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4-05-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祝大家阅读愉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以下是勤劳的小编沧海红颜给大伙儿整编的15篇分数的意义的相关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 篇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

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

教学过程:

一、单位“1”的意义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评: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

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教师板书课题)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分数单位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

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火柴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入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行云流水般的分数单位的教学全无例行公事,思路闭锁,空间狭小之嫌。正所谓“灵感总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三、深入研究

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

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

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评: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回答……

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 、11/20 呢?

【评:教者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教者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分数的写法

师: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会读分数了,想写吗?

师:会写的请到黑板上在任意位置任意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好看。(学生一拥而上,在黑板的上上下下写下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分数。)

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描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黑板上这些分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说哪个?

学生汇报……

【评:教者不再将黑板视为教师神圣的领地,把板书的权利回归学生。黑板上每个分数后面都藏着那句经典的概念,学生的交流无不是将已经获得的主观印象投射在所写的分数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学生的求异的心态无时无刻不让其他学生处于活跃的互动之中。】

师:你觉得谁写得规范好看?写分数是要注意什么?分数有几个部分?能结合具体分数说说各个部分表示的意义吗?

【评:生成性的课堂评价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强烈地拨动着思维之弦。】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

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师:对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

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如果学生说出类似5/5 这样的分数)

师:这是一个特殊的分数,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评: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评:

纵观本节课,有以下特色:

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过分刻意地去体现数学教学的严谨性,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

2、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够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本课设计注意到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和充满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

3、强调合作,知识增殖。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设计做到均衡学生差异,组建合做学习小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对所在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没有把学生当作所谓新教学方式的道具,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4、以人为本,注重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指向: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本课设计时注意从学习者的角色去分析学生,以了解什么知识是学生最需要的,什么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积极寻求以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5、注重体验,培植兴趣。

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了乐趣,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摘自江苏教育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网)

分数的意义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2、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3、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抽象概括出。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请一位同学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其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数是不是整数?

(板书课题:)

(二).

1.以前我们已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下面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几份?想一想: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依次出现糕点图、正方形图、1米长的线段图)

2.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等。

出示图片“苹果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个苹果?

每份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出示图片“熊猫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几只熊猫玩具?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4只熊猫玩具是其中的几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边讨论边板书)

3.将下面的两幅图与上面的三幅图进行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整体1,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各自的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

(板书:单位“1” 若干份 一份或者几份 分数)

4.总结、归纳。

根据上面的例子,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

5.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

教师提问:为什么第三个图不能用 表示?(强调平均分)

(3)人人动手、动口,同桌互相检查,老师点名抽查。

①拿出一个圆片,指出它的 是多少?

②拿出两个圆片,指出它的 是多少?

③拿出六个圆片,指出它的 是多少?

教师提问:这里都是要求指出“ ”,为什么“多少”不一样呢?

(三)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读写。

1.谁能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指出它的分母、分子,并说出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填空: 读作: 读作:

九分之四写作: 二十五分之十八写作:

教师小结:读分数的时候,应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并在中间加上“分之”二字;写分数时,应先画分数线,再在分数线下面写分母,在分数线上面写分子。

(四)分数单位的意义。

1.教师提问:

自然数的单位是几?6里面有几个1?7呢?28呢?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呢?

2.概括分数单位的意义。

强调:不同分母的分数,其分数单位不一样。

3.练习。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2)填空。

强调:应先找准单位“1”。再看把它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最后决定直线上的这一点用什么分数表示。

二、巩固练习。

1.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 )份的数。

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两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1.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九分之五,写作( ),表示有( )个 .

(2)二十分之十一,写作( ),表示有( )个 .

(3) 读作( ),表示有( )个 .

3.一项工程需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3天呢?7天呢?

五、板书设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4份是它的五分之四。

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个苹果就是这个整体的 .

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的两只熊猫是这个整体的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

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 篇三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

(二)使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知道一个分数的单位。

(三)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分数单位的意义。

(二)单位“1”的理解。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下面各题:(2~4题用投影片)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得到这块月饼的多少?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

(3)哪个分数表示图中“( )”部分?

