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历史论文范文 历史学科论文最新11篇 历史学科论文1000

更新时间:2024-06-03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中国古代民族文献的发现极为久远,早期的甲骨文、金石文献被发现时,对于研究者而言只是一种暂时无法解读的文字符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11篇历史论文范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历史论文 篇一

历史小论文

戏述唐玄宗-------潮起潮落

七(10)班单珊

唐朝年间,有许多人叱咤风云。然而我却对唐玄宗是情有独钟,他那精湛的统治能力,巧妙的用人。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

当年的开元时期,可谓是繁荣富庶,毫无疑问,乃唐玄宗的统治优良也。选用姚崇作相,给繁荣又加上了一层必然。黄金搭档在一起当然把唐朝的繁荣体现得栩栩尽致。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唐朝农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玄宗任君期间,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手工业日益发达,丝绸品渐渐出炉,技术高超。它的陶瓷业也不甘落后,奋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业独领风骚。

数千古风云人物,还看唐朝。

人无非此一时,彼一时。唐玄宗也无例外。也许是当时的硕大成就让他过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里是一片繁荣景象,以为这儿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日益的贪图享乐的心理油然而生,杨贵妃又闯入他的视线,无疑这时的朝政如同一本长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杨贵妃却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说。当然他选择了“小说”。“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仰慕唐朝那时的风光,敬仰唐玄宗的能力,但是叹息却成为文章的末尾插曲。

放眼尽观“清朝统治史”

七(10)班曾经

从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国历经无数荣辱兴衰,中国人民也饱受身心的煎熬。

不论是唐、宋、元,中国的经济、科学都位于当时世界的前列。可自从明中到清末中国一蹶不振。可见明、清二朝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位高权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统治,对于中国的落后有一种不可推卸责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举制度对于人才的开发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清朝文人学士起着较大的阻力。“八股文”对于明清朝文人学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碍。它像一个牢笼,将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个范围内,将原本胸怀大志,可以成龙的学子们,套上了链索,使他们的文学才华不可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其次,“文字狱”也为中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损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另外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刚开始时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可是,当时西方国家发展速度飞快,逐渐超过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使中国走向落后趋势。

清朝从刚开始,“只留头,不留发”的统治到了最后的灭亡,这是值得他们反思的。当年,清朝刚入关时十分英勇。骑、射、打、猎都是他们的强项,可到后来他们一味的不务正业,奢移成性,最终酿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毁灭。

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到亡国之皇溥仪,中国历经了无数的荣辱兴衰,什么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这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耻辱,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阴影。 论武则天之功过

七(10)班徐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千百年来,历代英豪无不是为了争夺这壮丽山河,从而使人间战火连绵。但一时的太平盛世也使人们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千百位帝王,有功有过。有的略输文采,有的治理不当,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国法严明。

现代人都将一部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电视剧展现在人们面前。如《大明宫辞》就讲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当时与现在自然有许多对于她的争议。

武则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生性懦弱,从而武则天逐渐掌管实权,在晚年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发展了农业,选拔优秀的贤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进一步的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管理,增强国力。老百姓们安居乐业,并没有因为是女流之辈的统治而显得兵荒马乱。这也被人们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爱惜人才,好多贤才名臣都是她破格一时提拔起来的。如当时参加反对武则天的叛军中的骆宾王就是其中之一。武则天也使我国古代历史中科举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武则天也是成为当时太平盛世的关键人物。

不过人无完人,武则天因为了保全王位,废除了太子。但因年老无多用,逐渐掌握得力不从心,使唐朝逐渐有了走下坡路的局势。一些人臣也因当时反对她而被革职,甚至杀头。这些也暴露了她的心狠手辣。

历史终归是历史,后代帝王也为了加强统治,吸取了不少古人的教训。女皇武则天也为中国历史长卷增加了一道风景。无论她的功过多大,但她终究也为后人作出了贡献。

现代的领导人,一心都为了人民的生活着想。就像武则天一样,人都会有过错,无论是战争年代,无论是和平年代。但他们都是为了人民,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走马观花看影视剧中历史走样

七(9)班汤宏涛

历史是神圣的,虽是过去的事,但不容磨灭。而现今的诸多影视剧都违反历史,虽然多了一条“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这些戏说影视剧逐步违反侵犯历史是不正确的。

现今刚刚上映的《少年张三丰》中有一幕,即是张君宝(张三丰)见到了班师回朝的南宋英雄岳飞,即日岳飞就被宋高宗赵构残害。此时是1142年初。即后又上映了一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其中的主角,苏友朋饰演的张无忌率领朱元璋大军于1368年灭亡元朝,期间张无忌多次拜访朱元璋,期间张三丰还活着,计算一下,这段时间总共是226年,若是活的再长久的人恐怕也不会越过226岁吧,况且还要加上见岳飞前的二十几年及抗元成功的二十几年共有270多岁。还有就是在《封神榜》这部电视剧中,竟将孟子名句“天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话引到了姜子牙口中,当中的殷十娘也说了多句孔子、墨子名句。可要知道《封神榜》的创作原于周武王伐商纣,而孔子、孟子都是几百年后的人了。其中还有一些名句在多部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如对联“同以依桐同望月,笔蹬灯阁各攻书”在《天下第一状师》等剧中有所出现。还有在《九岁县太爷》的各个名联都有自身的出处,如“时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张郎,八月尚赏,赏话赏月,赏桂香”或是“谢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在多部电视剧中就有出现。还有一些电影为了美化主题就刻意美化反面人物,给其美感却改变了历史,如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获奖电影竟将事实事件拍成《女魔头》,里面无恶不作的“女魔头”竟被改成了“可爱天使”,仿佛一切坏事都是迫不得已。

在此仅以个人向广大影视拍摄者们说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名碌,就改变历史。”

提笔论曹操

七(9)班吴悦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曹操那阴险的心理令人生畏;在京剧中曹操那白脸奸臣的角色在众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一声声笑里藏刀,总让人毛骨悚然。也许是因为他违背了传统的中庸思想,所以背上了奸诈、狡猾的恶名,引来千古辱骂……

“论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么曹操到底是好是坏呢?引起了众人争议。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果不是曹操心软怜惜人才,收留了黄盖,怎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上了周瑜的当?

由此上溯,曹操有着一颗爱惜人才的心被世人公认。他不仅爱惜人才,自己也喜爱文学,足智多谋,写出文章朴实而不华丽,精湛而不啰嗦,使得千古闻名的《观沧海》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也许因为他的善于用人,才智博学,使得他成为杰出的军事家、文学家,使魏日益强大。

如果光说曹操善于用人,那我将会说“no”,这个从物也有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好友逝世使得家族破裂,唯一的女儿蔡文姬因父亲亡故被迫远嫁匈奴。为了替好友找到女儿,曹操千方百计,派发使臣远抵匈奴,多次交涉,几经战乱,终于接回了蔡文姬,为好友了却了一桩心愿。怎么又不让人感动?

古今中外,对于曹操众说纷纭,他也以自己独特一面向众人展现着自己,带上一份沉默,一份赞赏,静静地沉静在历史长河之中。 走马观花看影视剧中历史走样

七(9)班汤宏涛

历史是神圣的,虽是过去的事,但不容磨灭。而现今的诸多影视剧都违反历史,虽然多了一条“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这些戏说影视剧逐步违反侵犯历史是不正确的。

现今刚刚上映的《少年张三丰》中有一幕,即是张君宝(张三丰)见到了班师回朝的南宋英雄岳飞,即日岳飞就被宋高宗赵构残害。此时是1142年初。即后又上映了一部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其中的主角,苏友朋饰演的张无忌率领朱元璋大军于1368年灭亡元朝,期间张无忌多次拜访朱元璋,期间张三丰还活着,计算一下,这段时间总共是226年,若是活的再长久的人恐怕也不会越过226岁吧,况且还要加上见岳飞前的二十几年及抗元成功的二十几年共有270多岁。还有就是在《封神榜》这部电视剧中,竟将孟子名句“天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话引到了姜子牙口中,当中的殷十娘也说了多句孔子、墨子名句。可要知道《封神榜》的创作原于周武王伐商纣,而孔子、孟子都是几百年后的人了。其中还有一些名句在多部影视剧中都有出现。如对联“同以依桐同望月,笔蹬灯阁各攻书”在《天下第一状师》等剧中有所出现。还有在《九岁县太爷》的各个名联都有自身的出处,如“时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张郎,八月尚赏,赏话赏月,赏桂香”或是“谢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在多部电视剧中就有出现。还有一些电影为了美化主题就刻意美化反面人物,给其美感却改变了历史,如本年度“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获奖电影竟将事实事件拍成《女魔头》,里面无恶不作的“女魔头”竟被改成了“可爱天使”,仿佛一切坏事都是迫不得已。

在此仅以个人向广大影视拍摄者们说一句:“不要为了自己的名碌,就改变历史。”

论“镜”

