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体育教育教学现状精选11篇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现状包括哪些内容

更新时间:2024-08-2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氛围需要老师课程设计的有效组织和开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醉清风给家人们整理的11篇体育教育教学现状,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一

【关键词】中学体育 教学方法 重要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64

校园体育在培养中学生身心健康、品格品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学科,也是向学生们宣传体育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教学中,很多学校在体育课程时间设置上很少,甚至都不开展体育教学,使得学生们的体育文化认知较少。学生们在学校里不仅仅是要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也要培养自己全面发展的能力,这就对体育教学有了一种必要的需求。中学生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压力一般比较大,如果没有适当的机会进行释放和缓解,对于他们得学习以及成长都是不利的,也不符合当前对社会人才的要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中学体育的教学现状

针对当前中学的体育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校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甚至有的学校几乎不开设体育课,只为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一些主要课程。尤其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更是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学生们的一些体育知识,自己体育精神没能得到有效的学习,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还有一些学校虽然设置了体育课,但是大都是虚设,没有很好的实行,也没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要求。学校对体育课重要性的忽视,使得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比较低,没能很好的使得学生们的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不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对新课改要求的实践和贯彻。学校应该好好的加强对体育课的重视,教师们也要提起注意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可以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

体育作为一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体育素养、体育精神的学科,有效的体育教学实践,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当前,素质教学和新课改下,对学生们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有综合素质以及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有效的中学体育教学,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体育精神的发展,更好的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体育学习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知识中可以学习到一些体育中的专业知识,如篮球的一些规则等。学生们除了可以在体育课上强身健体,还可以更好的促进他们内心世界的发展。让他们的心智不断成熟,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的提升。

(二)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中学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课外实践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强身健体的好处。同时还会提高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改观,重视体育课程。体育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开阔视野,不断增强他们知识面。这些综合知识的接触,可以很好的给予他们创新的空间。创新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好的机会和环境,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创新能力。课外的体育课,可以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课外实践,不断的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学到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

(三)可以培养学生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合作、自由的魅力

体育课中传递出的精神是最可贵的。体育课上很多的活动时需要学生们之间进行合作和团结的,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顽强拼搏的毅力。体育课上组织的一些游戏或者活动都是有学习目的和要求的,并不是完全的放松和玩耍。有效的利用,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内心品质,让学生们感受到自由的魅力以及团结的力量。因此,教师们要有效的利用体育课上的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们有目的的进行学习。

三、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体育,并激发学生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很淡薄,认为体育学科是不重要的学科,无须认真对待和学习。这就认识让学生们对体育学科产生了一些偏见,不利于他们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和体育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认真的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性,不断的改变自己的学习理念,更好的去学习体育,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在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观念后,教师们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们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们有目的和计划的学习体育

上体育课,很多学生都抱着一种不是很严谨的心态进行学习,这种不严谨的态度使得学习效果很差。因此,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更好的促进他们对体育的新认识。体育理论课上要让学生们认真学习一些专业的体育知识,帮助他们扩展一些知识,更好的促进自己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课外课上,要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和游戏中,不断的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不管是课外还是课内的课程,学生们都应该好好的学习。

(三)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素养和技能

体育课就是要使学生增长一些课外知识,不断的参与一些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和体育技能。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要求进行的,要有参考性和可学习性。学生们通过体育活动,感受到团结与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以及一些良好品质的塑造。很多时候,学生们体育素养的培养,以及体育技能的提升,是需要学生们不断地在活动中感悟和学习的。因此,教师们要好好的根据教学要求,开展一些有效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们更好的成长和学习。

体育教学 篇二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教育效果

一、体育课堂教学观念的创新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从知识、技术的传授,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情感教育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中,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在其他学科中,随着学科内容的更新发展,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进修和培训,学习一些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然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却很少有机会“充电”,通常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体育教师,二十年前学习的知识至今还能完全胜任现代教学,这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年代,怎么能相适应?其结果必然导致体育教育落后于现实。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并不是社会世俗偏见认为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1)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2)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3)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4)应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现代教学手段及教学科研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应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每学期都应写一些科研论文。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

二、体育课堂教学教材的创新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21世纪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时代,体育教材应与培养学生能力和未来实际需要挂钩,使一些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进入体育教学,删除效果较差的教材,使教学中的体育与生活中的体育更加接近,使教材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让学生能学习和掌握体育学科中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应反映体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比重,使学生便于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框架,提高理论水平。第三,教材应多样化,除了必修课外,还应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第四,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加体育史、教学和训练范例、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笔者认为,不同类别的学校应从本专业出发,设置和安排教材内容,不能千篇一律。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体育教材中增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对某些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进行力学分析,了解和掌握科学训练手段;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增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战地救护等内容,了解做某一项目技术动作时哪些肌肉参与作功,如何训练其功能及健康方面的指导;对海洋、航海专业可增加水上项目、海上自救、生存能力锻炼及专业技能项目等内容。这样,学生既学习了体育知识,又巩固了本专业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使教材在今后的实践中具有参考和实用价值。

总之,教材的制定应考虑现代化、理论化、结构化、多样化、趣味化,教材内容应含有诸多层次: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情感层次、认知层次、教学思想和方法层次。

三、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笔者认为,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其实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就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种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第二种是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是多向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第四种是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社会;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任务是:(1)教给学生基础的、系统的体育知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3)使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4)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自觉锻炼的态度。并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提问题,找思路,做实验,分析错误动作,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创新

搞好课堂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要求教师进行评价时应该考虑学生进步幅度,注重过程性评价,不再把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

4.1明确目标、仔细观察: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悟教材的实质,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从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运用等方面着手,设计和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通过视听觉了解上课学生的表情、动作、生理及心理反映来获取信息,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及时评价,适时调整调控。

4.2适当运用比较和巧妙运用提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灵活、适时地运用比较的方法。不断地改进、调整教学进度。提问不仅是获取反馈信息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对教学评价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3不断总结评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总结、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及时地、有效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应与新课程同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五、体育课堂教学器材的创新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在田径项目考核中,选用技评与运动成绩结合的标准,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重视先进、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习,而不是一味地只顾追求运动成绩,而忽视技术动作的学习。目前在田径教学中,铅球的重量为男子小学3公斤,中学4~5公斤,中专、大学6~7.26公斤;女子3~4公斤,因为铅球标准重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确实太重了,在技术教学中无法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仍然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侧向滑步投掷。其结果,必然造成铅球运动水平和成绩普遍较低,并且容易使学生对铅球项目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使动作质量更高,姿态更美,技术更先进,为今后有机会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中学、大学的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利大于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体育课堂教学创新教师是主角

