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藏戏》教学设计优秀7篇(《藏戏》教学设计优秀7篇范文)

更新时间:2023-05-1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藏戏》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 篇一

一、聊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藏戏》(板书:藏戏)。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说到戏剧,老师特别想和同学们聊一聊你们知道的戏剧。注意请你用一句话把你想要说的表达清楚。生:(1——2名)

师:知道的挺多的。那老师考一考大家,长袖一甩,就能变出个脸谱,是什么戏?生:“川剧!”

师:好,老师还剪辑了三段著名的戏曲,同学们听听看,能听出它属于什么戏剧吗?播放唱段1、2、3学生回答

师:“还有一种戏,它广泛流传于世界的最高处,它叫?”生:“藏戏!”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生:“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

屏显:

……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哪两个词揭示了课文的重点?”生:形成和特色

板书‘形成’和‘特色’

二、说“戏”

师: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呢,课文哪些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啊?4-7(板书4-7)

师: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有三个词连接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请同学们快速浏览4-7自然段,看看谁最先找到。生:(那时候于是就这样)屏显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7段,自己练习借助关键词来复述故事。

师: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藏戏是用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的。那我们说“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这是不是藏戏呢?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知道熊谢巴吧?怎么知道的?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真会学习。谁来当一次熊谢巴呢?

师:请你用上关键词,可以加上动作,老师来给你起个头:(屏显)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师:其余同学请认真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听听是不是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师: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交流(2-3名)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的读一读吧(生谈感受后接着读相关部分)

师:从年轻的僧人到凶险的自然,从一无所有到58所铁索桥,从僧人到藏戏的开山鼻祖,屏显,齐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三、品“戏”

师: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藏戏了,那你们知道藏戏的特色是什么吗?

板书:戴面具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

师:在哪找到的?

师:自由读前三段,说说除了藏戏的这三个特色,你还读出了什么(藏戏剧中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师:能试着读出自豪感吗?指名读2名齐读

师: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藏戏的特色呢?8-20屏显问题:填空自学

交流

1.面具部分

a.概括: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b.展示面具:关于面具,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师生对,白色是什么面具,代表什么藏戏的面具还有,屏显欣赏

c.如果我本身就是戏剧里的一个角色,你准备给我佩戴什么面具,为什么?或者是送给任何一个人什么面具,为什么?(体会颜色象征意义)

2.舞台部分

a.概括:没有固定的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起

b.读了这一段,有没有特别的感受?谈对艺人的敬佩

师: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屏显,读:“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受下去。”

3.演唱部分: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师:哦,原来……屏显:“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四、评“戏”

师:学了《藏戏》这篇课文,藏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都对藏戏这一民族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作者是怎样使藏戏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呢?

1.详略得当,举例子哪是详写哪是略写。板书:详略得当

2.排比、反问,抓住了读者的心、埋下伏笔板书:排比、反问

3.师:同学们看,1-3和8-20都写的是藏戏的特色,那3和8段中间插入

叙述了藏戏的形成传说。这种叙述方法就叫插叙。板书:插叙

五、“入”戏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领略了藏戏这一特有的民族艺术。正如我们上课伊始了解的那样,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课下(引出作业)搜集藏戏以及其他戏曲艺术的图片、文字或者音像资料,先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多姿多彩”的戏剧艺术资料展览会。

