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生活德育最新6篇 生活德育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3-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该页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生活德育【最新6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的德育观范文 篇一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处于弱化状态,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体现。具体表现在:高校对在体育教育中实施德育重视不够,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难以发挥,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意识不强,存在“重健体、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未切实感受体育课德育的熏陶,体育课德育效果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大学生对体育课认知程度不够,高校体育教育价值观存在功力主义倾向。高校体育教育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使得高校体育课的德育功能难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发挥。

2高校体育教育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2.1转变观念,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重视程度

高校应加强对体育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视,重点做好两个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应制定和完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体育教师德育培训,通过对体育教师的德育理论、德育观念、德育方法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德育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2)加强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各高校应建立和完善体现体育教师德育绩效的评价体系,将教师道德素养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全面、客观、可度量和可比较的原则;同时,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评监督机制,定期对教师德育工作进行监导评估。

2.2强化体育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培育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育人职能

高校应多渠道地举办或外派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培训、德育学习培训,经常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动,如公开课、教研会议等,使体育教师转变德育观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实提高教师的德育素质,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在培训内容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体育教师中的培育,同时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相结合。

2.3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体育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体育教学过程由开始、准备、基本内容教学和结束四个环节组成。体育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强化细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个大学生的心灵。开始阶段,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应严格出勤考察,并与平时成绩挂钩,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准备阶段,通过分组进行竞技性游戏、播放反映体育精神、体育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体育精神。教学阶段,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根据各类教学内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计划:例如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与田径类的教学内容结合;将团结互助、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地结合等等。结束阶段除了总结教学内容,重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讲评,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能够在身体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体育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由体育技能成绩和学生德育成绩两部分构成。体育德育成绩可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上课出勤、遵守纪律、文明礼貌、意志品质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在这个指标体系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主体由教师、学生两类主体构成。这样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以往只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成绩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化育人,对学生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入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5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文化生态。

2.5.1鼓励和规范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增加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次数

大学生群体性体育活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前,各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主要为团队参与为主、个人竞赛为辅的竞技性项目。如大学生冬季长跑月、趣味运动会、各种球类争霸赛、健美操比赛等团队形式的比赛。群体性体育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树立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增强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应制定制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组织工作,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加强指导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加强裁判队伍的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的裁决,培养大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参与性最高、响应最为强烈的活动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现为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学生可以作为竞技者、服务者和参观者,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在参加或观赏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启迪和教育。应注意细节,加强组织和引导:赛前,加强宣传发动工作;赛中,加强组织管理工作;赛后,加强的表彰工作。

2.5.2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

大学体育社团基于广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成立,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大学社团管理制度,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先进内容作为考察和发展其成员的重要内容,发挥体育社团的宣传教化、舆论引导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体育基础设施完善与否是大学体育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全面提升大学体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师生的实际需求修建体育场馆和设施;其次,制定制度,专人负责,保障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正常使用。为大学生体育活动做好基础保障工作,为大学生德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2.6重视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育界先进人物及事迹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是最为直接和学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对大学生的影响则更为突出。

3总结

浅谈德育教育范文 篇二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德育渗透 德育教育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努力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作为自然基础学科的数学,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更加注重数学的趣味性,也更加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德育渗透“渗”的途径怎样?该运用哪些手段和方法呢?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注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因此我们要将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在史料激励中渗透德育

所谓史料激励法,就是运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后世人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 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要早四百多年。因此,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

(二)在数据材料分析 中渗透德育

教材中,有许多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有许多应用题是描述我国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其主要方式是前后、左右对比,通过数据对比,反映变化的大小和快慢,这些素材本身就是好的教育内容。例如,在给学生讲指数、对数函数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搜集有关国民生产总值的题目,让学生惊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从而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青春。

(三)在数学规律揭示中渗透德育

数学自身充满矛盾、运动和变化。如已知与未知,直观与抽象,特殊与一般,……。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例如,待定系数反映了已知与未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数形结合揭示了直观与抽象的联系;数学归纳法反映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事物间的种种辩证关系,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蕴含着很多潜在的德育因素,只要我们肯做有心人,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灵活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同样可以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

(一)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热情。

(二)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德育

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协作,共同思考。这样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学生领悟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三)在课堂即时评价中渗透德育

在课堂中,会出现某些思想教育契机,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些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产生极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在不经意中对学生的教育,其效益胜出师生的一次长谈,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篇三

关键词:学校体育特长生 思想品德教育

前言

正在进行的激情似火的欧洲杯,即将举行的充满神秘色彩的2008北京奥运会,将体育融入了整个社会。不管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还是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不管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还是追求自由的自由职业者,对于他们来说,体育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正在享受着体育带来的无限激情与乐趣。

电视新闻、报纸杂志、网站博客等媒体是现代人接触体育、了解体育最便捷的途径。通过媒体,我们可以了解各项国际重大赛事的盛况;通过媒体,我们可以学习很多感人的体育故事、体育精神;通过媒体,我们也听到了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兴奋剂、打人、斗殴、吸毒、嫖妓等事件偶见报端。有人或许会出来辩解,体坛大腕是世界级的大明星,他们的行为受媒体关注程度太高,没有私人空间,个人压力太大。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借口,这是体育道德问题。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影响极广的职业,运动员对外作为一个国家的优秀代表,对内作为社会大课堂的“教员”,他们更加应该注重自身形象,为大众当好表率。因此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非常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1年颁布了《运动员守则》、《教练员守则》和《裁判员守则》,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是加强体育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体育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体育界流行一句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句朴素的话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体育道德、体育精神的重视。事实上,我国体育健儿在近几年的各项重大国际比赛中,发扬了平等、友谊、拼搏、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体育精神,展现了我国运动员顽强、诚实、团结协作的体育风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体育道德所取得的成就时,也不能忽视目前体育运动中所存在的诸多道德问题,正如我们上面所提:有的运动员弄虚作假,如隐瞒实际年龄,职业运动员参加业余比赛;有的运动员贿赂裁判或对手,或者服用违禁药物,以“赢得”或“保持”胜利;有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辱骂对手、裁判。制造事端,甚至大打出手;有的运动员甚至做出有辱国格的事情;等等。我们不得不痛心地看到,体育道德的滑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消极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示:必须加强体育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教育,提高运动员的体育道德水平。