应与新课程同行,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6.1教师应注重在基本理念上的转变

转变现存体育课程过于注重运动技能传授的倾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2教师应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决策者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性别的学生特点,结合各校的具体情况,为实现各层次的课程目标,对体育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革新、考核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适合性进行决策。

6.3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指导学生去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获得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和体验各种情感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6.4教师是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来开发、扩充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创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身体活动内容体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6.5教师应是体育教育研究者

新体育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这预示体育课堂教学将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造,体育课堂教学环境将更加千变万化,教学形式百花齐放,体育教师仅是经验和技术型的专家,将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做提高体育教育效益的研究学者。

6.6新体育课程要求教师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尊重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师生关系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6.7应注意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把测验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做为唯一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代之以既重视学习结果,更看重学习进步幅度。既重视体能,更看重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综合性评价评价方法为主,以此来鼓励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结论

7.1创新课堂教学法应主要以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创造学、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

7.2创新课堂教学法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

7.3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应注重调动每一个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身体、心理上、社会性方面获得全面充分的发展。

7.4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应加强体育教学的认知性学习,应重视学生体育学习的良性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京琼.试论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体育科研,2001,(9)

2.郑旗.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韩延明.课堂教学艺术通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4.张锡枝.体育创新教育研究导论。山东体育科技,2002,(6)

5.胡涛.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体育与德育,2003,(4)

6.黄海圣.试论体育教师的机智在教学中的特征与运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7.张罗克.教学情境巧创设。中国学校体育,1999,(1)

8.杨一民.体育教学语言的应用。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0,(4)

9.黄小平.浅析创造性体育课堂教学的十大特征。体育教学,2002,(6)

10.李建生.谈创新性体育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中国学校体育,2002,(4)

11.刘嘉.浅谈创新教育与中学体育改革。教改论坛,2003,(1)

12.王建国.论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教育研究,2001,(8)

13.姚蕾.体育教学良好教学气氛的构建。体育学刊,2002,9(2)

14.陈智力.创造良好的体育教环境实例谈。体育教学,2003,(2)

15.杨凰.把握“标准中”的自由度搞好体育教学。体育教学,2003,(2)

体育教学 篇三

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能过于追求数量上的增加,项目细化需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更新,同一项目的课程设置整体能够涵盖这一项目的大体内容。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体育课程设置以后,体育教学内容如何取舍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最好能和学生的课外锻炼相结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不能太满也不能偏少。

第三,体育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增加,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班级,教师必须精通该项目的知识技术技能等,这给体育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课堂教学必须增加学生的自由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二、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给体育领域带来了好消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持续下降二十多年的状况得到遏制,“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2]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依然是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说,能够在短期内收获这样的结果实属不易,这与中国中央国务院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提出的:“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一系列措施”密切相关。这种硬性要求体现着体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第一,体育教学内容增加身体素质练习。在不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进程的情况下,无论是哪个项目的课程,都要增加专项身体素质的内容,每次课的运动量必须达到目标。第二,课内课外相结合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还要适当的扩展一些课外内容,使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再通过课内检查的方式使循环继续下去。第三,体育教师介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运动,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可谓锻炼身体无处不在。体育教师要将运动时间、运动次数与运动强度的关系讲解清楚,什么样的运动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三、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遵循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只是在定量与定性的权重系数方面有所区别,总的来说,还是一种偏向结果的评价。而当今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3]课程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对学生体验的评价,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性特征。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在制定时,必须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着眼于终身体育教育,立足于知识经济,实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再是对某一个点的评价,而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第二,体育教学相关内容的渗透性特征。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教学,可以将很多相关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丰富原本单一的教学,避免“考啥练啥”的功利性心理的出现,即学生最后只学会考试内容,其他的一概不知。

第三,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性特征。无论是体育教师教的方法,还是学生学的方法,都要体现发展性特征。体育教学进程始终保持一个动态的情境,体育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采取各种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人文环境两个方面。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目录》的通知,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人文环境是随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升温而得以改善的。高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改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学校体育人文环境的改进则延续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可以说,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教学环境改进的长期性特征。体育场地设施很快能够建设起来,但形成运动氛围则需要一个过程。这种长期性特征的实现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似乎永远没有终点,只是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拓宽。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使很多教学内容得以开展,增加体育课程设置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可选择性。新型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可以促进体育人文环境的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的完善对于整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系统论观点,要求协调好体育教学环境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上述变化对体育教学有正方向的促进,也有负方向的阻碍,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深入讨论与分析。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着体育功能的扩大化,但这里不希望出现体育功能的泛化。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增加专项身体素质内容;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拓宽横向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增减都要结合多方实际,也要适时作出调整,教学内容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专项性兼备。基础性,反映着学生参与所有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专项性,反映着学生参与某一项目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在积累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升专项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更多地希望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健康的哪个维度都有所提升。

其次,体育教学评价的制定要以学生体验锻炼为出发点。学生体验锻炼意味着运动参与的实现,但这里不希望仅仅是基于考核内容而参与的锻炼体验。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安排详细的教学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增加运动量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注重过程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增加学生的自主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劣影响着学生运动参与的态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质与量在不同时期的比例需要作出调整。学生体验锻炼要求体育教学评价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肯定,直观简便易行;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肯定,麻烦不易操作。我们现在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反映,只有部分地区的学校在实行。单一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的转变。体育教学评价的制定要以学生体验锻炼为出发点,更多地希望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各种感受,并继续参与下去。

再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出发点。学生主动参与意味着运动感受的延续,但这里不希望仅仅是短暂的尝试。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设施配备齐全的教学环境;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逐步建立教学人文环境;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创设动态发展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充分利用和维护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才能使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得以延续,不过硬环境往往要优先于软环境的建设。学生主动参与要求体育教学环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时作出调整。体育场地设施要根据国家对学校的要求逐步配套,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人文教学环境也需要慢慢培� 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出发点,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外部条件的改善,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四