2.教师:观察上面(1)~(3)题的答案,都不是整数。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就需要同一种新的数,即分数来表示。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继续研究分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

(1)依次出示教材84页第一组图中的三幅图。

①把糕点图贴在黑板上,用彩条把它平均分成两份。

教师:请观察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把谁拿来分?怎样分?分几份?每份是多少?

②把正方形图纸贴在黑板上。

教师:请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口答后补充板书)

引导学生说出:把正方形纸平均分4份,空白部分占1份,阴影部

③贴出线段图。

教师:我们把上面各题中平均分的一块糕点,一张正方形纸,一米长的线段,都叫做单位“1”。

(2)投影出图。教师:有4个苹果,把它平均分4份,图上如何表示?(学生在投影图上用虚线表示。)

教师:①图上表示把谁平均分?谁是单位“1”?②1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③3个苹果是这堆苹果的多少?(投影出题,学生讨论。)

(因为苹果的总数是单位“1”,把它平均分4份,1个苹果是1份,是

投影出图。

教师:有6只熊猫玩具,要平均分,可以怎样分?谁做单位“1”?每份是多少?几份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出:

教师: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若干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批货物,一个班的同学等等。总之,把谁平均分,谁就是单位“1”。

教师:单位“1”与自然数1有没有区别?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自然数1是一个数,它只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如一本书,一位同学,一支笔,一道数学题等,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一批等事物,它表示谁平均分的整体。

(3)教师:请同学们看看板书的这些分数,谁能说一说究竟什么叫分数?

学生讨论概括后老师板书:(或贴小黑板条)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口答练习:(投影片)

什么?各以什么为单位“1”?

位“1”?

2.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

(1)请学生在板书的分数中任意选一个分数,指出它的分子、分母,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

(2)教师板书分数,请学生说一说分子、分母,及各表示什么?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

教师:表示其中1份的数?

小黑板条:分数单位。)

练习:请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出它含有几个分数单位。

(三)巩固反馈

1.课本86页做一做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2.课本86页做一做(下)1,2,请两位同学填投影片,其余同学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3.口答填空:(投影片)

4.教师分别取出2根,4根,10根粉笔,请同学分别说出它们的

教师汇总:单位“1”的数量不同,平均分成同样多的份数后,其中每份数的多少就不相同。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

1.,分数单位的意义。

2.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3.作业:课本87页练习十八,1,2,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数意义的学习,充分利用直观图形和学生的活动来突破“平均分”这个关键。第一组中三幅图的设问,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认识一个单位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同时也为概括作了铺垫。在认识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去分,这样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便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生已掌握了平均分谁,谁就是单位“1”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讨论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这样既加深了对单位“1”的认识,也为学生概括分数意义作铺垫。学生准确地把握了后,认识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即水到渠成,练习中安排了较多形式的题目,进行巩固和加深。

新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分为四层:认识单位“1”是一个事物、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认识单位“ 1”是一个整体的分数;概括分数意义;巩固概念。

第二部分认识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分两层。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单位。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篇四

四、和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的互化。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约分和通分。3、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计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2、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3、关键:正确理解和分数的基本性质。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分数的产生,意义,弄清分数单位,单位“1”、分子、分母的含义,掌握分数读、写方法,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异清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推导过程,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媒体使用:课件,实物展示平台,卡片教学过程:一、直观演示,导入新知1、以“米”为单位,师生用卷尺共同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和宽,记在黑板上。2、师演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多少?可以看出测量和计算都会碰到无法用整数表示结果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师板书)二、探究新知1、理解动手实践,感知(1)、请每个学生拿出一个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片的几分之几?(师把上图贴在黑扳上,写上 1 ) 2(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用色笔涂其中的1份和3份,师贴,并板书。有如下几种情况: 3 4(3)、动手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画出其中1份和4份的数。师启:上面把什么来分?怎么分?分几份?其中1份或几份是多少?(生讲师板书) 一个圆片 平均分 2份 1 2一张正方形的纸 平均分 4份 1 3 4 4修正 教后记

