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论点论据 议论文论点论据优秀12篇 论点论据大全

更新时间:2024-05-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议论文论点论据(优秀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论点论据 篇一

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论点的位置: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任何位置。但较多情况是在文章的开头。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1)正确性。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2)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3)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不是重复他人的老生常谈,也不是无关痛痒、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谈,应该尽可能独到、新颖。

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的类型:(1)事实的材料。(2)理论的材料。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a.具体的事例,b.概括的事实,c.统计数字,d.亲身经历、感受。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b.民间的谚语和俗语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使用论据的要求:(1)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含义。(2)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3)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

什么是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议论文的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而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论证”的问题。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论证的类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1)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2)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基本的论证方法有五种:归纳法、例证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

(1)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归纳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前者即我们通常所说之归纳法,后者我们称为例证法。(2)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3)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是类比法,一是对比法。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对比法是通过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驳论方法:(1)反驳论点。(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一篇驳论文可以几种反驳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以加强反驳的力量和说服力。坂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②反驳论据,即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以达到推倒对方论点的目的;因为错误的论点论据必须引出错误的论点。③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的逻辑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矛盾等等。

举例如下:作家作品知识郭沫若,现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历史剧,许多幻想都变成了现实归纳出科学需要幻想。

论点论据 篇二

一、立好论点

论点确立得是否准确鲜明,关系到“立论”文章的大局。所以观点一定要客观正确,坚决不能主观片面;旗帜一定要鲜明,坚决不能含糊其辞;论点要有的放矢,不能泛泛而谈。对于立论型文章,一般有“开门见山式”提出论点,“末尾归纳式”总结出论点,也有把论点隐藏在文章中间的情况。但藏论点于文章中间需要极高的文字功底,一般人不容易做到。在三种论点提出方式中,因为开门见山式开章明义,总领全局,有名正言顺之风,所以写起来好把握,而在评卷中也比较受老师欢迎。

二、用好论据

一个论点只有在被充分的论据证明了的时候,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才能有说服力。通常论据有两种,一种是事实论据,一种是道理论据。但由于一般高中生接受哲学训练比较少,在摆道理时容易犯种种逻辑错误,所以更多的学生倾向于事实论据。而在选择使用论据的时候应注意的是论据和论点一定要一致,否则就是缘木求鱼甚至南辕北辙;论据要确凿有力,否则读者无法被说服,论点也就没有意义;论据尽量要新鲜,否则文章观点再新颖都不会非常出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要结合起来使用,不能偏废,不能因为事实论据好掌握就忽视道理论据。

由于论据使用非常关键,在使用事例时有几个小技巧。(1)集中用例。用三五个例证同时证明一个观点,显现出议论的力度和气势,这样既能表达出论点的正确和鲜明,又能给读者以力量的感染。集中用例时例证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叙例要简洁,要扣住论点使用例证材料;举例之后还要“分析”,不能仅仅摆出几个例子就算完事。(2)并列用例。用几个不同侧面的例子,从不同的角度支撑中心论点,有时候是直接支撑,有时候是先形成分论点,然后再支撑中心论点。在并列用例时,除了注意用例的多角度和叙述中穿插“分析”之外,还要注意例与例之间的连接或过渡,使之浑然成为一体。(3)对照用例。将正反相对、是非分明、矛盾对立、好坏有别的例证同时举出,以增加议论的深刻性、感染力。对照举例时用例的个数不必拘泥,可用多个“误例”对一个“正例”,以烘托“正例”的突出,也可用多个“正例”对一个“误例”,以利于引申、阐发。

三、写好论证

我们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这个过程就是论证。由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衍生出了论证的基本方法,那就是事实论证与理论论证。论证有两种基本路径,分别为演绎式论证和归纳式论证。演绎式论证又可称为证明式,即提出论点之后,运用论据直接证明。归纳式论证则是围绕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再逐步论述分论点的基础上先分说,归纳出总论点。此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方式,比如排列式,即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排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比如递进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之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把道理阐述得深刻完整。再比如对照式,即提出中心论点以后,先反后正,或先正后反,进行论述。作为高中生而言,对前两种论证路径应该已经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应该逐渐掌握其他论证方式,以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论点论据 篇三

一、论据的修改

论据,就是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一篇文章的论点确定后,学生必须选择相关的论据来支撑它,否则就难以以理服人。这就需要学生选择恰当的论据来证明文章的论点。但是由于学生对相关论据的内涵把握不准,导致论据和论点的割裂甚至出现悖谬。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生掌握修改论据的技巧。

如:细小的事,决定成败。古代征战不断,士兵死伤无数,可是历史上也有不费一兵一卒却将四万大兵逼退的事例。这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当时诸葛亮城内只有几千兵力,但他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于是大开城门,并登上城楼抚琴,因而使得司马懿在城外不敢进入,草草收兵,恐有埋伏。诸葛亮因摸清对方性格,才取得了胜利,这不难看出,细小的事却决定了成败啊!

在上述文字中,论据没有紧扣论点,叙例时也没有针对论点。同时对概念的理解也有偏差:细小并不等于细节。

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应该首先把所选择的论据可能包含的意义作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地找出与论点的扣合点、相似点或接榫点。然后从与论点吻合的某个角度展开叙述,把它牵引到文章的主旨之上,以证明论点。最后,前后对照,反复推敲,删除冗赘的语句,把最能证明论点的话语和论点放在一起表述出来。这样,论据和论点就能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了。

二、论据的搭配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需要多则论据来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论点全面、合理、科学。面对众多的论据,学生该如何巧妙搭配呢?一般来说,学生写作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先写古代的,后说现在的;先谈国内的,再谈国外的;先写重要的,后说次要的;先写典型的,后说平凡的;先写有名有据的,后写无名无据的;先说关于人的,后说关于物的,从远到近,从一般到特殊,从部分到整体。总之,论据的搭配是要遵循相关原则的,随意搭配论据只能降低论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或使得文章结构混乱。

