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结优秀9篇

更新时间:2023-04-1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t7t8美文号为您带来的9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结》,可以帮助到您,就是t7t8美文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结 篇一

打开一本书,轻松自由地读,让书香滋润自己,如同沐浴春风,如同聆听曼妙的音乐,去感受书中收获的幸福。

几年来,学校一直大量的选购各类有益的图书,让我们班的孩子在书中汲取了智慧,只要一有空闲,就能看到孩子们那读书的热情。

在小学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阅读的习惯、主动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读不一样的书,便有着不同的认知,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不同作者的不同经历。

本学期中,我们班的学生共读了《基督山伯爵》、《论语译注》、《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科学家的故事》等书,在学习课本教材《鲁滨孙漂流记》时,因为之前学生已经读过,不用我多讲,学生已经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而且讲的头头是道,学生们独抒己见越来越踊跃,甚至有时会发生面红耳赤的争辩,争辩的内容既有对人物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对语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发言,不同思维的碰撞,使课堂上显得有些乱,但我却由衷地高兴,正是他们的不同认知,才有他们的明白易晓。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效果,他们会在争辩中进步,学生已能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讲解的十分透彻,可见已对书本了然于心。

阅读的快乐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读书的乐趣不胜枚举,阅读的快乐,乐在其情节。总之,我会将课外阅读继续下去,“开卷有益”——书让孩子健康充实、让孩子能在书香中快乐的成长。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篇二

现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都是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上面听,这样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应该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第一,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

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第二,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

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这是值得可取的。

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 篇三

一、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如第十二册第五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观察要细致”,这是侧重于写的训练,它与第四组侧重于读的训练“要注意文章的细节”紧密联系。此外,它与前几册内容(如第八册中的“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第十册中的“静态和动态”)也有内在联系。因此,教学时,既要注意全册读写训练项目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与前几册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纵向联系。做到前后的知识内容逐步深化,不断提高。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学科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

二、变序教学

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运用时,要从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1、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11册),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他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①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

②他为什么要“一动也不动”?

③这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

2、从文章的总结句或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如《草原》(第11册)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可紧扣诗句,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诗句进行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其诗句“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整体阅读

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其课堂结构可分“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步,要着眼于整体,开讲后通过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掌握梗概,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第二步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基本方法。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讲读课文,剖析重点词、句、段的内涵,使其为突出文章中心这个“整体”服务。与此同时,又要从文章中心这个高度来探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中领悟其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第三步再回到整体进行强化训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成知识向智能的转化。

这种讲读方法,既体现了小学语文教材(一课一事)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由“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如《伟大的友谊》(第9册)便可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解题明确中心,初知这篇文章是赞扬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继而,逐段分析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总——分——总”的写作思路:

最后,联系首尾段落,概括出中心思想。这样教学,能与该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会什么是中心思想,基本掌握概括中心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学导式教学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其教学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学懂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

“解疑”包括提出问题、互相探讨、教师辅导;

“精讲”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

“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或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有人将它称之为“四步阅读指导法”,即“设疑初练——划批细读——议思研读——作练熟读”;也有人称之为“四步自读法”,即“初读、细读、精读、评读”。

例如,用此法教学《落花生》(第11册)一课,第一步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围绕课后作业第一题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大意。

第二步细读课文,提出以下自学提纲思考讨论:

①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简略?(种花生、收花生)

②哪些地方写得详细?文章的重点是什么?(过收获节、议花生)

③父亲的话中包含了哪两层意思?

④花生的哪一点是最可贵的?

⑤父亲所说的花生像生活中的哪一种人?桃子、石榴、苹果又像哪一种人?

⑥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的?