《藏戏》教学设计 篇二

结束课堂回到办公室已是一身的疲惫,上午外出参加活动,中午改作业,下午连续上课,但还是勉励自己坚持在这儿留下片言只语。

《藏戏》一文没有接触之前,说实在的我也不是太了解这样的剧种,于是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教材,学在学生前面,与学生一同学习,虽然“藏戏”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但本课条理清晰,内容比较易懂,语文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本课,我按照“预习课文我先知”(链接藏戏的相关知识背景)“检查字词我夺冠”(引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还有文中一些比较少见的藏语,如咆哮、吞噬、婀娜、招徕、雄谢巴、阿基拉姆、唐东杰布等,小结理解词语方法)“课文分段我能行”(结合导语要求: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藏戏有什么特色?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美文品读我做主”(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段落,以导语问题进行自主研读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概括全文内容回归整体)“对比阅读我清晰”(引导学生比较《藏戏》和《北京的春节》有什么不同?有了充分的学习铺垫,学生还是能很清晰地说出两课在表达内容、表达顺序、表达方法和语言特色上的区别)“拓展知识我来试”(除了“藏戏”你还了解其他剧种吗?这个问题难倒了学生,可见课前对信息的处理和吸收能力弱,这时我把事先查找的有关“川剧”的资料介绍给了他们,就我们闽南地区而言,也有一些特殊的剧种,南音、歌仔戏、高甲戏,可惜孩子们都不清楚!)课堂环节衔接较好,学生参与度、参与面有进步。遗憾也有,一是在第四环节研读学习中,学生“自主”不够,教师牵引太多,时间耗费较长;二是对于教案原有安排的短文补充阅读无法挤进来。

《藏戏》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䥽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把握重点

(一)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二)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 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4.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藏戏教学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藏戏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搜集感兴趣的其他剧种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品戏

1、平时,你最爱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你爷爷、奶奶等老人最爱看什么节目吗?

2、你对戏曲了解多少?下面请同学们看几个戏曲片断,看谁你猜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戏曲。大胆猜,随便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3、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广泛流传于世界最高处,我们藏民族的传统戏曲,它叫——藏戏。在读这篇课文之前,你们听说过藏戏吗?好,我给你们搜集了一个资料,请大家看看。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看法?

二、整体感知,入戏

1、细心的同学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

2、出示阅读提示:“……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哪两个词和课文紧密相连?”

3、聪明的孩子抓住几个关键词,就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了!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形成,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特色?

4、1-3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三、复述课文,说戏

1、我们抓住了形成和特色,藏戏神秘的面纱我们就可以揭开。每场藏戏开始的时候,演唱者就会挂出这样一张画像,你们猜猜他是谁?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文4-7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根据。

2、每场藏戏开演前,雄谢巴会先从戏神讲起;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要说我们藏戏啊,那得从我们藏戏的戏神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3、稍作准备后,请两位学生“雄谢巴”开演了——(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4、复述课文时抓关键词:聪明的同学你想一想,这三个关键词来处哪里?

其实,这三个词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就是:那时候(关键词),唐东杰布发誓:要为百姓架桥。经过:于是(关键词),唐东杰布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结果:就这样(关键词),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他成为藏戏的戏神。

5、我们复述课文时抓文中的关键词,然后用上文中精彩的语句,就像他们一样,再加上自己的表演,就能复述的绘声绘色。

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把长段读成句子,把句子读成关键词,这其实是一种复述能力。

四、读写结合,写“戏”

1、藏戏的形成我们已经了解完了,它的特色是什么?最大特点是——演员戴着面具。

2、还有哪些特色?面具、舞台和时间。

3、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课文第8自然段到结束。看这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个?说明理由。

4、面具代表不同的角色,我给同学们收集一些图片,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角色吗?

5、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这些面具的特点真是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道,难怪作者说它“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也难怪它流传了600多年,有意思吧。其实,课文中描写面具的这段话也很有意思。读一读,你能从这段话里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先读一读。

6、本来这些段落可以合为一段,为什么作者用排比段去写面具?一目了然、个性鲜明啊,写作手法和面具的特征相一致了。作者真了不起,他把写法和内容相结合。

7、指导有感情朗读:看谁能读出这些面具的特点。试一试。每一种颜色,每一种面具代表的形象一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迥然不同的的感觉来,让老师闭着眼睛感受到这种种不同的形象。好不好?

8、除了课文中所介绍的面具外,老师还搜集了几个面具,让大家猜一猜,可不能白猜,要说出理由哟!

9、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7-20自然段,写批注。然后,再完成大屏幕上的填空题。

10、填完后,谈一谈你们特别的感受?

