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长城与运河优秀7篇(长城和运河阅读短文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课件准备工作,借助课件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课件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t7t8美文号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长城与运河》,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长城与运河 篇一

作者:佚名转贴自:庐阳教育论坛点击数:112

《长城与运河》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

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明代为了防御挞靶、瓦刺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感谢您浏览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课题关键字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运河:我国的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造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约2700千米。

山海关:又称渝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明初置关戍守。北依角山,南临渤海,连接华北与东北地区,京山、沈山铁路交会与此。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南麓,是长城的终点。明洪武五年(1372)置关,兰新铁路经过此处,是东西交通要道。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强烈爱国情感的诗。诗歌极力颂扬长城、运河雄伟壮丽,歌颂了申华民族的勤劳智慧。

诗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描写的是长城与运河。每部分皆为八行,结构相同,一、二行与七、八行诗句相同,三~六行集中概括勾勒长城、运河的雄姿。

诗歌每部分起始皆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交代了观察的独特方位:广裹的蓝天,俯视祖国河山;描述了观察的鲜活的图画:一幅奇异景象,赏心悦目。此景奇在何处,异在哪里?接着,诗人用四行诗凝练、形象进行了刻画。睹物思人,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诗人以设问的句式结束每段诗,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

本诗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形象生动。

教学建议

1·指导读书。

(1)初读感知。

初读课文,要让学生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明白、读流利。通过读课文,首先让学生谈谈课文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从而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接着,可引导学生自学本课的几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体会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以自由朗读课文为主,间以指名读、分角色读等形式,做到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2)精读感悟。

通过精读深思,重点让学生感悟长城与运河的奇异的景象,为什么称之为人间奇迹。。教学时,可从三方面着手:看图(或录像)欣赏;补充阅读;读文体悟。通过看图或录相,丰富学生的形象感知;通过补充长城、大运河的有关信息资料的阅读,让学生立体感悟长城、运河的雄姿。指导的重点是让学生读文感悟,读中练语感,读中受熏陶。

第一部分写长城的奇异:它像巨龙、连绵起伏,曲折婉蜒;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绵延万里;它是无数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谱写的不朽的诗篇。

第二部分写运河的奇异:它像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它“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纵贯南北五千里;它是几百万人民心血谱写的动人的诗篇。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像,感悟长城与运河的雄伟壮丽。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景色的壮美,语言的韵美,抒情的真挚。

2·熟读成诵。

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可从两方面把握诗的特点:一是内容上看,本诗描写了几幅图画;二是句式上看,一、二行与七、八行两部分上内容一样,三~六句两部分诗句表达句式一样。在掌握本诗表达特点后,让学生自由熟读成诵。在基本会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提醒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注意合理的停顿、重音。

3·迁移练习。

(1)学写一段话:完成课文后练习四,根据提供的词语,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2)仿写一段诗。

着重从两方面提示学生:一是写什么,可这样设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还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吗?(如:京九铁路)二是怎么写。可以仿写,一、二、七、八行与课本一样,即: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

北起,南到,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或祖先)。

4·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搜集歌颂祖国大好山河与人民智慧的短诗,在班级报栏内搞一次题为祖国颂的诗抄张贴。

提供依恋晴

转载自庐阳教育论坛

长城和运河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想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金碧辉煌的故宫等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壮丽雄伟的万里长城和气势磅礴的京杭大运河,近距离地感受长城与运河的雄奇。

(随机出示长城与运河画面,给学生带来初次视觉冲击。)

板书课题:长城和运河

二 、观察画面 初步体验

看着眼前的画面,你会想到那些词语来描绘它?

(如壮丽雄伟、连绵不断等)

三 、初读感知

过渡:通过阅读相关资料,相信大家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饱含深情、热情讴歌长城与运河的。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一定要给充分的时间)

2 检查自读效果,随机正音。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一部分各写了什么。(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

4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相机指导朗读时的停顿,努力读出诗的韵味。

四 自学生字新词

1 尝试自己分辨、记忆字形,互相交流启发。比一比,看谁的记忆方法好,记得准,记得快。

2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诗句,借助图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

五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语。

2 熟读课文。

3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 深入感悟课文,激发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感悟文本

教学难点:深入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观察想象 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指读词语

驾驶 谱写 曲折蜿蜒 不朽的诗篇

绸带 创造 连绵起伏 奇异的景象

2 齐读课文

二 精读感悟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和作者同样的激情。

1 学习第一部分

(1)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长城的多幅图片,师配以简单介绍。

(2)引导学生读诗文,体会长城特点。

1自读这一部分后思考: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2借助地图,显示长城由东到西所跨越的省份,深化学生对“长”的特点的体悟。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像长城的雄姿。

(3)师点拨,加深学生体会。

1诗中“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不朽”是什么意思?

