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牛年起名 虎年起名 生辰八字起名 英文起名 诗词起名
励志
励志文章 励志故事 励志文案 励志电影 励志名言 励志句子 励志歌曲 励志签名 励志格言 高考励志 励志诗句 励志网名 励志书籍 励志演讲稿 励志小说 励志座右铭 励志人物 励志对联 励志说说 励志作文
句子
伤感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优美句子 正能量句子 经典句子 表白的句子 哲理句子 友情的句子 好词好句好段 美好的句子 朋友圈说说的好句子 搞笑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个性签名
微信个性签名 QQ个性签名 伤感个性签名 霸气的个性签名 情侣个性签名 男生个性签名 女生个性签名 英文个性签名 超拽个性签名 非主流个性签名 搞笑个性签名 火星文个性签名 唯美个性签名
十二星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射手座 摩羯座 水瓶座 双鱼座 星座知识
十二生肖
属鼠 属牛 属虎 属兔 属龙 属蛇 属马 属羊 属猴 属鸡 属狗 属猪 生肖基础知识
祝福语大全
生日祝福语 结婚祝福语 订婚祝福语 新年祝福语 情人节祝福语 母亲节祝福语 父亲节祝福语 建党节祝福语 七夕节祝福语 教师节祝福语 国庆节祝福语 中秋节祝福语 爱情祝福语 毕业祝福语 开业祝福语 升学祝福语 高考祝福语 中考祝福语 考试祝福语 搬新家祝福语
说说大全
个性说说 伤感说说 搞笑说说 心情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qq说说 朋友圈说说 情感说说 晚安说说 下雨说说 霸气说说 七夕说说
范文大全
入党申请书 入团申请书 自我鉴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个人简历 辞职报告 检讨书 演讲稿 心得体会 实习报告 转正申请书 导游词 述职报告 策划书 加油稿 慰问信 感谢信 介绍信 邀请函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优秀7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7-07 来源:互联网 点击:

过程和方法目标 篇一

在教学中“ 知识与技能” 目标是显性的,“ 态度、价值观” 目标是隐性的, 而“ 过程与方法” 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此抓住“ 过程与方法”,容易使隐性目标融合在显性目标中而得到具体的落实。把“ 过程” 列为教育目标, 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状态、心理情绪等因素, 做到在过程中落实“ 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中孕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课程理念中,方法目标涵盖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而强调的是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发展能力,获得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使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以“ 过程与方法” 为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设计要注意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规律、特点等,这样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了解本源,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技能。二是注意让学生掌握获取相关知识、培养相关技能的过程与方法,即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掌握学习策略,从而达到“ 会学” 的目的。注重过程与方法, 就是重视学生在探索新知识时的经历、思考以及获得新知识时的感悟与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 维品质的锻炼与提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关注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注重师生的交往互动。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单元轴对称图形时,先让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课件演示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再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对称的特点,折纸,剪纸,认识折线就是对称轴,通过 指导画对称轴、画对称轴的另一半图形加深理解对称的特点,发现普通的平行四边形不是对称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活动中观察、思考,理解对称现象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达到了三位目标的统一。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篇二

怎样在语文教学中理解落实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总目标”中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学会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要义一般应是:要十分地重视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终结性的结果评价,要十分地注重进行形成性的过程评价。概言之,即是注重让学生经历过程,掌握方法。强调“过程与方法”,其实质就是强调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过程与方法”中,我们应注意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过程;让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随机地进行创新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最高境界应该说就是创新性的思维。在评价时,我们也应注意要在民主性评价中让学生全员参与“过程”;在延时性评价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过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去发展,去分析,去论证,然后给以适当的评价或点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理解并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的,以下是笔者多年来摸索出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商榷。

