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 佛山市南海区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通用8篇

更新时间:2024-06-2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8篇佛山市南海区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一

上海都市旅游资源丰富,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特色鲜明。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旅游景区建设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规模。从2012年上海第一家4A级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的问世到目前上海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从外滩、人民广场、陆家嘴到世博园区,从田子坊、老码头,从淮海路、南京路、武康路到多伦路,从朱家角、南翔古镇到七宝老街,集休闲、文化、艺术、购物、餐饮、娱乐、商务、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日渐凸显,日益为上海本地城市居民和国内外游客所熟悉。开放式景区对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旅游局得密切关注。

二、激发上海都市旅游资源新活力

对上海而言,开放式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外来游客接触这个城市的最佳途径,也是向上海本地居民提供服务的窗口。开放式景区的发展更是激发了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新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从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视角。上海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的旅游资源风格迥异。如外滩,作为上海都市旅游的城市名片,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闻名中外,是游客慕名前来的景点,它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沧桑,加之规模的集聚造就了举世无双的旅游景点。同时,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运用使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观赏功能,又平面走向立体,由单一走向多元,更加强调景观形态第五立面的视觉效果,极大地提升了上海都市旅游资源的观赏品味。例如外滩的灯光秀,浦东世纪公园的烟花节等都市旅游活动。

三、构建美丽都市休闲生活新平台

“城镇化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推进城镇化建设,要求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这是同志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当下,努力建设美丽都市休闲生活平台无意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都市旅游开放式景区的建设与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都市休闲生活平台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是一条有益的路径。

(一)完善城市休闲生活环境。

休闲是城市为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的休闲活动需要和外来游客的旅游活动需要所提供的服务和发挥作用的总和。这里指的休闲设施可以是场馆类,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可以是休闲类,如公园、绿地等公共空间;也可以是城市里的旅游景区。都市旅游类的开放式景区具有城市休闲设施的特点,能满足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的休闲需求。

(二)促进绿色生活方式。

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最大的城市。生活在上海的居民生活节奏较快,人民迫切需要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开放式景区坐落在城市中心地带,对于本地居民来说是休闲放松的最佳选择,如老外街101,那里的现代餐饮服务为本地居民提供了放松内心,交流思想的环境;M50为人民提供了陶冶情操,熏陶艺术品牌的环境;城市的公园绿地是人民运动健身,放松体魄的最佳场所。所有这些均是处在城市里的开放式景区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它可谓是都市休闲生活的缔造者。

四、推动城市商旅文融合新发展

商旅文融合是开放式景区对城市的最大贡献之一。城市的功能有居住、办公、休闲等,开放式景区往往整合了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活的综合体,集商务办公、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促进了各行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一)与所在区域商业互动发展

都市旅游类开放式景区位于城市核心地带,周边商业发达。如徐家汇源所在的徐家汇商圈,老外街101所在的虹梅路休闲街,田子坊所在的日月光商圈。开放式景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前往这里的游客可以零距离的接触这些商业,对于购物商场里的业主来说景区带来的是滚滚人流,人流带来的即是经济效益。加之在我国,旅游和购物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此旅游和商业的融合不仅可以为商业带来利润,也是方便游客增加景区吸引力的因素之一。

(二)与文化产业珠联璧合

文化创意产业是未来最优潜力的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日均产值高达200亿美元,且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与旅游的结合即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M50集艺术、文化、生活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集建筑设计、影业制作为一体的创意园区;综合了时尚传媒为一体的西岸创意园区等等。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开放式景区的新形态,它不仅迎合了旅游者潜在的寻求文化创意刺激的心理需求,也为那些在市区内的传统工业老厂房寻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二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积极实施旅游旺县和旅游强县战略,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打造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为目标,在旅游部门的全力推动下,我县旅游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转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通过出让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极大地促进旅游项目的建设发展。,我县以出让开发经营权的方式,引进知名旅游品牌企业南湖国旅和本地能人开发经营燕岩、世外桃源景区和燕山景区、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等旅游项目。燕岩、世外桃源景区通过南湖国旅的规划设计,投资包装、宣传策划,景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以珠三角自驾游和港澳地区团队为主的大批旅客前来游玩,旅游业绩良好。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建设酒店、温泉别墅、露天温泉、漂流及矿泉水生产等项目。景区成功举办了两届广东省漂流大赛,—间,年接待游客15—20万人次,年营业总收入平均达500多万元。

(二)积极谋划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资源开发。,我县引进香港锋华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为720亩,经省政府批准首期建设用地为60.6亩。作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6月,该项目征地工作全面展开,目前首期建设用地已征地50.6亩;二期规划建设用地也初步与农民签订了200多亩征地意向,二期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修编、用地报批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此外,我县还引进广东国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该项目不但是市、县的重点建设项目,而且在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被省政府列为我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规划用地为1379.3亩,投资估算12亿,计划以冷坑镇上爱岭“六祖岩”为主线,向左右山岭延伸,建筑设计以“六祖禅宗”宗教场所为主体,配套禅宗文化展区、国际会议中心、居士区和服务区等区域,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饮食、休闲于一体的禅宗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项目用地规划工作,正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申报、林地审批等相关工作。

(三)生态乡村游项目逐步推进,将更有效地发挥我县旅游资源的整体效应。我县的大稠顶和三岳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林木葱茏、物种丰富、景致优美,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养生、旅游探险的好去处。保护区以其清新脱俗的自然生态景观,成为我县生态养生游的亮点,正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目前保护区正努力寻求合作开发生态养生游项目。而以梁村何屋、坳仔六德堂等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项目也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卫生村建设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四)强化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改进旅游综合服务工作。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配套设施项目各要素建设,一是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全县拥有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5家、二星级酒店2家、一星级酒店3家,其它大小旅业87家,共有客房2790间,床位5510个,是全省50个山区县中拥有三星级以上标准酒店最多的县(区)之一,能较好满足游客住宿的需求;二是推出了以粟米鸡、石山羊、六十日黄菜等具有怀集地 方特色风味菜肴为主料的“燕都风味宴”和“乡土风情筵”系列菜色,深受游客好评。此外,被称为“中华一绝”的燕岩徒手攀岩采燕窝绝技成为我县游乐观赏的一大卖点,赢得游客的普遍欢迎。还有县城不少的休闲娱乐场所和旅游商品、土特产专卖店,基本能满足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娱乐、购物的需要。

总体来说,近几年来我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近两年多来,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响,我县已开发经营的旅游景区受到了较大冲击,出现了经营冷淡,景区旅游人数大幅减少,收入严重下滑甚至亏损,欠缴景区经营权费,经营难以为继的局面。据反映,燕峰峡温泉漂流景区就亏损了60多万元,经营陷于困境,而南湖国旅近年来累计尚欠缴90多万元景区经营权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地调研和情况通报来看,我县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这也是造成当前我县旅游经营陷于困境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景区欠缺后续资金投入,品位难以提升,缺乏新意。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除了经营初期投入之外,近年来基本没有大的投入,设备设施残旧老化,景区尚停留在观光游览型而未能做到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粗放经营,品位不高,难以打造成一个高档次的精品景区,很难吸引“回头客”、“过夜客”,影响了景区的经营发展。

(二)景区难以做到完全封闭管理,存在隐忧。由于历史原因,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观光道路与村民出行是同一道路,虽然燕岩已可改道出入,县政府也于今年5月15日开始对燕岩洞实施机动车行驶管制,但部分村民仍贪方便舍远求近驾车穿洞而过,影响了金丝燕栖息环境。而世外桃源景区一时难以改道,不少机动车进出景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旅游心情和人身安全,投诉不断,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满意度。而且一部分村民趁机拉客逃票进入景区,令景区利益受损。不能封闭管理,还导致了设备遭人为破坏现象的出现。如世外桃源景区,岩洞里的照明设备经常被破坏甚至连给村民提供方便的照明路灯也不能幸免。今年春节,景区栽种的桃花也一次被偷走8棵,令经营者十分头痛。

