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最新14篇 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找到的14篇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

《虎门销烟》教学案例 篇一

一、省略

二、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分外是特别的意思。

人在在心情格外激动的情况下,对环境也有特别的感受,是移情。

2、分外壮丽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3、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是有骨气的。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时间:1839.6.3 地点:虎门寨

主要人物:林则徐

重要意义: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辱的。

《虎门销烟》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辱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全文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记叙有叙,本文重点是销烟的经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及课文。

3.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懂得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利用图片与相关录像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其中的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你认识图上这位人吗?你对林则徐有那些了解?

(简介林则徐)

2.板书课题,解题

3.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了解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2.相机出示学生有困难的生字词,帮助学生学有重点。

销 寨 毁 泄

鸦片 欺侮 顿时 伟大壮举

3.轻读课文,要求:

⑴轻声练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⑵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检测

⑴指名分段、分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⑵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

⑶通过朗读课文,你理解了那些词语?

⑷对那些词有困难?

(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教师做适当的指点。)⑸⑹

三、整体掌握课文的脉络

1.讨论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2.小组学习,讨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指导帮助)

3.师生共同讨论

4.小结

第一段:(1—2)交代了虎门销烟的时间和虎门海滩的场面。(销烟前)

第二段:(3—5)具体写虎门销烟的经过。(销烟时)

第三段:(6)写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销烟后)

四、总结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各三遍

2.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相关资料认识虎门销烟的经过。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1.播放录象(鸦片的危害)

想一想:看了这段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示: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容忍鸦片?

(或提示:看了录象,我想说 。)

2.小结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性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外国侵略者把鸦片贩卖到中国来,这不仅侵蚀着我们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使他们无精打采,意志萎靡,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当兵的失去战斗力,还使我们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因此,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从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3.指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第1—2节

1.问:虎门销烟,这令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事,发生在那一天呢?

齐读第一节。

2.轻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销烟的地点、人物。

3.问:林则徐是在什么地方销烟的?

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从“分外”这词了解销烟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4.让学生读课文,通过重点字词了解虎门销烟时“人多”的特点。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

① 引导学生从“一大早”了解百姓看销烟的迫切心情,这时候,老百姓回想 。

②了解邀请外国商人的目的,外国商人会想: 。

(了解销烟前人们激动、兴奋、着急的心情。)

感情朗读

三、学习新课第3—5节

1.激情过渡

2.观看录象(销烟经过)

3.了解销烟过程

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说出销烟的过程,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段话。

4.感情朗读第三节。

5.过渡:哦,看到这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此刻,大家的心情是多么 激动啊?

(指导读第四节)

6.说话训练:

①成千上万的百姓会说 。

②外国商人会说 。

四、学习第六节

齐读

五、总结

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牢牢记住这个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1839年6月3日。

六、作业

1.课后通过上网、上图书馆等途径了解林则徐以及他的故事。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形近字比较

寨( ) 讯( ) 销( ) 侮( )

赛( ) 汛( ) 消( ) 悔( )

寒( ) 迅( ) 稍( ) 梅( )

拓展阅读

鸦片,又叫阿芙蓉,盛产于孟加拉登第,这种东西本来可做药品,自明代起纳税进口。后来鸦片变成了一种可供吸食的毒品,一旦成瘾,痛苦万状,身心俱损。鸦片是用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们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掉。天长日久,会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糜,如同废人。在英国国内,买卖鸦片属于犯法行为。但为了赚钱,英国却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1773年,英国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1793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东印度公司利用 这些特权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罂粟,低价收购,制成鸦片后由专卖局在市场上高价拍卖给鸦片贩子,让他们走私到中国。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九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自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四千余箱(每箱50至60公斤)。三十年代迅速增加,到1838-1839年激增至三 万五千五百箱,鸦片占当时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susoft/鸦片在当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鸦片贩子及东印度公司从中获得惊人的暴利。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渣甸(w.jardine)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承认,每箱鸦片的毛利可高达一千银元。1800年到1840年,英国偷运 进中国的鸦片不下42万箱,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至少在3亿元以上。白银源源外流,使清朝财政陷入了窘境;又由于许多文武官吏也吸食鸦片,更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威胁。

板书设计:

7.虎门销烟

销烟前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销烟时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伟大壮举

先撒盐  再抛鸦片  然后倒生石灰

教后小记: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关键词句,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虎门销烟》。(幻灯片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你们已经知道虎门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了吗?(广东省东莞市);“销”是什么意思?(销毁);这里的“烟”你知道指什么吗?(鸦片);你了解鸦片吗?(幻灯片23456)。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情景吧。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幻灯片7)

读完生字词后学生齐读课文,如果有读错字音的老师及时纠正。

二、精读感悟

1过渡:说到虎门销烟这件事,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天的虎门寨与往常有什么不同?

