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十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6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1-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一

【家风是成长的风向标】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十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600字作文)

家风是尊老爱幼,是修身养德,是尊师重教,是诚实守信。霸州市城乡规划局工作人员王文婵始终认为,家是花园,人是花儿,良好的家风则是滋润花朵成长的甘露和雨滴。家风伴随她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阶梯上烙上深刻的印记。

小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告诉王文婵,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吃饭时,爷爷总是坐在最中间,他先动筷子,孩子们才能吃饭。

母亲一直教育她,作为一个女孩子,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现在多严格要求,对未来很多习惯的养成都有帮助。

母亲告诉王文婵,老师是园丁,教人学知识,认识世界,对待老师要多一点尊敬。同学和朋友是战友,要互相帮助。王文婵说,从小到大,她一直很感谢老师,让她在理想的道路上拼搏进取;感谢同学和朋友,让她在年轻的日子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从小,父母就教育王文婵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应了他人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去完成,不可背弃承诺,失信于人。

每当王文婵对生活疑惑或者犯错误时,母亲都会让她安静地坐在一边,慢慢告诉她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

所以,良好的家风是可以传承的,伴随一代代人,启迪一代代人。现在,王文婵有了孩子,她对孩子的教育沿袭了母亲的家风,希望她的孩子也能尊老爱幼、文明礼貌、尊师重教、助人为乐、自尊自爱……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恒久的、无形的力量。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陶冶着孩子的性情。良好淳朴、健康向上的家风,也能使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二

【家教故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兴则政风兴,政风兴才能国家强。现实告诉我们,家风的优劣已经影响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区域,直接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与否,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树立什么样的家风,与财富无关,与地位无关,但与个人的素养、品质和梦想有关。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对八岁的儿子的谆谆教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对儿子治学的劝勉告诫。无论是诗文中教子的古训,还是“孟母三迁”、“岳母刻字”的身体力行,无不向后人昭示着好的家风是一盏明灯,照耀着游子前行的道路;家风是一把火炬,传承着家族的火种;家风是一艘大船,于无形中载着家族抵达平安的彼岸; 家风更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一种传承,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向来注重家教家风,自西汉时期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时至今日仍需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儿时,父亲经常教育我,做事要宁缺毋滥,学会去粗取精。但对于一个尚未入学的孩子来说,要消化吸收这种“高大上”的理论,显然力不能及。直到有一天,他把我带进一片庄稼地。

那是一片辣椒地,由于受到干旱天气影响,辣椒苗稀稀疏疏,在杂草间隐藏得很深,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块草地。父亲说,这些草如果不除,不仅会抢去辣椒苗的营养,使秧苗生长缓慢,还会影响年终收成,来年由于大量的草籽被深层土埋,杂草仍会疯狂生长,到时又得大费周章。父亲边说边教我拔草,告诫我务必要连根拔起,否则夏天雨水一到,杂草又会长出来。后来,我经过一片“独具特色”的玉米地时,忍不住在土埂边驻足观望,眼前的景象顿时让我诧异,邻地玉米都长得粗壮清秀,唯独这块地的玉米,光杂草就有一尺来高,稀疏的玉米苗都开始枯黄了,就如同饱经风霜的长者,已近灯枯油尽之日。可是,他们还没有成长,就要灭亡,难免让人暗自扼腕,很想出手拯救,但又觉得无能无力。我为此甚是纳闷,同是土质优良的地块,庄稼的长势为何大相径庭,回来一问父亲,才知是因这块地的主人好吃懒做,不为它除草、松土和施肥,故而长势欠佳,也就不足为奇。从那时起,我似乎对去粗取精的含义有所理解。

作为平凡而普通的我们,会努力将父辈的优良家风传承下来,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

良好家风伴我从懵懂无知走向成熟,也必将继续激励着我和我的家人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也让我懂得,良好的家风,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熏陶。你无法拒绝至爱亲朋对你的影响,你不能阻碍父母亲人对你的熏染。家风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深刻到无法替代!只有我们每一个社会的细胞充满活力,我们的社会才更加充满希望。只有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家业兴旺、家风良好,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三

【祖训牢记心间】

提起王姓,我应引以自豪,因为他是我国最古老姓氏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统计,王姓名列第八位,历史长河中王氏曾扮演过其重要角色,如中国奥运第一人王正迁,一九三六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总首领,率先参加了第十一届、十四届奥运会,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开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其次还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王稼祥,以及毛泽东时期的大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上将王震、王树生等等,他们均是王氏的佼佼者。