学校体育特长生看似一个小群体,但其绝对人数并不算少。据1997年教育年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有93万所中小学校,2.3亿左右的中、小学生,全国有2.45万所体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从事业余训练的学生有520万人。学校体育特长生是在体育方面获得一定发展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优势和爱好,在体育的某一项或几项专门才能方面得到突出发展且相对稳定,初具实力的中学生。他们是未来的运动员,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他们不仅会为夺金牌、拿冠军而拼搏在中国体育赛场,而且还将在世界级体育赛场把中华民族的体育精神风貌展现于全世界人民面前,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道德状况以至民族精神的国际形象。然而,目前因为受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和体育界的体育道德现状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也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作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把体育特长生作为选拔优秀运动员的重要途径。不仅要通过多方努力使他们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而且绝不能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学校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道德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必然会对从事体育专业的学生、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他们产生道德困惑、价值冲突。

今天的学校已经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学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缩影。学校体育特长生走入学校校园,给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活力,给学校带来了不少的荣誉和较高的社会效益。他们经过学校的教育,也逐渐形成了一些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但中学体育特长生的总体思想品德状况还是令教育工作者担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在人类社会和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与以往对那种“无我”、“忘我”的社会责任感的强调不同,今天的中学生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独一无二,时时处处不曾忘却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中学体育特长生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的认识比较偏激,往往重自己而轻集体,训练的动机和目的十分狭隘和功利,他们关心自我,追逐名利,只讲权利,不尽义务,极少考虑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他们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赛场代表学校、市、省、国家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但他们缺乏责任意识,缺乏自我负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没有责任能力的人。这种情况导致了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旦有重大比赛,还必须由专门人员或机构对这些特长生进行一些紧急的培训。如某学校为参赛队员在大赛前加紧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进行责任感的培训,以使他们在赛场上能自觉地尊重裁判、对手和观众,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

(二)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传统的“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的原则受到了质疑。体育特长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个人利益成了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与之相伴随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思想和行为也滋生蔓延开来。如在比赛中,队员只求突出个人表现,不顾集体配合,在场上相互埋怨,随意闹情绪。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时需要其他队员进行陪练时,很少有人自愿出来作“绿叶”。他们在参加训练比赛中,很少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密切联系,不顾全大局,认为作“红花”才有出息,想到的只是自己参赛。

(三)满足现状,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

自信心是体育竞赛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对体育事业探索追求的动力。自信心是进取心的基础,丧失自信心的人很难积极进取,缺乏进取心则难以突破自我,挑战成功。

对于中学体育特长生来说,他们在给自己定位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水平和潜力。比如水平较好的就与成绩持中的相比,成绩持中的就和成绩偏下的相比,成绩偏下的就和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学生相比,总之,每个人都能找到比自己差的“参照系”。通过这种比下有余的比较,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点。他们易于满足现有的水平状况,缺乏自觉、主动的训练思

想。在他们看来,能够维持现有的成绩和名次就可以了,不必那么努力、刻苦地训练。

(四)丧失诚信,弄虚作假。

诚信的缺失是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学校体育特长生在平常训练竞赛过程中也出现不诚实守信的问题:参赛资格异化、以大打小、使用违禁药品。

在省、市的比赛中,参赛的中学特长生一般分为不同的年龄组、不同的体重级别。在能冲击奖牌或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不惜视诚实守信于不顾,通过各种不正当的行为手段,在资格报名与审查中进行钱权交易,由同年龄组换到下一个年龄组进行以大打小的比赛。有时一名运动员在上届运动会上参加乙组比赛,到了本届运动会上又同样参加乙组比赛。而那些服用违禁药物的学生,过早地呈现出人体的第二特征,有的女中学体育特长生因服药过多而出现声音男性化、长胡须等不应有的男性第二特征,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五)自控能力差,易冲动,不讲文明礼让。

学校体育特长生在体格上明显优于普通学生,这种体格上的优势被特长生作为欺负一般学生的资本,经常在学校、同学之间发生打骂、斗殴现象。

有关统计表明学校中出现的打骂斗殴事件近七成有体育特长生参与或与之相关联。这种打骂斗殴的起因往往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有的事情小得简直可笑。即使是发生了打架、斗殴的事件,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经常以各种理由狡辩,认为同学对他们说脏话,侮辱和侵犯了他们,他们才采用武力进行正当的报复行为。

特长生的自控力差、易冲动,不懂文明礼让,对学校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六)作风懒散,纪律涣散。

现在的学校体育特长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不做家务,娇气十足。由于有身体素质或运动天赋的资本,进入特长生行列,他们对勤学苦练的认识十分狭隘,认为这是没出息的训练方法。他们在运动场上经常偷工减料,不按教练布置的训练要求和质量完成训练任务。