七(9)班蒋倩茹

我国古代唐朝时期,唐太宗在魏征死去后,十分痛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是唐太宗对魏征人格的评价,以“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

镜子可以正衣冠。每天我们站在镜子前面,面对着镜子,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补充、修饰,男的装饰得英俊潇洒,女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让自己充满信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开始。镜子让人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若是一面古“镜”,让我们时刻牢记过去的经验与教训。古代的帝王都知道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难道我们现代人还不能理解吗?清朝末年,由于我国的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落后,八国联军才会肆无忌惮地一直打到当时清朝的首都。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大力发展科技,加快前进的脚步,否则历史的悲剧将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同样的道理,“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学海之中,认真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经常以考试为标准进行知识掌握的检验。通过考试,也可以知道各人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因而,我们的家长往往是以分数、以名次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的。每次都以最优秀的成绩来看孩子们。但到最后还是少不了家长的棍棒教育。这也是人的一面镜子及这面镜子对人的作用。

镜子让人更美,让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让国家更加强盛。

运河的辛酸泪

张慧

京杭古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我国劳动人民最伟大的创造之一。然而,这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运河,它的诞生却使人民流干了血泪。

这条古运河始凿于春秋末。规模最大的一次开凿是隋炀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了民工200余万继续开凿运河。民工们没日没夜地开凿运河,使民工们死伤惨重,人们也因此开始反对隋王朝的统治。

京杭大运河的凿成,名义上是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实则是隋炀帝为了下江南,为了显耀自己,隋炀帝哪顾百姓的安危。风风火火地游江都,苦的还是百姓,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搜刮民脂,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运河是无辜的,相信当时有很多百姓恨透了运河。错不在运河,而是隋炀帝错用了运河,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是件好事,然而是隋朝的腐朽害了百姓。

隋后,运河成为了促进南北经济交流的一条商业河流,河畔上栽种的杨柳,青青的河水,也使运河成为了游览观光的好地方。运河在隋朝时使全国经济下滑,而现在,运河以自身的力量在弥补,它南水北调,让南北的商人方便经商。

运河自诞生以来,几多欢喜几多愁。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年千万流着辛酸泪的人民的控诉词。

评荆轲

古时,荆轲因勇刺秦王为人称颂。的确,荆轲的勇气是非同一般的,然而,我总觉得荆轲死得糊涂。记得《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史,此话可算得至理名言了。战国后期,七个诸侯国再加上七零八碎的许多小国,中国被分得支离破碎,多年战事,弄得民不聊生。这时候,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可惜,荆轲不知这个理,他一心一意要杀秦王,促成那一批势单力薄的小国。

不过,荆轲毕竟只是一个书生,战国以前的历史也不很长,他不明白分久必合的道理是不足为怪的。

凡事都得搞清前因后果才可下断语,那就再让我们来看看荆轲刺秦王的来龙去脉。

让荆轲刺秦王的是燕太子丹,丹何以要刺秦王?是爱国吗?我认为这非主要原因,他要想保全燕国,富国强兵才算正道。杀了秦王还有秦王的儿子,他会代替其父攻打燕国。太子要杀秦王,主要原因在于报仇。他在秦作为人质时未被秦王礼待,自觉受辱,后逃出秦国,一直都在伺机报仇。其次若秦早灭燕,他这个太子就不能成为燕王,但若杀了秦王,秦不可能立刻攻打燕,太子将有继承王位的时间。有如此三个原因,自然是非杀秦王不可,但谁能担此大任呢?太子“众里寻他千百度,”终于找到了荆轲。此时的荆轲,由卫国逃至燕,落魄于江湖草野之间,心里恨透秦王。虽然他只是一介书生,然而太子丹看中了他的业余爱好:尚武善剑。杀人不是好干的,何况要杀秦王。

荆轲因此自以为得知已,他也没有看清太子丹的真正用意。

荆轲还曾打算要胁迫秦王订立盟约,他怎么竟忘了秦自开国少有坚守盟约之主?

荆轲的死不算,秦王恼羞成怒,下令立刻攻打燕,救燕不成反加速了燕的灭亡,荆轲实在太失算。

所以,荆轲不但没救燕,还加速了燕的灭亡,真是太糊涂了。

我看唐玄宗

七(11)班周姗姗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开元初年唐朝国民的富庶景象。而唐玄宗使唐朝繁荣,也引领它走向衰败。

开元初年,唐朝民富国强,是世界上的强国。那时文化发展迅速,农业发展迅速,到处一片繁荣的景象。那时有绚丽多姿的唐三彩,有世界闻名的丝绸。那时唐玄宗是一个众人拥护的好皇帝,他勤俭节约,善用人材,这也是唐玄宗引领唐朝走上繁荣的原因之一。

在唐玄宗时期,对外友好往来也十分密切,文成公主出嫁,和同为一家,这些事体现了唐玄宗是一个英明能干的好皇帝,那么是什么使唐朝走向衰败呢?

俗话说红颜祸水,她,杨贵妃,至使唐玄宗不理政事,还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称这一事件为“安史之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公元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唐朝瓦解。907年,唐朝灭亡。

在我心中,唐玄宗依然是一个英雄人物,因为他造就了唐朝的繁荣。 转贴于 我看南京大屠杀

七(11)班刘笑

……日军于13日上午11时来到南京国际安全区,在费吴生和另外一位(应该是梅奇牧师)的面前,就杀死了因惊骇而奔跑的20名难民。日军在入城后头几天的烧、杀、奸、掠,有无数的资料可查证,但再没有比已在华传教十余年的梅奇牧师(他当时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主席)的夫人所写的信更真实了:“上周的惨状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从来没有梦想日本兵会是这样的一群野兽。一星期的屠杀和奸淫,我认为远比所发生过的任何屠杀为甚;除土耳其人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惨案可与之相比。他们不仅杀掉能见到的每一个俘虏,也杀了极大数目的老少平民,他们很多人像被猎兔似的在街上被射杀。从南城到下关全城堆积着死尸。”…… 听了这段故事,你肯定会对日本兵的做法而感到非常气愤,恨不得把他们那禽兽碎尸万段,可就是在这个时候,更让人感愤怒的事情发生了。当前几年我国找了许多证据向日本索要给南京大屠杀部分遇难者的补偿金时,却遭到了日本军方的拒绝,声称自己国家没有屠杀南京人,矢口否认做过那件丧尽天良的丑事,根本不可能赔偿钱的。这能不叫人生气吗?更使人气愤的是,他们日本人还把学生的教科书中的那一段事情私自更改了,使现在的日本人不知道当年他们所做所为,导致他们还被蒙在鼓里;即使他们知道了这件日本国的丑事,我想,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现在中国有许多人迷日本的明星、动画片,甚至不惜一切。我就不晓得日本明星有什么好的,唱的歌又听不懂,住的地方又很远,要是想见他(她)还要花很多钱,但又说不定见不到他(她)白跑一趟呢!?对于小孩子来说,喜欢看日本生产的动画片是情有可原的,我不得不承认日本生产的动画片确实比中国生产的要好看,确实让人回味无穷,但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认为日本的什么都是好的,要时刻谨记南京大屠杀的一幕。

最后我只说一句:“南京大屠杀……永不忘的国丧!”

评秦始皇功过

七(10)班朱骁

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有的已在地下长眠,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记在人们的心中。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他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呢?近百年来,这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个人都持着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秦始皇的功大于过,虽然秦始皇是皇帝,可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误,都是有缺点的。就算是神,想必也不一定不会犯错。就像近代革命领导人毛泽东,毛主席晚年时,他也做过错事,可是人们还是照常的爱戴他,尊敬他,并没有因为他的错误而改变对他的看法。

秦国统一六国期间,秦军经常被六国联军打败,无法东进。可是秦始皇并没有慌了阵脚,他对症下药,广泛招纳人才。在战争纷乱的年代,要取得胜利,人才是十分重要。秦始皇废除“逐客令”,重用了人才。诸候各国的一些谋士和人才,也都纷纷投奔秦国,从而壮大了秦国的力量。后来秦始皇又用了一些办法,最终秦便一步步的灭了六国,完成统一六国的心愿。在此之后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不得不说他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多年来七国你争我夺的局面,使广大黎民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诚然,秦始皇也做过错事,他统一六国后,为政残暴,大兴土木,践踏民力,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为了修建它们,秦朝每年役使七十多犯人和奴隶,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错误都是不可掩盖的。但,难道因为这些就能否定秦始皇统一六国,给人们带来的贡献吗?所以我认为秦始皇虽然看过,可是他的功大于过。

我看岳飞的“呆”

七(10)班李璟

在我国南宋时期,有一个人,在抗金战火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他所率领的部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一心为国家效力,人称“岳家军”,可是,就这么一个英明神武的英雄,却被奸臣所害,真是可惜。

那时候,辽和宋的统治都很腐败,人民不断起义。金先将辽灭了,然后再将锚头对准北宋。在1127年,一举歼灭了北宋,北宋皇帝的弟弟赵构逃到临安,建立了南宋,自己登上了皇位。

南宋初年,金兵几次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几次从金兵手中夺回失地,所以金兵都很怕他。后来,金军又攻打南宋,结果,在郾城被岳飞的军队打败了。因为宋高宗和秦桧与金暗中勾结,他们害怕金兵会对他不利,所以便向金求和,让他班师,并且解除他的兵权。

岳飞知道是秦桧陷害他,可是他仍然要回去,我认为他简直太呆了,居然听信了昏君和奸臣的话,还去送死,要是我,我才不会理会他们,反正军权在我手上,要不投降金军,还好做个大官,要不打败军军,自己做皇帝。而他却自寻死路。

但是,国家就需要这样忠心的“呆子”!

