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与启示精选11篇 外语教学发展史

更新时间:2024-05-2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惊云给大伙儿分享的11篇外语教学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外语教学法 篇一

关键词:语法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准确性 流利性 语法——交际教学法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世界上有了语言,人们才能相互交流,传情达意。而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更是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怎样教授外语,一直是困扰着外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回顾外语教学的历史,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主要是在赞成语法教学法和赞成交际教学法的观点中发展的。

一、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及特点

500年以前,在欧洲,拉丁语是学校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拉丁语,主要学习和操练其语法规则,词的变化规则等。翻译是拉丁语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学法在16,17和18世纪的欧洲是最为流行的外语教学法,在外语教学史上称为“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为中心,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和记忆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来强化记忆。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1)语法翻译法认为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一套外语语法规则。(2)阅读和写作是学习的重点,听说能力不受重视。(3)外语课文与单词均附以母语翻译,并逐字解释。(4)强调精确性。(5)语法通过演绎的方法向学生传授。(6)外语教学以母语作为教学用语。

50年代末兴起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界引起一场革命。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人脑中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在吸收了一定的外来语言素材后,就会自动形成该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达到创造性的习得该语言的目的。 乔姆斯基强调人的语言能力,忽视了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hymes(1972)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的概念,并出现了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强调意义,对语言结构的准确程度的要求有所放松。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可归纳为:(1)重视口语,即语言的交际功能。(2)学生先接触听说,然后接触文字。(3)语法一般通过归纳习得。(4)不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忽视语法。(5)尽量避免翻译。

二、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利弊

从语法教学法发展到交际教学法,这是教学法的进步。但比较这两种教学法,两者各有利弊。语法教学法重视语言规则的学习,具有系统性。课堂学习,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法,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它削弱了语言的准确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比较灵活的开放式教学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交际法下的语言是支离破碎的洋泾浜式的语法,这势必会导致学生以杂乱无章的方式来掌握语法,学习者难以系统的掌握语法知识。

三、对两种教学法存在的争论

围绕着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多争论,也出现过极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交流的频繁化,培养高层次的外语专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语法教学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交际法被世界各国大多数教师所认同,接受并广泛传播,使得交际法教学思想成为20世纪末具有全球影响的外语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于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哪一种更适合外语学习,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郝兴跃(2004)将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称为明示性语法教学及暗示性语法教学。两者间的矛盾无非是准确与流利间的矛盾,他希望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平衡点。秦洪武,孔凡富(1998)则提倡语法习得的渐进性,即交际法。武和平在(1999)中提出70年代以后交际语言教学思想最为引人注目。在进行交际外语教学研究时,既要有全球和历史的眼光,又要立足于本土实际。马振民的(1998)提倡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尽量更好的为使用交际法创造条件。温厚一在(1998)中提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交际法,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掌握和正确运用它的具体模式和方法。张人在(2004)中揭示了内隐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习者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使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

中自动发挥作用。并提出内隐在认知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即先内隐后外显,也就是先交际后语法。

这些学者提出,现今世界应重视交际教学法,摒弃传统的语法教学法,让学习者像学习母语一样来习得外语,而不是学习外语。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要做好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统一。

四、外语教学应以语法教学法为基础,交际法为辅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发现,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法,大多提倡交际教学法。因为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主动的,愉快的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获得外语。儿童在掌握母语时,是先通过听说,然后接触文字。刚刚出生婴儿,我们不可能去教他们语言的语法规则,让他们说话时按规则,可是5,6岁时他们却能说出正确的母语。儿童能够说出语言之后才去接受系统的教育,学习语言文字,这是正常的母语掌握途径,符合人类的语言习得规律。交际法正是符合了这一规律重视听说,然后自然地习得语法,进而创造更多的句子。

我们说交际教学法比起语法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进步,它灵活生动,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因此受到大力推崇。但是交际教学法为主并不适合外语教学。

1.缺乏语言环境。我们知道在语言的掌握过程中语言环境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母语习得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我们每天可以有机会听,说,读,写母语,不想接触母语都不行。久而久之,即使不接触文字,我们也能够轻松自如的听,说,而外语学习则大不相同。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语,接触到的也仅仅是阅读或写作,而语言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练习才能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外语交际,怎么能掌握好它呢?如果学习者能够和外国朋友生活在一起或出国学习,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恶劣条件下交际法不大容易实行,而这时语法规则的系统学习就会有助于学习者对该语言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让学习者首先从宏观上把握语言的特点。对于语言的规则有了认识学习者就会系统的,有目的性的学习外语。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而忽视了它的准确性。在语言环境有限的条件下,如果再没有语法的规范,学习者根本就无从下嘴,不知该怎么说,更不用说达到流利程度。在语法的规范下,语言最起码已经准确了,在准确的基础上才会出现流利。准确是需要学习者学习的,而流利需要练习就可以达到。先学习后练习,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大环境。如果不先学习语法规则,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都会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一旦形成语言僵化,将很难改变。

3.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注重无限的交际也是不现实的。外语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不象生活中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接触到母语。因此在课堂上以语法为基础是必要的,然后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做大量的交际练习,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法知识。语法是死的东西,但交际却是活的,学习者运用死的语法,可以创造出无穷的句子。

但语法教学法也涉及到教的问题。在传授不同语法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向学习者传授外语国家的文化,让学习者融入到该文化之中去。如讲英语词汇时“跳”在汉语中只有一种表达,可是在英语当中却有很多。如jump,skip,bound,hop,leap,spring…传授时将中西思维差异也连带传授。再如,讲授句子时,一个句子可能从语法上讲,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外国人却从不这样说,应将外国人的习惯表达法清楚的讲给学习者。

我们在这里提出要重视语法教学,并不是要回归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上去,而是两者相结合。先语法后交际,即语法-交际教学法。在语法这一地基打好的前提下,才能建设交际这一高楼大厦。纵观国内的英语教学,十几年前,我们采用的可以说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听说能力得不到一点重视。学习者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连一句也说不出来,学成了哑巴英语,这除了与国内的教育体制有关外,还与忽视交际功能有关。学习者学英语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近几年来,情况有了些改观,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英语的交际功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听力课,口语课的开设,刺激了学生对提高听说能力的渴望。此外以语法教学法为基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是有保障的。因此学习者在无限的课外生活中,可以自己利用时间加以练习交际语言,以此达到准确性与流利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赵美娟。关于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j].外语界,1999,(4).

[4]秦洪武,孔凡富。交际教学法中的语法习得刍议[j].外语界,1998,(1).

[5]郝兴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法教学的新趋势[j].外语界,2004,(4).

[6]武和平。交际教学思想的全球化与本土化[j].外语界,1999,(2).

[7]张人。内隐认知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4,(4).

[8]马振民。谈交际法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界,1998,(1).