(1)自由读,指名说,理解“分外壮丽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说明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

为什么会这样呢?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场面的壮观和隆重。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理解“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震惊中外”

(说明仪式很隆重。)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销烟的场面,在表示销烟顺序的词语下面加“· ”,在表示销烟动作的词语下面加“波浪线--”。

(2)指名汇报(先—再—然后)(撒—抛—倒)

出示课件(幻灯片8)

(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销烟经过吗?(试述用上先-再-然后)

(4)你能用先-再-然后再说一句话吗?

师:看着鸦片在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的冒着泡,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习第4自然段

师:现在,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们有什么表现?

指导朗读。(学生模仿老百姓)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范读,找出有关数字多读两遍。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

( 说明销毁的鸦片数量多。)

过渡:此时,我们已经充分地了解了鸦片的危害,非禁不可、非销不可,林则徐销得好、销得对,可谓大顺民心、大快人心。

6、学习第6自然段

齐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

一举两得:打击了外国的侵略,表明了中国的不可欺侮。

7、小结:

虎门销烟让外国人明白中国人禁烟的决心,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虎门销烟将永远载入中国的史册,它是中华雄狮觉醒的标志!让我们铭记这一幕,牢记这一天 -----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 (齐读第一自然段)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把这一幕雕刻在了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出示幻灯片12)

三、练习(幻灯片13)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x再x然后xx”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x只见x,先向_x,再把x,然后又把x顿时,x”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x先x再x然后x”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经过,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走进虎门销烟现场,感受老百姓激动的心情,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教学媒体:自制《虎门销烟》课件(文字、图片、声像),教师运用电脑等现代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虽已到了中年段的末期,但由于生活的年代与虎门销烟事件相隔久远,因此,对鸦片给当时中国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所以对老百姓当时的欢呼雀跃、销烟的历史意义也没有直接的感受,这些客观情况造成了对课文理解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到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广东军民在虎门寨销毁了二百多万斤鸦片。

2、这节课,让我们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时空,去销烟现场看一看那值得纪念的一幕。

二、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默读课文。再次阅读,你们又有哪些疑问呢?请在书中做个记号。

(一)质疑

(是怎么销烟的? 为什么采用盐巴、石灰销毁鸦片的方法? 老百姓为什么那么高兴?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

(二)交流

1、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销烟的?能找到吗?

出示句子:

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

(1)通过这句的介绍,你能说说销烟有哪几个步骤吗?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有3个步骤

(3)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

2、害人的鸦片就这样被销毁了,观看的老百姓非常激动,你们从哪儿感受到的?

追问:成千上万的人大声叫喊、大声欢呼,此情此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见?

3、文中还有哪些描写,也让我们觉得这销烟现场像过节一样呢?读一读。

4、千上万的老百姓为什么那样的激动、兴奋,?

(当时的中国老百姓给鸦片害惨了。那时侯,鸦片如同一个恶魔,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许多中国人沉迷于鸦片中,中毒上瘾。)

请看下面一组真实的照片:(出示历史照片)

虽然,他们的面容不一,却有着一样瘦弱的身体,为什么?因为鸦片!鸦片使得他们不思劳作,鸦片使得他们倾家荡产!

大片的田地荒芜,大量的白银外流。多少老百姓在痛苦地。挣扎,又有多少年轻的妻子泪眼相伴!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军队中,许多士兵手拿两杆枪,一杆是作为武器的枪,锈迹斑斑;另一杆就是烟枪,油光锃 亮。当时的中国人被西方称为“东亚病夫”。

现在,深受其害的老百姓看见鸦片被销毁,怎能不激动不兴奋?!

他们会激动地叫什么?喊什么?

谁再读读第四节?

让我们走近些,再看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录像)

5、目睹这壮举的除了有受到鸦片残害的中国人,还有应邀前来的外国商人。林则徐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呢?