(三)综合管理遭遇执法处罚相脱节的问题。目前对燕岩、世外桃源景区的管理,除了经营者外,桥头镇政府和景区管理处加以协助。由于他们都只是有管理权而没有执法处罚权,对一些破坏景区自然景观、乱采奇石、偷捕燕子、非法电鱼等行为难以进行执法处罚,需要请求相关执法部门出动才能实施,因此对景区综合管理无法做到到点到位。而《·》且由于经费没有到位,管理处由原来的1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4人,管理力量进一步削弱。

燕峰峡景区一溪两岸山林虽已被林业部门依法列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但近年来特别是下半年,群众进山乱砍林木的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景区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不协调。对此,景区也只能徒叹奈何。

(四)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展缓慢。近年来,由于县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变换频繁,对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工作欠缺有力的协调和指导,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整合形成整体推进合力,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滞后,影响了项目开发建设工作的推进。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征地拆迁工作于正式开始,历时3年,目前仅完成征地50.6亩;而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项目也只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和项目用地规划等前期工作,项目用地问题尚未解决,影响了征地、迁坟等后期工作的开展。由于我县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滞后,难以打造新的有规模、有档次、有效益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造成旅游客源缺失,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市场。

(五)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目前,我县通往景区景点的道路大多等级低,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对旅游团队车辆进出潜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旅客怨言较多。而且各旅游景点间通达力也不强,尚未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交通不畅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此外,目前通往燕山风景区的道路是当地的村道,旅游车辆进出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群众意见较大。同时,燕山景区目前尚未设有停车场,而可用来开设停车场的岩洞口前后地块为农田保护区,必须要经国土部门调整后方可进行,影响了景区发展。

(六)旅游业总体服务形象水平仍然欠佳。目前燕岩、世外桃源景区都没有设专门导游,游客对景区只能“自我欣赏”,对景区内涵无从了解,游兴降低。此外,在景区范围内,还存在当地村民向游客兜售假燕窝和香烛等现象。每逢假日,村中小孩就自发聚集在一起,拉扯旅客强讨零花钱,这对景区、对我县的形象都会造成较大影响。再者,由于我县服务行业存在招工难问题,直接导致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同时,由于旅游产业链短,缺少项目支撑,特别是“购”和“娱”相当弱小,未能做到“游”、“购”、“娱”的有机结合,在怀集旅游享受不到“白天游景点,途中能购物,晚上有娱乐”的“一条龙”服务,旅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单一,对服务业的拉动和辐射不强。

三、建议意见

旅游业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旅游业对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的幅射带动作用。从几年前我县旅游业鼎盛时期,车密客广,旅业爆满,餐饮红火的景象就可以感受得到。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完善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力促我县旅游业再创辉煌。为此,提出几点建议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它涉及到众多的部门和方方面面,仅靠旅游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还不够的,需要各方面共同配合才能有发展、有突破。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提高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增强紧迫感,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宣传引导,使全社会形成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形成“人人都是旅游使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二)要始终坚持实施旅游旺县和建设旅游强县战略不动摇,着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依托我县旅游资源,倾力打造金燕文化、六祖文化、温泉文化、长寿文化旅游品牌。应把握广贺高速、贵广高铁即将相继开通,必将对我县旅游业带来新一轮大发展这一难得机遇,对已开发经营的旅游项目,要引导景区经营者加大后续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景区建设,使景区建设由单纯的观光游览型向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娱乐相结合型转变,提升品位,以吸引更多的旅游客源。要重视对燕岩和世外桃源景区历史名人题词、人文景观流传或相关传说的保护、发掘,并大力宣传,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

岳山温泉旅游度假村和六祖禅宗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既是市、县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又是市领导对口联系的重点建设项目[肇发()10号],县委、县政府应把这两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工作专责小组,明确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双向倒逼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项目开发建设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开发建设,争取早日把这两大项目打造成为怀集旅游新亮点和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使之形成文化内涵丰富、档次高、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在此基础上,应积极拓展森林生态和乡村休闲游等项目,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县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三)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开拓旅游市场。应集中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运用各种宣传渠道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对全县旅游项目进行宣传推介。如邀请名人画家到怀集休闲度假、写生创作、献才展艺,借助名人效应喧染旅游品牌。同时,争取上级文化部门或 影视界到怀集拍摄风光片、电影和电视节目等,提高我县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扩大怀集旅游影响力。

(四)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我县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的问题,应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有计划、有步骤改造建设通往旅游景区景点道路,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力和安全性,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景区导向指示牌的设置,特别是县城出入口路段,应及早设立完善各景区规范醒目的导向指示牌,为各方游客到我县旅游提供方便。

另外,旅客对燕岩特别是世外桃源景区交错杂乱的电线电缆颇有微词,认为这样很难体味得到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景象。建议能否协调有关部门把电线电缆由架空变地下埋设,美化景区环境。对于燕山景区提出的建设停车场用地需把农保区调整为一般耕地问题,有关部门应支持解决好。

(五)要强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吃、住、游、购、娱”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旅游服务工作。一要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素质;燕岩、世外桃源作为我县旅游重点推介景区,应考虑设专门导游,以适应旅游需要;县有关部门应尽快编制出台科学完善的怀集县旅游线路景点介绍书,并要求各旅游接待酒店统一使用。二要加快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购物市场特别是“特产街”、“旅游产品街”建设,带动旅游经济。三要重视旅游信息平台建设,把我县有关旅游资讯在信息网上进行推介,使外地人在信息网上都能了解到我县旅游景点的情况,扩大我县旅游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到我县观光旅游。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三

关键词:特色资源挖掘;文脉梳理;文化资本建构; 茅山

Abstract:In the recent years, in terms of quantity, number of tourists received and revenue, Chinese tourist area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however, while they are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incompleteness of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excavation and insufficiency of the deep systemizing of historical context result in the regional primitiveness of Chinese tourism at present.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trend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Chinese cultural capital,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tourist areas are researched and Maoshan in Junrong is taken as a case to elaborate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Chinese tourist areas.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resource excavation;historical context systemizing;cultural capital construction;Maoshan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1-28(5)

中国可谓是一个由多元的地方性特色城市文化构成的一个独有的中国元素世界。近些年来,中国也凭借着自然资源的挖掘与开发,建设了大批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服务产业,但由于最初进行文化资源挖掘时缺乏理解、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缺乏创新能力,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野蛮性与消费性,直接导致特色资源总量因为开发而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如何进一步加强资源与特色文化所联系,如何探索出最适合的文化资本建构模式,从而达到对旅游特色资源开发的同时,既能够保证资源的永续性开发,又能够对特色资源所包含的文化资本进行独到的建构。

1 特色文化资本构建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中国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正在经历从新兴工业经济、服务经济转向以智慧经济为主要特质的文化产业经济,这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潮流、新结构相适应,特色文化资本的建构就是在创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和可操作性战略体系的实施方案。[2]自然资源终究会枯竭,世界经济环境波动过大,政策可变性明显,唯有文化是不变的,唯有文化的传承是可持续的,唯有文化产业经济的兴起才是时展的硬支撑,唯有特色文化资本的快速合理建构才是区域发展的根本之道。特色文化建构的核心就是大力发展文化资本,其内涵就是建构新型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动力因”。

1.1 文化大发展时代的到来:从文化产业建设到城市文化资本建构的社会趋势

文化资本,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资本的形式》一书中提出,但是布迪厄所提出的“文化资本”概念是在通过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非经济解读以及通过对古典经济学的经济至上主义的反思基础之上,把社会学,尤其是文化学的观念引入对经济资本概念的重新诠释。也正是由于布迪厄的社会学解释,使得其凸显了人文价值的重要,却忽视了经济价值的融入。张鸿雁教授所提出的城市文化资本,除了体现出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财富的“资本性”意义的同时,更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人类精神的本质,是文化资本的进化体,更是文化产业的进阶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是一个舶来品,过去的中国,只有文化事业,很少有文化产业这一说。但是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结构组成中,文化产业已经是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GDP增加值的20%左右,而我国则不足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绝大多数均附属于商贸业。根据2010年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公布的信息,2009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左右,比2008年现价增长10%,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约合1200多亿美元, 这一数据接近英国的规模,约为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4。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产业的总量和规模都处在比较小的位置上。