我的家乡在____,幼时父亲对我姊妹管教甚严、从言谈举止上特别对我们做女孩的那更叫严格十分,自懂事起,对长辈如何称谓、对邻里老人怎样称呼要求认真牢记,尊老爱幼,尊师重德的家风一直在我心中生根并延续。在我们家族中,我听长者讲过祖上从陕西大槐树乔迁至本地。记得家训上是这样立碑刻写的: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族,卓尔不群,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不奢不移,颗粒成凛,婚丧从俭,持家以勤,嫁女择媳,勿论府第,严以利国,以国已任,舍其小家,国为第一,子子孙孙,传承永续。以上所述均为我们王姓的家规亦是吾晚辈们的精神食粮,他如江河之水使我们用之不竭,受益匪浅,他是我们传宗结代之法宝,更是我们当今社会前进的一面镜子,当今社会已日新月移,正当我们奔向小康冲刺之际,用治家之训来严律自已,我想我们身边的公务员及百姓更应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学懂深刻领会,以德处世,仁意宽厚和善对人,勤俭持家,做一个仁爱友善的社会公民。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四

【她们永远在我心中】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撑起全社会和谐、友爱、正直、进步的好风气。

谈起我家的家风,我想起了几个故事,其中有些是我记得真切的,有些是听父亲母亲后来说的,这些事看似平常,但对我影响至深,浸润我一言一行。曾国藩十六字箴言家风有: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我们祖上虽并没有传下如此这般的正式格言家训,但在长辈的生活、行动、言语等诸多细节中,或许能反映出我们家家风的踪影。

小的时候,我们姐弟四个,父母都上班,所以家庭生活还算可以。可过了不久的时间,爸爸告诉说,为了我们四个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我的家要搬迁到____大雁去。环境换了,一切都是陌生的。为了照顾好我们姐妹四个,妈妈没有去上班,在家精心地料理家务。大雁的冬天气候特别寒冷,交通也很不方便。妈妈担心我们受不了,千针万线地给我做厚的棉衣,我穿得鞋,是妈妈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儿。妈妈俭朴,吃饭碗里不剩半颗米粒,有时蒸馒头发黄了,她将馒头皮儿剥下来自己吃,让我们吃馒头芯儿,她总谎称馒头皮儿有味道。妈妈爱唠叨,但唠叨中无不透露着对我们的疼爱。

母亲的勤劳、俭朴、爱家顾家,潜移默化而又深刻持久地影响着我们姐妹四个。记得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和为贵,谐为美”。母亲说别看和邻居无亲无故,但低头不见抬头见,远亲不如近邻,如果能做到相互关心,相互谅解,那就给自己和他人都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后来母亲患了重病,时隔几年,便去世了,我因没有考上学而返回了赤峰老家,从此便和一个人生活的奶奶相依为命。在奶奶身上,我清楚地看到百善孝为先。不知奶奶给我讲了多少遍《三字经》里黄香温席的故事。奶奶告诉我说,我的太奶奶六十几岁就中风瘫痪了,那时候家里负担重,又缺少劳动力,大家都要下地干活挣工分。奶奶当然也不例外。白天她跟着大家一起下地干活,休息的时候就跑回家照顾太奶奶,给她喂饭,晚上还要去太奶奶房里看她好几遍,渴了给她喂水,不舒服时给她挠一挠、按一按。后来,太奶奶大小便失禁,奶奶无怨无悔地擦屎接尿,每天都要给她擦洗身子,更换衣物。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奶奶尽心伺候太奶奶好几年,一直到她去世,奶奶没有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奶奶虽读书不多,但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善良、贤惠的高尚大德。奶奶经常教育我说:“做人一定要懂得什么叫善良和孝顺。等你成家后,一定要弯下身子多干活,你的婆婆就是你的妈,你的公公就是你的爸,你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他们。”这句话奶奶不知嘱咐了我多少次,我至今还牢牢记在心里。

我的婆婆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从我结婚后,就对我说:“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节约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婆婆的教导下,我学会了离开房间,随手关灯,用完水,随手关闭好水龙头,用水淘完米洗完菜再浇花浇树。婆婆认为:“自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永世不堕。”如今,看似婆婆唠叨的琐碎小事竟然促成了我好的生活习惯,让我提升了如何做人修身的意识,懂得了我们所做的一点一滴都是对好家风的传承。如今,我已经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要努力学习妈妈、奶奶和婆婆的好思想、好作风,借鉴她们留下的人生智慧,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将好传统、好家风传承给下一代。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五

【“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

“现在回忆起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立下的铁规——‘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父亲这般要求后,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遵照他的嘱咐,靠自己的本事生活。”5月6日,叶飞将军诞辰102周年前夕,叶飞长女叶小楠深情地告诉记者,“正因为这份坚守,我们活得很轻松、很自在。”