1、我们必须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现在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目标过大,教学过程华而不实,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乏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本质认识模糊,又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仍然存在“填鸭式”的满堂灌现象。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教材无非就是个引子,明白通过这一“引子”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业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精讲多练,彻底抛弃“一言堂”的毛病,真正把有限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就像新大纲所说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体味文字的美感、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成为“我要学习、我会学习”的能够适应终身学习这一世界潮流的人。

2、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提高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区别很大,学语文不是像其它学科那样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而是在己知己会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不断生成的过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不同的老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教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种不同也使得语文学科更加复杂。我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和语文学科教学的复杂性,我们就必须广泛地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时调整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比例,这样就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真正地精讲多练,讲在要害的地方,练到实在的程度,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结论。因为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能力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不是接受教师灌输的结论就能培养起来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灌输现有的结论,告诉学生“1+1=2”,却从来不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为什么“1+1=2”?不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兴趣的形成。重视过程,实际上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就是重视阅读实践活动、写作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留有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的精当。例如,在教鲁迅的《故乡》时,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通过诵读、默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出故乡的变化、悲凉。而通过阅读文本,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他能力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比如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等。在阅读中学生会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获得一定的思想教育,这对写作中语言的运用、行文的技巧、思想内容的提炼等都是有好处的。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该利用好每一次课堂习作,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锻炼多种文体的写作,而不是仅仅关注中考最常见的文体。比如可以采取周记的形式,让他们有随心所欲倾吐心理话的场所,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课堂教学当然也应该重视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程度,不能像以往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自己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甚至连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都感到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营造学生听说的情境,让他们能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注意要面向全体,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过程中来。

在传统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与优等生对话,其余学生作陪客”现象。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经历学习的过程,教师就必须设计和营造人人动口、动手、动脑的教学情境,这也是对现代教师的一种挑战。当然要真正落实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的评价体制要有相应的改变。如果还是以学习结果、以分数来评价老师和学生,那么,重视过程会是一句空话。只有在进行终结性结果评价时不忘积极有效地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多元性评价体制下才能保证过程这项目标的真正落实。

语文教学的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 篇三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

上海市建平中学

刊载于2008年12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一堂好课,绝对是事先精心设计的,且课堂上又经过教师创造性劳动,适度调控事先的教学预设与实际的课堂情境之间的差距,从而自然生成出的有活力、有灵动的智慧课堂。因此,课前的教学设计(教案)的质量,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与保障。下面以语文教学设计为例,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践案例,谈谈如何做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

完整的学科教学设计,应该包含三大部分:

①教什么——教学目标设计;②怎么教——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教学艺 术);③为什么这样教——基于什么样的教学价值观。

完整的“教学预设”总是包括以下基本环节环节:

课前分析(学情分析、环境分析、教材分析)——目标设计——评价量规设计——过程设计(导引——观察、体验、解析示范——归纳——巩固迁移)——评价反馈

其中,“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是核心环节。对这些核心环节加以优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但日常教案写作的实际问题是,“目标设计”常常形式化,笼统模糊,难以科学量化评估其教学的效度(即有效性程度);对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也常常是贴标签式的罗列,缺乏外显的形态设计。而“过程设计”又只是机械地预设课件程序,导致“课堂跟着课件走”,教师死守预设,逐一展开程式化教学。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重新审视学科教学中“目标设计”与“过程设计”的基本规范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

“教学目的”是指教学行为所追求达到的终极愿景,属于定性分析的范畴;而“教学目标”是指实施教学行为后,在学养、技能、情感、方法等方面预期实现的变化幅度或影响程度,是可以也必须衡量的学科教学效度的具体标杆(或指标)。 “目标”的表述尽量不使用“理解、掌握、了解、培养、学会”等模糊用语;“目标”的内容尽量不使用愿景性的语言,而要用可量化评估的描述性语句。

课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若把“学习因果分析的说理方法”做为教学目标之一,在表述上,可以这样描述:

①能在课文中找出运用因果分析的句子。

②能以课文为例,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因果关系的基本要求(对应分析;互相推导。)