外语教学法范文 篇二

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是教学法的祖先。早期的语法翻译法教授外语生词和语法往往是分头孤立地进行,主要方式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后来在实践过程中,该法逐渐克服了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严重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端,并过渡到用有意义的课文来达到教学的目标。

翻译法的优点是:1、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2、由于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3、便于使用。对教师的口语及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要求不高。4.不需要复杂的教具和多媒体设备。

在使用语法翻译法时应注意:1、在讲授难句、长句及较难理解的语言材料时,可适当使用翻译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材料。2、在进行翻译教学时,有目标的地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3、在教学的初级阶段,适当的翻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使用语法翻译法进行教学有许多不足之处:1、过多地使用母语,把外语当成知识来传授,而不是当成语言技能来训练,造成了所学的语音、语法、词汇等教学材料的与现实脱节。2、过多地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会助长学生使用外语时进行翻译的习惯,很难养成良好的语感和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这种教学方法较为死板,往往以讲规则和死记硬背为主,课堂气氛不活跃,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否认,直至今天,在世界许多国家的英语课堂上, 它依然是很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进行语法讲解, 难句解析时, 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在许多语言学家强调教学要以意义为主,但同时也倡导适当的注意形式。这说明语法翻译教学法并没有完全过时。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西欧,与语法翻译法的理念恰恰相反。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学法构想的是德国外语教育家菲埃托。它反对母语的翻译和语法教学。提倡让外语直接与直觉和思维联系起来。认为可以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去学习英语。后期的直接法,允许用母语教授语法和解释较为抽象的词义。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通过由易到难的问答法来引导学生开口说外语。教学时,重视语音语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模仿、朗读和熟记,这些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熟练技巧,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不断检验所学语言,达到自动化。由于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特别在较少人数的班级,老师往往能照顾到每位学生更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法。直接法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至20世纪20年代逐渐被冷落。

直接法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外语教学中过分注重经验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估计不足。2、忽视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能适当利用其优势。事实证明,适当使用翻译法,对外语教学是有促进作用的。3、使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虽然口语能力较强,但对所学语言了解得不透彻,往往囫囵吞枣,不能举一反三。

直接法比较适合于在以培养外语听说能力为主的教学班。也特别受幼儿英语学习者的欢迎。根据天赋论的说法,幼儿凭借语言天赋可以根据情景理解语言材料。对于初学外语的幼儿较有效。直接法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无疑是教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为之后的外语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听说法起源于二战期间,是对赴海外的部队人员进行训练的有效方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效果显著的军中教学法(the Army Method),。由于当时参与研究的专家多数是结构语言学派的重要人物, 非常重视语言结构的学习,认为语言学习是习惯的形成,强调做句型操练。听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辉煌风靡之后,也同样开始受到冷落。主要原因是,人们经过大量的机械训练后,并不能流利地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

听说法也被称作结构法或句型法。《英语900句》《新概念英语》是听说法的典型教材。听说法实际上是语言结构的研究成果。把这种研究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无疑对教学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它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对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它重视外语教学的运用性,强调听说领先。这种教学法有着完整的训练体系。以句型训练为中心。在教学中注意进行母语与目标语的对比。同时,鼓励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听说法还是有许多不足的:过分进行句型操练等机械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性,对学习的语言不会灵活运用,造成部分学生对外语学习失去兴趣。但我们不能否认听说法对外语教学的贡献。它将外语教学法建立在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科学基础上。因而,可以说听说法在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外语教学法范文 篇三

实践证明,任何一门科学的迅速发展,都需要本学科内部各流派互相取长补短,彼此渗透。因此,对各个教学法流派的主张、原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有利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乃至一堂英语课上都要尽量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综合体现各项原则的精神实质。

关键词:外语教学;流派;运用

由于外语教学的目的、任务、条件的不同,历史上出现过、现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同主张、不同做法的教学法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采用语法翻译法教外语,在欧洲可以一直上溯到中世纪,甚至更早。所教的主要是拉丁文。那时,拉丁文虽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但是已经演变成了纯粹的书面语,因为已没有任何民族还使用它进行日常的口语交谈。由此可见,语法翻译主要是用来教书面语的方法。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语法分析和翻译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视两种语言的比较,在教学中经常使用本族语。语法翻译法强调系统语法知识的作用,教学从语法规则、例词、例句,从单个的词开始,要求学生下功夫背诵语法规则和例证材料,背诵孤立的词汇。语法翻译法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训练思考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语法翻译法的缺点是对口语重视不够。用它教出来的学生听说能力较弱。语法翻译法很早就对我国外语教学有影响,后来又通过苏联的教学法体系在我国取得正统地位。五十年代流行的自觉比较法,突出依靠本族语原则,实质上就是苏式的语法翻译法。

把所学的外语与本族语适当地进行比较,对学习肯定是有好处的。与实践练习紧密配合的基本语法知识,以及作为重要教学手段的翻译,也都是不可忽视的。但把中学的外语实践课上成语法分析课或翻译课,则是不可取的。

二、直接法

直接法早期是自然法,在十九世纪开始崭露头角。这时,随着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往来日益频繁;经营商业需要口语,外交谈判、刺探情报、留学等也都需要口语。在新的情况下,只用语法翻译法教授书面语,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对外语教学的要求。于是以口语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自然法便应运而生。[1](P.165)

自然法顾名思义,就是要尽力为外语教学创造接近于学习本族语的条件,并使用学习本族语的方法。

自然法曾提出以下几项教学指导方针:(1)要使学生直接吸收外语,不要通过翻译。要使学生在外语词与物体或动作之间建立直接联系。本族语要求完全排除于外语教学之外。(2)用直观手段揭示新词意义。(3)外语材料的学习和巩固主要通过模仿和类比。(4)语法应通过上下文义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直接语言经验而掌握。反对将外语与本族语进行对比。

在自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直接法。直接法更加明确地提出直接思维和直接学习的概念;它要求教会学生直接理解别人用外语表达的思想,以及用外语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它要求在教学中使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不得通过本族语这一中介手段,不得使用翻译。

从直接法的根本主张可以看出,它很注意外语教学的交际实践性,把教口语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重视发音和语调。

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面出现的,两者的主要对立之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是先学听说,还是先学读写。(2)初期是否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口耳训练。(3)先记句子,练习造句,还是先记单词,练习词形变化。(4)初期要不要学习不规则变化形式和习惯用法。(5)是一开始就使用正常的语速,还是使用故意放慢的语速。

从语法翻译法到直接法,这在外语教学上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人们对外语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全面;教学方式、手段更为丰富多彩,课堂形式更为生动活泼。尽管直接法难免有一些片面地方,但它明确提出用外语直接思维的主张,可说是抓住了外语教学的本质、核心。评价直接法时,应该首先从它的本质出发,不能象五十年代那样,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全盘否定。当然对直接法持完全肯定态度,甚至认为它已达到尽善尽美,不允许任何变更,也是不符事实的。直接法本身在长期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是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后来的一些直接教学法专家在对待本族语和翻译的使用上持较为灵活的态度,不绝对排斥。有的甚至在坚持直接思维的原则下,提倡阅读为主,阅读领先,成为一个独特流派。

三、口语法

口语法是直接法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口语法认为掌握口语是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口语教学要从理解和说话两个方面进行,先积累消极掌握的能够领会的语言材料,然后经过练习而转化为积极掌握的可以复用的语言材料。[2](P.231)口语法造成通过背诵积累现成的语言模式,主张按题材选课文,根据词的常用性、搭配能力等选择词汇并确定最低限度词汇量。它认为词义的讲解可以用直观手段、外语解释、上下文等,也可以使用翻译。