循着叶小楠的讲述,记者驱车来到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走进叶飞故居以及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了解叶飞将军艰苦朴素的革命生涯和良好的家风传承。

叶飞(1914年-1999年)祖籍福建南安,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5岁时随父回到祖国。14岁时加入共青团后,便开始了革命生涯。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同志被授予上将军衔,历任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国家交通部部长,以及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建立不朽功勋。

随行的博物馆馆长陈德勤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陈德勤讲起叶飞“拒腐蚀将军”这一雅号的由来。1992年秋,一位港商老乡想捐赠一辆奔驰车给叶飞,叶飞知道此事后谢绝说:“国家给我什么车就坐什么车。”那位乡贤获悉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说:“还是老样子!”1994年初,一位记者请叶飞去深圳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彩后即送给首长。叶飞说“50万元我也不去”,并抄录毛泽东赞扬好八连诗中的“拒腐蚀,永不沾”,送给前来叶家的说客。

叶小宇是叶飞同志的长子,他回忆起父亲请吃一顿饭的故事: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叶飞同志有一次赴南京调研,利用工作间隙,召集他担任新四军师长时的老部下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军区一位领导听说后,当即表示“饭到军区招待所吃,由军区包了”。叶飞得知后,不容商量地说:“我请老战友,怎么能让军区包?”他坚持自己掏钱请老战友们吃了一顿便饭。

在叶小宇的记忆中,当时发放布票、粮票时,父母亲始终坚持跟大家一样,“别人是多少,我们就是多少。父母从来没想过用他们的权力多拿一些。”不仅自身作风清廉,叶飞还严格要求子女家人“不搞特殊化”。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国留学潮”、“下海经商风”、“与海外拉关系热”也变得时髦起来。考虑到自己分管侨务工作和在侨界的影响,叶飞和孩子们“约法三章”:第一,立足国内成才,不一定都要到海外求学;第二,不得利用父母的关系下海经商谋利;第三,不准因为私利与华侨、外籍华人拉关系。“当时,海外求学是社会潮流,我也曾萌生去海外留学的念头。但一想到父亲的‘约法三章’,便打消了念头。”后来,叶小宇成了一名记者。

叶飞三女儿叶葳葳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边远的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德令哈,她满怀委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分配了,到青海。”不久,叶飞让人把一本马恩选集转交给她,书里还夹着一封父亲写的信:“你现在要毕业了,要走上工作岗位了,青海虽远,没有新疆远,地势高,没有西藏高,那个地方既然有人工作生活,那么你也行。”听了父亲的话,叶葳葳坦然地收拾好行李,去了青海。

“父亲总说,国家给我的待遇,那是工作需要和我对革命的贡献,你们不要享受。”叶葳葳记得,小时候和兄弟姐妹们不能坐父亲的车。在家里,从姐姐到弟弟,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参加工作。

叶小楠回想当年,自己准备申请调到厦门工作时,除了“约法三章”外,父亲还另外提了个要求:“不能去与我有关的任何单位。”在入党、提干等环节,叶小楠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来,直至退休,从未打将军和国家领导人后代的旗号。

几十年来,“叶式家风”得到传承延续。叶小楠的女儿初中从北京转学到当时的厦门八中(即现在的厦门双十中学)时,因不适应学习环境而中考失利,没能考上本校高中。叶小楠没有动用个人关系,宁愿让女儿读一般高中。她说:“‘走后门’在我们家族是最没出息的事。孩子们的路要靠他们自己的本事来走,而不是靠父辈的关系来走。”

“叶飞教导他的子女们‘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这既是严格要求,更是殷切关爱。”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林常颖认为,正因为叶飞的言传身教,才使得叶飞后人们的家风“清风徐来”,美德永续,也正因为有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优良作风的传承,中国共产党才能正本清源,永葆本色。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六

【身教无声 浸润言行】

家风是什么?对于三河市第三小学田艳红这样生长在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父母不曾对她说过至理名言,也没有明确说过家风的真正含义,直到不惑之年,田艳红才体会到,父母身体力行的引导教育,就是最好的“家风”。

在计划经济时代,田艳红的父亲被分配到县城的药材公司工作,他踏实勤恳的工作态度让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亲传承给田艳红的家风是:业精于勤荒于嬉。

父亲的公司在新华书店对面,有时他上班也会把孩子们带上。每逢这个时候,田艳红就会在书店里翻看各种书籍。看到十分喜爱的书,父亲也会帮她买下来。当时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田艳红读了很多课外书。而那时养成的阅读习惯,让她受益至今。