意见

一条线段 平均分 5份 1 4 5 5小结: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1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练习:练习十八第1、2题。强调:这样的、平均分2、讲请单位“1”的含义师:我们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师出示书中的两幅图。让学生看图后回答:图1、图2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1份是几?它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生回答。3、突出“词”的叙述、理解分数意义。什么叫分数?谁能用一句话表述出来?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一个圆,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等用单位“1”这个词表示,再抓住怎么分,分的份数,取的份数等特点,用关键词“单位1”,“平均分”“若干份”“这样的”归纳出意义,再指导看书 习,把这些词用曲线划下来。练习:课本第86页第一个“做一做”4、讲解分母、分子,分数单位的意义。每个分数都由分子、分母,分数线组成的如:4 5板书: 4 …….. 分子5 ………分母 师问:分子、分母、分数线各在什么位置上?表示什么?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如 5 的分数单位是 1 ,有5个这样的单位。 8 8 5、自学分数的读写法。6、讲解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分数是一个数,可以在数轴(直线)上按分数大小找到一个点表示这个数。师边讲解边示范作图。(1)画一条直线,先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再把0到1这段平均分成4份, 表示出 、 、 。 注意: 、 、 是点的位置。 (2)画一条直线,先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再把0到1这段平均分成5份, 找出表示 和 的点,最后把平均分成

5份的每一小份再平均分成2份。这时单 位“1”已经平均分成了 10份,括号该填几?注意:数点时,第一个点不算。0 1(3)试一试 a、第86页做一做第1、2题 b、用直线上的点表示:(4)讲解例1(1)出示例1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3)找出已知什么?求什么? (4)思考问题: a、题中把什么看成单位“1”? b、1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C、5人有几个 ? D、5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5)请学生完整分析解答这道题 把42人看作一个整体,1人就是这个整体的 ,5人就是5个 ,也就是 。 (6)小结:这道题求三好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是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在没有教解题列式方法之前回答这类问题,从分数意义理解推导出结果,先找单位“1”是几, 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是分数单位,再看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5)、练习第87页做一做 集体讲评(6)、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用来解答,关键是找准单位“1”。(7)、练习第88页第4、5、6题 , 指名口答三、作业布置(1)、练习十八第3——7题。(一类作业)(2)、练习十八第8题。(二娄类作业)板书设计:修正 教后记

意见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能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复习有关单位的'进率。(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

2.P80,1

3.说一说比较两个或三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4.P80,2,3看清要求,分清大小。

二、应用练习

1.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要注意什么?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P81,4—6

三、巩固提高

1.选条件编应用题:苹果有5箱,梨有10箱,桃有20箱。

2.根据自己的实际编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小结。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六

分数的意义

1、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理解有关单位“1”的数学内涵,进而揭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伯含义。认识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观察分析,比较法,小组交流学习法

主题图的放大图,学生自备20根小棒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2、小红家买的是盒装月饼,每盒8个,她说:我分得这盒月饼的1/4。谁知道小红所说的1/4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2、关于分数的意义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xxxx

分数的意义:xxxx

分数单位:xxxx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七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 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

提问:回忆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你能试着归纳出来吗?

学生自己试着归纳,然后请学生汇报发言,集体补充。

老师随着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a÷b= (b≠0)

真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约分 最大公因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

通分 最大公倍数

① 同分母分数

分数大小的比较 ② 同分子分数

③ 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分数

分数化成小数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成分数

2 .应用知识练习。

( 1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1 题。

先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

然后讨论:分数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是什么?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 2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2 题。

让学生先将这7 个分数分类,再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每一类分别是什么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 3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3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几种情况,怎样分别比较分数的大小。

( 4 )完成教材第101 页的第4 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化成小数和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再完成题目给出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练习。

提问:互化时要注意什么?

(四)思维训练

1 . 分数 是真分数,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数,x 最大是几?

2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 ,如果分母加上17 ,这个分数就可以化简成言,这个分数是( ) o

3 .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2 倍,而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后,正好等于 ,这个分数原来是( )。

(五)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时,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灵活应用这些概念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掌握和复习知识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