2“奇迹“指什么?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怎样理解“祖先”?

(师生共同交流有关长城的建造、规模、作用等方面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4)指导学生美读,把自己体会到的对长城的热爱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尽情表达出来。

2 学习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及方法与上大致相同)

(1)图文结合,感悟运河特点。

(2)抓住重点语句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结合交流资料,教师进行重点点拨。

(4)指导美读。

三 鉴赏美读 延伸文本

1 谈话:我们的祖先,我们的人民还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我们能不能也尝试用诗一般的语言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奇异景象呢?

2师出示“下水文”,请学生阅读、欣赏、评价。

3 学生观察长城或运河图片,写一段话或仿写一首小诗。

板书: 1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奇迹 (像巨龙)动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市 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像绸带) 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简介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 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自燕国开始修长城起,长城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今天见到的是明长城,它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边。八达岭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长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游胜地之一。长城城墙高平均7.8米,顶宽7.8米,可以五马并骑,十列并行。

访问中国的旅游者,莫不想前往登临,一睹长城的雄姿。游览长城,公认最理想的地方是北京郊区的八达岭。出北京往西北方向,汽车行驶约1小时多,便到达海拔1000多米的八达岭。万里长城的居庸关雄扼八达岭的山口。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国方城以为城”,这是关于长城的最早的记载。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故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这就是俗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异族的侵扰,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课文中讲的这段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

万里长城是公元前7世纪开始修建的。当时,中国北方诸侯割据,他们为了防御邻近诸侯的侵袭,在各自的领土上先后筑起了一段段防卫墙。与此同时,燕、赵、秦三个诸侯国的北方,又与少数民族中以游牧为主的匈奴族为邻,为了防御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三国各自都在他们的弱方修筑了长城。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把一段段的长城连结起来,成了现在万里长城的基础。后来经过历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东起渤海湾的山海关,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到甘肃的嘉峪关,穿过崇山峻岭,山涧峡谷,绵延起伏,长约12000多华里,因而名为万里长城。

在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别是它不是一般的土墙,而是整齐的条石和结实的青砖砌筑的。有人计算,如果把明长城所用的砖、石和土方,筑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围墙,可以绕地球一周。不用说烧制这些砖石,就是把它们通过崎岖的山间小路送达修建工地,已经是一项十分宠大的工程。因此,游览长城的人莫不为先民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所感动。

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以及垛口

长城由关隘、城墙、城台和烽火台四部分组成。关隘一般都建在形势险要之处,居庸关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居庸关和八达岭附近的长城,城墙平均高7.8米,最高达14米,城墙的外侧一般都选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难。每隔不远,有一座拱门,称“券门”。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墙顶宽达5.8米,可容五马并骑。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组高出墙顶的方形建筑,是巡逻放唢的地方。烽火台专门传递军情。规定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如此传递,千里之外的敌情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使朝廷了解。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不要只把它理解为一个“口”。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齿形墙总的称为“垛口”

居庸关长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中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的中心,现在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在元朝时,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云台的券门内,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态传神;还有梵文、藏文、蒙文、维吾尔文、西夏文、汉文六种文字刻成的佛经。

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蟠伏在中华大地上。万里长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建筑工程,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万里长城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它纵横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曲折绵延长达6700公里,约有1.3万华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人们提到长城时,往往会把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在秦以前的战国时代,有许多诸侯国,像燕、赵、魏、秦、韩等,都在修筑长城,以便相互防御。后来,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把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才成为长达万里的、雄伟壮观的长城,也可以说是秦始皇统一后的一项重大的军事防御措施。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一样。在这长达万里的长城间,每隔一段距离都要建立起无数的箭楼、烽墩和关隘、方城等。在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上层顶部为平台,周围有垛口、望洞,便于瞭望和攻击,下层有砖砌的小房间,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和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许多烽火台。这是为传递军事情报而设立的,每当遇到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来。长城还有一个特点,即是在大约每隔10余公里处建造一个关城。关城口大小要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例如,居庸关就是建筑在北京西北50公里处的地方,它是建在一条长约20公里的深山峡谷中,地势非常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是古代北京城西北门户,位置十分重要。

