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总复习精选4篇

更新时间:2023-05-19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总复习》,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总复习 篇一

(十六)量的计量教学内容:教材第88~90页量的计量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5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或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例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我们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板书;量 计量单位)更加认识这些计量单位的大小及同一类计量单位相互间的进率。(板书;进率)二、整理计量单位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量的计量?[接“量”板书:长度 面积 体积(容积) 重量 时间] 2.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 (1)让学生看第88页图示,说说各是哪种量的计量单位,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追问:长度是指什么,它有哪些计量单位?(接“计量单位”板书出长度单位)请同学们比划一下或说明这些长度单位的大小。什么叫面积?面积的计量单位你知道有哪些?(板书出面积单位)请同学们依次用手势比划或说明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提问:你能估计课本封面和教室地面的大小吗?什么叫体积,有哪些计量单位?(板书出体积单位)怎样的正方体是1立方米?谁来用手势比划出l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板书) (2)复习进率。 让学生填写第88—89页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进率。提问:你能发现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单位间的进串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用面积、体积进率的推算方法来说明) (3)组织做“练一练”第1~3题。 让学生先画一画或做一做,再在( )里填数。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3.复习重量。 (1)提问:计量物体轻重的是什么量? 请同学们在第89页上从大到小填写出学过的重量单位和进率。提问单位和进率,老师板书:计量单位。 (2)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称哪些物体重量一般要用“克”?请你举出例子。你能举例说说1吨的重量吗?追问:重量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4.复习时间。 (1)提问:时间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年 月 日 时 分秒)请同学们在第89页上填表里的时间进率。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一年有多少天?(板书: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2)让学生看“想一想”的问题,然后指名回答。 追问: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板书:四年一闰)让学生说出3个闰年年份和5个平年年份。 (3)做“练一练”第5题。 指名学生口答。指出:我们一般是根据年份数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七第l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订正。 2.做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 3.做练习十七第3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4.做练习十七第4题。 指名学生口答。四、回顾复习内容这节课复习了量的计量,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各类量的计量单位,想一想各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和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为复习名数与名数的换算做好准备。(十七)名数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名数和名数的换算、“练一练”,练习十七第6~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认识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名数换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名数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七第6题。 提问,你觉得一个数乘或者除以10、100、1000……时,怎样能较快地算出结果?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量的计量。在计量一个具体的量的结果时,通常要用到名数,有时要进行名数的换算。应用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移动小数点求得数的方法,就能较快地进行名数间的换算。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名数和名数的换算。(板书课题)二、归纳换算方法1.提问;什么叫名数?谁来举例说明? 谁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单名数,什么是复名数? 2.学生练习。 (1) 3米=( )厘米 3吨=( )千克 (2) 50分米=( )米 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换算时是怎样想的,第(2)题是怎样想的? 3.归纳方法。 请大家按照刚才的解题和回答,在第90页上把换算方法归纳完整。指名口答归纳出的方法。 追问:如果进率是lo、l00或l000,怎样做比较方便?说明:在名数换算时,要先看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再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然后用相应的方法求出结果。三、综合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分别说说怎样想的。 2.口答:3.05米=( )米( )厘米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单名数,只要直接乘进率求出结果;复名数改写成相应的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只要把其中高级单位的数改写,再加低级单位的数;小数改写成复名数,一般是整数部分直接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小数部分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分别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2050克怎样改写成2千克50克的?(除以进率,整数商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是低级单位的数)指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只要直接除以进率求出结果,复名数改写成相应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把高级单位的数作整数部分,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只要除以进率,把整数商作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也可以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复名数。 4.做“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在课本上做“练一练”第3题www..com。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强调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一定要注意进率是60,方法与其他量的单位换算相同。 5.做练习十七第10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七第7—9题。(十八)线和角的知识教学内容:教材第93~94页线、角的有关知识、“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1.复习特征。 请同学们看第93页上面的表里各是什么图形,填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小黑板出示表格,指名口答图形名称,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根据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想法,你能找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吗?请大家填在课本上的表里。指名口答填写的联系和区别,老师板书。追问: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做“练一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三、复习角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老师同时画出角的图形。 2.复习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各部分名称,指名一人板演写角的各部分名称。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提问: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板书: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锐角是怎样的角?(老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和说出每种角的特征吗?请同学们在第93页下面表里画一画,填一填。指名口答,并板书出来。 4.做“练一练”第3、4题。 先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再指名口答。 5.做练习十八第3题。 让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 指名学生口答量的度数,并说明各是什么角。 6.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四、复习垂线和平行线1.提问概念。 我们知道了角大小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五、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2.做练习十八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 3.做练习十八第4题。 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并交互检查。提问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迫问: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六、布置作业家庭作业:练习十八第5题。(十九)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94~96页三角形、四边形、圆、轴对称图形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6~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三角板、圆规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纸片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线和角的知识,线和角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中的封闭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能画出一些图形。二、复习三角形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 提问:用线段来围出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用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三角形”并画一个三角形) 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 提问:三角形可以狡什么来分类?(板书:按角分: 按边分: )出示第94页的分类图,让学生说说各是按什么分类的,各分为哪几类三角形。(接“按角分”板书: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接“按边分”板书: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提问:谁来根据左边的图,说说这三类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这三类三角形,同时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说明两条边相等和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画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说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吗?试一试。 3.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完成后口答,老师在黑板图上板书。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4.