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9篇(《七律长征》教案优秀9篇作文)

更新时间:2023-07-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为您精心收集了9篇《《七律长征》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七律长征》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铺垫情感

同学们,当代著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版图上十二个省;从井冈山到陕北,闪闪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这个词就是长征。(板书: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

二、初读诗歌,感知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误字,字字响亮。

2、指名读,相机正音。(逶迤、磅礴、岷山)

3、齐读,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三、理解诗意,积蓄情感

过渡:相信大家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感受会更具体、更深刻。

1、轻声读,在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下面做记号。

2、与同桌交流,把你的理解讲给他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讨论。

3、全班交流。

远征:长途行军

等闲:找近义词平常、普通(叠词: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五岭: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的五座山岭。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板书:~~~~~)

乌蒙: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的乌蒙山。

磅礴:气势雄伟、高大险峻。(板书:∧∧)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是两句比喻句,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句子中分别加上比喻词像,你会怎样加?

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像翻腾的细小浪花,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横跨两岸的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思。

读着这两行诗,你有什么感觉?(对仗工整、韵律感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千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一望无际、一望无垠、无边无际,目之所及都是皑皑白雪。)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

4、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5、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歌,想想:现在读这首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6、齐读,要读出你的'理解,读出感情。

四、质疑问难,深化情感

读得真好!再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1、默读课文,关注诗句中的字。

2、暖、寒?仅仅从这两个字中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吗?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联系《拓》中《巧渡金沙江》和《同》中的《飞夺泸定桥》想想。

3、小组合作,汇报结果。

巧渡金沙江,我们是智取,红军靠七条小船,经过七天七夜,全部安全渡过了金沙江,伤亡很小。夜晚,两岸燃起的熊熊火光,照亮了江面,照红了红军战士的脸庞,照暖了领袖毛主席的心,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路。

(板书:金沙江的水流)

强渡大渡河,我们是在九死一生的危急关头背水一战,伤亡惨重。每每想起枪林弹雨中的十几根铁索,我们心生寒意;每每想起死难的烈士,我们万分悲痛。但是,我们挺过来了。

(板书:泸定桥的铁索)

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胜利完成了让世界人民震惊、令世界人民敬佩的长征!

(板书:白雪覆盖的夹金山)

4、齐读(板书:红军、细浪、泥丸、暖、寒、喜、只等闲)

五、感情背诵,升华情感

1、借助板书,配乐背诵

2、小练笔:吟诵着伟人毛泽东的这首《七律 长征》,你现在又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交流、修改

板书设计:

20 七律 长征

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图

红军 巧渡金沙江 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七律长征》教案 篇二

教案课题:七律·长征(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作的深刻含义,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积极的斗争精神。

2、了解“七律”的特点,体会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目标1、2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长征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七律·长征》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笔触去体会那一段历史,去体会融入那一段历史、与那段历史息息相关的的精神。

二、阅读主场

(一)介绍知识

七律:

1、八句,每句七字。

2、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二、四、六、八句尾字押韵。

4、至少中间两联对仗。

(二)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理解首联与其他三联的关系、关键词语的含义

首联是总纲,其他三联是细目(纲举目张)。

“远征难”:行程之远,时日之长,代价之大,经历之苦;自然中的'险山恶水、严寒酷暑,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张国焘的分裂。

“只等闲”:经历多而显得平常,寻常、平常又显现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

2、引导学生概括总纲下五个画面(细目)的意思,理解其中几个关键词语表达上作用。

概括画面:

(1)腾跃五岭

(2)疾跨乌蒙

(3)巧渡金沙

(4)飞夺泸定

(5)喜踏岷山

关键词语:“腾”“走”“拍”“暖”“横”“寒”“喜”“开颜”。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

2、教师指出其不足,并作示范、指导。

第一联朗读稍慢,读出磅礴气势,注意体现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二、三联用轻松的语调朗读,再现什么困难也难不倒红军战士的意境。尾联注意体现出欣喜、喜悦,表达出红军战士获得胜利时难以抑制的心情。

(四)教唱《七律长征》

三、阅读尾声

(一)研究、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二)研究、讨论“探究·练习”各题。

(三)课外延伸阅读:《中国历史》或其他资料中关于“长征”的记载。

(五)课外作业:

1、从《课课练·长征》中任选两题。

2、跟家长交流阅读《七律·长征》的感受,并以“为长征立碑——读《七律·长征》有感”为题,写一段短文。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读懂诗意

2、通过朗读,读出诗的画面、内容,并能够为提供的画面配诗。

3、能通过朗读,形成自己的诵读观,从而去评价别人朗读的节奏、重音,在此基础上读出诗的感情。

4、能通过书写对联、排比句或其他方式,抒发内心的情怀。

5、初步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朗读

教学难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课前准备:

1五图幻灯片

2长征的资料收集与交流

3巧渡金沙江视频 飞夺泸定桥视频 朗读声音文件 歌曲声音文件

4词语卡片:逶迤 磅礴 岷山 等闲 泥丸 云崖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71年前,有一个词开始在华夏5千年的历史中绽放璀璨的光芒;71年前,有一个词,它记录了我们无数革命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71年前,这个词成就了一代伟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它就是----齐读《长征》

在长征即将结束的前夕,一代伟人毛泽东写下了诗史上这首着名的七律《长征》。风云历史,浓缩成一首诗。今天我们就顺着伟人的笔迹,去触摸长征的风景。

一读:读出问题,理解诗意

1首先我们认识诗里面的几个生词。出示卡片逐一朗读。逶迤 磅礴 岷山 等闲

2请同学们将生词带到诗歌里面去读。自由的将这首诗大声朗读两遍然后停下来。

3我们学习要善于发现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诗句,将字词句的意思 不懂的地方作个记号。先查阅资料,同桌或临近同学解决,解决不了的,等会儿我们集体讨论。

1)学生质疑问难(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 师生交流:逶迤 磅礴 岷山 三军 等闲 等词语的意思。

3)指名说诗意。

二读:读懂内容

一读,我们解决了诗的字词句的意思。但我们还需要理解诗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再读。理解诗的内容。

这是一首七律。七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七律:(齐读)

a.每首限定八行,每行7个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 第2、 4 、6、 8句最后一个字需押韵

c.它分为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请同学们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首联高屋建瓴,总领全诗。它是全诗的中心。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 理解远征:课前我们交流了关于长征的大量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倔强的小红军》那个故事里,12岁的小红军为什么会牺牲?在大雪弥漫的冬天,军需处长为什么会变成一座晶莹的丰碑?除此外,红军还遇到了哪些困难?(自然方面的风雨雪 人为的:敌人的围追堵截 生活条件的艰苦)

2) 这些困难红军怕不怕?不怕 。再读:红军不怕远征难

3) 红军25000里长征,翻了多少座山?趟了多少条河?指名读资料袋。万水千山在红军眼里看来:只等闲。

4) 再次齐读第一句。

万水千山,一代伟人毛泽东大笔一挥,将它浓缩成5幅图。请同学们默读颔联 颈联 尾联,看看能否给老师出示的画面配诗?

出示5幅图在一起的灯片。学生逐一配诗。

打出:五岭/逶迤/幻灯片 五岭在课本上是指?它们都是着名的天险。这些天险即便在平时翻越也是相当的困难的,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翻越的?

5) 教师问学生回答:红军翻过---- 翻过---- 翻过---- 翻过----五岭/逶迤,在红军眼里 不过是腾动的细小波浪。谁来读这句话:五岭/逶迤/腾/细浪

打出灯片乌蒙山:乌蒙山怎么样?可是在红军的眼里不过是滚动的小小泥丸。分组读这两句。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同学们,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体会?这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还有?夸张的修辞手法,毛主席运用丰富的想象将五岭,乌蒙山极度缩小,将他们想象成浪花,泥丸。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毛泽东诗的艺术特色之一。这两句是写山,接下来写水。

红军翻越五岭和乌蒙,又来到金沙江畔,大渡河边。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长征途中的两次着名战役。请大家看大屏幕。打出视频。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学生观看后谈感受。金沙江突围,红军凭借的是智慧。飞夺泸定桥,红军凭借的是什么?指名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字传递的是什么? 从“寒”又能 体会到什么?齐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通过一暖一寒的对比,你有什么体会?或者说,你觉得我们的红军队伍是一支怎样的队伍?第一范文网-

而我想到了赞美毛主席的一句诗词:挥豪且用兵,古今无人敌。

千里岷山,白雪皑皑。困难比前面更大。但长征即将结束,革命胜利在望。战士们无限喜悦。请同学们齐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理解三军。这是对首联的回应,开始说不怕,这里是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意旨。这句要读出欣喜的语气。读。

将25000里行程浓缩成8句话,5幅图,这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之二:高度的艺术概括

而25000里行程,对张牙舞爪,穷凶恶极的敌人不置一词,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傲视山川!