重点难点

归纳、本单元的知识点。

分数的意义 篇八

[按]2002年8月,黄爱华老师应邀在西藏拉萨市讲学,借班上了这节“分数的意义”示范课。黄老师大胆改革原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采用板快结构,通过对1/4、2/3、1/□、□/□四个分数的操作理解,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观察讨论、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理解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知、情、意、诸方面和谐发展。本节课采取分组活动教学,每六人为一组。但在活动操作中,也有单个活动或两人活动的方式。教学准备包括:(1)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书籍、杂志、上网),了解分数的产生;(2)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分数;(3)活动材料。如: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苹果等各种磁性实物模型若干(同类的数分别为4、5、6、8、9、10、12不等),红花图,尺子、彩笔等。一、 感知1/41、回忆旧知(课件出示1/4)师:这是什么数?生:这是个分数,1/4。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知道了分数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分数的产生以及1/4表示什么)师: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2、学生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并用彩笔画出阴影表示1/4,教师巡视 学生可能出现的表示形式。3、展示汇报师: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成果?生1: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生3: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生4:我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师:(指 生4 的图,作疑惑的神情问)这样能用1/4来表示吗?(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生1:我认为不能。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一苹果,所以每份不是1/4;生2;我认为能。因为在这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生3:我认为能。因为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强调了要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几分之几?(1/4)是几个苹果?(1个)师:请接着往下看,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下面这副图的意思?(课件动态演示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生: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粉,每份是这1个苹果的1/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先后呈现的两副图)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副图的?生1:一种是把1个苹果平均分,一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生2;两种都是平均分,每一份都能用分数1/4表示。 (二)理解2/31、组织学生操作体会2/3的意义师:请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分数?(出示2/3)2/3表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2、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3、反馈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表示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生1:把3条金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生2:把6支可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6支可乐的2/3。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2/3在这里表示几支可乐?生2:4支。生3:把9朵花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个整体的2/3。师:有创意!请问,剩下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生3:1/3。生4: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是它的2/3。(图略)师:想一想,阴影部分还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生4:4/6。也可以看作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就是它的4/6。师;真聪明!2/3就等于4/6!还有谁想展示一下你是怎样表示1/3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针对有创新的展示汇报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深化1/□1、组织学生利用花朵图探究它的1/□ 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课件出示1/□)这是个分数吗?它好特别!特别在哪儿?(分母没有分数)它读作什么?每个小组都有一些这样的图(课件演示12朵花),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这些花的几分之一。大家先思考,再小组分工合作,看看可以有多少中不同的方法来表示。2、学生分小组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3、反馈师:请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以接力赛的形式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已经说过的方法就不再展示。(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叙述是怎样表示几分之一的)生1:我们把12朵花平均分成2份,涂红色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2;生2:我们把12朵花平均分成3份,黄色部分是这12朵花的1/3;生3:我们把12朵花平均分成4份,不涂色的(涂了9朵花)是这个整体的1/4;生4:我们把12朵花平均分成6份,涂橙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6;生4:我们把12朵花平均分成12份,紫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12;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情况汇总在一起。(课件演示) 观察这组图形和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都是把12朵花平均分成几份;生2:我发现了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只取其中的一份;生3:我发现了分母越大,每份所表示的花的朵数就越少;生4:我发现了分母都是12的约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 (四)理解□/□1、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师:(课件出示□/□)猜一猜,老师想让你干什么?生:填分数,理解它表示什么?师:很好!请大家先看要求。(课件演示如下,学生默读操作要求)(1)小组内先确定一个分数;(2)分一分------选择材料表示这个分数;(3)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这个分数;(4)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2、学生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分数的意义,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展示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操作材料,并口述此分数表示什么。生1: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2分,其中的5份是这张纸的5/32;生2:我们把8只螃蟹平均分成4份,拿走的3份是这个整体的3/4,剩下的两只是这个整体的1/4;生3:我们把10个橙平均分给5个同学,两个同学共分得10个橙的2/5,其余同学分得这些橙的3/5;生4;我们买了7包薯条,吃了1包,吃了它的1/7,还剩6/7。……4、学生讨论、概括分数的意义师: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通称为单位“1”或整体“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也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板书)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分数单位?2/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里面有几个1/3?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表述。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个分数?生1:妈妈买回一个西瓜,平均分成10份,吃了其中的3份,吃了这个西瓜的3/10。生2:银行存款利率要用到分数。师;对,那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百分数。如;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定期存款一年的年利率是1.98%。生3:全国耕地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1/6。…… (五)小结与质疑师: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1:我知道了分数对于我们的生活很有用处。生2:我知道分数不是表示一个完整的数。师:为什么这样认为呢?生2:它表示一个整体与它的一部分的关系。师:说得真好!你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生3:我想知道分数还能表示一个整数吗?师;问得好!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生4:能1比如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4份就是这个整体的4/4,也可以用1来表示。生5;我还想知道分数能不能像整数那样进行四则运算/师;分数也能像整数那样进行四则运算,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即将学到。师;(课件演示,图略)从图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生1:红色部分的面积是最大长方形的1/2;生2:蓝色部分是最大长方形的1/4;生3:蓝色部分又是红色部分的1/2;生4:绿色部分和黄色部分面积相等;生5:绿色、黄色部分都是这个最大长方形的1/8,是红色部分的1/4,是蓝色部分的1/2;生6:最大长方形是红色部分的2倍,是蓝色部分的4倍,是绿色部分的8倍。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九