现在,田艳红将这种好读书的习惯传给儿子,让他读名著经典、历史书籍、名人传记、唐诗宋词……即便学业再紧张,儿子每月都要购买杂志《大科技》,了解科技前沿资讯。

小时候,父亲出差回来,总会和孩子们聊起在外面的见闻。父亲的讲述,开阔了田艳红的眼界,让她也想努力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在潜移默化中,父亲传承给她的家风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儿时,田艳红最常见的就是母亲忙碌的身影。春天到了,母亲养上两头猪,喂上一群鸡。在自留地里种上棉花、白薯、花生……秋天,父母就开始忙着收玉米、打豆子、种麦子、拾棉花、挖花生、刨白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开垦中,父母传承给田艳红的家风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家里的菜园里,妈妈种下一茬黄瓜、豆角,差不多开花时,再种下一茬,让家里饭桌上的菜总能比别人家多吃一阵子。菜园不大,母亲就用边角的地方种上几株辣椒,几棵倭瓜。立秋时节,菜园里又种上了一畦畦白菜、萝卜。家里的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断不了菜。在对日常生活的谋划中,母亲传承给田艳红的家风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家里家外的活儿已经帮不上忙,但这并不影响母亲孝敬爷爷和奶奶,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母亲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父亲工作忙,能帮母亲承担的家务活有限,母亲从未抱怨过。如今,有了外孙、外孙女,每次孩子们回家,母亲都会准备一桌饭菜。大家围在一起,尽享欢乐时光。在其乐融融的团聚中,母亲传承给田艳红的家风是:家和万事兴。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七

【父亲教我学记账】

一晃父亲和母亲过世分别已有20年和11年了。值此清明时节来临之际,想通过回忆父亲教我学记账之事,祭奠父母在天之灵,以表为儿怀念之情。

当年父亲是我们公社较为有名的村会计,尤其是算盘打的又快又准,被人们称为“铁算盘”。记得从我上三、四年级起,晚上放学后父亲时常教我怎么记账、怎么打算盘,还哄我说让我帮他的忙。父亲教育我做会计工作不能有私心,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严守会计制度,当时我还懵懵懂懂。每当我贪玩不想学的时候,母亲也在一旁引导和鼓励我:学东西要有耐心,多学点手艺没什么不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派上用场呢?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再“帮帮”爸爸,耐着性子跟父亲学记账、打算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诸如分户账、总账、单据以及会计制度有了粗浅的了解,可惜的是父亲的“铁算盘”技能我却一直没能掌握。

在父亲从事会计工作期间,我也确实感受到了由于父亲严格执行会计制度,不受村里个别人待见,给父亲乃至我们全家造成的一些烦恼和压力。当时母亲虽然也感到气愤和不平,可总是用“你们父亲做的是对的,就当吃亏是福吧”来安慰我们,使我在少小的心里也逐步认识到公家的钱怎么花、账怎么记,不是凭某个人想咋办就咋办的,必须按照制度办事才行的道理。也正因为父亲始终做到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不论是当记账会计,还是当现金会计,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未出过差错,就是当时公社组织各村会计互相查账过程中,也未发现父亲做的账目有什么问题。

我参加工作以后,之所以能够较好地承担了四年银行会计和两年机关会计工作,是与父亲从小对我进行的会计知识启蒙教育以及他本身的良好示范引领分不开的。正应了母亲当时给我鼓励的话,多掌握一门知识总能派上用场。六年的会计工作经历,也为我现在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储备了一定的财务监督技能。

可以说,父亲对我从小进行的会计能力培养,会计制度熏陶,还有他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使我受用至今,令我终身难忘。我将用更加努力的状态,更加认真严谨、清正廉洁、担当尽责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八

【家训家教育家风】

我家先辈十九世纪中叶就已定居在河北省永清县,分别居住在永清县三圣口乡新北街、小朱庄和张家场村。虽然居住分散,但大家庭内制定了家训家规,家长们都比较重视家庭教育。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家风。乡亲们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交口称赞:家训家教育家风,家和换来万事兴。

我堂伯父王存德,是1938年入党的中共老党员,他是个乐观爽直之人。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虽然只是个农村普通党员,却坚持订阅党的机关刊物《红旗》杂志,认真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是大队的林业监管员,几乎每天一早一晚都可以听到他从林间传来的歌声。他为我们大家庭编撰出“德祥明义丰,永恒广成功”的辈份名讳,并作为家训向家人们宣讲。他言行一致,诚信为公,77岁高龄还在护林,病故在野外的护林房中。他诲人不倦、身体力行的表现,给后人们留下了很多正效应。

