉告密。武则天派人查问,李贤自杀。至此,武则天的四个儿子,已经有三个被杀或被废,只剩一个李旦,也是如履薄冰。

[教师讲评]武则天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她规定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条件。她下令编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指导农业生产。她鼓励土狭人稠之地的无地少地农民,迁往宽乡垦耕,开垦的荒地可免三年租调。她宣布百姓50者免徭役,另外还多次减免赋役。这些政策和措施都对农业的振兴起了良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武则天在政治上打击士族势力,发展科举制度,选用人才。军事上加强边防,发展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但是武则天在位期间,也有不少弊政。一是放手招官,用人太滥。二是大兴告密之风,任用酷吏,大加杀戮。三是崇尚佛教,广建庙宇,造成大量的浪费等。

7XX年正月,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崔玄 联合禁军首领李多祚等人入宫,拥立唐中宗复位,同年,武则天病死,终年82岁。她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祔葬高宗乾陵,立一块石碑,上面不书一字,一生功过,让后人评说。如今这块无字碑仍在,留给了人们许多遐想。

[课堂小结](投影打出)

知识网络: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指_______________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答案:d

2.以下几人都是唐朝的贤相,其中在唐太宗时敢于犯颜直谏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b.杜如晦

c.魏征d.姚崇

答案:c

二、问答题

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板书设计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1.隋炀帝的暴政和李渊建唐代隋

2.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登基

三、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活动与探究

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参考答案附表)

2.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资料,试着对他们进行评价。

要求:①材料要丰富。

②观点要有说服力(论据要充分)。

③连贯成文。

④最后在班上交流。

⑤评优。

贞观之治 篇八

【课程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吗?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取得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成为唐朝第二任国君,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在贞观年间,唐太宗做了哪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呢?你知道“贞观之治”吗?

同学们,下图中间坐着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你知道他前面的这位大臣在做什么吗?这幅图反映出唐太宗与大臣之间的什么故事?你知道“房谋杜断”的由来吗?

你知道这位雍容华贵、端庄淑雅的女人是谁吗?她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你想知道有关她的故事吗?据说,她的墓碑空无一字,有待后人去评说。你又会怎样看待她的功过是非呢?

带着众多的疑问,让我们走进第二课“贞观之治”,去感受一下历史的神秘与精彩。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知道这是谁说过的话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请试着讲个故事来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处理“舟”、“水”之间关系的。

2.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可参考下表)

人物

时间

主要功绩

影响

汉武帝

唐太宗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哪位皇帝的统治?()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武则天

2.在唐太宗时期,以敢于犯颜直谏而流芳青史的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贞观之治”与武则天统治时期的不同表现是( )。

a.重视农业生产 b.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

c.重用酷吏 d.国力不断强盛

二、辨析题

在我国历史上,有多位女皇帝,其中武则天是政绩较为突出的一位。

【资料:】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和大多数皇帝一样,李世民登上皇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较重大的一次政治斗争是“玄武门之变”。

626年,北方少数民族突厥入侵,李渊令齐王李元吉领兵抗敌。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在为李元吉送行的宴会上乘机杀掉秦王李世民。这样,李世民不得不用武力来谋求生存了。他首先在李渊面前揭露了太子和齐王的阴谋,取得高祖的同情。然后又策反了李建成、李元吉派去防守皇宫北门──玄武门的卫兵。六月四日,秦王又亲自带一百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伺机行动。李建成得知阴谋败露,忙和齐王商议对策。二人决定先带兵入皇宫,逼李渊表态。当他们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时,发觉有可疑情况,急忙拨马而走。这时,李世民率军从后面喊杀而来。匆忙之中,李元吉忘记打开弓箭上的机关,连射秦王三次,都未拉开弓。李世民一箭射死皇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杀了李元吉。李建成的部将得到消息后,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最后失败。

李渊知道木已成舟,只好答应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接着,李世民又借“叛逆”的罪名,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们,消除了政敌的残余势力。

八月,李世民逼李渊传位于他,从而使自己登上帝王宝座。

【思维拓展】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治理国家期间,一方面纵容一些官吏以残忍方法强迫犯人认罪,杀害了很多反对自己的人;另一方面,武则天也任用了很多有才干的大臣,采纳他们的意见,又推行一些发展农业的措施,使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繁荣。