一、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要求,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对教材的科学分析,改革和提升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对现阶段的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一些标准和要求:

1.教师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进行改革;

2.学生的学习形式应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趣味,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应提高学生学习的健康性和科学性、普及性的特征;

4.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

5.教师应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不断提出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具有灵活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学习场地,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观念和策略指导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原则,摆脱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创新。在课程教学项目的更新中,教师应重视教学项目的选择,改变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充分发展学习的时空进行教学。

开发和运用新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传统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应该得到更新,教师应不断优化初中体育教学形式,逐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丰富初中体育文化内涵,使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初中体育教师还应将秋千、太极拳等传统体育形式引入初中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加大对民间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二、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1.明确学习动机,实现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需要教师培养,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应该明确体育和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并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同时教育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不断优化初中生的体育教学过程。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初中体育学习的效果。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长久保持,教师应重视教育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手段维持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成学习成果。另外也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育学生运用体力和技巧去实现目标,学生享受进步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过去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重视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现在体育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相结合,实现教学的互动,相互促进和提高。

1.教师应该重视改进教学策略

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策略拓展教学途径,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竞赛法等方法,也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等,教育学生学会练习、学会体会,教育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玩耍,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安全地完成教学目标,避免运动事故的发生。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体育教学 篇五

1.缺少真正的体育教学机制和没有完整的体育场地。教育界的不断改革,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每项工作也多伴随着新的改革进行变化,可是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或者很多初中体育都是比较简单的模式,还有的学校为了学生能够在数学语文等重要学科有突出的成绩,将体育课变成重要科目。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让学校缺少对体育的重视和认识,所以导致体育的教学有一定的欠缺,同时学校并没有将体育设施进行完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学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技能方面是否及格,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教师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就会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上课时无法对体育项目感兴趣。同时初中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阶段,所以教师在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很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上更加注重课堂教育,使用填鸭式的方法帮助学生灌输一些体育理论知识,从而忽略学生自己的发展需求[1]。2.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不浓厚。相关研究人员对我国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发现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学校的监督领导方面不够全面,教师和研究组织的管理方面也不合理,同时还缺乏体育方面的健全体系,让整个教学氛围死气沉沉。体育的整体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可是在改变的过程上要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创新。3.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和师资力量。我国初中学生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隔代的存在,让其对锻炼的认识不够科学,比如,该种学生的思想认为运动就是多走路、多干活。而部分初中学生因为有体育教学评价的约束,很多学生想要通过锻炼达到一定效果,却迟迟不能实现,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开始不再感兴趣,学校也因此不重视体育课堂。这些问题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体现的更为严峻,由于当地的资源不够丰富,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所以,体育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教师,没有经过真正的训练,所有对体育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有错误的认识。

二、提高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课堂。教师利用阳光背景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创新,首先要让学生离开教师,让学生对体育有所了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在结合学校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要制定科学的课程,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所以兴趣也都千变万化,想要对所有学生的兴趣进行开展非常困难,所以要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就可以让其发挥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也可以把课程变成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是学习体育的每项技能,而选修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这样就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所进步[2]。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古语说过:兴趣是更好的老师,所以所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上,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先和学生进行沟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教师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努力从而取得更多进步。教师应该对每位同学的心理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这样能够让学生发挥个性发展,首先要帮助学生搭建一个环境良好气氛温馨的体育平台,根据课程的一些特点对教学进行开展。其次还需要将学校的艺术特色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训练场地,同时还要按照课程进行开展,让学生对体育有不同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对体育有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3]。3.促进学校增加师资力量。教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引,学校里面只有拥有非常专业的教师团队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这样才能发挥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要确定教师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并且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到全面的体育知识。在帮助学生配备教师时,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对教师讲解的课程进行相关规定,让每位学生的自身都能够学习到最少两项体育项目,根据国家的最新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检测。

根据上述内容,学校应该多加推广阳光体育,这样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让学生在综合方面有效提升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傲蕾多银.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7,(63):130.

[2]赵齐.阳光体育下邯郸市属中学太极拳进校园现状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六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实例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模式强调的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以前的教师说了算,要给课堂上的学生创造一些自学、自控、自我认知的机会,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再是一味的枯燥课堂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中学的体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该如何运用呢?可以参考下面的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老师:今天的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立定跳远,希望同学们先热身,做好课堂准备。

练习进行到一半时,很多同学开始抱怨。

学生甲:这好无聊啊,每次体育课总是这样子,太单调了。

学生乙:老师,这样学好累啊,我都跳不动了。

诸如此类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于是这个时候就果断地转变方法,教师将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技术好的就是组长,剩下的学生自主选择要加入哪个同学带领的小组中去,由技术好的同学亲自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方法顿时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不仅如此,很多学生的成绩也明显提高了不少。之后的体育复习课上,教师还让几位组长交流了各自的学习要点,找出存在的漏洞,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二、启发与探究相结合

要想将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就必须将探究教学运用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去。这种教学方法讲究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地去发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自己去理解教学内容的核心以及学习中所需要掌握的要点,并且要学会利用身边的某些具体的事物作为课堂内容的参照物,给学生提供一条可以自主讨论、自主想象和研究的途径,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还让学生们了解到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的重要性,既锻炼了学生,又达到了教学目的。下面的教学案例就告诉我们这种教学方法的巨大优势和特色。

老师:讲解教学内容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在电视上看过发射高射炮吧,那么它是如何发射的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单手投篮,希望大家在学习这个动作的同时好好地想象一下高射炮是如何发射的。

教师的这番话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很多学生都看过,都在议论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课堂气氛明显不同。之后教师继续提出疑问: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高射炮的发射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同学讨论一番过后,教师就告诉同学们一些真正的影响因素,这其中包括了底座的稳固程度、瞄准器的精确度、炮弹的质量等。之后就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参考这些因素去理解投篮过程,分小组进行讨论练习。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讲解小组内部成员的看法和意见,最后教师就会综合这些看法,做出一个总的评价,告诉同学们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投篮姿势。

三、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讲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个动作细节是体育教学的首要前提,没有提前的准备工作就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完成教学目标,细致的、完整的讲解过程更是不可或缺的,讲解要抓住核心和重点,清晰明确,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白教学内容,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而示范则强调的是教师的作用,只有规范的、准确的教学示范动作才能使每个学生知道最终的标准是什么,示范教学强调的是动作的简明扼要,交代清楚到位。二者的结合才是最重要的,讲解与示范相结合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效率,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到具体的动作要领。中学的武术教学课就是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好诠释。