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5.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6.做“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三、复习四边形1.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板书“四边形”并画一个四边形) 2.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第95页四边形的图。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提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指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是梯形。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3.做“练一练”第4题。 先让学生判断,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图形的高。提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四、复习圆1.复习圆的特征。 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圆,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圆里画出几条表示这样的距离的线段)为什么? 2.学生口答。 请大家看第96页“想一想”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口答。 3.做“练一练”第5题。 学生填充,然后口答。五、复习轴对称图形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书:对称轴)追问: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3.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4.做“练一练”第6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画出对称轴。指名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说明各有多少条对称轴。六、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6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判断,然后口答,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十八第7题。 学生在课本上选择,然后口答。 3.做练习十八第11题。 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4.做练习十八第12题。 让学生画在课本上,然后说明各有几条对称轴。 5.讨论练习十八第13题和第14题。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想法。七、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8、10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八第9题。(二十)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0一10l页周长、面积的意义,周长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5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学过的周长计算的公式,能正确地进行周长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以后,这节课先复习它们的周长计算。(板书课题)同学们要弄清什么是周长,掌握一些图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二、复习周长、面积的意义l.明确意义。 提问:想一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积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后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指出,周长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周边的总长度,(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的周边的总长度。)面积是表示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板书: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 2.学生练习。 (1) 请同学们根据第l00页上的要求,描出周长和涂出面积部分。出示相应的表示周长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交互检查。 (2) 做练习十九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提问:你认为这两组图形说明了什么? 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因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复习周长计算1.巩固计算公式。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请大家先在第100页上填出这些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再告诉大家各个图形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公式。 追问:“π””是什么?你能说出一个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说的关系,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填充后口答, 3.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集体订正。 4.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汀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2~5题。(二十一)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面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15题,练习十九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汁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 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让学生口算。 2.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二、整理公式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 2.整理公式。 出示第101页的图形。说明:这里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请同学们看着第101页上这样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再把面积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源。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讨论。让学生填写公式并思考推导过程。 3.归纳公式。 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已经能计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三、组织练习1.做练习十九第7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做“练一练”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怎样算的。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要怎样换算成“公顷”。 4.做练习十九第9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发现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长方形和圆如果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大) 5.做练习十九第13题。 让学生测量、计算。指名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6.让学生口答第14题,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积。 7.做练习十九第15题。 让学生操作、计算,然后口答长、宽和面积,老师依次板书。四、讲解思考题请同学们观察刚才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讨论一下: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讨论后指名学生交流每组的讨论结果。追问:这些不同的长方形里,哪一个图形面积最大?指出: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它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8、11、12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九第lo题。(二十二)立体图形和表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立体图形及表面积计算、“练一练”,练习二十第l一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加深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教具学具准备:师生都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2.说明各自的特征。 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填出四个立体图形的名称,然后告诉大家。(学生回答时板书立体图形的名称)谁能根据老师这里的立体形体,说出每个形体的特征。(老师依次出示四种形体,指名学生说明各自的特征)请大家看书上的图形,自己说说每个形体的特征。提问每个立体图形里字母表示什么。3.说明下面每个图形各是什么形体。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 4.提问: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三、复习表面积计算1.复习表面积的童义。 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请同学们拿出立体图形,看着这些形体,一边用手摸一边说出每个形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部分的面积。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是哪些面面积的和?圆柱体表面积是哪些面面积的和?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联系?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3.归纳表面积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围成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的和这个意义,在课本上用字母表示出计算每个图形表面积的方法。指名学生依次口答归纳出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做“练一练”三道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三道题的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每一步求的什么。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要求什么问题?(底面铁皮部分不同:第(1)题有两个底面部分,第(2)题只有一个底面部分,第(3)题没有底面部分)在解答这三道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列出综合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并要求说一说解题的每一步求的什么,三道题解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练习二十第3题。 提问:配上的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宽各是长方体的哪条棱?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能完整地回忆一下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吗?谁来说出几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六、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4题。(二十三)体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二、复习体积计算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名学生口答体积计算公式,老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老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2) 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计,解释估计的方法。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四、讲解思考题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办法根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