面临文化产业落后的局面,政府决策层面已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列为“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当前的社会正是文化大发展时代的社会。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进一步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从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到《“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城市文化产业面临高速发展的同时,应利用当前有利政策契机,快速合理的从文化产业建设过渡到城市文化资本建构这一更高层面,将文化从产业化运作提升至资本化运作,最大程度的表现。

1.2 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文化资本建构推动城市功能转型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城市社会时代的来临,中国是文化大国,但却是文化资本的稀缺国,文化发展没有伴随产业转型而资本化资本化成为了中国目前现代化发展的一大问题,对文化既缺乏理解,又缺乏挖掘与创新能力,这样一种原始的资源开发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社会,文化资本的建构必须要与城市功能转型同步进行。

在当前这样一个以文化发展为发展驱动力的时代,无论从产业集集群的角度抑或城市功能转型的角度,文化资本都已经与之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伴随着发达国家率先跨入后工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随着浪潮进行了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功能的转型,其重点是淘汰低端制造业,逐步发展绿色低碳与专业化程度高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带来城市功能的转型和社区的重建,越来越多的城市也从工业城市转型成为著名的文化城市,而原有的文化资源则成为文化资本,成为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新型服务功能和新型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市作为具有综合竞争力与特色竞争力相结合的现代空间,并且能够自觉地建构循环社会发展关系,形成一个能够有永续发展的、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地域生产力构成体。

1.3 城市文化价值的核心化时代:通过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创造人类的“集体记忆”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虽然历史有长短,但是这长长短短的历史中包括了文化,事件、习俗、传统等方方面面,终究其核心,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段让每一个城市人都熟悉的“集体记忆”。而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时代文化特质,就是创造城市的文化个性。而经过整合与创新的城市文化资本,都表现出了强大吸引力的同时,更表达了其内在文化内涵要素的运作模式。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本,都能够建构出一个城市人群体的“意象画卷”,而芒福德也在其著作中评价其不仅是一种有机的城市体系,更是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方向。任何城市文化与文化产品,只要具有某种唯一性和创新性,就可以“嵌入性”的方式深深地扎根于每一个城市人的脑海中。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新的时代文化特质,就是创造城市的文化个性。而今天的城市发展已经证明,一个良性发展的城市一定是具有“城市文化资本”再生能力的城市。文化是根源与资源的二元结合,更是记忆的主要载体,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便是予以文化传承、彰显与创新的能力,创造出属于人类的集体记忆。

2 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与文脉价值提升

2.1 特色文化资源挖掘的不充分严重影响旅游区的精品化发展

2012年4月,国家旅游局了《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根据内容,国家旅游局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接待旅客达到25.54亿人次,营业收入达到2658.60亿元,门票收入达到1149.9亿元。而在全国A级旅游景区中,精品旅游景区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中坚力量,精品旅游景区的成功,此类景区除了在广告营销活动等方面的提升之外,优化景区内资源组合,充分挖掘景区内特色文化资源与梳理景区历史文化文脉也是提升景区品质,提炼景区地方精神的重要抓手。2011年,5A级旅游景区年平均接待数量最多,是我国A级旅游景区中的优势产品;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总量最多,二者的营业收入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总量的80%左右。

在2011年我国旅游景区的整体发展中,乡村旅游类和度假休闲类旅游景区数量剧增,发展迅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而另一方面,景区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也突出了我国旅游景区内容正面临着结构性的短缺。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主要以自然类和历史文化类景区为主,占全国各类旅游景区的41.82%,但是从总体营业收入来看,却不及乡村类与度假休闲类旅游景区;其次,2011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门票收入1149.94亿元,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的43.25%,该数据明显反映出了我国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门票收入的现状,也同时说明了我国A级旅游景区目前主要的旅游形式仍然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旅游景区的盈利模式单一,旅游景区的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产业链重要环节的缺失等等问题,均将矛头指向我国旅游景区的景区内容之上,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文脉价值的梳理,仍然不被中国大部分景区所重视。目前茅山的盈利模式基本上只有门票经济一种,然而门票经济的“产业经济化”是未来景区产业转型的必经之路,目前茅山最缺乏的就是将文化资源向“城市文化资本”转化的“文化生产场域”聚拢,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精品化茅山旅游文化产业集。

2.2 资本化运作特色文化资源成为特色资源挖掘与发展的抓手

中国旅游景区缺少的不是资源,不是历史,不是文化,而是如何的去挖掘,如何的去进行资本化的运作。目前,很多人过于简单地认为,文化资源就是文化资本。其实不然,文化资源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文化资本,只有通过合适的资本化运作,将资本价值概念注入到文化资源中,通过系统化操作将特色文化资源运作成一个建构过程,并通过文化资本价值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充分利用过程中所产生“城市文化资本”的剩余价值,产生更大的资本化经济效益。而这一方面需要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全新的运作模式,或者说需要通过附加条件,才能把城市中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文化资本”。其实对于资源资本化运作程度低这一现象,在中国很普遍,很多决策者本身不理解文化资本的真正含义,不清晰文化资源资本化运作的合理路径,也就无法将身边的优秀的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成地区发展硬支撑的文化资本。

茅山旅游度假区内的特色资源总体体量较大,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数量都很充沛,可以说是一个大量资源集中的区域。但是在过去的20余年中,茅山旅游度假区仅仅将顶宫以及印宫作为重要旅游节点进行开发与发展,大量特色资源被闲置甚至被遗弃,景区内的资源以初始状态向游人展示,没有进行过任何的资本化运作的资源也就无法形成资本化效应,更没有很好地形成“城市文化资本”,同时也失去了“城市文化资本”的辐射功能。城市文化资本,从其功能上来说就是可以拥有城市独有的资本,能够创造出新的产业类型、新的产业组织、开发新的就业空间。同时这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能源与资源匮乏的前提下,城市的软竞争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尤其是文化软实力,这也是近年来衡量地区与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标准。茅山旅游度假区的文化资本建构将会成为辐射整个句容旅游产业簇群以及旅游产业链上下游的“源动力”,在提升句容城市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层面上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3 特色资源挖掘本质是对文脉价值的提升

每座区域都有自己独有的历史文脉,而历史文脉是通过景区内的各类特色资源所表现的,通过特色资源的挖掘,我们可以探寻出一种历史、一种气息、一种风情、一种精神,进而构建出对区域的感知、记忆和认同的基础,赋予区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打造出一种属于社会的“集体记忆”。特色资源能够赋予景区不同的文化精神,不同的精神,不同的符号,不同的社会性质。传承和发展集体记忆是为了延续社会的发展,这一过程不仅积淀了历史,更传承了文化。同时,不同时期对同一资源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经济、制度等意义,二者的相辅相成正是构建旅游景区全景历史的关键。我们通过对茅山历史的品读,对其历史文化进行了梳理,在总结各个时期茅山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历史界标的同时,重点对茅山的历史时期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就每段时期内的文化与历史进行了总结。

对于茅山的历史文化,从上古算起至解放后总共被分为8个阶段,分别为:上古茅山:登仙伏龙地,玉晨道气溢;秦汉茅山:始皇寻仙归,上清符箓祥;魏晋茅山:道玄之风盛,道派方术生;南北茅山:上清宗坛封,真道经义弘;盛唐茅山:茅山道教盛,高道宗师出;宋元茅山:道义盛风传,三茅峰顶安;明清茅山:明帝频崇道,清末屡劫难;近代茅山:内外劫难至,民族义勇生。每一段时期的茅山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每一段历史都是茅山所独有的,茅山的文化是多维度的,茅山历史文化的价值是多元化的,茅山旅游渡假区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目前茅山旅游度假区并未深度梳理茅山历史文脉,忽略了茅山历史文脉在整体旅游景区规划中的重要作用,也就造成了茅山旅游渡假区与其他同类度假区没有明显差异,同质化竞争严重这一现状。

3 城市文化资本的再构建

3.1 建设特色文化产业:中国第一个宗教文化创意产业簇群

通过“城市文化资本”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最常见的产业模式已经不能再被重复使用,但宗教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衍生品在全国却没有一个地方形成规模化的聚集效应。茅山应该走出特有的产业发展模式,把文创、艺术、表演、娱乐等创意产业进行有效地规划和整合,打造全国最系统、最全面、最具体系的宗教文化创意产业簇群,将周边城市、东部地区的宗教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服务范围,配合以星级酒店、养生公寓,将休闲产业、保健产业与创意产业合作并行,强力重构句容的经济产业链。使茅山成为句容南部的经济龙头,构造一个新道教产业经济的实践场域,构建句容、南京都市圈、甚至江苏的新产业品牌。