在第一节武术课上教师先是拿出一些我国著名武术家的珍贵照片进行展示,引起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之后再将自己制作的和网上搜到的一些武术分解动作照片进行展示(一般选用投影仪),随后教师按照照片上的分解动作一一讲解给学生听,告诉他们哪些是要注意的地方,嘱咐学生课下可以自己先提前进行一些预习工作。在之后的第二节体育课上,教师在前堂课的基础上亲自上阵,做一些具体动作的示范,并与一些动作细节讲解相结合,告诉学生哪里是值得注意的地方,课下还要经常询问一些同学,了解他们的学习难处,以便下次进行改进。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七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1我国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变化。面对现代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大量的需求,学校需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的体育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虽然,现在许多高校都开始重视起体育教学,但整体而言,在体育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以及资金都十分有限,并且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还未充分地理解,许多教师还在使用着较为落后的教学手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着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大学体育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是让我国的大学生能够在大学体育开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当中,并在课堂结束之后,利用自身空余的时间,为自己量身制订一些体育锻炼计划,能够让大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体育习惯,并使其养成对体育的热爱之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体育测评结果,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大学体育教师还应教授学生一些体育知识,让大学学生都拥有能够自主独立对体育文化进行欣赏的能力。第二,是让大学生掌握两个以上的体育技能,同时在自己遇见一些常见的体育运动创伤时,能够独立迅速地进行处理。第三,是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健康常识,并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为学生教授一些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让大学生都能够掌握两种以上的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有效地改善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第四,是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为自己设置一些短期的体育运动目标,并学会灵活运用调节自身情绪的方式,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在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学会享受运动的乐趣,并且能够克服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第五,是能够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体育运动意识,并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道德素养,能够正确地处理与伙伴还有对手之间的关系。

3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

3.1加强课外拓展活动

大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健康为主的教学原则,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参加更多的课外锻炼项目。大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开设课外主题活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为大学校园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大学体育教师除了需要对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还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开展种类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地培养起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并养成定时锻炼的运动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在学校内组织足球、篮球等体育比赛项目,通过竞技比赛来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技能。

3.2利用教学APP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课程当中,开始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一些教学APP,并且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也有着较为出色的发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多地引入一些体育教学APP。由于这些APP大多具有一些教学性质以及娱乐性质,能够有效地引起大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一些APP拥有着阶段性的打卡以及闯关的任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连续的任务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定时进行体育学习的习惯。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课堂开展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这些APP来为大学生搜索并播放一些有趣的体育视频,通过直观观看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于一些体育技巧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3培养体育文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并且不断强调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也为我国大学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向。大学体育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不仅能够有效地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还能为高校进行体育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于体育文化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体育文化理念,有效地发挥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课程开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八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的相关概述

1.1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体验式教学就是将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将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 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吸收,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搭建起健全完善的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以此实现有效体验,充分展示出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活动开展的过程、学生潜力的体现、个性化特征养成、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受等等都是教学的重点和教学活动的主要计划,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激发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教师必须时刻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对其自主思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进行引导,加强其对知识内涵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

1.2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1.2.1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应当是目前素质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体验式教学中,其注重的是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对知识框架、重难点知识技能的体验和认知,是属于学生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一。基于此,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必须充分体现出其自我特征个独特性,而这一特征也是学生未来三观形成的关键,会对学生的情感认知、个性价值取向以及对事物的认知等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影响。

1.2.2注重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最终成绩的体现,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142 《湖北农机化》2020年第6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体验。只有学生转变角色,从真正意义上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式教学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体育活动不再是一项教学任务,而是学生发自肺腑感到趣味性的一项活动,并且学生会在活动中有效地融入思维和情感。

1.2.3将学习知识的内化作为主要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体验式教学本质上应当是一种个体化的情感反应,具有深层次性,不同的学生在这一阶段会有独特的体验。同时,体验式教学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其后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起可塑性的体验。具体而言,一系列教学活动、外部环境以及学生的行为方式会逐渐向学生的心灵内涵延伸拓展,找到学习与自身日常经验经历的切入点,从而准确发现体验式教学的价值意义。

2体验式教学中的要素分析

2.1主体体验

主体体验应当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体现,注重的是学生个性特征的展示,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整体比例。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征在脑海中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景,此时学生才会自主积极地理解并掌握知识,同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内化吸收,转变为自身的技能技巧。体育教学的本质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学生应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教师应当对体验式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找到科学合理的体验方式。

2.2教学情境设置

体验式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营造出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是通过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任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对教材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完整系统地梳理,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体验学习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注重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而这一系列的指导教学活动必须在情境中进行开展和完善。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层次、多元化地选择情景创设模式和方式方法,以此帮助学生塑造出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提高高职体育体验式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探究

3.1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体验意识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是要求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即可,而体验式教学则是要求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引导,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逐渐实现课堂内外关系的和谐良好,同时,借助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抽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技能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内容,使其更为直观,更易于探究。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当积极创设教学环境和条件,营造出体验式教学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师应当深刻理解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和合作意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对教学情景进行创立完善,通过学生的体验反馈,得出一定的体验结论,并且将其吸收内化为体育教学的素养。

3.2体验式教学内容与专业特色及职业发展相结合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的开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凸显出教学的实用性,缩小学习与后期工作之间的差距,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在办学宗旨上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更注重学生后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体验式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所有的环节和步骤都进行精心地准备设计,同时结合目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及人才的发展规律,以其职业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分层次地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另外,在进行体验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特征和未来的职业要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重新考核,灵活设计教学活动项目,凸显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与学生未来从事的岗位能力和专业特征相符合,以此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3拉近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

众所周知,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尤其是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此,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综合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引导,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充分发挥出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学生是教学主体,但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动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验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 篇九

1.1关于课程的观点

国外最常见的课程的定义是“学习的进程”,我国的教学论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和自学内容的综合”,也就是说,课程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综合,课程的本质是了解世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媒体。我国的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具体化”,该文比较倾向胡德海的观点。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认为,课程的概念在教学概念的上位,课程的概念在学校教育的下位。课程应该使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规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门课程,应该有成熟的知识体系,经过规范后形成课程。