三、论据的取舍

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论据都写入文章。面对丰富的论据,学生需要掌握取舍论据的方法。论据的取舍要坚持“用新不用旧,用奇不用凡,用今不用古”的原则。文章中的论据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真正体现“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特点。论据要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符合时代的节拍,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四、论据的概括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学生往往需要搜集大量典型、新颖的论据。但由于论据较长,而作文篇幅有限,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概括论据的方法。面对一则或几则论据,学生首先要明确这些论据的核心,然后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剔除无关的话语(描述性的、解说性的、补充性的),把最主要的语句和内容压缩一下,使之符合文章论点的表达需要。最后,重新排列组合压缩后的语句,使之流畅、通顺,主旨鲜明。当然,如果面对的是几则论据,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运用排比句式,一句话体现一则论据的核心,那么一组排比语段就是一组典型的论据。

论点论据范文 篇四

[论文摘要] 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 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 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

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 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论点论据范文 篇五

【关键词】国际化 据点 日本

“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提出的背景

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提高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过程的不断加速,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企业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世界主要国家开始积极推动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发展。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日本来说,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显得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要。但是,从大学的国际竞争来看,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并不高,具有英语学位授予课程的学部、研究科、大学中外国教师的比率、留学生的整体水平等普遍偏低。鉴于此种情况,引导大学向高质量的国际化水平发展,对有能力实现更好发展的大学进行财政支持,进而为日本提供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变得越来越迫切。

改善大学教育,解决大学生源危机。随着日本少子化趋势的逐步深入,日本高等教育18岁入学人口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1992年日本18岁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峰,为205万人,此后逐年递减,2014年将到达最低点117 万人。①这使得生源危机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继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另一方面,日本高等教育入学率却在不断提高,2007年大学以及短期大学的收容能力几乎达到100%,这预示着日本“全入时代”的来临。②由于18岁入学人口的下降以及大学“全入时代”的到来,大学新生的素质在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受其影响,如何通过接收留学生解决少子化带来的生源不足问题成为各个大学继续生存的关键。在此严峻形势下,日本高等教育本身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满足“经济财政改革基本方针2008”以及“留学生30”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的需要。2008年6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经济财政改革基本方针(2008)”决议,决议要求从全国国立、公立、私立大学中选出高质量的30所大学,在这些大学中创设英语学位授予课程,通过国际招聘的方式录用优秀教师等,使这些大学成为日本接受留学生、促进日本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据点。在此报告基础上,2008年7月2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法务省、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和国土交通省联合制定了“留学生30”。在上述背景下,大学制定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能力、英语学位授予课程以及留学生接收体制是否完善、大学的国际化合作前景如何、对大学国际化改革措施进行援助的标准制定等问题逐渐凸显。

“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的主要内容

管理体制。“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启动于2009年,并于同年6月底公布了审查结果。为保证“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的顺利实施,日本专门成立了由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术振兴会管理的“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计划委员会”负责“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的审查工作。“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计划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各国、公、私立大学提交的国际化教育改革方案进行审查。“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的审查体制实行二级管理,第一级是“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计划委员会”分会,负责书面审查以及听证会审查工作;第二级是“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计划委员会”,负责最终评价、选出最后结果工作。

申请条件。“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的《申请指南》明确指出:“学校教育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国立学校、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必须是设置了学校法人的大学)”都可以提出申请,但提出申请的大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到2008年5月1日底,大学的留学生人数要达到300人以上,且留学生资格符合《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的相关规定;大学至少要具有一处以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为目的的海外据点(教育设施或事务所等),主要从事当地教育提供以及当地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接收等活动。为尽可能做到覆盖面广,“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同时规定申请成功的方案约为12项,其中大部分(8项左右)倾向于具有大学海外共同利用所的大学。但是一所大学只能提出一项改革方案申请。此外,“国际化据点整备事业”还规定:大学要具备开展国际化教育的经验,如接受外国留学生、派遣日本留学生、雇用外籍教师、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教育等;2006~2008年3年间大学研究生院授予的硕士、博士学位数量在340件以上,获得科学研究补助金要在130件以上。

论点论据 篇六

文章的论点表明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的立场和世界观的直接反映。毫无疑问,任何一篇论文都必须有论点。论文价值的大小首先要看其论点是否正确。所以确立论点,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关键。论文的论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能先定论点,后找适合证明论点的材料。论点的形成,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炼的过程。有人认为提出论点是在搜集材料之前,这往往表现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的第一步是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而实际情况是最早确定的一般都是选题的方向,比如,选定的是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题目,选定的是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题目,等等。最后确定具体题目,则是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有的学生确实是一开始就确定了具体题目,他之所以有这个把握或下这一决心是建立在已掌握了一定材料的基础上。

作为一篇毕业论文,其论点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事物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又只能在对大量材料的分析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此,确立论文的论点,必须从分析材料入手,关于这个过程,毛泽东同志有过如下精辟的论述:“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268页)

这里,首先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就是要对所掌握的材料加以鉴别,弄清它所反映的是真象,还是假象;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是事物的主流,还是事物的支流。只有经过这样仔细地鉴别,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才会有真实可靠的论据,才能从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形成正确的论点。譬如,有位学生在几年前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广处于颠峰的时期,准备写一篇有关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文章,且决定从其作用正面展开来撰写。该学生在经过大量的调查,搜集了大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发现了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带来的弊端:单纯的放权让利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可以左右企业命运的状况,政府与企业之间无休止的讨价还价便不可避免,从而企业必然具有对政策的依赖性;扩大自主权后,企业如果提高资产营运效率,便可相应增加自有资金和增加职工收入,因而企业又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动机。企业的这种依赖性和利润刺激机制交合在一起,会诱发出种种非合理的企业行为,如追求短期行为,投资需求过旺等等。于是,这位学生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分析,得出“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是有其局限性”的真实结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形成正确的论点之后,就要“由此及被,由表及里”,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找到事物的内部联系或规律性,形成文章的论点和逻辑体系。所谓理论概括,就是从大量个别的具体材料中找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东西。一般来说,掌握的材料越全面,从中概括出的论点越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对具体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并不是只停留在简单地对具体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因为这还只是现象的罗列,还必须深入一步进行分析、判断,找出这些现象的本质,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文章的论点才能确立起来。所以,文章论点的确立,实际上是调查研究的问题,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问题。那种从主观的框框出发,以框框套材料,以材料填框框的主观主义做法是要不得的。