在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座汉白玉石台,叫“云台”。原来云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是元代建造的,现已被毁掉了。在云台下面有一个六角形的门洞,门洞两旁石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和许多造型十分精美的佛像。那四大天王看上去个个目光炯炯有神,浑身充满着一种力量。在门洞里面有大量的石刻像,还有用汉文、西夏文、藏文等六种文字雕刻的佛经。这些雕像、石刻,也都是元代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八达岭是居庸关的一部分,它海拔1000多米,居高临下,地势险峻。由于八达岭一段长城特别险峻、雄伟,距离北京较近,所以解放后对这段长城进行了修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国内外人民经常来这里游览的胜地。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那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段城墙接着一段城墙,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像,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升;那高大绵长的长城,是建造在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之上,建造之艰难是无法想象的。这时,你也许会想:我们空手攀登长城都会感到很吃力,那么在古代没有任何建筑机械情况下,是怎么建造这样雄伟的长城呢?难怪人们赞誉,长城是人类活动的奇迹,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因此,长城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项目。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由于年久失修,大运河的运输能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在兖州、济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运河沿线的主要港口有济宁、徐州、邳县、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和杭州等。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河工程,计划在2000年底全面竣工。本次工程总投资14 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标准,底宽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达到3米。届时,千吨级船舶可由长江直达济宁,年通过能力将达到2500万吨,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350万吨,抵得上新建一条“京沪铁路”。据推测,到2000年,济宁原煤产量将达到5500万吨,每年外销2500万吨,都将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华东、华南,运往全国各地。

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28千米。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投入巨资,对苏北、苏南运河进行了整治扩建。投资10亿元,扩建了京杭运河上的谏壁、解台两座二线船闸和淮阴、淮安、宿迁三座三线船闸,消除了京杭运河江苏段的“瓶颈”制约,实现了京杭运河苏南、苏北全线畅通,为江苏及华东地区提供了一条南北水上快速交通大动脉。苏北运河(徐州蔺家坝—淮阴—扬州六圩口),全长404千米,纵跨徐州、宿迁、淮阴、扬州等11个县市,沟通了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等水系,是京杭运河上运输最繁忙的河段。本次整治,共耗资6亿元,基本建成二级航道,成为京杭运河上等级最高的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目前有苏、鲁、沪、浙、湘、豫等十多个省市的船舶航行其中,年货运量可达3亿多吨。徐州段最大通过量已达5500万吨船舶吨位,其中货物通过量达3500万吨。苏南运河(镇江谏壁—常州—南浔),全长224千米,贯穿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常州、镇江、无锡、苏州等县市,沟通了长江、太湖水系,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地区的省际河流相连。目前有苏、鲁、皖、沪、湘、鄂、川等13个省市的船舶在该段运河上航行。

本次苏南运河的整治工程,是国家在“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江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亿多元,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是我国目前内河航道建设的样板,成为我国目前内河建设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效益最好的水上主通道。目前,年货运量已超过1亿吨,超过江苏境内长江航道的运量,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3倍。航行船舶的密度超过了德国的莱茵河,是京杭运河上运量最大,密度最高的河段之一,刚建成的谏壁船闸日均船舶通过量已达10万吨以上。

浙江段(南浔—杭州),全长120多千米,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一般以东线代表运河的位置,河道狭窄、弯曲,终年可通机动船舶。近几年来,经过交通部门的整治,改善了航运条件,目前可通行300吨级的船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交通部和浙江省正计划将京杭大运河拓伸至浙江省东部的宁波港,此举将为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乃至内河航运的繁荣带来契机。规划中的杭甬运河长240余千米。位于杭州湾南岸,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水系,全线按四至五级航道标准设计,年通过能力将达4000万吨。本次对京杭运河的全面整治,将大大提高航运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水北调的大动脉,还极大改善和推动了沿河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长城和运河 篇三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前置预习:

1、读课文三遍,最好能熟读成诵

2、会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查字典理解课文新词的意思

4、查资料:长城和运河

5、搜集还有那些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结晶的古迹

教学过程

一、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二、交流资料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长城和运河的资料。

(2)通过了解的资料你感受到什么?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二、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指导背诵课文,齐背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长城和运河 篇五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驾驶(注音)指名拼读,齐读词语。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2、师:今天,我们要和飞行员一同驾驶飞机飞上蓝天,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情景?

