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最新15篇 教师相关文章

更新时间:2024-05-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本文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5篇教师文章,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教师文章范文 篇一

疫情期间教师心得感悟文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上教学成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利用教育信息化改变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积极尝试。

不知不觉线上教学已经三星期了,反思近期我线上教学行为,我的有效做法:

1.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教师统一认识怎样上好课?要网上学习、同伴互助、教学反思,提升专业能力。家长统一认识线上教学,需要家长大力配合。学生统一认识线上上课和家里上课态度一个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教师、家长存在线上教育技术问题,会在群里提问,熟悉的教师、家长会立刻截图,语音帮助,大家一起想办法,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2.聚焦课堂,注重实效。根据二年级学情特点、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四位教师教研、集体备课,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方面老师一起制定辅导计划。教师备课更充分,投入大量经历备好一节课。我们二年级数学通过线上课堂班级联播上微型课,丰富多彩的线上资源:图片、视频、动画,比正常课时间短、教学容量小的课,教师模拟日常的教学情境,和学生有网上互动,如:连麦、输入答案、回复数字表达情感、游戏、当堂检测、教师课堂上点名表扬激励学生等,对学生来说,现在还是新奇而独特的,更是具有趣味性和诱惑力,激发着学生兴趣与求知欲。

3.三方合力,效果显著。线上学习虽说缺少了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的互动性和监督性,可能因为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数学知识家长也可以辅导,所以我们大多数家长全程监督以及配合老师的各项安排和布置,90%学生同样能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作业正确率高。个别学生存在问题,教师指出,家长能立刻能督促孩子改正,并再次发给老师,老师二次批改后再次鼓励性评语发给学生。老师用教学魅力、师德魅力感染家长、学生,家长护航育人做得更给力。

反思:线上学习缺少了课堂上与老师面对面的互动性和监督性,一、二年级如果没有家长的帮助,30%学生不能有质量完成网课。家校配合,家长当好‘助教’特别重要。学习内容挺丰富的,但对于自控力、自理能力弱的小学生来说,课程的学习,也需要家长大力配合。不单单是开电脑,进直播、拍照上传作业等“技术活”,还要督促孩子听课、写作业、订正,给孩子讲解错题等,帮助孩子保质保量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一整天“助教”当下来,家长深感不易,同时也担心,自己复工后孩子如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疫情期间教师心得感悟文章

为了让孩子们在疫情爆发期间停课不停,我们在前几天就进行了钉钉网络直播的培训。培训后,我也在班级群中进行了家长观看钉钉直播的使用方法。培训完了之后,昨天我们在班级钉钉群进行了一个试播。

在试播过程中发现了诸多问题。很多孩子家庭里头没有电脑,用家长的手机来看的话,出现以下问题,网速跟不上。有很多家长反映总是卡,我播的画面看不到,声音听不清楚就过去了。手机屏幕太小孩子,看不清课件儿,时间长了眼睛疼。

在试播过程中,我就发现跟孩子们的互动很少,我只是在关注着我如何使用这个钉钉直播,把我要讲的内容讲出来,讲清楚,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但是呢,我只是盯着电脑屏幕看,看不到学生,即使有对话框,但是我不能一心二用,无法关注到孩子的学习,这就得依靠家长了。可是呢,家长们一直在调试着电脑或手机,也无法关注到孩子。然后孩子和我,我们中间是完全割裂的状态。老师不能根据孩子的表现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的重点,难点方法。总之就是说,我只是在讲而已。

因为昨天钉钉试播的效果不好,昨天晚上跟家长学习了利用河南省教育厅的网上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尽量利用电视去看。今天就让学生利用电视去看,但是呢,家长们看完之后,在群里头都反映一个问题。就是说老师讲啊讲,没有给孩子们留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记忆。有文化基础的家长在孩子网络学习时,学习后都能够按照要求去做,甚至查漏补缺,及时再次讲解,有很好的效果。可我们班大部分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不能做到。

疫情期间教师心得感悟文章

庚子之初,新春佳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非常时期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难关。各个岗位的一份子都竭尽全力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秉持着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原则,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和吉林大学开展线上教学的要求,于宝君也和同事一起开启了自己的网络在线教学之路。他深知这是师生教法创新、学法改革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疫情之下,网络之上,初次尝试,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在线授课,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在线教学的尝试

在线教学中可利用的平台很多,除了我校合作的超星等之外,还有腾讯课堂、钉钉、企业微信等多种平台可供选择。到底选哪个平台,成为首先要抉择的问题。从2月4日收到学校的通知开始,于宝君老师仔细分析了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过程的需求,逐一尝试、筛选直播平台。先后试用了超星、Zoom、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10余个平台。与家人一起逐一试验。初步选定了腾讯课堂作为主播平台,并以课堂派作为备用平台。

为了确保所选的平台经得起考验,于老师特意提前主动联系学生,在2月10日组建了课程群。并在2月15日、23日先后进行了两次试课。并根据试课中反馈出的问题,形成了书面的在线教学方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在线授课方案》。在方案中,详细地写明了在线教学所需的平台及注册方式、教学流程、课前准备、课后答疑、异常情况的处理等。

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努力,2月24日的开学第一节课,于老师和60名同学圆满顺利地完成了1小时40分的直播授课,确保每一个同学做到了

“停课不停学”。

二、在线教学的总结

24日开课第一天,学生和老师都充满了期待。因为前期的充分准备,第一堂课的效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课程直播过程顺畅,课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主动向老师咨询求助,师生联系更加紧密。这也触动了授课老师对网络在线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虽然这次进行在线教学本是因疫情之需,暂解决燃眉之急,但相对传统教学,它也有着传统单纯现场教学中缺少的教学优势:

1.开课前的师生沟通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课前准备,提升了授课的效能

此次在线教学,在开课之前,借助QQ群和直播平台,将课程的介绍、学习方法、需要安装配置的软件等内容提前介绍给学生,并且通过远程的方式手把手地指导个别学生安装配置开发环境。开学的第一节课,上课效率和效果都有明显的提升。