三读,读出感情。

我们除了读懂诗的内容,还要读出感情。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在诗歌史上永远璀璨。有人将它谱作了一首歌。请听歌曲。

听完后再谈感受。歌气度恢弘,气势磅礴。诗也如此。 试着读一读。

要将这首诗读的更好,我们还要注意诗的节奏。出示范文,在上个世纪末,有一个人的诵读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他诵读的节奏和重音是这样的:

老师朗诵,学生评价。 出示原版录音。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学生展示读。 毛泽东以长征为题材写过四首着名的诗。齐读。

四读:读出内涵

读了这些诗,你觉得长征精神是什么?你可以说一句话,也可以说一组排比句,也可以是一句歌。

在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

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笔下,长征是“前所未闻的故事”。

在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在毛泽东的笔下,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五:结束语

七十载弹指一挥间。当年的中国历程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先辈们也都成为我们记忆长河里永恒的群星。但历史并未终结,今天当我们品读这首诗的时候,仿佛仍看到神竣的山,听到苍凉的水,摸到虚浮的云,触到漫天的雪,嗅到战场的硝烟。当思想的野马任意驰骋的时候,我深深感觉到,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进。送大家两句话:勇攀书山万仞峰,奋击学海千层浪!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及新词。

2、看注释,结合搜集的有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4、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红军长征的图片、书籍、影视作品等资料,了解红军长征时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是向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中战斗和生活,你还记得有哪些吗?指名简单说一说。

2、1935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甘肃会宁会师,史无前例的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回首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主席写下了这首《七律·长征》。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己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指名读,订正读音。

2、出示词语:

逶迤、磅礴、铁索、岷山,名认读。

3、自己再读这首诗,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读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要想对这首诗有更深刻的感受就要先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自学提示:

⑴ 看注释、结合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⑵ 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

⑶ 记下不懂的问题。

三、交流理解

1、指名读一、二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读诗句→说方法→说意思→谈理解。

红军凭着简陋的装备,*着自己的两只脚,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辗转11个省,走过二万五千里的路程,有诗句中的词语真可谓是“万水千山”“远征难”。再看看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面对的?引导学生抓住“不怕”和“只等闲”。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2、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种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情感?

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

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

(练习朗读。)

⑵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还记得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引导学生结合资料理解这句诗。

师: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斗智斗勇,有巧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是恶战,多少红军展示葬身与滚滚的大渡河中。你能结合故事和对诗句的理解朗读这两句吗?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⑶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读全诗,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小结

1、这首诗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成为描写长征的经典之作。一起再来读一读,让我们记住这首诗,记住这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壮举──长征,和老师一起背诵课文。

2、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充满了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课下收集一些毛泽东诗词,和同学们交流。

律长征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作的深刻含义,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积极的斗争精神。

2、了解“七律”的特点,体会诗歌中艺术的概括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学习重点:目标1、2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长征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七律·长征》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笔触去体会那一段历史,去体会融入那一段历史、与那段历史息息相关的的精神。

二、阅读主场

(一)介绍知识

七律:

1、八句,每句七字。

2、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3、二、四、六、八句尾字押韵。

4、至少中间两联对仗。

(二)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理解首联与其他三联的关系、关键词语的含义

首联是总纲,其他三联是细目(纲举目张)。

“远征难”:行程之远,时日之长,代价之大,经历之苦;自然中的险山恶水、严寒酷暑,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张国焘的分裂。

“只等闲”:经历多而显得平常,寻常、平常又显现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

2、引导学生概括总纲下五个画面(细目)的意思,理解其中几个关键词语表达上作用。

概括画面:

(1)腾跃五岭

(2)疾跨乌蒙

(3)巧渡金沙

(4)飞夺泸定

(5)喜踏岷山

关键词语:“腾”“走”“拍”“暖”“横”“寒”“喜”“开颜”。

(三)指导朗读

1、学生试读

2、教师指出其不足,并作示范、指导。

第一联朗读稍慢,读出磅礴气势,注意体现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斗争精神。二、三联用轻松的语调朗读,再现什么困难也难不倒红军战士的意境。尾联注意体现出欣喜、喜悦,表达出红军战士获得胜利时难以抑制的心情。