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武则天呢?请试着对她作一客观评价。

“贞观之治” 篇九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知识要点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2. 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3.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4. 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5. 唐朝时发明的重要农业工具是筒车和曲辕犁。 6. 唐太宗实施的实现贞观之治的措施(治国之策)

类别

内容

备注

政治上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

经济上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丝绢或麻布代替徭役

法律上

简法轻刑,修订法律

《贞观律》

教育上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国子学、太学

民族关系上

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天可汗

随堂练习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王,“贞观之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1)你认为评价封建盛世的“指标”应该包含哪些要素?(2)唐太宗特别善于用人,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些名臣(列举两位即可)?唐太宗2.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写出与“黎庶”含义相同的词语(一例)。这段告诫的话与什么朝代的兴亡教训有直接的关系? (2)为处理好“舟水”关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少于两项)? 3. 默写:唐太宗实施的实现贞观之治的措施(治国之策)

类别

内容

备注

4. 读图回答问题:①给右图加一个合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②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省下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管具体政务。5. 阅读: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1)建立背景: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政权特点:都采取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3)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4)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的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5)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秦长城和隋大运河;(6)历史地位: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灭亡教训为后来的统治者借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

贞观之治 篇十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2.思想政治教育:①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了统治政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政治经济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与阶级斗争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推动作用。②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她对唐朝历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承前启后方面。因此,她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应该被肯定的皇帝。③唐玄宗前期,继承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业绩,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3.能力培养:通过史实的学习,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培养学生运用个人在历史上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培养历史人物的功过。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材分析

1.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忆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然后指出: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唐朝前期繁荣强盛,其间有许多政治大事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2.“贞观之治”是本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唐太宗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业绩。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了阐述。这些措施构成了“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与隋末暴政形成鲜明对比。其内容有: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检查的作用。还要说明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上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于是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形成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女皇帝武则天”,讲清楚两个问题:首先从唐的皇后到周的皇帝,武则天是从帮助高宗处理政事而逐渐掌权的。其次武则天的统治。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奖励农桑。二是破格用人,重用有才能的官员,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这对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强盛起了一定作用。

4.“开元盛世”。这也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可以总结归纳出唐玄宗统治前期主要政绩,这些政绩构成了“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对其政绩,教材主要从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上述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盛世局面形成了,史称“开元盛世”。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探讨了隋朝历史的有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生:(回忆,作答)

师: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势下,唐朝建立起来。

(板书,第2课标题)

一、唐朝建立

1.晋阳起兵

隋末农民起义遍及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父子于617年起兵晋阳。同年11月李渊攻克长安,与民众约法十二条,除去隋朝苛政。618年李渊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唐,他就是唐高祖。唐朝正式建立了。

2.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

唐政权建立后,只占据关中一隅。全国各地同时称王称帝的还有十数家,重新统一中国,要进行激烈的战争。到624年,唐朝大体上统一了全国。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在黄河流域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都是李世民负责指挥的,其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家。

当时,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民的渴望,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前提。李世民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对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继唐高祖之后,李世民做了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强盛,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归纳整理唐太宗的政绩主要内容。

生:(阅读、归纳概括)