第三步围绕重点精记,教师做提示点拨:

①父亲作了几次议论?(第一次用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引申说明做人的道理。)

②作者借花生的特点象征什么?(象征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乐于奉献的人。)

③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第四步练习巩固:

①完成课后作业;

②选择一篇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短文,要求学生阅读后说说它的主要内容。

五、情境教学

它是遵循“反映论”的原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其分类有:

1、实体情境——即教师充分利用实物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此法尤其适用于中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如教材中涉及的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情趣。

2、模拟情境——教师根据讲解的需要,可运用电教手段,如放幻灯和录音带,使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或出示相关的摄影、图画,再现教材中的情境;或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分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寓教于趣,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3、语感情境——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正确敏锐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体会其情境。这里所说的;“语感”,是指对语言的内容、感情和表现方法等的感悟。语感越强,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感受越深,也就越能体味作者的情感。

4、想象情境——即运用扩散思维的方法,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关注人物的命运,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强化感受,由“动情”到“悟理”。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第11册)时,篇末可设问:

①为什么扬科被活活打死后,还睁着眼睛?

②如果他还能说话,想说些什么?

③假如扬科活着,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这样诱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把感情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快乐教学

这种方法是遵循人的认识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使儿童在愉悦的情绪中获取知识。它是根据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94年提出的“快乐教育”思想而创造的。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语文教师积极实践,他们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的特点,注重挖掘教材自身蕴含的快乐因素,把“快乐教育”引进课堂。教学中可借鉴如下的做法:

1、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题或课文内容,通过音乐、图画、录相、表演、游戏、实物道具以及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创设气氛,以趣激学,使学生感到“课伊始,趣即生”,增强求知欲,激发学习的兴趣。

2、针对儿童注意力不稳定,易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可做做“猜字谜”、“找朋友”、“打扑克”、“击鼓传花”、“开火车”、“送信”、“添笔组字”等教学游戏。课堂中有动有静,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

3、结合学生好胜心强、勇于进取的特点,可开展“比一比”、“赛一赛”、“争上游”、“插红花”、“夺红旗”、“当医生”、“看谁先到知识宫”等课堂学习竞赛,诱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感受攀登之乐、成功之乐。

4、小学生大都善思好问,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收集标本、集邮、参观访问、科学小实验、小制作、歌咏、舞蹈、器乐、绘画、棋类、球类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补充和延伸,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结 篇四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始终按照语文学科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始终以一个新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每期常规检查都得到肯定。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少做,能及时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并做好成绩登记。

4、抓好培优补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 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5、加强学生成绩管理,使用好成绩册。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问效果、课前准备等等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发放积分卡每月兑换一次奖品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通过教学,我所带班级成绩稳中有升,学科学风良好,按质按量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教学指标。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班级发展不平衡,我班的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时常有变更;

3、继续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主体教学;积极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一学期来,工作有得有失,今后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到最好 。

语文最新教学方法 篇五

1、自学法

自学法也称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科技、继续教育倡行对人的要求。小学生在校期间初步学会学习,逐步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这是将来立足社会,适应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这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于他人而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独立获取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学,二是想学,三是会学,四是坚持学。

运用自学法的要求是:一要明确目标。自学法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制定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运用工具书进行自读;(3)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能尝试解决问题;(4)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检和自评。学生明确了目标,就有了指向,就能自觉去学习。二是重视动机的激发。动机是学生自学动机的激发。三是知道自学过程与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自学过程于方法,才能开展自学活动;如果培养学生的语系能力,教师就应该指导嘘唏的过程和方法;要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就要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2、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活动和实际操作,巩固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小学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侧重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运用练习法,有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的要求所决定的。语言文字浆果发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练习本身是一种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重复活动,但不应进行机械性的练习。练习法包括口语焦急的练习、习作的练习、朗读的练习等。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一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有观练习的基本知识于技能。只有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练习,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才可能有较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可能避免机械的盲目的练习。二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理解正确的联系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同时,练习方式要多样化,才能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三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教师要依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材逻辑顺序,制订详细的练习计划,从模仿性练习到独立性练习,再到创造性练习;从基础性练习到综合性练习。四要提高单位时间内练习的效果。练习的次数要达到一定的量。有量才有质。但也不能以多取胜,更不能靠时间来磨。如小学生写字使,一个字写3~5遍效果最好,如超过5遍,则会事与愿违。

3、讲读法

讲读法,也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师往往寥寥数语就讲清问题,或点破难点,说清关键,使学生课文“字求其训,句求其义,篇求其旨”,并“因道悟文”,掌握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要领。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讲读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讲授法,它包含两种具体操作的方式:一是讲述或讲解。教师往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作系统叙述和描绘的讲授方式;二是讲读。教师或学生默读课文或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内容,两者结合,讲中有读,读中有讲。