我深切体会到,良好家风的建立一靠教育、二靠养成。在这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受益匪浅。我母亲没什么文化,可她深知读书的重要。在家庭条件较差和“读书无用论”泛滥的动乱时期,她坚持供我读到高中毕业。她忠厚善良、勤俭谦和的优良品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父亲念过二年私塾,能讲些人生大道理,我们记忆最深的就是“善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义之财不可取”。这些话成了我们的座右铭。我们姐弟四人生在农村,有的还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可我们宁可饿肚子也不摸人家的东西。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真的感谢父母从小对我们的从严管教。上初中时,我自觉为村里办墙报,教大娘大婶们唱她们喜欢的农村歌曲。几十年过去了,有的婶子大娘不在了,可回想起来,我的耳畔还不时响起她们欢乐的歌声。我五叔经常用毛主席语录教育我们,背诵最多的一句是: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乡亲们的夸奖和五叔的激励,使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寒假时我和壮劳力一起人拉小车步行几十公里,去天津交副业产品;暑假时我和男社员一起到霸县帮助割麦、拨麻,脚上手上打起血泡,疼痛难忍,我咬牙坚持到底。高中毕业后,我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根治海河两年。从小养成的吃苦耐劳的作风,为我参军后“两不怕”精神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的同祖堂兄王福祥,是一名国办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又热心于我们大家庭的家训家风教育。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成立了家庭理事会,负责对大家庭内部红白事、拆建房及救急扶贫等事务的处理。他身为会长,事事带头,为大家庭的事务操心受累。他组织编印了第一稿家书,其中包括“五好家庭评比标准”和相关活动制度。坚持每年春节召开家庭主要成员会议,进行年度总结讲评,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最难得的是20多年从未间断。由此大家庭内部不良行为得到改正,从未发生打架斗殴和腐败事件,团结互助、勤劳创收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从而生活水平和家庭声望大大提升。

福祥兄年近八旬,理事长担子移交给四哥云祥。云祥兄对家风建设更加重视,新修订的家谱内容更加全面,更加适应新形势要求。新的家规是:戒淫戒盗,戒贪戒赌,戒奢戒惰,戒骄戒躁。新的家训是:爱国爱家,责任担承。纪念祖先,祭祀墓宗。孝敬父母,尊重长兄。关护幼小,善交亲朋。乡邻和睦,仁义忠诚。守法遵纪,品行端正。读书尚礼,勤俭为荣。团结互助,和谐文明。计划今年内编印下发《家风教育读本》,并进一步抓好学习和养成。以此保障多年形成的良好家风经久不衰,世代传承。家人们表示要同心协力,城乡共进,在当前开展的“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美丽乡村”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创优争先,多做贡献。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九

【我的父亲】

摘要:农历七月就要到了,每到这个时节,我对已故父亲的思念总比往常多一些。

农历七月就要到了,每到这个时节,我对已故父亲的思念总比往常多一些。

我的父亲生前是一名平凡的教师,但在我心中他不仅是父亲,还是我学业上的老师,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都很惧怕他,怕他并不是因为父亲脾气不好,喜欢打孩子;恰巧相反,父亲对我们是很少体罚,他只是对我们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教育我们:对人要诚心,做事要尽心;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这不仅仅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成为了我们家的家训。

父亲总是认为我们这些在机关单位长大的孩子应该比其他孩子更能也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教师子女,接受的教育多,就更应该成为优秀的人。小时候当我们和居住地的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他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必要时还要求我们给对方赔礼道歉,并认真严肃地给我们讲道理。

父亲讲道理是很有特点的,一是对照家训,看自己做得怎么样;二是时间长。谈话中途,若是我们不注意听或分心,走了神,他就会突然提高嗓门提醒我们,让我们必须听下去,直到被说得心悦诚服。

父亲传授家训也是很有特点的,他总是能用显现直白的语言,有些甚至是乡村俚语,说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记得我八岁那年冬天,父亲叫我架炭火取暖,他告诉我:“火要空心,人要实心。”这句好似不经意的话,实际上是在对我进行品行教育,并让我终身难忘。

还记得我初中二年级时那个暑假,我成天都在学校的篮球场打球,父亲说:“这么热的天,别人都能在田地里干活,你却无所事事,不怕别人决(土话,意思是背后说人怀化)你?”当即,他就和学校所在地的生产队长联系,让我去地里义务干了三天农活。当时我对父亲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但到我成年后,我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是让我通过亲身劳动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让我知道应该感谢他们。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言传,更注重身教。

父亲的人生是坎坷的,他自从被错误地划分为“右派”后,在历次的__中都遭受到打击,遭受了常人所难以承受的冤屈和摧残,然而他矢志不渝地坚信党、坚信人民,始终如一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坚守“对人要诚心,做事要尽心”的信念。在“__”中,他自身深受打击,可是他还坚持上好自己的课,并自觉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当时兴隆中学校园内有师生们勤工俭学种的蔬菜,引来当地一些人的偷盗。父亲不听家人的劝阻,义务看护校园,阻止了偷盗行为的再次发生。