道教不仅是茅山的文化名片,也可以是茅山的产业名片。将宗教文化融入创意产业,依托茅山的道教养生文化、上清文化、道家文化,形成向吃、住、行、游、购、娱、学、会、养多方面渗透的圈产业链,把宗教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宗教文化与产业经济的无缝对接。同时在宗教文化创意产业链中,应该被重视的不仅仅是研发和生产也包括消费和品牌,经济的高涨催生时尚的发展而时尚和品牌也会促进市场的发展推动城市更新,宗教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催生宗教文化旅游的新兴,而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会推动茅山度假旅游区发展与产业升级,相互的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向新的等级和形态发展。

3.2 建构中国新兴休闲经济新高地:宗教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热地

伴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休闲旅游正在逐渐成为单一参观旅游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休闲旅游经济效应也将打破目前中国旅游市场单一的门票经济模式,合理的资源消费路径必然带来更强的旅游经济效应,多维度的资源消费路径也必然将中国旅游经济推上一个新的高点。文化旅游产业不再是属于某一个景区或者某个城市,而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重点发展的十一大行业之一,并提出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和消费。宗教文化已经不再是独属信徒的文化资源,而越发成为一种文化时尚;道教文化与道家文化业正在随着“老子热”、“庄子热”、“道教养生热”的现代潮流中受到追捧;宰相文化业不再局限于国之栋梁,红色文化更需要突出的是其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如何能够利用资源,拓展文化,打造出全阶段、全时段的休闲旅游区。

茅山拥有上清道教发源地这一唯一性宗教文化因子,可以通过思维转变、综合发展,跳出宗教旅游的狭隘模式,转变成为宗教文化休闲游的主要空间载体。发展宗教主题的文化休闲游的茅山恰好契合了城市人返璞归真、道法自然的养生理念,也满足了人们宗教参观、宗教学习、宗教休闲、宗教养生的多方位需求。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都应该成为新时代茅山的主要客源。茅山不仅是镇江、句容经济的领头羊,更要瞄准全国市场,打出特色,成为中国休闲经济的新高地。

3.3 还原历史文脉:打造多元文化阐释地

城市文化资本具有区域历史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造就了在同一区域内的多元文化的并列与重叠,而多元文化的表发,不仅需要精神文化的要素,也需要以物化形式存在的,需要将历史中人类创造的对社会进步有正面价值的事与物进行全面的挖掘与还原,彻底改变每一个旅游景区只有一种文化类型或者一种文化形态的现状,将多元化的文化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全景式的表达。

茅山文化中最突出的便是道教文化,纵观历史,茅山也与宰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茅山自古被誉为“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陶弘景、顾况等历史上的宰相名人,在茅山这一道教名胜地,衬托出一个中国宰相文化的展示场域。而在近代,句容作为新四军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茅山也曾是苏南抗日的红色根据地,已有的新四军纪念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等红色文化与道教文化、宰相文化各自绽放。而茅山旅游度假区的必经之路就是将其本身的多元文化进行融合与区分,在空间分布与产业功能上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多元文化的阐释地。

3.4 发展地区发展的续航能力:凝练与创造唯一性文化资本

资源与资源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特色资源都可以打造成文化资本,在资本化运作之前,对特色资源进行唯一性的甄别可以进一步提升所建构的文化资本价值,提高文化资本的经济效应,加深旅游景区的文化重叠性,加厚旅游景的历史文化底蕴。

茅山拥有大量世界唯一性以及中国唯一性的道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却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区文化资本。随着地区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茅山必须有意识地树立文化资本,尤其是具有强大差异化竞争力的唯一性文化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唯一性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可以建构的,通过对文化资本的梳理与唯一性文化资本的建构,茅山将在日益激烈的地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将创造出新的民众文化认同机制,使茅山成为现代道教、时尚道教、科技道教、生态道教的创新者和推广者,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道教“文化生产场”,为茅山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内力,从而获得地区发展长期的续航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鸿雁。论特色文化城市理论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创新———中国本土化特色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12,(8).

[3] 花建。推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J].社会科学,2011,(1).

[4] 花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对新型城市化的贡献[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4)

[5] 潘一德,杨世华。茅山道教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张鸿雁,谢静。城市进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与治理创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7] David progress in human:geography:transcending the Plaee of good fo ThRought: A Praxis PersPective.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9.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四

[关键词]新疆;低碳能源;开发前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1-0072-02

一、新疆低碳能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1.风能。风电是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新疆风能资源的普查和评估表明,理论上,新疆风能资源的总储量目前为9.57亿kwh,技术开发量为2.34亿kwh。据相关部门估计,新疆风电能源每年理论上可提供27673亿kwh,风电能源的技术可开发量为6771亿kwh。新疆有九大风区的风能资源达到了技术开发要求,分别是乌鲁木齐达坂城风区、罗布泊风区、十三间房风区、阿拉山口风区、三塘湖口淖毛湖风区、吐鲁番小草湖风区、塔城老风口风区、额尔齐斯河风区、哈密东南部风区。2010年新疆风电场累计装机容量186.31×104kw,在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排名列第5位。新疆的风力发电、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项目服务的产业已经基本形成,这种产业链的形式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新疆风电产业的发展,风力发电是解决当前新疆电力短缺矛盾的主要措施;新疆在全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国产化方面有领先优势;新疆的风能资源在全国排第二,由于较早地开发利用风能,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相关人力资源。由于新疆与内地电网的联网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新疆风力发电的未来前景不可估量,同时以火力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中低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重相对较低,使新疆风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水能。水电在新疆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仅次于火电。新疆位于内陆干旱区,水资源主要由降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从自然生态角度讲,新疆应属缺水地区。但由于新疆地幅辽阔且人口稀少,水资源总量相对于全国其它省区来说尚算丰富。新疆积雪水资源比较丰富,约占我国山岳冰川面积的42%,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50%。新疆水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656.5万kwh,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新疆在电网方面的建设不断进步,在较大的范围内,水电进行空间调度的难度并不大。并且水量以及流量相对较大的河流可以在中期按梯级开发,建立百万千瓦级的水电基地,如伊犁河口、额尔齐斯河口、叶尔羌河和开都河口等河流。国家以及自治区在政策等方面都积极支持和鼓励新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自治区“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以及自治区党委建设新型工业化的总目标中,都涉及到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积极改变能源结构,加快升级水电产业,大力开发水电,进一步提高水电的装机比重等相关事宜,所以水电开发前景看好。

3.太阳能。新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统计,新疆日照的时数可以达到2550~3500小时/年,日照的百分率在60%~80%之间,全年辐射总计可达5430~6670MJ/m2,新疆与同纬度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要高出10%~15%的全年辐射的照度总量,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要高出达15%~25%,比高原稍低,位居全国第二的水平。全年有250~325天的日照时间是大于6小时的,至少150天日照气温都高于10℃,在新疆太阳能市场上,太阳能热水器占了重要的位置,同时太阳能热水工程的前景不可估量,虽然现阶段新疆的光伏市场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总体还是比较落后。新疆于2009年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申报了多个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截至2009年底,新疆推广了太阳能光伏户用电源约有8.9万套,据统计总功率约为3200kw;同时建立了1kw以上的电站2100座,据统计总功率约为9700kw;光伏形式的照明于2005年开始建设推广,新疆已拥有光伏照明系统2万套左右;新疆的“金太阳”工程有6个光伏电站获得了批准,规模可达33kw;目前新疆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新疆的城镇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给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城市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但是新疆的县、乡、农牧团场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需求不断增多,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广阔的地域使新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准格尔盆地是新疆较好的太阳能发电基地,并且在“十二五”期间,新疆还会大力推进太阳能发电的开发利用,建造超大型太阳能热发电厂,使新疆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长足的发展。

