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分数乘法教案【精选10篇】(《分数乘法》教案)

更新时间:2023-06-20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分数乘法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一

重点: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同学间的广泛交流,在对比、择优、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3、出示:(课件1)

这道题目又该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学生交流、质疑:

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a.++===(块)

方法b.3=++====(块)

2、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

3、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4.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5、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这些质疑活动应该由学生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质疑、答疑)

四、归纳、概括:

1、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巩固意义:

(1)看图写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出示图片1、图片2、图片3)

(2)改写算式:

+++=()()

+++++++=()()

(3)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2、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说一说,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以8为例来说明)

(2)应用题:

a.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b.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3)对比练习:

a.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b.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3、发展提高:

(1)出示(课件1):说说怎样想?

(2)出示(课件2):说说怎样想?

分数乘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追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教学重点。 篇三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①、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②、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③、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

④、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⑤、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 ⑥、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⑦、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①、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②、列式解决,讲评。

2、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板书设计:

求2500的2/5是多少?2500x2/5=1000(平方米)

分数乘法教案 篇五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

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分数乘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6×1/2=6×1/2≤3个;学生2:6×1/3=6×1/3≤2个)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1/4和1/6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6×1/2=6×1/2≤3个;6×1/3=6×1/3≤2个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

(3)一条路,已修了 。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

(5)甲数比乙数少 。

2、口头列式:

(1)32的 是多少?

(2)120页的 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 ,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 ,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降低?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1) 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 =80-10=70(分贝)

现在?分贝

8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 )=80× =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 =75+60=135(次)

解法二:75×(1+ )=75× =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 ,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十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分数乘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 4/5×2

3.顺势导入新课:分数乘法(三)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1/2的算例。

2.出示3/4*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1/5, 5/6*2/3写出计算过程,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三)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10篇《分数乘法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上一篇:安全教案【优秀8篇】(安全教案大全10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教案推荐
  • 月考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优秀5篇(月
  • 月考分析总结优秀8篇(月考分析总结
  • 排列组合解题技巧优秀5篇(排列组合
  •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 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陆青云林若岚全文免费阅读_重生风起2000陆青云最新章节列表陆青云林若岚 第3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全文免费阅读帝婿无双小说免费阅读_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秦怀道秦琼 第1章
  • 闪婚成宠海彤战胤全文免费阅读_闪婚成宠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1章
  • 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帝婿无双秦怀道秦琼最新章节列表 第3章
  • 主持歌曲串词3篇 声声慢歌曲主持串词
  • 千亿总裁宠妻成狂全文免费阅读_海彤战胤千亿总裁宠妻成狂最新章节列表海彤战胤 第2章
  • 猜你喜欢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