“王安石变法”随想

七(10)班聂雅雯

北宋中期有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就是王安石。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先后实施的新法有:青苗法,即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向农民贷款或谷物,收获后归还,收20%的利息;农田水利法,即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募役法,即改变由居民轮流充当差役的办法,由应服役者缴纳免役钱,政府雇人服役,等等。新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政府的收入,打击了大、小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激烈反对。1076年王安石被罢免宰相职务。1085年宋神宗死后,新法全部被废除。

由此事产生了我的联想。为何王安石这么好的变法会撤消?哦……我明白了,这事不就像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一样吗?

例如,有的政府机关,高喊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的口号,却做一些为私人谋利益的事。然而这样使原本为百姓着想的官员被利益所压倒,一起同流合污,促使政府变得昏暗,也使老百姓对政府不再信任。其实,真正造成政府人民两条心的原因就是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复杂的人情网。为了不让社会变得如此狼狈,我要向社会呼吁:机关工作的人员们,请你们醒一醒,揉一揉你们迷茫的眼睛,看一看我们共同的社会变成什么样?我只希望你们真心为老百姓多想一想……

也谈武则天

七(10)班朱靓

自古至今,哪一个皇帝不是男人,哪一个权力大的不是男人。女子则是被看来是最弱的一类。可是却有一位女皇帝在唐朝时,统治了唐朝,那就是鼎鼎有名的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原是唐高宗的皇后,渐渐地掌握实权,晚年称帝,将国号改为周。武则天继位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从以上几点来看,武天的确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可为什么还会有人想叛逆?可能是武则天野心勃勃,但她优秀的统治是放在眼前的,可以对她真正评价的一座桥。

我认为武则天有她的坏处,也有她的好处。中国自古以来就武则天是女皇,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而且她也是很聪明的,就比如用现在历史书上所了解的。武则天很爱惜人才,著名文学家骆宾王参加了反对武则天的叛军,并写了檄文声讨她,让人惊讶的是,武则天不仅不生气,还要想重用他。从这点就可看出,为国家人民的好,不惜被骂,而利用他人。

但可能有人会说,她只不过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有强大的气势,而到处招兵买马,她野心太大了。武则天却到最后也不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其实我觉得,都是唐高宗太无用,懦弱多病,很少理政,当然由皇后即武则天。我就不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谚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武则天这么能干,后人为什么都不认同。

同样是皇帝,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可为什么只有男皇帝才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而女皇帝却被世人嘲讽?这才让我发现,自古以来都是重男轻女的!

看寇准

七(10)班杨驰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每当听到这首词,我都会想起宋朝宰相寇准。

寇准在历史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他的刚正不阿的性格和超人的肚量使我深深折服。

在公元991年春天发生了大旱,皇上把几位大臣找来了解时政情况,大臣们都说这是老天的安排,没有办法。而寇准却说:“天灾受人祸影响,天气大旱是朝廷执法不公所致。”皇上开始显得有些不高兴,但过了一会儿皇帝问:“你说说朝廷哪些事执法不公?”寇准说:“祖吉、王淮两人受贿,王淮因为是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受贿多只被打了几板子,而祖吉却被杀了。”

寇准对皇上敢于批评,毫不隐瞒,这在当时做官的人中是很少的。寇准虽然对国家忠心耿耿,但他的仕途是崎曲艰险的,寇准为官四十多年,经历了数起数落的折腾,如果没有超人的肚量是很难支持下来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不正是寇准的人生写照吗?

可现在像寇准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现在对“寇准”是需要的越来越多了。如果现在的书记、县委、省长都能够像寇准一样对自己的上司直言不晦,那么我们中国很快就会强盛起来。

寇准能成为传奇人物不正因为他有超人的气量和刚的性格吗?

由《英雄》而想到魏忠贤

七(12)陈奚

《英雄》这部电视中的魏忠贤是明僖宗时的一个大贪官,武功极高,为人极其奸诈。凡是电视,有真必定有假。

魏忠贤本来只是一个无赖,后因欠下别人许多赌债,而逃入宫中做太监。后来因为与皇上的奶妈有了关系,而连升三级,后来一直持政多年。

他既然只是一个无赖,自然文化不高,人品极低,所以当官多年没给人们做过一件好事,坏事倒是做了一天下: 买官,就是帮自己的亲信羽翼买官,让他们帮助自己赚上一大笔。卖官,就是把空缺的官位卖给别人,从中榨取大量油水。后来,他权势熏天,僖宗不免也要让他三分。曾经有人把他的雕像立在大街上,这个人马上就加官。从此,他的雕像四处都是,他也整天笑嘻嘻的。有人曾经喊他九千岁,这个人当然也是马上成为一个大官。他曾对自己讲:九千岁,离万岁只差千岁,为什么没人喊我万岁呢?

杀人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想杀一个人,只要一个字就可以置那人于死地。曾经有人触犯了他,他用五马分尸的惨刑将那人活活弄死。天下还有谁敢惹他的。大家都听命于他,哪一个大臣给他的钱少了,马上安一个罪名,将人打入死牢,本来就不强大的明朝,经他这么一玩,就更加败了。文臣爱钱,武将怕死,我个人认为他是使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人物。后来崇祯皇帝继位,下令处死魏忠贤,他在逃亡的路上死了。

如今像魏忠贤那样随意杀人的人少了,那是因为世界上有了法制,人们也遵纪守法。可是像魏忠贤一样贪污的人却太多了,那是因为法制不够健全,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腐败,是每个政权的天敌。

谈魏征

七(12)班汤思雅

我很崇敬魏征,因为他直言进谏的精神。这种精神十人之间,则一人有。

魏征是唐太宗的最著名的谏臣。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君王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我理解认为:听听大家的见解,善听正确的见解才能明,而相反只听信个别人之话就是暗了。唐太宗听后,也非常赞成。

公元626年时,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唐太宗同意了,但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不发。唐太宗很生气,训斥了魏征,而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得到鱼,但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征兵?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事后,唐太宗又重新下了诏。这事件,让我感到魏征充满一颗赤热的爱国心,面对唐太宗的严厉训斥,他并没有害怕,更没有退缩。这也不由使我想到当今的社会了,有许多有钱之人用钱压迫人,而一些老百姓却不敢告到有关部门,为什么?怕老板开除,怕自己的生活不安定,怕……,这么多的怕,那为什么魏征没有怕呢?他冒死也说真心话,我们哪点如他?有些人为了讨好他人,睁眼说瞎话,唉,为什么?

后来,唐朝的经济更加繁荣了,政治也很安定,但就在643年,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很悲痛,新自为他撰写了墓碑的碑文,说魏征死了,他也失去了一面镜子。

魏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使社会败在腐败者之手,从今起,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祖国的栋梁之才吧!努力! 影视与历史

七(12)班朱雷

历史人物犹如星空中的星星,多而美丽。这些犹如宝石吸引着各大导演。现在已经有不少历史轶事被搬上了荧屏。

就拿前段时间中热播的《大汉天子》来说,剧中的汉武帝年轻有为、血气方刚,正值年少气盛的时候,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刘彻在历经磨难后登上帝位,在其间还穿插了一段,汉武帝刘彻对念奴娇的爱情,直到登上帝位娶了陈皇后之后,还对其念念不忘。剧中还有东方朔,这个历史上的大文豪,在剧中摇身一变,变成一个摆卦摊的神算子,并得到了当时窦太后的青睐,历史变换的这部电视连续剧,不禁令人哭笑不得。

我哭的是五千年的文明竟被践踏的如此不堪。

我笑的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的“别具匠心”,难道去掉这些,电影就没人看了吗?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同小可,我喜欢看历史连续剧,东方朔的深谋远虑,汉武帝的英勇沉着,窦太后的善使奸计,为了权力可以不惜牺牲一切……历史真是复杂,人心真是令人不可理解,尤其是皇室的人,个个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就是为了钱,我想,二十一世纪好,和平安定,人人平等,有法律的维护,不必天天为触动无法而杀头的事而担心……