11、这样的藏戏在西藏高原上,随处可见,随时可听。藏族人民的那种豁达,那种豪放,那种宽容,甚至他们对藏戏的那种热爱。作者马晨明在西藏工作两年,可以说对这样的藏戏她看过很多场,但是我的明白的是她为什么在课文的开头连续用三个问句,她是真的不懂吗?(反问句是为了突出藏戏的特点,排比句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

12、有,还有那就是我们的藏戏,我们的藏戏以雪山大地为背景,每年的雪顿节也称作“藏戏节”。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

五、总结拓展,布置从业。

藏戏教学设计 篇五

课文分析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随着作者脉络清楚、有点有面、有详有略的描述,绚丽多彩的藏戏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二是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第二组文章都是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我感觉学生在学这一单元文章内容时,应该非常感兴趣,结果也正如我所料。《藏戏》一文,感受颇深。现将自己对本节课的反思随手写下来,可能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界同仁能够提出宝贵意见。

因为这篇文章极具民族特色,因此课的伊始,我采用了极富感染力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深受感染,然后也都纷纷介绍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藏戏的材料。接下来学生便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相关词语。然后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质疑,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比较难一点的问题,简单的问题随提随时解决掉,然后赏析文章,读一读,谈一谈感受,学生针对此环节谈得感受非常深刻,并对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收集的欲望。整个课堂被浓浓的藏戏包围。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例如质疑的问题不够深刻,学生的参与面不够广,评价不够及时等,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逐步完善。

《藏戏》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传统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大家看过戏曲节目吗?是啊,戏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根据地域的特点创造了众多的戏曲种类。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戏曲种类呢?(指生回答)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中国的戏曲种类确实很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我们烟台地区也有自己的戏曲种类,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指生回答或师答)对,就是吕剧。那大家知道藏族的戏曲形式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藏族人民的戏剧——藏戏。(出示课件)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藏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藏戏片段)指生回答。

3.是啊,藏戏都是戴着面具演出的,这也是藏戏的一大特色,那藏戏还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藏戏》。(板书课题:15* 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面的导语,看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生阅读)

2.指生回答,并列出学习要求。

3.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参照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解疑释难,记下仍不理解的问题。

4.指生提问,全班解决难题。

5.同学们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老师的问题。(出示课件:问题)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那么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藏戏的形成,课文中讲了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请同学们自读4-7自然段,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学生自读课文)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请同学们边听边想。

3.指生回答,并适时板书: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阿吉拉姆)]

4.他的出发点是要为民造福,并最终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从此,藏族也就有了自己的戏曲形式——藏戏,因此唐东杰布就被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戏又名阿吉拉姆。那么藏戏都有什么特点呢?

5.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前3个自然段,找出藏戏的几大显著特点。

6.那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藏戏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自读8-16自然段,看看藏戏的面具都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是啊,藏戏的面具色彩斑斓,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边说边课件出示)。那这些鲜亮的面具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指生回答,并板书: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多彩的面具。(课件出示)

7.藏戏的面具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下面我们再来接着看看藏戏的其他特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17-20自然段,各读一句,读出感情来。

8.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藏戏就是这样独具魅力,令人神往。它没有舞台,那在哪里演出呢?(学生齐答,适时板书:席地而坐 团团围坐)

9.如此热闹的演出可以持续几天呢?(生齐答)时间如此宽松,在演出中观众们可以在吃喝玩耍中看戏,所以大家都(随心所欲、悠哉游哉)。(板书)真是令人神往。

四、总结全文,理解升华

1.那藏戏又靠什么来传承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藏戏就是靠(一代一代师传身授)流传下来。

2.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有机会到西藏去的话,一定别忘了欣赏一下藏戏的热闹场面。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15* 藏戏

(阿吉拉姆)

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

戴着面具: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特点 没有舞台:席地而坐,团团围坐

演出三五天:随心所欲、悠哉游哉

代代师传身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 篇七

看了那么多辅导书,考试时字词题、阅读题还是做不出来;读了那么多读物,写作文仍然抓耳挠腮……家长常常抱怨孩子学语文难,没头绪。其实,作为基础工具学科,语文难在认清本质和规律。

濮家小学的鲍海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堂阅读课。虽说语文是综合性强的学科,每堂课都不可能只积累一种能力,不过她在认识语言规律上的侧重,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门。如果不能认识、掌握语言规律,那么无论小学还是将来,学语文都会很吃力。

课堂实录

执教人:鲍海淞(濮家小学教育集团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市优秀教师)

评课人:黄凤英(濮家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省特级教师、省首批科研型校长)

戴玉梅(濮家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

王国红(濮家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长、小学高级教师、省市区优秀作文指导教师)

内 容:《藏戏》

品“戏”

夏日的夜晚,现在的孩子喜欢做啥?答案不约而同:“吹空调,看动画!”