2.及时、有效课后辅导答疑,拉近了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次直播课程结束后,老师安排了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学相关内容。下课后,就开始有学生通过QQ咨询学习中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文字回复、远程桌面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3.准确获取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方便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第一节课后,老师布置了自学第二章中的一节——“Java基本数据类型”的课后任务,第二天,信息系统专业18级的张荣芊同学通过QQ向老师反馈学习感受“因为有C语言的学习基础,整个第二章自学起来感觉都不困难”。老师迅速地根据这个反馈意见,通过QQ群要求大家自学整个第二章,并在周五之前,通过投票的方式,反馈这一章中每个主题掌握的情况。进而根据大家的学习情况反馈,及时地调整讲课内容和课堂计划。

三、在线教学的个人心得

1.做好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第一次试课时候,同学反馈,听老师讲课有杂音,于宝君老师意识到需要专业的设备才能保证授课效果,于是购买了直播用的麦克。还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购买了数位板,用于授课中的板书。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直播的效果。

2.要认真选择和测试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是有效开展在线教学的核心技术支撑,所选的平台要有能够提供充足服务资源的能力。面对市面上众多的在线教育服务平台,到底哪个好用,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课程特征选择,并且要对拟采用的平台进行充分的测试。在第一版的《授课方案》中,选择了某在线教育平台作为直播的备用平台,结果在第二次测试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直播便中断了。因此,我们在选择直播平台时,一是要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二是对所选的平台,一定要和学生一起进行两轮以上的测试,把直播中断事故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3.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和设计好书面预案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二

【关键词】农村初中 语文 阅读 兴趣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74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主要有以下问题:学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足够的阅读量积累、语文教师的引导不充分、检查阅读质量的方法不具针对性等,上述问题导致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针对这样的阅读教学情况,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想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阅读,让他们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先决条件。

1.常用阅读法。

该方法分三个步骤进行文章的阅读以及理解。首先,开始阅读文章以前,先弄清文章的体裁,接下来按照具体的体裁分析文章里面的人物设定与情节进展,以便找出文章的阅读重心。比如进行《故乡》的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由闰土与杨二嫂命运的走向来对文章的故事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文章的主线;其次,分析与研究文章中的核心字、词、句、段落,让学生由文章的细节入手,理清其主题思想和情感线,像是关注文章里描写动作、语言、情景的细节。例如:进行《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时,教师应提示学生关注菲利普夫妻的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细节,并从这些细节拆解他们的为人处世原则,摸清资本主义社会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人情冷暖;最后,以作家的写作背景以及心理变化为切入点,分析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深意。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中,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鲁迅先生写作的社会背景,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了解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

2.精读法。

该方法是教师让学生认真、细致的阅读指定文章,以便让他们深刻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内涵。另外,语文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进行精读的具体做法,像是:带着某些问题进行文章的阅读、通过参考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与过程、进行阅读时的具体步骤等;还应让学生在阅读时,对重点的语句进行标记,以便找出文章的结构脉络。

二、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

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应联系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思考方式,通过融景、融情、融理于教学之中的方法,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

1.融景于教学之中。

农村初中生对于文字信息的阅读以及理解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教师应该尽量用一些图片、画面等直观的形象来加深他们对文字的分析与理解。由于学生会用非常主观的视角来看待教师展现的图片、画面等,因此如果教师可以把实际存在的自然景观带入阅读教学里来,会比直接阅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推动他们进行自发阅读。例如进行《观潮》的教学时,由于地处农村,所以学生没有真正见识过钱塘江的潮水,只能通过文字来对那种景象进行联想,根本无法感受到潮水那种水天一线的壮观景象。如果语文教师能向学生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或者播放相关的影像,就能帮学生建立起潮水的直观形象,再阅读的时候,就可以轻松理解文章中的很多细节。

2.融情于教学之中。

语文阅读本质上是人和人交流的手段,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就是和先人的交流;阅读现代的文学作品时,就是和现代作家的交流。尽管这种交流是以文章为载体进行的,而且还是完全单方面的,可是却是有效的吸收过程。像是学生通过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大致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学生会将蔡桓公的经历作为警戒,对每件事都认真严肃,绝不大意拖拉,更不会拒绝面对自己的失误,这样才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3.融理于教学之中。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所以,教师应该向阅读教学中有目的性的渗透道理教育。因为农村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差一下,教师应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文章来阅读,这样才能有效的实现融理于教学之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指点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之后教师将这些阅读资料以书签的形式插入课堂教学之中,提升学生对其中道理的认识,这样可以有效激发他们进行阅读的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阅读综合能力

1.营造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环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阅读教学的时候,同样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依靠自己的阅读和分析,体会文章的深意,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价值观。阅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学生、文章、语文教师之间的交流过程,当然该过程里有非常复杂的交流关系,像是:学生和文章、语文教师和文章、语文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等。不过,上述交流的核心仍然是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时的自主性。语文教师要营造将学生作为主体的阅读环境,就需要在教学时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像是选择阅读资料的自由、和教师的思想存在区别的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等,保护他们阅读的主体性,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探讨阅读资料的内容,从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2.以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进行阅读教学。

学习其实就是在已经拥有的知识上添加全新的知识。对于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它是一个十分慢热的过程,这里涉及的文字、词语、句子、思想等只能靠意会,像是有些颇具深意的散文诗,要进行很多次的重复阅读才可以解读出其中的深意。所以,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联系他们的学习、心理、个性特点进行阅读教学。

3.拓展阅读的空间。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三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思维个性

因材施教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很多老师可能会说:“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一个语文老师要面对的学生有那么多,怎么可能进行因材施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艰难,受到的限制非常多,尤其在面对高考这样的压力下。”但是,因材施教真的是大家理解的那样吗?因材施教并不是说老师要面对面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然后针对每一个学生提出一整套教学方案。而是找到学生的共性和特殊性,面对一堂课时不要采取唯一的标准。

老师上课时不妨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发言,一是写一个自己的感想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这样的话,喜欢或者不喜欢口头交流的同学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二、联系生活,加深人文关怀情感

人文关怀感是文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一个精神层面的目标,对于人的长远发展和进步有着内核性的作用。当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的实用性被利益化,语文服务于考试的功用被极度扩大,学生学习语文对人文情感的思考和感知被这样的诉求掩盖。不关注生活,如何谈语文思维?脱离生活的语文是无根之木,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肤浅的认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老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联系生活,加深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