特长生在学习、生活上也较为懒惰。在学习上,他们以参加体育训练为理由,经常不按教师的要求按时、按量完成课后家庭作业。据学校教务处统计:不交家庭作业次数最多的是体育特长生。在生活中,他们的作风也比较松散,纪律性不强,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按班级规章打扫卫生。

二、加强学校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学校体育特长生是作为主体在学校学习和训练的,但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他们未来的发展程度、发展方向一方面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观努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校、教练、教师、家庭以及社会等方方面面对他们施加的教育与影响。教师、教练对特长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文化教学和运动训练(包括体育竞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承认,对待这项任务,体育教师、教练还是比较重视的,翻开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教练的教案,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无须讳言,虽然观念上比较重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予以解决。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要加强对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转变对学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观念。

1、树立“全面发展”的体育观

学校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学生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主要是通过体育打下基础的。在今天,我们所要培养的人“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要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热爱世界并使这个世界更有人情味;学会在创造性过程中并通过创造性工作来促进发展。”

一直以来,“体育就是体质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增强体质为主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也一直是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体质教育就是“以体为对象,以育为内容,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可以得知,这种体质教育只注重对学生运动机能的培育,而没有或较少注意到对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忽视或无视体育精神的教育对体育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这样一个事实,从而使本应生动活泼的体育变成毫无生气的机械训练,所培养出来的也只是四肢发达的动作技能的载体,而不是一个体格健全、有思想有道德的人。它是以牺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完全放弃体育教学中传播体育文化的目标,影响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为代价的。

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看,体育要培养的人已不能再只停留在身体的健康体质的增强上,而应该更向前迈进一步,即不仅要满足人们身体健康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我们进行素质教育,要培养的也不应该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而应该是具备较好的体质、健全的思维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的人。对体育而言,近20年来,体育思想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涌现出了诸如技术教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等等。尤其是受国内外竞技运动飞速发展的冲击和体育强国储备体育人才的思想及实践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体育传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等注重竞技体育思想的载体;又由于受到终身教育理论的影响,人们的体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并逐渐认识到:身体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不只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生的一部分,是生活的必备内容之一。这表现在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上,即学校体育应逐步克服过去片面强调体质和运动技术的缺点,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方法能力和体育精神,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精神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澄清对体育认识的误区,树立全面发展的体育观。

2、树立“身正为范”的教师观

中国传统文化有“为人师表”一说,正人先正己,榜样示范性是教师的一个显著的职业特点。加强教师、教练员的道德建设,这是教师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应树立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荣誉观、节操观。而目前在体育界,我们看到有许多教师、教练的品行甚至还比不上学生。单从兴奋剂的滥用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运动员是在教练员的唆使和指导下服用的。因为运动员金牌和奖牌的数量将抬高教练员的身价。如今。学生的体育成绩、特长生的训练、比赛成绩也成为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教练之间互相评比、攀比的项目,为此有些学校、教练认为不编造就吃了亏。在省、市运动会上,为了获取荣誉。学校、教练不惜谎报年龄,以大充小,或冒名顶替,或租借其他高水平运动员。

身为教师、教练,不正确履行职业道德,只求个人私利的满足,牺牲了运动员的长远发展,甚至践踏体育精神,这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大忌。应该牢记自己的天职是“育人”。而不是单纯传授运动技术的师傅或匠人,不是旧社会练把式带徒弟的师爷:更不能假公济私、,为一己之私而毁灭学生的前途和神圣的体育事业。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中学特长生与教练的关系,除了具有一般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外,还兼有师徒关系,因而在对特长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

与传统教育一样,传统体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等级森严,学生没有独立人格:由于教师、教练是知识、技术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教师、教练自然就是中心,一切教育、训练过程都以教师、教练为中心来展开,再加上社会制度的原因,在对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教练具有绝对的权威,教师、教练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中学体育特长生对教师教练只有服从,无条件地接受教练的一切安排、训导。如果特长生对教师、教练稍有不恭,教师、教练可打骂特长生或体罚他们。在这种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师、教练和学生的关系不可能是平等、和谐的,他们之间只能是一种教和学、管与被管、发号施令与绝对服从的关系。

(三)从体育道德标准的建设做起,更新、充实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不能没有内容,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确定要依据体育道德标准。体育道德标准就是人们评价体育行为的根据或尺度,是评价体育行为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荣与辱的标准。它是体育实践的重要内容,不仅规范着体育发展的方向,而且是衡量和评价体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忽视体育道德标准在体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产生各种体育不良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道德标准具有社会历史性、继承性和阶段性,所以体育道德标准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继承性和阶段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不同的阶级的体育道德标准具有不同的内容。目前,我国社会主义体育道德标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爱国主义

事实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必须围绕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因为国家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实体,一般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最高集体利益,个人或团体在竞争中奋力拼搏和积极参与的首要动力就是一种国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一个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精神风貌常常代表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胜利,无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胜利。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羽毛球队等,无数事实表明,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将体育道德转化为良好的体育竞赛意识,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2、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与其他道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集体主义,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决不能在对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放弃集体主义教育。

可以说,目前体育道德领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问题,无不与人们对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动摇有关。有人认为,集体主义就是要求个体的牺牲,它不仅剥夺了运动员、教练员等体育工作者应得的利益,禁锢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而且也是使体育运动得不到长远发展的绊脚石。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没有看到集体主义与个人和个人利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集体主义并不否定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恰恰相反,集体主义要求应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反对不尊重个人和个人利益的行为,反对不切实际地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的行为。