读《水浒传》有感

历史论文 篇二

【关键词】唐代/虚钱/实钱/虚估/实估

【正文】

虚、实估是唐代财政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与核心问题,涉及唐中后期财政制度的方方面面。但专论虚、实估的文章,仅有刘淑珍先生的《中晚唐之估法》(注:载《史学集刊》1950年第6期。)(以下简称刘文)一篇而已;此外,李锦绣先生的《唐后期的虚钱、实钱问题》(注:载《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一文(以下简称李文),也对此多有涉及。以上二文引证虽详,但因不得要领,对虚、实估误会颇深。其他论及唐代财政制度各种著作中,虽然都有对虚、实估的说明,但为其复杂性所困扰,一般不作深入研究,多采用刘文之说。笔者不揣浅陋,今试就此疑难问题作一正确说明。

一、虚、实估之由来

刘文、李文都将实估当作市场的实际物价,将虚估看作是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并认为虚估是政府为改变两税法下民众负担过重而采取的措施(详见二文)。这一论断的前提是所谓两税法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而两税法是否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这本身就是一个争议颇大的问题,以此作为前提条件的结论自然难以服人。退一步说,既便是承认两税法的确造成了物价的不断下降,其推断也不能成立。其一,如果说虚估只是为减轻两税法下民众赋税负担而设置的高物价,那么,虚估就应该只存在于两税征收之中,而不应该再出现在其他领域中。但事实上,在唐中后期,虚估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出现于两税征收中,而且政府的各项收入与支出,包括盐铁酒茶各税、官俸、军费、和籴、和市、和雇等等,都有虚估的存在。其二,唐后期的盐价一直在持续上扬(详本文末节),如果说虚估价是针对物价下落的措施,那粜盐和榷盐中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虚估,实际上却恰恰相反,盐铁收支中,虚估出现的频率极高。其三,如果说虚估是政府出台的不合实际的高物价,那么,始行两税时匹绢3300-4000文的估价到底是虚估还是实估呢?按刘文、李文的观点,只能理解为实估。因为,若这是虚估,那它在两税始行时就已有之,二位先生所谓虚估是两税实行之后由于物价持续跌落才出现的论点,便不攻自破。若将它释为实估,但唐前期匹绢的估价一般在200文上下(详后),同为市场价,前后期的差价为什么会高达16-20倍呢?显然无法解释。这足以说明,虚估的产生与物价的涨落并无关系,其含义也并非是指政府制定的不切实际的高物价。

要理解虚、实估,首先要了解虚、实钱,前者即由此而来。虚钱、实钱同样是唐史研究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包括李文在内的各种涉及唐代货币的论著,都将是否足值作为区分虚、实钱的标准,将"开元通宝"钱当作实钱,将以"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为代表的当十、当五十等不足值的大钱当成虚钱。(注:李文认为唐前、后期虚、实()钱的概念不同,前期之实钱系指开元通宝钱,虚线是指乾元大钱,后期的虚、实钱源自于虚、实估,是指具有两种估价的绢帛。)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如果说虚钱是指乾元大钱,那么,随着大钱的消失,虚钱也应消声匿迹。但是,乾元大钱在发行5年后,即告消失,《通典·食货典·钱币门》中说:"人间无复有乾元、重棱(轮)二钱者,盖并铸为器物矣。"而虚、实钱在唐后期的史籍中不仅不绝于册,出现的频率反倒远远高于唐前期。可见,虚钱根本不是指大钱。关于虚、实钱的概念及影响,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说明。(注:参见拙文:《略论唐朝的虚钱与实钱》,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为避免重复,这里只作一些必要的说明。

所谓虚、实钱是以计值方式而言,是指同一种钱币本身具有的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众所周知,唐代一直以开元通宝钱为主要货币,但除了官铸的开元通宝钱(好钱)以外,尚有大量的私铸开元通宝钱(恶钱)。好、恶两种钱币的含铜量、重量等相差较大,当它们在市场上共同流通时,按照金属货币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的原理,好钱在交易时必然被加抬使用,即好钱一文当恶钱若干文使用。《旧唐书》卷48《食货上》中说;"府县不许好者加价回博",说明好钱在流通中确实被加抬使用,只是没有得到官方认可而已。这样,作为好钱的开元通宝钱便有了两种不同的计值方式:一种是原面值所规定的一文实价,即实钱;一种是用来对付恶钱的超面值虚抬价,即虚钱。好钱虚抬的倍数,并不固定,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如在玄宗开元、天宝之际(约741-742),"公铸者号官炉钱,一以当偏炉钱七、八。"(注:《新唐书》卷54《食货四》。)是好钱加抬七、八倍。至宪宗元和六年(811),"计成盐价,钱六百八十五万九千二百贯,总约四倍加抬,计成虚钱一(疑为二)千七百一十二万七千一百贯。"(注:《册府元龟·邦记部·山泽门》。)是好钱加抬4倍左右。

好钱在流通中被加抬,是私铸币泛滥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有私铸币泛滥的现象,大概民间交易中也都存在虚、实钱的问题。但好钱加抬,在其他时期,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可。唐朝的好钱虚抬却得到官府认同,合法化了。促使虚钱合法化的因素是官铸大钱的发行。大钱早在高宗乾封元年(666)就已出现,至肃宗乾元元年(758),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稍重于开元钱,却一当开元通宝十;次年,又发行重轮乾元钱,约比开元钱重三倍,却一当开元通宝钱五十。大钱的发行,不仅造成货币贬值、物价腾踊;而且其与当时的主要货币开元通宝之间的比价严重失调,造成极度的交易混乱。因开元钱作价太低,于是,民间"乃抬旧开元钱以一当十,减(重轮)乾元钱一当三十。缘人厌钱价不定,人间抬加价钱为虚钱。"(注:《旧唐书》卷48《食货上》。)由此可知,虚钱是指民间抬价后的开元钱,与之相对,实钱自然是指开元钱的原定面值。民间加抬开元钱、减轮钱的做法,符合金属货币其使用价值决定其交换价值这一基本定律。因为开元通宝钱大小成色基本同于乾元重宝钱,后者既然能一当十,那么开元通宝也自然应该加抬10倍使用,而重轮钱的大小成色约值开元钱3倍,当然应降至30流通。

正是因为民间加抬开元钱的做法符合货币流通规律,而且也纠正了因政府发行大钱造成的货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相脱节的弊病,所以,政府改变了原先不许好钱"加价回博"的态度,转而允许开元钱加抬流通。肃宗"上元元年(760)六月七日诏:’其重léng@①五十价钱,宜减作三十文行用;其开元旧钱,宜一钱十支行用;乾元当十钱,宜依前行用’……至十二月二十九日诏:’应典贴庄宅、店铺、田地、wéi@②碾等,先为实钱典帖者,令还以实钱价;先以虚钱典贴者,令以虚钱赎。其余交关,并依前用当十钱。’由是钱有虚实之称。"(注:《唐会要》卷89《泉货》。)诏文认可了民间业已存在的虚钱交易,允许同时存在虚钱买卖和实钱买卖两种交易方式。这说明虚钱交易在上元年间因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而得以合法化。

钱既分虚、实,货物自然也有虚、实两价。如一斗粟,实钱5文,虚钱则可能需要50文。虚、实估也由此而起,以实钱估价物品称为实估,以虚钱估价物品称为虚估。实估因为是以实钱估价,相对稳定,比如绢帛的实估价,除去受战乱影响的时期,基本保持着匹绢200文的价格。而虚估则是频繁变化的,因为,虚、实估既然源自于虚、实钱,虚、实钱之间的差价自然就是虚、实估之间的差价,而虚钱与实钱的差价,并不固定,实钱加抬成虚钱的倍数,视流通领域内恶钱的质量而定,从4倍到20倍不等,所以,同为虚估,但各时期的虚估价并不相同。仍以绢价为例,唐后期匹绢的虚估价从800-10000文不等,差距极大。

历史学论文 篇三

打好历史基础学生历史情怀的培养要以历史主体知识的牢固为基础,根据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当然,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如何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教师要用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阅读历史教材中相关的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反映、分析课文前言、引语、思考题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主体认识,基础知识也才能较好地落在实处。

2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人文情感历史本身就富含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历史教材则是历史人文内涵的最有力的指引。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历史教师依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看中整体的历史知识体系,强调历史发展的原因、意义等规律的知识,而忽视了散落在历史各个时代中的人性的光辉和超越时代、国别和阶级的精神。在教师准备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体现出的人性光芒,对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既要介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又要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求;对于历史中的优秀文化,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对人类所做出的物质文明贡献和精神文明贡献,培养学生形成民主、平等、宽容、责任感等为核心的人文素养,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能量。

3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活跃课堂教学历史是一门更专注于知识素养的学科,因此学习起来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因此,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环境对有效形成意义建构有非常大的作用。就象我们在整洁、美丽的校园中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要爱护环境时,学生应更能接受这一人文主义观点一样。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宽容等人文精神。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主动性根据布鲁纳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强调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个人的学习增强对外部认知的体验,能够对世界有独特的体验。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种努力探索新知识、新情境的学习态度,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思考历史问题,从中获取新的认知感受。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立场,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地“体验”中了解历史,在“体验”中内化升华自身的人文素养。