举一个例子来说,课本必修1里面有巴金先生写的《小狗包弟》,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对过往的一种深切的反思和歉意,表现了巴金先生身上人性的善良和光辉。老师在讲解时,不妨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小生命的形态和遭遇,如猎杀藏羚羊、虐待动物事件等等,然后再结合一些动物救助志愿者的事迹进行对比。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是非观,这些信息的传达可以让他们由文章推及现实,更加理解生命的可贵和

善意。

三、鼓励提问,锻炼学生交叉思维

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问题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每一次进步都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个常常被提及的经典例子就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任何学科都需要培养的能力。传统语文教学是以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老师讲授、学生接收。但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和判断能力,只是附和、追随老师所讲的道理和认知。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的交叉锻炼,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语文思维的发展与成熟。

举一个例子来说,必修3有贾谊的《过秦论》,语文老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都会强调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也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但是,高中生不仅学语文,同样也在学习历史,如果学生问:“是不是只要秦始皇和其子孙施仁政,秦就不会灭亡?”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回答呢?首先,老师应该肯定他的提问,指出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并表扬学生不仅认真学习了语文课,还把历史知识运用起来。然后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回答时就不能只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应该兼顾其中的历史知识,因为文史是分不开的。但老师如果不能给出一个充足的答案,不如告诉学生可以自己下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再进行交流。

四、精读名篇,深化阅读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培养学生一定的深层思维,也就是要通过文本解读出作者在文章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解读名篇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用这些典型的文章,慢慢带领学生培养起自己的文章解读能力。因此,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注意一些名篇的精细解读。比如,说教材上的文章一般都极具代表性,老师应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从文本中理解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必修4的课本中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文章很难懂,不仅是因为文章本身所包涵的思想难懂,还有就是老师在讲解鲁迅先生文章时常常忽略了背景导入,这阻碍了对文章的理解。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里有着深刻的社会反思和现实痛感,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因此,老师在对《拿来主义》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文章写作背景的导入以及鲁迅先生本身历程的导入,并且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该慢慢来,这篇文章其中的意义不止一层,老师应该逐步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剖析文章,强化自己的语文思维。

教师文章范文 篇四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班主任老师!

又是一个腊梅花开的季节,我们这些当年的同学相聚了,这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坚守的日子。五年前高中毕业时,我们与班主任约定:除非特殊情况,每年春节我们全班师生一定在家乡相聚,让大家共叙师生情、同学谊,共话人生路……

当年活泼调皮又聪明的“小猴子”,每次都是我们聚会时的活宝,他从来都是“语不惊人誓不罢休”,如今的他已在读研。可是今天却象是逢霜的叶子,低垂着脑袋一言不发……女主角漂亮大方的晶晶,已在一家大公司当业务。往日叽叽喳喳的小嘴巴,也象是上了锁,班长那少年老成的脸上,神色凝重……本来性格稳重的团支书,这会儿更象个兄长了,他已在北方的一个企业上班,特地赶回来了……在同学眼里爱哭爱笑的我,此时早已未语泪先流,老天似也在为我们鞠一把伤心泪,淅淅的小雨和着我们的泪水,滴滴敲打在心头……

…………

“老师好”“同学们好”随着一声问候,一位中年老师映入我的眼帘,他就是我们早已如雷灌耳的模范老师,我们新来的班主任吴老师。初看之下毫不起眼的他,朴实无华,一双睿智的眼睛炯炯有神。这一节数学课,直上得让我们对他刮目相看,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上任一个星期后,他便对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爱好了如指掌,针对各个同学不同的进度进行指导。他的目标是:高考时不拉下一位同学,让全班52位同学全部考上!在他信心十足的鼓舞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人人都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去。

两年的日日夜夜我们相伴着走过了。这期间他的母亲生病住院了,他却没拉下一节课,只是拖着疲倦的身躯,忙碌地穿梭在讲台与医院之间,他的每节课,仍是那样认真讲解,其中的艰辛让全班同学无不为之动容!等到他的母亲病愈出院,本就清瘦的他,又瘦了一大圈,同学们都心疼他,他却只是憨憨地笑笑:我这是轻装上阵啊!

他是个独生子,父亲早亡,妻子多病,晚婚的他儿子尚小,坚强的他用双肩挑起了工作与家庭的重担,他是个真正的汉子,坚强的男人!三尺讲台是他的全部生活,52位学生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那年我们全班如愿以偿地全部考上了。同学们主动地聚在一起,共同为这一天的到来庆祝!那一天,我们敬爱的吴老师高兴得象个孩子,与我们一起嬉笑、一起欢乐!男同学们高兴的欢呼声,女同学们激动的闪闪泪光,还有老师那欣慰的笑脸,永远永远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呜呜呜……”一阵低低的哭泣声,把沉浸在回忆中的我唤醒,班中当年的“小不点”小倩,忍不住哭出声来了,这下女同学们个个泪如雨下,男同学们也泪眼盈盈,我们最敬爱的吴老师竟在一年前不辞而别,永远告别了他深爱的讲台,告别了他挚爱着的学生,还有他那未成年的儿子,他那白发的老母亲和深情的妻子!这一切怎么不叫人悲痛欲绝?45岁本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可是他却这么匆匆忙忙的走了,来不及告别一声就走了……

那是一个同往常没有什么两样的早上。

第一节是他的数学课,他早上起来也没有一点不适,只是在办公室时觉得有点疲倦,他同邻桌的老师开玩笑:我是不是老了?怎么没来由的觉得有点累?那位老师还问要不要休息,不然叫别人调课,他只是笑了笑说:“没事,我行”。谁知道这句话竟成了他的临终遗言!当他来到教室门口,推开门时一手按住腹部,昏倒在离讲台只一步之遥的地上。老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往医院,可是他却再也没有醒来,急性胰腺炎就这样夺走了他的生命……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五

关键词 语文 群文阅读 策略

中D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6-0111-01

一、语文“群文阅读”的正确的教学方法

让中学生自主阅读,自己自主学习,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是符合中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可以给中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内容,然后让中学生自己去阅读,语文教师不能讲太多,语文教师问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琐碎。中学生在阅读完以后,语文教师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谈论和发表过多的感悟,要让中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不同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舍弃,学会放手,要让中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根据读物的不同的性质,引导中学生去尝试多种多样的方式去阅读中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语文教师不要马上帮助去解答,要牢记让中学生自主阅读,让中学生自己通过查资料或者自己主动去请教他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中学生的知识量和阅读能力会有一个阶梯式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组文的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中学生有没有读下去的强烈的欲望,还有中学生在读完以后,有没有想要与人交流的强烈的欲望。如果读前有想读下去的强烈的欲望,读后有想要与人交流的强烈欲望,这就说明语文教师的组文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摒弃文章的单一性,引导中学生多阅读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文章。