运用讲读法时注意:一要抓住重点,少讲,精讲。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重点,教师要根据一组课文的训练项目和阅读提要,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去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少讲,精讲,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二要揭示规律,教给学生解决问题和钥匙。教师主要是通过对具体字、词、句、篇的讲解,揭示认识和掌握字、词、句、篇的规律性的问题,教会学生自学语文、认识规律的方法。三要注意语言的表现里,教学可以说的运用语言的艺术。教师在运用讲读法时,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形象。要把教材中“死”的书面谚语转换成“活”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口头言语,把深奥的词句、内容讲得有声有色,浅显易懂。四要兼用其他教学方法。为了发挥讲读法的长处,弥补其不足,教师可以讲读法为主,兼用其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可以保持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4、谈话法

谈话法,即问答法,一般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使之有所获得的一种教学方法。

谈话法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线索,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二是学生既有静态的听,又有动态的答,能在最大限度上维持心理活动对学习过程的指向和集中。小学低年级尤其需要谈话法。三是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心课程提倡教学时教师是与学生对话中“平等的首席”。可见“谈话法”将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一要准备充分。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问什么,提问谁,要准备充分。提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问题,要适当地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教师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要把自己的想法平等地与学生交谈。二要难易适中,问题的难易度是谈话法运用成败的关键。谈话法提出的问题必须适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尝到成功的甜头和乐趣。问题应向全班学生提出,但要尽可能避免学生齐声回答。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与应答的时间。。三要善于引导。老师要启发学生积极地参加谈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自觉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不能马上回答,或回答有困难时,四要及时鼓励,谈话中回答得好的学生,有进步的同学,都要给予鼓励。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进行总结。

语文教师教学方法 篇六

一、要保证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

教师(或学校)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说实在的,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转,还是多读读吧。

二、应调动全校学生参与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例如《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怎样才算正确地读?想必有的人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只有联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w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训练点。“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带着重号的读得稍重且慢,“在竹林”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五、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如范读与学生的试读,先后次序互换一下,它们各自所担负的任务、执教者要体现的目的意图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篇七

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以教师的叙述和说明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长处是:可以传授新知识,并保持系统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通过简明的语言讲清问题,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缺点是: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适用的场合主要有:学习课文之初,需要交待学习目的、范围、要点和要求时: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或相关课外知识时;分析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时;补充教学所必须的各种材料时。

讲述法的运用要点是:

1、讲求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整性和思想性;

2、讲述内容集中、凝炼,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扣住特点和关键点;

3、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起伏恰当,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4、注意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5、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兼顾学生主体功能,突出语文能力培养的目的。

问答法

问答法是以师生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也称谈话法或提问法。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问答法有利于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问答法的弱点是:教师所提问题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每次的问答只限于少数人的对话,多数人则处于消极状态,对此应注意避免。

问答法的运用要点是:

1、注意考虑所提问题的意义、价值和启发性;

2、提问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

3、提问应紧扣中心、重点、难点、疑点、关键词语和句段,并使问题系统连贯,合乎逻辑顺序;

4、语言要简明;以思考性问题为主,记忆性问题为辅;

5、要面向大多数及全班提问,必要时,可将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种水平,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

6、注意对答间给予全面评价,要鼓励多于批评。

讲解法

讲解法是以解释、解说和说明等方式教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教法,多用于讲解课题,解释字词,解说概念,破译文言句段或一些较复杂问题。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

讲解法的长处和短处与讲述法的长处和短处近似。当讲述不足以说明事物内部结构或联系时,就需要进行讲解,因而,在教学中它们经常结合运用。

讲解法的运用要点是:

1、讲解内容要体现重点,用语简洁明了,既要有科学的解释,又要有系统的概括;

2、对含义隐微的字词或其它内容,要鉴别分析,使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

3、对关键句段内深蕴的寓意,务须抓住要点,紧扣中心,既要深入剖析,又要浅显明白;

4、讲解应根据教材分清主次详略,轻重缓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法。

讨论法多用于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其价值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弥补了独立学习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评判能力和论辩能力。

讨论法的指导要点是:

1、讨论前,教师应选择确定有价值的论题,并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围绕论题搜集资料或写发言提纲;

2、讨论进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已见,虚心听取他人见解,作出正确评判,修正自己的观点,充实自己的论据,同时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就论题的实质及关键点展开辩论,因势利导,深化讨论内容;

3、讨论结束时,教师应及时作出评判性总结,并据实际需要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讨论法有同座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不同的规模;还有专题性讨论、析疑性讨论、欣赏性讨论等不同的性质。它可以在教学的各步骤中运用,要从实际需要去考虑上述各点,特别应注意防止热热闹闹,流于形式。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习惯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学生把知识化为技能,把技能化为熟练技巧,进而获得听读说写的能力和方法,养成听读说写的习惯,使学生取得多方面的适应性。但它只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使用,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有时也可以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与其它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练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但不可过多使用,应注意避免不必要的负担。

练习法的运用要点是:

1、要注意引起学生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练习的自觉性;

2、练习的内容要相对集中,有重点,难易适当,注意练习形式的变化;

3、练习要在单位时间内求得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好的效果,须注意使练习的次数达到一定的量;

4、练习的布置应照顾到学生学习的差异,使练习对每个学生都有实在的促进。

上述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各有自身的特长,要使它们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科学的、恰当的运用,教师除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方法的运用要领外,还需深入研究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教学方式,熟知方法内部的相关因素。然后才有可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使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长。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篇八

一、在课堂教学之前,想好教学思路

教材内容多,一节课时间有限,如果老师没有理清教学思路,对整节课没有整体的把握,学生会觉得混乱而无所获。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善于选取一个突破口或聚焦点,由此入手、带动其他,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先说寻找突破口。比如,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语文课中的难点目,诗歌幅长,内容多,内涵丰富。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学生有可能会觉得枯燥。通过对艾青作品的研读和对教材的理解,我选择“紫色的灵魂”作为切入口,提纲挈领,化繁为简。

二、做好做精每一课的课堂导入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课堂每一分钟,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譬如,在讲解《一剪梅》时,采用“以情导入”的模式。我播放歌曲《月满西楼》,李烁婉转优美的声音瞬时就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凄美的世界。一种静,一种美,默默地荡漾在同学心间。通过这一情景的设置,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进入教师精心营造的感情氛围之中。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可以说,课堂教学应如同河流一般,有跌宕起伏,有平流,有急湍。一节课如果没有高潮,那这节课可以说是失败的。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是相通的。

四、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

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具体说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激发学生去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而且前面问题的解决要成为理解下面问题的铺垫。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按照合理的程序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地理清课文。就其效果而言,这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

语文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篇九

一、旧四重:确实沉重,亟须打破

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状况,我概括为“旧四重”。这“旧四重”十分普遍,它严重地异化了语文教学,使得语文教学变得很沉重,了无兴趣,亦寡效益。

1.重教材:教材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依托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要素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一本教材打天下。从小学到高中,教材几乎成了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全部依托。语文教师的工作,就是带着一本教材走近学生,指导学生学语文;学生也就是整天抱着一本语文教材。课上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课后教师盯盘教材上的练习(包括教材配套辅导练习),学生死做教材上的练习,考试时教师用教材考学生,学生唯教材是从。很显然,这样的做法泛化了教材的功能,忽视了语文学习重习得的基本规律,同时,夸大“举一反三”中“一”的作用。

重教材的另一个表现是,教材的编者把教材编得又厚又繁又人文又综合,使得教材成了学生难以承受的语文学习之重。我们以某版教材为例,一册教材,以人文为主题,编写六个单元共30文章,还要加上“诵读欣赏”“写作”“语文实践活动”“名著推荐阅读”“口语交际”以及若干“附录”。不要说有不少文章选得并不经典,单是如此多的数量(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是怎样地疲于应付就可想而知了,结果造成了“挖坑式”的教学,浅尝辄止,雨湿地皮。