4.生物质能。生物质能一般认为包括农作物秸秆、薪柴、城镇生活垃圾、农村人畜粪便等,沼气是我国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对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等方面也有所涉及和研究。据统计,新疆2005年生物质能资源总量大约为8165万吨,折标准煤大约3200万吨。新疆

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主要针对新疆农村沼气的利用和开发,农村沼气的开发利用发展速度较快,已经从户用沼气发展到沼气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新疆已经拥有家庭沼气用户达118994户,占新疆家庭数约5.73%,每年的沼气产量约为1050亿立方米,但是生物质燃料以及生物质秸秆发电等方面的技术尚未成熟。总体来说新疆生物质能开发前景较好。

二、新疆低碳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缺乏资金支持

新疆的能源结构不合理,自治区为了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带来的问题,以经济补贴的方式加大低碳能源的开发力度,促进低碳能源的发展,但是总的来说政府资金投入仍不足,严重制约着低碳能源的进一步发展。首先,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新疆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不足,而且开发规模较小,无法形成产业体系。其次,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资金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加快进步壮大队伍规模。

2.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为了促进低碳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除了资金投入外,政府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的政策来推进新能源的发展,但是在其他政策配套还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新疆低碳能源的发展欠缺全局性的规划,也不能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和行政法规来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在政策上很难确保新疆低碳能源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3.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

目前,新疆低碳能源产业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市场转化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能力也较差,在一些低碳能源大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机制上还不够规范,监督和验收等具体操作环节上也不够完善,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新疆低碳能源产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环境因素,低碳能源的收集和转换的技术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增加了开发利用的成本,制约了新疆低碳能源的发展。目前,新疆低碳能源的开发应用技术环节薄弱,首先是研究的领域比较窄,其次是研发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再者还有一些低碳能源的领域研究并未涉及,制约了新疆低碳能源参与市场竞争,也影响其进一步的持续发展。

三、加快新疆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1.完善投资机制

制约新疆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资金。一方面,国家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同时新疆也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扩大融资的渠道,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可以向民营企业或者社会筹集资金,使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大力吸引外资参与新疆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宣传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社会环保节能意识;要结合新疆的实际,对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给予市场配额、电价收购、税收或者投资补贴等优惠政策,使新疆低碳新能源产业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得到较快发展。

3.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步伐

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低碳能源的科技研发,企业也要主动开展技术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自主创新和独立研发能力,加强低碳新能源企业的研发力量。在重要的技术研发项目上,政府要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推动机制,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

4.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人力资源建设是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要稳定现有人才队伍,建立留住并稳定人才的相关机制,大力引进国外以及其他地区优秀的技术开发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壮大技术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人才,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现有技术队伍进行培养。新疆的教育机构可以考虑设立低碳可再生能源的相关学科,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低碳可再生能源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低碳能源领域人才的培养。

新疆的低碳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是能源资源供应能力远远满足不了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新疆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大力开发利用低碳可再生能源,以便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切实践行我国实行的节能减排计划,让新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安全、充足和绿色的清洁可持续能源。

[参考文献]

[1]张新友.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0(10).

[2]胡隽秋,向龙.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前景[J].新疆社会科学,2009(4).

[3]许建述.关于新疆水电发展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9(21).

[4]崔奕,郝寿义,王银平.低碳经济引发的可再生能源思考[J].生态经济,2010(5).

[5]赵华.新疆水利水电建设的发展与探索[J].湖北水力发电,2008(S1).

[6]李卫华.新疆太阳能利用的情况和特点(上)[J].太阳能,2010(5).

[7]张新友.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新疆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0(10).

[8]周伟.新疆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及风力发电前景展望[J].新疆农机化,2007(1).

[9]张蔷.新疆大规模并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资源科学,2008(11).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五

>> 我国洁净煤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 高效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能源概况与能源消耗现状分析 韩国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能源生产、利用中的问题与循环再利用的主要途径 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和现状 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煤炭清洁利用的影响 我国能源矿产开发利用的经济学分析 美国清洁能源立法经验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 我国清洁能源电力项目海外投资的探讨 美国清洁能源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新趋势分析 我国水泥行业清洁生产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浅析我国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能源安全现状与对策 我国能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姬文状,贾海军。核能在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及前景[J].中国能源,2006, 28(6):41~42.

[4] 金翔龙。二十一世纪海洋开发利用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展望[J].科学中国人,2006(11):13~17.

[5] 中国产业研究院。我国天然气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EB/OL].2009-09-25..

[8]李春曦,王佳,叶学民,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4(4):3.

[9]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委员会。2012年风电装机容量统计[J].风能,2013(3).

[10]丁静,车俊铁,张吉月。太阳能发电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30 (1): 56~59.

[11]邢继俊,黄栋,赵刚。低碳经济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2]胡成春。我国丰富的海洋能有待开发[J].科技导报,1993(7).

[13]刘瑾。我国潮汐发电开发加快 污染成本低前景大好[N].经济日报,2011-10-25.

[14]刘金霞,王燕霞。推进我国地热利用大发展[J].中国石化,2012(1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热能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相关工作情况[EB/OL]..

[16]詹麒,崔宇。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理论月刊,2010(8):170,172.

[17]陈霖新。我国氢能利用现状及发展潜力[J].气体分离,2005(2),13~16.

[18]孙永明,袁振宏,孙振钧。中国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现状与展望[J].可再生能源,2006(126):78~82.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六

这一切,因一家企业的横空出世而有所改变。短短七年间,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下称远景能源)就已从一个初创的民营小公司,成长为中国年出货量排名前三的风机制造商。

远景能源的高管,可能并不喜欢“风机制造商”这个称谓。这家公司正致力于将自己打造为一个“能源+互联网”企业,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风电设备企业。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风能展上,首次参展的远景能源是整个会场最受瞩目的明星。它没有像同行一样把自家的风机模型摆在显眼位置,而是使用了十多个LED、电脑和电视屏幕布置主展区,意在告诉参观者,远景能源与众不同。

10月22日下午,远景能源在展区了智能化风电风险管理工具“格林威治”云平台。此会盛况空前,围观人数远超主办方预计,现场人头攒动,人群甚至蔓延至对面竞争对手的展台。

面对数百听众,远景能源董事长兼CEO张雷侃侃而谈自己的互联网能源远景。他的讲话中充斥着“智慧技术”、“智能风电”、“会思考、自进化”、“云端”等时髦概念。

远景能源的品牌公关部门,与虎嗅网、钛媒体、36氪等互联网新媒体保持了密切联系,这样的公关策略,也没有任何一家中国能源企业使用过。

但并非所有人都看好这种亮相。在一些同行眼中,远景这次品牌推广行动有些“用力过猛”。

一位来自国有风电业主的专业人士表示,除了一些潮流词汇外,没有看出远景能源的风电管理系统与众不同。“这套系统,外资风机厂商有,国产风机厂商也有。金风和维斯塔斯的展区就在远景能源边上,不知道他们作何感想。”

业内更有声音认为,远景所倡导的一系列前卫概念,是在为上市讲故事。近年该公司在风机制造和软件开发领域出众的业绩,可能也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能否确保公司现金流无虞,风电智能化软件究竟能否为公司带来商业价值,这是外界对远景的疑问。

张雷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对于远景“为上市讲故事”的猜测予以否定。在互联网词汇的掩映下,这家快速崛起的风电新贵,其企业战略和经营状况外界无从知晓,让市场感觉神秘而又充满期待。 风电“新贵”

在这次大规模“秋季攻势”前,远景能源一直低调。2008年,当远景能源将首批单机1.5兆瓦的33台风机交付龙源电力(00916.HK)时,当年的明星华锐风电(*ST锐电,601558.SH),已经以1403兆瓦的新装机量,荣膺年度新增装机冠军。

次年,华锐风电更是势不可挡,以3495兆瓦的新增装机量蝉联全国冠军,并跻身世界风电企业三甲之列。而成立第三年的远景能源,装机量仅为136.5兆瓦,位列全国第17位。

2007年之前,中国超过80%的风机市场被外资厂商占据,国内风电业主面对外资风机厂商开出的高价,几乎没有谈判能力。

华锐风电的异军突起,一举打破了外企垄断,其机组平均售价比外企低三分之一。同时华锐带动了一批国产风机厂商的崛起。彼时,业内赞许华锐举起了“国产风电”的大旗,打掉了外资风机虚高的价格。

现在的远景能源,肩负同样的期待。目前外资风机的平均价格依然比国产风机高20%,但市场却认可外资风机的价值――其确实在技术、质量、服务上超出国内同行。远景的出现,让市场上多了一种选择:技术和质量与外资风电机组基本持平,但价格略低。

2011年之后,华锐风电因扩张过快,风机质量和现金流量均无法得到保障,成为上一轮新能源泡沫的悲剧。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在远景能源身上出现?