二、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文章的选择和学生的阅读感悟是衡量群文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教材,还要结合课外的读物,要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阅读的内容选择。这就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自己进行大量的阅读。语文教师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去给中学生找到适合的同一个主题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筛选出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章,才能用几篇文章就完成一堂课,并且凭借几篇文章的课就能让中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底蕴,还可以陶冶中学生的情操甚至净化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保证对中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中学语文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技能外,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基本理念,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可以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就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形成的能够自动运用出来的知识积淀、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多文本形成一个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中把握语文能力,把知识与自身的体验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能够多方面体会文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群文阅读教学围绕着一组选文所贯穿的议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因此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同时,由于同时学习多篇文章,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能。群文阅读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考验,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语文知识,而且还需要博览群书,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学会积极地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对教师素质和教学境界的全面提升。而且这种提升是主动的,是教师在行动中的提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十分有效,可以帮助一个教师在短时间内成为一个语文教学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周家骥。教育科研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关于教师的文章范文 篇六

刊载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笔者选取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中国学术期刊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所刊载文献的关键词为分析的数据源,以探析中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同专著和研究报告等学术文献相比,期刊发表的论文对学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把握相对更为连续、敏锐和直接。[4]本研究以教师职业道德2000~2012年间被CNKI数据库检索的1836篇论文及其关键词为分析对象,旨在揭示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在Citespace中,本研究时间跨度为12年,即2000~2012年,单个时间分区为一年,即12个单个时间分区。我们所设定的阈值为3、3、19,分别表示满足的条件为关键词出现次数、共现次数大于3以及关键词间相似系数大于0.19,通过对条件的限定,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在学术论文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利用关键词检索到文献,还可以通过关键词了解到文献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科的研究热点。[5]笔者主要选择关键词共词分析来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研究热点探析。图1中各个圆圈的大小表示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多少,圆圈越大说明相应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除此之外,图1还清楚地显示出了关键词的中心性,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中心性的强弱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概率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关键词的中心性越强,那么它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的概率也就越大,该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自然就越大。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一般都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热点。[6]在图1的基础上我们在Citespace的export下的SummaryTable功能得到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的频次。出现频次排在前三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热爱学生、教育事业、师德建设。上述数据表明:在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文章中,教育研究人员比较关注热爱学生、教育事业及师德建设等关键词。

二、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热点探析

2000~2012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热点领域主要是热爱学生和师德建设几个方面。通过CNKI检索系统检索2000~2012年以“教师职业道德”为关键词的全部文章,发现这12年间含有该关键词的文章出现频次有一定的波动,整体来看12年以来都有上升的趋势。2002年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175篇,为近些年的最高值,是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文章提出“师爱”、“尊重学生”等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同时这一时期在师德建设方面也有许多建设性的文章出现,从上可以看出“热爱学生”、“师德建设”为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2002~2005年,在这期间一些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突显出来,如高考舞弊案,提高了公众对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关注度,这也使教师职业道德研究与出现的问题相吻合并呈现出增长态势。进入2006年以来,这一阶段的文章数量与前一阶段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增加。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出现了“范跑跑”事件,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引起热议,人们将更多的视线转移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关注上。因此,这一时期关于重塑教师形象、重建师德方面的研究显著提高。2010~2012年的文章数量有所下降,这提醒了我们在近几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方面应该有所加强,不应该放松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国家应该鼓励学者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并寻找出新的研究热点,为我国师德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结论与说明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七

【范文一】

“十八大”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新《党章》,对我们共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准则和要求。深入学习新《党章》、切实践行新《党章》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提升我校党员队伍的素质,校党支部组织我校全体党员教师对新《党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通过校长对新《党章》精彩、深刻的解读,切实加强了我校每一位党员教师的认识与理解,我倍感身为一名中共党员的自豪与骄傲。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理解新《党章》的内涵

新《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作出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学生服务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新《党章》,并作出了阐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不仅发展了物质文明,更好的提高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新《党章》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思想层面必须具有纯洁性,没有思想的清白,就不可能有作风上的廉洁,要从自省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教师,更要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

二、深刻领会党员的义务

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党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了这些知识,给自己“输血”、“充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服务于人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要认真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时刻以新《党章》规程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积极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完成学校交予我的每一项任务,为祖国的科学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范文二】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1月 14日胜利闭幕。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如何把十八大报告中的精神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将成为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

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增强了我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产生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增强了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的思想和觉悟产生了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以100%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之中,以100%的责任心和爱心、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创新业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我将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冷落、不挖苦、不抛弃、不放弃,用心去交流,用心去爱护,用心去关心,用心去感染,心与心地沟通,爱与爱的交流,让残疾学生感受党的阳光雨露,同在一片阳光下,健康成长。对工作,我将发扬长征精神,重于求实、独立创新、勇于开拓,主动破除一些旧思想、旧观念、以“敢”字当头,以“创”字领头,大胆探索数学新的教学教法。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特殊教育这个大熔炉中去。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学习新党章后,使我意识到只有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本人在学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对照党员要求,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 (一)自我存在的问题:

1、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业务知识是不够的,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批改作业等。原来《小学语文教学》等有关的专业杂志几乎每期必看,现在却没有时间去学习,导致对更多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肯定存在了差距。

2、平时关注细节不够。例如:走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很多时候没有及时地去捡起来,而是匆匆走过。

3、对学校工作上创新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由于自己思想不够解放,就谈不上敢想、敢闯、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做事情干工作只抱定把它们做好,而没有思考怎样把它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具特色这一高度来认识。

(二)问题产生根源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教导处工作有多么的繁杂,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政治理

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2、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去纠正他们。把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班里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去对待、去关心。