总复习 篇二

总复习(1)

一。复习内容:数学第四册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加强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

三。复习过程:1. 口算。(口算除数是2—9的除法算式若干题,选出其中的几道给学生说说除法式子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

2.小组活动

(教师准备好除法算式卡片,分发到各小组,按规律把算式分类,然后汇报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分的,举例说明自己是怎样求出商的。)

……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

(2)小清剪了8面小旗,李东剪的小旗是小清的3倍,李东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

(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大号船每条限坐6人,小号船每条限坐3人,坐大号船需要4条,如果坐小号船需要几条呢?

4.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5.试试自己的能力(印题发给学生)

( 1 )把正确的商打钩。

49÷7={7. 9. 8.} 8 ÷1={7. 1. 8.} 42 ÷6={7. 4. 6 .}……

( 2 )填空

21÷7= 48÷6= 72÷=9

21÷=7 48÷=6 72÷9=……

6.比一比谁最棒。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 4 × 6=×3 2×=3×

7 ×> 8× 2 ( ) × 8 < 6×5 24÷ ( ) > 24÷( )

7.练习作业教材p119第1.2.题和p123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反思:

总复习 篇三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通过,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

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

1、整理整数的概念。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并说明以后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

2、学生练习。

做“练—练”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整数,圈出自然数,然后指名学生口答。第2题指名学生口答。

3、整理小数的概念。

(1)提问:第1题里3.26和0.4是什么数?

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第3题里小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2)自学教材。

什么是小数呢,小数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57页上小数的意义和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提问:什么样的数是小数?(板书:小数)它与整数有什么联系?(把整数“1”平均分后得到的)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板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什么区别?你能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吗?它是哪一类小数?(板书:循环小数)你知道无限小数还包括怎样的小数吗?(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你能举一个认识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吗?(板书:π=3.1415926……)

追问:循环小数是什么小数?

三、复习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

1、复习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

出示小数2034.518。指名学生说一说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提问:计数单位“一”所占的位置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十”和“十分之一”呢?说明: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提问:谁再说一说上面这个数里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各是哪些数位?

2、整理数位顺序表。

请同学们按照数位顺序,填写教材第58页上的数位顺序表,并分清整数部分的数级。同时用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顺次看一看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几?我们学习的整数和小数都是几进制的数?整数部分的数每几位一级,每一级上有哪些数级?小数点开始从左往右有哪些数级?说明:整数可以从高位起,按数级一级一级地读数、写数。

3、复习读写方法。

提问:整数要怎样读数?怎样写数?小数要怎样读怎样写?