体育运动中所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诸多不道德现象,根源不在于人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在于割裂了个人与集体的联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整个体育事业对立起来。因此,从思想上来说,要克服体育运动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3、奉献精神

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越要争创佳绩,越要强调人的精神境界,不能过分强调金钱作用。我们应该看到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有价值,如国家利益、国格、人格等。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在这方面是有着光荣传统的。众所周知,几十年来国家乒乓球队征战四方,先后涌现出容围团、徐寅生、李富荣、蔡振华、邓亚萍等诸多世界名将,为祖国赢得了极高的荣誉,但就在他们的背后,却有一群默默无闻的陪练队员。他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高额的奖金,为了模仿其他国家运动员的不同打法,甚至不能有自己的技术风格。他们一生注定没有多少机会代表祖国参加世界大赛,但他们仍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学校要通过这些感人的事例,引导他们懂得:无论什么人,只要你选择了体育事业,就不能患得患失,就应该有不计名利、奋勇拼搏的敬业精神,只要这样才能为祖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公平、公正意识

公平是体育的本质要求。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顾拜旦认为,精英完全出自平等,因为在比赛中仅仅取决于他身体的先天优势和取决于他的训练意志所达到的水平。为此,在每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奥林匹克》规定运动员和裁判员要宣誓遵守体育道德和公平竞赛的态度。公平、公正也是现代社会有秩序发展的要求。

要教育学生恪守体育锻炼和比赛的原则、不搞歪门邪道,一切训练和比赛活动都要体现公平、公正。要自觉反对一切野蛮行为,抵制歪理邪说、封建迷信。不制假、不欺骗、不隐瞒,不行贿受贿,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5、拼搏精神

竞技体育中的拼搏进取精神十分突出,对培养当代中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推动力。正如有人说:“体育,是一项可锻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由它可以发现崇高、博大的精神境界。为祖国体育事业拼搏,流血流汗夺冠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为祖国做贡献,他们的光辉形象震撼着整个中国、整个世界。”对于大多数中学体育特长生来说,虽然已经有了些体育专长,但仍没有掌握高、精、尖的运动技术。但拼搏精神不能以技术水平来衡量,而是渗透于体育的方方面面,对于普通学生都是这样,更何况体育特长生。

6、竞争意识

体育道德要求人们具有积极、主动、勇敢、进取的精神,要求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们必须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不断超越自我,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体育崇尚拼搏、鼓励竞争,竞争是体育的特征,没有竞争便丧失了真正的体育精神。“更高、更快、更强”之所以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体现了竞争的精神。要让中学体育特长生意识到。等待他们的是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他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但竞争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道德的体育竞争是指在符合同一规程、规则、践约及社会法律、道德的行为。公平,是竞争道德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权利平等、人格平等、机会均等,荣誉和利益公正确认。竞争活动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是要守法,遵守国家的法律与法规。合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都是影响公平竞争的不道德行为。

7、合作意识

体育,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很强的集体性。一个国家、一

个地区或一个学校的体育代表队代表着这个国家、地区或学校的整体荣誉,也是其相应的竞争实力的一种表现。我国体育代表队参加国际性比赛,代表的不止是我国的体育发展水平,还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一种表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水平进而发挥出整体水平。

8、规则意识、法纪意识

在体育竞技中,运动员违规违纪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因使用禁药或兴奋剂而被禁赛和取消奖励的丑闻不断。骇人听闻的球迷暴力事件也屡禁不止。这种种现象均是运动员或球迷遵规守纪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体育比其它行业更加崇尚公正、平等,没有公正就没有真实,“不以不正当手段取胜”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圣誓言。

对体育特长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可以提高其法制意识,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各项运动都有自己的规则、竞赛规程、评分标准等,运动员必须服从裁判的判决。裁判员也要接受仲裁、运动员、教练员及观众的监督,在竞技场上没有特权和偏袒。体育教学、训练也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操作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即使一般性的身体锻炼,也要讲规则、守纪律,否则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培养其道德意志,提高其体育思想境界,也有利于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学校体育特长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体育特长生也不例外。通过课堂教学,他们可以对一些基本的道德问题、价值判断进行澄清。对他们提出道德规范的内容要求,要求他们对诚实守信、文明礼让、勤学苦练等道德范畴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对特长生进行分析、指导并予以正确评价,使特长生对体育道德规范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道德规范是对体育T作者道德行为的体育社会关系的基本要求和概括,是判断体育从业人员的行为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也是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首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传授体育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手段;二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采取正确方法,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并能做到持之以恒,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三是进行体育精神的教育。三者缺一不可。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更应该促进学生体育人格的形成,使其成长为一个具有体育精神的体育人。

其次,通过其它各科教学渗透。在教学中,遵循“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原则,深入挖掘各科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体育特长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再次,通过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教练有牢固的教书育人的思想,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充分利用特长生对体育的热爱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

小结

总之,在当今体育道德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时候,学校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也同样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体育特长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德育的具体 篇四

关键词: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26-03

作者简介:郭现军(1969-),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基本前提。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以大学德育实践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以科学性、合理性为原则,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内容体系。

一、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依据

从根本上说,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大学德育的实践经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现有大学德育内容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基础上,构建起能适应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新的体系。

1大学德育内容体系的发展

大学德育内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德育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198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学德育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教育。十四大以后,大学德育中又增加了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此后,“98”方案中又增加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即在大学中又增设了《法律基础》课。“05”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确定大学德育内容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大学德育内容也理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构建新的体系,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长期德育实践的经验