(看看中国人销烟的决心,警告)

那,外国商人看到了,会是什么样子呢?

正如第6节所说的,他们的嚣张气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据史料记载,销烟前,外国商人根本不相信林则徐会把鸦片全部销毁。此时,亲眼目睹销烟过程的外国商人在懊丧之余,也不得不佩服林则徐。当时,就有外国商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出示史料照片)

6、你能勾勒一下心目中林则徐的形象吗?(看图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述。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样样你明白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这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必须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透过预习已经明白了许多。谁来介绍一下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超多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潜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超多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好处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齐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值得虎门寨盐巴

销毁响彻二百多万斤欺侮

收缴一担锅烟渣卷进

咆哮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dàn)、卷(juǎnjuà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取正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一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这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情绪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悲哀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情绪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述也能揭示人们的情绪,这就是环境描述的魅力。)(板书:环境描述)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情绪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述)

(2)你还有什么词能够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述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述,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情绪;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教参云:“本文记叙有序,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述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无论从资料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节主要是静态的场面描述,而具体的销烟过程为动态的场面描述。故本文的场面练笔至少能够从动静两方面进行。对静态的烘托性的场面描述,学生在阅读时往往认识不到其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作文时又常常把它当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较之于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场面描述,烘托性的场面描述反倒成了教学的难点,故第二节的教学花些大力气是值得的,这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构建语文课程资料。不要以为语文课程资料的构建只能与“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的突出的资料”挂钩。就本课而言,就是不要以为只有动态的销烟过程的部分才能够设置仿写。】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许多人聚在一齐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述: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述: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流、评议。

五、总结

这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述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七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41

作者[王锁欢] 发表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1839年虎门销烟的经过,告诉孩子们这个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在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去查阅有关这个历史事件的一些背景资料,在这篇课文的教学处理中,我首先跟孩子们聊了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一些时代背景以及对于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的理解,听一听孩子们对于这个事件的了解程度,然后,把我所知道的相关知识告诉孩子,让孩子们在熟知这一历史事件的前提上去学习课文,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课文所要我们领略的思想感情。一开始,我把课文开头和结尾相联系,先体会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然后引入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来。

总之,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方法:

一、交流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这个任务是学生在家里完成,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总的一个部分,孩子能乐意把自己的成果和大家分享,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劳动得到肯定。在课堂中汇总,是为了给课堂教学打好基础,让所有孩子都能够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

二、读故事、讲故事。读通课文,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出来。这是我给孩子们自学的一个要求。他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也很乐于讲出来。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把握课文要求,能够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三、写一写,抒发感情。以课文书后习题为准,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进行作文。可以是我在塑像前的默哀时的想法,也可以是给林则徐的一封信,也可以两者结合,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感情在说后再写出来。

多方面结合,就构成了我这一堂课的教学。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透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学生透过认识鸦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品的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鸦片的资料,还有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齐交谈吗?

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能够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这天就让我们一齐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透过查字典解决。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

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好处。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师:当你了解了虎门销烟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朗读的重点应放在三和五自然段上,因为这两段充分的体现了林则徐销烟的决心和销烟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

师:下面我们再认真的读一读书,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读给你的好朋友,如果你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

学生选取性的读,并试着背诵。

学生自由选取学习伙伴,选取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四、书写生字

《虎门销烟》教案 篇九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51

丰富文本体验 领悟深厚情感

作者:胡大菊

《虎门销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中国历史上让人激动、自豪的一幕。文章语言简练,赞美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英勇豪迈的精神,荡漾着浓浓的爱国之情。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离学生生活年代久远,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浓厚情感,学生难以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这一障碍,本课的设计思路为:课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有关虎门销烟的时代背景资料,积淀情感;扣住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的动人画面,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当时历史的回顾,把握文本内涵;通过激情朗读抒发爱国之情。

一、展示课外阅读。积淀丰富情感

1.上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查找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资料,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大背景,形成对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初步印象。

2.以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虎门销烟浮雕图片导人课题,认识这一壮举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齐读课文的第一句话。为什么说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当时中国历史又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请学生交流自己的预习资料和感想,教师引导、补充、归纳:

(1)虎门销烟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是:中国国内各种矛盾激化,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国外英、法等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壮大、扩张之时,国力强大,都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国。为了从中国市场获得最大的利益,他们把大量毒品——鸦片源源不断地输人中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每况愈下,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稳定。