父亲一生都践行着“为人民群众服务”。从我父母都在兴隆教书的那些年开始,我家在春节前总要买一本农历和一只质量较好的大毛笔。因为父亲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春节前的那段时间,兴隆街上的人都愿意请父亲帮忙为他们写春联,父亲也很乐意义务帮忙给当地群众写春联,我们几个孩子便抢着忙前忙后给父亲研磨、捻对联、凉对联,一直忙到农历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年年如此。所以父亲每到一处工作,都能很好地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群众对他评价也很高。

即使在父亲离休后,他依然严于律己,从不占公家一点光。有一年,父亲和枣阳离休干部们去葛洲坝参观回来,夜宿____宾馆,很多老同志劝父亲说:“让你儿子一起来宾馆吃饭。”父亲却一个人乘公交车来我家吃晚饭,然后让我送他回宾馆。

父亲的一生,都在用真诚认真地书写着“人”这个大字,他恪守的家风家训从儿时跟着我们晚辈共同走过了青春,又走进了暮年,它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鼓励着我,我也会将它一直珍藏传承下去

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十

【母爱 家风】

一直想写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多少次提起笔,都潸然泪下,恍然中母亲的音容笑貌却仍然依旧。

母亲与1919年农历九月二十六出生于桐城黄甲唐家湾,一个人杰地灵的小山冲。____年农历11月26日驾鹤仙去,享年九十五岁。安葬于桐城八台山公墓,一个山青水秀的世外桃源。

母亲出生于书香人家,是唐家大房的大小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母亲自小聪慧灵秀,从“女子国民小学”到族里筹资兴办的“洋学堂”,母亲都是出类拔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安庆女中,在那个年代,一个山沟沟里出生的女孩能够考取安庆女中是非常不简单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安庆、桐城相继沦陷,1939年2月10日____省政府决定在桐城黄甲铺设立省第二临时中学,收容失学青年。安庆女中与其他四所学校合并为____省第二临时中学,直至毕业。也就是在那期间母亲和原为安庆高中同时并入二临中的父亲相识并结婚。

1949年三月桐城全境解放后,一直在家住闲的母亲在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支前工作,担任北大街妇联主席。1952年从事教师工作直至退休。安度晚年。

母亲的一生,是苦难、艰辛与坎坷的一生,她生于灾难深重的旧社会,经历了战乱频发的乱世,饱经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她亲历了新中国的诞生,跨越了时间长河中的两个世纪。生活的贫穷磨不去她的坚强、善良;岁月的煎熬改变不了她的贤淑、端庄;生活在最底层的她却处处透着平易近人的亲切、开朗;面对世事的沧桑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母亲,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没有母亲的陪伴,成长像一片晦涩的天空,不知将往何处!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更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应该说母亲的一举一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们兄妹终生,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随着岁月的流逝,每每想起儿时的情景,思绪一下子就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当年......我在母亲身边,从幼稚天真的童年到淡然平静的老年,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蹉跎跌宕、风雨兼程的人生路,在人生的每一个路口,无处没有母亲的关怀和爱护,我百感交集,......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不禁眼里充满了泪水,母亲啊,我不知道用什么来表达我对你的感谢和热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小就会背这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不过那时候不懂事,完全不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只知道母亲替我们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操碎了心。记得我八岁那年,家里很穷,兄妹四人,哥哥姐姐都在上中学,还有外婆,全家六口人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加上父亲每个月从外地寄一点生活费,一共才五十元钱。一年到头,只有到过年时,才有一件新衣服,平时都是哥哥穿旧了的双面卡其的衣服,打个翻,就是我的新衣了。那一年过年母亲给我买了苏联大花布,替我做了一件长长的棉袍,新年初一那天,我穿在身上,别提有多神气,出去找小伙伴们玩,向他们炫耀我有新衣服穿。看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我得意极了,到处跑上跑下,没小心被石头绊了一跤,新衣服被挂了一条老大的口子,前面也弄得很脏,自己摔疼了当然没事, 看见新衣服破了,我吓得嚎啕大哭。邻居阿姨以为我摔伤了,急急忙忙将母亲找来。母亲见状也吓得不得了,抱起我, 摸着我的头、脸和双手,心疼地问:“哪儿摔着了?伤着没有?”当我告诉母亲,衣服摔破了,身上没事,她才松了一口气。安慰我说:“没事,妈妈待会帮你补好,保证补得跟新的一样!”。我便信了母亲的话回家了。母亲脱下我的新衣,先洗干净晾干了,然后一针一线的替我补好,并叮咛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将母亲补好的衣服穿在身上,暖在心里。好象感觉到妈妈温暖的手时刻在身上抚摸一样。这件衣服缝缝补补,洗洗染染,短了接长,再短了再接长,一直到我不能穿为止。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个以____桐城六尺巷典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六尺巷》上春晚了,随即我的家乡文都桐城也名扬四海。从小就在六尺巷玩耍,六尺巷的故事在在大街小巷传颂着,妇孺皆知。宰相张英的宽容旷达、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让六尺巷的故事被百姓传为佳话。它像征着桐城人的精神,它代表着包容、谦让与和谐。可真正听大人完整的说六尺巷的故事还是__期间母亲告诉我的。