③、能写出用因果分析表达观点的句子。

2、衡量教学目标有效性的六个维度

①范围:目标必须符合学科知识能力系列的规定以及单元目标意图 ②连续:结果必须互相关联,反映同样的价值倾向。 ③适合:目标必须适合该年级水平的学生。 ④有效:目标必须反映和说明我们对它们的定义。 ⑤弹性:目标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的。 ⑥具体:目标不能模棱两可,而要用词准确。

3、语文目标定位的“根据”

①学生需求(即学情分析)——关注目标的“适合”、“弹性”纬度,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层次学生,需求是不同的。

②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即知识系列与序列分析)——关注目标的“范围”、“连续”、“具体”纬度。

③课文的功能(即教材分析)——关注目标的“有效”纬度。语文课文的主要有德化、审美、益智、文化、研究、语言思维与训练等基本功能。例如,教学《合欢树》一课,就应该是以体悟“至真至诚至情”的德化为主,不应无动于衷的做支离破碎、寻章摘句的段落分析。

【目标设计课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课文《老王》。教学目标有三个: 第一,体悟不幸者的善良;以善良体察善良(道德情感价值观教育的内化目标)。教材设计了两个外显行为的练习,来保障落实这一目标并能量化: ① 能概括出老王的善良及杨绛的善良之处。(基本目标要求)

② 能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较高目标要求。这一设计比前一个目标要求更高,且很高明,既在过程体验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教育,也落实了语文学科的读写能力目标)

第二、体会杨绛朴素中见深刻的语言(学科知识内化目标)。教材以“前任 、强笑、镶嵌”为例设计了一个外显行为的三组比较练习让学生比较体验。

第三,字词积累的教学目标(学科知识内化目标)。教材设计了一个外显行为的练习:会读会写“愧怍(zuò)”等词语。

这样的目标设计具体、清晰、有效、适合、有弹性。

 上海实验版高一下学期教材也选了《老王》做课文,高一教学该如何确定《老王》目标设计?可以这样设计三维目标: (1)、思想内容(情感目标)的解读定位——

对《老王》文本内涵展开讨论,多元理解、把握深刻的意蕴(如:关爱生命, 关注弱者;平等思想与人道精神;两个不幸者对不幸命运的抗争与互勉,等。) (2)、学科知识能力目标——

①语言风格的体验(平淡朴素,含而不露)

②选材立意的感悟(透过生活琐事写人情、人性,展示平凡人生及其生活况味)

③能以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一节为例,说说细节描写的作用。 (3)、过程方法目标——研究性合作学习

① 学会结合背景资料,研究体悟文本中特定时代的行为心理。 ② 能用批注法精读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的语段。

二、 教学过程的预设

1、教学过程预设的关注点 ①各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最优化 ②各环节的教学方法、策略设计

③问题情景设计。“好钢用在刀刃上,课堂智慧用在问题上。”问题教学设计是预设教学过程的关键核心环节。 ④ 可能障碍的应变预案设计

2、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①导入课题 ②体验发现 ③迁移巩固 ④评价反馈

前两项属于“课堂教学任务”的范畴,后两项属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范畴。前者对后者有着决定作用,因此教学设计上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着重谈谈导课设计与“体验教学”设计的操作方法。

3、导入课题的方式选择

导课的基本原则:创设适合本课教学目标的学习情境,以求在最短时间激发学生兴奋点,吸引学生注意转移到课堂来,自然贴切引出后续新课题。 下面列举几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课前导语设计:  解题导入式。课例:人教版初一(下)《夜走灵官峡》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小说《夜走灵官峡》(板书),题目交代了故事的情节、 时间、处所。作者特别用“走”,而不用“奔、闯、到、过”之类的动词,这涉及到灵官峡的地理特点。请浏览全篇,弄清楚灵官峡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作者导入式。课例:人教版初一(上)《枣核》