3、树立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党性是每个的党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党性,加大事业观念,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段话明确指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给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工作之余,笔者常常思考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课可以称之为好课?窃以为一堂优秀的教学必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蕴含着积极思考的学习行动,必须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然而笔者根据自己上课的经历,发现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些许问题,并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如下所列。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1 教师机械的"精讲"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多以授课教师针对文章内容的"精讲"为主,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各段落大意以及对重点段落进行"再精讲"。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准确的把握,但是这种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淡化了学生们对文章进行整体感悟的意识。

1.2 "填鸭式"教学使语文阅读课堂死气沉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为了使学生考试时能够得到高分,采取了"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一切为了考试,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而应该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成为了教师灌输课本内容的"受体",从而处于了被动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课堂上应有的生气和活力消失殆尽,学生关于课程内容的独立思考受到了限制,失去了挑战课程内容的信心与勇气,从而使师生间的课堂交互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呆板、程序化、死气沉沉。

1.3 教师落后的授课形式。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由来已久,但大多数语文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老路子",只重视学生知识的线性积累和对课文内容的死记硬背,授课形式仍然停留在汉语文字词语的积累上、文章的段落划分以及各段落大意和重难点句的讲解这种低层次的教学水平,而与新课改下课程标准中对阅读课的期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师针对文章的内容的讲解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而由学生主动建构文章内容、体验文章的优美辞藻和深厚感情的机会几乎没有,使学生无法针对文章内容产生独具个人色彩的丰富联想,也就无法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语文阅读课课程目标。

2.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教育理念,重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再把自己作为课堂的核心和"统治者",而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学习情境的创办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生要认识到自己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文章内容,建构自己关于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2.2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阅读课上课前,教师应该结合课文的内容情感,在课文内容和学生情感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的着力点,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期唤起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这有利于学生去更好的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涵。例如,在学习文章《可贵的沉默》时,笔者根据文章的内容,按照文章的结构也对同学们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在得到同学们的回答之后再循序渐进的进行设问,在同学们的反馈过程中逐步向原文靠近,直至最后让同学们真正的沉默下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到文章中那份可贵的沉默,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会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感知文章的情感。在学习文章《月球之谜》时,为加强学生对月球以及宇航员登月的了解,教师可以从网上搜集关于月球和宇航员登月的一些图片、视频,在讲授课文内容之前播放给学生观看,精彩的画面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学生们会用心的观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中对月球的描述对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安排,可以使学生从视听两种角度去了解关于月球的一些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朗读之于阅读,犹如好鞍搭上好马,搭配得当,可疾驰千里。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在流畅的声音里能够更好地感觉文章平仄起伏的韵律和抑扬顿挫的节奏,鼓励和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充分感受文章的思想美、情感美。例如《妈妈的账单》一文中小彼得读妈妈的账单时,这个时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就要处于小彼得的立场,怀着一种惭愧的心情去读妈妈的账单,使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到作者通过小彼得传递出来的情感,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2.4 引导学生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叶圣陶先生曾经就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要阅读名家名作,可以使学生积累下一定数量的优美的词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带领学生学习文章时,适当的引导学生读文章时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去读文章,平时以一个作者的身份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乃至通过写作反映生活。这样的读写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表达自身感受的能力,对于学生以后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也是大有裨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现状存在的许多不足,不是旦夕之间就可以解决,改革要首先从思想层面进行,作为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认清自己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找寻新的教学方法为阅读教学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妍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基础教育,2012(4)

关于教师的文章范文 篇九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

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

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

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

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

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

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

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

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在不久的将来,无论我成为挺拔的白杨,还是低矮的小草,

老师,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敬!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

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您节日愉快!

老师,我们诚挚的祝福,

就像老树上的翠绿,浓浓密密,与岁月俱增!

所有的思念,更融合着不尽的感激与敬仰,

愿您的节日里洋溢着 璀璨,平安!

当我们采摘丰收果实的时候,您留给自己的却是被粉笔灰染白的两鬓白发。

向您致敬,敬爱的老师!

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多想再一次倾听您的讲课,多想再一次紧握您的双手。

衷心道声谢谢,用我所有的真诚。

关于教师的文章范文 篇十

关键词:初中英语;牛津版;阅读教学;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65-1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将课本中的显性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挖掘书本内容深处的隐形知识和情感,让课堂的羽翼渐丰,让学生的眼界得以延伸,情感得以涤荡。对于英语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不应在分析句子之后就草草了事,而要将支离破碎的句子联袂起来,挖掘暗含在文章句子之中的文化价值,来求阅读教学的一次升华,让学生看到语言之外的东西,这也是英语学习的又一个关键之处。

一、英语阅读教学有效导入

教学这一活动展开之前要有一个引子,这个引子便是导入语,是课堂进行的一个铺垫,学生受其带动可以渐入教学内容佳境,入情入境。对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来说,导入环节更是至关重要,它既是对英语文章内容的提升,又是对文章内容的全面洞彻,通过导入语,学生可以以点滴窥全貌,而且还会很快地专注到书本内容和课堂氛围中来。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导入语的精当设计,而是长驱直入,直奔阅读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从一开始就接触到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的英语句子,文章中所富有的情感被削减剩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浓转淡,更不要说文化意识的脱颖了。所以,学生的关注点总会切入到他处,学习状态不集中。基于这种种的弊端,教师要吸取教训,将导入环节重视起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兴趣,引领其进入到课堂的氛围以及阅读的情景之中。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技能渗透

1.寻找主题句,把握全文。

英语阅读材料都有一个中心句,这个中心句起着总领的作用,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而其他文字都是对该主旨的展开说明。对于各个文章来说,他们的主旨句的位置安排不同,有的分布在文章的开头、有的则在文章的结尾处,还有的藏于文章的中间部分,找到这些句子,就会对文章的大意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学生也会由此理清文章的脉络,获得文章想要呈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而且在阅读过程中,对主旨句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以及理解能力。

2.前后句相连,把握意群。

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割裂文章全局,一味地逐词阅读,着重对有些句意和词义进行反复琢磨,而不对文章的整体意义进行把握,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形成意义的递连。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也导致其阅读准确性的偏失。这种弊端会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对长句、复杂句的接触而凸显出来,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这种阅读习惯,将前后句相连,把握意群,快速捕捉文章信息,理解文章大意。〖HJ4.7p〗