那一年我们还住在老房子北后街,是租住产权属于房管局的公房,前院后宅一共住有四户人家,和我们家隔壁的邻居紧紧相邻,他们家的厨房外墙正对着我家的大门出口,每天进进出出都要打她家墙前经过。两家来来往往也算正常,邻居阿姨也是个热心人,担任着这一片的居民小组长,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两家关系处得都很不错。记得是1967年,母亲已经退休在家,刚过完中秋节,母亲到在太原工作的大姐那儿小住,家中就剩我和小姐姐二人,母亲刚离家,邻居阿姨就开始了整修房屋,改建厨房,如果是按原来面积改建也无可厚非,可是在改建时为了增加房屋面积,将原来厨房的那堵墙往外扩建了一尺多,本来就不是很宽敞的通道顿时显得狭窄,这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欺人太甚,我和小姐姐两个也不好说什么,三个月后母亲回来见此情形心中很是不快,邻居家也很尴尬。一些常来我家的亲戚朋友都觉得邻居家太不像话,都鼓动着母亲去房管局理论一番,要求她家整改也是合情合理。

我当时十七岁,正值年轻气盛,就想和母亲一起去房管局讨个说法,出乎我意外的是母亲在冷静思考后选择了忍让,当时的我并不服气,母亲随口对我说:“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争一争,行不通 让一让,六尺巷”接着就和我说起了关于六尺巷的故事,她说:“清朝有一位名字叫张英的宰相,是桐城人。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盖房子与邻居为地皮闹起了纠纷让张英出面说句话。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了片刻,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邻居见状后,也随之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院墙之间便空出了一个六尺宽的空道,人称“六尺巷”。张英身为当朝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莫说三尺土地,即使是让邻居搬家,恐怕也不费吹灰之力。但张英不仗势欺人,不以权压人,主动说服家人先行退让,其宽大的胸怀,为后人所称道,传为美谈。”我和姐姐听母亲说完,深深被清代宰相张英“让人三尺又何妨”的包容气度所感动,母亲又说:“千金买户,八百买邻,生得亲不如挨得近,远亲不如近邻”。我感觉到母亲的话,是那么的接地气。从此两家和好如初,和睦相处。邻居姆姆反倒觉得很内疚。后来邻居姆姆因病去世。他们家在外地工作的子女一直和我们家保持往来,见我们家住房紧张,主动将她母亲承租的房屋转让过户给了我们。母亲身体健康,快乐常伴,一直住到老房拆迁,住进了环境优美、龙眠河畔的楼房,儿孙绕膝,乐享天年。从此结束了我们家几代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历史。

“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从小母亲教我们大度做人,克己处事,包容忍让,平等待人,这是一种美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心胸开阔,恭谦礼让是桐城人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也成为我们家的家风。它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润物细无声”,母亲的一言一行,对我们兄妹四人终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母亲从1952年离开街道工作加入教育战线,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退休。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在我考进桐中之前,母亲都是在县城下面的村镇小学任教,她的学生遍及各个地方、各行各业,走在路上,经常会遇到她的学生老远和她打招呼,在老家的小城,母亲是一个受人尊敬和爱戴的老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母亲从来没在我们面前说过教师是多么高尚的职业,她只是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用爱心呵护着,她说:“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母亲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尊敬,正是由于她用心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对母亲而言,这种职业的幸福感足以温暖她的一生!

