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高一数学教案8篇(高一数学教案8篇内容)

更新时间:2023-07-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8篇《高一数学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高一数学教案 篇一

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老师编辑了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1)理解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成的一列数,其每一项是由其项数唯一确定的。

(2)了解数列的各种表示方法,理解通项公式是数列第项与项数的关系式,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并能根据给出的一个数列的前几项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已知一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及前若干项,便确定了数列,能用代入法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通过对一列数的观察、归纳,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通项公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由求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1)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体会数列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可由实际问题引入,从中抽象出数列要研究的问题,使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内容心中有数,如书中所给的例子,还有物品堆放个数的计算等。

(2)数列中蕴含的函数思想是研究数列的指导思想,应及早引导学生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在教学中强调数列的项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次序”便是函数的自变量,相同的数组成的数列,次序不同则就是不同的数列。函数表示法有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类似地,数列就有列举法、图示法、通项公式法。由于数列的自变量为正整数,于是就有可能相邻的两项(或几项)有关系,从而数列就有其特殊的表示法——递推公式法。

(3)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例题,使这一例题为写通项公式作一些准备,尤其是对程度差的学生,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的结构关系,尽量为写通项公式提供帮助。

(4)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中的结构特征(整式,分式,递增,递减,摆动等),由学生归纳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如正负相间用来调整等。如果学生一时不能写出通项公式,可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猜想该数列的下一项或下几项的值,以便寻求项与项数的关系。

(5)对每个数列都有求和问题,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数列前项和的概念,用表示的问题是重点问题,可先提出一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分析与的关系,再由特殊到一般,研究其一般规律,并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强调的表达式是分段的);之后再到特殊问题的解决,举例时要兼顾结果可合并及不可合并的情况。

(6)给出一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求其最大项或最小项,又是函数思想与方法的体现,对程度好的学生应提出这一问题,学生运用函数知识是可以解决的。

上述提供的高一数学教案:数列希望能够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高中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熟悉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能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熟练两角和与差的正、余弦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技巧。

教学过程

复习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用- B代替B看看有什么结果?

高一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通过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讲解,使学生得到一种较简单的、较现实的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1.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定义,能运用此定义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地应用排列、组合知识,是顺利求出等可能事件概率的重要方法。1.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意义: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如果事件A包含m个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2.等可能事件A的概率公式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

等可能事件概率的计算方法。试验中出现的结果个数n必须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必须是相等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下面事件:①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800C时会沸腾。②掷一枚硬币,出现反面。③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零;是不可能事件的有

A.②B. ① C. ①②D. ③

2.下面事件中:①连续掷一枚硬币,两次都出现正面朝上;②异性电荷,相互吸引;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0C结冰。是随机事件的有

A.②B. ③ C. ① D.②③

3.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当x∈R时,sinx+cosx≤1”是必然事件;

②“当x∈R时,sinx+cosx≤1”是不可能然事件;

③“当x∈R时,sinx+cosx<2”是随机事件;

④“当x∈R时,sinx+cosx<2”是必然事件;

3.某人进行打靶练习,共射击10次,其中有2次击中10环,有3次击中9环,有4次击中8环,有1次未中靶,试计算此人中靶的频率,假设此人射击1次,问中靶的概率大约是多☆☆少?

4.上抛一个刻着1、2、3、4、5、6字样的正六面体方块出现字样为“3”的事件的概率是多少?出现字样为“0”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上抛一个刻着六个面都是“P”字样的正方体方块出现字样为“P”的事件的概率为多少?

二、新课引入

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这种计算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比经过大量重复试验得出来的概率,有更简便的运算过程;有更现实的计算方法。这一节课程的学习,对有关排列、组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三、进行新课

上面我们已经说过: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可以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求得其近似值。但对于某些随机事件,也可以不通过重复试验,而只通过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的分析来计算其概率。

例如,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有:正面向上,反面向上。由于硬币是均匀的,可以认为出现这两种结果的可能发生是相等的。即可以认为出现“正面向上”的概率是1/2,出现“反面向上”的概率也是1/2。这与前面表1中提供的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是一致的。

又如抛掷一个骰子,它落地时向上的数的可能是情形1,2,3,4,5,6之一。即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由于骰子是均匀的,可以认为这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发生都相等,即出现每一种结果的概率都是1/6。这种分析与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现在进一步问: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多少?