3.略读和查读。

有时候学生的阅读是为了去解和其有关的题,这时候为了节省阅读时间,掌握文章大意,就需要学生先了解题型和题意,然后带着问题到文章中略读,查读,掠过那些干扰答题的句子,对与题意相符合的句子进行查读,从而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一般来说,给出的题意就是对文章内容一个点一个点的概括,做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学生会从中概括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题思想等。例如有些文章中会有些标志性的句子,这些句子会给我们了解文章的大意带来些启示,让我们很容易进行对文章的略读和查读。如以who,when,where,what,why这五个词开头的句子,意在向我们提供多种解题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也能把握住文章的脉搏,以点滴洞察全局。简而言之,略读就是对文章进行快速的扫描,然后获取文章的内容。而查读类似查找,是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着眼文章的字句,查找所需要的地点、人物、事件、时间等等一系列的信息,这需要学生先了解问题的指向,然后在其指引下,扫读全文,查找自己想要的线索,捕捉有关信息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解题,更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但是解题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学生还要通过阅读掌握语言的运用方式及文章的深层内涵,所以在查读,略读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精读,细读,了解其中所涉及到的生词和句型,实现对单词量的积累。而且还要了解沉淀在文章之中的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汲取文化的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位英语教师需要关注的一点,但万不可操之过急,有悖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要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看做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方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动力。而且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将阅读看成是人生的必修课,再加之阅读技巧做指导,课外阅读做补给,阅读训练做巩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势必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的文章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元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063-02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门很重视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情感元素。早在2007年,新课标就明确提出要将知识点、情感、态度进行融合,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因而要将情感元素融入教学,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稍有区别,它不像数理化这样的科目有理有据,语文追求的是情感共鸣,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对话。如果语文课采取和其他科目一样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生对于一些课文内容的情感表达很难理解,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积极引导,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情感元素的渗透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让师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元素的概念

人一生的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情感,二是智慧。研究发现,情感元素在决定人是否取得成功上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所谓情感就是人类对外界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通过外界刺激主体本身的内心活动。它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涉及各种情感元素,如喜、怒、哀、乐等,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情感元素的渗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发生相应变化,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逐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进行情感渗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合理选择,找到真正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元素使用的意义及作用

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很少互动,一堂课结束之后,教师认为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却对教师的讲解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过分追求学生的分数,认为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忽视了对成绩不佳学生的关怀,造成师生关系不太融洽,更严重的是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愿交流。其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的能力,而情感教育的使用会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情感元素和语文教育联系紧密,通过情感元素的渗透使小学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情感元素的渗透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方法的选择,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学的责任感都会在无形当中对学生的情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当,或者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不善于与学生沟通,不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状态,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心理,影响学习质量。小学的语文教育更加特殊,因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年龄较小,对一些事物缺少认识,对于一些情感的表达也很难真正地理解,他们总是以主观的思想对语文内容进行理解,喜欢哪门学科才愿意学习,所以教育的前提就是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的重要联系,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元素在语文教学当中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情感目标。教学过程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但是情感教育的使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情感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过程当中的情感表达;第二,明确学生的情感特征。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只有善于引导,才能促进其更好地发展;第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情感元素的渗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三、情感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1. 在语文教材中寻找情感元素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感元素渗透时寻找到渗透的点,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的情感元素,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等。语文教材中各种类型的文章或古诗都是教师用来培养学生情怀的工具,通过不同类型文章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思想感情,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献题材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第一种,抒发爱国情怀的文章,如《开国大典》《曼谷小象》等,这些文章通过对情景的描绘和情节的叙述来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怀,讲解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二种,自然描绘型,这种文章就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热爱自然;第三种,对生活、历史等的描写,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第四种,对亲情和友情的描写,这些文章主要是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教师都要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形成一定的思想价值观。

2. 创设适宜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的,让小学生对文章进行准确地理解相对较难。因此,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对文章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环境,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内容。第一,教师在文章中寻找感情点。小学语文教材的编纂是非常严格的,其中所选的文章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文中有许多动情点需要学生进行挖掘,但是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寻找文章的动情点,让学生进行直接的体会;第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动情点之后,教师要通过营造文章中的动人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通过播放应景的视频或音乐进行渲染,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

3. 增强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与生活联系紧密,通过文章内容的叙述让读者了解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例如,《乌鸦喝水》这篇文章表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遇到问题时要善于观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在生活中得到感悟,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情感的体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创设情境就是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情感体验。如果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说明教师所选取的方法可能不适合学生,需要平时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就能更容易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当中,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反之,学生会对教师的授课存在抵触心理,甚至与教师对着干,带着这样的心理必定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甚至会影响正常学习。在师生关系建立的过程当中,教师起关键作用,教师所使用的方法直接决定了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戴有色眼镜,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切不可以成绩论英雄。教师要给予成绩不佳的学生更多关怀,不能使用一些有伤学生尊严的词语;第二,要时常给予学生一定的关爱。小学生的年纪尚小,在很多事情上没有应对能力,而且他们刚离开父母,缺少安全感,教师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爱,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因此,情感元素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找到共鸣,还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臧红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元素的适用办法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3,(33):64.

[2] 李颖。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2014,(8):192.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十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进行形成良好的关系,保证每个方面都能够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就是对小学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所面临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降低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会对一些问题有不同于教师的见解,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第二,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不能掌握教材中的深刻含义,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正确的答案。第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体会教材内容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反复讲给学生,并没有将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人文性,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的发展[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激发阅读兴趣: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的特点都是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增强审美触觉,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中,并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于桂林的魅力风景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用欣赏画面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化智能[2],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文的内容朗读出来,让学生们在深情的朗读感受文章的内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是如何理解课文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有关文章的图片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2.2丰富阅读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阅读每篇文章,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感情阅读文章的同学是很少的,第一,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意识,学生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文章是长篇的文字,就需要学生进行泛读,如果文章很优美的文章,学生们就要用沉默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3]。实际上,阅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的时候,应该在课堂做好表率作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方式,可以选用《北大荒的秋天》这样的课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将文章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陶醉在文学世界中,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十三

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教师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无论是对于课堂气氛的改善还是师生共同关心的阅读效果的提高都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51-0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对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总体描述是: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策略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策略论》一书开宗明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王笃勤(2002)指出:“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策略性,阅读教学的策略性表现在采用模式的正确性,阅读过程处理的合理性,阅读评估的规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学性。如何在教学中正确的使用阅读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的,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方式应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调节。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所依赖的正是课堂上教学方式的有效调节,而教学方式的有效调节是策略运用的结果。