有一位老人,“在没有地图”的人生旅途执著地寻梦,84岁还写了《年轮》的生命宣言。他的名字叫萧乾,现代文学史上很有个性的作家、记者、翻译家。他热爱生命,热爱祖国,即使受到不公命运,也不改一个中国心。1957年错划右派,蒙冤22年才平反。1980年70岁时应邀访美,写下散文集《美国点滴》。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篇——《枣核》

故事导入式。课例:沪版高一(上)第二单元“家庭亲情”

当今世界首富的光环,已经从比尔·盖茨转移到墨西哥电讯大王埃卢身上了。世人更多关注到他财富人生的一面,羡慕每天220万美金流入他的腰包,却很少关注他注重亲情的一面。他常感慨“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他妻子的病逝,更改变了只顾工作的习惯——每到周六,不论多忙,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他必定要赶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享受亲情。“珍惜亲情,学会感恩”,真的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课题。下面,我们就走进表现“家庭亲情 ”的第二单元。 

问题导入式。课例:《诗经•卫风•氓》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语言艺术价值、社 会德化功能,还因其现实主义传统而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请运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用发现的眼光审视《诗经•卫风•氓》,你看到两三千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哪些历史风情?

情景导入式。课例:人教版初一(上)《散步》

1994年9月3日,央视〈综艺大观〉节目为中年人开办了一台专题晚会,展现了中年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世界。你们的爸爸妈妈此时正步入这个年龄层,你们是否走进过他们的心灵世界,感受过他们的艰辛、重负与情怀吗?今天我们借助莫怀成的散文《散步》所描写的生活细节,感受一家三代之间的理解、尊重与浓浓亲情。

 温故知新式。课例:人教版初一(上)《大自然的语言》

课前请大家背诵《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一段。

不错的,冰雪融化,草木萌发,那是春的消息;知了鸣唱,荷花玉立,那是夏的歌舞;金风送爽,丹桂飘香,那是秋的名片;雪花飞舞,银装素裹,那是冬的盛装。这些景物出现,传递了季节更替的消息,成了报告大自然变化的语言(板书)。他们的学名叫“物候现象”(板书: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 

开门见山式(最常见的导入课题方式。课例略。)

4、课题体验的展开方式

所谓“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凡是合适的(适合课文类型、学生层次、教师特长的),就是最好的。大体来说有下列几种方式:

① 逐层推进式。这是教师常见的教学展开方式——题解、作者、背景、段落 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 、布置练习。

其优点是简约、流畅、自然,但易陷入按部就班程式化。

② 中心开花式。抓住文中堪称“文眼”的或对前后文起关联作用的关键词句, 设计问题情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教学《三棵树》,可抓文中“两棵树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一句设问:“这意味着在获得两棵树前,‘我’与外部世界是有‘裂痕’的,那么文章哪些地方写了这些裂痕?两棵树用什么来‘弥合’这些裂痕的?”由此展开全文的研读)

③ 结尾反观式。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深化主题、补充交代式的文章结尾处,往往可以关照全文的。如:《老王》结尾难点句“这是一个多吃多占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就可作为全文突破口来展开全文研读;《陈焕生上城》的结尾写到:陈焕生上了一趟城,身份显著提高,他变得很神气,做事也更有劲了。据此设问:“陈焕生这趟进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对于从城里回来后乡亲们对他的态度变化以及他自身的思想变化,你是喜还是忧?”由此而展开全文研读。

④ 沙龙式。即开放课堂,让学生自由讨论碰撞交流,不同的人不同角度解读 出不同内涵,感悟文本深厚意蕴,让每个学习个体都有收获。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多元化主题类型文本的研究性学习。

课例:对《项链》的主题立意做开放性的理解讨论,学生可能会得出三种解读:

A.小人物的可贵:十年青春代价换取“诚信”;坚守平民的自尊人格 B.命运给人开的一个玩笑 (小事成败一个人) C.爱慕虚荣者的教训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篇四