口语法中最饶有兴味的是一整套培养口语能力的练习体系,由易到难分以下几种:(1)纯领会式的,如教师用外语发命令,学生执行,进行相应活动,完成任务。(2)模仿练习,如跟着老师发音,说句子。(3)有限制的会话,如问答练习。(4)自然谈话。

口语法将造句表与看图说话结合使用,效果很好。它把语言材料按照说话的主题、情景、意向等科学地进行归类和组织。这种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阅读法

阅读法产生的背景是当时有些国家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口语,而是阅读。阅读法不但把阅读作为主要目的,而且把它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在初级阶段也是如此。这是阅读法突出的特色。

阅读法主张通过阅读使学生积累词汇和句型,从而既为阅读能力,又为口语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由于读比较容易使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看到成绩,增强信心,提高兴趣,所以教学手段本身也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手段。

阅读法所教的课文一般部分成一些小段落,每段之前有生词表,生词通过上下文、图画或翻译使学生理解。在学生初步掌握一定数量词汇,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开始阅读补充读物,以使学生更快地扩展词汇量。读物主要由经过改写的故事、童话、寓言等组成。到了更高阶段,入选的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改编名著。

阅读法的读物有以下几个特点:(1)选文的词汇都经过严格的挑选,生词逐步地出现并有足够的重复率。一般是50个词里可出现一个生词,而且在本段至少应重复出现三次,以后还要尽量地重复。(2)词汇的选择根据常用性和难易程度。(3)选文情节动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兴趣。(4)选文按词汇量的多少分成几个等级,每个等级都编选了许多本题材、体裁、时代、背景、故事情节各不相同的读物。

五、听说法

听说法主张先学听说,后学读写,两个阶段分开;不单独都词汇和语法,主要通过句型教学实现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新的听说法重视所学外语国家的文化,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的;强调听说的材料要在比较外语和本族语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确定难易,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宜搞对比。它在教学中重视外语内部的对比练习,如单数和复数、长元音和短元音和对比。

六、视听法

视听法兴起于法国,带有速成法性质,其主要目的是教会日常生活用语。它主要教口语,书面语处于次要地位。概括说来,视听法就是通过听觉吸收新的语言材料,通过视觉达到理解。因此,它很重视幻灯、电视、电影、录像的作用,将听录音与看幻灯等配合起来,通过对幻灯的解说而教句型。视听法所教的材料按日常生活内容而分为:见面、旅行、问路、住宿等。

七、自觉实践法

这里的“自觉”一词是从心里学和认识论的角度提出的。自觉就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教学要从必要的语言开始。[3](P.32)而“实践”则是指外语教学的决定性因素乃是言语实际训练。自觉实践法认为学外语不能光靠模仿而获得的自动化技巧,还要培养与理解和思考紧密联系的创造性的言语技能。自觉实践法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实际运用所学外语的听说读写练习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这些能力的时机训练上。

2注意外语直接思维的培养。而直接思维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又只能是大量的系统的言语实践。

3要真正掌握外语,就必须具有自动化的言语技巧,为此应注意:1言语技巧首先应在言语活动中,在自然语流中进行训练。2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训练,言语技巧的行程要容易得多和牢固得多。

自觉实践法认为语言(语音、词汇、语法)和言语(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外语教学既要把主要力量用于言语能力的培养,又要教授一定的语言知识。语言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而言语练习的目的则是使学生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的技能。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教学法流派外,最近一些年还有人提倡功能教学和认识法。对语言功能的划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有的分为肯定、否定、发问和命令四种功能。有的分为指称(就一定的主题、情景进行交流谈话)、表情(表达情感、愿望、态度等)、祈使(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等)几种功能。有的细分为祈使功能、叙述过去发生事件的功能、描写人物和地方的功能、二人对话的功能、问候和致敬功能等。还有的按所涉及的人称来划分功能,如说明我是什么人、你是什么人、他(她、它)是什么人(什么事物)的功能等。功能教学就是按照功能类别安排材料,根据具体的交际墓地给出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然后配合情景进行句型操练和对话练习,以达到能实际运用之目的。如“Describing a Place”,“Telling What Happened”等都可作为功能教学的一个项目进行安排。围绕后一项就可以出现动词一般过去时的意义、构成和用法等。此法的基础首先是社会语言学。认识法是在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重视语言规律的学习,认为外语学习不能只一味地让学生盲目练习,死背句型;应使学生熟练掌握有限的规律,以此为基础构造出无限的合乎语法的句子,以表达思想。认识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开动脑筋,用心思考,不断提高对所学外语的认识。

认识法重视理性,重视语言规律的作用,提醒人们防止句型练习、简单模仿和重复可能产生的流弊。这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来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杨忠,张杨。国外英语教学流派及我国英语教学改革[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2]顾明运。国际教育新理念[M].郑州:河南出版社,1983.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外语教学论文 篇四

习得—学习假说是五大假说中最基本的。克拉申认为人会使用两种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方式掌握二语能力,即习得和学习。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集中在意义层次上获得语言知识的过程,在自然交际中习得的语言能力,不为习得者觉察。学习是有意识地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得到语言知识的过程。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是习得的知识,而在监察输出过程中则使用学习到的知识。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自然、真实的语言,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

1.聘请外教。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聘请外教或外国留学生到中学讲公开课或者面对面与学生交流。

2.加大对中学教师听说能力的培训。中学英语教师听说能力普遍较弱,语言运用能力随着长期汉语化的课堂教学逐渐减弱。学校可以给英语教师提供各种语言能力方面的培训机会,同时更新英语教学观念,使外语教师教学的注意力从英语语言组织结构向语言的意义和运用转变。

二、自然顺序假说与实践应用

自然顺序假说认为习得者在自然交际场合习得语言,与语法结构的习得先后顺序极为相似。二语规则的习得顺序具有可预测性,有些语法结构习得的早些,有的晚些。比如,动词现在分词、名词复数及系动词的习得要先于助动词、冠词习得,接着才慢慢习得动词过去式的不规则形式,最后是动词过去式的规则形式和第三人称单数所有格(s)。根据此理论,教师就可以预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教材的重组与知识考察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这一理论,合理地对教材进行删减、重组,设置题目时合理安排难易梯度。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更准确地分析学情,从而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输入假说与实践应用

此假说是整个理论的核心,阐明了习得是如何产生的。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输入的信息实现的,因而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首要条件。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信息,而且这种语言输入必须是有效的。有效的输入应当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如果语言材料都是很容易掌握的,就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克拉申认为,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更高阶段,提供的语言输入必须包括一部分低一阶段的语言结构,这就是克拉申提出的“i+1”理论。中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语言输入应该是高于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即“i+1”。教师可以通过考试、问卷调查、语言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语言水平,从而确定语言输入的难度。如果输入过于简单,将无法习得;相反,如果太难,学生就会觉得学习受挫而不愿继续学下去。因此课堂输入应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并且学生能够理解大部分输入内容,激发他们通过努力取得进步,语言习得从而产生,这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比较接近。语言的输入既包括口语又包括书面语,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音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

