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木兰诗》优秀教案优秀8篇(木兰诗优秀教案一等奖)

更新时间:2024-02-1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此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为方便各位教师及同学更好地了解学习这篇课文,该页是壶知道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木兰诗》优秀教案优秀8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木兰诗》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4、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同学思考,回答:穆桂英、刘胡兰……)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巾帼英雄图片: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感受她的英雄豪气,女儿柔情。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了解北朝民歌。

教师可安排学生欣赏京剧、豫剧、评弹、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断,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析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金柝鞍鞯

戎机辔头云鬓溅溅燕山

胡骑啾啾著我旧时裳

(2)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转强帖

(3)通假字

帖花黄看火伴

(4)辨析字形

柝、析、拆、折戎、戍、戌、戊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或更正。

明确:

(1)“帖”通“贴”“火”同“伙”

(2)金柝、分析、拆开、折断 、戎马、戍守、戊戌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

教师提示:

(1)

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样是五字句,

(1)组为“二一二”节拍,

(2)组为“二三”节拍,

(3)组为“二二一”节拍。

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

3、学生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四、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

2、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句,讲解诗意。如有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

3、一、二、三小组为A组,四、五、六小组为B组,展开课堂文言知识竞赛,每道测试的单号题为A组必答题,双号题为B组必答题。底分均为100分,错一小题扣5分。分值纳入小组计分,最后决出优胜组。仲裁权、解释权归教师。

测试题如下:(多媒体显示)

(1)解释加粗的字。

①问女何所忆

②愿为市鞍马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④朔气传金柝

⑤惟闻女叹息

⑥赏赐百千强

⑦著我旧时裳

⑧旦辞爷娘去

⑨出郭相扶将

⑩当户理红妆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2)判断下列加粗词的古今含义有无变化。

①军书十二卷

②双兔傍地走

③愿驰千里足

④赏赐百千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说说下列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并再找一些类似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组竞赛完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酌情点拨。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待课堂交流。网络搜索从古到今杰出的巾帼英雄,并整理成文,讲给同学们听。

《木兰诗》教案 篇二

《木兰诗》教案

《木兰诗》教案 教学班级: 教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生字读音,积累文言词语。 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熟读背诵。 2、过程与方法: 师生搜集、筛选相关资料。 诵读法、复述法、讨论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勤劳朴实、勇敢机智的性格,善良淳朴、顾全大局、不慕名利的品德。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2、诵读、背诵。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乐府民歌《木兰诗》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认识一下这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巾帼英雄。 二、新课。 1、文学常识: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从文体来看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来看是一首叙事诗。 乐府: 原来指古代官府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除了文人诗歌和谱配曲外,还要广泛采集民间歌谣。它还指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到了南北朝乐府已经由音乐机构变为了诗体名称。 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 ①指名生范读。要求:生圈画重点生字。 ②请同学上黑板板书在文中所找出的重点字,余生订正、补充。 ③齐读全文。 2)感知大意 ①生分组试译。 ②请同学上黑板将自己在翻译中找出的重点词语及句子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小组及集体讨论解决。 ③请以“木兰 ”的形式简要概括本诗各小节的主要内容。 ④复述故事。 3、细读探究: 请以“我认为木兰是一个的人,我是从 这句话看出来的。”的形式简要概括文中木兰的形象。 三、总结。(内容、人物形象) 四、拓展。 仿写句子: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的…… 五、尝试背诵。(生根据提示试背后齐背) 六、作业。   1、改写《木兰诗》。2、向班上同学介绍你心目中的女英雄。 教师寄语:木兰朴素善良、深明大义、不慕名利、勇于献身,是一代巾帼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同学们现在好好学习,争取将来在祖国需要时能够像她那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木兰诗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a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课文记叙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文有了一定的的理解能力,一般学生可以借助课后注释和词典了解课文的大意。所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熟读成诵是本课的重点。