学习内容: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五年级下 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4

学习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分数的意义 篇十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 过程:

一、引入

1、米尺是用来干什么的?老师用米尺量自己的身高,看清楚,老师的身 高 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2、再举个例子,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个数, 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吗?

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 就需要引进一种新的数——分数。

今天,就在原来学习分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动手感知

(一)1、四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能说出几个分数吗?

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这是一个饼,一个长方形,一段绳子, 你能不能从这里面选出一样,表示出1/2,会吗?(学生动手操作)

2、汇报

(1)你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1/2是多大呢?

师强调: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长方形、绳子)的1/2。

(2)继续汇报

(3)除了这三种材料,你还能另选一种表示出1/2吗?

3、好,刚才有的同学分的是绳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为什么都得到1/2 呢?

师:都是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原来的哪个东西的 ?

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分的是 ,有的分的是 ,有的分的是 ,平均 分的对象不同。

(二)1、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另外一些学习材料,这是什么?你能表示出4只桃子的1/2吗?

还大家准备了小正方体、水彩笔,请你从这些东西中任选一样表示出它的 1/ 2,小组内一起完成。

2、汇报

(1)先请分苹果的小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怎么得到1/2这个分数的?

师:4个苹果,当然先要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几个苹果?一份就是这 个苹果的 。

(2)分小正方体的小组汇报。

个小正方体是这 个小正方体的1/2。

(3)分水彩笔

12枝,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要得到1/2,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 枝,一份就是这12枝的 。

(三)小结

通过刚才的平均分,我们都能得到1/2,为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揭示:平均分)

师:都是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两份,都表示这样的 ,所以用1/2来表示。不同点是什么?

(四)1、师:有的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得到1/2这个分数,假如老师要你得到3/4这个分数,你们会不会?请你们从材料中随便选一样物体也行,选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行,分一分,表示出3/4。

2、汇报

(1)我们先请分一样物体的来发言,你是怎么得到3/4这个分数的?

(2)再请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得到3/4的来说一说。

3、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得到了3/4,为什么它们都能得到3/4呢?有什么共同点?

(五)1/(1)、刚才我们平均分了许多物体,你能给这些物体分分类吗?分成哪几类?

(2)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像4个苹果、8个小正方体、一盒水彩笔,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也能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然要加双引号,我们通常把它们叫做单位“1”。(板书

(3)单位”1“可以表示一张饼、一个长方形、一根绳子等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比如说: 。

2、你联系实际想想看,你能举出一些单位“1”的例子来吗?

(六)1、下面呢,老师不要你具体动手去分了,你脑子里想一个分数,然后确定一个单位”“1

比如说:老师想一个分数9/10,确定一个单位“1”,把1米长的线段看作单位“1”,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9份,就是9/10,你们会吗?说给同桌听听看。

2、汇报

你想的是哪个分数?把什么看成单位“1”?

3、总结

(1) 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者说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得到了好多分数,那么平均分的份数呢?可以是 份、 份等等,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也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

(2)你怎么知道若干份这个词的?若干份是什么意思?

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3)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同桌相互说)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来定义这个概念的?

(4)看书 81页 学生读分数的意义,教师板书

这段话里,你认为哪几个词比较重要?

三、1、做练习

汇报

2、做一些操作性的小练习

信封里有一些小纸片,有红的,有白的,红色的小纸片几张?白色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的操作和表示,行吗?

(1)拿出六张纸片,要求红的是所有纸片饿1/6,你是怎么拿的?