1.2什么是体育课程

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学生规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体育学科课程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体育课程应该是在不同的学段对体育标准和能力的设计。一门体育课程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丰富学生生活的目的。

1.3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按照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以体育课程作为媒介,师生双方互动、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领会了体育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培养意志和品质。体育教学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具体的实践,方法自主灵活。

2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2.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性质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教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由国家的行政部门来决定体育课程的设计,体育课程的设计反映了国家的政策和要求,是学校体育的任务。我国的体育课程要体现出国家对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并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制定课程、编写教课书,体育课程具有指导性。体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由教师设计具体的方案,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体育教学的活动实现体育课程中的要求和体育的价值。体育教学的设计是一种很灵活的操作,带有教师自身的风格和主观性。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在设计的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2.2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在功能上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的内容不仅有体育教学,还有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程设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中介,我国学校的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素质教育和全民健身的要求,体育课程从宏观上提出规划,对体育教学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要对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和课外活动起到指导的作用,体育课程的规定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美国学者塞勒认为:课程仿佛是设计好的图纸,体育教学是照着施工。课程是编好的曲谱,教学是照着曲谱去演奏。体育教学的设计是如何把课程的内容具体落实。同样的一门体育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教师很有创造性,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效果很好;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古板,教学效果不好。

2.3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授体育文化,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体育课程的实施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体育教学的内容经过重新组合,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师生双方教与学的过程,学生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了体育的思想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健康,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体育课程的本质是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总体作用,体育教学是指微观上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是通过设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体育教学是通过主观努力,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2.4体育潜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体育潜在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班级关系、校园文化、社会价值、家庭教育等。这些课题也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新的方向和新的课题。体育潜在课程在正式的课程内容编制中并没有提出,只是在课程的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不只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另外还有思想品德的要求。课程和潜在课程是互补的,相互结合,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潜在课程和课程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作用,排除负面影响是教师面临的新的任务。教师根据特定的教材和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发挥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不同课程的兴趣、对体育的投入和体验,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思想、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认识到自身健康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的教学,使潜在课程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不一致的时候,学生会感到不满。教师要教育学生,消除心理的障碍。当潜在课程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时,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很高,师生关系良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下,潜在课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积极性。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规划运用好潜在的课程因素,才能发挥体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功能,更好地做好创新教育。

2.5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工作的关系

体育课程是总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在体育课程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教师确定每一堂课的内容、教学进度。教师不能自行设计课程标准,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在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时,一定要按照课程的计划和标准进行,不能超越教科书的范围。在评价教学效果时,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育教学工作是实施体育课程的设计方案,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3结论

(1)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对两者都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我们要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把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进一步地发展和提高,努力建设符合素质教育优质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确立创新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如果体育课程决策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高,体育课程的设计就很好。体育教学是对体育目标的落实。体育课程设计得好,体育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素质和创造力。(3)通过认真研究,我们认识到,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提供具体的方案,体育教学是实施的过程。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要把体育课程设计好,然后有计划地完成教学过程,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相互联系和相互对立。研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该文的研究只是初级的探索,以后还会从其他的方面,比如哲学、教学论等观点综合论证,科学地构建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作者:刘易华 单位:湖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亮。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赤子,2013(15):86.[2]唐岳年,黄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体育时空,2013(15).

[3]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273-276.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篇十

小学体育教学的对象主要就是小学生群体。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来制定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即“乐、动、学”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就应该在体育教材选编与教学方法方面尽量符合小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让小学生对体育课程充满学习兴趣,让他们乐于接受体育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把小学体育教材内容编排得较为丰富多彩,安排多种游戏性质的教学活动。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又十分重视“动”这个实践性教学特点,我们应该在小学生乐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地身体锻炼,并根据人体生理技能变化规律与适应性规律来进行调适,确保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具有乐的特点与动的保障。最后,小学体育教学还离不开反复的练习来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这就需要小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也就是说,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向小学生传递一定的体育知识与锻炼技巧,让他们在乐学基础与动的技能基础上实现体育锻炼方法的内化过程。

2.我们应该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如果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能够对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将可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教学内容,避免学生产生厌烦、乏味和畏难情绪。在此,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与竞赛教学法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游戏教学法来说,它是一种内容较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它具有较强的游戏趣味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它可以说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把游戏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去,让体育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具有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好的吸引住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原先显得有些单调乏味的小学体育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还可以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竞赛教学法来说,它也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把竞赛活动很好地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去,让整个体育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结语

体育教学 篇十一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将“教会、勤练、常赛、及时评价”落实到体育课堂中。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教学方式方法不灵活、教学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较为缺乏有效性。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将“寻求一种孩子们喜欢的体育课”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注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以“立德树人”与“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来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并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对不同年级和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分层,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练习,做到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其身体素质及年龄特征,选择一些简单且带有趣味性的内容。对于球类项目的战术比赛、跨栏、跳山羊等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采用多变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是体育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学生的情绪反馈是课堂效果的真实写照,教师的课程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注重语言激励。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以队列队形中的原地踏步走和齐步走的教学为例。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吹哨来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学方式单一且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加上口诀并和学生互动,如“抬头挺胸1-2-1,手臂摆平1-2-1,左右对齐1-2-1,前后对齐1-2-1,精神饱满1-2-1,谁的手臂摆得平,我的手臂摆得平,谁的精神最饱满,我的精神最饱满”,课堂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序的器材摆放、语言激励、适时表扬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练的兴趣。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时,可以设计“小青蛙跳荷叶”的教学情境,在绿色的卡纸上画满荷叶,贴在地上,并告诉学生“现在大家都是一只跳跃能力很棒的小青蛙,跳得最远的小青蛙,将会得到青蛙老师的最高奖励”。这种轻松的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其学习动作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谐、活跃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融入游戏教学