1 文化介入法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储存的与阅读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在,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致使读者不能够准确的理解英语语篇的内涵。特别是对于英语专业阅读来说,其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许多篇章,尤其是很多优秀的文章除字面传递的信息外,还有极其丰富且重要的内涵,如果读者仅满足于对文章字面意义的理解而不能深入思索其字里行间的意思和作者的言外之意,阅读效果必然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各大高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大一和大二打基础阶段还不会接触到《英美文化》,《英美概况》等等这些书籍,因此教师在授课前,需对课堂中所使用的阅读材料中所涉及到的相关背景知识予以简要介绍,以免学生因对文化知识在认识上的偏差与困惑影响到阅读的效果。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对内容进行假设与预测。

2 阅读策略指导

不同的读者阅读时所带有的目的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其阅读目的是非常明确而实际的,不是出于兴趣,也不是为了休闲,而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即学者们常说的语言应用性阅读,所谓语言应用性阅读是以了解和掌握所读材料的内容,从中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阅读目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一阶段,课堂上教师对于阅读策略的重点讲授就变得尤为重要。阅读中常见的阅读技能包括略读、跳读、词义猜测、长难句分析能力。

(1)略读又被称为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有了明显的差异,篇章结构的区别不失是对其的最好诠释。大多数情况下,英文段落的主题句或者中心句一般位于其首句、尾句或者段落的中间,极少数情况需要读者自己进行总结。略读这一阅读策略就非常适合这类题型。阅读教师可在授课时将略读与中心句的寻找有机的结合,对学生时时敲打,以便其能够尽快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2)跳读其实对大家来说就比较熟悉了。首先是找准题干关键词,然后带入原文定位寻找答案。段落中与关键词无关部分可以一概略去不看。也不必去关心文章的文体,布局结构等等。这种方法适合于对篇章中人名、地名、日期、数字等明显信息的寻找。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中的Unit 3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这种涉及日期多的文章就很适合这种方法。

(3)词义猜测。词汇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一大障碍,是能否对文章表层意思准备理解的关键所在,尽可能多的增加词汇量是每一位读者必须完成的任务。阅读时人力、精力、时间、一词多义等等受限因素使得词义猜测成为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猜测词义方法有多种:①定义。根据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得出相关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也可以利用文章中表示比较、对比的信息词的线索猜测词义。②同义词或者反义词。基本上所有的写作者都喜欢变换使用同义词或者反义词为来摆脱平淡乏味的表达,在为其文章增加亮点或者新意的同时满足80%-90%的阅读需要。③构词法。在这个信息化极其发达的现代社会,即使一个人穷其一生也难以将所有的单词记完,构词法却能够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利用词根和前后缀的有机结合为众多为词汇量不足而焦虑的读者一定程度上缓解此囧境。④上下文或者常识。这一点看似简单,但离开了读者广泛的阅读以及对社会普遍现象的了解等,也是难以将其功效发挥都极致。

(4)长难句分析。每个句子都是词与词的有机串联。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长难句是其在阅读时的一大障碍。一个英语句子之所以难以理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子太长或者句子结构复杂。分析长难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判断该句是简单句、并列句还是复合句;然后,找出句子的核心成分,分清主语和谓语,再分清句子附属成分。

3 小组讨论法

安凤岐,梁承峰(2007)指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还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挖掘潜力,开发智力,培养兴趣,最终使学生能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能力。传统的教学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作为课堂主题这一关键因素。师生互动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形式多样的师生互动不仅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和沟通,更能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对该科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几乎一半的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都认为阅读课堂是最枯燥乏味,且难以驾驭的现状下,小组讨论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此种状况。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度,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对于文字内容相对简单的阅读材料来说,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主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总结出最有效的阅读策略。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在彼此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自觉的对自身的阅读策略进行自我监控,取长补短;且可适当减弱学生对阅读课堂枯燥乏味气氛的排斥。最后,教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效予以检测和适当建议。当然,教师的提问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文字表层意义的设置上,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教师在讲授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培养学生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首先要设计好不同类型的问题,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性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深层次思维,提高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进行语言迁移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马礼霞,2009)。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Unit 7 Specific Taboos,内容涉及到欧美等国家在很多方面的禁忌和文化,教师在课堂上,可鼓励学生们发挥群策群力的精神,对中国的禁忌文化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有意义的brainstorming,将学生的最大潜能挖掘出来。其次可根据时间安排小组代表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此项环节上,教师需特别关注那些性格内向,不愿发言的学生。

4 语篇教学法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英语阅读课堂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字词句的讲授上,忽视了对文章主题思想和语篇布局的教授,把阅读看成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法与精读课的教学相差无几,致使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对语言的认知上,一旦碰到不认识的单词或者难得句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如何使用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猜测,分析,推理或者验证,而是寻求字典的帮助,其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度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积极性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语篇教学法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走出这一教、学困境。

语篇教学法强调对篇章的宏观理解与掌握,也就是更加关注读者对篇章结构,中心思想以及段落大意的理解与掌握。单纯的语言基础知识一旦脱离了语篇这一特定语境,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教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者这一固有身份外,更应该成为学生阅读时强有力的后盾指导者。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和强调语言共性的同时,还要对不同文章的篇章结构予以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去判断文体,如何做到段与段之间的有效衔接,如何使用学过的寻读中心句策略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抑或是写作者的思维脉络等等,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跳出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心理。

5 读写结合法

阅读课程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有限等,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大部分阅读教师在授课时其关注点只是阅读而不及其它,而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阅读和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二语习得研究表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写出的文章在句法、词汇、内容及篇章结构方面比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更趋成熟,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往往阅读能力也强,从总体上看,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教材上的阅读材料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仔细研究,选自英文原版报纸,书刊,杂志等。其内容反映英语国家文化的某些方面,难易程

度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学习者比较容易获得“可理解输入”(吴雪静,2010)。课堂上,如果阅读教师能够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阅读课堂和写作训练恰当融合,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针对文章概要的书写,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阅读课堂上学过的阅读策略对文章的关键信息和主题思想予以提炼、加工、归纳并总结,再运用课堂上学过的衔接词将所有信息串联成文。