(2)拿出六张纸片,要求横的是所有纸片的2/3

(3)任意拿出纸片,只要表示3/5这个分数。

还有没有跟他们都不一样的?

(4)拿出三张纸片,要求它是所有纸片的1/4。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分数的意义 篇十一

分 数 的 意 义

张长勇

教学目标

1. 认识单位“1”,理解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 这些饼,我们可以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可以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 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可以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通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

二、互动探究

(一)复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 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4份。

(3)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

2.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思考:

这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平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况。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可以怎样分呢?

(三)归纳

1.观察:刚才用来平均分的物体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呢?

以前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刚才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启发:

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我们所看到的1个饼、1张纸、4个苹果、6只熊猫都可以看作单位“1”。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看作单位“1”呢?

3.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单位“1”,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做分数?

(1)汇报。

(2)出示,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单位“1”为什么要用引号?

“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所以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

(四)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意义

我们知道了,下面来看看分数的组成

出示:小红旗

指名回答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说说想法。

4/9这个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各部份的名称。

结合图上的例子,说说各部份所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四、巩固发展

我们已经学习了以及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不知同学们学习得怎样,我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

1、看图:

(1)(做一做)谁能说说 3/5的意义?这里的单位 “1”指的是什么?

(2)分母3分别表示什么?分子2分别表示什么?

2、练习:

(1)练习十八 1、2、题(课件出示)

(2)判断:

(1)4/7是把单位“1”分成7份,表示这样4份的数。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 “1”。

(3)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是6/5 。

(3)把全班48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8个同学。

3个同学是这个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个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讨论:同样是3个同学,为什么分别用3/8和3/48来表示。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用分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十二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习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习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习,巩固分数概念。第

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习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习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习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习题。

一节课好的习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习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习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近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习,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平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平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 篇十四

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分数(老师板书),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同学们所了解的有关分数的课外知识等。

二、教学实施。

1.认识单位“1”。

师:(出示课件),哪位同学能在上面的图中标出1/4呢?

学生操作,并交流反馈。

学生1: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根香蕉就是这4根香蕉的1/4。学生2:我把8块面包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2块,就是这些面包的1/4。学生3:我把一条线段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段就是这条线段的1/4。 师:通过刚才这几位同学表示1/4,,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都是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师:(概括)对,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就可以用自然 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作单位“1”。

2.举例:

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都可以看作单位“1”。

生:比如一个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一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看作单位“1”。 生:再比如一个苹果、一堆苹果、一车苹果……,也都可以看作单位“1”。 师:说的太好了。生活当中到处可以发现单位“1”的存在。

3.表示几份。

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几份,(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按要求在相应的图中表示出3/5、2/3、4/8,并说说它们的含义。学生交流。

4.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单位“1”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知道,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它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而且,我们刚才列举了许多分数,那么,到底分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你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吗? 学生交流,反馈,相互补充。

总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

三、练习,拓展。

1.课件出示练习内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游戏:抓糖。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吃糖,咱们现在玩一个抓糖游戏,谁抓对了,糖就奖给谁。老师现在有8块糖,请一位同学来拿出这些糖的1/2,(学生拿去),再请一位同学拿出剩下的糖的1/2,依次类推……,

师:为什么同样是拿糖的1/2,而他们拿到的糖却不一样多呢?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单位“1”发生了变化,所以他们拿到的他们拿到的糖不一样多,

3.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突破了一个整体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游戏,使教学内容得到深层次拓展,整个学习过程轻松、自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十五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习了平均分,对于平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 ,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 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平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 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 学 方 式: 体验、探究式学习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 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习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平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 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 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感知分数与平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 :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平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 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平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平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 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第三大环节:分层练习,深化提高:

练习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习2,三个猜一猜的练习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习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准

篇五: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上一篇: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学校宿舍 学校宿舍制度最新14篇
  • 小学管理规程 小学学生管理制度优
  •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生活垃
  • 通报批评 最新工作通报批评通用7篇
  • 个人兴趣自我分析报告3篇 个人兴趣分析
  •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歌3篇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简单歌曲
  • 预备党员表态发言5篇 接收预备党员表态发言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部队万能检讨书12篇 部队万能检讨书10000字(适用于所有犯错)
  • 牧竖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牧竖原文及翻译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