对大学德育内容进行调整,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也是我们总结长期以来大学德育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经验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及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政治轻生活、重理想轻现实、重社会轻个人等缺陷,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合理发挥,也不利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大学德育的育人功能来说,由于我们一贯强化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所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却并不尽如人意,道德缺失的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并不少见,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的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客观地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他们在礼仪规范、心理健康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增加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就应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必然选择。

3现代社会生活的推动

德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伴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学德育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构建一个能真正面向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以充分发挥大学德育应有的功能。

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大学德育承担着对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教育的职能,即培养合格公民的职能。现代社会的合格的公民,不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要合格,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制观念,要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健全的心理,要有高雅的精神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培养现代公民这一德育目标,以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作为教育内容,构建起新的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

4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而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则要求我们对德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求我们要构建起一个新的大学和谐德育的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价值目标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相应地,大学和谐德育也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个体成长需要的统一为目标。我们要把满足个体成长的需要即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大学和谐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就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一个大学生,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来说,我们就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大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大学和谐德育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笔者看来,这些原则应包括德育内容与德育目标相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统一的原则、各司其职与整体和谐相统一的原则以及原则规范与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的灵活相统一的原则。

论德育的重要性范文 篇五

2000年,作为未来的象征,它影响着人们的心态,激发着人们对它积极的思考、谋划,引发起人们对它美好的憧憬与向往。

对我们国家来说,从现在到2010年,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设计了远景目标;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在这样的背景下,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德育的发展,思考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问题,认识它的意义,谋划它当前的改革,设想它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的准备

迎接未来世纪要做什么样的准备?科教兴国,教育为本。迎接未来不抓科技不行,抓科技不抓教育不行。抓好教育,要抓好科技教育,又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保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邓小平早已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回顾历史与现实,展望未来的发展,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邓小平这一论断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以往的国际竞争,主要是战争形式,强国以炮舰手段,掠夺弱国。未来世界范围内,仍有竞争,但主要是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市场就是“战场”,商品就是“武器”。要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要提高人的素质,生产出精良的“武器”。为此就要提高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就必须要依靠教育,依靠道德教育、依靠科技教育。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教育改革上。”[1]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作出论断:谁掌握了21世纪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迎接未来要做的最好准备,就是抓好教育,包括科学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对科技和教育(包括德育)作用要重新估计,不能静止地、停留在当前的视野内去认识,而应以发展的眼光,从未来的视角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条件下科技和教育在生产中的巨大作用,更要看清它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与日俱增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看到21世纪。21世纪,一个“全新文明”即知识社会的文明,或信息时代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将或迟或早地展现在各国人民面前。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第二次浪潮体力型经济”将过渡到“第三次浪潮智力型经济”、“超级符号性经济”。“知识的作用、意义和本质发生根本变化”。知识(广义知识包括数据、信息、意象符号、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成为“经济的主要资源”,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不再是“物”而是知识,高科技工业中机器和产品,其作用的有效性“以月或星期来计算”,“速度经济”将取代“规模经济”。知识信息的发展和分配,将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和权力活动。[2]“知识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的每十亿分之一秒的推移而增加”。[3]与此相关的,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美国学者刘易斯在论到21世纪教育时指出:工业时代的推动力是能量(石油、煤、原子能),信息时代的推动力是信息;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陪衬,在信息时代是基础。[4]但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科学技术教育,还应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连托夫勒也认为,广义的知识包括“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金钱万能”,将被“知识就是力量”所代替,轻视知识作用,对财富的“物质至上主义”,“除了职业教育外,其他教育都是浪费”,“文科和生意成功毫不相干”等观点都是错误的[5]。21世纪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知识、智力方面,也表现在理想、道德方面。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尤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只重科学知识教育,轻视思想道德教育,只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等,都是错误的。重视德育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就提出了“学会关心”,会议总报告的题目就是《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面临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带来的种种全球性问题,会议认为:教育的使命是要培养未来一代又一代新人,使他们关心这些全球性问题,具有面对这些问题的责任感、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也“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健康”,“从为私人利益而学习转变到强调为公众利益学习”,因此决不能误以为到21世纪,只要科技教育,德育就不那么重要了;也不要误以为只有我们才重视德育。各国人民都“需要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教育哲学。这包括一个新知识观和学习观,一个与21世纪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一个对待21世纪教育的地位和新的政治和经济道路”。[6]

二、当前的德育改革与德育现代化

社会是个系统整体,社会现代化是整体中各要素的全面进步。现代化包括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当然也包括德育现代化。德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要保证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又是推动整个现代化的力量。德育的现代化,要求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与德育改革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德育要现代化必须改革德育,改革就是按德育现代化的方向、要求去改革,改革就是为了德育现代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的德育(包括德育学科)发展也开始了新的历程。现在的德育已经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德育了,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由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诸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社会环境中的德育。特别是现代社会中经济体制的转变、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决不能误以为可以淡化德育,恰恰相反,这一切赋予了德育以崭新的意义,并向德育改革、德育现代化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它必然要求德育思想的转变,必定引起德育地位、德育功能、德育价值的变化,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课程、德育方法和形式,以至整个德育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经济、现代科技发展对德育论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新课题,而现代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也为德育改革和德育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科学理论和现代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德育现代化,加紧德育理论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德育工作者的历史性任务。