(2)鸦片是一种毒品,从查阅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国人吸食鸦片可使一个国家民不聊生,使清政府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士兵一副病态,战斗力丧失。

(3)让学生初步谈谈对虎门销烟的认识。

[设计说明:(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一方面为文本的学习加深认识,积淀情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2)紧紧抓住“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句话,让学生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扣住文本背后的隐l生材料,加深对文本的认识。

(3)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导入,强化学生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虎门销烟是载入史册的伟大事件。]

二、扣住壮举,丰富文本,精读抒情

1.对照历史背景,自读自悟。

作者赞叹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壮举”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气势盛大的、雄伟的举动,那么在本文中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阅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印象深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联系时代背景,在书边写上自己的阅读感受。(多媒体出示介绍时代背景的文字及图片)

2.引导交流阅读体会,把握文本内涵。

(1)阅读交流第二段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从第一句话中品出“壮丽”一词的含义,“蓝天、碧海、绿树”不仅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更体现老天爷也在为销烟这一壮举而高兴。

从“男男女女”“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等词中可以感受来的人很多,结合鸦片对人们的毒害,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早就盼望这一天的到来,销烟是顺应民意的大好事。

交流体会后用愉快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扬眉吐气的感觉。教师引导:假如你就是闻讯赶来的一名老百姓,你会对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说什么?

(2)阅读交流第三、四段课文,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点拨引导。在销烟的过程中“群情沸腾,老百姓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从中感受老百姓会叫什么,会欢呼什么。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激发爱国情感。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销烟者,请你用“先——再——又——顿时”说一说销烟的过程,可以加上动作,再说说你的心情。虎门销烟为什么会震惊中外呢?(结合时代背景谈虎门销烟的伟大之处。)

(3)阅读交流第五段:体会“咆哮”一词的意思。咆哮的大海象征着愤怒的中国人民征服鸦片毒害的决心,象征着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设计说明:(1)对2—5自然段的学习,教师先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因为有阅读前的拓展、铺垫,阅读本段课文难度不会太大。(2)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教师以学定教,组织交流,适时引导,扣住关键字词句和不同的角色体验,以及和时代背景相呼应,把握文章内涵。(3)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体会中华民族英勇、豪迈的精神。]

三、激情朗读,升华情感

1.谈谈你对“壮举”内涵的理解。(大长中国人志气,大灭外国人威风,震惊中外,举国欢呼。)

2.带着这种情感,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然后个人练读最后一段,师生互评,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3.出示书上林则徐塑像插图: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几句话或诗。学情预设:(1)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销烟的动人场面人手,表达对林则徐壮举的赞叹,抒发爱国之情。(2)今昔对比,表达毒品对人的危害和今天中国人禁毒的决心。(3)虎门销烟以后,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从此陷入被列强瓜分的痛苦之中。充分认识到,空有报国之志是不够的,切记落后就要挨打。

[设计说明:(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的爱国之情被充分激发起来了。对于直抒胸臆的最后一段的学习,任何讲解都显得多余。此时,以读代讲,以饱含深情的朗读,让学生情感得到陶冶和释放是最佳手段。(2)读写结合本来就是语文学习的一条规律。让学生拿起笔写一写,一方面可激发学生情感,把握文章内涵;另一方面在学生有话想说、有情想抒之时,正是读写结合,训练学生书面

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转载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十

之二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施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指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一、细读课文

3、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板书:值得纪念)

(4)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2、细读第六自然段

(1)自读第六自然段,理解有关词语。

(2)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

(3)读了这一段你想知道什么?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壮观场面。

(4)讨论: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一和六自然段由于时间关系,可在第一课时就教完,不必放入第二课时。

4、细读第3~5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说说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硝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

齐读这三句话。

指名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学习第四、五句。

指名读第四句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硝烟是分几步进行的。

③有感情地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

(2)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

(3)细读第五自然段。

①指读第五自然段。

②硝烟持续了二十三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明了什么?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③想象在中国人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

④指导读课文。

5、再读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

(1)引读

虎门硝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而它发生在1839年的6月3日,因此我们说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

(2)齐读第1、6自然段。

这部分说话训练可在学习相应自然段时在老师指导下就完成,不必放入第3课时。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句子,体会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本课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意思说清楚的?

