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3-05-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使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t7t8美文号给您的好友哦。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 篇一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平均数(一)(P116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

(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

(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

2、导入

(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类似题

称之为求“平均数”。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

平均数

(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

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

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

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

1、例1:

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

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平均每组有多少个?

(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

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

总 数 ÷ 份 数

(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9+5+7+3)÷4

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

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

(3)阅书P116的例1

2、例2:

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

96分,自然常识100分。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

(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

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

总份数为什么是4?)

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总分÷科数=平均成绩

(2)练习:

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

三、运用

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

(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

(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

(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

(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

(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

2、列式解答

(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平均

每组植树多少棵?

(12+20)÷3

括号中只有两个数字相加,后面为什么要除以3,不除以2?

(2)书P117的试一试

书P118/2

3、深化

(1)5个同学身高分别为145厘米、150厘米、144厘米、

142厘米、14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在大于( )

厘米和小于( )厘米之间。

(2)小芳、小华各有一些书,小芳的书比小华多4本。要使

两人的书同样多,小芳应给小华( )本书。

(3)选择正确的算式

学校举行科技小制作展览会。高年级4个班,选出172

件作品;中年级5个班,选出188件作品;低年级3个

班,选出96件作品。平均每个年级选出多少件作品?

A.(172+188+96)÷(4+5+3)

B.(172+188+96)÷3

(4)书P119/8

四、回家作业: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 篇二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进行统计或分析统计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平均数。(板书课题)这节课,重点复习求平均数。

二、复习求平均数

1.平均数的含义。

(1)提问:谁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几个数量的平均数吗?

(2)下面说法对不对?

①前3天平均每天织布200米,就是实际每天各织200米。

②身高1.5米的人在平均水深1.2米的池塘里没有危险。

2.提问:那么,求几个数量的平均数需要哪些条件?平均数要怎样求?(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做“练—练”第1题。

让学生读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部分求的是什么。

4.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默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提问学生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提问:这两题在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列式不一样?说明:按照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解题时,要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正确列式解答。(板书:注意:找准总数量与总份数的对应关系)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三第1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算式的,(总路程除以时间等于平均速度)每一步求的什么数量。追问:为什么总路程是140×2?为什么时间是4.5加5.5的和?指出:解答时要认真看题,弄清题意,理解条件和问题的意思。

2.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三人的“平均成绩是110分”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求出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多少分?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追问:110×3表示什么?为什么三人的总分数要用110乘3?

3.做练习二十三第1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统计图的意思。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追问:为什么要用12做除数?说明:要根据问题要求的结果,确定应该用哪个量做被除数,哪个量做除数。

4.做练习二十三第14题。

让学生观察统计图。提问:你从图里了解了哪些情况?想到了哪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里估计一下,平均每月水费、电费大约各要多少元,并且说说怎样想的。指名学生交流估计的结果和想法。再让学生求出平均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三第8~10题。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5页。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方法:悟学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思考:(感动、感觉)

《课前小研究》

1. 整理自己家里的书架,怎么使每层书架上的数一样多?

2.2人1个小组比赛跳绳,并记下每个人跳的次数,和另一个小组比,说说哪个小组赢?

二、问题讨论:课前小研究的交流与汇报(感知)

师:昨天,蒙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课前小研究,请各小组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这2小题?

【设计意图:“悟学式教学”中强调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汇报交流的重要性,让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了课前小研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等途径,丰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感知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通过交流汇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材分析:(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从不相等到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三)拓展练习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令“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器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平、合理。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1、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设计意图:呼应开头,并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延伸,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悟学理念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出“五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从本节课的教学可知,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储备了“平均数” 的相关知识,因而我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课前小研究,让学生借助各种资源——同学的互助等,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主动建构关于平均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的本质功能。

悟学理念认为,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和发展,就必须教他们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经验”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是把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而是进行了创造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学生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感悟的活动内容,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这才是我们在当前设计教学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 篇四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 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

学法: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 浏览信息,引出平均数

1.引入信息: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2.感知平均数: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进行质疑: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可能会说:

a: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b: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c:怎样计算平均数?

d: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如果学生不能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可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平时生活中见到或听到过哪些类似的“平均数”,学生举完例子后教师可举“这次数学考试平均成绩是80分,说说这里的平均数,你们是怎么理解平均数的,是

不是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是80分?)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

1. 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师:我们每周都要开展“爱心回收站,争做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活动,这是一年级4位小朋友收集的矿泉水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收集的情况。(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学生说看到的信息老师板书统计表中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思考:怎样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能会说:先求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再除以4,或者会说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师:要求这4个学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也就是指假如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是同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

2. 出示条形统计图,探究方法: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图中的数据,说明横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个人收集的数量是多少,谁最多谁最少,请同学汇报)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教师板书:“不一样多”)

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板书“同样多?”)

活动要求:4人小组合作,可以看着统计图说一说,比划比划,页可以动手算一算。(学生以4人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交流算法

(1)移多补少法

师:怎么样才能让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同样多呢(或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想法) 请你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把小红的瓶子给小兰1个,小明的瓶子给小亮2个,如果学生说出先算他们的总数在除以4,老师可以让这位同学把他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那位同学的想法和这位同学的想法一样,请你演示给大家看一看,边演示边说。其他同学仔细看,看他的方法和你的方法是否一样,想一想他为什么这样做。(学生利用课件演示说明自己的方法)

师:谁看明白了?他是怎样移动瓶子的?(学生再次说明移动过程,课件用箭头出示移动的路线和数量)

师: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小红的多,小兰的少)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现在每个人的矿泉水瓶子同样多吗?(同样多)那同样多是多少个?(13个)(同样多的下面板书13个)13个就是他们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课件13个后面出线红色虚线)在图中红色虚线就表示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谁还愿意交流?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把你的计算过程(算式)写在黑板上。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可能会说: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小学四年级平均数课件》,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t7t8美文号。

上一篇:数学小学三年级优秀教学反思优秀5篇(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范例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
心得体会推荐
  • 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九篇(8篇) 数学
  • 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 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工作教学计划(
  •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心得体会3篇 大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社区矫正学习心得体会(社区矫正心得体会100篇)
  •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 2023年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优秀5篇 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 电影英文观后感(绿皮书电影英文观后感)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