由于向上的数是3,6这2种情形之一出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记作事件A)发生。因此事件A的概率P(A)=2/6=1/3

定义1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

通常此试验中的某一事件A由几个基本事件组成。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即此试验由n个基本事件组成,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的概率都是。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P(A)=。亦可表示为P(A)=? 。

四、课堂举例:

【例题1】有10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6个,二等品3个,三等品1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各个杯子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于是从10个杯子中任取1个,共有10种等可能的结果。又由于其中有6个一等品,从这10个杯子中取到一等品的结果有6种。因此,可以认为取到一等品的概率是。同理,可以认为取到二等品的概率是3/10,取到三等品的概率是。这和大量重复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例题2】从52张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记作事件A),那么不论抽到哪一张都是机会均等的,也就是等可能性的,不论抽到哪一张花色是红心的牌(记作事件B)也都是等可能性的;又不论抽到哪一张印有“A”字样的牌(记作事件C)也都是等可能性的。所以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1,P(B)==,P(C)==

在一次试验中,等可能出现的n个结果组成一个集合I,这n个结果就是集合I的n个元素。各基本事件均对应于集合I的含有1个元素的子集,包含m个结果的事件A对应于I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A.因此从集合的角度看,事件A的概率是子集A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A))与集合I的元素个数(记作card(I))的比值。即P(A)==

例如,上面掷骰子落地时向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一事件A的概率P(A)===

【例3】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计算:

(1)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

(2)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

分析:抛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或反面这两种结果。因而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可根据乘法原理得出。由于硬币是均匀的,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中,两枚都出现正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可以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同样,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这一事件包含的结果数是可以知。道的,从而也可求出这个事件的概率。

解:由乘法原理,先后抛掷两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2×2=4种,且这4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

(1)记“抛掷两枚硬币,都出现正面”为事件A,那么在上面4种结果中,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1种,因此事件A的概率

P(A)=1/4

答:两枚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4。

(2)记“抛掷两枚硬币,一枚出观正面、一枚出现反面”为事件B。那么事件B包含的结果有2种,因此事件B的概率

P(B)=2/4=1/2

答:一枚出现正面、一枚出现反面的概率是1/2。

【例4】在100件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从中任取2件,计算:

(1)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

(2)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

(3)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

分析: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就是从、100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由于是任意抽取,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由于在所有产品中有95件合格品、5件次品,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5个元素中任取2个的组合数;取到1件合格品、1件次品的结果数,就是从9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与从5个元素中任取1个元素的组合数的积,从而可以分别得到所求各个事件的概率。

解:(1)从100件产品中任取2件,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种,且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合格品的结果有种。记“任取2件,都是’合格品”为事件A,那么事件A的概率

P(A)=? /? =893/990

答:2件都是合格品的概率为893/990

(2)记“任取2件,都是次品”为事件B。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2件次品的结果有C52种,事件B的概率

P(B)=? /? =1/495

答:2件都是次品的概率为1/495

(3)记“任取2件,1件是合格品、I件是次品”为C。由于在种结果中,取到1件合格品、l件次品的结果有?种,事件C的概率

P(C)= /? =19/198

答:1件是合格品、1件是次品的概率为19/198

【例5】某号码锁有6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当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某一个六位数字号码(开锁号码)时,锁才能打开。如果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从0到9共有十个。6个拨盘上的各一个数字排在?起,就是一个六位数字号码。根据乘法原理,这种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由于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又开锁号码只有一个,从而可以求出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解:号码锁每个拨盘上的数字有10种可能的取法。根据乘法原理,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的六位数字号码共有10的6次方个。又试开时采用每一个号码的可能性都相等,且开锁号码只有一个,所以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

P=1/1000000

答: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1/1000000

五、课堂小结:用本节课的观点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首先对于在试验中出现的结果的可能性认为是相等的;其次是对于通过一个比值的计算来确定随机事件的概率,并不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试验。因此,从方法上来说这一节课所提到的方法,要比上一节所提到的方法简便得多,并且更具有实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

1.(口答)在40根纤维中,有12根的长度超过30毫米。从中任取1根,取到长度超过30毫米的纤维的概率是多少?

2.在10支铅笔中,有8支正品和2支副品。从中任取2支,恰好都取到正品的概率是多少?

七、布置作业:课本第120页习题10.5第2――-6题

高一数学教案 篇四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

(3)了解如何利用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将任意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分别用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表示出来;

(4)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

(5)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2、过程与方法

初中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最后主要是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态与价值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而且各种定义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去习惯于用角的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来定义,这种定义方法能够表现出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推广,有利于引导学生从自己已有认知基础出发学习三角函数,但它对准确把握三角函数的本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从角的集合到比值的集合”的对应关系与学生熟悉的一般函数概念中的“数集到数集”的对应关系有冲突,而且“比值”需要通过运算才能得到,这与函数值是一个确定的实数也有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利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这个定义清楚地表明了正弦、余弦函数中从自变量到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表明了这两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公式一).

难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三角函数线的正确理解。

高一数学教案 篇五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集合、子、交、并、补的概念、性质和记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了解集合的运算包含了集合表示法之间的转化及数学解题的一般思想

3、了解集合元素个数问题的讨论说明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问汇总练习提炼的形式来发掘学生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系统化及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会正确应用其概念和性质做题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授课类型]:复习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集合部分汇总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问题:

1,集合的含义与特征

2,集合的`表示与转化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含分类)

1,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全体,称一个集合

2,集合按元素的个数分为:有限集和无穷集两类

高一数学集合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新生自我介绍:介绍家庭、原毕业学校、班级。

2.问题。

在介绍的过程中,常常涉及像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等概念,这些概念与学生相比,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二、学生活动

1.介绍自己;

2.列举生活中的集合实例;

3.分析、概括各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

三、数学建构

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不同的、确定的对象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构成集合的每一个个体都叫做集合的一个元素。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属于,不属于。

3.集合的表示方法:

另集合一般可用大写的拉丁字母简记为集合A、集合B.