1962年,母亲从中心小学调到下面的培育小学任教,学校隔壁的两间草房,住着一个叫黄毛的孩子,因为父母双亡,是个孤儿,读到小学三年级就缀学在家,有时帮着给学校挑挑水什么的。母亲调来不久,他也常来我家和我们一起玩,黄毛很勤快,做事很利落,就是不想读书。母亲很同情这个孩子,心里想着不读书怎么行啊,就和校长商量让他插班上学。黄毛当时死活不愿意,在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下,终于答应到学校上学。刚上了一个星期的课,老毛病又犯了,一天上午,他躲在家中睡觉,不肯去上课。当母亲去找 他时,他就大声呻吟着喊肚子疼,母亲急忙找人用车把他拉到大队卫生院,他又说不疼了。又过了两周,他摔了一跤,本来没什么事,但他老是说头疼,把他送到医院检查,什么事也没有。到了放学的时候他又神气活现的和我们一起玩的好开心。通过几天的观察、了解,原来黄毛装病就是不想上学。

母亲说,对于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来说,师爱显得尤为重要。这孩子从小缺乏父爱、母爱,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渴望得到一份关爱,就不厌其烦地用爱心去感化他。既做他的良师益友,又做家长。黄毛也激动的称母亲为“老师妈妈”,对母亲十分信任,愿意把他的心里话告诉母亲,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学毕业时,黄毛已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到了参军的年纪,母亲又鼓励他去应征入伍,还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米胜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一直到退伍,参加工作,结婚生子都一直有着密切来往,有时他的妻子因为一些家庭矛盾也都来母亲这里倾诉。他说,是母亲的关爱给了他不一样的人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他感恩知足。

在母亲的教育生涯中,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何翠花,张和能,潘晓和……,就我认识的就有四五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一名身为人民教师的母亲。她深知爱里面饱含的深刻含义。她用她诚挚的母爱,践行着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无怨无悔。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自然灾害,十年浩劫,经历过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亲身经历了祖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发展的几十年变革过程。在我下乡插队的八年中,是母亲给了我无尽的关怀和力量。从我插队的第二年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开始招工,比我来的早的和比我来的迟的下乡知青一个个都离开农村了。我也经历了征兵,上大学,招工等多次机会,都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后被刷了下来。打击最大一次是,1973年的大学招生,大队有一个名额,公社和大队点名叫我去,我胸有成竹的在我的母校参加了大学招生考试,并被正式录取合肥工业大学,当时我都高兴的有点云里雾里了。可是半路杀出了程咬金,“白卷事件”的发生让招生工作停顿了一个多月,这期间有人从中做了手脚,我的正式录取也变成了备取,后来竞莫名其妙的成了未被录取。那些天我的情绪也是一落千丈。整个人都崩溃了。是母亲给我了勇气,她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磨难,这只是你的人生逆境中一个曲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悲观失望,做人一定要心胸豁达,阳光向上,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母亲的话,让我受益终生。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如何数得清楚,母亲为我心碎了多少回?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坚实的步履,都融进了我母亲的脚印。

我一直自诩为孝顺儿,每年的节假日,我都会带着妻儿回到故乡陪伴母亲、凡是母亲想要的、想吃的或者看到别人有而母亲没有的好东西我都会弄来讨她的欢心……以前觉得这样做就够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报答母亲了。母亲走得很突然,医生说她是无疾而终,是到了天命的年龄。母亲去世的那一天,尽管我们全家一接到电话就从申城往回赶,还是没来得及在母亲身边送终。当我跪在母亲的灵前长跪不起时才幡然悔悟: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补偿我对母亲的亏欠,才明白古人“父母在,不远游”的内涵。母亲的养育之恩说不尽道不完,母亲的爱对我们来说,是用文字写不完的,都印在了我们兄弟姐妹的心里。

母亲逝世至今,已经四周年了,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历历在目,铭记于心。总感觉母亲还在,就在家里。直到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做“永远活在心里”,我才真切感受到“子欲孝而亲不在”那种酸楚是什么滋味。我终于懂得了“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不展眉”的含义了。我相信前生今世和生命轮回,生前,母亲没有锦衣玉食,如果有来世一定会福禄同聚,荣华富贵。家风家教故事作文范文十篇相关文章:

上一篇:做好自己的作文(做好自己作文600字) 下一篇:关于成长感悟的满分作文4篇(关于成长感悟的中考满分作文)
励志作文推荐
  • 海洋天堂电影的观后感影评5篇汇总(
  • 电影《小孩不笨2》观后感5篇(我不是
  • 电影可怜妈妈观后感5篇(关于妈妈的
  • 《父亲》微电影观后感(微电影我的爸
  • 母爱作文结尾(母爱作文结尾升华)
  • 打屁股的作文(挨打的作文350字)
  • 关于抗击疫情作文600字5篇_2022战疫情征文5篇(2022抗击疫情作文600字初中)
  • 2022有关疫情高考作文人物事迹素材10篇(2022年疫情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 被打屁股作文(被老师打了作文450字)
  • 安全征文(精选20篇)(安全征文题目)
  • 猜你喜欢的励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