四、监察假说与外语教学启示

学习者流利地说出第二语言的句子,是语言能力运用的一个主要方面,也被看做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学习者在使用习得的语言生成话题的同时,会运用学得的知识在实际表达的前后对输出进行监察。学习者在日常交际中,往往过多地关注双方说话的内容,而非语言形式。如果一方运用监察手段过度,不时地纠正错误,则势必会影响语言的连贯及正常的交流。因而,在不妨碍正常交际的情况下,将监察作为辅助手段,提高语言的准确度是很理想的。因此,针对不同的课型及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处理好学生语言表达在流利与准确两方面的关系。如果是一节听说课,主要训练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交流讨论,用目标语进行观点阐述,那么准确性方面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一些,只要学生表达流利,意思基本清楚,个别语言形式错误是可以忽略掉的。对于语法知识类课型,主要针对某种语言形式进行操练,这时候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就会比较高一些,但是教师在纠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策略。

五、情感过滤假说与外语教学启示

外语教学论文 篇五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渗透

1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身为独生子女的职业院校学生,长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家长的呵护和关爱,难以体验社会竞争的激烈与生活的艰辛,更无从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视学习为家长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便不假思索地向同龄人、朋友、同学求助,却对父母、老师的劝导、学校的管理不以为然。由于他们大多数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遇事缺乏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力,一旦受到同龄人负面的影响,就会盲目跟从。

实际上,职业院校学生也有着自身特殊的思维方式,当他们从简单的逆反心理过渡到独立思考理想与现实的时候,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他们发现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与理想信念中的公平、合理等原则背道而驰的现象时,就会感到迷惑、不解与失望,导致消极情绪与内心矛盾冲突的产生。此时,用德育教育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为他们指明方向是相当关键的。但是,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这四个字总是给人一种板起面孔、敬而远之的感觉。家长不在乎,学校不重视,衡量没标准,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境遇。德育课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面临专业课学习任务或者自学考试,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压力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参加德育活动是在浪费时间。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具有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所谓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施教者的主观意愿如何,是否自觉,学生都在客观地接受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一定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和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的熏陶感染。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德育的方法时曾经强调通过教学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本身乃是德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应该导致自觉信念的形成,导致学生的道德行为熟练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他正确指出,教育与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教师以身作则,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好的手段和方法。“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因此,进行德育离不开其他各科教学,因为学生大量时间是学习其他各科课程,我们应该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实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也肩负着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新信息及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3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手段

3.1隐蔽德育目标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则决定了在没有说教色彩和强迫性质的前提下,德育目标才能比较容易实现。过早暴露德育意图,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成功的德育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应似春雨“润物细无声”。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辩证思想,培养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的性格,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等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课外读物,多以欧美国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为主要来源这一特殊性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不同的价值理念,会受到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这一现实性因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寻求客观、合理地看待并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

3.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求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绝不能单纯为了“渗透”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让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并且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话题,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话题的精髓,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与心灵的震撼,逐步向教材的思想寓意靠近,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例如,学习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时要求学生就“同情与报复”和“爱情与金钱”这两个贯穿始终的线索为话题进行讨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或侧面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对此,教师有责任给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以明辨是非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学生思想的热点和兴奋点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德育教育富有真实性和创造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思想的热点、疑点和兴奋点,以及针对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一些现象认识模糊的情况,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书面表达出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诸如讨论、辩论这样的团队活动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及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等团队意识。这样安排听说课,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学生当然会欣然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形式。

4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以辐射的方式,广泛涉猎东西方的文化、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比较,既培养中立的学术素养,又增强合理性和适应性判断思辨能力,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培养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既掌握这门语言又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谓一举两得。总之,中西方文化交融混杂的现实绝不能削弱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相反,英语教师更应该以全面培养人才为出发点,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入手,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变教材为有生命力的德育阵地,从而取得英语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济良。德育论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3]戴国明。教育学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

外语教学 篇六

关键词: 语用失误 语用教学 教学改革

前言

掌握一门外语,不仅应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而且必须能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沟通的目的。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语用能力是培养的目标,而语言知识是基础,两者互为借用、互为补充。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后,如何正确地把这些语言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是外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现状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有两种倾向:一是把语言课上成知识课,忽略语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的词汇量及所能读懂文章的数量,重视读、写,轻视听、说的训练,结果变成“哑巴”英语。二是主张外语学习者依靠大量的模仿来获取语言的习得,重听、说,轻读、写,结果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普遍低下。大学英语教学由于面临四、六级考试的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侧重于词语形式和意义上的讲解,忽略了说明其使用语境和实际用法,更无暇涉及社会文化知识和交际法则,这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极大地削弱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结果偏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本身的语用失误

a)由于受母语习惯的影 响,学生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不符合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

b)由于受母语负效应的干扰,学生不懂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义和结构生套英语,结果使英语变成了中国式英语。

2.社交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是由于语言障碍所引起的,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则是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谈话双方在交际中因不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差异而影响措辞,以至会引起双方的误解和矛盾,此类语用失误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语境、话题熟悉程度等均有密切关联。就英语、汉语而言,两者在称呼语、问候和打招呼、隐私问题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过于偏重读、写,口语表达力低下

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各项能力也包括“说”,但由于客观原因,国内权威考试只局限于笔试,这无形中指挥着高校教学活动的安排。由于过分追求考试过关率和纯语言知识的传播,教师仅仅满足于词和句子的表层结构的讲解,强调阅读和笔头表达能力。学生在缺乏热情的情况下疲于应付强化训练,即使通过了四级统考,其口语水平仍达不到大纲规定的标准,更不要说进行对话或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二、语用教学的必要性

国内外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强了进行语用教学、提高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在中国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环境下,真实的语言环境相对贫乏,课堂语用输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和二语环境相比,外语环境中缺少足够的目的语输入与接触,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相对较慢。(Cohen 2001;etc)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增加语用输入,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培养语用能力。(洪岗,1991;何自然,1997;高月琴,2002)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外语教学界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对语言的运用不够重视,忽视了语境和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导致了学习者的语用能力长期滞后。调查显示,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成正比,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定强。(何自然,阎庄,1986;洪岗,1991)即使学生的语言基础十分扎实,但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他们的牢固的语言知识并不能被有效地激活和调用,学生的交际能力无法与他们的语言知识相匹配”。(何自然,张巨文,2003)忽视语用能力培养的另一后果是学生语用意识薄弱,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包括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Thomas,1983)研究显示,这两种语用失误在中国学生的目的语交际中都普遍存在,而且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都可能在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何自然,阎庄,1986;洪岗,1995;孟梅,刘秦亮,2000;张小梅,2002;等)

三、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1.正确处理应试教育与英语能力培养的关系。

要提高语用能力,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剔除封闭式教学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教学。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把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变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2.在教学中,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

任何一种语言教学都不可能在文化真空中发生。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说明,只要语言一被人们使用,被赋予意义,它总是要与文化发生关系。可以说两者同时产生,相互依存,并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不够全面,所以,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入缺乏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往往只着眼于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系统之外的文化因素,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掌握看成是外语教学的全部,从而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发生分离。现如今,我们要转变思想,纠正片面做法,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方针:课内应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其中包括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加强学生跨文化语用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3.加强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教学。