师读课文

3、指名学生交流看到什么。出示图片(长城、运河)

出示词语: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指名读,齐读词语。师:万里长城大家很熟悉;运河不同于黄河,它是由人开凿、挖掘出来的,是人工河流。

4、出示课题,]www.[齐读。通过学习这首诗来了解这两大建筑。

二、初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同桌检查交流,及时正音。

3、重点反馈个别字词读音:

创造、首都、北京、中华民族、谱写

(1)开火车抽读,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2)齐读

4、将生字送回课文,分男女生再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个最能写出长城和运河特点的词语,用圈圈出。

2、指名交流

出示:壮丽。学习生字“壮”板书。

3、壮丽就是壮观、美丽的,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1)自读

(2)指名读,评价

四、细读课文,圈划词句,理解内容

1、再读课文,根据要求圈划词句。哪些词句写出长城和运河的特点。

(1) 自读,直划

(2) 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集体交流,出示: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借助图片读好词句

(1)图1:你们看,这就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她跟山脉一样,连绵起伏:同飞腾的巨龙一样,曲折蜿蜒;指名读句: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齐度读。

(2)图2:她东起河北省的山海关,山海关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西到甘肃省的嘉峪关,那里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雄关”,总长6700公里。长城气势之壮丽,跨度之长,难怪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指名读: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3)图3:谁已经能借助图片读好这几句话:(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学习“丝”,板书,注意笔画。

师补充:读得真好。是呀!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读出长城与运河的壮丽景象。师生配合读文。

出示: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丝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通过补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

(1)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间奇迹的。

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她长达6700公里,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她规模浩大、气势壮丽、历史悠久,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她传递了南北两地的经济、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奇迹。她们的建造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所以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2)根据资料,小组合作交流,你对长城和运河有了什么了解。

(3)指名交流。

3、现在让你们驾驶飞机亲自从高空欣赏祖国这壮丽的景象吧。

观看录象,直观感受。师范读课文。

4、交流观看感受。组织赛诗会,用各种形式读好全诗。(男女生赛、同桌赛等形式)

5、总结全文,通过朗读诗歌了解了长城和运河,她们都是人间奇迹。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壮丽的景象。

四、拓展练习

1、出示填空,练习说话: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万里长城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我看到京杭大运河像丝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从首都北京到天堂杭州。

中国还有哪些人间奇迹,说出名字,简单介绍。(乐山大佛、故宫)

我看到。

课外作业,查阅这些人间奇迹的有关资料,进行学习。

1、游戏激趣,比一比,再组词(看时间)

驾——架壮——状驶——使 谱——普

教学目标:

1、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驾 驶 壮 谱 创 华 丝 首 京 堂”11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并记忆“壮创华京堂”5个汉字。积累词语“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奇迹”

2、通过阅读了解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壮观,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歌。

2、能在熟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并通过适当的资料补充了解课文内容,并引导感受她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小学三年级语文《长城和运河》优秀教案 篇六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充分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二、小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到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

三、小组展示:

1、教师评价各组6号听写生词情况。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着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怎么样,从课文中哪里看出?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语句,谈一谈你们的认识和感悟。

一组同学感情朗读1自然段,谈对万里长城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二组同学感情朗读2自然段,谈对京杭大运河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3、这是课文中介绍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谁能结合你课下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了解。

三组同学介绍的万里长城。

四组同学介绍京杭大运河。

4、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工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自豪啊!谁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自豪感表达出来?

五组同学感情朗读。

六组同学比赛感情朗读。

5、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能够感情背诵就更好了。

七组感情背诵。

八组展示第一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九组展示第二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十组展示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图片,写的一段话。

十一组展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

十二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课前板书,展示时自己读后再组织大家读)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两项伟大的工程——长城与运河。其实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真是举不胜举。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的自豪!让我们再来一起自豪的背诵一下这首诗。下课!

长城和运河 篇七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 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引出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 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 诗篇。" "不朽"有哪

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10 "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 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5 指名读, 生评议。

16 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 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6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7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 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长城与运河》,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上一篇:躺在母亲身边阅读答案优秀3篇(躺在母亲身边阅读理解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材料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大运河的价
  • 长城英文导游词优秀5篇 长城英文导
  • 关于河北老龙头的导游词优秀11篇
  • 长城导游词300多字优秀12篇 长城导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社区矫正学习心得体会(社区矫正心得体会100篇)
  •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 2023年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优秀5篇 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 电影英文观后感(绿皮书电影英文观后感)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