当然,提炼、确立正确的论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材料很多,看了之后,一无所得,表明原来所获材料是“贫矿”,提炼不出精华来。遇到这种情况,只有另换方向,进行新的资料搜集工作,而已有资料不必急于处理掉,很可能在另一场合有用,可保留下来作为资料储备;二是发现材料很多,信息蕴藏量很大,这就要求你很好地思索,在反复比较中加以选择、提炼,舍去与论题无关的材料,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三是发现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的论点早已为别人谈过,而且别人阐述得比自己还要高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如下办法:其一把别人的精彩意见,经过自己的消化理解,重新构思,用不同的材料,说明自己的观点;其二改变论述的角度,重新组织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从材料的提炼中确立论点要力求正确,并有新的见解。确立的论点,首先要能说服自己,做到有理有据。如果自己都认为不妥当,那就须赶快重新研究材料,重新提炼。做到论点不但能说服自己,而且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这样论文撰写就有了把握。为此毕业论文的作者,在确立论点的过程中,还要虚心地向导师请教,求得指导。除导师之外,还应得到其他有经验教师的指导,导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理论基础厚、思路广、经验多,经过他们的指导可以少走弯路。

二、确立论点应掌握的原则

(一)论点的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就是要求毕业论文的作者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揭示其规律。这首先要求论点正确。如果论点不正确,就会使整篇论文归于失败,比如《论中国的农村改革》一文中说:“中国的农村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性环节,农村的改革之路也成为城市改革的必经之路。”这个论点是不正确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十分明确地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显然,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因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状况不同,经济社会环境不同,走的也是不同具体形式的改革之路,这也是十分明显的,如果以农村改革的模式来框定城市改革,城市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也为实践所证实。所以,论点要正确,并不是很容易的,作者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

其次,论点的表达要准确。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并且会给阅读者带来困惑。如《谈谈物业流通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为了强调物业流通的重要地位,提出:“物业流通能使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增值得以实现。”这就使阅读者困惑不解了。众所周知,商业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其职能是实现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使商品的转移和价值的增值最终得以实现,而文中所讲的物业流通可以转移价值,并使价值增值得以实现是什么意思呢,实质上作者的原意是指物业流通中耗费的费用是生产性流通费用,这种生产性流通费用在一个恰当的限度内,其耗费可以转移到商品上,并且可以使其价值增值,为物业流通领域的经营者带来利润。但由于作者表达的不准确,引起了认识上的歧义。

(二)论点的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与科学性是密切相关的。科学性要求实事求是,客观性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性要求对于客观事物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然后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写毕业论文的常见毛病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框框去找材料。这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大忌讳,因为客观事物是极其复杂的,随时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或个别材料来证实某一论点,但不能反映客观实际。例如,在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营新形式在全国各地出现,对这一新的经营形式作如何评价呢?当时,浙江某市的一主管部门领导层对此持否定态度,为证明其论点的正确,专门组织调研班子,奔赴该市各地农村专门搜集由于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集体经济瓦解,农村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材料,确实,当时是可以找到这样的材料的。但由于搞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集体经济更为巩固,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事例却更多。用个别例子得出一个结论,作出一个判断,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只能是错误的判断。列宁说:“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尊重客观实际,要从实际中去粗取精,得出结论,决不可凭自己的好恶去捕捉。

(三)论点的创新性原则

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有自己的见解,要求创新性。所谓创新就是能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当然创新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要填补某一学科的空白,或填补某一学科的某些方面的空白,这是大专、本科学生较难胜任的,但在两方面却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留下了较大的创新空间。

一是补充性论点。由于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即使一种新观点出现,当时看来是完善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总会发现原有观点的不足之处,所以,可以说,绝大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都给后世留下了补充性的研究课题。比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实践提出了服务是否是商品的问题,这正是我们需要补充研究的领域,由此我们可以提出诸如“论邮电商品的价格确定”、“旅游企业经济效益初探”等等一大批具有补充性价值的新论点。

二是匡正性论点。补充性论点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与发展,而匡正性论点则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否定与纠正。这种匡正性论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通说(即流行的说法或观点)的纠正,另一方面是对新出现的某种观点不足之处的纠正。比如,曾有一段时间,不少人把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企业唯一的分配形式,而实际上企业情况各不相同,不同的企业需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不能搞“一刀切”,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以“谈谈岗位技能工资的适应性”来论述岗位技能工资的实施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就很有意义。

(四)论点的价值原则

作者在毕业论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一定要具有价值意义。其价值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所确定的中心论点应该与经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即关系到干百万人利益成为千百万人关注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二是确定的中心论点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没有实际用途,但是具有学术价值,甚至不知在什么时候会产生出它不可估量的意义。虽然,作为毕业论文的价值所在多表现在第一类,但不可忽视有少量不可多得的闪耀着学术价值的毕业论文。

三、毕业论文的论据使用

写论文必须首先确立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要贯穿于论文的始终。但是,如果只有中心论点而没有若干与之相联系的从属论点,中心论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在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之后,还必须形成若干从属论点,通过这些从属论点把中心论点加以展开,使之得到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例如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写的《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一文,其中心论点便是文章的标题。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论点,文章提出了如下四个从属论点。

第一,根据我国建国30年的历史经验来看,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增长7.2%的速度并不算高;

第二,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这是当时的提法,作者注)的最直接的技术经济保证,就在于我们已经找到了迅速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正确道路;

第三,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最重要的还是靠工业自身的迅速发展。因为工业是大头,其总产值一般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左右,而当前发展工业生产的最重要最现实的措施,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第四,为了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就要提高折旧率,并且原则上还必须把折旧基金归还企业掌握和使用。版权所有

文章通过上述四个从属论点,具体地、贴切地论证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就中心论点来讲,这些从属论点就是其论据,当然,这些从属论点(称为上位论点)还可继续有其他次级从属论点(称为下位论点)来论证,这样次级从属论点就成为这些从属论点的论据了。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这种展开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纵向排列形式。

--上位论点一下位论点--……

在上图中各论点之间呈逐步深入的递进关系。例如,上例提出二十年翻两番不仅有政治保证而且有技术经济保证这一中心论点,接着提出这一技术经济保证是我们已经找到了迅速发展农业和工业的正确道路这一上位论点,紧接着又提出了走这条道路最重要的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这一下位论点,而要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文章提出要提高折旧率,并将折2日基金留归企业使用。以上论点论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为中心论点的确立,建立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二是横向并列形式。

中心论点>(一)下位论点

>(二)

>一、上位论点

>(三)

>......