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理解

个人浅谈“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二三拙见。过程与方法在企业运行中是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业主)要求增强顾客(业主)满意,关键点在于过程,过程的活动可能是通过多个步骤来完成的,这些步骤其中的组成,一方面是过程的输出,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另外,过程是质量管理和要求的基础。服务产品及衍生质量是通过过程形成的,提供的产品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所以,重视过程和对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得到系统的保证,必须识别和管理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作用过程,以期达到预期结果。

关注过程与方法的实际应用

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基本方法,其通过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系统达成的管理质量活动,提供了明确思路,有利于对诸多过程进行有效地、连续性的控制,从而实现增长过程价值、增强业主满意、增进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经营目标的有利实现。通过建立和理解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网络,把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管理环节。“过程和方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其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控制。

过程与方法的两层含义

一是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采用适当的过程方法管理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另外,过程方法包括过程识别、过程分析、过程控制和过程改进四种典型的方法;

二是质量过程的管理,需要应用适宜的质量管理方法,而且不同的过程所需要的方法也不同,方法作为工具和技术以及形式,通过操作过程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从而提升质量管理的实际效果,也就是所说PDCA循坏的概念,策划、运行、评价、改进,以期达成成品和服务输出。

提升效率、结果导向

可以看出质量管理在过程方法中的重要性,监控过程也是一种对质量管理、和品质达成负责理解的升华。同时留下清晰的管理痕迹,另外,除质量管理外,企业管理的和工具模块都存在过程管理监控和目标效能导向的实际作用,均适用过程方法的管理,两者相互依附、相辅相成。离开过程与方法的客观基础,管理便成了“空中楼阁”,体系建设的实际结果也是以实际效果为最终目标,充分做好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是提升企业运转效能,加速发展的必然保障和重要支撑。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篇五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篇六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 - 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什么是过程和方法 篇七

试论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目标

作者:汪亚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271

更新时间:2009-9-7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

(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

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 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1、谁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而“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系指通过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形成从这些经历中抽象或概括的更有统摄力的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即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的思维方式。它反过来促进理解与掌握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其能迁移--举一反三,又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 ;让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的方法;学会探究解决问题。就历史课程而言,这个”过程“指的是让学生在浓缩、简化或概括的情景和条件下,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史实,解释与评价历史的程序。如,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唐太宗生平事迹、编写其年表的思考程序,解释与评价唐太宗的认识程序。注意,这个”过程“指的是在本质和主干逻辑上与史学的认识过程一致,并非时空、途径、形式上完全相同。教学方法上有的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概括、推理或演示等示范感知的,有的是由师生对话、置疑、解惑完成的,有的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究性学习进行的,包括观看影视资料、图书阅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文献查阅、课题探究等。教学方式上可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操作时究竟用哪一种方案,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课而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或机械照搬;”方法“指的是掌握史学界确认史实和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方法。小到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制作各种历史图表的思维方法,中有如何进行史料鉴定辨证、把握与解释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大至如何发现与揭示历史变化的轨迹、知晓历史演变之脉络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

三、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确定原则

1、精心地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和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认真备课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不可轻视的问题。 1)、备课标。只有备好课标,才能构建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念。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标,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确定每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根据所任学科教学内容,每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定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是学生。②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将是什么样的”。) 2)、备教材。备全册,备单元,备每一节课时。在备课中,我们首先要挖掘教材内涵,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前后联系、设计意图。(提倡教师们大胆地尝试,灵活处理好教材,注重知识的调整和整合,有自己的创意。)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一课时教案。 3)、备学生。备学生的知识现状,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4)、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但在历史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

(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案例1] 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上,老师在讲完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后,让学生讨论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党领导的好,有的说是政策的英明与伟大。.。.。.其中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出“人们就是想吃好住好。”(这是教学辅导书上很少提到的)老师对这一学生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按照其教学设计列出了一二三点。