在业内,远景能源一直以重视风机质量而著称。张雷在远景发展初期,就确定了精英路线。直到今天,他仍在坚持“不理性的客户我们宁愿不要”。

在价格战激烈的2011年,如果有人询问谁仍在坚持“高质高价”战略,答案不是维斯塔斯或者GE,而是远景能源。远景的质量控制模式是:采用轻资产运营,不生产任何零部件,而是全球采购高质量零部件,最后进行装配和集成。这使得远景能源的风机价格高于国内同行,但质量受到业主的广泛认可。

从远景能源目前的零配件采购情况来看,均使用了国际国内一线品牌。例如远景的齿轮箱供应商南京高速齿轮箱制造有限公司,是全球装机排名第一的齿轮箱大厂;叶片供应商丹麦LM公司,亦是全球三大叶片生产商之一。

从部分风电项目的投标数据看,远景能源机组的单位千瓦造价,通常会比国内同行高出3个至5个百分点,但比外资厂商低10%至15%。

远景能源的产品和价格定位,似乎在奉行一种更接地气的中庸之道:风机价格低于外资风电厂商、略高于国产厂商,但质量高于后者、亦不逊前者。

2012年,远景新增装机540兆瓦,位列行业第七。今年的预计出货量为2000兆瓦,跃居行业前三名。

随着中国风电市场的逐渐回归理性,中国风电业主开始明白风机质量与价格同等重要――远景能源的战略,正中市场痛点,行业理念的悄然改变是其迅速崛起的另一主要原因。 掌舵者张雷

在新创企业中,创始人的气质往往等同于公司的性格。

虽然做了智能风机,但张雷并非传统制造业背景出身。拥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硕士学位的他,先在道达尔石油公司任能源交易战略分析师,继而在巴克莱银行负责能源金融产品定价。

和很多新能源制造企业相似,远景的起步也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分不开。2007年,张雷带着十人的海归创业团队回到家乡江苏江阴,成立了远景能源全球制造中心。他几次向媒体提及,江阴市政府帮助远景建设了价值上亿元的基础设施,“江苏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是远景迅速产业化的关键”。

金融加国际大宗能源商品的背景,让张雷有别于国内其他风机制造业的大佬,1976年生人的他尤具互联网思维,算是一个新潮而另类的老板。

风靡全球的特斯拉Model S今年4月进入中国时,张雷是最早一批拥有者,他称此举意在体验和思考电动汽车与能源互联网布局。

张雷对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推崇备至。这位全球著名的跨界发展奇才,在储能电池和能源消费方式上的创新,给了张雷不少启发。“马斯克现在大规模搞电池技术的创新研究,等成本降低后,电动汽车就变成了经济日销品,大家根本没有兴趣买烧油的汽车。同样的道理,我可以通过另一种储能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让消费跟随时刻变动的供应,让风能和太阳能成为世界主流能源。我的赌局是,五年内(2020年)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价格会低于化石能源。一旦价格低于煤电之后,这个市场就失控了。”

所谓“失控”,是指消费者的自发行为将超越政府规划预期。说这番话时,张雷两眼放光。这样的言论,在中国能源界几乎是“疯话”,但张雷并不是一个偏执狂,他喜欢互动。

《财经》记者曾在上海虹桥机场与其邂逅并同机,当时在机场通越洋电话的他无暇招呼。但在广州落地后,他在出口等了良久,和《财经》记者饶有兴致地探讨智能城市、汽车行业发展的关系。

“他更喜欢跳出行业看问题。”一位从传统行业跳槽至远景能源的员工向《财经》记者描绘。他说张雷喜欢提问题,希望从别人的回答中获得启发。

在接受采访时,张雷长于和媒体的互动,他欢迎媒体为远景出谋划策甚至提出批评;也有记者因无法接受他的反问语气,不欢而散。 能源触网

除了高质量的风机外,“能源互联网”更是远景能源的另一标签。在各种场合,张雷都会提及“能源+互联网”。

今年下半年,远景能源重点向市场推介了智能化风电管理平台“格林威治”云平台,以及Wind OS 智慧风电管理系统。这两大管理软件可以帮助远景的客户实现对风电场机组的实时监控,用于改善风电机组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在前端选址、后期运维过程中,提升整个风电场的效率。

张雷称,这套智慧管理系统是“在新能源大海中航行舵手的罗盘”,用以帮助新能源投资者识别风险,鉴别投资机会,特别是对于中小投资者和中小运营商至关重要。

远景能源还准备将这套系统复制到光伏领域中去,远景近期将在分布式光伏领域推出“阿波罗”云平台,在功能上与“格林威治”云平台类似。

不过,这样的新能源管理系统在业内早已存在,只不过此前并未有人将其冠以“智慧风电”、“云平台”的“拽名”。

维斯塔斯和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都拥有类似的管理平台。尤其前者,已在该领域研发投入数十年,拥有业内公认最完备的风电管理平台。

这套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风机出厂前,风机制造商会在齿轮箱或者叶片等关键部位上安装传感器,用以监视风电机组的表现,并反馈到运维甚至前端设计领域,帮助这些部门提高工作效率。

有实力的风机制造厂商,还会通过在全球建立气象站和监控中心,绘制精细的风资源分布图,从而精确地告诉客户如何布局风电场,或者如何准确选择风机型号和具体安装位置,从而达到投资收益最大化。

在欧美等电力市场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智能化管理系统还能够调节预测风电场出力和电网负荷变化情况,以实现两者完美匹配。这些早已是风电整机商提供的增值服务,也是一大卖点所在。在质保期内,业主可以免费使用风机厂商提供的这些服务。出保后如需继续使用,则要另付费用购买运维服务。

目前,维斯塔斯的风机组平均投标价格在每千瓦5000元左右,这其中已折算了智能化风电系统的服务价格。质保期过后,维斯塔斯的客户需要另外付费。

远景能源称自己使用超级计算机分析数据,在维斯塔斯和金风等竞争对手看来,并不稀罕。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称,从格林威治云平台的描述看,远景并没有革新性的变化。 模糊的远景

张雷并不认同上述说法,他认为远景能源最重要优势是“理念”。外资风电巨头“建造了一个封闭的系统,要求客户去适应他们,形成垂直垄断,凭什么?”

“我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远景能源对于智能化平台的远期目标是“开源”――建立一个联盟,让所有参与者在智能化平台上共享数据,并参与标准的确立。

与维斯塔斯和金风科技的管理平台不同,远景能源的平台能实现双向互动,颇有“用户生成内容”的UGC思维。

“这种双向交互式的理念,以前在风电行业还从来没有见过,很有意思。”对于远景能源这一设想,部分业内人士表现出了期待。有行业分析师与业主人士指出,此举知易行难,关键要看未来的落实和效果。

来自中广核风电公司的一位业主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公司确实使用了远景的“智慧风电系统”,原因是采购的远景风机较多,但具体接入量尚不清楚,而目前只是处于数据收集和简单分析的初级阶段。

一位龙源电力东部沿海地区的业主人士坦言,暂时看不出远景能源的管理系统和金风、维斯塔斯系统的本质差别,“如果要实现双向交互,平台必须具有公共属性,也就是说这个平台不应该只兼容远景能源的机型,还应兼容竞争对手的机型”。

多位受访的风电行业人士大多认为,从目前来看,远景这种双向交互设想实 现可能性不大。不同机组的设计、零部件、运行参数不一样,只有生产商最了解自己的产品。若远景的系统能够为竞争对手的机组提供运维服务,并且帮助使用竞争对手风机的业主提供风电场设计服务,那远景就不再是风电企业。