>二、

>三、

>......

在上图中各从属论点呈现横向并列的形式,这些从属论点从事物的不同侧面论证中心论点。例如毕业论文加《快我国丝绸工业技术进步初探》一文剖析了导致丝绸工业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第一,企业技术进步意识不强;

第二,缺乏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

第三,技改资金筹措难,企业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差;

第四,尚未建立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

上述四点就是一种横向并列的关系,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导致我国丝绸工业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

论点论据 篇七

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

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论点即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统帅.这个观点的确应该是有根有据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这就需要举出足够多的事实或摆出一定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正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就是论据,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论据的选择有何规律可循呢?下面就我多年作文教学的切身实践.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论据的选择的一般规律。

1.要找真实的论据.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发现好多同学用虚假的,错误的,不确定的论据,尤其在理论证据方面更是毛病百出;有的张冠李戴,把一些名人的名言都相互混淆,搞出把爱迪生都能说成爱因斯坦的笑话。另外多字少字,乱加标点,断章取义等都是同学们经常犯的错误。表现在事实证据上,由于知识面狭窄,常常是胡编滥造。论文的主题即使什么鲜明,但由于这样的论剧的存在,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故而,要做到论据真实,就要对理论证据从思想内容到标点符号等方面仔细校核.对事实论据不能虚构.一定要真人真事。

2.论据一定要和论点一致。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因此二者必须保持一致,然而实际写作过程中同学们经常犯论点、论据脱节的毛病。因此即使举得论据再怎么好,但起不到对文章的论证效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对所举论据理解不透彻造成的。如一篇文章的论点是“要有效率的学习”.很多同学就举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虽然这个论据很有代表性,也很具有教育意义,但是这个论据与论点相距甚远。论点讲的是效率,论据却讲的是刻苦学习,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因此同学们选论据是一定不能偏离主旨.必须准确的把握所选论据的谈理内涵.只有确认此内涵和论点相吻合方能使用。

3.论据的表达要和文体相符。许多同学在写议论文时,尤其在运用事实证据时常用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和描法.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如写一篇论点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文章。如果写上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所发生的事情的详细经过,完全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记叙文大家都会写,但如何写成议论文呢?记住议论文与记叙文最大的区别是:记叙文一定是把事情经过作为文章主体.而议论文的事情可以几句带过。主要讲从事情中能得出什么道理。所以,平时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来叙述事事实论据。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与论点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

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论点论据范文 篇八

那么,有什么秘诀可以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出现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处理好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即在写作议论文时,选用的论据材料与原来提供的材料(或从中提炼出来的论点)具有同质性。

所谓同质性,即要求所选论据材料的要素与原材料(或论点)所具备的要素相同、一致。那么,应该怎样做,作文论据材料才与所供材料(或论点)同质呢?

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紧扣论点要素筛选材料作论据

可作论据的材料成千上万,也千姿百态。筛选论据材料不能被材料的万紫千红所迷惑,一定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按论点的要素去筛选与原材料(或论点)同质的论据材料。

例如,要论证“勤能补拙”这一论点,那么在筛选论据材料时,就必须针对这一论点所限定的以下三个要素:1.要有“拙”;2.要有“勤”;3.要有“勤”补了“拙”,出了成果,取得了成功。此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就是不符合该论点所限定的要素,论据材料就难以证明论点。

有学生选了这样一个论据材料:“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这个论据材料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与补拙毫不沾边,因为王羲之并不拙。那么,这个论据材料的要素与论点的要素就不一致,选用它用来论证论点是不恰当的。

不妨换个例子看看:“古雅典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驰名世界的古雅典最具雄辩力的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天天口含沙粒练习是“勤”,有口吃的毛病是“拙”,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改掉了毛病,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是“勤”补了“拙”。与论点的要素相同,很好地体现了同质性的要求,能有力地论证论点。

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有侧重点地叙述用作论据的材料

筛选出具备同质性的论据材料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叙述这个论据材料了。那么,该怎样叙述才能体现同质性呢?总的原则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再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下面的一则论据材料就叙述得很好:“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候口吃,所以登台演讲时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写拙)。可是他毫不气馁,为了克服此弱点,他每天口含石子,面朝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都坚持演说(写勤)。最后,他终于成为全希腊最有名气的大演说家(写勤补了拙)。”这段话中的第一句叙其“拙”,第二句叙其“勤奋苦练”,第三句叙其“勤”补了“拙”,取得了成功。论据材料的叙述完全针对着“勤能补拙”这一论点所限定的要素,体现出同质性,因此,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而另一个学生在论证“勤能补拙”这一论点时,这样写到:“勤能补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勤奋,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达到理想的彼岸,事实不也正是如此吗?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能作为灯丝的物质,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进行了上千次的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仍锲而不舍地探索,终于发现了能使灯泡持续发光的物质――钨丝。”

论点论据范文 篇九

【关键词】地质矿产;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分析

1.多远数据融合技术的分析与发展

1.1含义及内容

数据融合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在失控的体系内统一综合地对研究对象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将不同侧面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获取,使其作为统一的不同表征。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目的则是对不同数据源内的优点进行接受,并从内部对更为充分的信息进行获取,对于调查地质矿产而言,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则是将遥感和多源遥感的数据相融合,并结合多源遥感自身的数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几个层次上对多源信息处理进行完成的过程则称之为信息融合,其中在每个层次内都会有不同级别的信息抽象。