(四)教唱《七律长征》

三、阅读尾声

(一)研究、讨论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二)研究、讨论“探究·练习”各题。

(三)课外延伸阅读:《中国历史》或其他资料中关于“长征”的记载。

(五)课外作业:

1、从《课课练·长征》中任选两题。

2、跟家长交流阅读《七律·长征》的感受,并以“为长征立碑——读《七律·长征》有感”为题,写一段短文。

《七律长征》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礴”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3、在朗读中,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5、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和夸张、对比手法的巧用。

教学重点:

1、联系重点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难点:

1、充分感受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

教学过程:

[幻灯1《十送红军》](课前3分钟播放)

一、导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一)、了解长征背景及七律的有关知识,导入课文。

1、问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叫《十送红军》,知道要送红军去干什么吗?那么,你们了解长征吗?(让学生说说,师适度把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七律·长征》。

2、板书:七律·长征。谁知道七律是什么?

3、 [幻灯2什么是七律]学生自由读。七律是一种艺术要求很高的诗,毛主席写的《七律 长征》堪称七律的经典。

出示[幻灯3《七律 长征》不范读]。

(二)、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书上的注释,读准每个字音。

2、指名读,抓住生成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读准音、读通顺。

3、听了刚才的朗读,谁能在诗中找出一个字来形容长征?(难)。(板书:难)谁能读出“难”来?

这首诗写出了长征的困难。但是,诗要表现的是长征的困难吗?(板书:不怕)

4、谁能读出“不怕”和“喜”的感觉?

4、你读得豪情万丈、慷慨激昂。让我们听朗诵,来进一步感受红军的勇敢。点击[幻灯3《七律 长征》范读]。

5、学生齐读,要求读出气势。

二、以读促进理解,以理解促进朗读。

1、请同学们结合书上的注释,边读边思考,理解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哪一句,就说哪一句;你读懂了哪个词,就说哪个词;发现了问题就提出来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配合图片深入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幻灯4~11图片]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需要把握的知识点和理解方向:

(理解: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千里雪、尽开颜、万水千山、暖、寒等词语。)

(联系句子、联系时代背景,体会长征的艰难、体会红军的无畏和乐观)}

3、整体理解《七律 长征》的意思。

让学生发言,然后出示[幻灯12诗意]边出示,边让学生读。

4、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提高对情感和气势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写作手法,认识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写作中的作用。

1、回顾长征的时间、空间跨度,调动学生对长征艰难困苦的感受,与“七律”的篇幅形成对比,激发学生对诗人写作手法的惊叹。适时出示[幻灯13《七律 长征》]

2、让学生在自读、讨论的基础上汇报(教师把握住:概括、选取典型材料、对比衬托、夸张。)在恰当的时机揭示《七律 长征》的两条线索。(相机板书:万水千山、只等闲;↓↓;)

3、在学生的回答满足了老师的期望之后,进行小结:本诗先概括,再选取典型的事件;又把这两条线索进行对比,衬托了红军的无畏和乐观(板书:无畏、乐观)。

4、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怕”在诗中起的核心作用。

四、朗诵、欣赏、感悟。

1、指着[幻灯13《七律 长征》] 说:“一首七律,56个字,写出了长征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写出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这真是一首了不起的诗啊!读!”(师生齐读)

2、点击[幻灯13《七律 长征》]听唱。

3、在乐曲即将结束时,出示[幻灯14《七律 长征》],(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

4、师:长征是宣言书,吹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号角;长征是播种机,把革命的火种传播。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正因为有了长征,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伟大的事业、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诗篇,鼓舞着我们永远向前!“七律 长征,一、二!”(师生齐诵)

5、同学们,让我们发扬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下课。

板书: 七律 长征

难 不怕☆

万水千山 只等闲

↓ 无畏乐观 ↓

附:《排律·长征》

排律·长征 于 彬

奔赴国难万里征,北上抗日夜兼程。

湘江鏖战江水碧,乌江强渡鬼神惊。

龙争虎斗占遵义,四渡赤水出奇兵。

金沙江面桨声悦,大渡河上铁索鸣。

腊子口内沐血雨,直罗镇中浴腥风。

统一战线逐倭寇,再燃星火照天明!