5增强教师的历史责任感

提升教学水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历史责任就是积极扮演好传道授业的角色,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了解传统的优秀文化,提升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深厚广博的学识,在教师从教之余,还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精通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拓宽专业知识面,研习专门史,了解史学最新研究动态,以此来不断丰富学识内涵,提升自我人文情怀的塑造与培养。此外,教师还需要学习专业之外的文化知识,争取做到口若悬河、旁征博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史学素材。

6小结

历史论文 篇四

关键词:司法行政化依法治国历史缘由

正文:

在今日之中国,"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法制建设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法制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法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由于诸多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原因,我国现阶段的法制现状仍然存在令人难以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司法不独立性,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对此,很多学者从历史根源、现行体制、苏联模式、司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鄙人对中国司法行政化倾向的历史缘由甚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中国司法行政化倾向的现状

1、法院运行体制行政化。随着法制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的司法独立受到行政的严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法具有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首先,法官的产生方式行政化。在中国,法官是国家公务员,其产生与行政官员一样。以院长为例,在中国法院院长由同级人大选举产生,受同级人大监督,对同级人大负责,任期与同级人大相同,如果在任期内有失职或其他严重问题,人大可予以罢免。这样的政治设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负面影响。一是司法缺乏稳定性,每开一届人大,必换一班人马,司法队伍不稳定。二是突出了院长在法官群体中的地位,院长往往从行政官员中选出,形成"院长出自法官之外"的局面,有人说,"十个院长,九个法盲"。对普通法官,《法官法》设立门槛太低,有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进入,虽然也设立了一些保障措施,但并非是终身安全的,具有不稳定性。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行政官员兼任司法官员是很相似的。

其次,法官内部存在众多的级别,酷似行政机关。根据《法官法》的明确规定,法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如此众多的级别划分,形成一个法官的官僚层级系统。在这样的官僚体制下,法官的才能和品德是次要的,而资历则成为最重要的砝码。审判的正确与否不是决定于法官的学识和才能,而是取决于其级别、职位。在某种意义上讲,法官系统也存在着"首长负责制",即院长负责制。我国法院存在着长官把关的制度。司法的行政化色彩又显露出来了。

2、司法权定位行政化。我认为,在今日中国是没有独立的司法权。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首先,在中国的政治架构中,司法权没有独立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为行政权提供法律保障,也就是说,司法权的设立不是基于司法权本身,而是基于行政权的需要。根据中国的国家和法律理念,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意志,因此,社会主义司法的目的在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镇压敌对阶级和反动分子的反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具体的政治制度设计中,全国人大是全权机关并拥有宏观的立法权,行政机关是人大的执行机关,因此,行政权具有大量权力和部分立法权;司法权来源于立法权,当然也受控于它的执行机关了。因此,司法权不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并由公、检、法三家所分享,分工负责,共同为行政权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司法机关是"准行政机关"。

其次,司法权对人大负有政治责任,同于行政机关。中国是"议行合一,人大至上"的政治制度,一切机关都要向人大负责。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但是又规定司法机关向人大负责,人大可进行个案监督,也受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在实践中,还要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在中国,不提"司法独立",只提"独立行使审判权"。显然,政治的依附性与职能的独立性是一个逻辑矛盾。特别是在今日中国,我们的司法机关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因此,不难理解,我们的司法机关为什么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所谓,"经济要上,法律要让","调查摸底,主动收案"、"案子有了结,服务无止境",尤其是在历次"严打"斗争活动中,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合作办案,满足和迎合政治需要,简化程序,从重从快的判决案件。这都体现着司法机关追求着政治目的,而不仅是法律目的。

最后,司法权沦为行政权的附庸,成为其一部分。在目前的中国,法院在行使审判权时,不仅要受地方权力机关的个案监督,还处处制肘于各级地方政府。在人事安排、经费调拨、家属就业、子女就学、水电供应等诸方面均受制于地方。而且,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法院必须接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而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往往就是地方政府领导,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原则,地方官员必然会管理司法事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样,司法权由于既没有宪法上的独立地位,又在事实上接受行政权的主导,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异化为行政权的一部分,而事实已经证明正是如此。

以上以较多的篇幅论述了我国司法的行政化倾向的现状,下面讨论起历史原由。

二、中国古代司法的历史形态

孟德斯鸠说:"法律和它们的渊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为法律建立的基础的事物的秩序有关系"。(1)依据现代法学,国家政务和权力可划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此三部分相互制衡、运作,共同推动国家机器的运转。那么,在古代中国社会,存在上述分权体制吗?由此,我们来探讨中国古代司法体制在国家结构中的存在形态和运作方式。

1、皇权与司法权。今天,我们的法学界普遍承认"中华法系"的存在,以及法律形成和国家形成一致性。在古代中国,国家的雏形在夏朝已经出现,经商、周、春秋、战国,至秦汉而完备,中国成为一个地域辽阔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在这样的政治架构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它在本质上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具有无限的行使空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2)皇帝是真命天子,九五之尊,一切权力属于皇帝,皇帝掌握着行政、立法、司法、军事、文化等一切权力。查士丁尼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并且须要法律来巩固"。(3)先看立法方面,中国自古就没有类似近代西方的立法机构,更没有独立于皇权以外的立法权。君主是法律的源泉,这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法者,治之端也,君主者,法之原也"。(4)"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5)""皇帝临位,作制明法,治道运行,皆有法式。"(6)在中国古代,任何法律都是在皇帝的直接参与或敕诏下制订出来,首先反映皇帝的个人意志、其次是皇权统治集团的意志。在司法方面,皇帝是最高审判官,一切重大案件的终审都在皇帝那儿,皇帝哪怕再辛苦,也要牢牢掌握司法权,因为这是其专制的支柱和护符,一旦失去,皇权便失去保障。如汉代的"上请",魏晋及隋唐的"三复奏"、"五复奏"、宋代的"御笔断罪"和"审刑院"的设立,明清时期的"会审",尽皆表明这一点。中国封建社会从隋唐开始,司法职能在中央虽然有了具体的分工,即刑部主掌司法行政(明清时转为专司审判),大理寺主管审判(明清时转为专管复核),御史台主职检察(明清时改为"都察院"),但三机关的各自活动或联合活动("三司推事"和"三司会审")都要受到中央行政中枢机关和皇帝的控制,其审判结果一律要奏请皇帝裁决,违者治罪。在中国古代,皇帝直接掌握死刑案的最后裁决权。这显然是很有利于其统治的。

由上不难看出,在古代中国司法权完全是皇权的工具,直属于皇权,没有任何独立的地位;相反,司法是皇权的保障和支柱,直接为皇权的巩固服务。

2、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古代中国,司法与行政难以严格区分。因为在封建国家,权力是越集中越好,越有利于统治,大权旁落,谁会安心,"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皇帝是一国之主,事无巨细,样样要管,臣子们是为他管家的奴才。在中央虽然有专职的司法机构,如秦汉时的廷尉,秦汉以后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明清时改为"都察院"),但这些机构都要受行政的限制和领导。行政权很大,几乎包容一切。秦汉时期的宰相或丞相、隋唐时期的"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以及明清时期的"内阁"、"六部"等既是行政机构,又可参与或主持审判,并有权监督司法机构的活动。因为所有的专职司法机构并没有获得独立于行政的权力,只是相对的职能分工有所不同,所以机构和职官建制都归属于行政系统。以唐为例,刑部归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管辖,大理寺归刑部管辖,御史台归皇帝直接领导,均归属于行政。

在地方上历来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依据国家法律,刑、名、钱、谷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四大职能,其中维持地方治安和负责司法审判是首要之务"。(7)地方长官代表皇上在地方上行使统治权,当然要事无巨细,统统管理。所谓一方的"父母官"。不管是郡首、州长还是县令,都既是地方行政官,又是地方司法官。既要实施国家法令,又要维护地方社会的安定,"镇国家,抚百姓",维护封建统治。出现诉讼,则是诉讼的当然主审官,并对其审判负责。如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都是身兼数职而以为政清廉、执法严明著称的地方行政长官。

由此可见,司法在中国古代是不独立的,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它都只是行政职能的一部分,司法权完全消融在行政权中。这是由于在专制官僚体制中,行政权是唯一的真正权力,行政囊括一切,为皇权服务。因为皇权是最高行政权,中央是全国的行政中枢,皇权和中央在权力上意味着一切(立法权也是作为行政的皇权和中央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地位)。

三、我国司法行政化的历史缘由

以上,我已论述了中国古代与现代司法的情况,现在就可以讨论他们的关系了。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历史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其影响是可以无限延续的。马克斯·韦伯说:"中国司法行政化------是由世俗的原因造成的"。(8)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这是十分正确的。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今天的事物当然会受历史的影响。作为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人治传统的古老国家,历史的惯性是不会马上消失的,何况新中国成立不过五十余年!在如此短的时期内要完全消除封建人治的影响,何其艰难。