师:总结、说明。

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政治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经常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的盛衰和治国的方针政策。他们认为隋炀帝身死国灭是因为“徭役无时”,“干戈不戢”,以致“民不堪命”起而反抗。他以隋亡为戒,接受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比较善于学习历史经验,具有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的帝王。他看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常以隋的覆灭来警惕自己,告诫子孙。他认为君臣关系“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如果“君臣相疑,实为国之大患。”还认为要使唐朝治世长久,就必须“居安思危”,“善始慎终”。这些内容说明唐太宗是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第二个方面,唐太宗善于用人。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所以他很重视选官和用人。他求贤若渴,为了改善吏治,争取各地主集团的支持,他选拔任用了许多有才能的人担任中央要职。这些人出身不同,代表了各种地主势力,也有出身低微的寒门人士。由于唐太宗确实是以才取人,甚至破格用人,所以贞观时期,人才济济,出现了一批对国家的治理有杰出贡献的著名将相,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李勣等。这些猛将谋臣为李王朝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保证了唐朝政治稳定和各种政策的施行。这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三个方面,太宗重视纳谏。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以致国家灭亡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在这一点上可以与他媲美。他的思想很明确,纳谏的目的就是防止乘谬和改正错误,以利于地主阶级的“长治久安”。他把自己比做石中之玉,矿中之金,把进谏的人比作良工良冶。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时期谏臣盈廷,先后向太宗进谏见于记载的不下30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凡数十万言。唐太宗甚至把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说成是“皆魏征之力也”。正是这些进谏,避免和防止了很多错误,对“贞观之治”的政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四个方面,太宗重视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时,增加了宰相的人数。这样既避免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义。唐太宗还大力精简中央、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第五个方面,大兴学校,发展科举。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为一般地主提供了做官的途径,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第六个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太宗继位后多次颁布减免全国或部分地区租赋的法令。并用免除几年赋役的办法招诱逃亡农民归业。唐初社会经济衰弊凋残,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全国人口锐减,政府掌握的户口仅200多万户,不到隋盛时890多万户的1/3。但到了唐太宗死后3年的统计,户口增至380万户,贞观时期平均每年增长近七万户,是唐代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

贞观末年,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境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自称为大周圣神皇帝,并自以“盟”字为名。

师:请同学阅读教材归纳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呢?

生:阅读、归纳、概括。

师:(总结)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人口也由380万户猛增到615万户。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武则天不失为唐代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但是,为了神化自己的权威,她大肆崇佛,广建庙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她放手招官,使官僚集团急剧膨胀,加重了人民负担。她重用武氏家族,这些人穷奢极欲,为非作歹,更与武则天本人的腐朽生活和对权势的贪婪分不开。这一切必然会加剧阶级矛盾。(在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人物。)

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四、开元盛世

1.政治经济措施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出唐玄宗的政绩。

生:看书,归纳、概括。

师:总结。

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农业生产大大发展。(可让学生背诵杜甫《忆昔》)所以全国人口大增,户数是唐太宗时期的3倍,可谓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上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结论:唐朝建立,从唐太宗到武则天再到唐玄宗,都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况,使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史上也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师:同学们可将本节教材内容做一知识结构的整理。

{建立→盛世{ 兴起—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政绩

隋→唐继承—武则天统治←武则天的政绩

统一

顶峰—开元盛世←唐玄宗的政绩

“贞观之治” 第十一篇

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

1、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

2、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3、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贞观之治”

2、难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 “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

1.开皇之治: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2.“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选用良吏,采取措施,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改善民族关系,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采取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的措施,国家统一,广大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581年,北周外戚 称帝,建立隋朝,定都 ,年号开皇,他就是隋文帝。他于 年派兵灭陈,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建立隋朝和统一全国后,勤勉治国,锐意改革,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

(二)隋朝的灭亡与唐朝的建立

暴政导致亡国。618年残暴的 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同年,太原留守李渊在 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三)“贞观之治”

1.626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李世民就是 ,他遵从“ ”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他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纳谏,推行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使唐朝出现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 ”。

2.重用能臣是国家兴盛的原因之一。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谏臣是 ,被称为“房谋杜断”的两位大臣分别是 、 。

3.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负责审议的是 省,负责决策的是 省,在 省之下设六部。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

合作探究

(一)、隋统一全国与“开皇之治”

1、隋朝是哪年建立的?

2、隋帝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都城在什么地方?有什意义?

3历史上把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叫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原因是什么?

4、隋文帝死后,统治隋朝的哪个暴君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灭亡的时间是什么?

5、建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叫什么名字,他的年号是什么?都城在什么地方?

2、唐太宗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是什么?他的方法可以从什么故事中表达出来?

3、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政策是什么?

4、你认为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5、你怎样评价唐太宗?