教师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融入游戏元� 例如,在进行跑跳投游戏时,教师布置好器材后,让学生先快速跑到一个标志盘前,然后再跳跃过体操垫,将小沙包投进前方的篮子里,这样的趣味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更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足球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具有游戏性的“踢远比赛”“射门比赛”“带球接力比赛”等,把足球基本技术融入游戏和比赛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练热情,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多媒体设备能够将教学内容的图、文、声、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活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放慢动作画面,让学生看清楚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整的动作体系。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核心素养是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评价的重点不在于评价学生成绩的高低,而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 体育评价是发展性的诊断,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对于体育评价,教师需要辩证地去看待,它既是结果,也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起点。体育课堂教学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体育学业成绩作出评价。传统的通过单一运动技能来评价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体育教学需求。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丰富的评价手段,全面综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和不足做记录,并及时对其不足进行指导,从而形成系统的评价记录。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层评价,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体育教学中施行快乐教育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学到知识与技能,还能收获快乐。教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课堂。例如,教师在进行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组不等距离传接球”等游戏;进行抢断球技术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两人争球”和“多人争球”等游戏;进行足球运球技术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蛇行跑”和“螺旋跑”等游戏。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体育课程中的各项学习任务。

(二)在体育教学中施行自主教育

在“学、练、赛、评”一体化视角下,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体操动作教学时,教师完成动作讲解和示范后,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在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逐个进行展示,一名学生进行展示时,让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对其进行评价;展示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使学生在有保护和帮助的情况下练习体操的技巧动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去过多地干预学生的练习,而是让学生自行组队、自发练习、自己选择练习及互相配合的方式,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参与学练的积极性。

(三)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终身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终身教育要求教师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意识,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法,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规则意识。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人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意识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运动项目是团队合作运动,这些运动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社会意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二过一”“三过二”、边路进攻、中路进攻、快速反击等局部配合练习,补位、围抢等防守战术配合的练习以及小型教学比赛等来提高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此外,集体跳长绳、两人三足、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排球比赛等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方面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的实效性,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围绕课堂开展。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篇2

【摘要】新教育形势下,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者需从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出发,对学生展开全方位培养,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学习体育技能作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体育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予以重视,能够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应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小学体育;乒乓球

分析乒乓球运动特点发现,这项运动是集技能、体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乒乓球运动具备较强娱乐性,且对人的身体所产生的运动伤害较小。然而,这项运动针对技术动作却有较高要求,即运动员需在短时间内针对接球形成自身判断并实施行动。因此,对于乒乓球教学活动也提出较高要求。实际教学中,传统乒乓球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日渐暴露,使得乒乓球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针对此现象,教师需重视乒乓球教学方式的改进,借助现代化技术的引入,改善教学现状,推动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现代化技术应用价值

(一)可实现学生乒乓球学习

兴趣的激发乒乓球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可帮助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趣味性形成直观认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此种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还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对小学生心理需求进行满足,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1]。分析乒乓球运动过程发现,需及时处理球的轨迹变化、来球方向及发球力量等诸多信息,为此,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在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借助口头讲述的方式完成上述技能的传授,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掌握上述技能。而教师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将运动技能、运动要点更为直观、准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对乒乓球运动文化内涵进行体会,还可将乒乓球的团结精神及拼搏精神向学生传达,可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可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往的乒乓球运动灵活度不足,使得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中的技巧性知识难以形成透彻理解,若教师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呈现技巧性知识,将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如讲解某一技术动作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先阐述此动作技巧,随后借助多媒体的应用将动态动作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可将此运动技巧在实战中的应用向学生展示[2]。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步法时,便可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视频向学生播放,引导学生对运动员的步法移动技巧、移动规律进行直观的观察。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还可辅以相应的语言讲解,帮助学生对乒乓球运动中步法的重要性形成充分认知,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教学内容

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所教授的技术动作录制为视频,在课堂中向学生播放。借助视频的暂停,帮助学生分解技术动作,帮助学生对此技术动作形成深层次的记忆,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此,教师需重视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熟练操作多媒体,只有如此,方可实现精美课件的制作,推动乒乓球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借助多媒体演示战术及技术动作,增强战术教学效果。教师在乒乓球教学活动中,为推动学生技术、战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便可引入多媒体现代化技术[3]。给学生播放具备研究价值的体育赛事,此场赛事中需涉及学生已掌握的技巧、战术。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前,需设置思考问题,促使学生可在问题引导下展开视频的观看。视频观看过程中,学生将会充分调动自身发散思维,展开自主思考活动。教师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可与学生共同解答,帮助学生对视频中所应用的运动规律、技巧、战术等进行认知。借此,除可实现活跃课堂氛围外,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还可大幅度提升乒乓球教学效果。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教学经验为依据,重点讲解乒乓球运动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重点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若课堂教学时长允许,还可将重要赛事视频向学生播放,实现学生乒乓球运动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及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均会对最终教学成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提高教学效果,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借助科学有效教学手段的实施,帮助学生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进行掌握。教师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模式中,多借助多次操作完成重点技巧、难点技巧的传授[4]。但处于运动状态下的技术动作速度较快,使得学生难以对其中的运动规律进行掌握。此种教学模式下,使得学生多停留于动作的盲目模仿层面,对动作要领却难以掌握,无疑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原因。针对此现象,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实现此问题的妥善处理。教师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接、发上旋球、下旋球时,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过程中难以对球的旋转变化进行清晰观看,使得学生难以掌握此项技术。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多种旋转慢放呈现在学生面前,在练习过程中还应选择带花纹的球,帮助学生分清球是怎样旋转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可帮助学生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进行突破,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快慢、动静结合等变换功能的应用,可对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实现学生视觉直观功能的调动,将教学重点、难点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对动作要领进行领悟,还可有助于教学时间的节约,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分析以往的乒乓球教学活动发现,教师多以注入式教学法为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先将基础动作向学生讲解示范,随后学生结合教师所示范动作进行跟练自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动作标准程度。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使得学生多处于消极且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习过程中,仅多次重复地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活动,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压制,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难以形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与此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心理特点相符,可实现学生乒乓球运动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还可有助于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帮助学生对成功的喜悦进行感知,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维持也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5]。对于教师而言,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可帮助教师优化上课及备课等环节,还可促使教学内容更具备针对性,为教师展开因材施教创造良好条件,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分析乒乓球运动可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打法、技术尤为丰富。但以实际角度出发,教师无法将每种打法、技术均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此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将种类繁多的打法、技术向学生呈现,促使学生可以自身兴趣爱好及身体素质等为依据,进行相应的模仿及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仅可将多媒体视作教学辅助工具,作为教学手段及内容丰富的补充。教学活动的主体仍然是学生,而教师是学生进行乒乓球运动的合作者,不可让多媒体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应以传统教学为基础,实现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适当应用。