设计理念

打破传统的“串讲”式古诗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能借助课后注释、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并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爱国爱家热爱和平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指导熟读成诵

1、播放PPT:停机叹息,下定决心。调动学生积极性,比赛背诵。

2、准备和出征,借助PPT,提示关键词背诵。

3、十年征战生活,可以引导理解背诵

关山飞度

营地苦寒

战争持久

战斗激烈

4、其他段落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用歌词或对联的形式,给木兰写赞语

《木兰诗》教案 篇四

一、课文导读

(一)文题诠释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是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英雄。木兰在历史中不一定确有其人,但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木兰只不过是这些女子的代表而已。

(二)谋篇立意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本诗以时间为序,采用比兴的手法,

叙述了农家女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三)层次划分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十年来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这首叙事诗,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2、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女子,也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雄。诗歌对木兰的刻画形象生动,如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对一个初出远门的女子来说,既感到新鲜,又思念家乡,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3.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开”、“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爱的性格。

借鉴:《木兰诗》作为古代民歌,在表现人物、叙述情节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不闻机抒声,惟闻女叹息”和“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的渲染,“不闻但闻”的反复,“万里赴戎机”六句的高度概括,“火伴皆惊忙”的侧面衬托,“雄兔雌兔”的比喻等等,都给读者一种清新、质朴之感。正因为多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读者才看到了一个英雄的木兰勇敢而可爱的形象,才使木兰像史诗一样载入了中国文学的史册。

二、课文重点难点疑点导学

(一)重点难点句子导学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导学: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导学: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导学: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导学: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导学: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二)重点段落导学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诠释。

导学: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困难了。同时,这个比喻还解释了伙伴的惊讶,也对读者产生的疑问作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也可将这几句看成是木兰对伙伴的回答,从而表现木兰机智聪慧,又充满豪情的神态表情;也可看作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三)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导学: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

导学: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不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赫赫战功,其勇武强悍可想而知。但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强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略写,而以“木兰是女郎”为构思核心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娉袅袅光彩照人的风姿神韵。这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屈指可数的。这样的繁简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倾向的作用。

《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及重点]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 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布置作业]

请你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传》为题编一则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WWW.HUZHIDAO.COM】精神。

2、体会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

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多媒体展示)

二、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a hán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ai(缰绳)燕山:yān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

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开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比修辞方法,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但,只”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但”两句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七、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二)、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2、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

3、分析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4、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机智谨慎,不贪图富贵,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5、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6、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三、课外延伸: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等。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

代父从军(详写)—十年征战(略写)—家人团聚(详写)—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写作技巧:

详略得当,修辞丰富。

《木兰诗》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积累《木兰诗》中重点字词

2、赏析诗中的木兰形象

课前学习:选择诗的片段,与同伴进行课本剧表演

课堂学习:

第一块: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观看

2、组织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评价;全班齐读。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齐读。

3、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准备质疑。阅读、思考、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强调古今有差异的词语)交流、互评

第二块:设计情境,精读课文内容

1、问题情境:在我们的印象中,中国古代的女子似乎是足不出户的。而木兰却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你认为这可信吗?为什么?

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3、电影中拍了很多战争的场面,而诗中只是精练的三句。你觉得在这首诗中战争的场面应该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提示分析这首诗中花木兰的形象)

小组合作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第三块:语文活动:课本剧《木兰诗》片段

1、小组合作,选取《木兰诗》片段,分角色表演。按小组的顺序,分别到讲台前表演。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互评

课后学习:

同伴竞赛:看谁背诵《木兰诗》又准确又迅速。

《木兰诗》优秀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式。

2.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4.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顶真、复沓、对偶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标

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背诵这首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速、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便于背诵。

3.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注意发挥联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现实的可能性,鉴赏诗歌有时要虚化,太实际的态度不利于鉴赏。