练习反馈

a

1.隋朝军队一举灭亡江南的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 626年 d.618年

2.隋文帝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

3.下列哪个朝代和隋朝最相似? ( )

a.秦朝 b.汉朝 c.晋朝 d.唐朝

4.下列对隋朝与秦朝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短命王朝 b.都城都在长安 c.都因暴政而亡 d.都是统一王朝

5.隋文帝的最大业绩是 ( )

a.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c.改革行政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d.减轻赋税徭役,大力发展农业

6.唐太宗与隋文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 ( )

①轻徭薄赋 ②改革行政机构 ③虚心纳谏 ④重视选拔人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统治的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他是 (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 隋文帝 d.隋炀帝

8.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很多创造发明,

右图是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它叫 (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9.鼓励少数民族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10.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的是 (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1.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 )

a.和亲政策 b.封赏政策 c.剿杀政策 d.恩威并施政策

12.夏桀、商纣、周厉王按同一标准归为一类。下列人物与此标准较为一致的是 (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b

13.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的“朕”指谁?

(2)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

14.简要写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开明务实的政策。

“贞观之治” 第十二篇

第2课 贞观之治—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作业:课后作业

“贞观之治” 第十三篇

第2课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与女皇武则天。

【难点】如何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给他们一个恰当的评价。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结合学案进行预习,了解重难点等基本问题。

2.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展示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知识链接

1. 隋朝灭亡的原因: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推翻隋朝。

2. 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 汉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减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 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 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思想

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举办太学 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

关系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

3.唐朝盛世:

兴起于贞观之治,继承于武则天统治,顶峰于开元盛世。

4.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a.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b.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 c.将历史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 d.应抓住历史人物历史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e.应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上。

五、自主预习

(一)基础知识导读。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下列内容。

1.618年, 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朝灭亡。同年,在太原

起兵反隋的贵族 ,进入长安,建立 。

2.唐朝的开国皇帝是 ,唐太宗名叫 ,年号 。

3.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色治绩在历史上被称位 。

4.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人称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5.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国号为 ,人称她的统治 。

(二)问题探究:结合课本深入学习,边看书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列举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2.为什么说武则天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比较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共同之处。

六、目标检测

1.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有:(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2.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3.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皇帝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直言大臣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骆宾王

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  )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材料二:(经过唐太宗一段治理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千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请回答:

(1)造成材料一中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后来会出现材料二中描述的情况?

7.某校的历史小组正在进行有关“武则天”的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你可以建议他们从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2)对武则天这个人物历史上有很多争议,如果你参加他们的讨论,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呢?

七、知识网络

八、作业布置

1.记忆和理解第2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2.预习第3课《开元盛世》,将第2课导学案内容补充完整。

“贞观之治” 第十四篇

第一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

了解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方法,了解他们对唐朝的贡献。

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放映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片断,或阅读与唐朝建立的相关文章。选读唐太宗、武则天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认识。

组织班级展开读与唐太宗、武则天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书报的活动,交流读书体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唐太宗、武则天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可利用他人的想法激发自己新的灵感,从而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历史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以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

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认同武则天的政绩,以及她在唐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作用。

了解“贞观之治”及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的稳定,离不开忠臣良将的辅佐和广大人民的勤劳,当然也离不开唐太宗、武则天的个人政治才干。

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进步性改良措施,将促进社会的发展;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突破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可采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观看影视片断、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完成重点内容的学习。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唐太宗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让学生先谈印象中唐太宗,然后再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上唐太宗,逐步达到对这一历史人物全面评价的目的。

课前导学

观看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作品,如:《秦王李世民》、《大明宮词》;阅读唐太宗、武则天的历史故事和历史资料。

教学策略和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从教科书提供的材料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

采用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等基本知识。采用自学互论的方式,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是以“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等内容为线索来展开的,唐朝的建立可以让学生自学,从教科书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掌握。“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通过搜集和整理课外资料、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完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和发表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设备,或vcd、电视机和小黑板。

有关唐太宗、武则天的影视作品片断。

简易含图片的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

教学引导

魏征逝世后,他的家人托人给唐太宗送去一个魏征未写完的奏章。上面写道:“天下的事情有好事坏事。人,有好人坏人,任用好人,则国家安泰,任用了坏人国家就要大乱;朝中大臣之间有爱有憎。往往对他爱的人,只看见长处,对他憎的人却只能看见短处,这是不正确的。应当是:能看见所爱的人的短处,看到所憎人的长处。如果这样,就能去掉真正的坏人,任用好人,天下就兴旺了。”唐太宗看了这段话以后,非常感动,他对大臣们说:“今后,我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事,你们把魏征的语言写在笏上,看到我有错时,随时给我提出来,帮助我改正。”