“你们知道吗?鲍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看戏。”星空是背景,草地是席,树上知了声声,台上美轮美奂的温婉越剧……

孩子爱听故事,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暗示老师:我们对戏“来电”啦!鲍老师继续“添火加薪”,大屏幕上连播了好几段“戏”:

长袖一甩,就能变出个脸谱,是什么戏?“川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示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这是哪出?“京剧,《苏三起解》。”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很清脆、很温婉、很熟悉,它是什么剧?“越剧!”孩子们这次绝对是异口同声。

还有黄梅戏,最经典的一段是?“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

……

“其实,还有一种戏,它广泛流传于世界的最高处,它叫?”

“藏戏!”课堂上有喜悦和骚动声。

匠心拆解

旁征博引

藏戏相比大众戏剧,稍微偏门一点。“先把孩子熟悉的生活经验引进来,让课内外知识互相补充。”鲍老师说,学习的过程,都是从陌生到熟悉,要孩子不惧怕,就要掌握运用以往经验的技巧。这样,孩子对课文很亲切,也能间接了解其他剧种知识,收获更多。

入“戏”

“细心的同学发现,这篇课文带星号,我们知道阅读课文要抓住什么?”

“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有个男生反应敏捷。

大屏幕上亮出“提示”:

……下面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默读课文,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色,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哪两个词和课文紧密相连?”鲍老师提问。

生一:“藏族。”

生二:“应该是藏戏的‘形成’和‘特色’。

“聪明的孩子抓住几个词,就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了!”

匠心拆解

细读课文前提示语

“阅读课文一般很长,有些段落需重点阅读,有些可能一带而过,怎么让孩子们学会抓重点?”鲍老师说,有很多小技巧的。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如课文前阅读提示,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说“戏”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每场藏戏开演前,雄谢巴会先从戏神讲起;这出《藏戏》,当然少不了“雄谢巴”。

老师稍作提示后,两位男生“雄谢巴”开演了——

要说藏戏戏神,那就是伟大的唐东杰布,下面由我来介绍他的传奇故事。

那时候(关键词),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很多船只被掀翻在江流中,百姓也不能过江。年轻时唐东杰布发誓:要为百姓架桥。

于是(关键词),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结识了七位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等,换来人们的善心和造桥的钱财。

就这样(关键词),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他成为藏戏的戏神。

其实,这三个词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匠心拆解

复述课文时抓关键词

学会抓关键词很重要,它就像你要打开一扇门得先找到门把手一样。

“把长段读成句子,把句子读成关键词,这其实是一种复述能力。”鲍老师说,很多小学语文学不好的孩子,到中学后他的理综成绩也不好,因为他读题时感到吃力,不能在有限时间内找准关键句词。

写“戏”

藏戏除了“演出时间长”和“没有舞台”外,最大特点就是面具了。

看着七彩斑斓、风格迥异的面具时,孩子们读了很多遍课文: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

为什么作者用排比段去写面具?学生们早已“入戏”:“一目了然、个性鲜明啊,写作手法和面具的特征相一致了。”

学生反复诵读,鲍老师精心讲解后,带来一道填空题: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填完词后,你们有没特别的感受?”

生一:我能感受到,艺人们很豁达,只要你来看戏,他就很高兴;

生二:藏民们很快乐,在吃喝玩乐中看戏,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很自由豪放;

生三:很亲切,仿佛身临其中,藏戏也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

匠心拆解

发现语言规律,感悟写法,积累语言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今天动笔有两种形式,一是做批注,还有就是做填空题。”从学生反映情况看,再一次证明这句格言的正确性。

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规律、感悟作者写法、积累佳词好句,这也是鲍老师课堂的“重中之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藏戏》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下一篇:初三数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初三数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内容)
心得体会推荐
  • 最新二年级语文下册工作教学计划(
  • 最新小动物散步教学反思 拉根线条
  • 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反思优秀9篇(
  • 最新小学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新高考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社区矫正学习心得体会(社区矫正心得体会100篇)
  •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 2023年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优秀5篇 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 电影英文观后感(绿皮书电影英文观后感)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