[评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说出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本应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却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进行因势利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将教科书中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契机,仍按照教案引导学生展开课程活动,生成性资源转瞬即逝。

(二)课上问题,课后解答。

[案例2]课上,老师讲夏朝历史时说:“你们发现没有,年代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切纪年,一般称公元前21世纪,后来国家大量投资,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年代。”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我认为,国家投资搞那么遥远朝代的断代工程没有意义。”主讲教师看似有些“尴尬”,但很果断地说:“这个问题很复杂,咱们下课再讨论吧。”

[评析]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对课程实施中的生成性事件和问题完全视而不见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是,许多教师采用课下延伸的办法来应对。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与教师备课思路不一样的看法时,一些教师通常会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在课后再讨论吧。”如果教师真是发自内心地想着课后再与该学生讨论,这也可算做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课后开发。可是很多教师一下课就忘了这一回事儿,甚至当时说出那句话本身就是为了搪塞。如果教师常常这样课后不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失去发现问题和表达不同想法的兴趣和热情。

(三)一味欣赏,不作辨析。

[案例3]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让同学分析力量壮大的原因时,一位同学说:“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归因于日本,原因很简单,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担起正面战场的御敌重任,错过了集全力镇压共产党的大好时机,共产党才有喘息的空间,逐步壮大起来。”老师说:“这位同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表扬,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 [评析]学生把“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归为日本的侵略”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对此错误观点进行有效地开发,并给予细致地剖析:“日本的全面侵华,客观上有国民党政府停止中共中央根据地的围剿。让共产党喘息的后果。但面对日本的侵略共产党也担起御敌的重责,开辟了敌后战场积极抗日。共产党的壮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抗日战争中也损失很多。日本的侵华带给整个中国更多的是一场灾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还要对学生进行做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观点很独特,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但教师没有对学生错误的生成性资源进行辨析与利用,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不考虑观点的科学与否,只为“新”“异”“离奇”,这不仅背离 5)、备教法、学法、教学语言。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们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看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备课时,每节课都要考虑教学语言的设计,包括激趣引学、知识传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延伸、教学评价等的语言设计要考虑全面、具体。 6)、备教学反思。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更好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己的知识体系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今后要修补。 ②、学生的得与失。

③、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否有偏差。

④、对教材的理解及本节课设计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是否恰当。 ⑤、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不合理应怎样修正。 ⑥、本节课有哪些闪光点今后应汲取。

⑦、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效果如何等等,反思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超越,再升华,每一次循环都会有新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有新的提高。

2、有效性与能动性相结合

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习,应该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实现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高效性,使学生形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上的多样性。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 有的教师热衷于“表演法”,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四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表演科学组织,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探寻符合历史的表演现象,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表演如果没有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和引导,其过程与方法可能是虚假的,结果必定是低效的。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倚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来说,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更是评价其一堂课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比比皆是。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一些影视资料、图片表格,甚至包括一些课件的动画效果,都有可能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上,从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

二、有可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速度跟不上教学速度,从而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由于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普通教学来说,节奏更为明快,因此对习惯了普通教学的学生来说,跟不上多媒体教学的节奏是很正常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完全掌握。

三、有可能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淡化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于多媒体教学都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常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从而有可能使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的负担。由于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掌握现代的教育手段,而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任何教师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才能不断的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有些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负担也会更重。

3、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实际

新课程鼓励教师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式的学习。如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贴近社会和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要看主题的选择是否合适社会实践式的学习,是否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如大量的时间、学生兴趣能力等),是否有价值。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如下:设计四个社会实践式题目:①“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装,搞一次老式服装秀,感受服装文化的魅力”;②“调查本地区还保留了哪些传统菜肴?体验一次西餐”;③“调查本地区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筑”;④“参加一次婚礼,走访老人比较宁波地区百年婚俗变化”。对于“体验一次西餐”的学习目标,有个学生就说“我没钱吃西餐,老师你请客呀?!”才让我有所反思、体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式的学习,而且实践的价值较浅层,而事实上这四题社会实践题也仅仅在课堂上“走过场”展示一下而已,更何况这时学生已在期末考试前,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在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自己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点反思:对这些实践主题建议删除或改为在直接呈现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础上从而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讨论;要慎重使用社会调查。