唐太宗为什么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他统治的时候,唐朝是一种怎样的局面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

(出示本课标题)

采用故事引入法导课。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我先提出几个问题,同学们阅读课文第6页的内容,找出答案。

(出示问题)

①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② 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   举手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玄武门之变)

学生能回答,但可能答得不完整,可让其他学生补充,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回答错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出示课文的第一个标题以及相关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同学们讲的很好,尤其是对唐太宗如何继承王位,讲的很精彩。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玄武门之变》。

(放映短片)

学生认真观看短片。

看短片可增加课堂教学的

直观性。

唐太宗亲身经历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眼目睹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出示课文的第二个标题)

那么什么是“贞观之治”呢?

(教师首先讲述什么是“贞观之治”,并出示相关内容。)

学生看大屏幕并认真听讲。

出示标题及相关内容,让学生对“贞观之治”的概念有所了解。

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发言。(出示问题)

学生前后桌四人一组,根据对教科书的阅读和搜集到的课外材料,进行讨论,各组代表竞相发言。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时要走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重点。

教师到学生中去,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回答的内容有: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唐太宗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他重用富有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以及敢于直言的魏征。

③唐朝沿用隋朝三省六部制,贞观时期,还增加了宰相

人数,这样既避免了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

④贞观时期,还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唐太宗还重视文化教育。

讨论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围绕唐太宗开明治国的政策措施来谈,让学生在了解唐太宗及“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讨论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以及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同学们说的很好,从同学们回答的内容来看,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学生回答的内容)

出示:小结的内容和唐太宗画像。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不仅知道了“贞观之治”的基本内容和形成的原因,还对唐太宗是怎样的一位皇帝,也有了正确的评价。通过他的功绩我们可以看出,他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电视片段,看谁能说出画面中表现的人物是谁?

(出示画面)

学生看画面,涌跃说出电视片段中的人物。

放映有武则天登基场面的电视剧片段。

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同学们看过《大明宫词》吧,在这部电视剧里,武则天给你们的印象如何?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印象中的武则天。

大多数学生讲的可能是电视剧的一些情节,很少有学生能涉及到武则天的政绩。

武则天是一个争议很多,众说纷纭的历史人物。她专断、刚烈、爱才、狠心、毒辣等,但她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武则天的政绩主要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出示武则天主要功绩)

学生阅读“女皇武则天”进行思考、归纳,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①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②破挌重用有才干的人。如:姚崇、宋璟。

③ 她还使唐朝盛世局面得以继续发展。

这种电视剧与历史教材的对比,让学生能发现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解除学生由于受电视、电影等艺术形象的塑造而产生的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片面认识。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代文人郭沫若对武则天有过这样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的意思是她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弘扬了贞观之治。她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女皇帝,女政治家。

(在武则天图片旁出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秦汉的历史,结合这学期我们学的隋唐历史,大家动脑筋思考一下: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出示思考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广泛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到学生中去,对学生

说对的地方加以肯定,不对的地方注意纠正。

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将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和现在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从中得出结论。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大家都把自己小组的结论表述出来,非常好!下面大家看大屏幕

(教师边讲边出示结论)

学生讨论的结果:

秦隋都是在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的。秦隋后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灭亡的原 因都是统治者残暴道,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经济倒退,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唐的兴起都是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都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且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汉唐两朝初的

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都整顿吏治,任用贤良。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能帮助学生深入、牢固地掌握知识,学会处理复杂的历史内容,增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够听取他人意见和观点。

我们今天这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客观地评价了唐太宗和武则天,我们还把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相同点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我们对这些朝代的历史更加了解。学习要学会举一三。下面老师给你们布置一道课外探究的问题。

(出示问题)

设计一张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

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上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14篇贞观之治,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贞观之治的相关认知。

上一篇:鸦片战争5篇 下一篇:《泉城》教案优秀12篇 《泉城》教案优秀12篇怎么写
教案推荐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7篇(大学生
  • 大学生艺术社会实践报告实用性 大
  • 博士留学简洁申请书完整版通用8篇
  • 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字大全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主持歌曲串词3篇 声声慢歌曲主持串词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