(四)以错误动作激发思考

分析以往教学活动发现,教师通过讲解错题的方式,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题目的正确解答方式。此种教学方法在乒乓球训练中也同样适用。教师可通过模仿乒乓球错误动作,引发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6]。通常情况下,学生在乒乓球训练中对于自身动作的正确性判断力不足,而教师也难以通过语言描述的方式将学生错误之处准确表达出来。针对此教学现象,教师便可借助仔细的观察及对比,示范学生常见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依据教师所示范的正确动作展开训练,并与学生共同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对错误动作、正确动作二者间的异同之处进行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改正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学生以二人一组的方式划分为活动小组,让学生对彼此的动作进行观察,并指出错误之处,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技能,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推动学生乒乓球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

(五)设定学习目标

因每位学生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均存在一定差异,使得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为依据,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教师对于乒乓球考核内容、教学方法的说明及依据学生运动能力差异、身体素质差异所设定的达标标准及考试内容等。学生在具备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后,将会产生学习动力。学生达到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可再为学生设计拔高的学习目标,以此实现学生内在学习潜力的激发,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还可促使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喜悦感、成就感。

(六)合理组织安排活动

乒乓球是一项团体体育活动,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敏捷操作能力外,还要求学生做好整体配合,协同合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合理组织并安排学生展开团队训练,借助分组竞赛及配合训练等方式,加强学生默契,推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强化,以满足乒乓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对身边事物抱有的强烈兴趣。教师可组织乒乓球竞赛活动,促使学生在乒乓球活动中激发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机械单一的训练过程中,感知乒乓球训练的乐趣,并实现学生乒乓球训练活动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7]。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颠球训练时,可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安排4名学生以球拍击打乒乓球,并在保证球体不掉落的情况下,在组内互相传球,传递人数最多的小组即为获胜小组。此种训练模式下,学生均可积极参与,对球拍与球之间的距离进行平衡,找准时机向队友球拍传递球,比赛过程中险象环生。而在学生激烈的比赛中,可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比赛环境下,对自身的基础技能进行锻炼,还可实现学生全队默契配合能力的强化,实现学生协作意识的形成。教师还应表扬获胜小组,以此推动学生学习意识的树立,提高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观能动性。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推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促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完成知识的获取,自觉展开学习活动,例如借助网络及电视等多种媒介完成乒乓球比赛的观看,自觉展开比较及分析活动,借此推动自身战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还可积极主动参与乒乓球锻炼活动,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作者:李秋生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篇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家长和教师更注重学生的才智教育,忽视了德行教育。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各种教育性事件层出不穷,像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杀人案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人们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想更好地促进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本文基于对现在小学体育教学情况的了解,提出了几点促进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措施。

一、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体育教师的德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教师和家长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领路人。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家长和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小学体育教师的思想品德和教学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发展。在体育课堂教学上,体育教师的言行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并被学生模仿。况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求,而体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学生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学生会格外关注并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如果教师可以充满正能量,并对教学怀有激情,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那么这些健康、正能量的品行就会感染到学生,让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密切相关

小学体育教学包括很多形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跟德育有关,如田径等耐力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磨炼学生意志力;而篮球、足球这样的球类运动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同时,体育教育中所涉及的体育规则如比赛规则可以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则,摆正公平比赛的重要性。所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更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没有摆脱形式化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还存在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抓住教学重点,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并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德育的重要性,不能从更深的角度对德育进行探究。在这种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就算是有的学校推行了德育但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有效落实德育,始终处于形式大于内容的阶段。

(二)德育教学方式比较低下

德育是一项需要较高技巧的工作,要想更好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就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小学生拥有较强的个性,如果只依靠单一的说教模式,学生很容易疲倦,从而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还以说教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较低,甚至对体育教学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无法实现德育的目标。所以,想要提升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德育是目前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德育的教育教学中的渗透是社会主义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体育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素质提高和意志磨炼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需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征,其德育方案必须跟整个学校的德育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学校的德育,进而整体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延续性原则

德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与其他普通的知识教育不一样,德育不仅更加需要得到学生认同,而且需要在实际生活中长时间地稳定实践。而在体育教育中,不管德育渗透得多么全面,都不能直接从学生的身上看到成效。所以,长期不断的教育和实践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然要求。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和自我认知都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德育都会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所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长期性的。

(三)个体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由于自身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每个学生间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德育时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有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强,可以适当地提升德育培养的难度;有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引导及培养。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遵循个体差异性原则,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素�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措施

(一)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体育教学与德育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能培养学生品德机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讲文明,遵守课堂纪律、学校规章制度等。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特定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定本班的体育道德规范,像爱护体育器材,学生间相互帮助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细节进行德育,如安排值日生在体育课结束后打扫卫生,整理体育器材并送回等,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公物的品德。

(二)在体育教学中加强意志力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在这种背景下,枯燥且考验学生耐力的长跑变成了一项令学生讨厌的体育运动,但长跑对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力而言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长跑运动。如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进行长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激励学生,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或者教师可以在学生快要放弃的时候,带领学生唱比较激励人心的歌曲,为学生加油打气。长跑结束后,教师可以对长跑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坚持的成果。除了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还要重点鼓励那些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像平时只能跑完500米,但是这次坚持跑完1000米的学生,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消除其对长跑运动的排斥,增强其意志力。

(三)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当前社会建设所需人才中非常关键的两项素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并懂得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体育活动的很多项目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如团体羽毛这一项目,就充分体现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一运动来培养学生,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按照学生的羽毛球水平以及男女搭配的原则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实力差不多的若干组,每组为4~5人;其次制定比赛规则:每组队员轮流击球,每人只能击一球,如果出现连续击球则判定本组失1分;每局7分,率先输掉7分的队伍被淘汰,换另一队上场。这样的游戏设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能赢得比赛,每个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发表意见、计策,并且通力合作,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在小学体育教学时重视规则纪律教育

遵纪守法作为公民要遵守的规则,能推动公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交,而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他人互助的习惯与行为,在遵守纪律的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活动,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与身体素养。在规则纪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利用各种团结互助的体育游戏活动来真正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其他小案例和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明白与团队相互合作对自身成长和个人力量的重要意义。