律长征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体会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1)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2)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3)了解七律,读好课题。

二、合作交流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板书:艰难不怕难)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三、品读感悟

1、学习句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红军长征很难?

A、万水千山B、远征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红军战士不怕难呢?(只等闲)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红军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自由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A、五岭逶迤B、乌蒙磅礴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④同学们,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仅仅是这两座山脉吗?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了18座这样巨大的山脉,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何等艰难,可红军的回答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录像,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2)你从哪里感受到红军战士的不怕难呢?

①(出示金沙江图)

②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给红军感觉是暖的?(天气暖,巧渡金沙江)

③听故事,谈感受?(机智勇敢)板书:机智勇敢

④有感情地读。

(3)引导: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这一暖一寒,你能读出两种不一样的感受吗?自己练一练。(分男女朗读)

(4)而事实上,长征途中,红军要度过这样的河还有24条,哪一条不险,哪一条不难?但红军的回答仍然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千里雪

展开你的想像,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②那你又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

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还指什么?

③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④是呀,看着雪山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坚强的信念、坚定的决心全都化为一句话──

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拓展延伸

1、读全诗。

2、积累,试背。

3、拓展:《清平乐·六盘山》。

4、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

五、总结。

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这种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

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

毛泽东

远征难 只等闲

无畏乐观

《七律长征》教案 篇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四)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磅礴:气势雄伟。泥丸:泥团子,小泥球。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

(五)作业。

律长征教案 篇九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课。

这套教材在编排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个单元有一个单元主题,课文围绕主题词选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词为“长征组歌”,顾名思义,所选取的课文都与“长征”有关,而《七律长征》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篇幅最短,相对而言难度也较小。

学情分析:

据了解,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这首诗,甚至有部分同学已经能背诵这首诗,但小学时老师的讲解却只是蜻蜓点水似的,课文相关内容未作介绍,就更不用说引导学生做深层次的探究了。

教学目标:

针对此种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熟悉七言律诗的相关知识,体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感情;(知识)

2、了解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能力)

3、学习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为能圆满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1、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等重点诗句的含义;

2、体会理解本诗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二、检测预习情况:(5分钟)

1、生字生词逶迤(wēiyí)磅礴(pangbó)岷山(mín)

2、有关“七律”

“七律”即七言律诗,表明的是本文的题材(解题)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在平仄、压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全首一般为八句,超过八句的成为“排律”。五字的律诗称为“五律”,七字的则称为“七律”)

3、写作背景: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战斗豪情作下此篇。

三、课文分析:

一系列的课前热身结束后,就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了:

1、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不理解的相互讨论,无法解决的举手问老师。(4分钟)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由五幅图组成的一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史诗般的历史画卷,请你认真研读诗歌,分别给这五副图概括出一个恰当的名称,并从屏幕上找出相对应的画面。(5分钟)

3、讨论诗句的妙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实际上也就是解决本堂课的重点、难点:理解“腾细浪”“走泥丸”等重点诗句的含义;体会理解本诗高度的艺术概括性。(15分钟)

a.首联: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全诗的总起、总纲,“远征难”总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切困难;“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钢铁意志。

b.颔联: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矛盾吗?为什么?(看似矛盾,实际上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c.颈联:①为什么用“云崖”而不用“悬崖”?(突出山的高、地势陡峭)

②“云崖暖”“铁索寒”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暖”字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则烘托出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

d.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把他说成是“三军过后”呢?(这是因为作者坚信红二、红四军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红军指战员们的殷切希望的无比信任)

四、整体感知(5分钟)

选取风格完全不同的两段音乐(一较为舒缓、一较为雄壮),请同学们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选取与之相协调的音乐,并配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延伸拓展(10分钟)

20xx年,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播出后,一位学生家长给央视“观众联络处”打电话:“《长征》是一部很有意义的电视剧,可以让孩子了解长征、了解这段历史,所以我希望中央电视台能在学生放假时重播这部电视剧。”你能理解这位家长的心情吗?你认为他的要求有必要吗?请以此为话题展开讨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9篇《《七律长征》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节活动教案【优秀9篇】(幼儿园教师节主题活动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红色革命诗歌朗诵稿 红色革命诗歌
  • 红色革命诗歌朗诵词 革命红色经典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9篇(《七律长
  •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七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主持歌曲串词3篇 声声慢歌曲主持串词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