语境主要包括上下文、交际的场合和话题、交际双方的身份和地位、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等,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外语教学必须重视语境对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所起的作用。语境对语言交际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一方面要遵守该语言的形式规则,即讲出来的话,必须用词准确,语法正确。另一方面还要遵守该语言的使用规则,即讲出来的话,必须符合交际情景,否则会出现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甚至会伤及对方的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应把语言的具体形式和它在特定语境下所具有的交际功能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语境中去真正领悟语言形式的功能及意义,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模仿、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外语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将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活动围绕学生的学习而展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语言知识的传播者。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以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为基础。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将语言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巩固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2)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各种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把语言能力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协调课堂教学中各方面因素,保持课堂的动态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得以井然有序地展开。(3)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讨论和分组讨论时,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行列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思想,并给以方法上的指导。这有利于学生在平等、友好的氛围中不断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5.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般采取的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主角,而学生在课堂上则处于被动地位。然而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英语各项技能的提高,只有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才能实现。由于我国的英语学习环境根本无法保证学生大量接触英语,课堂就成了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因此,大学英语的改革重点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变上,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高和巩固语言综合技能服务。教师要精心准备、合理安排好每一节课,但课堂教学远远不能达到语言实践的需求,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和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以教材为主要素材,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小品、独幕剧、故事和演讲赛等。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课堂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不可放弃的一块重要阵地。

结语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越来越需要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这就要求外语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得体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外界交际。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外语教学界的重视。因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应该充分认识语用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寻求一个最佳途径或模式。

参考文献:

[1]Cohen A.Speech Acts[A].In Mckay S L & N H Hornberger(eds).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83-420.

[2]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91-112.

[3]薄锐利。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J].洛阳大学学报,1994,(1):86-88.

[4]戴炜栋,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5,(1):2-8.

[5]高宪礼。从语用失误看外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成人高教学刊,2004,(1):61-64.

[6]高月琴。语用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J].外语电化教学,2002,(2):6-9.

[7]何自然,张巨文。外语教学中的语用路向探索[J].山东外语教学,2003,(4):3-8.

[8]何自然,阎庄。中国学生在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6(3):52-57.

[9]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0]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56-60.

[11]洪岗。从语用失误谈语用能力的培养[A].浙江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论文集[C].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外语教学 篇七

关键词:成都外国语学校 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成都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89年,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四川省第一所具有外语特色的高完中。是教育部确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全国共16所,四川唯一)、四川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省共6所,民办学校唯一)、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学校、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学校、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学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省级校风示范校、"媒体信赖的教育品牌"学校、成都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国西部十大中小学教育品牌"、四川省课程改革样本学校(全省唯一的民办学校)、成都市课程改革引领学校。

学校文理并重,和谐发展,着力凸显外语特色。学校致力于为学生成长提供最适宜的空间,让学生踏上了缤纷的成长之途。学校每年有数以百计的优秀学子考入世界一流大学。留学人数、学校档次、奖学金数额等,都在四川遥遥领先。

成都外国语学校自创办以来,办学业绩斐然,被社会、媒体、学生、家长誉为"中国西部民办教育的旗舰"、 "培育盛世英才的摇篮,通向五洲四海的桥梁",享誉巴蜀、蜚声全国。学校的外语特色在国内的教育体制下得到了检验,在每年的高考中,学生的英语平均成绩高达120分以上,在国内很多大型的英语能力竞赛中,学生摘取了很多殊荣。同时,外语特色也受到国外很多世界知名大学的肯定,从每年向这些知名大学输送人才的统计数据看,学校践行的素质教育以外语特色为桥梁,为国家培养了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总结学校的办学经验,不难看出,学校在如下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奠定了其办学成功的基础。

1. 学校通过面向全国招生,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选拔。每年5月份,学校都会面向全国进行自主考试招生,学生在语文和数学测试合格后获准进入学校学习。选拔的结果是学生的质量和素质起点都较一般的公立学校高。优质的生源对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学校为住宿学校,方便管理。统一的食宿管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在校时间,对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和课堂有关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

3. 学校坚持以小班进行外语教学。每个正常的班级人数在50人左右,除外语外,其他学科统一授课。外语教学时,每个班随机分成A,B 班,每个班的人数保证在25人左右,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进行授课。班级结构的优化,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练习,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得到老师的关注。师生互动达到非常积极的状态。老师的工作量也以质量为考核核心,而不是以数量为考核重点。

4. 就主要的英语教学来讲,学校选用了质量优异的原版教材。 学校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版引进教材《展望未来》.《展望未来》系列教材是根据欧盟的语言水平等级,由英国朗文出版公司、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广播公司、英国文化委员会四大权威机构合作编写出版的全新英语教材。它题材新颖、广泛、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 ,在突出语言交际功能 ,注重语言技能的同时 ,又为学习者提供了所需的语法知识 ,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 (特别是听说 )的能力。从外语教学角度分析,近几十年的语言学研究中出现了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两大学派,在外语教学中分别体现为结构法和功能法两大家。结构法注重系统地传授语言知识,以语法项目为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多采用句型操练、替代练习等机械的训练方式,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但往往忽视了学生活用语言的能力;功能法则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语言功能为纲来安排教学内容,强调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形式和功能的"合二为一"正是《展望未来》一书的主要编写原则之一。《展望未来》的成功在于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语法、词汇知识的同时,掌握功能性语言和交际技巧。

5. 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资料检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让学生不仅仅是学语言,更多地是以语言为工具,用此工具了解和熟悉更多跨文化的背景知识,学生因此开阔了视野,为将来走向广阔的舞台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6. 辅助以其他优秀教材和报纸杂志,如新概念英语,21世纪英文报。语言的学习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上述的班级结构,教材的选用等,但有一点很关键,语言的学习,更多的依赖于学生的日积月累,依赖于学生的大量的语言输入。单纯地从应试的角度让学生去做大量的题(这也是目前很多学校正忙碌的事情),培养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能说得好,听得顺,写得溜。

7. 学校众多的活动练就学生较强的英语能力,如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等。学校每学期有很多锻炼学生能力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歌曲比赛等。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自己去做决策,选材,排练,演出等。每通过一次活动,学生都会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能力。

外语教学论文 篇八

通过我院与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莞名家具、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我们发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全国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广东省珠三角为例,该地区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量民营中小型企业诞生。这些企业涉足的经济领域有一共同点:国际化。这样的趋势促使涉外人才的需求量增大。与此同时,这些民营中小型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所以培养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的实用型人才的任务就落在了大中专院校。在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而且许多高校的学生认为应有的教学模式应该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指的就是一些基本理论的传授,并不包含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再加工,就更谈不上在实践中的应用了。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考核仅仅只是单一的试卷测试。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成果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任职需要相差甚远。一般来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任职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掌握了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对外贸易知识,把两者进行紧密结合。同时,要具备商务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应有能力,尤其是口头的表达能力和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其次,在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法规及相关的商务知识和对外贸易流程的基础上,了解相关的对外贸易政策、技巧、基本理论知识和实务;最后,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要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应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因此,我院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校内外的实训,真正实施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该专业的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成果,加快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岗位群需求之间的进程。