(2)信息融合主要包括:探测、互联、相关、估计以及信息组合等内容。

(3)信息融合的结果主要包括估计较低层次上的状态、身份以及高层次上的整个战术态势等。

所以,在信息融合中,多传感器发挥着硬件基础的作用,而多源信息则是加工对象,协调优化以及综合处理才是融合技术中的核心关键。

1.2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最早产生于美国,且作为一个较快发展的国家,早在70年代就在声呐信号理解和融合的研究中进行了资金投入。对于我国而言,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相对较晚,最早开始于军事领域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信息融合技术逐渐发展至高潮。不仅对数据融合会议进行了召开,并出版了相关信息融合的专著和译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计划也将信息融合技术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并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数据融合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效果。

2.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地质矿产中的应用

2.1所用技巧的选取

对多源类数据进行归整时,对较强适宜性的数值进行选取,应划分为第一层次内的调研方法。该步骤与后续时段内的融汇实效所关联,也联系着所采纳的数值是否符合预设的地质目标。所以,在进行选取时,应对预设数值的用途进行考虑,对遥感类别和其他类别的精准数值实施筛选处理。

对遥感类数值进行筛选时,应注意地面层级内的辨识率以及光谱关联的识别率等内容,对优良层次的数据进行选取,例如:遥感所用的数据,都可划分至调研产生的侧重来源。近年来,对一系列信息提取技术逐渐形成,例如:呼和光谱分解、基于主成分的对应分析、MNF变换、光谱较低填图、NAPC、相关波段吸收深度分析以及汽配滤波等。同时还形成了监督分类法、决策树分类法、非监督分类法等方法。并结合神经网络方法、专家只是系统以及小波变换等人工智能以及数据挖掘领域的成果进行操作。

2.2对所用的技巧实施预先整合

在对所选用的数值进行融汇之前,应对多重数值产生的步骤实施预设处理,该步骤主要包括的内容包括:标准化流程、栅格图前提下运用的矢量化流程、解析并划分属性的流程、地理方位具备的配准流程以及集合层次下的校对流程等。此后,对那些数字实施筛选,即可变更为类别统一的图像所用格式,通常运用的预设处理能够使矿产类数字的互通得以促进,在多重平台上,将这些类别的数据得以汇集。

2.3所有路径的融合

将多源类别的数值进行融合,需要通过归整图像,预先对多重波段、多重平台、多重辨识率以及多重传感设施产生的影像进行预设。该汇集的实施,可以对卫星类别图像的增添产生一定的时效性,融汇该层次的内容主要包括:多重光谱类素质、不同光谱带有数值的有序融汇以及不同层级内辨识率的素质等。

对采纳的数据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应采用研究矿产的目的,对较强适宜性的融汇路径进行确定,例如:获取主体类线形数值的途径应是滤波的方法。可通过合成色调、主体层次内成分解析的渠道将图像产生的融汇特性进行折射。

另外,对于沿岸影响的数据融合处理而言,必须开始于原始影响数据的像元坐标归一化定位,即对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及多光谱影像数据的坐标原点进行控制,确保在空间位置上原始数据集的一致性。通过融合不同空间尺度的遥感数据之后,不仅需要对必要的几何精度进行检验以外,还需要评估光谱信息损失量。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空间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提升,运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处理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存在的海量数据,不仅能够消除数据处理中的不确定因素,而且还能有效提升环境或目标表示结果、解释分析以及描述的准确性,进一步对丰富的融合结果所获取。 [科]

【参考文献】

[1]瞿继双,王超,王正志。基于数据融合的遥感图象处理技术[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2(10).

[2]高景刚,薛春纪,吴淦国,王晓虎,周刚,杨文平,王祥,陈静。基于知识的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快速提取及找矿应用实践[J].遥感学报,2008.

论点论据范文 篇十

一、基于大数据的新闻

国内外学者对数据新闻的界定,主要从生产方式或制作方式的角度概括,即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统计等技术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闻线索,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方式。

以数据为主题的新闻,早已有之,如过去的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既有对这两类新闻的继承,如都是以数据为主要元素,又有了本质的跨越,即所基于的数据不同,数据新闻制作所依靠的数据是海量数据——大数据。

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在生产制作方式上存在诸多不同:(1)从新闻线索的获取来看,传统新闻的线索有很多来源,诸如观众爆料、相关部门的通报、记者的亲身体验等等,总之多源自现实生活;而数据新闻的线索则来自于海量数据。(2)从制作环节来看,以电视新闻为例,一条新闻至少需要经过采访、拍摄、配音、剪辑等几个环节;数据新闻则主要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及通过图像化手段呈现数据。如果网络够发达,足不出户就能制作出数据新闻。(3)从表现方式来看,传统新闻通常关注个体和个案,以个体的典型报道来表达对相关群体的观照;数据新闻则能够对“全体”进行报道,因为其所基于的大数据就是报道对象的全体数据,与数据短缺时代通过抽样调查来反映整体状态不同,大数据使“样本=总体”成为现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由大数据分析得出的新闻更有可能接近于事件真实。

二、数据新闻的实践要点

从数据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到,数据新闻的制作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获取数据(getting data)、分析数据(analysis data)、数据可视化(visualizing data)。

笔者将从这三方面谈谈数据新闻的实践要点:

(一)获取数据

获取数据是数据新闻制作的前提。没有数据,就如同电视新闻没有画面、没有声音,此时的新闻制作便面临无米之炊。

数据获取的难易与一个国家的信息数据化程度和数据的公开程度密切相关。在网络基础设施比较健全的国家,各领域信息的存储已经实现数字化和数据化。例如谷歌数字图书馆将大量的实体书籍通过扫描的方式转化成可在电脑上存储的数字文本,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然后又研发了一种能够识别数字图像的光学字符识别软件来识别文本的字、词、句和段落,使图片成为了可供调阅的数据,这便完成了“数字化”向“数据化”的转变。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公益团体、企业、互联网公司已经做了大量这类基础工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涵盖医疗、地理、通讯、交通等各个领域,并且很多数据库资源还是免费的,这就为数据新闻的制作和生产打下了基础。