行政为什么要干涉司法,为什么会干涉司法?我认为其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仍然是中央集权制国家,司法权要服从于党中央。在我国现行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中,党中央处于政治核心地位,掌握着内政外交军事等最高权力,这有如古代的帝王。中国仍然是一元化的领导,最高权力归代表全国人民的党,通过党中央所掌控。这和现代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做到了各自掌握部分最高权力,中央权力多元化,从而达到分权制衡。在中国,立法是党代表人民,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法律,用于管理国家;司法是党用于维护人民民主专政,镇压反动阶级的工具,为实现党的革命纲领服务。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来实行,因此,在我国,"党和政府"是经常连在一起使用的。和古代一样,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政府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司法权也和古代一样,是从属于党和政府的,要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执行党和政府的有关决议。显然,在现阶段,我国司法在现行体制下较有成效的运转,与历史传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有很大关系的。

其次,中国仍然是一个行政权占主导的"人治"型的国家,"人治"传统根深蒂固。我国早在西周就确立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以礼治国"等原则,至唐代形成"德主刑辅"的国家制度基本模式。在国家机构中,权力的运行强调人的道德,而不是强调法律,特点是"有治人,无治法";在社会生活中,是"权大于法"而不是"法大于权",是"官本位",而不是"法本位"。这和我国今日社会很相似。传统中国没有民主政治,更无宪政,皇权支配着法权,官僚的权力来自皇上的恩赐而非法律,古代法不是取消特权,而是予特权法律化、制度化,"八议"、"上请"、"减免"、"官当"等,即是明证。在中央,是皇帝的人治;在地方,是行政官员的人治,司法权消融于行政权中。我国今天的情况很与上相同,法治难于实施,官员为了追求政绩,"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干预司法,法官屈从于地方官员。因为几千年的人治传统,使地方官员在潜意识中有了管理一切地方事务的观念;而现实中国家的制度设计又提供了机会,因此,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插手司法。

最后,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型社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更甚。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哪能在断断的几十年中消失!一方面,国家本位传统的影响。从中国传统制度与社会环境两个角度上来说,几千年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治主导、伦理至上的国家,民众早已习惯于委屈个人服从家国、政治权力一元和伦理至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因为现实斗争的需要使得这些方面,特别是政治权力一元,不是削弱,而是空前地加强,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处于极度漠视状态。传统中国的伦理至上则被"纪律政策至上"代替,所谓"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国家本位成为绝对的纪律,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成为立国之基。尽管也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它们在革命实践中均未认真执行下去,倒是短期成本低、收效明显、有利于满足斗争需要的行政行为在法律、法规面前大肆横行。另一方面,无讼的法律文化的价值的影响。"古代中国家国一体,国家内乱或国民争讼是家内不睦的延伸,因此,一国犹如一家,以安定为上;处理国民争讼如排解家庭纠纷,调解为主辅之以刑,以求和谐"(9)。中国人厌恶诉讼,视诉讼为畏途;统治阶级也不鼓励争讼,视其为刁民。如此,法律的地位更加不受重视。而行政行为能高效解决问题,因此更加广泛应用。而现代中国大量运用的的调解制度,显然就是古代行政行为的现代继承者。

四、结语

根据上述论述,可见,由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中央集权制、行政权包含司法权、以及国家本位、人治传统、无讼文化价值观的综合影响,造成今日中国现行司法显出行政化的鲜明倾向。这充分说明,要改革现行司法体制,就必须考虑到历史传统的深远影响,否则司法改革是不可能稳步前进的。

注释:

(1)参见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2)参见《明史》卷二二九《海瑞列传》

(3)参见查士丁尼著:《法学阶梯》,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页。

(4)参见《荀子·君道》

(5)参见《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一》《陈六事疏》

(6)参见司马迁著:《史记·秦始皇本纪》

(7)(9)参见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第340页。

(8)参见马克斯·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的法律》

参考文献:

徐忠明著《思考与批评--解读中国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

孙万胜著《司法权的法理之维》,法律出版社。

孙国华著《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出版社。

马作武著《清末法制变革思潮》,兰州大学出版社。

历史学论文 篇五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前提

1.严格的历史性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全集》第20卷第401页)。这就是说,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来进行,决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错误倾向:①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如认为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的观点是反动的等等;②对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估计不足,不妥当地拔高、颂扬古人,把古人现代化;③把古人与今人简单类比,牵强附会。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提醒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背景的重要性,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2.科学的阶级性

一般来讲,历史人物是生活在阶级社会之中的,因此,对历史人物还应进行科学的阶级性的分析。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对哪个阶级有利,同时还应注意历史人物的复杂性。绝不能简单化,唯成分论,一刀切。如对封建统冶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全盘否定,对农民阶级中的历史人物完全肯定(这是中学生评价人物时最容易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教师就应向学生讲清两点:①阶级是不会改变的,但个人是可以转变的。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列宁全集》第24卷第55页)。例如,佃农出身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来他领导这支队伍,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了明朝,做了皇帝。朱元璋本人也就由农民阶级转化为地主阶级了。②相同阶级出身的人可以走完全不同的政治道路。例如,郑芝龙曾拥立过南明唐王政权,后来又投降了清军,而他的儿子郑成功却在东南沿海继续坚持抗清斗争。再如,宋庆龄和宋美龄(有关的电视剧中学生是很熟悉的)政治道路也不相同。“她兄弟三人、姐妹三人就出了她一个革命的,不能因为她妹妹是的妻子就要打倒她”(《选集》下卷第452页)。

3.充分的全面性

“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08页)。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等(张文玲同志在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说)。下面,笔者再补充两点。①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其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因为在相似的历史条件下,地位相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表现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如,同是封建帝王,隋炀帝气度狭隘,对一些才能突出的诗人也要杀之而后快;唐太宗则胸怀宽广,善于纳谏。再如,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清朝政府的大员,但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两人观点截然对立。当然,个性特点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主要标准是看历史人物对历史所起的作用。例如,武则天虽然大肆杀戮李唐宗室,招收男宠,但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因此,郭沫若才会对其给予“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高度评价。②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如,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为的是使他的统治“传之万世”,但客观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谭嗣同全集·仁学》)。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的全面的分析。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对学生就起不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种基本方法

1.分阶段评价对历史人物可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主要阶段进行评价。如梁启超,中学历史课本主要介绍了三个阶段的活动情况:①维新变法时期:宣传变法,参与变法,应肯定;②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坚持保皇立场,反对革命,应否定;③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表文章,反对袁世凯称帝,应肯定。

2.分方面评价对历史人物也可以根据其一生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如唐太宗,我们可以从政治(三省六部制)、经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思想文化(科举制,设立国家史馆和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民族关系(文成公主进藏)、对外关系(派使者到天竺学习熬糖法)等方面,对其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总结,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应灵活操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既可以根据讲课的进度评价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把历史人物的评价作为专题进行系统的讲解。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根本目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服从、服务于中学历史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评价人物了解一个时代”(张文玲同志文),决不能为了人物而人物,任意增加课本中没有提到的人物和材料,而且,在讲解时不必逐个评价,而是将历史人物分为类别(如政治家、思想家等),每一类别重点评价一二个历史人物作为示例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节省教师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有“人”可评。

2.应强调用词的准确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中学生最普遍的毛病就是用词不当。如认为唐太宗是个“好人”、“君子”、“谦虚的人”,认为岳飞抵抗了金的“侵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等等。要纠正这种错误,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课文,如课文中对岳飞的评价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另一方面还要将教材讲深讲透,告诉学生,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这种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而没有侵略和被侵略的关系。“至于各族人民共同承认的民族英雄,那要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

历史发展论文 篇六

花鼓,是我国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农作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花鼓”二字,源于表演时所用乐器名曰“花鼓”,与北方的秧歌同源异流,都是农耕文化的产物。