4、“过程与方法”决定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不同的教学方式决定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资本原始积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议制”等)、或史学理论和方法(如“辩证唯物论”和“文明史观”等)或知识难点学习时,“讲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操作实践

1、注意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动的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没有主动性的教学,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传授形式,也就没有了交往,没有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合作,自然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产生的工具,更谈不上做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方法中完成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明确叙写出“过程”目标,让它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样正常出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中。注意同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2、在教学设计从“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强调由“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成没有,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收获了多少,能提高多少”上来,使历史学习实现从记忆型、勤奋型向智慧型、效益型的转变。因此“设计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在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力求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落实到具体问题中,明确如何去实施过程,在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时采取何种方法,怎样去实施等。具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象参与主体化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心中有“生”,目中“人”,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变“追求教师教的精彩”为“追求学生学的痛快”,变“以学科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2)、活动开展有效化

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对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问题呈现情境化

⑴问题的指向应有确切性。情境应与问题紧密相连,问题应在情境中产生,且问题越确切,学生就越容易明确题意,也才能准确回答。

⑵问题的内涵应有启发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但只有具备一定深度和内涵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必要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⑶问题的先后应有序列性。问题设计应遵循跨度小,从易到难,从分析到综合,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环环相扣并具有逻辑性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

4)、“方法”指导具体化

方法“指导时,应该注意:

⑴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

⑵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尝试,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⑶教师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说出或写出方法使用过程,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 如:问题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掌握基本方法

操作步骤 :

1、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

3、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

5)作业设计实践化

⑴调查采访。确定调查主题、明确调查对象,还要制定调查计划、优选调查方法,组织调查过程,整理汇总调查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⑵黑板报、手抄报。精心设计,让编写过程演变为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⑶演讲、辩论、表演。 6)考试检测具体化

”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和能测量,确实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上海市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高考命题为全国做了表率

3、课堂探究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很多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而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探究。在平时课堂上重点做好一二个探究活动,是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实现的必要途径。

课堂探究有三个不同层次:初级探究、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综合探究活动课。

初级探究是由教师设计而成的问题思考,适合课堂上操作。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值得思考的是:怎么使问题的设置更到位一些?譬如:更有梯度;更有思维性;更加适应学生的特点;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等。

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的实施者往往是优秀教师,他们往往能从学生的动态生成中捕捉新的思维点和生成性问题,他们对课堂的感悟是:”精彩源自生成“。 值得思考的是:教学中应多对学生进行追问,如何进行有意义的追问。下列语言值得尝试使用:如,”你具体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你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些知识教材上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你对同学的回答,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综合探究活动课:是指在每册书中都安排的一些学习(综合)探究活动。

参考资料:

刘俊利《过程与方法试题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

陈志刚《也谈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 陈湘龙《“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与操作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t7t8美文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t7t8美文号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中考地理知识点必背优秀4篇(中考地理知识点必背优秀4篇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心得体会推荐
  • 策划书最新7篇(策划书最新7篇范文)
  • 高中高一上册语文《纪念刘和珍君》
  • 好句摘抄大全小学生通用6篇 好句摘
  • 2023年四川成都锦江区哪些小学比较
  • 中国最大的贪官落马排名情况(中国历史最大贪高官排行)
  • 2017年中国最大的黑帮排名(中国黑道排名前十名)
  • 看守所执法细则(看守所执法细则(2013最新版本))
  • 社区矫正学习心得体会(社区矫正心得体会100篇)
  • 听课记录(听课记录15篇及评析)
  • 2023年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稿优秀5篇 普通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2021
  • 猜你喜欢的心得体会