2.重课堂:课堂成了语文教学的唯一场所

大家都讲课堂是主阵地,这话没有错。但是“主阵地”不是“唯一阵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课堂不是“唯一阵地”就显得更为突出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状态是什么?语文的教与学,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没有语文活动,课外没有教语文、学语文的意识与实践,甚至,即使教材上安排的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也被取消了。这样,就把本应渠道广泛、视野开阔的语文教与学给单一了、窄化了。语文教学成了大棚子里的工艺了,语文学习也成了在温室里育花。

重课堂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教师太重课堂上的“讲”了。这已经是当下语文课堂的通病了。“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这是对当下课堂教学现状的客观估计。语文课堂也有过之无不及。更有甚者,语文课堂没有思想可言,没有智慧可言,没有快乐可言,有的只是无聊与无奈。

3.重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大家都知道,语文学习中阅读很重要。然而,现在由于教材中的文选式的编排方式,课堂上阅读指导的比重,考试中的阅读理解的份量等等因素的牵引,使得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打。假如做个量化的估计,当下中小学阅读教学的比重起码占到85%。然而,大量的阅读教学的时间并没有换来语文教学的丰硕收获。早在1978年的时候,吕老说:“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其实,这“二千七百多课时”,起码有85%是用来阅读教学《t7t8美文号·www.》的。遗憾的是,这样的“咄咄怪事”,竟然一“怪”就是三十余年,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咄咄怪事”。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要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然而,事实如何呢?写,人人都知道重要,但是,往往因为无从下手(无教材可依、无训练序列等)而落实得并不够好,变成任其发展。听与说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不重要”了。弱化了听、说、写,结果把时间都给了读。

阅读,确实是写、听、说的基石,但是,由于只重教材阅读,只重课堂讲授,因而,使得阅读的效率也变得低下了。重阅读的结果却是没有硕果。

4.重分数:分数成了语文教学的单一追求。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分数在当下教育评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在时下,重分数几乎成了批评语文教学的众矢之的,成了扭曲语文教学的罪魁祸首,但是,分数仍然死而不僵。重教材、重课堂、重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根源大都在此。

重分数,其实没错。错在过于重分数,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标尺。重分数不是语文教学特有的罪与罚,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然而,语文教学中重分数更是偏离了语文的特质。很多的语文能力与素质不是以分数来呈现的。

由此,我们想到考试。我们常常看到网上曝光一些语文试卷的怪题或怪答案,让人啼笑皆非。更有考试频繁,使学生渐渐消磨了学习语文的灵性与热望。

综述之,尽管新课改的春风荡漾了十年,但是,语文教学的春天依然没有到来,乍暖还寒,萧然犹在。网上流传着一首题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丑陋的》的诗,确是写照。诗中说:“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丑陋的/我给学生发卷子,一张接一张/像漫天的飞雪,有赤道那样长/我身不由己!我力不从心/是谁?让我与学生像磨盘一样的转/磨掉了个性,磨碎了时光/是谁?在挥舞着指挥棒/引着千军万马,集体埋葬/是谁?摇晃着火红的大旗/将野心,冷笑般的隐藏/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丑陋的/我微笑着,将微笑长久地欺诳/微笑里,爬满别人的主张/主张,如病毒在疯长/洗过的灵魂里,只留下——/微笑,白痴一样/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丑陋的/我不温柔,我性格乖张/我想把渤海变成一个马桶/冲掉的,是陈旧的思想/然后,我坐在山海关的城楼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丑陋的/我渴望:自由地飞翔!

当下语文的教与学,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承重之重。

二、新四重:为了厚重,积极建构

面对“旧四重”,我们有责任思考与重构语文教学机制,在学理层面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让语文教学厚重而不再沉重。

1.先改教材,再重教材与读物结合。

“语文教材体系陈旧已经延续上百年了”,这在处于变革中的中国来说,已经很不恰当了。在涉及语文教学的改革实践的层面上,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教材的改革。教材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会影响课堂的变革,影响教师的变化。

首先,改革教材就要改变教材体式。变人文修养的单元主题为语言习得的单元组块;变文选组合为训练系统;变阅读本位为四线合击(听说读写);变文体循环为能级递进;变讲读中心为自学指导。这五个转变,其实是在教材的层面,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重构了语文教学的机制,从而很好的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