一、花鼓历史起源

学说花鼓历史悠久,起源于民间,被主流文化所忽视,表演者多是活跃在底层社会的农民群众。其继承与传播只能靠口传身授,却无详细的记录与研究,因此极易失传。加之受文化多样化的冲击,随着时间地推移,有关花鼓起源的时间与方式问题上出现了说法不统一现象。(1)历史传说起源有人把花鼓的起源最早追溯到夏。相传当时黄河及淮河流域洪水泛滥,夏禹治理水患有功,其间还流传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后来百姓们为了感激大禹治水的功德,为他建立了许多的寺庙,并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禹诞辰的那天,在庙会上敲锣打鼓,跳起舞蹈用来纪念,一直流传至今。这就是有关花鼓舞的最早传说。在江苏徐州还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花鼓花鼓,敲锣打鼓。女顶彩球,男挎花鼓,蹦蹦跳跳,有文有武。追根溯源,晋朝有祖。”以此可窥,花鼓起源可能在晋代。另有一种说法来源于“薛刚反唐”的传说。薛刚曾利用玩耍花鼓作掩护,私下却开始习武练拳,招兵买马、壮大队伍,最终起兵反唐。花鼓从唐代起,经流传发展成了现在的花鼓艺术。(2)史料记载起源以上均是传说,由于时代的久远,传说的版本还有很多,但都无从考证,最值得研究的还是有关花鼓的文字记载。最早也是最多出现有关花鼓文字记载的是在宋代,多数的学者也都偏向于花鼓起源于宋代,据《宋书乐志》记载:“梁孝王筑睢阳城,造偶声,以小鼓为节,筑者下杵以和之”。以此可知自宋代始,就已经明确有了这种歌舞。南宋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说:“今之古文,如舞迓鼓,其间男子、妇女、僧道杂色无不有,但都是假的”(这里“假的”指倡优)。可见,“迓鼓”表演当时在宋代就是一种声势浩大、与花鼓同样是融扮演与武术、杂技为一体的,以击鼓伴奏为特征的群体歌舞形式。遂有前人认为花鼓就是源自宋代的“舞迓鼓”。就花鼓故乡安徽凤阳的地方志来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全国上下民不聊生,百姓多流亡。于是朱元璋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于洪武二十二年至永乐年间分别从全国各地移民集中迁至濠府(凤阳府)。由此可见,凤阳的地方文化史在明代是有一个重新的开始。从当地花鼓艺人的唱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来看,凤阳花鼓的流行时间刚好是在朱元璋迁民运动之时,区域也正好在明朝凤阳府的辖区内,因此可知花鼓的诞生在明代之后。

二、花鼓历史起源分析

由以上的传说和零星史料可分析,花鼓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根据甲骨文记载,早在神权统治的殷商时代,就有一种用来求雨祭神的舞叫“奏舞”。如《殷契粹编》载:“丙辰卜贞:今日奏舞,生成雨。”意思是说:今天跳“奏舞”来求雨。史家认为“奏舞”即一边演奏乐器,一边跳舞。当今的花鼓舞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舞蹈,一边奏鼓,一边舞蹈。可见在那时就有其雏形,祭祀性较强。在中国古代舞蹈的鼎盛时期——汉代,“百戏”形成,它是集舞蹈、杂技、武术、音乐演奏、歌唱于一身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从定义看来,与当今花鼓的表演形式完全一致。《盐铁论•散不足》篇载:“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象。”“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由此可知在汉代无论是富人还是中等人家,在酬神和自身享乐时都会以击鼓奏乐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可见鼓舞这种形式在当时传播已广。花鼓自后经发展,慢慢成熟,到了宋朝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民间歌舞空前发展,“勾栏”、“瓦子”的建立为民间艺人提供了谋生和传授技艺的场所,促进了不同表演艺术之间的吸收与融合。宋代民间欢庆节日,以歌舞为主,民间“舞队”在当时盛行,继承了汉代的“百戏”,“舞队”指包括武术、杂技、说唱等的一种游行表演形式,又称之为“社火”。一般多出现在每年春节,元宵节达到高潮,其演出时间与表演形式与又与花鼓类似。花鼓艺术形成程式化大多起源于“舞队”,“舞队”中舞蹈性较强的“讶鼓”即花鼓的先驱。花鼓艺术在当时则由祭祀性逐渐转为群众自娱性。自元以来,戏曲艺术崛起,逐渐取代了乐舞的首要地位,也潜移默化的对舞蹈产生了影响和改变。舞蹈由抒感为主的“纯舞”逐渐向抒情与叙事并存的“戏舞”转变。因此,在明代产生了对花鼓艺术影响深远“花鼓灯”。明清时期,许多的民间歌舞,如流传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花鼓舞”也纷纷受戏曲艺术的影响,演变成了“花鼓戏”。可以说“花鼓戏”的起源是始于明代的。

历史论文 篇七

尽管我们渺小的如枯枝落于森林,如一粟沉于沧海,如蜉蝣寄于天地,但我们一样可以有所作为,绽放光彩。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所以,我们要穷尽可能,站起来。

为了站起来,我们需要有强大的自信,哪怕世界都不相信我们,我们也要相信自己。你瞧,在那闪烁着光亮的荧屏之中,那位憨厚质朴的少年正在演绎着他的自信。他从不在乎生活的贫苦,纵然他不得不为生计四处奔波;不在乎相貌问题,纵然他长相平凡,毫无特点;不在乎众人言语,纵然所有人都笑他痴心妄想。因为他只坚信穷人一样可以成功,他只坚信自己与众不同,他只坚信若守住信念便可实现梦想。所以他把自己全部的工钱都用来洗照片拿给导演看。后来一部《士兵突击》让他红透半边天。拿破仑曾说:“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他做了自己的主人,这个世界属于了站起来的王宝强。

为了站起来,我们需要有无比的勇气,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也不能退缩。你听,那欢快悠扬的乐曲,那位扼住命运咽喉的音乐家正坐在钢琴前弹奏着他的勇气。他未曾畏惧过凄苦童年的阴影,未曾哀叹过自身的残疾。命运虽多次将他玩弄,可他未曾退缩,他仍对音乐充满热忱,对世界充满勇气,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欢乐颂》《月光曲》《命运交响曲》……一首首动人乐章出他之手,现于世人之耳。这个世界属于了站起来的贝多芬。

为了站起来,我们需要不懈的坚持,哪怕路途遥远,也绝不轻言放弃。你看,在那奇特而又梦幻的童话世界中,那对兄弟正伏在案桌前编写着他们的坚持。

即便工程量巨大,即便耗费时间会很多,可是由于心中的那份梦想,他们没有放弃。为了让所有人都能看到读到那些故事,他们写啊写。最终,历时30多年,一本名叫《格林童话》的书出现在世人眼前,里面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个世界属于了站起来的格林兄弟。

司马迁站了起来,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史铁生站了起来,于是有了动人心弦的《我与地坛》;马云站了起来,于是有了家喻户晓的阿里巴巴帝国……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属于他。所以,让我们穷尽可能,一己之手,创造不可能之可能;让我们穷尽可能,在站起之时,演绎自我之价值,让世界属于我们!

历史论文 篇八

在讲授式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把更多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极力压缩课堂互动时间以便于自己讲授。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众所周知,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讲授多少就能接受多少,相反是要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知识解构,然后再形成建构。故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就需摒弃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通过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在创设问题情境中需要注意,问题是包含在情境中的,情境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要能让学生形成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以鸦片战争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以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谈谈对的认识,然后用幻灯出示林则徐的照片,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由此而引入林则徐虎门销烟板块的学习。在这节课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向学生讲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历史,而是以林则徐这一人物为背景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阅读教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极大,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了向学生讲授知识,担心在课堂中让学生探究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其实,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摸索,才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这样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点,教师则要注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新文化运动教学中,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思路,以问题“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等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和交流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其次,在组织学生讨论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进行精讲。如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中对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的解析,要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它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三、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应用丰富体验

历史课程和生活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多地向学生传授书面知识,所以在教学中也就很少将历史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众所周知,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的事情的,这就自然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而将历史和生活隔离开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历史和生活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后应用历史去分析社会生活。以北伐战争为例,它证明了国共真诚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间的合作、生活中同伴之间的合作,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北伐意义出发来进行分析。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历史观来分析历史。如在内战烽火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历史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只有国家统一才是最大目标,也可由此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结语

历史论文 篇九

(一)关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唐代对货币起源的认识仍然囿于《管子》的“先王制币”说(亦称“货币国定说”)。此说在《管子》一书中多处言及,最具代表性的表述见于《国蓄》篇,曰:“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珠玉起于赤野,东西南北距周七千八百里,水绝壤断,舟车不能通。先王为其途之远、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三币,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这一观点产生以后影响至巨,几成定论,成为货币起源说上的主流认识。

唐代坚持此说的以张九龄、陆贽、白居易、杨于陵等人为代表。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三月,张九龄在所拟《敕议放私铸钱》中指出,“古者以布帛菽粟不可尺寸抄勺,乃为钱以通贸易”。[1]德宗贞元十年(794),陆贽在《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中说:“先王惧物之贵贱失平,而人之交易难准,又立货泉之法,以节轻重之宜。”又说:“钱货者,官之所为也。”[2]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指出,“夫天之道无常,故岁有丰必有凶;地之利有限,故物有盈必有缩。圣人知其必然,于是作钱刀布帛之货,以时交易之,以时敛散之”。[3]穆宗长庆元年(821),户部尚书杨于陵认为,“王者制钱,以权百货,贸迁有无,通变不倦”。[4]

这些言论从便利商品交换的技术角度及维护政权统治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解释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乃是帝王贤哲人为设计制造出来的,在认识上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观点”,[5]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看法。它把货币的产生解释为是政治权力和统治利益的产物,从而混淆了货币起源与商品交换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进而阻止了对货币本质问题的正确认识。这种观点认为货币实际上是人君之权柄,是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一个工具,根本不可能看到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产生的,是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本质所在。总而言之,货币起源论上的肤浅和错误,决定了货币本质论上的想当然和谬误。这样的认识水平,与西汉司马迁所持“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6]的货币自然发生说相比,无疑在正确的认知道路上是相去甚远的。司马迁虽未认识到货币本身即是一种特殊商品,但他把货币的产生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认为“龟贝金钱刀布之币”是“农工商交易”发展的结果,提出了关于货币起源的正确的和客观的观点。唐代统治阶级则仅仅是接受《管子》的成说,并没有去认真地加以思考研究。