从德育实践和德育理论自身发展说,也要求德育作进一步改革,并为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现实基础。现有的德育,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很多,但未收到预想的效果。这里的原因很复杂,需要联系整体社会大系统及系统的各个要素加以分析,才可能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就德育自身说,其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在总体上说,现有德育模式不适应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这是根本性的矛盾。具体说,我认为原因表现在多方面,如:(1)德育观念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德育目标要求、德育内容等方面的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能适应当代青少年发展的要求。(2)德育实践没有以德育理论为指导,违反德育规律的现象到处可见。这里说的是“没有以德育理论”来指导,而不是说“没有德育理论”。平日经常有一种议论,说“德育理论脱离实际”或“德育理论滞后不能指导德育实践。”这类问题也确实存在,但是对已有理论没有运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3)德育理论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高,因而不能适应德育改革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前面提到的一系列课题,还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例如,适应时展要求的道德准则、市场伦理规范究竟有哪些?这类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现代化发展对一般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如何转化为对青少年学生德育要求,如何使这些要求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实现等等,这些是需要社会学、伦理学、德育心理学、德育哲学、德育论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而从德育科学研究的现状看,现在主要是各学科独自作战,而德育现代化发展则迫切要求我们联合攻关、综合研究。以上是对德育和德育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作的一些分析,但并不否认我们在德育和德育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我认为德育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已为进一步德育改革和实现德育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现实的基础。从新中国诞生到60年代中期德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10年,学校教育受到摧残,德育完全沦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学校德育走上正轨,德育理论研究逐步正常开展,德育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鲜经验,形成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思想、理论,为德育学科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德育理论的源泉,应予高度重视。现对德育已有的成绩初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80年代初开始,高等师范院校在总结以往学校德育和高师教育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当时需要开设了“德育原理”课程。这对把“德育原理”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说来是个重要开端,对推动德育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1983年开始编写、1985年正式出版了建国后第一本《德育原理》教材[7],在八院校合作的“德育原理编写组”会议上,原教育部长董纯才提出编写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德育原理”。

(3)德育理论研究得到顺利的开展。“”以后,“六五”以来,中经“七五”、“八五”,德育研究项目一直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成为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方、学校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计划。由于统一规划,使研究经费的投入有一定保证,研究力量得到有效的组织,陆续出了一批研究成果,为今后的德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理论。

(4)8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布设了德育原理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经过十余年的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了德育原理专业教学和科研人才,促进了德育研究和德育论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思想、理论、研究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5)编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地方性的德育理论期刊和报纸,在传播德育理论、普及德育原理教育、交流德育信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也是德育学科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资料。

(6)建立了德育原理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全国性的德育学术团体有: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全国中学德育研究会,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地方上的学术团体更多,至1995年,全国80%的省市成立有德育研究会。在研究机构方面,1991年中央教科所成立了“德育研究中心”,至1995年,全国1/3的省教科所先后建立了德育研究室。

(7)在全国大、中、小学分别开设了政治课、德育课、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

(8)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六五”、“七五”以及前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研制出全国性的《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并分别于1993年、1995年正式公布实施。在“六五”、“七五”大纲研制期间,大大推动了有关学校的德育改革和德育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支德育研究队伍。“大纲”的研究和贯彻实施,为各级学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和社会德育网络逐步形成,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发展。多年来,广大实际工作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德育经验。例如:创建各种类型的德育基地;建立校外辅导员制度,扩大德育队伍;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各种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发德育环境课程;德育与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结合等等。(10)德育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重视德育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研究结合,出了一批研究成果。重视德育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史等方面的著作。重视当代国外德育现状和德育理论研究,翻译编写出版了前苏联及西方国家一批德育著作和比较德育研究著作。由于开展了德育学和其它学术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学科交叉研究态势,如德育心理研究、德育哲学研究、德育评价研究、德育与文化的研究、德育艺术研究、德育工艺学研究、德育社会学研究等,并且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数量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由于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德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在一系列德育理论问题上均有所开拓、有所突破、有所进展。例如关于德育本质和德育过程方面的研究,德育的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在德育目标内容方面关于个性发展的研究,关于培养思想品德能力等问题的研究,在德育课程方面开始重视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关于建立德育网络和德育管理的研究,以及德育评价问题的研究等等,都有显著进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社会发展和德育自身发展都向我们表明:现在是需要,也有可能从“现代化”视角对其加以分析、研究了。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德育,当前应当对自己国家已有的经验、思想理论,作系统的调查、整理,对其进行哲学的思考,促使其进一步提升。对历史上的外国的德育,也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对“德育现代化”的理解

上文已提出,当前德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德育现代化,已有的德育思想、理论中有的就是现代化的德育思想、理论,要以“现代化”为参照来对已有的成果、经验作哲学思考等等。那么究竟怎样理解“德育现代化”的涵义呢?德育现代化是德育改革和德育发展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一种目标,同时也是德育改革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实践活动。作为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实现,即是现代化运动结果,就是现代化了的德育即现代德育。

现代德育或德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这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现代化”。这是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德育是从历史上德育发展来的,是历史与时代的共存体,德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其发展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体。但现代德育不是对历史上德育简单的承袭,而是在现代社会基础上发展的,带有时代特质的。现代德育与历史上的德育因有共同的属性而相联系,又以其根本不同的特质而相区别,这种特质就是“现代性”。简单地说,现代德育是具有“现代性”特质的德育。“现代性”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构,是现代人的社会属性和现代社会人的属性。“现代性”是对现代德育特质的高度概括,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德育“现代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点:德育的“现代性”集中表现在德育目标,德育本体功能和德育的内在价值方面,成为现代德育区别于古代德育的根本标志;“现代性”作为德育的整体特质,还表现为现代德育所具有的其他许多特征,如全民性、发展性、科学性、民主性、世界性、革命性等方面;现代德育的这些属性是从总体上全面地反映了现代德育特质,而不是仅指德育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方面的属性;所有这些属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当前的德育中,随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属性愈益显著;德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这些属性不断增长、发展,日益显著化的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现代德育是这些属性高度发展的结果。德育现代化是一个运动过程,又是运动的结果。作为运动过程说,现代性具有相对性,作为结果是达到一定规格标准的产物,具有绝对性。德育现代化是这种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现就现代德育各个属性,分别作简要说明。全民性:德育对象不再限于学校学生,而扩展到每个社会成员,学习化社会每个人都接受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同时也相互教育。当前,作为社会成员,要接受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我们将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目前已开始形成社区德育网络,全国形成大的德育网络。