在行业尚不理性的情况下,远景能源暂不考虑开源,“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可能在一两年之后”。

远景能源声称,该公司生产的软件在欧洲“赚了大钱”,完全可以支撑科研投入,在中国将采用免费模式,将格林威治云平台推广给用户。

张雷强调,远景能源目前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没有融资需求,两年内也没有上市计划。所以,“能源互联网”并非是为上市而讲的故事。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七

一、资源优势

(一)自然景观资源。有许多著名的大山,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就位于高原最南缘,其中超过7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山峰就有10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喜马拉雅山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上;[2](P5)在的自然景观中雅鲁藏布大峡谷以世界第一大峡谷而称著于世。雅鲁藏布江以南迦巴瓦峰为中心,形成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两岸悬崖高耸,峭壁突出,江流迂回,气势磅礴,景象万千;还拥有为数众多的湖泊,全区大小湖泊共1500多个,总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以上,其中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湖泊就有47个,[2](P8)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纳木错是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的冰川总面积达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7%,[2](P6)广布的冰川是热爱登山和探险人士的向往之地。

(二)动植物资源。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的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各省、自治区中第一大林区,这些林区基本上都是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林地中的原始生态链保存得相当完整,被称为地球“生物基因库”;植物中,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如冬虫夏草、雪莲、贝母、三七、党参、红景天、灵芝等;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天麻、红花木莲、玉龙蕨、长叶云杉、喜马拉雅长叶松、滇楠等31种;自治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25种,占国家保护动物的1/3强,其中藏羚羊、野牦牛、盘羊系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动物。这些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价值,也是经济价值极高的观赏旅游的宝贵资源。

(三)人文景观资源。

1、宫殿、寺庙和古建筑。藏传佛教的宫殿和庙宇是最具旅游吸引力的人文景观,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高、气势最宏伟的山体式宫殿建筑,高119米,它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藏族建筑艺术与文化繁荣的象征,是众多寺庙、宫殿的代表;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就座落在拉萨;围绕在庙宇和庄园附近的众多的“林卡”也是游人观赏的重要资源,位于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藏语是“宝贝公园”的意思,占地360万平方公里,以前一直是达赖喇嘛的夏宫,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还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王朝遗址——古格王都遗址。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藏传佛教独特的宗教文化以及闻名遐迩的寺庙、丰富壮观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的世界之最,无不对游客充满诱惑力。

2、高原民俗风情。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下,人民创造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性格。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藏历节日和庆典活动,几乎月月都有。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燃灯节等无不洋溢着浓浓的雪域特色;与众不同的藏族饮食、建筑、服饰和工艺品等等;独具特色的诞生、婚礼等仪式;引人入胜的民族舞蹈和娱乐活动;尤其是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文化,使旅游者对其产生强烈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这也是旅游业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

(四)边贸旅游资源。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门户,拥有约4000公里的边境线,南面与西面分别与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上就分布有二十多个县,具有发展边贸旅游的特有优势,特别是聂拉木、亚东等地可发展成为边贸旅游的热点地区。

二、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开发现状

从景点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文化观光型旅游为主,多种专项旅游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基本上形成了以拉萨市为中心,日喀则、山南地区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昌都地区点线面相连的景点开发利用总体格局。同时,立足不同地域的资源特色和开发利用条件,各具魅力的五大旅游区已具雏形,即:以拉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观光区;以登山、探险、徒步、朝圣旅游为主的后藏东南旅游区;以野生动物观赏、狩猎、草原风光为主的藏北旅游区;以森林生态、地貌科考、探险漂流和休闲度假等特种旅游为主的藏东南旅游区;以雅砻河谷风景名胜为主的文化旅游区。

(二)存在问题

的旅游资源开发虽然已有一定基础,但与资源的蕴藏量极不相称,仍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服务设施还不配套;交通不便、景点分散使游客不易进出,将大量时间耗费在旅途中;景区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太多,一些必备的服务设施建设跟不上;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在景区的所有权方面还存在权限不清的问题,影响了景区的规划和建设。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旅游业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在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随着游客的增多,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凸现。

4、对外开放的景区太少、手续繁杂,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创汇能力。

5、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不足,缺乏必要的规划和建设,难以形成真正的旅游品牌。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必须经过开发才能发挥效益。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对现有景点的开发、包装、修饰以及对具有开发潜力旅游资源的挖掘。旅游景点遍布整个,可是这些景点基本上是自然的、“先天的”,有的缺乏必要的修饰,有的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有的则缺乏挖掘和开发。没有形成旅游的品牌特色,影响了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6、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地域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虽然各地(市)都拥有特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交通和旅游服务设施的限制,目前旅游区大都集中在中部地区,形成了以拉萨、日喀则、泽当、林芝为中心的旅游网络,而藏东、藏北和西部的旅游资源利用率比较低。现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当中,人文资源所占比重大,尤其是宗教旅游占突出地位,对风情、习俗、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还不充分,自然旅游资源利用得更少。由于高原奇异的景观大都处于偏远、海拔高及自然地理的突变区,远离城市,交通极为不便,虽然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但开发难度大,因而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

三、开发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开发总体思路

根据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开发现状,针对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笔者认为,旅游业必须在资源开发机制方面下工夫,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旅游发展观,不断创新旅游管理、投融资和经营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走集约化、精品化的道路。以宗教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登山科考、徒步旅游为五大主题,大力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宣传促销的投入力度,使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优点充分体现出来;走“先保护,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形成良好的机制,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开发措施

2、改革旅游开发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旅游经济的大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投入。解决建设资金短缺这一制约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能单靠财政或自身的积累,要通过创新体制、激活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化、市场化的多元投资体系,积极推进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以市场为导向,着眼发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改变以往由政府投资开发旅游资源的做法,通过出让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新机制,灵活机动的投融资机制。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文物资源和不突破现有旅游规划的前提下,实行整体规划与整体开发、切块开发、承包开发相结合;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

3、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旅游经营机制,实施“区域联合发展”战略。的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区内外同类资源较多,不但各地同类资源较多,而且与相邻的青海、四川和云南也拥有类似的旅游资源。青海、四川和云南旅游业发展较快,在旅游资源的保护、立法和规划方面也走在前面。如何避免旅游资源的冲突和空间竞争,是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从经营机制上进行创新,以新的机制来使旅游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避免区内外同类资源冲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走区域联合开发道路,通过同相邻省市以及区内的相互协调,强化功能分区,突出特色以及差异性,从而使资源冲突达到最小化。

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通过区域联合协作,发掘同类资源的不同实质和文化内涵,使各地的旅游景区、景点呈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新面貌,这应是旅游业获得勃勃生机的必由之路。

与周边省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这使西部旅游业实现联合经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为可能。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自2002年起,、云南、四川三省区已开始联合建设“中国香格里生态旅游区”。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还可以和西部其他省份联合建设数条旅游线路,通过和其他省市的合作,避免不同省区的旅游企业集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区域联合经营还可以克服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的缺陷。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旅游的淡季,恰恰这个时候是尼泊尔旅游的旺季,两者兼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2003年底,已开辟了内地——拉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冬季旅游线路,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4]

4、转变政府职能,重新普查,科学规划,加大资源开发力度。旅游资源景点类型多、分布地域广。虽然自治区有关部门组织过多次专项和联合调查与论证等,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整个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种类、范围、开发价值、客源前景都还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不能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因而,要充分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思路,继续组织力量对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估,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实地察看,收集资料、拍摄影像资料、配解说词、撰写文章等等,充分挖掘历史古迹、人文景观的内涵,搜集民间传说与景区、景点相结合,然后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进行通盘考虑、综合规划、统筹安排、择优顺次发展。旅游规划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规划科学与否,决定着旅游业的成败。许多旅游景区缺乏整体规划,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遍地开花、重复建设的现象;景区雷同、过于分散现象严重,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有些景区的开发仅仅是设门售票,没有全面系统的景区旅游内容介绍,景区内部也缺少相应的景点标识,只能进行基本层面的观光游览。因此,在旅游资源的规划中必须认真权衡利弊,统一规划,规划建设项目必须与现有的旅游资源相适应,与的民族文化相协调,突出特色;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

