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四年级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优秀7篇 4年级数学公开课

更新时间:2023-07-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四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分享了7篇四年级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设计方案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课前播放歌曲《郊游》,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 那我们一起去秋游好吗?

二、 新授

1、 在秋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2、 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到水上乐园去秋游了,他们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出示,打字声引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信息)

3、 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

4、 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板书:150人)

5、 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呢?(3辆)你怎么看出的?(15052 大约3辆)一共需要多少钱?哪句话告诉我们的?你怎么算出来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费多少钱?)150是什么呢?(实际去的人数)用共花费的钱去除以实际去的人数得出每人需要花费多少钱。

6、 门票呢?哪几句相关信息?你们选哪种?(团体)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满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钱?(2元)

7、 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划船,每小时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钱?(2元)那如果你一个人去呢?一个人去乘一船,多少钱?(8元)你觉得怎样乘坐比较合算?乘快艇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8、 看完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来替向阳小学的同学来算一算。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钱?(2+6=8(元))

9、 用20元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回答问题。最多可以玩6个项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自由讨论。

10、 如果你是向阳小学的同学,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11、 刚才我们替阳小学的同学做了秋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电脑闪烁: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三、 活动设计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马上也要去苏州乐园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关的信息。

2、 我们在课前分小组了解了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

3、 首先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输入到电脑中,约350人)四年级师生共350人。

4、 包车呢?学生了解,有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大客车最多可乘坐52人,每辆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25人,每辆每天300元左右。你们选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我们选择大客车。一共要包几辆车呢?(7辆)你怎么看出的?(35052 大约7辆)一共需要多少钱?你怎么算出来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3500350=10(元))

5、 门票呢?(儿童(1.2米以上):30元 成人:60元 团体(20人以上):35元)哪组去了解的?有三种,你们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 游玩项目呢?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玩的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打在电脑上。

7、 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好,小组合作开始。

8、 下面就该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一组想先上来。请2到3组上来自己分析小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扬的就发苏州乐园的免费游玩项目的门票。

9、 还有哪一组想上来的,我们下课之后再来研讨。

四、 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开展秋游活动必须定好地点、人数、核算好费用,在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你认真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里,老师就祝同学们秋游愉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数学思考: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

激问导学:

一、激问导学

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提出问题,筛选重心。

活动一:买衣服。

1、阅读理解:你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2、思考问题:请选择数学信息解答。

3、汇报、交流。

体验学习。

二、自主体验

发表、反思:学生激活经验,尝试体验,引发观点

活动二:计算周长。

1、请你介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哪些部分组成?

2、请根据所给的数据计算它的周长。

3、汇报计算情况。

体验学习。

三、合作体验

方法探究、学法指导、领悟提炼、培养学习能力。

活动三:观察、对比。

1、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结合活动说一说列式的含义。

3、试一试:你能用字母把列式转化为公式吗?

4、汇报、交流。

5、归纳、总结。

综合体验。

四、实践体验

综合实践体验,拓展延伸,感悟内化,对知识进行多元化运用体验。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24+8)×125=____×____+____×_____。

(2)25×(20-4)=25×____—25×____。

(3)45×9+55×9=(____+____)×_____。

(4)8×27+73×8=8×(_____+_____)。

2、下面各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吗?为什么?把能用的写出来。

(1)(12+31)+82。

(2)17×17+15×16。

(3)14×9+9×36。

(4)(24+37)×8。

3、思考题。

(1)9×47+53×9。

(2)25×(100—4)。

五、课堂学习体验小结

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多元体验,共同发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计算中,你有哪些好的建议?(a-b)×c=?请你结合“买衣服活动”课后思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详案(3篇)相关范文: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过程中,认识射线和直线,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及其联系。了解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会用符号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相应的读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一、 感知射线从生活中引入

教师打开激光灯,光线射向教室对面的墙壁上。

提问:在墙上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光点)这个光点是从哪里发出的?

再问:如果把激光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点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评析: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激光灯射出的光线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及时将具体的生活实例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机孕伏与复习了线段的特点,为射线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提问:如果把激光灯射出的红色光线射向天空,你还能找到光线尽头的那个光点吗?(不能)这条光线会怎样?(这条光线会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

追问:这条光线还能用线段表示吗?为什么?

讲解:对!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光线看作是射线。(板书:射线)

出示教材第16页的情景图。

提问:这幅美丽的夜景图中,那五光十色的灯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线吗?为什么?

谈话:但图上只能看到这些光线的一部→←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画出这些射线呢?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

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

反馈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较,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射线的例子吗?

[评析:揭示了线段的概念后,通过光线射向天空,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同时,让学生在尝试画射线的活动中理解和体会无限延长的含义,感受并理解射线的特点。]

二、 认识直线在操作中体会

谈话:想象一下,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怎样的一条线呢?你会画一画吗?

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

师生共同评价,并通过讨论明确: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讲解:(指学生画出的直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直线)

提问:那你会把一条射线变成一条直线吗?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把射线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

小结:直线有哪些特点?