发展性:德育由过去的限制性、规范性的德育转变为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发展性德育是以培养现代道德主体,促使主体德性发展为中心。发展包括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8]在德育活动中,确立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者组织引导下,双方共同参与;主体——发展性作为根本指导原则,贯串德育过程的始终和过程。受教育者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确立,不再是建立在对年长一代教育者的信任上,而是以理性的思考为依据,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哲学、现代伦理学、现代德育心理学、德育社会学等学科,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德育规律,促使德育实施的科学化。

民主性:每个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参与教育的基本权利、义务、责任。在现代德育过程中,不应是“道德权威”或“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在教育者组织、启发、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共同参与德育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相互教育,教学相长,品德共进。

终身性:社会每个成员不仅仅是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接受教育,而是终身地受教育;随社会生活发展,每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力”,都要自主地学习,自我教育。

世界性:德育的现代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结构,也表现为德育是民族文化产物、具有民族精神,同时,现代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面向世界。既把优秀的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现代化大潮,同时又在世界性现代化中得到更新和再生。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也就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革命性:现代社会中,德育不是保守的因素,现代社会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德育的不断变革,德育的变革又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上述各属性都是德育“现代性”表现,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前的德育改革,总的说,就是要向“现代性”的方向改,这也就是向德育现代化迈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德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又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因此,我们的德育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德育现代化。

四、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

为了说明对德育论学科建设的设想,先回顾一下该学科发展的状况。

近十几年来出版的德育论学科教材和编著,名称多为《德育原理》、《德育学》、《德育论》之类,或称《德育学教程》、《德育论教程》等。其内容大多是德育的应用性理论和方法,有少量的内容是关于德育哲学的。新中国成立前,1944年国内学者姜琦著《德育原理》,主要论述道德体系,道德实行的程度,道德的目的等。1948年吴俊升著《德育原理》,主要内容是德育的意义、构成、与智、体关系;品格的意义、结构、分类、价值与改变理论;道德论,包括道德哲学基础和社会基础;德育实施的方法、途径、学校教育的组织。1976年台湾龚宝善编著《德育原理》分两篇:上篇“学理之探讨”,从儒家三纲八目出发论述道德涵义,德育与哲学的关系,德育任务,实施途径等;下篇“德行的实践”,主要论述内修与善群,以求合乎“八目”。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欧阳教出版了《德育原理》一书,该书对德育作了多学科的分析以建立德育原理的学术基础,试图将理论分析应用与实际评价兼顾,以建立适切可行的德育原理。由上述可见书名为《德育原理》的颇多,但人们对其内涵理解并不一致。建国后“德育原理”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德育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对伦理、哲学虽涉及,但份量很少。新中国成立前以及70年代后台湾学者的德育原理编著,伦理或道德哲学的内容多,这与开设“德育原理”课程目的有关系。“大学教育系开设德育原理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本身对道德的知与行的修习涵泳;二是学生日后有关德育课程或活动的教学与指导的专业训练”[9],70年代前较偏向于前者,1970年后,偏向于第二种目的。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是怎样形成的,有三种看法:(1)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2)从伦理原理、教育原理交集组合出来的;(3)是多种学科如教育学、品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分化与综合的产物。笔者认为从现象看是从教育学“分解”或“细化”的结果。但若从深层的原因看,即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看,则是当代学科发生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如何理解这个问题,对认识研究方法是必要的。既然是多种学科分化综合的结果,在研究方法上,就不能单纯用演绎方法,即将教育学原理演绎为德育原理。演绎的方法与把德育论视为从教育学分化出来的观点相关。德育既是多种学科交叉整合而产生,因此宜用多学科整合方法加以研究;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用归纳方法对德育实践中的经验、事实进行理性思考,由经验升到理论。

当前为了建设好德育论学科,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区分伦理与德育,从而区分道德哲学与德育哲学,区分伦理学对象和德育学对象。伦理原理、道德哲学应是伦理学对象或道德哲学的对象;德育学的对象主要是道德教育问题。

第二,就德育学科内容说,缺乏结构性的状况要改变,从现在的内容范围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从发展看可能形成三个分支学科。三个层次或三个分支学科是:

德育哲学:是高层次的德育原理或“德育解析原理”,研究德育本质,社会、德育、人三者关系,德育的目的论、功能论、价值论(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德育本质);德育过程论,这是从动态方面在总体上研究德育的一个层面,包括过程的要素;德育论学科性质与方法论研究;德育学范畴研究;德育论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研究等。