2、讨论上述思考题。

出示:值得纪念的日子→海滩轰动的场面→硝烟开始→百姓欢呼→硝烟结果→伟大意义

3、指导复述。

(1)四人小组练习复述。

(2)指名到讲台前复述。

(要求尽可能用上书上的有关词语)

三、练习说话,写话

1、出示幻灯文字。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工人,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把把生石灰倒下去。

2、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板书:撒盐抛烟倒石灰)

课文中用什么词把三事件连起来?(板书:先……再……然后……)

3、小结

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4、指导说话。

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词练习说话。

5、练习写话。

板书:

2 虎门硝烟

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打击 嚣张气焰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表明 不可欺侮

震惊中外 伟大壮举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十一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扣图引题。

(1)出示雕像图。

(2)讨论下面问题:这幅图上画的是谁?谁知道林则徐是什么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课前可让学生搜集资料,接下来可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林则徐或虎门硝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解题。

3、读了课文后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1)录音范读课文。

思考: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事情的大致经过怎样?

(2)读后讨论上述思考题。

2.自读课文。

要求:

(1)轻声练读生字表上的字,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逐段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泄、侮”按笔顺描红。

2、“寨”结构要匀称,笔画要紧凑。

四、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词。

( .c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虎门)

此问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十二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运用“四导四自”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在自我发展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凭借文本的语言走进文本的内容,把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具体到一幅幅人物场景、事物场景、虚拟场景、心灵场景,并通过具体物质及想象、联想让一幅幅场景在大脑中活化、重组。在这个过程中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奥妙,探究、模仿、建构语言的运用形式(表达层面),探究作者剪裁内容、组织材料的方式,并能把这种感性触摸内化为心理经验,形成言语和语言运用心智。抓住“壮举”这个关键词,把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情感,升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通过语言文字还原和活化虎门销烟的现场,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情绪经验,更深层次地体味“壮举”的意义,最终“水到渠成”。通过感性触摸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形成特有的语言和表达心智。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缴洋人的近两百万箱鸦片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2、积累四字词语:敲锣打鼓、震耳欲聋、水泄不通、恭恭敬敬、垂手恭听等,习得遣词造句之奥。

3、体会销烟前的沸腾场面,引导学生练习写一个节日的有趣的场面,丰盈谋篇心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但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屈辱,有磨难,更有不屈不挠的战争,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虎门销烟》,跟随民族英雄林则徐,去感受虎门销烟的壮观吧!

二、复习巩固四字词语。

1、齐读词语,注意生字。

2、带入文章读课文。

三、浓缩课文,抓住文眼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句话能表现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导定向)

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出示)

2、“这”指的是什么?(虎门销烟)

3、这句话告诉我们虎门销烟是什么?(板书:壮举)壮在字典里有三个意思: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轻声读一读,再联系课文,你认为“壮举”的壮是哪种意思?壮举就是伟大、有气魄的举动。根据意思给另外两种解释组词。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壮举,让我们试着用读书的方法来解决。(导定向)

四、还原场景,精读感悟

(一)、再现城门前场景,体会沸腾

1、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1839年6月的广州城,城门边上张贴着一张大布告,快去瞧瞧吧!(张贴布告)

师:孩子,布告里写的是什么呀?谁能更大声地宣布这个好消息。

指名读布告

师: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你的心情怎么样?(生自由回答)

2、广州城的百姓们,听了消息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1)指名学生读这段话。

(2)思考:这段话中分别描写了几种人的表现?从人物的那几个方面描写的?

3、反馈学习情况

(1)、文中写了三种人的表现(老年人、青年人、孩子)

(2)、分别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

师:同学们你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兴奋)

(3)分角色朗读句子,有学生点评,进行挑战朗读。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悟出情感,让学生自评进行挑战,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欲望,又锻炼了学生能力,体现了自激励教学模式。)

(二)再现广州城场景,感悟热闹

1、你们的朗读让老师仿佛走进了沸腾的广州城,6月3日的广州城会怎样?在老师的朗读中,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导定向)

(出示)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边听边分别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听到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指名回答问题。

师: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多)从哪些词中你感受到了?(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3、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当时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高兴、激动、兴奋)指导朗读出这样的语气。

(设计理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三)再现销烟现场场景,理解壮举

1、师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热闹、壮观,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壮举。那么销毁鸦片时的场面又是怎样壮观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导运作、自运作)

出示学习要求:

(1)熟读4、5自然段。

(2)思考:林则徐使用什么样的办法来销烟的,总共分几步?