2校企合作中的外语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对于校企合作的定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大中专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而采取的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技能进行有机的整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做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并能够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中外语的教学模式应该就是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模拟甚至建立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将实践应用融入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外贸业务流程进行紧密结合,将各种商务活动的实际操作带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即学即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对教学课程体系的重新定位与开发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模式方面基本上是沿袭了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太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息息相关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彼此之间是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因此,在原有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下,应积极努力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主线、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的建设,不仅仅是ESP语言问题,而是语言、商务及共同的建设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市场人才需求发展的实际需要,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岗位的需求签订人才培养方案,让企业直接参与到系统的课程设置,甚至还可以参与到教学内容的编写中,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同时,高校还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招生、培养及就业等系列活动,开展订单模式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公共英语、商务学科、商务英语应用和实践教学模块,实现“语言能力+商务知识+商务技能”的课程体系,而且还能充分体现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实用性、复合性和国际性的特点,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求,使得商务英语专业与市场人才需求保持最佳接轨。

2)对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商务英语教学重点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对真实商务情景语言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上。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发展要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参与式教学等多模式教学方式应被采用。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可以尝试构建校企多媒体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把企业中的工作场景和案例引进课堂,模拟相关的商务情景等。创新的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为例,在传统的英文写作教材中,多半教材侧重于对写作理论知识的描述,且体系过大、类型过多。因此,我院在第五学期开设该课程之前,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各种要求,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展开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电话采访、问卷星等各种形式,我院从外贸企业、会展行业、广交会等各行业中收集了大量的典型实用案例,这些案例对学生的实际英语的写作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某毕业生找工作、进企业以及在本工作岗位的发展过程作为主线,这样就把整个课程内容进行了序化,并最终归纳为五大模块:第一类是以简历、求职信为主要内容的求职应聘;第二类是包括邀请函、祝贺信、感谢信等在类的商务交际;第三类是有关通知、备忘录、商务报告、E-mail等在内的事务处理信件;第四015年4月24期第总第052期()英语广场类是有关名片、公司介绍、销售函等在内的对外宣传;最后一类是询盘及回复、发盘与还盘、订单与合同等相关的业务磋商。在对上述五个模块的讲解中,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教师是以引导的身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相关信息,选择相应方案,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直到进行成果展示、讲评等。这样的序化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接近社会需求,实现课程目标与岗位能力的零接轨。

3)对师资队伍的打造与完善

有调查显示表明,目前许多高校的商英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年轻教师进行讲授。这类教师基本都缺乏商务操作技能的经验,其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以及本身的业务素质等各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要想更好地达到商务英语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打造师资队伍,不仅仅是因为师资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条件,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实行互相培养、互相聘任。学校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专兼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商务英语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可以将企业中最先进、最前沿的技术带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的针对性有所提高,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作为教师自身,可以尽量多地参加全国性的商务英语教学研讨会,努力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从企业中聘请有着多年商场专业经验、会以英语授课的的教师来校进行授课。

3结语

外语教学 篇九

关键词: 英语禁忌语 文化 外语教学

一、前言

禁忌,即“taboo”一词源自于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禁忌,它深深地植根于各国的本土文化之中,体现着它们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和演变发展,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禁忌语与语言学习中的文化背景不可分割。Timothy Jay声称语言禁忌是“话语中不可缺少的”(Jay,1992)。使用本族语者可以依赖自己的直觉判断禁忌词的细微含义,外语学习者在这一点上就处于极不利的地位:他必须要意识到在特定环境中可做的选择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就语言禁忌而言,学习者必须要培养对禁忌词使用成规的意识。关于语言学习的很有趣的一点是:学习者最初想掌握的词中就包含不可使用的词:禁忌词。在跨文化交流中他必须分辨侮辱性的话语并且知晓在何种场合该用何种词汇。与这种紧急需要相对照的是在教学中对禁忌词语的普遍忽视。教师们承认他们不知道如何将语言禁忌教学加入教学日程中。有的教师承认教这样的词让他们尴尬。然而这些词已经通过好莱坞电影进入了某些学生的词汇并且被滥用。字典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不能提供多少帮助。它们很少提供这类词的实际用法。实践证明忽略禁忌词语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坏处远远大于益处。

二、语言禁忌的起源

语言禁忌的起源可归结于几种因素:宗教与迷信、社会因素、交流需求。

1.宗教与迷信

在原始社会,语言,特别是其书写体被认为具有特殊魔力。Sir James George Frazer在《金枝》中声称,“原始人不能分辨词与物之间的差别,他们认为名与其所指的物体之间的联系不是随意的而是真实的”。这种误解导致了语言崇拜论。语言崇拜论有两种表现形式:避免使用某些词;宗教、巫术中的魔咒的使用。前者中被避免使用的词就成为禁忌词。

2.社会因素

禁忌词之所以成为禁忌不是这些词的拼写或发音有什么“脏”的地方,而是来自它们与所指代的被禁止谈论的行为之间的联系。社会和文化价值决定了那些行为应被视为“肮脏”,并由此列为“不可谈论的”。一般来说,下列三种词汇在大多数社会中都被视为禁忌:(1)性及其相关词汇。(2)排泄行为及其相关词汇。(3)亵渎、、粗鲁的语言。社会主导文化不同,这种禁忌范围也不同。

3.交流需求

禁忌词语的另一种起源是人们在交流中互相了解、互相留下好感的欲望。为了保持谈话的顺利进行,谈话者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并回避某些词。这种词主要包含两类:个人的麻烦或缺陷;会导致尴尬的“脏”词。

三、禁忌词语的分类。

1.神圣的宗教词汇

关于上帝、魔鬼等的词可能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危险的禁忌词语了。对于这类词的恐惧来源于两个原因:滥用神灵的名字会导致神灵的怒意或导致凶灵的出现。例如英语中有一个谚语:提到魔鬼,魔鬼就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即使在今天这类词汇也常被更委婉的词所代替,例如像God(上帝),devil(魔鬼),heaven(天堂),hell(地狱),Christ(基督),Jesus(耶稣),damn(该死)等词语只有在严肃的讲话中使用才是合适的。于是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词语,出现了用golly,gosh代替God;用Jeepers代替Jesus。

2.关于性的词汇

即使经过了六十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在比较开放的今天,这类词汇,特别是四字词如fuck,cock,tits等仍然不会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一般来说当不得不用时人们宁愿选择医学方面的词汇像penis,vagina等。

3.关于排泄的词汇

在大多数文化里,身体排泄物,除了眼泪外,都有“脏”的联想。所以指代这类行为的词必然被表面上看来毫无关联的词所代替。例如,英国人可能会问“rest room”在什么地方,女士可能会用powder room,虽然她们的目的并不是休息或化妆。又如用to go to the stool,to see the stars,to get some fresh air代替piss。

4.关于身体缺陷的词

赞美别人的外表在交往中是合宜的举止,有利于沟通顺利进行,直接指出别人的缺陷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漂亮女士可以称为beautiful,charming,attractive,pretty,不漂亮的也不能称作ugly,她们只是ordinary,plain,homely。