4、学生练习。

(1)读出下面的数。

4003 40034003 3043000000

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五百 三千五百万三千五百 十二亿三千五百万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后指出:写整数也是每四位一级,每一级都按个级上的写法写,注意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3)做“练—练”第4、5题。

第4题指名学生读数。第5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2、做练习十一第2、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一第4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

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知识要点。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5题。

总复习 篇四

(十一)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认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说出下列小数的意义。 o.3 0.13 0.258 o.013 学生口答后,说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干分之几……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知识,今天开始,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一些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提问:根据上面每个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分数吗?(板书:分数的意义)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2.说出下列各题的商。 2÷9 4÷13 ÷7 提问: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数表示这些算式的商吗?像上面这样两个数不能整除时,用什么数来表示商?指名学生口答商是多少。提问: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2题。 学生填在课本上。指名口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2)口答练习十五第1题。 提问:为什么这两个分数不一样? (3)口答练习十五第2题。 指名学生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4)口答练习十五第3题。 指名学生说出每句话的含义。 4.比较每组数里小数与分数表示的意义。 0.3和 0.13和 0.013和 你觉得每组数里小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是怎样的分数? 5.复习分数的分类。 (1)提问:我们把分数怎样分类的? (2)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口答。 (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接“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分子<分母 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值有什么区别? (4)提问: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怎样形式的数?带分数和整数能改写成假分数吗? (5)做“练一练”第4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带分数或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 6.复习最简分数。 (1)提问:怎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谁来举几个最简分数的例子?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 ①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厘米是1o厘米的 。 指名口答后提问: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做“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填( )里的数,然后口答,老师板书出97.5%提问,97.5%是什么数,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合格率97.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合格的零件数占零件总数的97.5%)从上面的数里,你能知道怎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意义)请你说出几个百分数。你认为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 2.复习“成数”。 (1)提问:“成数”实际上是什么数?在哪里用“成数”来表示? (2)做“练一练”第6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 3.做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回答。追问: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五第5题。 让学生填在课奉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做练习十五第6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追问:分数单位是言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多少? 3.做练习十五第8题。 先让学生讨论,再填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4.做练习十五第l0题。 让学生找规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学生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提问:你知道这样填下去,会越来越接近哪个数?为什么?五、课堂小结谁来说说今天复习的这些概念含义?六、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7、9题。(十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1—18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分数与小数基本性质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学生练习。 (1)下面各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0.3 o.30 o.300 学生回答后板书:0.3=o.30=o.300。指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 (2)提问: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谁来说一说除法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 2.引入课题。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分数里也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先要复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提问;你能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谁来用分数举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回答板书分数等式)大家来把第78页上的例子填写完整。填写后集体校对。说明:这个例子也表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以外的数,大小不变。 2.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说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写成和原来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变的分数。 (2)做练习十五第12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3.认识分数与小数性质的联系。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里的o.3=o.30=0.300能不能改写成用分数表示?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等式表示什么,下面等式表示什么,改写后得出的这两个等式说明什么?为什么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是一样的?指出:从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小数末尾添上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乘l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不变;小数末尾去掉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也不变。 4.复习通分和约分。 (1)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 (2)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通分和约分有什么联系?(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和约分有什么不同?三、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1.说明:我们已经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它的应用,接下来再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改写。(板书:数的改写) 2.整理方法。 提问:小数和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第79页图解板书)你能举出例子吗?(板书所举的例子)你明白为什么这样改写吗?(说明理由)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出小数和百分数互化的例子?(板书例子)说明:因为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所以两位小数的部分就是百分之几分子里的整数部分,而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去掉百分号,就要把原来分子部分缩小100倍。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例说明?(板书例子)为什么分数和百分数要这样改写, 3.做“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4.学生练习。 (1)做练习十五第13题。 指名学生口答。 (2)提问: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吗?怎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指出:根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数的互化解决不同数的大小比较。 (3)思考练习十五第15题。 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可以怎样比较大小。四、综合练习1.让学生把练习十五第16题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做练习十五第17题。 提问:你估计一下,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是多少?为什么?根据你的估计算一算,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怎样想到大约占总次数的 ?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2.让学生说一说常用数据的结果。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14、1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五第18题。(十三)分数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分数的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 + 、 - ,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1.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相同。(板书)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照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步一步算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追问:这样计算简便一些吗?为什么?指出: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里同样适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讨论练习十六第2题。 现在请大家看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道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 4.讨论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讨论、填数。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怎样想的,有几种填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简要地概括一下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行,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前五题,第4题第一行。