5、要积极争取进一步扩大的对外开放水平

由于的特殊区域环境,对外开放的基层行政区域较少,然而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分布在非开放地区,给旅行社的接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利于旅游业的大发展。外国游客进入非开放地区手续繁琐,环节较多,等待时间长,需要公安外管办办理“外国人旅行证”,军区的批准函等,许多外国游客鉴于繁琐的进藏手续而放弃或取消旅游计划。此外,交通线路少以及费用高,也是制约外国游客进藏旅游的重大因素。目前,国际航运方面,只有加德满都——拉萨一条直飞航线,国际旅游者进出都必须转几次飞机,无形中增加了进入成本,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利于发挥旅游资源及沿边优势。因此,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简化外国游客进藏旅游的手续,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使的旅游业既能得到大发展,又不导致的不稳定;同时积极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旅游,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6、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旅游业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通过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努力做到资源的保护为第一原则。

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总收入的15%-20%,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5](P3)生态旅游对来说更显重要,的旅游资源之所以很具吸引力,就在于它的人为破坏少,景区、景点能够保持原有风格风貌,而且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件急需解决的问题。

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与自然保护区会议上给出的生态旅游定义是“倡导增加对大众关注的旅游活动。提供必要设施,实行环境教育以便游人能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同时并不对生态系统或社区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6](P13)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对这些近乎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对旅游业全面合理规划的关键一步。的一些旅游资源像古建筑、古寺庙、古墓葬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生态环境也同样具有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其恢复过程将是极其漫长的。所以,对这些旅游资源应该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先保护后开发,如果没有有效的防范破坏的办法,宁可先缓开发,绝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破坏长远利益。因此,对这些资源的开发要有限制、有,对那些不宜公开的东西要设、要限制。事实上,合理的限制和禁忌非但不会减弱这些资源的吸引力,相反会增加一些神秘感,使之更具魅力。

新能源开发前景 篇八

红色旅游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作为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并列的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的上海,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①目前拥有近60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纪念馆、陈列馆、故居、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其中有34家上海红色旅游基地,9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②凭借这些红色资源,上海现着力打造两大红色旅游格局,即:依托世博园、陆家嘴地区等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具有时代特征的浦东片区;依托革命遗迹、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四大系列红色旅游景点,反映上海革命历史和发展成就的浦西片区。③开发了“红色追忆、红色成果、红色连线”三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形成了“开天辟地”、“英烈丰碑”、“文化先驱”、“伟人风范”、“走向未来”等5大主题红色旅游经典景区。④凭借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禀赋,加上科学有效的规划开发,促使2012年全年参加上海红色旅游的市民及游客达到1.5亿人次,比2011年增长41.51%,⑤实现了上海红色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但是从上海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目前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依然存在着整体开发力度小,区域内竞争多合作少,旅游产品体验性差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

1.红色旅游资源缺乏“体验式”开发。景区陈列形式上多以静态陈列为主,多数到访上海红色景区游客反映,景区资源较为单调,缺乏可参与的活动,吸引力不大。

2.红色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上海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凸显;而且红色文化,都市文化,海派文化,三种文化在打造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特别是浦东新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需要进一步打造“红”的效果。

3.参观主体较为单一。上海红色旅游的影响力不及都市旅游其他产品的关注度,其功能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功能上,游客主体往往是政府机构、学校等事业单位,对其他群体吸引力较小。

4.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上海多种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各红色旅游景点分属各地区、系统管辖,由于景点各自为政,各个景区之间以及红色景区内部缺少联动发展,成碎片式开发。即便是红色旅游经典区,也缺乏资源的整合和联动,以及精心打造。

5.红色旅游对外宣传不够。上海红色旅游对外宣传不够,超过1/3的游客到访是出于路过或个人兴趣,我们很少看到关于上海红色旅游景点的宣传手册和广告语。宣传营销不够,限制了上海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

6.市场运营理念不足,旅游产业化定位不清晰。目前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主要是事业接待型,红色旅游的产业化经营力度还不够。部分红色景点存在运营机制不顺的问题,许多景点管理运行机制与市场结合不紧密,仍带有很多的事业接待色彩,未实现旅游市场主体的角色转换。

三、开发模式

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以打造上海都市型红色旅游品牌为使命,为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上海红色旅游资源,促进资源整合红色品牌的打造,对上海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区划,将上海红色旅游资源区划分红色板块区:黄浦、徐汇长宁、虹口、静安、青浦、宝山、南郊、浦东新区。区域上,突破了“五大主题经典区”,辐射至多个郊区;内涵上,更加彰显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型”色彩。

依据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的规模和风度,景区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景区资源文化脉络的延展,采取相应的开发与整合模式(见图1)。

1.内部竞合

(1)黄浦板块区――“红商旅”结合。即指红色旅游资源与上海都市文化和时尚商业圈相结合。

黄浦板块区:红商旅结合,结合时尚精致的城区特色,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中心,联动周边孙中山故居、上海韬奋纪念馆、周公馆以及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涵盖新天地,使红色旅游景点和都市人文时尚资源相连。串联周边红色旅游景点和区内时尚地标,策划红色之旅都市群体活动。

(2)青浦板块区――“红绿红古”结合。即指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古色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

青浦板块区:坚持以陈云纪念馆为龙头,开发与朱家角古镇结合;与东方绿洲结合,开启红绿红古共生发展,积极整合旅游资源。

(3)虹口板块区――“红古”结合。即指红色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相结合。

虹口板块区:依托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以“点成线、线成片”的思路,面向学生,把红色爱国主教育与感受历史文化风貌相结合,做到红古红学相结合。

(4)浦东新区板块区――“红游”结合。即把红色旅游资源与主题游乐休闲体验区相结合。

浦东新区板块区:在景区外部也可以加强红游联合发展,浦东新区既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上海的主题游乐区也主要分布于浦东新区外环外的区域范围,可以通过红游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联合发展。

2.外部竞合

市外跨区域联动――以点带线,以线联面,点线面结合。即区内和区外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根据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或一个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区内互惠合作、区外联合竞争、内外共同发展的开放式红色旅游共生系统。

目前已在规划中的线路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红船的连线,上海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的连线,以及与长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景点连线。

四、发展路径

1.宏观上加强跨区域联动和红色旅游规划的顶层设计。(1)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支持与发展,在市域层面,加强上海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市区的联动发展,打造上海红色旅游品牌和影响力。(2)注重打造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特色”。上海市政府应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行为出发,研究透彻上海作为“红色之源”,注重打造上海红色旅游的“都市特色”,进行“特色”建设,从而打造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之旅”旅游产品。

2.中观上加强市域内资源整合和品牌打造。(1)坚持综合性开发与个性开发相结合。上海市内不同区域,根据资源特色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进行红红结合、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等,通过资源整合,进行跨区域的联动发展。比如徐汇和长宁区,可以以人物事件为主线,红红结合,增强地区的红色旅游影响力。(2)资源整合,提升品牌优势。上海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使红色旅游资源规模化、品牌化。比如按红色线路和都市旅游相结合的设计思路。

3.微观上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式”,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1)注重上海红色旅游的“体验”开发。上海在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中,应整体把握红色旅游的精髓,增加其参与性、互动性。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纪念馆开发模式,吸收他们的先进经验:培育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建立纪念馆主动经营模式;促进纪念馆向国际化开放,动态化开发;注重游客体验,运用体验模式还原战时场景等。(2)挖掘红色景点的文化内涵。上海在红色景点的项目开发中,要深度挖掘红色景点的文化内涵和景点背后的故事。特别是浦东新区展示改革开放成果,需要进一步打造“红”的效果。如将回顾党团的诞生历史和感受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果相结合;将接受爱国主义与体验现代文明相结合,将缅怀革命先辈与品位江南文化、地方风情相结合。(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注解:

① 凤凰网http:///roll/20110630/4212539.shtml

② 上海旅游年鉴2013

③ 上海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一篇:文明祭祀倡议书 中元节文明祭祀倡议书优秀8篇 2020年文明祭祀倡议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宁夏沙湖游记 有关宁夏沙湖旅游景
  • 旅游网站策划书范文1500字 关于旅
  • 公司旅游申请书范文 公司旅游申请
  • 旅行社合作经营协议旅行公司之间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内容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