(二)分析数据

很多媒体通常没有自己的独家数据,但这并不妨碍各家媒体制作数据新闻,因为数据可以从外部获取。此时,数据新闻制作的关键,便在于对数据价值的分析和挖掘上,这种能力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即从海量的历史数据中寻找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数据与事实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预测未来事实的走向。例如谷歌通过对用户在网站上搜索词条的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出流感病的传播范围,甚至可以精确到具体的地区和州;与之相对,美国的疾控中心只能在流感病例确诊两周后进行事后统计,只能记录而无法做到预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事实走向,这一特质令数据新闻具备了“社会瞭望哨”的功能。由此可见,数据本身并不能说话,数据的价值必须经过人为的挖掘,才能够逐步显现。不过,目前大多数媒体的数据新闻很难做到预测的层面,而只能在统计的基础上呈现数据的浅层信息。

(三)数据可视化

数据新闻通常是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常用的表现方式有图表、表格、图片、视频、动画、地图等视觉化的手段。英国的第二大全国性日报《卫报》是数据新闻的先驱者,在“2012美国大选报道”专辑中,《卫报》的55篇报道均使用了信息图表,除了静态图表之外,近1/3的报道运用了交互式动态图表,呈现在官方网站上。比如在《交互式导引: 2012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一览》这篇报道中,在美国地图上用红蓝两色分别代表民主党与共和党,其力量对比一目了然。而且当用户将鼠标移到某一州所在位置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该州的投票数据,非常直观清晰。可视化的呈现令观众对数据的认识、解读简单化,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周围环境的复杂性,同时,令数据变得具有亲和力,令新闻变得“好看”。

三、电视媒体实践数据新闻的对策建议

国内的数据新闻制作的基础条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数据新闻的实践面临特有难点和困境。以下从电视媒体的角度,谈几点对策建议:

(一)构建自有网络占有数据

我国各个行业事实上都已经收集了庞大的数据资料,只是这些资料大多数处于沉睡状态——要么没有数字化,要么没有数据化。因此,打造自有数据是社会各个领域需要从事的基础工程。我国目前真正占有大数据的,主要是几大互联网公司,如百度的搜索数据、新浪的微博数据、腾讯的社交行为数据,以及诸多电商网站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然而,我国的网络媒体没有完整的新闻采编权,因此,它们缺乏数据新闻制作的动力,而往往是利用传统媒体的一些“二手数据”加工制作成数据新闻。他们对自身积累的大数据的利用,通常只服务于赢利目的,如致力于优化产品体验、广告的精准投放、用户需求预测等,而不是服务于数据新闻的制作。因此,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公共数据库还没有建立起来,互联网企业的数据无法低成本共享的现实处境下,广电媒体应该构建起自己的大数据获取来源。一方面,要经营好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展会员,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相关主题,做一些问卷调查,在数据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制作出可令观众信服的数据新闻。另一方面,要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和全国联网,通过有线电视信号的接收终端——机顶盒,实现用户收视行为的大数据收集。新闻节目主创人员通过这些自有数据的挖掘,可以找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闻线索。

(二)引入外部力量助力数据新闻生产

严格来说,数据新闻的前两个环节——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与新闻无关,而与大数据产业有关。《大数据时代》一书作者维尔托将大数据价值链概括为三大构成:(1)大数据掌控公司,这类公司能够占有数据;(2)大数据思维公司,这类公司具备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能够发现数据与预测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3)大数据技术公司,它们提供分析、统计数据的相关算法、工具。由此可见,不论是数据获取,还是数据的分析,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产业的独立环节,从经济学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市场将逐渐孵化出一大批数据收集公司、大数据咨询公司和数据分析技术支持公司。

电视媒体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短期来看很难具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分析工具。维尔托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提到了一种新兴的职业——“数据科学家”,这种职业是“统计学家、软件程序员、图形设计师与作家的结合体”。在广电,几乎没有这四类专业人才,更何况是这四类专业人才的结合体。广电媒体现有的从业者也很难通过培训向这些职业转型,不像互联网网公司,互联网公司这类专业的人才很多,并且转型相对容易。从短期来看,电视媒体要从事数据新闻事件困难重重,因此,引入外部力量是必经之路。电视媒体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从事数据新闻的制作,尤其在获取数据和分析数据方面,应充分整合政府部门、公益组织、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技术支持公司等多方力量,实现数据新闻的高质量、规模化生产。

(三)综合运用电视手段呈现数据

论点论据 篇十一

论据是论证论点的依据,是作者建立论点的理由,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即材料(论据)与论点有必然、本质的联系,能完全支撑论点,这就是通常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如果不一致,或者偏离了论点,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会成为文章的累赘,甚至会阻塞文章的思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基础。缺乏论据,论点就得不到证明。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论据要选得精,选得充分;要恰当运用事实论据。

【运用关键】

(1)把握论述方向。

同一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论述材料时应根据不同的论点有所侧重。例如,达・芬奇画蛋的故事,如果要用它论证“基础重要”,可从达・芬奇的角度去论述材料,谈他认识到基础的重要,如何苦练画蛋基本功,以及画蛋与他后来成才的关系;如果要用它论证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从达・芬奇老师的角度去论述材料,谈他如何引导,如何教学有方,以及他的引导与达・芬奇成才的关系。我们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多义的,或者说材料的主旨总是由多个意义点构成的,这样的材料可以论证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用它论证观点时就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从材料中找出切入点,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高度统一。

(2)精选论证角度。

任何一个材料都不止一个属性,在证明不同观点、为不同立意服务时,可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阐释,即“一材多用”。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此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文辞(包括材料),就像物品,思想见解(即中心观点)好比使用物品的工匠、医生。橘子、山楂等果品,厨师拿它做拼盘待客,医生拿它来入药治病。同理,相同的文字(材料)可有不同的用法和用途,而这将取决于具体的写作目的。

(3)围绕论点挖掘。

文章的容量是有限的,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要在有限的篇幅中阐明论点,对论据的表述就要高度概括。我们不妨对有限的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地挖掘,把它的内在意义充分开掘出来,以一当十。挖掘材料的过程是我们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论点的过程。对于材料的开掘,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对材料的蕴含进行延展,使同一材料发挥尽可能多的作用;也可以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上发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体现材料价值。