[评析:在对射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画直线,使学生对直线的认识建立在实际操作和想象的基础上。同时,要求学生将射线变成直线,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射线与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三、 形成概念在比较中整理

谈话:我们在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又认识了射线和直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线段、射线、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板书。)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评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在归纳中有效区分三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加深了对射线和直线的认识,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 知识延伸在实践中提炼

1. 画一画。

提问:如果老师要你画一条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学生按要求画图)

再问:如果老师要你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为什么?

谈话:如果老师要你以一个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你会画吗?试一试从这个端点能画几条这样的射线?(学生尝试画图)

小结:从一点起能画出无数条射线。

谈话:如果老师要你经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你会画吗?可以画几条?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小结: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提问:如果老师要你经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你会画吗?可以画几条?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

小结: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说一说。

谈话:其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例子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评析:让学生在画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交流与实践过程中,既巧妙复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之间的联系,又适时归纳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同时,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及时拓展到在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

3. 想一想。

出示下图,谈话:小明从学校回家有A、B、C三条路线可以走,你认为小明选择哪条路回家最近?

谈话:这只是我们凭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如果量一量呢?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

学生反馈测量结果。

谈话: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纸上画两个点,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评析: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交流,明确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从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

五、 角的概念在自学中获取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指学生画的从一点引出多条线段的图形),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图,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吗?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请大家想一想,关于角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再打开课本第17页,自学例题,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对于角,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自学后,组织反馈,并通过讨论使学生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角?角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用怎样的符号来表示?

提问:你能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活动后,师生共同评价。

[评析:由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巧妙地引入角,形象地突出了角的两条边是射线这一关键,使学生对角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六、 练习拓展在辨析中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思考,明确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七、 回顾反思在生活中延伸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藏着很多数学知识。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找一找,看一看,并将你的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 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 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 09m= 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 9m= 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总结。

四年级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2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四则运算。

2、通过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难点:探索计算规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课件PPT。

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体验计算器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例1。

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自己试试看。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学生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汇报展示。

(4)提问:你学会计算器的使用了吗?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是怎样的?

归纳: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按“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依次按键进行计算。

2、教学例2。

(1)出示教材例2。

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右边各题的答案吗?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5=______

9999×3=______ 9999×7=______

9999×4=______ 9999×9=______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3)得出左边算式的结果。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4)提问:观察左边的算式,发现了什么规律?

规律:当计算9999×2时,结果是在18(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19998;当计算9999×3时,结果是在27(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29997;当计算9999×4时,结果是在36(第二个因数与9的积)的中间插入3个9,即39996。

(5)运用规律,得出右边算式的答案。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第1题:63492 4093 1524440 255596 12345679 406001

第2题:12 123 1234 12345 123456 1234567 12345678 123456789(用计算器检验略)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

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按键顺序:数字→运算符号→数字→符号。

2、进行特殊计算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教学反思

1、自主学习使用计算器。

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摸索按键的顺序。

2、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杨辉通读了许多古典数学文献,数学知识得到全面、系统地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杨辉终于成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并享有数学“宋元第三杰”之誉。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单位转换:填一填

0.5米=()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米

0.08平方米=()平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设计意图]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环节,我要让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计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过单位转化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是学生第一课时学的内容,复习这一知识,为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会宁县城的街心广场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了?

2、他们的面积你会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谁来说说你算到的结果是多少?(完成板书)

要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很简单,算得都不错。瓷砖的面积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样算的?

4、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听听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计算0.3×0.2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

6、学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是啊,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0.2×0.3=0.06,真了不起!

7、从老师摘录的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比较特殊,他们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呢?

8、引导学生观察广场和花坛的数据:30变成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变成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600变成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联系这个规律,你能说说还可以怎样得出瓷砖的面积吗?

9、施工人员觉得用长0.3米宽0.2米的瓷砖太小了,想改成长0.5米宽0.3米的瓷砖,这样每块瓷砖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独立计算)

10、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11、回过头再来看看我们课开始时口算的几道小数乘法题,

观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呢?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中小数位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13、到底同学们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呢?请大家举个像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看看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三、总结。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5?(12?12?12+12)

=240?(100?25) =5?(0+12)

=240?4 =5?12

=960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1、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2、师:下面四张扑克 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 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X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X12 514-389-111

87X201 125X88

66X99 28X3+28X5+2X28

25X47X40 98X27

23X37+27X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 综合练习:

课本P125-126 3、4、5、6P129-130 6、7、8、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7篇四年级数学优秀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四年级数学教案的相关认知。

上一篇: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优秀11篇 云雀的心愿课文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探讨人生观的思修论文优秀10篇
  •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范文最新3
  • 情景剧活动方案优秀12篇 情景剧活
  • 联谊活动总结最新9篇 联谊活动总结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主持歌曲串词3篇 声声慢歌曲主持串词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