(五)通过体育交往帮助学生健全其心态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三观塑造的阶段,极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出现许多变化,如果无法对其作出积极的引导和梳理,可能会让小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产生许多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影响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尤其是对体育活动而言,那些思想三观并未得到良好塑造的学生可能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没有强烈的积极心参与各种团队合作活动,甚至可能无法与其他学生产生正常的交流与合作,并形成被孤立的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可以采用较为合适且恰当的集体活动来引起这些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帮助,与这些较为自卑与敏感的学生进行定期的交流与沟通,深刻掌握这些学生对体育课堂以及其他事物的认知与观念,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逐渐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日常的交流活动中更加大方得体,能缓解学生在主科学习中面临的压力,对推动学生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六)情境“渗”德

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会对学生的个人三观以及对整个世界的认知产生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和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对学生的说话方式以及与他人处事的态度产生紧密的关联。但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从小生活的环境和家长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时校园教育活动就会具有较高的难度。教师应该利用更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与主题来设置活动,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教学,在与其他学生的相互合作中,能弥补来自家庭的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许多励志人物故事的讲解,让学生在优秀人物事迹中有效地明确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学生的发展树立榜样,例如,女排运动员作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她们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为我国取得极好的荣耀,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女排的故事来为学生进行女排精神地灌输,在小学生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帮助他们能正确地认识成功与失败,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七)教师在德育中要以身作则

德育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和进行德育培训,还需要教师自身利用个人的言行举止和个人品德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如果教师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彰显出个人的良好品德,小学生就会无意识模仿教师的行为,这对学生的德育而言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虚心接受来自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还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与生活中的表现来为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劣之处进行充分的明确和掌握,还需要在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和内容设定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人生长特点,利用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的游戏活动形式带动学生积极地遵守游戏规则,并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教师也可以参加到这些集体活动中,从而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育与德育关系密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渗透德育。

作者:张大尉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篇4

民族体育具有民俗性和民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大众色彩、在民间群体中自行传承性,并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性的体育活动。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地域,因此民族体育也具有地域性特点,如蒙古草原上的摔跤、骑射,东北地区的冰上运动,长江流域的游泳、划船等,都是特殊地域形成的体育项目。

一、民族体育的内涵和种类

1.民族体育的内涵体育来源于生活,民族体育起源于劳动,在历史发展中演变成劳动、健身和娱乐相结合的活动。内涵具有民族性和传统性。民族体育的民族性是特殊的地域条件和文化内涵的体现。例如,流传于东北地区的冰上运动。东北地区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当地人民在冬季外出、劳动过程中,需要采用雪地滑行的方式,为了更加安全,需要平衡身体来控制器械。随着这项运动的普及,人们将当地的舞蹈动作运用在滑行中,加上各种技巧,最终演变成今天名目繁多的冰上运动项目。至今为止,冰上运动都是寒冷地区的主要体育项目,世界各地的冰上运动员也是以北方人为主。我国传统体育武术也具有民族性,以中原地区为主,将传统军事运动中的拳击、射击、冷兵器使用、摔跤结合我国古代健身运动中的五禽戏,最终形成了武术项目。在表演时可以使用传统冷兵器中的刀、棍、长枪和剑,配合着体操动作,形成了特殊的体育运动。民族体育的传统性,是建立在民族性基础之上,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利用体育运动来进行娱乐。例如,南方地区的端午赛龙舟、新年期间的舞狮子,北方地区的新春扭秧歌以及庆典上的腰鼓表演,都是传统性的体现。这些民族体育通过节日、庆典表演,从最早的娱神,发展到后来的娱人,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在传承中不断注入新元素,将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民族体育越来越丰富。2.民族体育的种类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分为竞技类、健身类和娱乐类。竞技类主要是具有对抗性、竞赛性、规则性特点,同时具有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特点,对器材、比赛场地和竞赛规则都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从智力、体力、技术、战术等方面进行竞争,竞争类型分为体能类和技能类。目前,传统竞技类民族体育项目有秋千、大象拔河、木球、珍珠球、蹴鞠、划龙舟、打陀螺、摔跤、武术、马术、射弩、踩高跷等。健身类以健身、预防疾病为主,在动作上相对缓和,不需要制定规则,具有随意性特征。健身类体育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将中国医学中的经络观念运用到体育动作中,以活动筋骨、使全身经络畅通,达到健身目的,民族健身体育有五禽戏、太极、气功等项目。娱乐类体育项目,讲究技巧性和趣味性,通过竞争形式来达到娱乐目的。娱乐性体育既有大型庆典和传统节日里的表演,又有日常生活中儿童游戏内容,像踢毽子、跳绳、抖空竹、拔河、跳竹竿、跳房间、跳皮筋、扭秧歌、舞狮子、踩高跷等。

二、传统体育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正在倡导素质教育,体育因为自身的多功能性,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传统民族体育,具有多重意义。1.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由于环境限制,很多体育项目难于开展。例如,城市小学受场地限制,田径类、球类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学生才有机会接触,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乡村小学虽然场地不受环境限制,但体育器材相对缺乏,也影响日常锻炼。民族体育项目的总体特点是不需要场地,器材也相对简单。例如,踢毽子、跳绳、跳皮筋、跳房间,不需要大面积场地,在教室、在操场都可以进行,也不受人员限制,三个一组、五个一群就可以开展。这些体育项目可以健身,可以竞技,虽然是小型运动,但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锻炼,可以培养团体意识、竞争意识,了解公平原则。所以,这些民族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心,也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2.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很多家庭都是少子化,父母对于孩子的安全重于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关心,孩子参加田径类的百米、千米跑步,家长都担心他们出意外,因此小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这样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交际,使他们缺乏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以及规则意识,最终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和心理健康。开展民族体育项目,就能改善这种状态,因为民族体育项目不受场地和器材限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能锻炼学生的体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民族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三、小学体育教学引入民族体育项目的策略

上一篇:班主任鉴定评语13篇 班主任评语 班主任鉴定表评语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2024年秋季开学温馨提示模板6篇 20
  • 物联网学习心得(精选5篇)(物联网课
  • 学习礼仪的心得体会(甄选5篇)(学礼
  • 初中初一学习心得体会(汇编6篇)(初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精选8篇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内容 农村团建合作方案范文共29篇
  •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 党员与群众谈心谈话记录内容最新13篇范文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