4.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查阅资料、网络搜索、调查访问、集体探究等渠道。

5.竞赛法。针对七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花木兰画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资料、歌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同学思考,回答:穆桂英、刘胡兰……)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呈现巾帼英雄图片: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撒切尔夫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感受她的英雄豪气,女儿柔情。

二、作品及背景介绍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了解北朝民歌。

教师可安排学生欣赏京剧、豫剧、评弹、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断,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关于乐府诗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

北朝于战乱间隙所奉行的采诗制度,与两汉一脉相承。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的北朝乐府民歌,有的是用汉语创作,有的则为译文,虽然只有六七十首,却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富有与南方大相异趣的粗犷豪放的气概,呈现出另外一种风情民俗的画卷。

三、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1.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断,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多媒体显示:

(1)辨析字音

机杼军帖可汗金柝鞍鞯

戎机辔头云鬓溅溅燕山

胡骑啾啾著我旧时裳

(2)掌握下列多音字

骑转强帖

(3)通假字

帖花黄看火伴

(4)辨析字形

柝、析、拆、折戎、戍、戌、戊

学生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补充或更正。

明确:

(1)“帖”通“贴”“火”同“伙”

(2)金柝、分析、拆开、折断

戎马、戍守、戊戌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应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

教师提示:

(1)唧唧/复/唧唧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万里/赴/戎机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同样是五字句,

(1)组为“二一二”节拍,

(2)组为“二三”节拍,

(3)组为“二二一”节拍。

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

3.学生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四、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

2.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句,讲解诗意。如有小组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

3.一、二、三小组为A组,四、五、六小组为B组,展开课堂文言知识竞赛,每道测试的单号题为A组必答题,双号题为B组必答题。底分均为100分,错一小题扣5分。分值纳入小组计分,最后决出优胜组。仲裁权、解释权归教师。

测试题如下:(多媒体显示)

(1)解释加粗的字。

①问女何所忆

②愿为市鞍马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④朔气传金柝

⑤惟闻女叹息

⑥赏赐百千强

⑦著我旧时裳

⑧旦辞爷娘去

⑨出郭相扶将

⑩当户理红妆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

(2)判断下列加粗词的古今含义有无变化。

①军书十二卷

②双兔傍地走

③愿驰千里足

④赏赐百千强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说说下列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点,并再找一些类似的`例子。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组竞赛完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酌情点拨。

关于翻译。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军书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壮士十年归”,这三句中的两个“十二”与一个“十”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

。②关于互文。一要理解“互文”的含义(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二要考虑诗歌特征,译文不能失去诗味。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一句译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这两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同样④⑤⑥三句分别译为“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关于句式特点。这首诗在句式上有民歌特色。

第①句为复沓句,两句更换少数词语,即构成复沓句,类似的句子有“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第②句为顶真句,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与后一句开头的词语相同。类似的有“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第③句为对偶句,类似的有“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等。

第④句为排比句,类似的有“东市……北市买长鞭”。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第3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第4段写木兰十来年的沙场征战;

第5段写木兰凯旋回朝,建功受封;

第6段写木兰辞官还家。

2.学生理清背诵思路,强化背诵。

3.教师设计相关练习,指导背诵。

学生边忆边思,尝试背诵。

4.全体学生齐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整理成文,以待课堂交流。网络搜索从古到今杰出的巾帼英雄,并整理成文,讲给同学们听。

上一篇:幼儿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优秀3篇】(大班幼儿社会领域活动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日语教学优秀8篇(日语教学优秀8篇文
  • 教师师德承诺书优秀6篇(教师师德承
  • 医学生实习自我鉴定【优秀5篇】
  • 安全教育演讲稿800字精彩3篇(安全教
  • 个人兴趣自我分析报告3篇 个人兴趣分析
  •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歌3篇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简单歌曲
  • 预备党员表态发言5篇 接收预备党员表态发言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部队万能检讨书12篇 部队万能检讨书10000字(适用于所有犯错)
  • 牧竖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牧竖原文及翻译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