5.关于疾病、死亡的词汇

死亡和疾病会给人带来恐惧痛苦,所以这类词汇也成为禁忌。Neaman & Silver举出了48个死亡的委婉语,例如to sleep,the final sleep,to go over the range,to be all over with one等。汉语中类似词距统计也有130多个。用big C,that C-word代替cancer,用discomfort代替disease。

6.关于社会问题的词汇

这类词通常是关于职业、人种、贫穷、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比如poor,negro,slum等。poor常用low-income groups,the underprivileged,the disadvantaged,the needy代替,negro用Afro-American代替。

四、禁忌词语的代替

1.符号代替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禁忌词语均可以用符号加字母的结构来代替。例如,f**k代替fuck,p代替piss。

2.字型改变

改变词语的字母构成及相应发音。例如,Jesus Christ变成Jeepers或Creepers,by God变成by Gosh或by Golly,Jesus 变成Gee。

3.委婉语代替

委婉语可以代替禁忌词语。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用来代替的委婉语也会“沾上”禁忌词语的意思而失去委婉的感觉,那时将会有另外一个词语来代替它。

4.X-word结构

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代替结构:首字母大写加word。例如,L-word代替liberal或F-word代替fuck。

五、禁忌文化与外语教学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禁忌词语的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减少沟通中的文化误会。可以通过增加禁忌语和委婉语的词汇学习、扩大词汇量、进行禁忌知识讲座、讲解影片等多种渠道了解禁忌文化。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禁忌语这个文化现象,在教学中更深层次地内化文化教学,消除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参考文献:

[1]Algeo,J.& Adele,A.Among the New Words.American Speech,1988,63:345-52.

[2]Bergler,E.Obscene Words.Psychoanalytic Quarterly,1936,5:226-248.

[3]Chaila,E.Language:The Social House ,1982.

[4]Collinge,N.E.An Encyclopaedia of ,1990.

[5]Crystal,D.& Crystal,H.Words on Words.Penguin Books.London,2000.

[6]Ellis,J.R.Talking Dirty.Carol Publishing Group.Secaucus,N.J,1996.

外语教学范文 篇十

关键词:语音;语法;语感;外语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90-01

1 语音是基础.需采取肯定的教学方式

外语教学的第一步是语音。语音的外语教学是基本和根基,发音是一切语言的基础,之后的阅读、口语和写作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搭建的体系。笔者认为语音教学之所以重要,是出于学生学习信的心层面加以考虑。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语音充满自信,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改于开口、乐于开口,就已经实现质的飞跃。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外语方面普遍存在“开口难、哑巴英语”等现象,归根到底是语音没学好,或者是其语音规则掌握得非常熟练,但其缺乏自信,从一开始就羞于开口,注定后期外语学习的失败。

另外则是一个标准体系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学习外语十几年还是“羞于开口”,难道是真正的“害羞”吗?笔者认为不是,更准确地说是不自信,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成人)基本上向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的发音好像不好”“我不大确定我的发音跟电视里不一样”,这其实就是语音评价标准问题。什么样的发音叫做“好”呢?作为非母语的外语学习,发音方面要与母语国家人发音完全相似是有一定困难的。如英语中的那股英式腔、美式调是我们中国人难以完全一模一样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是引导他们树立信心的关键。正确疏导学生,让他们了解纵使母语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发音上绝对不会完全雷同,更何况是非母语国家的人作为外语学习来掌握一种语言。不要因为标准过高而自我否定,导致信心缺乏,在后续的学习中焦虑重重。

所以外语语音教学重要的三大关键是:严格传授知识、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获得信心。外语语音教学中首先要严格遵守知识,充分让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好发音及发音规则。同时要让学生对语音的好坏具有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肯定自己,鼓励学生树立充足的信心。在知识传输、及时纠错的同时,应采用肯定的教学方式,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对自我外语发音的欣赏,喜欢上自己的外语发音。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对语音掌握的自信。

2 语法教学必不可少,但一定要掌握适度原则

谈及外语语法,现在存在两种相悖的观念。一些人认为语法学习至关重要。纵观我国外语教学之现状,特别是在英语教学,其中是高度重视语法。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中国的外语教育围绕语法深刻彻底多角度全方位地出题,研究透彻,分析入骨,以致于我们高中生平时训练的语法习题越来越精专,高深得连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对外语语法的掌握已经大大超过了以该外语为母语的人。我想更多的人学习外语是为了她的实用性,为了沟通、交流,以及查阅资料,那些过于高深的语法在现实使用中根本不被涉及。而且过分地偏重语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从语法的角度思考外语,什么都是语法先行,一看到句子首先就是分析其语法成分和时态,完全忘却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更不能自如地使用外语。外语的实用功能完全消失。于是一些曾经受尽语法残害或被此类现象深深促动而不断反思的人们举起了反对旗帜,他们完全否定语法学习的必要性,甚至认为一旦学了语法就不能掌握外语的实用性。他们认为外语学习根本就不应该学习语法,而是应该从听说读写等实操入手,在不断地练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外语,使外语成为自身的本能。同时,他们也为自己的观念提供了论证:我们中国人不学中文语法,也能说流利的汉语。

其实将外语学习整个过程比喻成建一栋房子,那么语音词汇是他的砖瓦,语法是其钢筋铁骨。外语毕竟不是母语,这种毫无框架完全靠自然而然习得是非常困难的,除非在学生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完全置身于该外语环境,比如说到该国生活,那么在生活的过程中可能自然获得该门语言。毕竟我们生活在中文环境下,思维方式始终逃离不了中文的语序、语感。如果单单只靠一天几小时的时间来听说,很难掌握该语言的表意方式,更难顺利地获得该语言的语感,也没办法自然获得该外语的思维方式。那么,流利的外语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像中国教育体系中的语法内容,特别是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高考英语语法的设置编排,已经是走火入魔了。语法的教学内容要适度,即要全面覆盖常用外语的情况,又要防止其过分钻牛角尖,研究过深,而歪曲了学习语法的真正目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强调语法内容一定要适度、实用。注重语法的实用性,并通过实际运用、反复练习帮学生充分掌握语法规则,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快速反应。所谓熟能生巧,当这一内容体系反复被提起、运用,渐渐就形成了语言的框架。当这个框架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里,其语感、外语思维方式随之逐步形成。最后在运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去重温语法条例而能迅速自如、正确用外语表达时,语法的学习就真正达到了他的目的。因此,外语语法教学一定要把握两大原则:内容适度、反复练习。