【学习范本】

照镜杂说

文/居欣如

儿时猜谜:“象喜亦喜,象忧亦忧。”谜底是镜子。确实,镜子浅显、直白、真实,没有一点掩饰。“瞧不尽,镜里花容瘦”,这是美人对镜时的悲叹。“高堂明镜悲白发”,这是因老母鬓边的银丝引出的感慨。镜子一概如实反映,一览无遗。

然而,镜子只能帮人看到自己的外貌。墨子有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这说明把人当“镜子”,从别人的反映中看出自己的尊容,是个好办法。所以,人镜之说,流传至今。

但人镜有时也靠不住,这往往取决于充当“人镜”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正直之士,还是阿谀之徒。《国策》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个听熟了的故事。邹忌就比较聪明,他并不“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再三照镜后,自叹不如徐公。于是悟出:“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是有自知之明的,并以此为例,说服齐王如何对待臣下的诤谏。

齐宣王则不然,《吕氏春秋》载:“齐宣王好射,说(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试引之,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孰能用是!’”于是齐宣王“终身自以为用九石”,糊涂了一世。宣王作此错误估计,问题出在“左右”这面人镜上。原来是面“哈哈镜”。当然,左右之人敢于当面撒谎,也是摸透了宣王的脾性,投其所好而已。生活中的“哈哈镜”,是一种变了形的镜子,可以取悦于人,笑过算数;而“人镜”中的“哈哈镜”,就会误事,不足为镜。凡是有地位、权势、财富和声望的人,在照人镜时,倒要常常想一想“周围人”对自己的反映,是不是掺杂了“私”“畏”“求”的因素。

古人又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又进了一层。历史的发展,无非是兴衰沉浮、成败得失,随着时代的更替和权力的转换,就能让人看清世间百态,看出许多稀奇景象来。“”年代,讲真话的“插白旗”,吹牛的升官晋级;十年浩劫,大“革”文化的命,昨日的亲友可以变成仇敌,溜须拍马者可以“变脸”,成为疾言厉色的打手;而今,在“一切向钱看”的浪潮前,自诩高雅之士,竟不惜为“孔方兄”折腰,甚至出卖灵魂与人格。历史在这里就成了一面“折光镜”,不仅照出众生相,也折射出各个时代的是非功过。

还有各式各样的镜子呢,《西游记》里孙悟空手中的照妖镜,让白骨精原形毕露,由如花美女变成一堆骷髅。《红楼梦》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章,一面“风月宝鉴”竟将贾瑞的魂直勾勾地给勾了去!“明镜高悬”的挂匾设在公堂之上,但历代瘟官们贪赃枉法之事,照干不误。至于唐朝诗人刘禹锡作《昏镜词》有云:“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更是讥斥了昏聩权贵喜照“昏镜”、自欺欺人的丑态。如今,有干部搞调查研究,竟制造“假民意”,亦属喜照“昏镜”之辈。镜子不同,各有用处。看来,从照镜人所喜欢的镜子中,也是可以见出各人的特性的吧。

【范本分析】

文章围绕“镜子”展开论述,由不同的镜子折射出不同的现实:一是观照外貌的普通镜子,二是“人镜”,人镜不真实,掺杂了多种因素,由此反映出社会的是非。文章开篇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为引,引出“人镜”之说,然后从正面列举“邹忌讽齐王之事”, 以“妻、妾、客”三方面说的话作论据,指出人镜取决于“人”。此论据的列举精简有力,众所周知且极具典型性,运用非常成功,值得效法。为与上面的正面事例相对应,文章又从反面列举《吕氏春秋》中齐宣王“终身以为用九石”的笑谈,可谓相映成趣。其后随即引入新概念“哈哈镜”,让人耳目一新。

接着作者又以“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的名言,由“哈哈镜”言及“折光镜”,联系当代人们的生活引出世间百态。

文末以排比句式罗列论据,通过《西游记》中的照妖镜、《红楼梦》中的“风月宝鉴”、公堂之上的“明镜高悬”及刘禹锡的《昏镜词》等将作者“由镜照人而知品性”的观点推上高潮,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气势。

文章以古典文学为主线,抨击了当代人的弊病,为“人镜”“哈哈镜”“折光镜”与“昏镜”等观点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论据。文章在占有丰富论据的同时,能融会贯通地使用论据有效论证论点,值得我们借鉴。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想象中,事情是一种样子,但当亲身实践时,却会有另一种感受。本来觉得拥有了会是快乐的,得到后却可能会感到烦恼;本来觉得会让人失望的,却会给人带来惊喜。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例文参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高三(3)班 吴希

在我们的想象中,事情总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但往往亲身实践时,才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总是轻易否定一些我们觉得不可能成功的事:“浪费时间。”“吃力不讨好。”诸如此类。总是在没有实践时就将其在脑海中定义成一个个千疮百孔的形象,心中也生出一股厌烦。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真的那些事就不可能完成吗?其实不然。我们总是惯于直击一个最表面的现象,连过程也一并省略。

雾里看花和凝视触碰一朵花感觉本就不同。

歌德曾认为自己不可能投身文学,他数十年钻研绘画,却一事无成。若是他此时不敢尝试,认为自己没有绘画以外的出路,就不会有《少年维特的烦恼》,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歌德。他勇敢地迈出了一步,对文学创作进行了尝试,结果得心应手,最终取得了成功。

也许歌德也曾暗暗怀疑过,毕竟从事那么多年的绘画,却要尝试一个不曾涉足的领域,心存迷茫是一定的,也会有一瞬认为文学是“山重水复”,有一种“无路”之感。但当他亲身实践后,才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终成为蜚声文坛的大家。

实践永远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无论我们将事情想象得如何,都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主观臆测,只有实践知道它们能否成为客观现实。