对于英语专业阅读课堂这样一个多元因素相互作用,且难以驾驭的课堂来说,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尝试与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可缓解师生敌对、课堂枯燥乏味、为读而读等囧境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安凤岐,梁承峰。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马礼霞。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09,(10).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十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诵读;品读;通读

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通向作者的交流过程,如果读者没有对文本进行阅读,就谈不上对文本中的内涵和意蕴进行了解。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文本字面意义的理解基础上。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立足于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不仅有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对学生感悟作品、分析作品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一、诵读通其意

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无论是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还是教师进行范读都是不可或缺的阅读环节。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初,教师应让学生先自读,并通过自读来扫清文字障碍,大体掌握文本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范读,且充分融入感情,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内容。

(一)学生自读扫清字面障碍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当然,在学生自读之前,教师应提出相关要求,比如读对、读准字音,借助工具书弄懂新字词的意思等等。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觉地扫清文字障碍,为之后的进一步阅读打下基础。且在自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充分体会文本中的精彩语句、精彩字词,从而掌握作品大体意思。尤其是文言文阅读中,通过学生自读来扫清字面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范读把握作品精髓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进行有意识的范读。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要能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要感情丰富并辅以相应是表情,还要运用恰当的语调进行范读。这样,教师方能通过范读来体现出文本的精髓,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感情。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将之前的自读与教师范读时的认真倾听进行完美的结合,不仅能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还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品读感其情

在学生自读、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品读,通过进一步的品读来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引导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深层次地挖掘文章的主题。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读中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品味文本中的重点段落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如进行《神奇的极光》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情境创设,便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地把握相关知识点。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关于极光的美丽视频,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形象直观地感受极光的神奇,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思考:如此神奇的极光,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样,学生便会积极进行阅读,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了。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文章的第三部分,找出极光形成的原因。之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精彩语句的方式,感受文章生动形象的说明,通过品读文章中生动的描写和恰当的比喻,切实感受文章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设置问题,读中悟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进行阅读品味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当然,这还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释疑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仍以《神奇的极光》为例,这篇课文设计了三个小标题,三个标题的内容各自独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从整体上看,课文从‘古老的神话传说’到‘极光一瞥’,再到‘极光的来龙去脉’,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展开的?这样安排有何好处?”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后明确,本文的说明核心是“极光是什么”,这样的安排顺序正好是人们一步步认识极光的过程,这样安排有利于人们步步解开极光之谜。教师还可以提出“文章为什么以‘古老的神话传说’开头,这样安排有何好处”等问题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在释疑的过程中感悟知识。

(三)交流讨论,读中议

对于阅读中碰到的一些难度较大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通过阅读中的讨论来解决相关问题。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是极有必要的,所谓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沙姆雷特,确实如此,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既是集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各展其能,同时也是一个极佳的让学生取长补短的机会。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交流讨论来更深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通读促其能

通过诵读及品读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读短文,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实行知识的内化,进行知识的迁移拓展,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一)理清线索,抓主线

在通读全文时,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相应的理解,因而通读注重的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一个考查。学生在通读时务必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抓住主线进行阅读。从而将之前零星、散乱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对相关知识有个全面的把握。因而教师引导学生理清线索、抓住主线进行通读,是全面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二)读后写作,促能力

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阅读教学的目标也是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阅读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知识,也为了进行能力拓展,教师可以安排以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达到知识的升华,促进学生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深,并且能有效达到由阅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所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听、说、读、写完整地结合起来,读中品、读中悟、读中议,在抓住作品的主要线索中去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将读后的所得所获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进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红青。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中国教师,2010-S1.

[2]魏秀芳。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浅析[J].教学交流,2009-07.

关于教师的文章 篇十五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感受―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是必需的,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途径,正确地运用阅读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并不仅仅指学生阅读纸面上的内容,更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实践能力。这一学习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这一教学方式是基于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础上的一种训练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

二、教学模式的建构

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必备的,如何使阅读教学发挥出最大功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真正学到知识需要教师想办法。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建立一定的教学模式。笔者对“感受―升华”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涵盖的内容是丰富的,为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对于教材内容要有足够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挖掘。如果是写人的,就要重点感受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如果是写事的,就要更多感受对于事件的描述;如果是写景的,就要感受景物的特点。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不同的关注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的感受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对于文章内容有深刻的体会,从而基本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升国旗》这一课程的时候,就对本篇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在给学生讲授的时候,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中“我们立正,向您敬礼”中“我们”的心理活动,以及为什么在这里用“您”这个称呼等细节描写的深层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这样写给我们什么启发?再让学生结合思考所得进行讨论与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对文章中所传达的内容有深刻的把握,感受到文章的内涵,这样所实施的阅读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所传达的信息,这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2.关注内容

关注表达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表达是指遣词造句的应用特点,文章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及文章写作特色等,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很重要的讲授部分。通过这一部分的讲授,能让学生对所学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感受,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章的精彩所在。而这一部分教学展开的深度也决定阅读的高度,通过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的探究,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突破。

例如针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推敲》这一部分对于文章中具体用“推”还是“敲”这一部分的描写,其细节之处的描述充满张力。笔者在教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然后对具体用哪个字进行一定的比对分析,最后感受选用这两个字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感悟,接着笔者对文章贾岛与僧人及韩愈对用哪一个字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对于这两个字推敲的意义。这样就能引导学生领悟文章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形成认知上的突破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渗透力,从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深入的阅读教学更易使读者领悟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文章感受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情感的升华。

3.关注结构

当阅读教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更多关注阅读文章的结构组成。在阅读的教学中,这是教师的使命之一。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就文章结构的要点为突破点,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通过对内容的挖掘,使学生形成连贯的思维,从而形成完整的阅读认知体系,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苏教版《卧薪尝胆》时,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找出文章叙述的主线,让其找到文章中串联结构的是什么,这样有目的地探索就能使学生对于文章内容有深度的把握,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作的结构,而通过对于其细节的探究,找到阅读写作的线索,使他们掌握文章写作更深层次的内涵,对文章内容形成清楚的认知,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强。

三、结语

阅读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一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清楚自身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不断学习使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感受―升华”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精选14篇 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400字作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2024年防止学生沉迷烟卡牌游戏致家
  • 关于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
  • 培训委托协议书怎么写 最新培训委
  • 2021党风廉建设谈心谈话记录 党廉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章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