3 语用教学应当抓住重点,引导形成语感和外语思维方式

关于语用,指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指的是一切语言的使用,包括了听、说、读、写等一切语言实用行为。就是设置一种场景,安排一项任务,让学生需要使用该外语去完成。因此语用教学包括了听力、阅读、会话、写作等多项内容,其采取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语用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把握好任务的中心,如听力的目的是听懂会话或演讲;会话要求达到交流的畅通,使自己的表达能被他人理解的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表述;阅读重在明白大意,把握中心意思;写作则是用外语构思、用外语阐述。同时,在语言实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语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语感的形成应当尽可能借助潜移默化的功效。最好是在外语教学中多设置一些外语使用环节,让学生用外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完全用外语去思考,语感在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例如阅读的任务是要求学生理解用外语记录的文章。如果学生一遇到一两个新单词就马上去查字典,那就是重心错误。阅读的重点是要理解大意,而不是发现生字、查找字典。可是有些学生就是心里有个疙瘩,甚至认为一两个字不认识就会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试想一下我们平时看中文的报刊杂志,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生字,又有几个人会停止阅读去查字典呢?那几个生字对我们把我们把握文章大意又能有多大的影响呢?因此,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读懂文章,其潜移默化的功效是帮助获得语言能力、形成语感。当然,如果在完成阅读的第一任务时,还能辅助单词记忆更好。但对生字的学习一定是在把握大意之后。

又如外语的场景对话,尽量引导学生不要带着强烈的语言分析心理,特别是那种对外语表达的正误判断及语法研究的心态应绝对避免。引导学生抱着努力沟通交流的态度,明确交流的目的是要明白整个场景的对话,并努力使自己的表达能为他人所理解。这样语感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交流中逐步形成,场景对话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这里需提醒千万不要因为过于强烈地想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借助中文,很多人先把自己要意思用中文表述出来,然后再翻译成外语。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外语思维方式的习得。

外语教学法范文 篇十一

论文摘要:语法是遣词造句的基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要素。语法规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使用语言的结构规律的客观总结。语法不仅要解决语言正确运用的问题,还要保证意义得当,使用得体。人们要想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不懂语法规则是难以想象的。语法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具体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结合,使学习者掌握语法规则,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语法是遣词造句的基础,是语言体系的组成要素。语法规则是人们长期以来所使用语言的结构规律的客观总结。正是由于有了语法,语言才有可能赋予人的思想以物质的语言的外壳。人们要想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不懂语法规则是难以想象的。不按语法规则随意堆砌在一起的词汇,不能被人理解,更不能起到交流思想的作用。语言要成为交流工具,其结构必须符合公认的语法规则。

一、语法和语法教学的概念

语法是从语言具体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起组织作用的基本规则。了解语法规则可以避免语言运用的盲目性,提高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提高语言沟通交流准确性的必经之路。但同时,在外语教学中也不可过分强调语法的作用,语法最终是为使用该语言体系进行交流服务的。语法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从语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具体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结合,使学习者掌握语法规则,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外语语法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外语的遗词造句规则,培养外语的活用能力,进而培养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外语教学不必教授语法的观点

鉴于母语语法是在自然的环境中习得的,人们可以不通过有意识的专门学习就能够掌握语法的使用,并且在特定教学法(如直接式教学法)中,学生也可以在没有专门语法教学的情况习得语法,有人认为,语法不用教,学生可以自然习得。在教学过程中,语法知识教学一般不采用语法学的体系,而是采用便于教学的体系。语法知识教学体系多种多样,在呈现形式上有体系性和非体系性、模式性和非模式性之分。体系性是指某一范畴的语法知识相对集中,形成微型体系,在教学中专门列项;非体系性是指在同一范畴的语法知识也分散教学,教学中并不专门列项。模式性是指只给句式,再模仿所给句式举例;非模式性是指先用语言表述规则,再根据所给规则举例。由此可见,上述观点主要是反对体系性和非模式呈现形式的语法,并不反对非体系性和模式性呈现形式的语法。这种主张认为语法不必专门列项,不必介绍语法规则,而是结合新的话语教学,通过让学生模仿语言的形式达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这实际上并不是要不要教授语法,而是如何教授语法的问题。

三、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语言的组成要素及特征决定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语言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组成的,语音和词汇只有通过语法才能组成用于交际的语言。语言的内容要通过语音和词汇才能表达出来,从而语法的功能才得以实现。这三要素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构成了语言系统的物质基础。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是具有创造性的特征,学习者可以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表达无限的意义。外语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学习其语言规则形式,掌握生成言语的能力,从而正确理解运用目的语。

2.语法的内涵决定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对于语法的内涵,持语法知识论观点者认为,语法是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所研究的一门知识,包括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是由各种语法规则组成的,包括发音、词法、句法以及词类、句式、时态和语态等,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程序性知识指运用语法完成交际任务的知识,它表现为一种能力,必须通过反复训练和应用才能掌握。持语法技能观点者认为,掌握了语法知识不等于能说出或写出符合语法的句子,更不等于能用正确的句子交流思想。学习者要通过各种练习,要反复使用才能掌握语法。而对于那些本族人来说,语法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自动的技能,因为他们很可能说不出所使用的语法规则。两种观点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语法学习和练习的必要性,通过学习和反复训练才能掌握语法知识,进而运用外语进行交流。

3.显性语法学习的优势决定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语法学习的形式有两种,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1989年,Scott在一个高级法语班进行了显性与隐性教学的实验。法语班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接受显性教学,听教师讲解语法规则;控制组接受隐性教学,听含有相同语法点的故事。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口试中还是在笔试中控制组都无法超过实验组。此外,Ellis等著名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显性教学的优势。上述教学研究案例表明,在外语的习得过程中,语法教学尤其是显性语法教学是必要并且是高效率的。显性语法学习可以促进语言的习得过程,但也要注意到,显性的知识很难促成自然习得。教学的最佳方式是将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结合,既学习语法描述性知识,又通过各种交际实践使用语法,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4.外语教学的环境特点决定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主张不必教授语法者认为,人们学习本族语言并不学习语法,因而要学习外语同样可以不学语法。这种观点同上述观点一样,混淆了“不学”与“不专门学”的概念。使用本族语必然要循本族语语法规则,否则别人根本无法理解,自然起不到交际作用。因此,也就是说,人们使用本族语也要懂语法,不过没有进行专门语法学习的人是在潜意识下运用语法规则的。并且他们所具有的这种潜意识也是通过后天环境反复练习强化习得的。而对于外语教学来说,缺少具体的语言环境,潜在非意识的语法学习得不到训练和强化。因此,在学习外语的活动中,需要有一个衡量正误的依据和标准。这个依据和标准就是语法知识。著名应用语言学家Mohammed认为,语法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尤为必要,因为除了课堂,学生没有机会习得这门语言。由此可见,外语教学中,搞好语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则的最好展示。语法学习最终是为交际服务的,语法的掌握也必须通过学习、活动、交际应用来实现。人们要想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必须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样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但是语法学习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缺少具体的语言交际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语法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语法教学,能够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做到概念清楚,形式正确,而且能够根据不同语境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从而逐步运用目的语清楚准确、规范得体地进行交际,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符春焕。浅谈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2]梁红梅。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与实践[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沈敬萍。如何将语法的学习渗透于专业精读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9).

[4]康英霞。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方法[J].学苑教育,2011,(1).

上一篇:六年级毕业老师留言 六年级毕业老师的赠言优秀3篇 六年级毕业老师赠言简短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关于教师节感恩老师演讲稿600字5篇
  • 大学生寒假志愿活动报告 大学生寒
  • 2024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班
  • 八年级班主任工作月总结 2024年八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章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