德育原理:相对于德育哲学说,这是“德育应用原理”。主要研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课程、德育原理与方法论,德育体制。应用原理是对德育哲学理论选择、分解、综合的结果,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的结果,是在理性综合中把握现实,是联接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德育工艺,这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和工艺学的统一,在综合运用多种相关学科原理基础上,对德育流程中各可操作因素进行分析、选择、组合、控制,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要重视对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这并非否定应用研究的重要。有关“德育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无形中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思想障碍。对此,前文有所涉及,但要消除这种障碍,一要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有合理的期望,二要充分认识理论研究的作用、价值。所谓对“理论的应用价值抱合理的期望”,就是要根据德育哲学、德育原理、德育工艺三个层次理论的内容性质不同,在发挥三者对德育的指导作用方面,有合理的要求。德育工艺是研究德育操作体系的,对德育活动具有直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功能,德育原理是实施德育的规范体系,是一种“思想上的规定”[10],对德育活动具有思想准则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是德育的形而上学,是超越感性的抽象理论,是“脱离”实际的根本性原理,具有理论上的或哲学层次上的指导功能。德育哲学本身不具有直接的操作指导功能,因此要求它如同德育工艺那样,直接具体地指导德育操作就是不合理的,如同要求德育工艺学作德育哲学层次指导一样,是不合理的。因此合理的期望,是依据不同层次的理论,充分发挥其各自的指导作用。

德育哲学既是“脱离”实际的,重视研究它有何意义呢?这里说的“脱离”是从科学的抽象意义上说的。一切科学来自实践,归根结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实践,回归实践。但在人们对世界的科学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脱离”实际。如恩格斯所说:数学“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11]列宁认为“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2]日常的观点认为这种抽象的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价值,但如果我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便能理解抽象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它不是直接、具体指导德育的实施、操作;但是它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教育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全面地指导着整个德育,包括对德育的方向目标价值观、德育过程的组织等作理论指导。以上是我对德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认识,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希望。既然现代教育是“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13]那么它的任务必然是开拓性的,也是艰巨的。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然要求教育,包括德育的现代化,也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包括德育工作者的现代化,这样才能为培养新人而承担起促进德育现代化的重任。我们只有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努力的工作,来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注释:

[1]袁运开:《“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著,陈峰译:《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4、19、20、31、44、74、38页。

[3][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刘炳章等译:《力量转移》,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93页。

[4][美]刘易斯著,施良方译:《21世纪的教育》,瞿葆奎主编:《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5]《创造一个新的文明》,第31、50页。

[6]以上引文均见“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王一兵译“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7]该教材由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南京师院即现南京师大等校协作组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自我教育力”不限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的愿望、需要、方法、习惯等——作者。

[9][台湾]欧阳教:《德育原理》,文景出版社,1986,第34页。

[1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8页。

德育的具体 篇六

关键词:小学;德育管理;问题及对策

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校内外学生思想道德具体教育网络,尽量做好道德教育工作。[1]这对培育有文化、有理想以及有道德的社会建设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可是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小学道德管理中的问题

1.德育目标太抽象

大部分学校领导以及班主任和德育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视智育而忽视道德教育,有些教师甚至觉得,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形式,不存在实际意义;同时认为对于社会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思想道德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在教育过程中追求表面化以及任务化,产生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教师都采取哪里出问题治哪里的方法。

2.德育内容比较缺乏科学性

德育内容所具有的科学性就是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容易被学生内化以及实践。各个时期的具体德育内容具有差异性,德育内容应该和主流社会精神一致。[2]可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大部分只是照搬以前的内容,将养成教育当作学校德育全部内容,缺乏创新时代精神,具体表现在学校受教者所具有的主体性以及师生关系所具有的单向性。该道德教育缺乏平等性,所以必然会使教学效率低下。

3.德育方法比较倾向于“成人化”

很多小学的德育内容比较假、空、大,未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所以成人化倾向非常严重,教师口头教育比较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抽象,德育内容小学生很难接受,所以教学效果非常差。除此之外,德育内容比较空洞,不具针对性以及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

4.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在信息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尽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新技术和条件,可是同时也使德育工作更加困难。网络给德育以及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所采取的具体对策

1.建立全考核制度,让教师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并没有解决好应试教育往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转化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学校领导都认为智育属于硬指标,而德育属于软指标,所以比较忽视德育工作。虽然智育以及德育具有相同的育人目标,就是促进校园学生身心发展,可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侧重的。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方面的觉悟,使学生可以判断是非美丑,明辨善恶,具备优良道德。

2.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让德育渗透进别的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里面

新课标里面明确要求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之所以进行新课改,就是为了培育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给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行学科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效结合一下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感情状态和具体价值观、过程和方法。所以,应该重视学科课堂教学这一德育渠道,对其他学科德育资源进行开发,在别的学科实际教学过程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科课堂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各科教师应该依据教材特点,于备课以及上课过程中,将教材德育内涵挖掘出来,有效结合教材知识以及德育内容。

3.合理处理网络信息给德育带来的影响问题

在网络信息发展迅猛的今天,小学生必然会接触到网络文化。网络属于双刃剑,可以给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可是也会对学生思维方式以及道德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到其身心发展。学校应该对上网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采取合理的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管理措施应该到位,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以及应用网络技术。

对学校来说,德育工作属于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工作人员必须清楚认识小学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勇敢地面对挑战,对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不断的探索。这样才可以让学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地发展,培养出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价值观和时展以及国家建设相适应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房秀忠。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探讨[J].科学导报,2013(13).

上一篇:高考加油励志祝福语句子精选3篇 高考加油励志祝福语句子精选3篇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职员个人工作自我总结 职员个人工
  • 六一儿童节幼儿活动策划方案通用版
  • 高一下学期个人总结范文1000字 高
  • 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书完整版模板6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章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