其次,改革教材就要减少教材份量,让教材变薄。笔者认真地研究过台湾的国文教材,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每册教材只有十二课文。而大陆的教材每册都是三十课文。数量悬殊,显而易见。为什么要减少每册教材目呢?“教材无非是例子”。“例子”本身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发挥“例子”的示范作用,二是“例子”不是学习的全部。基于这样的考虑,让教材变薄,一是可以避免多学而不精的状况,避免“挖坑式”的教学状态,避免“糠多嚼不烂”的现象,教材目少了,就可以做足做精课文学习,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二是可以腾出时间与精力让学生更多更充分地阅读。对于学语文来说,教材是“例子”,课堂是“练兵场”,更多的学与习是在教材之外,课堂之外。

第三,改革教材就要增设读本及书单。语文教材应该是这样的格局:以合理体式与适当数量的目构成的课堂教材与以一定数量的精选目与读物书单构成的课外教材相结合。课外教材,不是增加学生负担,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阅读量。它既要有与课堂教材对应的读本,更要有灵活自由又有所选择的读物书单。课堂教材重在“举一”,课外教材重在“反三”。

变“重教材”为“重教材与读物的结合”,这是语文教学在教材层面的方向。

2.先改课堂,再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

课堂仍然是主阵地,这点不用怀疑。但是,我们在如何用好这块主阵地上往往是出现偏差的。而这种偏差,必然带来教学效益的低下。

首先,改革课堂要弄清课堂的实质。“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教师与学生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我们研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时,太多地关注“语文”,而忽视“课堂”。其实,要想语文课堂教学灵动与鲜活,必须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课堂”这一特定的学习时空,切实地把握课堂的规律。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教语文前,必须先搞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而再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语文。我们一些课堂,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有意无意间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课堂就不会有活力,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没有活力,没有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无法燃放出来,因而,“语文”就难以真正走进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里。所以,理解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课堂”是啥玩意,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究竟是怎么的关系。洋思的改革也好,杜郎口的改革也好,他们都是在本质上改革“课堂”,从而激活语文、数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教学的。

其次,改革课堂要“从课堂教学扩大到课外语文活动与校外语文实践”。要树立“大课堂”的观念,要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一方面,语文教材可以对课外语文活动做出必要的安排,另一方面,教师在每学期都要统筹安排课外、校外活动的内容,把课外与校外作为另一种课堂。当然,课外语文活动与校外语文活动的组织都是繁杂与困难的,但是,我们还得迎难而上,要以语文学习实践为中心,在活动中提升鲜活的与实用的语文能力。

变“重课堂”为“重课堂与课外的结合”,这是语文教学在课堂层面的突破。

3.先改阅读(教学),再重阅读与听、说、写的结合。

阅读教学是当下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阅读教学的效益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阅读教学的方式不当。因此,改革阅读教学的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改革阅读,主要要改变讲读本位为自学本位。以讲读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是当下阅读教学的通病,更是顽疾。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只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组织学生自学。学生学习阅读母语读物,面对一文章,绝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有潜力理解到一定程度的。只是我们的教师往往不给学生的机会与平台,没有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一文章时,首先不是从“讲”与“问”开始,而是要先让学生“读”与“说”(包括“疑”与“辩”等),且在此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的习惯养成。另一件事就是讲学生不懂的。任何一与学生知识、见识、认知相当的文章,学生总会有一些懂的与一些不懂的。懂的,由教师组织自学,不懂的,才由老师讲解。当然,从教学的角度看,这个讲解也不完全是“讲授”,而是点拨与引导。

改变阅读教学的方式,是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益不仅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促进了听、说、写的实践与提升。听、说、写一定要完整地纳入语文教学的范畴。听、说、写,是要训练的,训练就要有方法。目前,我们对听、说的研究实在是太少。写作尽管人人知道重要,但是指导又实在不得法,写作研究也是缺少突破,因而使得听、说、写常常被游离为阅读的附属。这是语文教学畸形化的表现之一。