(3)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几步的先后顺序。

(3)你能用这几个词说一句话吗?

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点拨。

(设计理念:本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进行自调节,学以致用,及时迁移,在运用中理解语言,巩固语言,发展思维)

2、那么老百姓看见销烟这么井然有序的进行反映怎样呢?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人民的心情?(欢呼雀跃)。

3、同学们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播放视频)

4、再现活动场面,进入心灵场景,升华“善”之情感。

假如你是在场的中国人,看到这样的场面,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自豪、激动、兴奋)假如你是在场的鸦片贩子们,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震惊、害怕、敬畏)从哪体会到的?读第六自然段(出示)

师:是谁让趾高气扬的外国商人垂手恭听,连声称是?(林则徐)林大人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师总结:是啊!这些鸦片商都是惟利是图的资本家、不择手段的侵略者。他们打着平等经商的旗号,把无数的鸦片运到中国,牟取暴利,他们想让我们中国人成为他们的奴仆和挣钱的机器。林则徐邀请他们来观看这次销烟,就是为了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是向他们发出警告,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指导朗读出义正言辞、慷慨激昂的语气)。

(设计理念:使学生在老师的导调节中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5、让我们再次来感受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吧!(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激情总结,活用中积累词语,丰盈语言必智,再次升华“善”之情感。

1、总结:同学们,为了庆祝虎门销烟,人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为了目睹虎门销烟,虎门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看到害人无数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着卷走了,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这就是(虎门销烟的壮举)。面对威风凛凛的林大人,外国商人(恭恭敬敬)、(躬身弯腰)、(以示敬畏),聆听林大人义正严词的宣告,外国商人(垂首恭听)、(连身称是),这就是(虎门销烟的壮举)。同学们,虎门销烟,销的仅仅是外国人的鸦片吗?赢的仅仅是中国人的白银吗?它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这就是(虎门销烟的壮举)。

2、点题:让我们永记这一天——( ),铭记这一英雄——( ),牢记这一壮举——( )。

3、让我们带着对这一壮举的自豪之情,对林则徐大人的敬佩之情,齐读这段话。

板书设计:

长中国人志气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27、虎门销烟 壮举

躬身弯腰 垂手恭听

灭外国人威风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 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 (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二,梳理问题。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 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4)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三,讨论,交流。

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 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 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 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②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 把欢天喜地的"壮情"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 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 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四,点拨引导。

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思考:分几步硝烟的 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

(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

2,出示:只见一群群光着背梁……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3,讨论:硝烟时,工人们做了几件事 课文用什么词三件事连起来的 (板书:先……再……然后……)

4,师:有时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来连接。

5,指导说话,引导回忆,生活中哪件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 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

(2)阅读《虎门销烟》,你有什么感受 请写一段评价林则徐的话。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篇十四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句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销烟的过程。

教学难点:

懂得销烟的意义。

教学准备:

投影片、配乐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虎门销烟》

2、质疑课题。

二、带问题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标出自然段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投影出生字。

2、指名读生字,难读的纠正、强调。

3、齐读生字。

四、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好象连水都不能泄出。

用“水泄不通”说一句话。

五、检查课文自读情况。

1、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课文。

纠正错误:身着(zhuo)朝(chao)服;应(ying )邀;

倒(d ao )下去

2、自由读课文,画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连起来谈谈是一件怎样的事?(指名回答)

六、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练读。

2、重点指导:

“讯”、“泄”、“侮”注意这三个字的笔顺。

“讯”的第四、五笔是“十”;“泄”的第五

上一篇: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尊严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地道战观后感的感受怎么写 最新地
  • 天宫课堂的主要内容 如何写看天宫
  • 窦桂梅《戴嵩画牛》听课心得精选4
  •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
  • 个人兴趣自我分析报告3篇 个人兴趣分析
  •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歌3篇 适合公司年会唱的简单歌曲
  • 预备党员表态发言5篇 接收预备党员表态发言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部队万能检讨书12篇 部队万能检讨书10000字(适用于所有犯错)
  • 牧竖原文及翻译 聊斋志异牧竖原文及翻译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