量子物理之父普朗克曾发现自己的某个研究数据与牛顿经典力学有了冲突,他为此踌躇了很久:到底应不应该研究?是不是牛顿出了差错?但他最终放弃了,他认为牛顿的力学体系是完美的,不容置疑。于是,他没有研究下去。后来,又有一个年轻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但他却坚持自己的看法,亲身实践,取得了物理学的新突破,他就是爱因斯坦。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凡在理论上必须争论的一切,那就干脆用现实生活的实践来解决。”普朗克在发现问题后没有继续实践,因为他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有研究的意义,而爱因斯坦却通过亲身实践,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也许就像费希特告诫我们的:所有的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所以说,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论点论据 篇十二

关键词:论点;论据;选取材料;运用材料;面;合体;叙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197-02

写好议论文,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选择与使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有时,一篇文章的观点很鲜明、很新颖,议论十分出色,但有时却不能让读者信服;有时,一篇文章当中列举出许多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可是文章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是为什么呢?前一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没有选取恰当的论据来说理,后一种情况是由于没有对论据作出必要的分析。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要回到写好议论文的关键――如何选取与运用材料证明中心论点的问题上。

先说选取材料。

1、选取材料务求“新”

材料的新与旧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在选择材料时,尽量选择最近发生的典型事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满时代气息。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作“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说到这个论点,或者说到那个论点,都是常用的几个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我觉得说得很道理。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如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为论点选取材料时,学生可以摒弃“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摒弃“长城”“泰山”和“故宫”,摒弃“桂林的山水”“云南的丽江”。之所以摒弃这类材料,并不是因为这些材料不典型,而是因为这类材料显示不出新意。学生可以选择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上海世博会彰显出中国人包容开放的胸襟,玉树地震表现出可贵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等。文章运用这几个例子论证分论点,自然可以论证“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总论点了。

如果议论文只选用陈旧的材料,那么学生现在写的议论文和十年前的议论文有什么区别呢?对此,有人写了几句顺口溜来反映中学生运用材料的状况:“项羽岁岁都自刎,屈原年年要投江。韩信时时在胯下,司马常常受宫刑。”所以,材料一定要新。

2、选取材料要讲“理”

一个材料(论据),往往蕴含了多方面的话题或者观点,可以用来证明多个话题与观点,首先要理解这个材料中蕴含了哪些话题或者观点,然后还要分清哪些观点是这个材料的主要方面,哪些观点是这个材料的次要方面的。如下面这个材料:

2008年11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四日在总统大选中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和44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总统之初,许多人都劝他不要浪费时间与精力,因为200多年来,美国43任总统清一色都是白皮肤的男性,作为黑人的奥巴马几乎没有当选美国总统的资格。但奥巴马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通过自己的坦诚、热情和坚持不懈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奥巴马将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创造了奇迹。

对于这一材料,我们要想运用好它,就必须理解其中蕴含了“努力创造奇迹”“自信改变历史”“事在人为”“种族歧视”“个性”“要敢于挑战自我”“成功源自对理想的坚持”“信念与成功”等话题与观点,其中“努力创造奇迹”“事在人为”“要敢于挑战自我”“成功源自对理想的坚持”等观点是可以用这则材料来充分论证的,“自信改变历史”“种族歧视”“个性”“信念与成功”等观点只是与材料相关,材料则不能充分的证明这些观点。

再说运用材料。

1、运用材料要看“面”

有时候,某个典型人物的材料可以论证多个论点;有时候,某个典型人物的相关材料不止一则,也就是说材料具有多面性。不少学生往往把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事例不加变通地用在不同论点的文章中。导致论据不能充分地论证论点。例如有关项羽的材料,我们稍加整理就会明白它的多面性。

面1――破釜沉舟的故事。(可以论证“不留后路方能成功”)

面2――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可以论证“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面3――霸王别姬的故事。(可以论证“英雄也多情”)

关于项羽的材料,表现出这么多的面,在运用时一定要选择合乎论点的那一面,围绕论点来展开论证。

2、叙述材料要“合体”

所谓“合体”,是指叙述材料要注意文体的区别。议论文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材料只是为后面展开议论打基础,因此叙述材料必须概括而简洁。

原则:叙述要简要,学会剪裁,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一个同学使用了司马迁的事例:死,可以明志;生,则可以践志。司马迁受累于李陵一案,就算死,也不枉一个铮铮之臣。但他选择了生,让朋友亲人都感到难堪的生。也许只有那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才能证明这一行为的价值:虽斗转星移,仍不失为和日月争光的鸿篇巨著。(《选择,别无选择》)

要做到正确叙例,就要合理剪裁,围绕论点选择典型事例,准确把握其重点,恰当地进行剪裁,剔除论点无关的材料和数据,正确选取事例的叙述角度来丰富最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即“取其一点”,使事例准确有力地为论点服务。对自身蕴含意义丰富的材料,要细心斟酌、正确把握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让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以增强叙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

3、叙后要分析

学生还应特别注意叙述之后要有分析。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把事例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使材料与观点联在一起,高度统一,才能伸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1)原则:避免堆积事例,要学会分析事例

(2)方法:

①假设分析法

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讲出来。

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如果秦王能居安思危,以求沉稳,那么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秦朝也就不会只是个短命的王朝了。

基本格式:如果……那么……

②反面阐述法

即用假设性的语言,从反面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讲出来。这种分析法与假设分析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即位后不计前嫌,原谅并重用魏征,如果李世民不能做到宽宏大量,量才重用,魏征又怎能”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汗马功劳,如果李世民没有广阔的胸襟,唐朝又怎能出现夸耀于世的”贞观之治”

基本格式:如果不……那么……

③因果分析法

即用因果关系的语言,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出来。

刘备出身平民百姓,但最终成就西蜀一方霸业。正因为刘备少有大志,立志要匡辅汉室,拯救黎民,所以在屡屡遭到挫折时,刘备能够抱持信念,坚持不懈,最终入主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

基本格式: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④评论分析法

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所举例子和观点的关系,或为了突出事例所蕴涵的意义,要对其进行进行评论。

上一篇:房地产论文 房地产论文优秀10篇 关于房地产的论文20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勤工俭学先进个人事迹材料通用8篇
  • 小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1000字
  • 定向选调生交流研讨发言材料(精选十
  • 定向选调生交流发言材料2024(精选11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章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