变“重阅读”为“重阅读与听、说、写的结合”,这是语文教学在内容层面的完善。

4.先改分数,再重分数与素质的结合。

改革分数的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努力提高语文试卷的命题的水准,努力让语文分数更多地朝着语文能力与素养靠近。语文试卷的命题是有很大讲究的。平时测试也好,期中期末考试也好,中考也好,都要以考查学生语文积累、习惯、能力、素养为基本出发点,让试卷成为语文学习的一个好的支点。二是把分数作为语文素养之树上自然的果实。我们说,在当下的应试体制下,分数确实是必不可少的,有分数走遍天下,无分数寸步难行。但是,这分数之果是怎么来的,又有多少汁水,这还是有一番考究的。盯盘揉下的分数也许是大的,但是,是缺乏汁水的;以养育语文素养之树而结出的分数之果,一样可以大且有汁水。

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的吴泓老师,他的语文课没有大量练习题,没有模拟试卷,没有课后作业,有的就是读原著、共讨论,写感悟等,他抛弃传统的语文课本,自创专题语文学习,“丢掉课本闹革命”。在他的学生们看来,吴泓老师的语文带来的是“思维盛宴”。严凌君是深圳育才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他搞了一个语文教学的“五个一“工程,就是:一套书、一堂课、一个网站、一本刊物、一个文学社。《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的主编就是这位与众不同的高中教师。南京曹勇军老师,到高三了还带着学生每周进行时事演讲。学生通过语文课前的“时事演讲”,与社会更贴近,锻炼了思辨和写作能力,让语文课成为相连社会的一个视窗,甚至是一个缩影,学生在这里有成长,有公民社会,有未来,更有爱!高三毕业,《高三(10)班在六楼》便应运而生。学生语文分数中,“显性分数”是考试量化,“隐性分数”则是生命成长。吴泓、严凌君、曹勇军等老师的学生不仅有语文分数,更有语文素养。这些学生是幸运的幸福的。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这样的老师与学生真的太少太少了。

变“重分数”为“重分数与素养的结合”,这是语文教学在评价层面的追求。

三、重常识:力避失重,勇于行动

变“旧四重”为”新四重”,在本质上是在改变语文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方式。方式的变化也是结构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就有可能带来性能(质量)的改变。其实,新课程改革已经大体给我们描述了语文教与学应该有的方式,十年来的新课程改革探索也丰富与发展了语文教与学应有的方式。变“旧四重”为”新四重”,这也是在新课程一轮结束后的一个宏观的反思与展望。

那么,变“旧四重”为”新四重”,在新的课改征程中如何着地前行呢?笔者的个案实践就是坚守语文教学的常识,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突出阅读与日常写作等,概括起来,就是“四多四少”。即多读书,少学教材;多写随笔,少做练习;学生多说,教师少讲;活动多点,考试少点。这“四多四少”是我的语文教学实践的一种自我突破。

1.多读书、少学教材

针对学生当下的语文学习现状,我大胆提出“多读书、少学教材”的实践构想。我对每学期的一册语文教材,进行筛选与整合,删去一些意义不大的课文,整合一些可以合并阅读的文章,精讲该讲的文章,这样,就能够省下不少的课堂时间。

如何“多读”,我的做法是,一是利用语文课堂共读;二是利用课外阅读。课堂共读,就是班级所有学生共读一本书。共读的目的是便于指导与交流。每共读一本书,我都会在共读前有简单指导,然后放手给学生阅读,读完以后,再在班级里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围绕一些重点话题,展开讨论。共读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导学生如何读书。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大量阅读。学生阅读的书目老师给出一个书单,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共读与课外阅读构成了学生阅读的点与面、质与量的交织。

对于学生的阅读,大致框架如此,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在班级建立图书室,解决学生无书读的问题。每学期由各学生出资(大约在100元左右)集中购买图书,这样,每学期,一个学生就有上百本图书的阅读选择。学期末再把每人100元左右的图书带回家收藏。这样,一个学生花100元钱,既得到了100元的等价图书,又有了四五千元的图书阅读选择。我会展开读书竞赛,按月统计学生阅读书目,对阅读数量多的会给予奖励书籍的激励;我还会支持他们写读书心得,我在班级里有读书心得橱窗,及时张贴优秀的读书心得,或者举行班级读书报告会。我还会及时与家长联系,告知孩子在校读了哪些书。我还会邀请爱读书会读书的家长或老师到班级里给学生讲读书意义与方法等。做法还有很多,但目的都是激励学生多读书,让学生爱读书,学会读书。