(二)关于货币的职能

如所周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货币具有两种基本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价值标准),二是流通手段(交换媒介),其中价值尺度是第一位的,流通手段是第二位的,即流通手段以价值尺度为前提,因为只有自身具有了一定价值,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不过,这两种职能又是统一于一体的。马克思指出:“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换句话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7]

唐代对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有所认识。如杜佑认为,“原夫立钱之意,诚深诚远。凡万物不可以无其数,既有数,乃须设一物而主之。其金银则滞于为器为饰,谷帛又苦于荷担断裂,唯钱可以贸易流注,不住如泉”。[8]崔沔认为,“钱之为物,贵以通货”。[9]杨于陵认为,“钱者所以权百货,贸迁有无,所宜流散,不应蓄聚”。[10]元和三年(808)六月,宪宗颁《禁采银坑户令采铜助铸诏》,内云:“泉货之法,义在通流,若钱有所雍,货当益贱。”[11]穆宗《定钱陌敕》亦云:“泉货之义,所贵通流。”[12]

这些观点指出货币不仅具有“数”,即价值标准,具有权百货的职能,而且能够“贸迁有无”,并“贵在通货”、“义在通流”,不应蓄藏雍滞,对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认识明确。不过,需要加以辩明的是,唐代的这些认识并不是来源于对货币本身属性的具体探索和科学研究,而是从货币起源上的国定说和货币本质上的工具论出发加以推衍而认知的。

从货币起源上的国定说出发,唐代统治阶级认为,货币本是无用之物,即没有什么价值,货币所以具有“数”、具有“权百货”的价值标准和尺度,完全是由于国家权力的制定。他们认为,货币既然由国家制造,那么单位货币的价值大小也由国家确定。这一方面最典型的言论是韩愈在《钱重物轻状》中所陈解决通货紧缩之对策第三条,即:“三曰更其文贵之,使一当五,而新旧兼用之。凡铸钱千,其费亦千,今铸一而得五,是费钱千而得钱五千,可立多也。”[13]露骨地主张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调整、确定单位货币的价值大小。这种被学界称之为货币名目论的价值尺度观,显然是直接承继了《管子》所谓货币“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的观点,在认知上也没有超出西汉晁错所谓“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14]的水平。它无视货币作为特殊商品自身固有的价值大小,无视货币价值的自然属性,认为货币由无用之物变为众人之宝,决定于“上用之”之故,即系于国家权力的确定,在理论上显然是错误的。

从货币本质上的工具论出发,唐代统治阶级认为,国家制造货币的目的在于调节万物轻重,疏通商贸,发展封建经济,巩固统治秩序。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掌握使用好货币这一工具,通过国家权力的推行,使货币通流不住,不断地在商品交易中发挥作用,即所谓“义在通流”,或“泉货之义,所贵通流”。也就是说,货币所以能够在商品交易中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关键取决于国家权力的行使和推动,亦即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也是由国家权力所赋予的。这样的认识同样不是对货币流通手段职能自然属性的认知,在理论上也是错误的。

对货币基本职能的错误认识和错误理论,尤其是价值尺度观上的名目论,在我国封建帝制时代根深蒂固,影响巨大,成为历朝历代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的理论根据,并在实践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屡次造成了严重破坏,唐肃宗时期推行的通货膨胀政策是其显著事例。

(三)关于货币的作用

历史论文 篇十

友善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没有友善,世界将会变得黑暗无比。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市民广场玩。我们上了一辆小型公共汽车就剩下两位子,妈妈坐下来,我也坐下来。就在开车不久,车子有徐徐停了下来,我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婴儿,从门口走上来,她左右望望,见没有位子坐,便抱着婴儿单手扶着杆站在车上。我想:“如果司机急刹车,她抱不住婴儿,婴儿掉到地上,把婴儿摔伤了,那该怎么办?”想至此,我毫不犹豫,立刻站起来,走上前去对那位阿姨说:“阿姨您坐吧”!阿姨说:“不用了”,我就硬拉阿姨坐到我的位置上,妈妈见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我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自己也在心里说:“是啊,我真的长大了。”

我让了位给阿姨坐,和妈妈靠在一起坐。我扭头见到阿姨脸上的笑容真甜,心中如同刚吃了蜜糖一样!

还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一位蹒跚老人,大概是路面坡度太大,不便于行走,老人邀我牵她走。于是,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条件反射地把手伸给她。其实当时心里还在想:万一她是要饭的,想要框住我怎么办?唉!但是,善良人总是一不小心就情不自禁的助人为乐。然后,我们一路上漫步,真的是很慢很慢的漫步。老人对我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幸福,又是一个甜甜的梦!渐渐的,我发现爱神就在我身边。

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友善的心,黑暗的世界将变得光明!如果我们人人都有友善的心,所有的花朵都会盛开!让我们拥有一颗友善的心,让世界的花朵全部都盛开吧!

历史论文 篇十一

梁启超认为历史要使读者“以国民一分子资格立于国中”“以人类一分子立于世界”,即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性发展,立足于世界的公民。然而在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究其内在原因,是缺乏对历史教学目的更深层的认识。对于历史教学而言,正确把握历史教学目的本质,对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客观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基础梁启超认为:“史迹是人类自由意志的反映,而各人自由意志之内容,绝对不会从同。所以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找出历史的共性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必探讨的问题,人为的“共相性加工”导致真实历史的简化,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变成了一个框架里的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历史教科书成为公式化的历史教材。梁启超认为历史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找出必然的因果关系,历史不受必然的因果法则支配。我们姑且不论此结论对错,就历史教学而言,教师所做的最多的便是对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影响或意义的分析,似乎历史局限在原因、结果、影响的枷锁里。而所造成的结果正如赵亚夫所说:“社会背景中的人也自然各有各的位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早已固定的。人的活动是人的历史正剧,极有身份地告诉你,何谓善,何谓恶,谁是美,谁是丑。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科书也代替学生的自我思考,无须再有问题提出或质疑。”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就是要认清历史不是简单的单线的历史事件,也不是相互割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历史教学的目的也不是简单的原因、结果的讲授,而是从充斥着不同民族、阶层、偶然与必然的历史活动中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体验人的精神。

(二)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目的的内在要求“以古鉴今”是大多数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目的的普遍共识,而学生也主要关注历史教育的史鉴作用。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主要关注的是历史教育工具性作用,而对于历史教育的人文性作用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梁启超也强调历史的资鉴作用,他认为历史有其必然的因果律,而研究因果律的目的就在于“国民资治通鉴”或“人类资治通鉴”,但是他更强调历史的人文性特征,他发现历史现象的发展并不一定是进步的,物质的进步并不代表历史的进步,而且物质文明得到之后也可能失掉。因此,人文性是历史的最基本属性,历史教学的内在目的在于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性特征。对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要进行人文性的教育,即历史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使历史教育具有人文性,即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基础进行历史教学活动。

二、明确史料的本质,将史料与历史教学相结合

史料对于历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样的史料不仅丰富了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在选用史料进行历史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史料的特点和历史教学的过程。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基础选择史料历史教科书的读者是学生,那么教科书要给学生以资鉴和启示。但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所引用的材料大都是非供学生所读的史料。如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在探究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时引用贾谊的《论积贮疏》。在高一学生的认知结构和阅读水平下,读懂这些史料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理解的阶段就出现了障碍,更谈不上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梁启超从作史的角度说:“凡作一书,必先问吾书将以供何等人之读,然后其书乃如隰之有畔,不致泛滥失归,且能针对读者以发生相当之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而选择、加工史料是必需的,毕竟学生不是历史学家,对学生而言,只有把史料当做历史事件的证据时才有价值,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历史教育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二)选取多种类型的史料满足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根据梁启超对史料的分类,笔者将历史教学所使用的材料分为:(1)现在发生的史实和现存人的口述;(2)留存下来的史迹,包括留存下来的原物、原物的模型、图影;(3)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4)档案性质的文件;(5)史部以外的群集。按照以上分类方法,教科书中所引用的材料过于集中,所包含史料的类型不足。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其所引用的史料大部分集中在具有史书性质的著作、留存下来的史迹和史部以外的群集,而现在发生的史实和口述以及档案性质的文件很少出现,史外群集又主要集中于古代农书、诗词等辑本,小说之类没有涉及。但小说也是反映历史的重要史料,如梁启超所说:“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种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

上一篇:幼师毕业论文 毕业幼师论文最新6篇 幼师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十八大全面改革的责任使命范文
  • 改革开放三中全会什么意思 三中全
  • 十六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二
  • 十一届全国妇联 中国妇女十一届全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内容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