4.常用数集的记法: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有限集,无限集与空集。

6.有关集合知识的历史简介。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表示出下列集合:

(1)中国的直辖市;(2)中国国旗上的颜色。

小结:集合的确定性和无序性

例2 准确表示出下列集合:

(1)方程x2―2x-3=0的解集;

(2)不等式2-x0的解集;

(3)不等式组 的解集;

(4)不等式组 2x-1-33x+10的解集。

解:略。

小结:(1)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2)集合的分类有限集⑴,无限集⑵与⑶,空集⑷

例3 将下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改为列举法表示:

(1){(x,y)| x+y = 3,x N,y N }

(2){(x,y)| y = x2-1,|x |2,x Z }

(3){y| x+y = 3,x N,y N }

(4){ x R | x3-2x2+x=0}

小结:常用数集的记法与作用。

例4 完成下列各题:

(1)若集合A={ x|ax+1=0}=,求实数a的值;

(2)若-3{ a-3,2a-1,a2-4},求实数a.

小结: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练习:

(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x|x+1=0};

②{ x|x为15的正约数};

③{ x|x 为不大于10的正偶数};

④{(x,y)|x+y=2且x-2y=4};

⑤{(x,y)|x{1,2},y{1,3}};

⑥{(x,y)|3x+2y=16,xN,yN}.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奇数的集合;②正偶数的集合;③{1,4,7,10,13}

五、回顾小结

(1)集合的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以及Venn图;

(3)集合的元素与元素的个数;

(4)常用数集的记法。

高一数学教案 篇七

第一节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学时:1学时

[学习引导]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 .

2.回答问题:

⑴本节内容有哪些概念和知识点?

⑵尝试说出相关概念的含义?

3完成 练习

4小结

二、方法指导

1、要结合例子理解集合的概念,能说出常用的数集的名称和符号。

2、理解集合元素的特性,并会判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运用它们表示一些简单集合。

4、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理解空集的意义和记法

[思考引导]

一、提问题

1.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点?

2、集合的常用表示法有哪些?

3、集合如何分类?

4.元素与集合具有什么关系?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述?

5集合 和 是否相同?

二、变题目

1.下列各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 )

A.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

B.26个英文字母

C.著名的艺术家

D.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所设定的比赛项目

2.下列语句:①0与 表示同一个集合;

②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或 ;

③方程 的解集可表示为 ;

④集合 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 D.以上语句都不对

[总结引导]

1.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

2.集合、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符号语言的表示和理解:

3.空集的含义:

[拓展引导]

1.课外作业: 习题11第 题;

2.若集合 ,求实数 的值;

3.若集合 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的值为 ;若 为空集,则 的取值范围是 .

撰稿:程晓杰 审稿:宋庆

高一数学教案 篇八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本章自始至终围绕着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进行,而二次根式的化简不但涉及到前面学习过的算术平方根、二次根式等概念与二次根式的运算性质,还要牵涉到绝对值以及各种非负数、因式分解等知识,在应用中常常需要对字母进行分类讨论。

本节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应用公式。这个公式的表达形式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而实际运用时,则要牵涉到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讨论,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性质的引入方法很多,以下2种比较常用:

(1)设计问题引导启发:由设计的问题

1)、、各等于什么?

2)、、各等于什么?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出

(2)从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引入。

2.性质的巩固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1)注意与性质进行对比,可出几道类型不同的'题进行比较;

(2)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形式的表示方式,在教学时要注意细分层次加以巩固,如单个数字,单个字母,单项式,可进行因式分解的多项式,等等。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能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3.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

对比、归纳、总结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

2.难点:理解式子中的可以取任意实数,并能根据字母的取值范围正确地化简有关的二次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B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多媒体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复习对比,归纳整理,应用提高,以学生活动为主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式子()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问:式子的意义是什么?被开方数中的表示的是什么数?

答:式子表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即,且,从而可以取任意实数。

二、新课

计算下列各题,并回答以下问题:

(1);(2);(3);

1.各小题中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都是什么数?

2.各小题的结果和相应的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用字母表示被开方数的幂的底数,将有怎样的结论?并用语言叙述你的结论。

以上内容就是为您提供的8篇《高一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上一篇:音乐课的教案优秀6篇(音乐课的教案优秀6篇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7篇 高一数
  • 关于自我保护的事件3篇 关于自我保
  • 中学历史教学心得优秀5篇 中学历史
  • 数学指数函数教学教案最新5篇 指数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主持歌曲串词3篇 声声慢歌曲主持串词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