2.多学随笔,少做练习

时下,语文教师像数理化一样让学生做大量的语文练习,以此获得语文应试的高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语文素养仅靠练习是练不出来的,相反,倒是越练越差。一来让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二来僵化了学生的灵性,三来耽误了学生很多本该自由阅读与写作的时间。精简了教材中的课文,在一定程度上就精简了学生做练习的时间。我特别鼓励学生写随笔。写随笔是我的学生语文作业的主打。我的要求是每天必写。我自费为学生到市场上去挑选漂亮的随笔本,鼓励学生给随笔本起名字。对于学生随笔,我的观点在于“随”,随心所写。写什么,写多少,怎么写,都有学生自由选择。每天早上,我最急于做的事情,就是先浏览学生的随笔,因为,每一天的随笔都向我打开一扇美丽而神奇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学生心灵世界的每一个灿烂与幸福。我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评阅学生的随笔。其实,说“评阅”是不够恰当的,应该说我是在与每一个学生通过随笔,通过文字,在进行心灵的对话。我在随笔中,用我的文字,与学生一起喜怒哀乐,一起讨论交流,一起嬉笑怒骂……

我激励学生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写随笔,我只有四大法宝:

一是五角星,每次随笔,我会根据学生随笔的用心程度,用五角星的多少来激励;我会在班级里张贴学生随笔得星数量统计;激动时,我会给他(她)无数颗星星;

二是,我的评语激励。我会不吝啬我的赞美之词来送给写得好的每一随笔。

三是在班级里郑重其事朗读学生随笔,评讲学生学生随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每学期给随笔优秀的学生结集随笔集。有的一人结集一册,,有的多人结集一册,有的是诗歌集,有的是散文集,有的是小说集,等等,而且,结集的这些随笔选,不仅书名起的漂亮,而且装帧设计都非常精美,与正规出版物,只是没有书号的区别,别的绝不亚于正规出版物。每次专辑结集“出版”后,都要有一个小小的首发式,然后,由学生自己亲手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同学或者家里的亲戚朋友等。我要让我班上的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时间就能看到自己出的“书”。

3.学生多说,教师少说

这是我语文课堂的原则。我的课堂力主简约,力主开放,还学生课堂主角的地位。在课堂上,我会根据文本特点,设计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我不把课堂搞得密不透风,不是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跟着老师转,而是让学生自由地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对话,自由地去发现文本自身的魅力与精彩,甚至疑惑。所以,我在课堂上,我绝不用我的理解代替学生的理解,用我的观点代替学生的观点,我一定少说,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与思想认识。其实,时下“教师多讲,学生少讲”的现象太普遍了。由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无趣,因此,也就难得积极表达了,教师为了完成教材的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大量需要学生记住的问题,于是,也就理所当然地大讲特讲,一讲到底,从而,使得课堂毫无活气。让语文课堂活起来甚至火起来,这是我对理想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渴望。

4.活动多点,考试少点

考试是必须的,但是,我每学期只进行期中与期末两次测试。而语文活动是我的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语文活动大致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课堂活动。我在每天每节课的开始三分钟的小演讲活动。这已成习惯。每节课,按学号轮流有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演讲,讲故事,讲见闻,讲事评都可以。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信,锻炼学生口才。

二是校内活动。基本上每两周就会有一次校内语文小活动,诸如读书报告会,班事沙龙(几个人围绕班级的某一件事以沙龙形式谈看法,班级其他人是观众),书法现场展示,辩论会,听微型报告(邀请教师或家长来班级小讲座),课本剧表演,朗诵比赛,等等。三是校外活动。一般利用双休日两天,一学期组织一次,组织学生以语文文化游为主题,到周边城市或景区举行两日游。这样语文游深受学生欢迎,也颇有语文收获。

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9篇《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总结》,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上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7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优秀7篇8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文本一:徙 文本二:我的初中阅读答案-
  • 村料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
  • 材料一: 在一般文论教材中谈到典型
  • 《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及治理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社区矫正学习心得体会(社区矫正心得体会100篇)
  •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 2023年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优秀5篇 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 电影英文观后感(绿皮书电影英文观后感)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