(十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容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1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几?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学生口答后提问:第(1)题的40%是怎样求的,表示什么意义?第(2)、(3)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这两个式子都表示什么意义? 2.引入课题。 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数量关系,学习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节课就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简单的和稍复杂的两种情况。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井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更加明确它们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二、复习解题思路1.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作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1)松树30棵 (2)杨树50棵 (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学生回答时,分别出示三道应用题: (1)松树30棵,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 (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 ,松树多少棵? (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 ,杨树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树”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数棵数”乘言?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的数量)追问: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第(2)、(3)题都是技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 2.归纳基本思路。 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数量;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各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让学生填写数量关系式,然后口答。结合提问学生第(2)题的数量关系式里为什么是“节约”的数量,强调数量对应关系。提问:从上面可以看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找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板书:基本关系:对应数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数量】指出:我们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根据含有“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这句话确定单位“1”的量和题里的数量关系,这样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式解答。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学生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提问:求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用除法算,都用单位“1”的量做除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同? 指出:解答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要先确定好单位“1”的量。再根据问题里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找准需要的数量,然后列式解答。 (3)做“练一练”第3题第(1)、(2)题。 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这两题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数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为什么第(1)题用算术方法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第(2)题用方程解答?指出,这两题都是已知谁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这个条件,解答时也是看这个条件先确定好单位“1”的数量,再根据单位“1”的数量乘几分之几,等于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列式解答。当单位“1”的量已知时,就可以按数量关系式直接列算式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就要按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板书: 单位“1”已知→算术方法解答 单位“1”未知→列出方程解答) (4)做“练一练”第3题第{3}题。 学生改编应用题,老师依次出示。提问:你能从改变后的条件看出求小麦面积的数量关系各是怎样的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提问:为什么这两题的式子都是两步计算的?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板书:注意:数量的对应关系)当题里的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不对应时,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答时,要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式,并按照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列算式或方程解答。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7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问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不是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时,要找准相应的数量。 2.做练习十六第8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所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 3.做练习十六第9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问题相同,而解题方法不一样?这两题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先确定单位“1”的量,(板书:定“1”)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明确用算术方法还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式子解答。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对于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你进一步明确了些什么?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的计算;练习十六第10、11题。(十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第12~16题,练习十六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及工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二、复习基本方法1.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分析思考? 2.分数乘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是桂树的 ,玉兰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比桂树少 ,玉兰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列出的算式为什么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3.分数除法应用题。 (1)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是桂树棵数的 ,桂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比桂树棵数多 ,桂树有多少棵? 指名学生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你认为,这里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也要注意什么? 4.小结。 从上面两组题可以看出,在分数应用题里,先确定单位“1”的量,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用算术方法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分析数量关系时,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问题或已知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不对应,就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解答时先要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12题。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两个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 2.做练习十六第13题。 (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或方程。集体订正,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2)提问:第(2)题与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一样?指出;当所求的数量与分数对应时,就直接用一步计算求出结果;当所求数量与分数不对应时,就要用单位“1”的数量加上或减去几分之几的对应量,求出结果。 (3)提问:第(3)题与第(2)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解题方法不一样?解题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指出:从这里的比较可以知道,根据单位“l”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确定用算术方法做还是用方程解答。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先分析,根据数量的对应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式子解答。 3.做练习十六第14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强调根据题意,一桶油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重量。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哪里不同?为什么?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还要注意题里分数是表示的什么意义,弄清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还是具体数量。 4.做练习十六第16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提问:这类应用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四、课堂小结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解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五、讲解思考题 学生读题。提问:第二次降低的是哪个价格的15%?想一想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可以看做原价的百分之几?(1—20%)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算,自己试一试。六、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六第12~14题的计算。 2.练习十六第15题。

以上内容就是为您提供的4篇《总复习》,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 下一篇:平行线的性质优秀5篇
教案推荐
  •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最新6篇
  • 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通用7篇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菁选8
  • 教师研修个人心得精选6篇 教师研修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陆青云林若岚陆青云林若岚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陆青云林若岚全文阅读 第3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